呼吸系统疾病健康教育指导

合集下载

医院呼吸系统疾病病人健康教育

医院呼吸系统疾病病人健康教育

医院呼吸系统疾病病人健康教育(一)急性支气管炎【讲解原因】急性支气管炎是由感染、物理化学刺激或过敏引起的气管一支气管黏膜的急性炎症。

由于受凉、过度疲劳可以削弱上呼吸道的生理性防御机能而发病,常于寒冷季节或气候突变之时诱发。

【说明表现】起病较急,常先有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当炎症累及气管、支气管黏膜,则出现咳嗽、咳痰,先为干咳,或少量黏液性痰,后可转为黏液腺性,痰量增多,咳嗽加剧,偶可痰中带血。

全身症状较轻,可有发热,头痛,全身不适,体温在38。

C左右,多在3〜5d内降至正常。

【介绍治疗】1.抗菌药物治疗:根据感染严重程度,可选用适当抗生素口服或注射治疗。

2.对症治疗:咳嗽较剧烈而无痰时,根据医嘱使用止咳药,痰稠不易咳出时,可根据医嘱服用化痰药及雾化疗法。

【重点解释】1.饮食无特殊禁忌,一般半流质、普食皆可,给予高蛋白、高热量、富维生素、易消化食物,发热患者多饮水,每日3000mlo2.活动轻者可下床活动,病重伴高热、咯血等应卧床休息。

3.复查时间及指征出院后一般不须回院复查,如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应及时就诊。

【特殊交代】1.鼓励排痰,排痰困难的,可轻拍患者背部或指导患者变换体位,以引起咳嗽,协助排痰。

2.增加营养,加强锻炼,以增强体质,预防机体对疾病的易感性。

4.注意保暖,预防着凉。

改善劳动卫生,减少空气污染。

5.过敏患者要避免接触过敏源。

5,戒除吸烟习惯,指导患者作腹式呼吸锻炼,有利于改善通气功能。

(一)肺炎【讲解原因】肺炎是因各种感染、化学、物理、过敏等因素引起的肺实质性炎症。

本病多发于冬、春两季,以青壮年发病率为高。

【说明表现】1.常突然起病,高热,多数伴寒战,数小时内体温可升至39。

C〜40(ΓC,高峰在下午或傍晚出现,伴头痛、全身肌肉酸痛。

2.胸痛:炎症波及胸膜,引起呈针刺样痛,可放射到肩部或腹部,咳嗽或深呼吸时加重。

3.咳嗽、咳痰:初为阵发性干咳,继之咳少量黏液痰或带血丝痰,然后为黏液脓性痰,或铁锈色痰。

呼吸系统疾病健康教育

呼吸系统疾病健康教育

呼吸系统疾病健康教育呼吸系统疾病的健康教育内容:呼吸系统是人体的重要器官之一,呼吸系统疾病的早期预防和及时治疗对于我们的健康至关重要。

以下是一些关于呼吸系统疾病的健康教育内容,供大家参考:1. 了解呼吸系统疾病:了解呼吸系统疾病的常见类型,如感冒、流感、肺炎、支气管炎等,并了解它们的症状、传播途径和预防方法。

2. 注重个人卫生: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如勤洗手、避免接触病菌和病毒等,可以减少呼吸系统疾病的感染风险。

3. 健康饮食:保证均衡营养的饮食,尤其要注意维生素C和抗氧化剂的摄入,以增强呼吸系统的抵抗力。

4. 定期锻炼:适当的体育锻炼有助于增强呼吸系统的功能和免疫力,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坚持定期进行。

5. 吸烟与 pass大雾:吸烟是导致很多呼吸系统疾病的重要因素,戒烟能大大减少患呼吸系统疾病的风险。

此外,避免在环境污染严重的大雾天气下外出,也是保护呼吸系统健康的重要措施。

6. 预防感染:保持良好的通风环境,避免接触病菌和病毒,可以有效预防呼吸系统疾病的传播。

7. 及时就医:一旦出现呼吸系统疾病的症状,如咳嗽、喉咙痛、气喘等,应及时就医,进行针对性的治疗,避免疾病加重。

8. 心理健康:保持良好的心理健康状态,减轻压力,有助于增强免疫力,预防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生。

