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专题复习――台湾问题(精)
高三历史香港、澳门、台湾问题

四、台湾问题
• 1、基本史实 • ①1292年元朝政府正式在澎湖设
巡检司,管理台湾
• ②1624年荷兰侵占台湾,侵占达 38年之久
• ③1661年郑成功打败荷兰殖民者, 收复台湾
• ④1885年,清政府正式将台湾建为行省, 派刘铭传任第一任巡抚
• ⑤1895年中日签订《马关条约》,台湾和 澎湖列岛被割让给日本。台湾从此沦为日 本殖民地达50年。台湾人民展开了反割台 斗争(刘永福、袁锦清、徐骧、王德标等)
1997年7月1日,中国正式对香港恢复 行使主权
二、澳门问题的由来与解决
• 1、1553年,葡萄牙骗取在澳 门的居住权,后来,强行租居 澳门
• 2、1987年,中葡签署关于 澳门问题的联合声明;1999年 12月20日,中国正式对澳门恢 复行使主权
三、港澳回归祖国具有重大的历史
意义:
• ①港澳回归,标志着中国人民洗雪了港澳 被侵占的百年国耻,开创了港澳和祖国内 地共同发展的新纪元。
• ⑥1945年日本投降,国民党政府收复台湾 • ⑦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
成立。国民党政府退居台湾。造成海峡两
岸分离状态至今
• ⑧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在“和平统 一、一国两制”的方针下,1980年以 后,海峡两岸出现一股和缓松动的暖 风,民间人员不断增多,通邮、通航、通商的 限制逐渐放松,两岸交流日益频繁。 不过,台湾岛内分裂倾向的发展和某 些外国反华势力的干涉,并在国际上 制造“两个中国”和“一中一台”的 言论,严重阻碍着和平统一的进程。
• ②港澳回归祖国标志着中国人民在完 成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 ③港澳回归标志着中国人民为世界和 平、发展与进步事业作出了贡献。
• ④我们按“一国两制”的构想成功解 决了港澳回归问题,为国际社会以和平方 式解决国家的历史遗留问题与国际争端提 供了新的范例
历史台湾问题

台 湾 风 光
台 湾 风 光
台 湾 问 题 的 由 来
1949年蒋介石败走台湾后,把台 湾作为国民党 “反攻大陆、复兴党国” 的基地。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美国 第七舰队阻止祖国大陆解放台湾,美 国政府插手干预中国内政、阻挠中国 统一,造成了台湾海峡地区的长期紧 张对峙局势。20世纪80年代至今,台 湾当局利用国际反华势力蓄意制造分 裂,鼓吹“一中一台”,企图分裂国 家,使得两岸统一的进程困难重重。
课本P68想一想
海峡两岸经济,文化交流迅速发展的基础是什么?他们 说的对吗?还是什么更重要的?
两个学生的回答都对,它们 是两个有利因素或内在因素。
PS:内在因素:有共同的语言文字传统文化;两岸同属中华民族。 外在因素:海峡两岸形势走向缓和
• “一国两制”政祖国统一是两岸人民的共同愿 望,是民心所向,大势所趋 • 香港、澳门的回归,提供了成功的范例; • 改革开放,国力增强,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 • “一个中国”的原则得到联合国和世界绝大多 数国家的承认。
• 中国共产党始终把国家、民族的利益放在首位,中国共 产党是国家、民族利益的忠实代表。 • 随着时代的变化,20世纪50年代中期,党和政府确立 了争取用和平方式解放台湾的思想。 • 改革开放后,党和政府又根据国际国内的新形势,确立 了和平统一祖国的大政方针。
• 从此,以这一方针为指导解决台湾问题。“和平统一, 一国两制”方针的制定、“两会”达成的“九二共识”、 江泽民关于发展两岸关系八项主张的提出等,都是这一 大政方针的具体产物。
“汪辜会谈”
2002年两岸经贸大事记
1.2月15日台“经济部”公布两岸加入世 贸组织(WTO)后第一批大陆物品开放 进口清单,共2058项。 2.3月11日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戴相龙宣布 核准台湾世华银行在上海浦东、彰化银 行在昆山设立办事处,这是两岸金融良 性互动的开始。 3.3月22日台“经济部”就8英寸晶圆厂 登陆案达成三点共识,开放8英寸晶圆旧 厂赴大陆投资。
初中历史知识点总结台湾问题2

初中历史知识点总结台湾问题1、台湾在近代饱经沧桑,请你讲述台湾在近代的屈辱经历。
