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教版】六年级下册科学《期末考试题》附答案

合集下载

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期末测试卷附参考答案(满分必刷)

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期末测试卷附参考答案(满分必刷)

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期末测试卷一.选择题(共6题,共12分)1.下列关于地球同步卫星的说法中,正确的()。

A.在太空中是静止不动的B.与地球旋转的方向和速度相同C.运动速度比地球快很多D.靠大气浮力来控制2.用张报纸造一座跨越35cm宽的“峡谷”,宽度大于10cm, 能承载200g重的“车辆"的桥,制造前需要()A.考虑改变纸的形状B.选好报纸的颜色C.控制报纸的重量3.下列谚语表示变异的是()。

A.龙生九子各不相同B.虎父无犬子C.种瓜得瓜。

种豆得豆4.下列选项中,没有产生新物质的变化的是()。

A.面粉做成馒头B.火柴燃烧C.溶解盐5.天枢星是“北斗七星”中距离地球最远的一颗星星,它与地球的距离是()。

A.124年B.124万千米C.124光年D.1.5亿千米6.蚜虫,我市称之为腻虫,是春季许多蔬菜上常见昆虫。

它的身体通常约有()。

A.1厘米B.3厘米C.1~5毫米二.填空题(共6题,共30分)1.全天中最亮的恒星是(),它属于()星座。

2.在夏季的夜晚,我们还可以看到一条乳A色的“银河”横贯天空。

在“银河的东“岸”有一颗明亮的星星,叫做().在“银河”的西“岸”,与它隔河相望的有一颗特别显眼的亮星,叫做()。

3.子女与父母之间某些特征保持相似的现象称为(),某些特征存在不同的现象称为()。

4.()和()是最基本的框架,其中()框架的稳定性最好,利用它可以增强各种框架结构的稳定性。

5.由于狼在夜间捕食时,经常捕捉显眼的白色绵羊,很快,森林中的绵羊都是()的了。

这就是()。

A.白色 B.黑色 C.自然选择 D.人工选择6.()、()是生命现象最基本的特征,其中种瓜得瓜描写的是()现象,一母生九子,九子各不同描写的是()现象。

三.判断题(共6题,共12分)1.绿色社区包括完善的管理体制和居民的良好生活习惯等因素。

( )2.日食分为三种:日全食、日偏食和日环食。

()3.月季、肾蕨都属于开花的植物。

科教版六年级下册科学《期末测试卷》附答案

科教版六年级下册科学《期末测试卷》附答案

科教版六年级下册科学《期末测试卷》附答案科教版科学六年级下学期期末测试卷(时间:60分钟总分:100分)学校________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座号________一、选择题1.昆虫头上()的就是它的鼻子A.触角B.复眼C.鼻子2.我们利用显微镜看到的物体是()。

A.放大了的正像像C.缩小了的倒像B.放大了的倒3.()是减少垃圾数量的重要方法。

A.使用一次性用品B.重新使用C.选择精美包装物品4.咀嚼米饭会感觉到甜,这是因为米饭中含有()。

A.糖B.淀粉C.甜蜜素5.用来计量恒星间距离的单位是()。

A.千米B.光年C.米6.下列地方的房屋铁窗不容易生锈的是()。

A.干燥的沙漠B.潮湿的热带海边C.潮湿的沿海地区7.农历一个月的月相变化规律是( )。

A.由缺到圆B.由圆到缺C.由缺到圆,再由圆到缺8.XXX把她家里的垃圾分为食品、服装、用品、电器等几类,她是按()分类的。

A.材料B.使用用途C.处理方式9.我国载人飞船( )把中国升空第一人XXX载上了太空。

A.“神舟”五号2、填空题10.生物体是由_______组成的。

英国物理学家___________是第一个发现和提出“细胞”这个称号的人。

11.放大镜是我们在科学研究中经常用到的观察工具,也叫________,它的特点是中间B.“神舟”六号C.“神舟”七号________,边缘________。

12.许多岩石是由_____集合而成的。

花岗岩中的矿物晶体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种13.物质的变化可以分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物理变化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化学变革的特性是_________________物资的化学变革会伴随一些征象,如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等。

14.小苏打和白醋混适时我们能看到有_______产生,这类气体是_______。

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期末测试卷附参考答案【满分必刷】

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期末测试卷附参考答案【满分必刷】

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期末测试卷一.选择题(共6题,共12分)1.生物连同它们周围的环境叫做()。