9. 整洁环境:保持居住和工作环境的清洁与整洁,避免尘螨、霉菌等呼吸系统疾病的致病因素。

10. 定期体检:定期进行身体检查,包括肺功能检查和胸部X 光,有助于及早发现和预防呼吸系统疾病。

以上是一些关于呼吸系统疾病的健康教育内容,希望能为大家提供一些有用的信息,以保护呼吸系统的健康。

正确的预防和治疗措施对我们的日常生活至关重要,因此请大家多多关注呼吸系统疾病的预防和保健知识。

呼吸科健康教育内容

呼吸科健康教育内容

呼吸科健康教育内容呼吸科健康教育:1. 了解呼吸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介绍呼吸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鼻腔、喉咙、气管、支气管、肺等)以及其功能(吸入氧气、排出二氧化碳等)。

2. 保持良好的呼吸习惯:教育人们正确的呼吸方式,包括通过鼻子吸气、深呼吸和缓慢呼气等方法。

强调避免过度或肺部受到污染的活动,如吸烟或呼吸有害气体。

3. 确保健康的室内空气质量:提醒人们定期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清新。

尽量减少使用有害化学品和气味较强的清洁剂。

在室内安装空气净化器也有助于改善空气质量。

4. 预防呼吸道疾病:介绍传染性疾病如感冒、流感等的预防措施,如勤洗手、避免与病患接触以及打疫苗等。

提倡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如避免接触过敏原、避免吸入或暴露于空气污染物等。

5. 呼吸系统疾病的早期发现和治疗:指导人们注意呼吸系统疾病的早期症状,如咳嗽、气急、胸闷等,并及时就医进行检查和治疗。

强调呼吸系统疾病的重要性和及时干预对身体健康的影响。

6. 进行有氧运动:鼓励人们进行适度的有氧运动,如散步、慢跑、游泳等。

有氧运动有助于提高肺部容量和呼吸效率,增强呼吸系统的健康。

7. 避免污染和过敏源:提醒人们避免接触有害气体和物质,如工业废气、化学污染物。

对于过敏性人群,建议避免接触过敏原,如花粉、灰尘等。

8. 健康饮食:饮食对于呼吸系统的健康同样重要。

推荐摄入富含抗氧化剂和维生素的食物,如蔬菜、水果等,以帮助减少氧化应激和维持呼吸系统的正常功能。

9. 了解呼吸系统疾病的预防和治疗:介绍常见呼吸系统疾病的预防与治疗方法,如哮喘、支气管炎、肺炎等。

提到定期体检的重要性,以及合理利用药物和治疗手段来管理呼吸系统疾病。

请注意,文中未包含标题相同的文字。

以上内容旨在提供呼吸科健康教育的一般细节,具体教育内容可根据目标群体的需求和身体状况进行个性化调整。

预防呼吸道疾病的健康教育措施

预防呼吸道疾病的健康教育措施

预防呼吸道疾病的健康教育措施呼吸道疾病是指影响呼吸系统的各类疾病,常见的包括感冒、肺炎以及哮喘等。

这些疾病给人们带来了身体不适和健康隐患,因此,预防呼吸道疾病成为了重要的健康教育议题。

本文将介绍一些有效的健康教育措施,帮助人们预防呼吸道疾病。

1.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个人卫生是预防呼吸道疾病的基础。

每天,我们都要养成勤洗手的习惯,尤其是在接触公共场所、咳嗽或打喷嚏后。

洗手要用流动水和肥皂,彻底搓洗至少20秒,并用纸巾或干净的毛巾擦干。

除此之外,保持室内空气的流通、勤晒被褥和衣物、维持通风、保持室内清洁等都是重要的个人卫生举措。

2.强化健康饮食均衡的饮食对于维持免疫系统的正常功能至关重要。

建议人们增加摄入含有维生素C、E和锌等抗氧化剂的食物,例如柑橘类水果、深色蔬菜、坚果和全谷物。

此外,多摄入富含蛋白质的食物来增强免疫力,例如鸡蛋、鱼类和豆类。