(近代,台湾与祖国大陆分离又回归又分离,具体情况怎样?)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后,中国战败,签订《马关条约》,割占台湾给日本。
1945年抗日战争结束,台湾回到祖国怀抱,1949年南京解放,国民党残余势力败退到台湾2、、台湾问题的由来1.1949年,从祖国大陆败退的国民党蒋介石集团盘据台湾。
2.1950年,为了阻止人民解放军解放台湾,美国第七舰队开进台湾海峡。
从此,台湾与祖国大陆隔海相望至今。
3、党和政府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原则或前提是什么?(坚持一个中国)4、我们解决台湾问题的立场是(努力争取和平统一,但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5、党和政府对台的基本方针是(和平统一,一国两制)6、阻挠解决台湾问题的因素有哪些?台独势力的分裂活动,国际反华势力7、实现祖国统一的有利因素;A.祖国统一,是海峡两岸人民的共同心愿,是民心所向,大势所趋。
B。
两岸民间团体的努力C。
中国政府的努力D。
世界上大多数国家支持E。
一国两制已被海内外地人士接受(或一个中国原则得到联合国和世界绝大多数国家的承认)F。
改革开放,国力增强G。
香港、澳门问题的解决,为解决台湾问题提供了范例。
8、对解决台湾问题的设想发展经济,增强国力,促进两岸交流,争取和平统一,在和平统一失去希望时,使用武力实现统一。
9、早日实现祖国统一大业,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用简短的语言表达中华儿女的心声。
我们中华儿女都期盼着祖国的早日统一,骨肉不再分离祝福祖国的明天更美好海峡两岸一家亲10、台湾是中国领土的法律依据。
高三历史香港、澳门、台湾问题

• 一、香港问题的由来与解决
• 1、1842年,英国通过《南京条约》 割占香港岛;1860年通过中英《北京 条约》割占九龙司;1898年在帝国主 义瓜分狂潮中,强租新界九十九年
• 2、1982年,邓小平提出用“一国两 制”的方案来解决香港问题,1984年, 中英签署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
1997年7月1日,中国正式对香港恢复 行使主权
二、澳门问题的由来与解决
• 1、1553年,葡萄牙骗取在澳 门的居住权,后来,强行租居 澳门
• 2、1987年,中葡签署关于 澳门问题的联合声明;1999年 12月20日,中国正式对澳门恢 复行使主权
三、港澳回归祖国具有重大的历史
意义:
• ①港澳回归,标志着中国人民洗雪了港澳 被侵占的百年国耻,开创了港澳和祖国内 地共同发展的新纪元。
• 八一七公报 《八一七公报》是于1982年8月 17日签署的,中国一直认为美国没有 切实履行该公报中有关美国“逐步减 少它对台湾的武器出售,并经过一段 时间导致最后的解决”的承诺。美国 在该公报中对对台售武问题向中方做 出了明确的承诺,最重要的三条包括: 向台湾出售的武器在性能和数量上将 不超过中美建交后近几年供应的水平; 准备逐步减少它对台湾的武器出售; 经过一段时间导致最后的解决。
;快手号出售 https://
四、台湾问题
• 1、基本史实 • ①1292年元朝政府正式在澎湖设
巡检司,管理台湾
• ②1624年荷兰侵占台湾,侵占达 38年之久
• ③1661年郑成功打荷兰殖民者, 收复台湾
• ④1885年,清政府正式将台湾建为行省, 派刘铭传任第一任巡抚
• ②港澳回归祖国标志着中国人民在完 成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17台湾问题

二,台湾问题的由来与性质
比较: 比较: 台湾问题是国共两党内战的产物,属 台湾问题是国共两党内战的产物, 于中国的内政 内政. 于中国的内政. 而香港和澳门问题则是历史遗留下来 殖民问题 属于外交问题. 问题, 外交问题 的殖民问题,属于外交问题.
三,推进祖国统一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业
1,党和政府对台湾问题政策的转变
考点: 考点: 了解祖国大陆与台湾经济文化交往日益密 切的史实, 切的史实,认识祖国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 然趋势. 然趋势. 考点解析: 考点解析: 1,知道:台湾自古就是中国领土的史实. ,知道:台湾自古就是中国领土的史实. 2,了解:台湾问题的由来,性质. ,了解:台湾问题的由来,性质. 3,掌握:推进祖国统一大业的进程. ,掌握:推进祖国统一大业的进程. 4,理解:祖国统一是历史发展必然趋势. ,理解:祖国统一是历史发展必然趋势.