A.生态平衡B.生态系统C.生物圈2.儿子长相像父亲,女儿长相像母亲,这是()。

A.亲子间形态特征的遗传B.亲子间生理特性的遗传C.无法确定3.下列不开花植物,属于藻类的是()。

A.铁线蕨B.葫芦藓C.海带4.钢架结构最为稳定的形状是()。

A.正方形B.长方形C.三角形5.俗话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说的是生物具有()现象。

A.进化B.遗传C.变异6.()可能是人类最早建造的房子。

A.洞穴B.草棚C.用兽皮做成可移动的帐篷D.树巢二.填空题(共6题,共28分)1.科学家根据()标本,借助现代技术可以复原出古代生物的外形,使我们更清楚地了解到古生物的()。

2.()的发现对达尔文的经典进化学说提出了挑战。

3.如果用小木棒搭一个既牢固又不易变形的立体框架,那至少需要()根小木棒。

4.太阳系中的八大行星有水星、()、()、()、()、()、天王星、海王星。

5.全天中最亮的恒星是(),它属于()星座。

6.框架铁塔的结构特点是()、()、()。

三.判断题(共6题,共12分)1.大熊座的明显标志是由七颗亮星组成的北斗七星。

()2.由于建筑物的用途不一样,所以选取的建筑材料也不同。

()3.在牛奶中加入柠檬汁,牛奶没有变化。

()4.现在人们能用最先进的天文望远镜观察宇宙的边缘。

()5.银河系就是整个宇宙。

()6.蘑菇、苋菜、荠菜、蒲公英幼苗都是可食用的植物。

()四.连线题(共1题,共6分)1.在日食、月食成因的模拟实验中,下列材料或动作各代表什么?五.简答题(共5题,共20分)1.木条折断和木条燃烧它们所产生的变化一样吗?为什么?2.请你试着结合生活实际谈谈怎样预防食物中毒?3.在水泥中加入水,观察水泥变化。

试验后,比较食盐的变化与水泥的变化有什么不同?4.作为绿色社区的居民,我们应该怎么做?5.谚语“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是什么意思?六.综合题(共2题,共10分)1.“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期末试卷(附参考答案)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期末试卷(附参考答案)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期末试卷(附参考答案)班级:姓名:题序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一、填空题。

(共20分)1、煤大多夹在岩层中,这些岩层都是古代沉积的______变成的。

2、拱形受压会产生一个________的力,________这个力,拱就能承载很大的重量。

3、火车轨道做成“工”字形,石棉瓦做成“M”形,许多材料都是通过改变________来提高它们的抗弯曲能力的。

4、像水龙头一样,轮子和轴固定在一起转动的机械,叫做________。

5、对垃圾中的一些废弃物进行回收并________加工利用,这样不但能够减少垃圾的________,而且能够节省大量的________。

6、物质的化学变化会伴随一些现象,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7、物质的化学变化伴随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现象。

8、植物和动物所具有的形态结构,使它们与________相适应。

9、生活在不同地方的同一种生物,身体的________也会有多不同。

10、天然气、煤、石油是储存了亿万年的________,它们都是________能源。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用放大倍数较大的放大镜观察电视屏幕图像,看到的是()。

A.较清晰的图像B.许多点状物质C.许多条状物质2、发生化学变化时,常伴随的现象是()等。

A.改变颜色B.发光发热C.产生沉淀物D.产生气体3、下面放在()里的铁钉,生锈的速度最快。

A.干燥空盘子B.菜油盘C.水盘子4、通过细菌分解水中的污物,这种污水处理方法叫做()。

A.物理方法B.生物方法C.化学方法5、只改变电磁铁线圈的缠绕方向,电磁铁()。

A.南北极改变,磁性增强B.南北极不变,磁性增强C.南北极改变,磁性不变D.南北极不变,磁性不变6、房间中的冷空调往往装在上方位置,汽车中的热空调往往装在下部。

这主要和热传递中的()有关。

A.对流B.传导C.辐射7、地壳是地球最外面的一层,它是由()组成的。

科教版六年级下册科学《期末考试试卷》(含答案解析)

科教版六年级下册科学《期末考试试卷》(含答案解析)

科教版科学六年级下学期期末测试卷一、填空题(共8题;共15分)1.物质的变化分为________和________两种,它们的主要区别是________.2.生命体都是由________组成的,第一个发现和提出这个名称的人是英国科学雾________。

