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灰窑工艺流程图
石灰生产工艺操作规程

一、石灰生产工艺流程图二、主要参数1 窑体主要参数1)有效高度 21.7 m .2)有效容积 150 m3 .3)窑衬外径 4.6 m 。
4)窑衬内径 3 m 。
5)高径比 7。
58 。
6)焙烧带高度 5 m 。
7)烧嘴:低压套筒式。
8)烧嘴数量:2排共28只。
9)上下排烧嘴距离:2。
5M。
10)上下排烧嘴布置:平面对称、上下错排。
2、煤气与助燃空气参数1)煤气热值:850~950KCaL/NM32)空气过剩系数:1。
05~1.15三、技术要求1 石灰石(执行YB/T5279—1999 二级石灰石标准)1)粒度规格:40~80 mm。
2)成分: CaO 〉 52 % MgO 〈 3 %SiO 〈2。
2 %S < 0。
10 %P < 0。
02 %3)石灰石应具备良好的热稳定性,加热过程无爆裂.4)石灰石中不得混入杂质。
2 燃料1) 高、焦混合煤气2) 高炉煤气热值:≥ 740 KCaL/M33)焦炉煤气热值:≥ 4000 KCaL/M34)焦炉煤气比例: 3~5 %3 石灰主要指标(执行厂内控标准 JGN52—1999 )CaO 〉 88 % MgO 〈 5 % SiO < 3 % S < 0.07 %灼减:6% 活性度:300ML4 烘窑1)新窑衬烘窑烘炉时间不小于168小时原则:驱除水分、烧结好炉衬。
2)新窑烘窑要求升温速度:每小时不大于10~15℃。
保温:150℃、350℃、600℃进行保温,保温时间20~24小时。
烘炉终结温度:850~900℃。
烘窑前加入1米厚的石料保护炉底.石灰窑烘炉曲线图(后附)5 操作控制要求A、焙烧温度控制:1)焙烧带温度:1050~1150℃。
2)预热带温度:400~900℃。
3)冷却带温度:900~200℃。
4)窑顶烟气出口温度:≤ 600℃.5)出窑石灰温度:≤ 200℃。
B、风气配比1)煤气量:8500~10000 Nm3/h2)空气量:6800~8000 Nm3/h3)空气过剩系数:1.05—1.154)一次助燃空气与二次空气比:4:6~3:75)煤气压力:14000~18000 Pa6)空气压力:13000~15000 PaC、装料、出料1)先上料再出料2)每小时装料一次,每次6-9吨.3)每小时出料一次,上多少出多少,保持料线高度1。
石灰窑工艺流程

石灰窑工艺流程石灰窑工艺流程石灰是一种广泛应用的建筑材料,可用于制造钢铁、玻璃、水泥等行业。
石灰窑就是将石灰石进行加热和石灰的煮沸过程,从而得到石灰的设备。
以下是石灰窑的工艺流程。
首先,原料准备。
石灰窑的原料主要是石灰石,石灰石首先需要破碎成约25毫米的小颗粒。
然后,将其破碎的石灰石放入储石仓,以备后续使用。
其次,石灰石的预煮处理。
将储石仓中的石灰石通过给料机送入窑前,然后通过预煮器进行预处理。
预煮器内,将石灰石与高温燃烧的气体进行接触,燃烧的气体在窑内上升过程中通过与石灰石的接触,对其进行预煮。
然后,石灰石的加热与煅烧。
经过预煮的石灰石进入石灰窑,窑内通过燃烧煤或天然气等燃料,使窑内温度升高到1200-1400摄氏度,此时的石灰石开始进行热分解。
石灰石中的碳酸钙在高温下分解为氧化钙和二氧化碳。
氧化钙是石灰的主要成分,而二氧化碳则通过排出窑外的气体排放。
接着,石灰的冷却与收集。
经过煅烧的石灰在窑内逐渐冷却。
窑内冷却气通过风机引入,并通过不同位置的喷淋装置对石灰进行冷却处理。
冷却后的石灰进入石灰仓,待用。
最后,石灰的包装和储存。
将冷却后的石灰通过输送带或其他装置运送至包装区,然后将其装入袋子或桶中进行包装。
包装完成后,石灰可通过仓储设备存放在仓库中,待发售或使用。
总结起来,石灰窑的工艺流程包括原料准备、石灰石的预煮处理、石灰石的加热与煅烧、石灰的冷却与收集以及石灰的包装和储存。
这个流程通过破碎、预煮、加热、煅烧、冷却等多个步骤将石灰石转化为石灰,并进行包装和储存,以满足不同行业对石灰的需求。
TGS白灰回转窑(竖窑)生产工艺特点