3,两岸关系发展的意义: 两岸关系发展的意义:
两岸交往日益密切, 两岸交往日益密切,在经济上形成了相互促 互补互利的局面. 进,互补互利的局面.
汪辜会谈(1993年) 汪辜会谈( 年
你对台湾问题做何展望? 四,你对台湾问题做何展望?
答: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祖国统一是 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理由: 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理由: ①我们制定了"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正确方针. 我们制定了"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正确方针. 我们制定了《反国家分裂法》 ②我们制定了《反国家分裂法》,为扼制台独提供了 有力的法律武器 法律武器. 有力的法律武器. 香港,澳门的回归树立了成功榜样 成功榜样. ③香港,澳门的回归树立了成功榜样. 我国综合国力不断提升, ④我国综合国力不断提升,为实现统一奠定了坚实的 物质基础. 物质基础. 两岸交往日益频繁,实现祖国统一是两岸人民共同 ⑤两岸交往日益频繁,实现祖国统一是两岸人民共同 心愿,分裂不得人心, 台独"注定失败. 心愿,分裂不得人心,"台独"注定失败.
2019年中考历史热点专题复习讲义:专题八 中国历史上的统一、台湾问题

专题八中国历史上的统一、台湾问题中国完全统一的历史意义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是一个国家的最高利益。
中国实现统一后,两岸可携手合作,互补互助,发展经济,共同振兴中华。
中国的统一,不仅有利于中国本身的稳定和发展,也有利于中国同各国进一步加强友好合作关系,有利于亚太地区乃至全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新疆问题(1)清代时与新疆地区的关系;(2)全面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新疆的建设。
兰新铁路、第二亚欧大陆桥贯通。
(3)不和谐音符:20世纪90年代以来,“东突”势力为实现把新疆从中国分裂出去的图谋,在中国境内外制造了多起恐怖事件,新疆成为当前我国反恐的主战场,我国政府正严厉打击恐怖主义,以维护我国以及周边地区的安全与稳定。
西藏的发展及其与中央政府的关系对西藏和平解放的认识;西藏获得和平解放,祖国大陆统一的完成,各民族的大团结得以实现,是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的一个表现,也是进一步发展的基石。
显示了新中国有能力解决历史上解决不了的问题。
也说明新中国时刻把维护民族团结放在首位。
台湾问题(1)近代台湾与大陆的关系;(2)台湾问题形成的历史原因;(3)新中国成立后,大陆与台湾的关系发展;(4台湾是中国领土的法律依据;(5)当前解决台湾问题、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有利因素;(8)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底线;(6)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解决台湾问题的主张;1、台湾与大陆的两次分离:①1895年,中日甲午战争中国战败,签订《马关条约》,日本割占台湾。
1945年,抗战胜利后,台湾回归。
②1949年,蒋介石的国民党败退台湾,将祖国和大陆人为的分裂开来。
2、台湾问题形成的原因:1949年,蒋介石的国民党败退台湾,将祖国和大陆人为的分裂开来。
1950年,美国第七舰队封锁台湾海峡阻止人民解放军解放台湾,从此形成了台海两岸长期的对峙局面。
台湾问题是中国内战造成的。
本质是中国的内政问题。
3、解决台湾问题的构想:“一国两制”4、解决台湾问题的前提、立场:一个中国的原则5、解决台湾问题的方针、政策:和平统一,一国两制,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
历史上的台湾问题

台湾问题的基本史实
①1292年元朝政府正式在澎湖设巡检司,管理台湾 ②1624年荷兰侵占台湾,侵占达38年之久 ③1661年郑成功打败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 ④1885年,清政府正式将台湾建为行省,派刘铭传任第一任巡抚 ⑤1895年中日签订《马关条约》,台湾和澎湖列岛被割让给日本。 台湾从此沦为日本殖民地达50年。台湾人民展开了反割台斗争(刘 永福、徐骧等) ⑥1945年日本投降,国民党政府收复台湾 ⑦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国民党政府退居台湾。 造成海峡两岸分离状态至今 ⑧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在“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方针下, 1980年以后,海峡两岸出现一股和缓松动的暖风,民间交往的坚冰 已经打破,回祖国大陆定居、探亲访友、采访观光的人员不断增多, 通邮、通航、通商的限制逐渐放松,两岸交流日益频繁。不过,台湾 岛内分裂倾向的发展和某些外国反华势力的干涉,并在国际上制造 “两个中国”和“一中一台”的言论,严重阻碍着和平统一的进程。