同时,要适量摄入水分,保持身体水分平衡,有助于防止呼吸道干燥。

3.加强体育锻炼适度的体育锻炼可以提高呼吸系统的功能和免疫力。

例如,有氧运动如散步、慢跑、游泳等可以增加肺活量和氧气摄入,加强呼吸肌肉的耐力。

此外,体育锻炼还能减轻焦虑和压力,有助于提高免疫系统的抵抗力。

但是,在户外锻炼时,要注意避免大量吸入污染物,选择清洁的运动场所和时间。

4.合理使用药物正确使用药物是预防呼吸道疾病的关键。

首先,对于有呼吸道疾病症状的人群,如不适宜自行用药,应及时就医,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

其次,对于存在过敏体质的人群,及时采取措施,如避免接触过敏原,使用适当的过敏药物等。

最后,合理使用抗生素,不乱用抗生素,以防止细菌的耐药性产生。

5.增强健康教育意识加强健康教育的宣传和普及对于预防呼吸道疾病至关重要。

政府、学校和社区等机构可以通过举办宣传活动、开展培训课程等各种形式,提高公众对于健康教育的认知和理解。

此外,加强媒体的健康教育信息发布,如电视、广播、互联网等,也能够有效地推广健康教育知识,提高公众对于预防呼吸道疾病的认识。

呼吸系统疾病健康教育指导

呼吸系统疾病健康教育指导

呼吸内科常见病健康教育指导一、急性上呼吸道感染1.病因:主要病原体是病毒,少数是细菌。

因淋雨,受凉,过度劳累等致呼吸道局部防御功能降低而发病。

2.症状:发热,全身或鼻咽部疼痛等不适,卡他症状(喷嚏,鼻塞,流涕)3.健康教育:1)饮食清淡、易消化,改善营养,多食蔬菜,水果,禁食辛辣刺激性食物;生活规律,戒烟戒酒;多饮水。

2)定时开窗通风,保持适宜的温度,湿度,避免受凉,少去公共场所;注意休息。

加强锻炼,增强体质。

3)体温超过38.5℃时,可适当服用退热药。

4)进食前后生理盐水漱口。

防止交叉感染,适当隔离患者。

5)如出现持续高热、咳嗽、心慌、水肿等症状时,及时到医院就诊。

遵医嘱服药。

二、急性气管-支气管炎1.概念:急性支气管炎是由感染、物理、化学刺激或过敏引起的气管支气管粘膜的急性炎症。

主要症状有咳嗽、咯痰。

常见于寒冷季节或气候突变时节,往往有受凉或机体免疫力低下等诱发因素。

且常由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演变过来。

2.健康教育处方1)饮食清淡、易消化,改善营养,多食蔬菜,水果,禁食辛辣刺激性食物;生活规律,戒烟戒酒;多饮水。

2)定时开窗通风,保持适宜的温度,湿度,避免受凉,少去公共场所;注意休息。

加强锻炼,增强体质。

防止感冒。

改病善劳动卫生环境,防止空气污染,净化环境。

3 )可自行服用OTC药物或到医院就诊,进行对症处理。

但如果出现脓性痰或体温不退,或全身症状较重者,2周病情未好转反而加重者,要考虑出现了并发症,要到医院就诊。

4 )生理盐水漱口,雾化吸入,有感染指征者使用抗菌药物,清除鼻咽、喉等部位的病灶。

三、肺炎肺炎(Pneumonia)是指终末气道,肺泡和肺间质的炎症。

其症状:发热,呼吸急促,持久干咳,可能有单边胸痛,深呼吸和咳嗽时胸痛,有小量痰或大量痰,可能含有血丝。

幼儿患上肺炎,症状常不明显,可能有轻微咳嗽或完全没有咳嗽。

应注意及时治疗。

1、饮食指导进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易消化的半流质食物。

对伴有发热的肺炎患者应注意多饮水这样不仅可使机体水分的丢失得到补充,还有利于细菌毒素的排泄及降低体温。

呼吸系统的健康教育

呼吸系统的健康教育

呼吸系统的健康教育引言:呼吸系统是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负责供氧和排出二氧化碳。