3.世界是由________构成的,它总是在不断地________。

4.从源头上解决垃圾问题的办法是减少垃圾的数量,常用的办法是________和________。

5.放大镜也叫凸透镜,镜片是中间________边缘________。

6.中国抗击新冠病毒的领军人物是院士。

7.以________为中心,包括围绕它转动的________大行星、矮行星、小天体组成的天体系统叫做________。

8.被称为“白色垃圾”的是________制品。

二、单选题(共10题;共30分)9.我们用手电筒代表太阳,用玻璃球代表月球,乒乓球代表地球来研究日食、月食现象,这种实验称为()。

A. 对比实验B. 模拟实验C. 演示实验10.日常生活中的电路,基本是一个开关控制一种电器,所以可判断是()。

A. 串联B. 并联C. 串并联11.202年,新冠病毒疫情在全球蔓延,许多人谈之色变。

科学家们在研究心冠病毒时要用( )。

A. 放大镜B. 光学显微镜C. 电子显微镜12.小明从市场上买回来两条小金鱼,将它们放入圆形的鱼缸,他从侧面欣赏金鱼,发现( )。

A. 金鱼看起来比实际小了B. 金鱼看起来比实际大了C. 金鱼看起来和实际一样大D. 金鱼真的比实际变小了13.如左图所示,水表所显示的用水是多少立方米(吨)?( )。

A. 157.4B. 57.4C. 15.74D. 5.7414.为提高纸箱的承重能力,常用什么材料制造纸包装箱?( )。

A. 卡纸B. 瓦楞纸C. 牛皮纸15.在标有下图标志的垃圾桶内,发现有啤酒瓶、碎砖块、铁盒子、硬纸板、过期药品、橡胶垫,其中扔错位置的垃圾有()。

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期末测试卷附参考答案【完整版】

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期末测试卷附参考答案【完整版】

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期末测试卷一.选择题(共6题,共12分)1.把铁钉浸入硫酸铜溶液中,能观察到明显的实验现象是()。

A.产生大量气泡B.溶液颜色变深C.铁钉上有红色物质附着2.加固正方形框架的最好办法是增加()。

A.横杆B.斜杆C.竖杆3.关于星座的认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亮度看起来差不多的星星,离我们的远近也差不多B.同一个星座中的其它星星,会围绕着主星不停地运动C.组成北斗七星的七颗星星,实际上彼此之间毫无联系4.()的物体最不容易倒。

A.上小下大、上重下轻B.上小下大,上轻下重C.上大下小,上轻下重5.博物馆存放的一把古代铁犁生锈了。

下列处理方法中,最不合理的是()。

A.把它完全浸没在盐水里B.在它表面包一层塑料薄膜C.在它表面涂一层食用油D.把它放到干燥透明的展柜里6.太阳系的八大行星中,距离太阳远近排列第三的是()A.金星B.地球C.水星二.填空题(共6题,共22分)1.()和()是最基本的框架,其中()框架的稳定性最好,利用它可以增强各种框架结构的稳定性。

2.绝大多数水污染是由()引起的。

A.自然灾害B.人类活动C.水自身变化3.在四边形框架上加一根斜杆可以()其稳定性,这是因为三角形框架比四边形框架的稳定性()。

4.要想使高塔更稳定,就要做到上轻下重、()。

5.铁塔、高压线塔、石油井架、起重臂都属于(),都运用了()的原理。

6.达尔文在1859年出版了震动世界的《》一书,全面提出了生物进化的学说,他认为生物的繁衍是在()的过程中发生的。

三.判断题(共6题,共12分)1.中国国家大剧院设计成圆顶形,这样既坚固又增加内部空间。

()2.动物也有遗传现象。

()3.月季、肾蕨都属于开花的植物。

()4.把沙和豆子混合,轻轻地搅拌豆子发现没有明显变化。

( )5.铁锈虽然不能导电,但可以被磁铁吸引。

( )6.星座在天空中的位置是固定不动的。

()四.连线题(共1题,共5分)1.将下面各生物与其进化的原因连线。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期末测试卷及答案【完整版】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期末测试卷及答案【完整版】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期末测试卷及答案【完整版】班级:姓名:题序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一、填空题。

(共20分)1、月球是一个_______,_______的球体,我们看到的月光是它是反射_______ 的光。

2、日食发生的时间一般是________ ,月食发生的时间一般是________ 。

3、当小苏打和白醋混合时,发生化学变化,会产生大量________;杯子摸起来比原来凉,说明伴随着_______热量。

4、通电线圈和指南针的实验时,线圈________着放,指南针尽量靠近线圈的中心,指南针偏转的角度________。

5、我们在显微镜下看到的物像是物体的________。

6、像旗杆顶部的轮子一样,固定在支架上不随重物移动的轮子叫做_________,它的作用是____________;可以随重物一起移动的滑轮叫做_________,它的作用是____________;把定滑轮和动滑轮组合在一起,就构成了_________,它既能_________又能__________。