台湾是中国领土的法律依据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序言”中明确指出:“台湾是中华人民共和 国的神圣领土的一部分”。 ②《反分裂国家法》明确规定: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是包括台湾同胞 在内的全中国人民的共同义务。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国家决不允许“台 独”。
(2)、国际法
①《开罗宣言》中规定日本侵占的包括东北三省、台湾、澎湖列岛在内的中 国领土必须归还 ②《波茨坦公告》进一步重申《开罗宣言》之条件必须实施 ③1972年中美上海公报中美国承认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 1978年中美建交联合公报中美国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中国的惟一合法政府 ④1971年联合国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合法席位,证明世界上最权威的国际 组织承认了“一个中国” 从国际法角度可以看出,在1945年后,台湾业已归 还中国,不复存在主权问题,目前存在于海峡两岸之间的统一问题,在性质 上是中国实现国家统一的内政问题,而不是国际问题。同时,国际社会公认 “一个中国”原则,台湾属于中国领土的一部分,这是早被确认了的,具有 国际法的效力,任何要将台湾从中国领土分割出去的做法和主张都是违反国 际法的。
【历史课件】台湾问题

➢一、历史上海峡两岸的交往 music ➢——同根同源 files ➢二、推进祖国统一大业 ➢ 1、党和政府对台湾问题政策的转变 ➢ A 新中国成立后——武装解放 ➢ B 20世纪50年代——和平解放 ➢ C 改革开放以后——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 2、两岸僵局的打破 ➢ A 汪辜会谈 picture ➢ B 八项主张 ➢三、海峡两岸日益密切的交往 picture
历史上海峡两岸的交往 map
三国卫温率万人船队到达夷州 隋炀帝派人到达流求(台湾)map 元朝设立澎湖巡检司 map 郑成功收复台湾 picture 清朝政府设立台湾府
home
卫温率万人 船队到达台 湾
郑成功 收复台 湾
back
back
隋
流 求
back
元
澎湖巡检司 back
汪辜会谈
home
最高级的技巧和艺术。——苏霍姆林斯基 5、没有时间教育儿子——就意味着没有时间做人。——(前苏联)苏霍姆林斯基 6、教育不是注满一桶水,而且点燃一把火。——叶芝 7、教育技巧的全部奥秘也就在于如何爱护儿童。——苏霍姆林斯基 8、教育的根是苦的,但其果实是甜的。——亚里士多德 9、教育的目的,是替年轻人的终生自修作准备。——R.M.H. 10、教育的目的在于能让青年人毕生进行自我教育。——哈钦斯 11、教育的实质正是在于克服自己身上的动物本能和发展人所特有的全部本性。——(前苏联)苏霍姆林斯基 12、教育的唯一工作与全部工作可以总结在这一概念之中——道德。——赫尔巴特 13、教育儿童通过周围世界的美,人的关系的美而看到的精神的高尚、善良和诚实,并在此基础上在自己身上确立美的品质。——苏霍姆林斯基 14、教育不在于使人知其所未知,而在于按其所未行而行。——园斯金 15、教育工作中的百分之一的废品,就会使国家遭受严重的损失。——马卡连柯 16、教育技巧的全部诀窍就在于抓住儿童的这种上进心,这种道德上的自勉。要是儿童自己不求上进,不知自勉,任何教育者就都不能在他的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历史专题复习——台湾问题
一、台湾的历史:
①三国时,台湾称夷洲,230年,吴国孙权派卫温到夷洲,加强了台湾同内地的联系。
②元朝时,台湾称琉球,元政府设澎湖巡检司,管辖澎湖、琉球。
③1662年,郑成功从荷兰手中收复台湾。
④1683年,清军入台湾,1684年,在台湾设台湾府,隶属福建省,1885年,在台湾设行省。
⑤1895年,中日《马关条约》,清政府被迫割台湾给日本。
⑥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台湾回到祖国怀抱。
⑦1949年,蒋介石战败后,逃到台湾。
(现在台湾问题的由来。
(台湾问题与港澳问题有着本质区别:前者是我国的内政问题,后者却是历史遗留问题,即殖民问题。
二、台湾的现代:
1、1979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了《告台湾同胞书》,宣布争取用和平统一方式祖国的方针,并建议两岸尽快实现“三通”(通邮、通航、通商、
2、1987年,台湾当局被迫调整“三不”政策,海峡两岸关系打破了38年的隔绝状态.