保持呼吸系统的健康对于我们的身体健康至关重要。

本文将为您介绍呼吸系统的健康教育,包括如何保护呼吸系统、呼吸系统常见疾病的预防和治疗、呼吸系统的日常保健方法、呼吸系统的锻炼以及呼吸系统的饮食建议。

一、保护呼吸系统1.1 避免吸入有害物质:呼吸系统最容易受到空气中的有害物质的影响,如烟草烟雾、空气污染物等。

因此,要尽量避免吸烟和呼吸有害气体,保持室内空气清新。

1.2 增强身体免疫力:充足的睡眠、均衡的饮食和适当的锻炼可以增强身体的免疫力,减少呼吸系统感染的风险。

1.3 提高空气质量:保持室内空气流通,使用空气净化器、植物等可以净化空气,减少有害物质的含量。

二、呼吸系统常见疾病的预防和治疗2.1 流感和感冒的预防:勤洗手、避免与患者密切接触、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可以减少流感和感冒的传播。

2.2 支气管炎和肺炎的预防:避免吸烟、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寒冷和潮湿的环境可以减少支气管炎和肺炎的发生。

2.3 哮喘的预防和治疗:避免过敏原、保持室内清洁、定期使用药物可以帮助控制哮喘症状。

三、呼吸系统的日常保健方法3.1 健康的生活方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规律作息、充足睡眠、合理饮食等,有助于维持呼吸系统的健康。

3.2 定期体检:定期进行呼吸系统相关的体检,如肺功能检测、X光检查等,可以及早发现潜在的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3.3 呼吸训练:通过深呼吸、瑜伽等呼吸训练方法,可以增强呼吸肌肉的功能,提高呼吸效率。

四、呼吸系统的锻炼4.1 有氧运动:有氧运动如慢跑、游泳等可以增强呼吸系统的功能,提高肺活量。

4.2 呼吸操练:通过呼吸操练,可以加强呼吸肌肉的力量和耐力,改善呼吸效率。

4.3 深呼吸训练:每天进行几分钟的深呼吸训练,可以增加肺部的容量,改善呼吸质量。

五、呼吸系统的饮食建议5.1 多摄入富含维生素C和E的食物:维生素C和E是抗氧化剂,可以帮助保护呼吸系统免受自由基的损伤,如柑橘类水果、坚果等。

呼吸道疾病防控健康教育内容

呼吸道疾病防控健康教育内容

呼吸道疾病防控健康教育内容一、引言呼吸道疾病是影响公众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其病原体包括病毒、细菌和其他微生物等。

这些疾病不仅对个人健康构成威胁,也对社会和经济造成重大影响。

因此,通过健康教育提高公众对呼吸道疾病的认知和防控能力至关重要。

二、呼吸道疾病的基本知识1. 常见的呼吸道疾病:感冒、流感、咽炎、支气管炎、肺炎等。

2. 传播途径:主要通过飞沫传播,也可通过接触污染物体表面传播。

3. 高危人群:老年人、儿童、孕妇以及免疫力较弱的人群更容易感染呼吸道疾病。

三、呼吸道疾病的预防1. 个人卫生习惯: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勤洗手,避免用手触摸眼睛、鼻子和嘴巴。