【河南中材水泥设备制造网】活性白灰是提高钢材强度的关键材料之一,白灰回转窑的自动化控制水平和可靠性直接关系到白灰的纯度和能耗。
中材白灰回转窑生产的优质白灰粉的特点:白灰的有效含量氧化钙(Cao)和氧化镁(Mgo)的含量均高于90%的国内先进水平。
回转窑在煅烧的时候,能正确地控制加水量和加水速度,大大降低了工人的工作量,使得白灰生产安全可控。
【关键词】TGS系统,白灰回转窑,竖窑(图1)白灰回转窑(图2)回转窑工作流程图一、白灰竖窑生产工艺特点:1、大型中心风冷复合式烧嘴由耐热钢风冷骨架和耐火材料复合而成,抗高温,耐磨损,寿命长,燃烧功率达5~15GJ/h。
为焙烧带中心提供了强大的中心火焰。
解决了白灰窑(石灰窑)中心气流不足,温度分布不均,中心生烧和边沿过烧的问题。
提高了TGS白灰窑(石灰窑)的产量和质量,有利于白灰窑(石灰窑)的大型化。
可为炼钢提供稳定的优质活性白灰(石灰)。
2、炉顶助燃风预热器,设于炉顶料面以上的慢速气流空间内,有效避开了炉料和含尘气体的磨损和热膨胀问题。
采用锅炉管时可将助燃风预热至220-300 ℃,大大提高了白灰窑(石灰窑)的热效率,比普通高炉煤气白灰窑(石灰窑)节省煤气三分之一以上。
3、日本国井式侧向烧嘴,以特种耐火材料代替炉内耐热钢结构,燃烧稳定可靠,寿命长且不易回火。
4、哑铃形炉型为国内兄弟厂家所开发的一种新型炉型,已有多年成功生产经验。
延长了预热和冷却时间,适应了白灰(石灰)导热系数低的特点,减少了炉内气流阻力,有利于白灰窑(石灰窑)的大型化。
5、简易排料抽尘器,充分利用高炉除尘旧布袋,投资低,可大大改善排料过程的漏气扬尘问题。
6、入炉原料三道筛分,分级入炉,使入炉石灰石的粒度均匀性大大提高,可进一步提高白灰窑(石灰窑)的料柱透气性,改善产量和质量。
7、采用装载机和皮带供料,翻斗汽车直接排料,减少了扬尘过程和工人岗位定员,提高了机械化程度。
8、采用一套计算机系统检测多座白灰窑(石灰窑),既提高了检测精度,又节省了投资。
白灰窑生产流程及设备组成