3、1990年,台湾成立海峡交流基金会;1991年,祖国大陆成立海峡两岸关系协会
4、1992年,达成“九二共识”(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5、1993年,“汪辜会谈”标志着两岸关系迈出历史性的一步(将海峡两岸的经济,文化,科技达成共识
6、1995年,江泽民提出发展两岸关系,促进和平统一进程的八项主张
7、2005年,通过了《反分裂国家法》
三、练习题
1、为加强统治,内地曾在台湾设置的机构有哪些?
2、清朝针对台湾发生了哪些重大事件?
3、在历史上,台湾曾被哪些国家占领过?什么时候被谁收复?
4、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近代以来却多次形成台湾问题。
台湾在近代史上经历了哪两次大的分离和一次回归?两次分离最大的不同点是什么?
5、为了促进两岸交往,海峡两岸各成立了什么民间团体,“汪辜会谈”是哪一年?“汪辜”各是谁,“九二共识”是什么?
6、近年来,海峡两岸交往有什么特点?对此你有什么认识?交往日益密切的基础是什么?
7、、我国政府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原则是①一国两制②和平统一③与国际社会合作④决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A、①B、①②C、①②③ D、①②④
8、、当前解决台湾问题的不利因素有:(
①岛内一部分“台独”势力活动猖獗②美国干涉中国内政③大陆与台湾经济的巨大差距④日本插手台湾事
A、①②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清末著名爱国诗人丘逢甲在《春愁》诗中写到:“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shān,形容泪流。
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
”据此请回答3——5题9、、根据诗作可知此诗写于哪一年?(、
.A、1894年 B、1895年C、1896年D、1897年
10、“去年今日割台湾”的是哪个国家?(
A、美国
B、德国
C、日本
D、法国
11、诗作反映的是下列哪次历史事件?(
A、中日甲午战争
B、美国侵略台湾
C、中法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是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我们成功解决了香港问题和澳门问题,正在为早日解决台湾问题,完成祖国统一大业而继续奋斗。
——摘自江泽民在中国共产党“十六大”上所作的报告
材料二正在德国访问的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指出,一个中国的原则已成为国际社会的共识。
温家宝当天下午参观了位于勃兰登堡州的波茨坦会议旧址。
他在参观后回答记者提问时说,波茨坦会议旧址是一个对中国具有重要意义的地方。
这次会议发表了中美英三国《波茨坦公告》,明白无误地确认了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
二战后,台湾回归中国,这是正义战胜邪恶的结果,也是全世界一切爱好和平、正义事业的国家和人民的共同胜利。
1943年《开罗宣言》、1945年《波茨坦公告》和1971年第26届联大通过的2758号决议确认了台湾作为中国领土一部分的法律地位。
一个中国原则已成为国际社会的共识。
他说;我相信,台湾与祖国大陆统一这一中华民族的夙愿一定会实现。
这是历史的必然,是任何力量都无法阻挡的。
——摘自2004年5月1日《青岛日报》
请回答:
⑴、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分别是哪一年?
⑵、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前分别处于哪个国家统治之下?
(3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为了“完成祖国统一大业”,中国共产党人创造性地提了什么样的伟大构想?
⑷、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明确规定台湾必须归还中国的国际文献是什么?“二战后,台湾回归中国”,这次回归是摆脱了哪个国家的殖民统治?这个国家是在哪一次战争后依据什么不平等条约割占台湾的?
(5、以前还有哪个国家侵略占领台湾?后来被谁收复的?
13、2005年4月29日下午3时,一个闪亮史册的时刻出现:北京人民大会堂,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两人的手紧紧握到一起。
这是国共两党
最高领导人相隔60年的首次握手,是两党关系进入一个新阶段的标志,是给海峡两岸前途带来春天信息的一个历史时刻。
试问在中国近现史上国共两党有过几次重大的合作?指出两次国共合作实现的标志事件,并结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国共合作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