2. 戴口罩:在公共场所或疫情期间,佩戴口罩可以有效减少飞沫传播。

3. 避免人群密集:尽量避免去拥挤不透气的地方,减少与潜在感染源的接触。

4. 健康生活方式:保持充足睡眠,均衡饮食,定期运动,以增强身体免疫力。

四、呼吸道疾病的早期识别和处理1. 早期症状:注意识别如咳嗽、打喷嚏、流鼻涕、喉咙痛、发热等早期症状。

2. 及时就医:如有上述症状,应及时就医并按医嘱进行治疗。

3. 自我隔离:在等待就医或确诊期间,尽量待在家中,减少与他人接触,以降低传播风险。

五、社区防控策略1. 加强健康教育:通过社区活动、宣传册、网络等多种渠道普及呼吸道疾病的防控知识。

2. 建立监测机制:社区应建立呼吸道疾病监测机制,及时发现并跟踪疑似病例。

3. 提供支持:为需要的人群,如老年人或免疫力较弱者,提供必要的防护物资和帮助。

4. 增强应急处理能力:制定并实施应急预案,确保在呼吸道疾病疫情发生时能够迅速响应。

5. 促进合作:与当地医疗机构和政府部门保持紧密联系,协同防控呼吸道疾病传播。

六、总结通过健康教育提高公众对呼吸道疾病的认知和防控能力,是降低呼吸道疾病发病率和死亡率的关键措施。

个人应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加强自我保护意识;家庭和学校等集体单位应落实预防措施,降低疾病传播风险;社区和政府部门应加强监测与应急管理,共同构筑呼吸道疾病预防控制的长城。

呼吸系统疾病健康教育指导

呼吸系统疾病健康教育指导

呼吸系统疾病健康教育指导呼吸系统是人体生命活动中至关重要的系统之一。

然而,由于现代生活方式的改变和环境污染的加剧,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

为了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呼吸系统疾病,预防和管理这些疾病,本文将为大家提供一些健康教育指导。

一、了解呼吸系统疾病的常见类型呼吸系统疾病涵盖了多个不同的病种,包括但不限于: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肺癌、肺部感染等。

每种疾病都有其独特的病因和症状,因此了解这些疾病的基本知识对于预防和管理至关重要。

二、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1. 不吸烟:吸烟是导致呼吸系统疾病的主要原因之一,应尽量避免吸烟,并避免二手烟的接触。

2. 保持室内空气清新:室内空气质量对呼吸系统的健康至关重要。

定期通风,减少室内空气中的污染物浓度,有助于预防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生。

3. 锻炼身体:适量的运动有助于增强肺部功能和呼吸肌肉的力量,推荐进行有氧运动,如快走、跑步、游泳等。

4. 饮食平衡:合理搭配营养,摄入充足的维生素和矿物质,有助于提高呼吸系统的免疫力。

三、注意环境和职业健康1. 避免污染源:尽量避免接触有害气体和颗粒物,特别是一些有害物质,如工业废气、车辆尾气等。

2. 职业暴露预防:对于一些有特定职业风险的人群,如农民、矿工、工业工人等,应加强个人防护,减少暴露时间,并严格遵守相应安全规范。

四、定期体检和早期发现1. 每年做一次体检:定期体检是早期发现和预防疾病的重要手段。

通过体检,医生可以全面评估呼吸系统的健康状况。

2. 关注异常症状:如果出现呼吸困难、咳嗽、咳痰、胸痛等异常情况,应及时就医,避免延误病情。

五、合理用药1. 长期用药注意事项:对于患有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的患者,应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规范化的治疗,并定期复诊。

2. 正确使用药物:使用药物时,应按照医生的指导进行,遵循用药的剂量和时间,避免滥用或过量使用药物。

六、积极应对压力和情绪管理压力和负面情绪不仅会对心理健康产生负面影响,也会加重呼吸系统的负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呼吸系统疾病健康教育指导内科常见病健康教育指导一、肺炎的健康教育指导1饮食指导进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易消化的半流质食物。

对伴有发热的肺炎患者应注意多饮水这样不仅可使机体水分的丢失得到补充,还有利于细菌毒素的排泄及降低体温。

多食用水果,不要大量食用辛辣油腻食物。

对于原有慢性肺病的肺炎病人,要注意食用高蛋白食物...文档交流仅供参考... 2休息与活动指导发热者要卧床休息,注意保暖,保持室内空气清新,鼓励患者每隔1h进行深呼吸和有效咳嗽。