7、植物和动物所具有的形态结构,使它们与________相适应。

8、将两枚铁钉分别放在空气中和潮湿的纸巾上,则生锈较快的是放在________的铁钉。

9、像从路面搭在汽车车厢上的木板那样的简单机械,叫做_______________。

10、用螺丝刀撬箱子,是________的应用。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用放大镜观察发现,蟋蟀的“耳朵”在其()。

A.头部外侧B.足的外侧C.足的内侧2、手电筒使用时输出的能量形式是()。

A.电能B.光能C.机械能3、同一时刻,阳光下不同物体的影子()A.长度相同B.方向相同C.形状相同4、下列哪种变化与其他两种变化有着本质上不同的是()。

A.火药爆炸B.衣服晒干C.粮食酿酒5、燃烧一张纸和撕碎一张纸作比较分析正确的是()A.前者没有产生了新物质,后者产生了新物质。

B.前者发生了物理变化,后者发生了化学变化。

科教版六年级下册科学《期末测试题》(附答案)

科教版六年级下册科学《期末测试题》(附答案)

科教版六年级下册科学《期末测试题》(附答案)科教版科学六年级下学期期末测试卷学校:________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我会填(每空1分,共28分)1.认为生物的种是不变的,认为生物的种是可以改变的,XXX提出的理论得到了全世界的赞同。

2.生物的进化规律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到高,由旧到新。

3.太阳系是由太阳、八大行星、矮行星和各种卫星等构成的天体系统。

4.科学家发现距今300万年前的原人化石,能够直立行走;距今115万-65万年前的,能制造简单工具;距今70万-23万年前的,会使用火。

5.水污染可根据污染杂质的不同而主要分为有机污染、无机污染和生物污染三大类。

6.3月12日是植树节,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3月22日是世界水日。

7.1609年,意大利天文学家XXX制作出了第一架天文望远镜。

8.北斗七星属于大熊座,北极星属于小熊座,发生流星雨特别有名的是狮子座。

二、我会选(每小题3分,共36分)1.科学家在4.08亿年前的生物化石中,发现只有海洋生物。

选B。

2.太阳系中有着巨大光环的行星是土星。

选D。

3.太阳系中最大的行星是木星。

选C。

4.如果没有太阳地球上就没有生命。

选D。

5.流星发光的原因是闯入地球时与地球上的空气摩擦燃烧产生光。

选B。

6.银河系以外还有许许多多像银河系一样的星系集团。

选A。

7.生物进化演变以及人类的起源最可靠的证据是古生物的化石。

选A。

8.下列不属于现代类人猿的是猴子。

选C。

9.太阳系里有火星。

选B。

10.秋季,北斗七星的斗柄指向西方。

选C。

11.天空中的星星,除北极星之外,其他的都会向西移。

选C。

12.下列不能证明生物适应环境的是生命。

选D。

三、我会判断(对的打“√”,错的打“×”)(每题1分,共10分)1.在木星和土星之间存在着数十万颗大小不等、形状各异的小行星。

√2.水星是离太阳最近的行星。

√五、我会研究(10分)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科教版六年级下学期期末测试
科学试卷
学校________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填空题(共8题;共15分)
1.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产生的气体是________,它能使燃着的火焰________.
2.物质的化学变化会伴随一些现象,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1)在图中标出相应部分名称:
(2)这台显微镜的目镜上标有10×,物镜上标有40×,则这台显微镜观察到的物体将放大________倍。