卧床患者应注意翻身,每4h为患者叩背排痰一次。

恢复期适当活动,应增加休息时间,坚持深呼吸锻炼至少要持续4—6周,这样可以减少肺不张的发生;还要避免呼吸道的刺激,如吸烟,灰尘,化学飞沫等;尽可能避免去人群拥挤的地方或接触已有呼吸道感染的患者。

...文档交流仅供参考...3日常生活指导(1)、增加休息时间,避免劳累。

定时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通风时注意病人的保暖,避免冷空气直吹或对流....文档交流仅供参考...(2)、注意防止上呼吸道感染,加强耐寒锻炼,增强抵抗力。

(3)、避免淋雨,受寒,醉酒,过劳等诱因;(4)、积极治疗原发疾病如慢性肺心病,慢性肝炎,糖尿病和口腔等有利于预防肺炎的发生。

(5)、给予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易消化的饮食,鼓励病人多饮水,每日至少2000-4000ml。

(6)、必要时可遵医嘱接种肺炎球菌疫苗.二、自发性气胸健康教育指导1饮食指导:加强营养,进高蛋白,高热量,低脂肪的饮食,增强体质.进粗纤维食物,保持大便通畅2休息与活动的指导卧床休息,吸氧有利气体的吸收。

胸痛时取患侧卧位,胸闷时取半卧位,可适当活动,但避免剧烈运动。

...文档交流仅供参考...3胸腔闭式引流的指导(1)保证胸腔闭式引流管与胸腔闭式引流装置密闭。

(2)引流瓶放于低于病人胸部不易碰到的地方,液平面应低于引流管出口平面60cm,引流管长度要适宜,既方便病人翻身,又要避免折叠扭曲。

...文档交流仅供参考...(3)鼓励病人2h进行一次深呼吸,咳嗽,吹气球或瓶子练习,以促进肺扩张,加速胸腔内气体排除。

4日常生活指导(1)、避免抬举重物,剧烈咳嗽,屏气,用力排便等。

(2)、注意劳逸结合,在气胸痊愈一个月内不要进行剧烈运动,如打球,跑步等。

(3)、气胸出院后3—6个月内不要做牵拉动作,扩胸运动,以防再次诱发气胸。

(4)、吸烟者应劝其戒烟.(5)、指导患者保持心情愉快,避免情绪波动。

三、支气管哮喘的健康教育指导1饮食指导提供清淡,易消化,足够热量的食物,不易食用鱼,虾,蟹,蛋类,牛奶等易过敏食物.忌酒及过咸食物。

多吃高蛋白食物如瘦肉,大豆等。

消化不良的病人要少食多餐.多吃含维生素A.,C及钙质食物如胡萝卜,韭菜,南瓜,大枣,番茄,青菜等....文档交流仅供参考...2休息与活动指导哮喘发作时去半卧位或坐位,可在床上放一小桌,以便患者伏桌休息,减少疲劳。

非发作期,应积极锻炼,如游泳,快走,慢跑等,尽可能改善肺功能,最大程度恢复劳动力,并预防疾病发展为不可逆气道阻塞,预防发生猝死。

...文档交流仅供参考...3日常生活指导(1)避免哮喘的诱因:可诱发的因素有:呼吸道病毒感染,室内滋生于床铺,地毯,沙发,绒制品等处的尘螨,动物的皮毛,情绪波动,精神创伤,接触冷空气,剧烈运动,及食用易过敏食物等.哮喘病人应注意针对性寻找和避免接触敏感因素,以免诱发哮喘。

...文档交流仅供参考...(2)室内不种花草,不养宠物,经常打扫卫生,清洗床上用品,在打扫时患者最好离开现场。

避免冷空气,烟雾和灰尘....文档交流仅供参考...(3)禁止吸烟,避免接触烟雾及刺激性气体。

(4)多补充水分.急性发作期要多饮水,并进半流质食物,以利于痰液湿化和排出。

(5)随身携带止喘药,学会疾病发作时进行简单的紧急自我处理方法。

要认识哮喘的发作先兆,如打喷嚏,鼻痒等。

四、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健康指导(一)、住院健康指导1、心理指导:患者病情易反复,需要反复门诊或住院治疗,呼吸困难的痛苦经历、医疗费用的增加、劳动能力的减弱等原因使患者常常出现焦虑、恐惧、抑郁的心理问题.护理人员应该运用沟通技巧与患者进行有效的沟通,帮助患者正确面对疾病,消除患者不必要的恐惧和焦虑情绪。