(3)实验中从目镜里往下看,发现里面黑乎乎的,什么也看不见,这时需要________ 。

(4)在目镜中观察到物体图像在左上方,如果要将图像移到中央,则应该把玻片向________移动。

4.世界卫生组织的专家研究表明,新冠病毒来自于________,不是人工合成病毒。

5.绝大多数的水污染都是由人类活动引起的。

水的污染主要来源于农业污水________、
________等。

6.饮用水在水厂中除了进行________和________还要进行灭菌处理,才能符合我们使用的标准。

7.焚烧与填埋是常用的两种垃圾处理的方法,________ (填“填埋”或“焚烧”)可能会污染地下水。

填埋是处理垃圾的一种很好的方法,填埋场在填满垃圾以后,我们可以在上面
________ (填“修建公园”或“种植庄稼”)。

8.透过装有清水的瓶子看标签,看到标签上的字变________(填“大"或“小”)了,这是因为________。

二、单选题(共10题;共30分)
9.在白糖加热变化过程开始阶段,白糖先是变成了液态的白糖,这时发生的变化是()变化。

A. 化学
B. 物理
C. 无变化
10.每年的6月5 日是世界环境日,下列做法中不利于环境保护的是( )。

A. 植树造林,提高森林覆盖率
B. 用洗过菜的水冲洗马桶
C. 打印时将纸张的正反面都利用起来
D. 将家里的污水直接排进附近的河里
11.下列动物用胎生繁殖后代的是()。

A. 鸭
B. 老鼠
C. 蝴蝶
12.为了使房屋更牢固,大梁的放置方法一般是( )。

A. 立放
B. 平放
C. 立放、平放均可
13.下列食物中含有较多淀粉的一组是()。

A. 萝卜、肉
B. 青菜、鱼
C. 土豆、米饭
14.下列哪组物质不完全属于晶体?( )。

A. 食盐和水晶
B. 白糖和玻璃
C. 雪花和碱面
15.下列不适于厨余堆肥的是()。

A. 过期的豆腐
B. 蛋壳、虾壳
C. 含有大量盐分、添加剂的腌制食品
16.重新使用是减少垃圾的重要方法。

下列做法不合理的是()。

A. 可乐瓶做洒水壶
B. 铁罐装食盐
C. 塑料袋装垃圾
17.在月球上,两个人即使相隔不远,也不能互相直接对话,必须要使用无线电设备。

这是因为()。

A. 月球上没有空气
B. 在月球上人的听力会下降
C. 月球上的噪声太大
三、判断题(共10题;共20分)
18.水的三态之问的变化属于物理变化。

()
19.热总是从温度高的物体传递到温度低的物体。

()
20.利用三角形可以增强结构的稳定性。

()
21.今年端午节那天晚上的月相是满月。

()
22.月球的公转和自转的周期是一样的。

()
23.生物学家列文虎克制成了世界上第一台可以放大近300倍的金属结构的显微镜。

()
24.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增加,使得地球表面温度升高。

25.校园里的植物大部分是陆生植物。

()
26.全球变暖将会造成海平面上升,侵蚀沿海陆地。

()
27.同样粗细的螺丝钉,螺纹越密,拧起来越费力。

()
四、连线题(共1题;共5分)
28.把下列物质变化与伴随的现象用线连起来。

五、实验探究题(共1题;共10分)
29.小红进行了一段时间的月相观察,请根据你的学习研究,回答下列问题。

(1)农历初七傍晚太阳刚下山时,小红朝南观察到月亮在①号位置(如图1),我推测她看到的月相应该是图2的________。

(2)4天前,小红在同一时间看到过月相。

你认为当时她看到的月相应该是图2中的________,位置应该接近图1中的________。

(3)小红这天观察到月亮下山的时间与4天前相比,会()。

A.早一些
B.晚一出
C.差不多
(4)当上弦月快要下山时,小红看到的景象更接近于图3中的________。

(5)在和小明交流的过程中,他们对以下观点产生了争议,请你帮他们作出正确的判断。

①上弦月都是在农历上半月的上半夜升起。

②农历下半月的月亮都是在下半夜出现在东部天空。

③同一天的不同时间里月亮位置在变化,是由于地球的自转引起的。

④不同一天的同一时间月亮位置在变化,是由于地球的自转引起的。

六、解答题(共3题;共20分)
30.2008年6月1日起,由商务部、发改委、工商总局联合发布的《商品零售场所塑料购物袋有偿使用管理办法》(即“限塑令’’)正式实施,免费使用塑料袋时代宣告终结。

目前,全国各大超市、卖场都对塑料袋进行了收费,每个塑料袋收费0.1~1元。

(1)塑料袋应不应该收费,说说你,自己的看法。

(2)请举例说明日常生活中塑料袋重复使用的一些方法。

31.如图,扳手套在螺帽上组成了轮轴,这时扳手是________,螺帽部分是________。

32.生产生活中属不可再生的能源煤有哪一些?用一点就少一点,我们应该怎么做。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 二氧化碳;熄灭
2. 产生沉淀;发光发热;产生气体
3. (1)目镜|物镜|载物台|调节旋钮|反光镜
(2)400
(3)调节反光镜
(4)自然界
4. 细胞
5. 工业污水;生活废水
6. 沉淀;过滤
7.填埋;修建公园
8. 大;水滴相当于凸透镜
二、单选题
9.B
10. D
11. B
12. A
13. C
14. B
15. C
16. B
17. A
三、判断题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四、连线题
28.
五、实验探究题
29. (1)B
(2)E;②
(3)B
(4)A
(5)①正确;②错误;③正确;④错误
六、解答题
30. (1)应该,可以减少使用,减轻对环境的污染
(2)超市的购物袋多次重复使用
31. 轮;轴
32. 煤、石油、天然气、可燃冰矿产资源等,我们应该保护这些不可再生资源或者从国外进口,开发利用清洁能源等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