...文档交流仅供参考...2、饮食指导:进食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清淡、易消化食物,如瘦肉、豆腐、蛋、鱼、新鲜蔬菜、水果等。

...文档交流仅供参考...3、休息运动指导:合理休息,加强体育锻炼,增强机体抵抗力。

急性发作期应当我床休息;急性期过后,可以进行适当的运动,锻炼身体。

根据患者体力,可以参加一些适当的活动。

如慢跑时一种最完整的全身性协调运动,能增加肺活量和耐力,慢跑时维持呼吸均匀,可使足够的氧气进入人体.太极拳、柔软操、步行等能增进身体健康....文档交流仅供参考...4、用药指导(1)、止咳糖浆对呼吸道粘膜由安抚作用,服后不宜饮水,以免冲淡药物,降低疗效同时服用多种药物时,则应最后服用止咳糖浆。

...文档交流仅供参考...(2)、严重肺功能不全者,镇静药要慎用,因其抑制呼吸;禁用吗啡、可待因等药物。

(3)、指导患者正确使用定量吸入性气雾剂。

5、疾病指导(1)协助患者制定呼吸运动在训练计划,指导患者呼吸功能锻炼方法,如缩唇腹式呼吸、呼吸体操训练等,改善呼吸功能....文档交流仅供参考...(2)鼓励患者有效的呼吸和咳嗽、咳痰。

(3)指导患者雾化吸入排痰或胸部叩击协助排痰。

(4)根据患者病情需要鼓励患者多饮水,可使痰液稀释,易于排出。

(二)、出院健康指导1、居室内保持空气清新,多通风,避免存放由刺激性气体,如农药物品等,多到户外呼吸新鲜空气.2、协助患者戒烟,制定戒烟计划。

因为吸烟可使支气管柱状纤毛上皮鳞状化改变,纤毛运动障碍,吞噬细胞功能下降,诱发痰液增多引起咳嗽....文档交流仅供参考...3、避免受凉、淋雨、过渡疲劳等诱因.4、过敏体质者远离过敏原,避免过敏原刺激机体。

5、每天有计划的进行运动锻炼,如散步、慢跑等,以不感到疲劳为宜.加强耐寒训练,用冷水洗脸等,增强机体抵抗力。

...文档交流仅供参考...6、指导患者呼吸肌功能锻炼。

7、指导患者有效的咳嗽。

8、指导患者正确接受家庭氧疗,正确使用氧疗装置,向患者及家属说明长期家庭氧疗的必要性及益处,取得患者的积极配合。

长期氧疗的目的是纠正低氧血症,且有利于提高患者生存率、改善生活质量和神经精神状态,减轻红细胞增多症,预防夜间低氧血症,改善睡眠质量,预防肺心病和由心衰竭的发生以及减少医疗费用包括住院次数和住院天数。

长期氧疗能延长患者的生存期,降低病死率。

告知患者每日至少吸氧15小时以上,一般主张低流量吸氧。

...文档交流仅供参考...五、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健康教育指导1饮食指导:饮食治疗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发展,预后起着重要的作用。

少食多餐,有利于减少用餐是疲劳,进餐前后漱口,保持口腔清洁,有利于促进饮食。

宜进食高纤维易消化清淡饮食,避免因便秘,腹胀儿加重呼吸困难。

减少进食含糖高的食物,避免引起痰液粘稠。

如病人出现水肿,腹水或尿少时,应限制钠水摄入,钠盐小于3克每天,水分小于1500ml每天。

...文档交流仅供参考...2休息与活动指导:在心肺功能失代偿期,病人应绝对卧床休息,可以协助采取舒适的卧位,如半卧位或坐位,可以减少机体的耗氧量,有利于促进心肺功能恢复,减慢心率和减轻呼吸困难,对于卧床的病人,应定时翻身,变换姿势,保持舒适的体位,避免压疮的发生.代偿期根据循序渐进,量力而行的原则,鼓励病人适当的活动,活动量以病人不感觉疲劳,症状不加重位度。

鼓励病人进行呼吸功能锻炼,提高活动耐力。

...文档交流仅供参考...3日常生活指导(1)指导病人和家属了解疾病发生,发展过程及防止急性发作的重要性,减少反复发作的次数.避免和防治各种可能导致病情急性加重的诱因。

...文档交流仅供参考...(2)坚持家庭合理氧疗,持续低流量,低浓度吸氧,氧流量1-2L/min,浓度在25%—29%,吸氧的时间在15小时以上。

避免直行将氧流量调大,以免加重二氧化碳潴留,导致肺脑。

坚持持续吸氧,特别是夜间,有利于提高病人生活质量。

...文档交流仅供参考...(3)鼓励病人戒烟,吸烟能导致气道进化功能减弱,易发生感染。

(4)指导病人进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低糖饮食,避免进食产气及引起便秘的食物。

腹胀期间可进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少量多餐,适量饮水,并且保持口腔清洁。

...文档交流仅供参考...(5)病情缓解期,可根据肺心功能情况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和呼吸功能锻炼,不如散步,打太极,腹式呼吸,缩唇呼吸等...文档交流仅供参考...六、支气管扩张的健康教育指导1饮食指导进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且营养丰富饮食。

如蛋,鱼,肉和新鲜蔬菜,瓜果等。

咯血者应给予温凉,易消化半流质,大咯血时应禁食.忌饮浓茶,咖啡等刺激性饮料。

...文档交流仅供参考...2休息与活动指导急性期应注意休息,缓解期可作呼吸操和适当的全身锻炼。

合并感染有发热,咳嗽,咯血时应卧床休息。

大咯血时绝对卧床休息。

坚持参加适当的体育锻炼,如跑步,散步,打太极等,有利于预防本病的发作。

...文档交流仅供参考...3日常生活指导(1)避免劳累及情绪波动,保持心情愉快。

(2)天冷应及时增减衣服,这样保暖,避免感冒。

(3)注意口腔卫生,定期更换牙刷。

(4)戒烟,避免接触烟雾及刺激性气体.(5)体位引流,可促进痰液的排除。

咯血时应轻轻将血咳出,切忌屏住咳嗽以免窒息.七、呼吸衰竭的健康教育指导1饮食指导根据呼吸衰竭病人病情轻重及其对饮食护理要求不同,给予相应的指导.重症期:给予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

在心功能允许的情况下,鼓励病人多饮水,补充足够的水分。

使痰液易于咳出,减少并发症。

缓解期:指导病人逐步增加食物中的蛋白质和维生素,食物以软而于消化的半流质为主,可选用稀肉粥,馒头,新鲜蔬菜及水果等,每天5—6餐。

恢复期:指导病人进普食,食物易软,清淡可口。

...文档交流仅供参考...2休息与活动指导重症期:应卧床休息,帮助病人取舒适且有利于改善呼吸状态的体位,可协助半卧位或坐位,病情允许可协助病人趴伏在桌上。

缓解期和恢复期:根据病人的情况指导病人合理的活动和休息计划,指导病人避免耗氧量较大的活动,并在活动中增加休息。

...文档交流仅供参考...3氧疗指导氧疗能提高肺泡内氧分压,是血氧饱和度升高,从而减轻组织损伤。

氧疗是低氧血症病人的重要处理措施,应根据基础疾病,呼吸衰竭的类型和缺氧的严重程度选择适当的给氧方法和吸氧的浓度.一型呼衰病人需吸入较高浓度的氧(浓度大于35%)二型呼衰病人给予低浓度持续氧(浓度小于35%)...文档交流仅供参考...4日常生活指导(1)增强体质,避免各种诱因,避免疲劳,情绪激动等不良因素刺激,告诫病人戒烟,少去人群拥挤的地方.减少感染的机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