白灰回转窑的工艺流程及结构原理一:白灰回转窑煅烧过程:石料→铲车→皮带输送→料仓→料斗→炉内→出灰机→皮带机→料仓→炼钢运输烧结车间←白灰仓库←提升机←高速细碎机←磨灰仓库。
二:白灰窑回转窑原理及结构(1)煅烧理论解述:根据炉内的化学、物理反应,整个煅烧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即由炉顶从上而下依次为预热带、煅烧带、冷却带。
(2)预热带:位于炉体上部,在这个区域内物料与煅烧带对流上来的热量进行交换,使石灰石中的水分被蒸发,石灰石初步受热不均产生龟裂,体积膨胀,极限抗压强度下降。
燃料逐渐加热到900℃左右,进入煅烧带。
(3)煅烧带:位于炉体中部,进入这个区域内,由于鼓风机送入适量的空气助燃,燃料开始燃烧,并放出大量的热量,温度逐渐提高到1100℃—1200℃,CaoCo3–Cao+Co2,放出的气体进入预热带预热。
石灰石的分解速度与煅烧区的温度产生–Co2的气体被带走的速度有关。
同时也与燃料比,送入空气有关。
分解反应速度与通过烧成带时间的乘积等于物料粒径,石灰石烧熟、烧透。
小于物料粒度出现生烧,大于则出现过烧现象。
(4)冷却带:位于炉体下部,并向下延伸到出灰口,残余的碳酸钙在此区域不再分解。
该区域主要是利用石灰的热量预热空气(400-500℃),同时煅烧成的石灰得到了冷却。
各个区域的相对位置基本恒定,但不能截然分开,他们会随原料、燃料条件发生变化,操作时必须是煅烧区域位于炉体中部。
三、主体设备及基础设施主体系统共包括:上料系统、窑本体系统、出料破碎及转运系统、除尘系统、电控系统。
(1)上料系统:由铲车上料,包括以下几部分:粉料仓和原料仓各一座,卸料漏斗1个,均为钢结构,材质为Q235B,尺寸详见图纸。
(2)设备:布料皮带机带行走卸料小车,带宽800mm、振筛1台,电液动卸料闸门1台,型号、尺寸详见设备表和设计图纸、返料皮带机1台,带宽600mm。
2、窑本体系统:窑体高36米(包括烟筒),外径4.31米,内径3米,单窑有效容积140立方米。
白灰窑岗位安全规程

一.工艺流程图
二.岗位明细:原料工、筛分工、斗提工、预热工、焙烧中控工、冷却工、点检工、除尘工、拉链工
三.
1.原料工安全规程
3.斗提工
斗提岗位安全规程
1、上班前穿戴好劳保用品。
2、检查设备走安全路线,站在安全地点,确认设备无隐患、环境无危险、工具无缺陷。
3、开机前检查确认安全装置、对轮罩、接地线等齐全,灵敏、可靠,照明良好,确认设备周围无人和障碍物后,方可开机。
4、严禁湿手操作电气设备、用水冲刷电气设备,电气故障找电工处理。
5、带箱体的设备犯卡,堵料时,严禁将手伸入箱体内处理故障。
6、加油、维护设备时,要行走安全路线,消除环境隐患。
7、检查处理堵料时,禁止面对热源孔。
13托轮抹油和打楔时,要使用专用工具。
9.点检工
10.除尘工
拉链岗位安全规程
1、巡检时要走安全路线,站在安全地点。
2、带箱体的设备犯卡、堵料时,严禁将手伸入箱体内处理故障。
3、卸灰或处理下料口堵料时,要与上下岗位联系确认,要站在安全位置,上下梯子手要扶牢,脚要站稳。
3、开机前检查确认安全装置、对轮罩、接地线等齐全,灵敏、可靠,照明良好,确认设备周围无人和障碍物后,方可开机。
4、严禁湿手操作电气设备、用水冲刷电气设备,电气故障找电工处理。
5、设备运转中,处理高温设备故障时,要采取降温措施。
6、处理异常情况时,严禁面对高温水管及有热源的人、孔、门;在下料口扒块时,要有专人组织,严禁蛮干。
4点火时煤气压力不小于8千帕
5点火时窑头正面不许站人
6观察火焰或者预热器、冷却器物料情况必须戴好防护面罩或者防护镜
工艺流程图及工艺流程叙述

总工艺流程图碳材干燥工艺流程石灰生产工艺流程电石生产工艺流程图工艺流程经过炭材干燥工序后的兰炭与通过石灰窑石灰石烧制产生的氧化钙在电石炉内反应生成碳化钙,此过程发生的主要化学方程式为:具体工艺流程如下:(1)600t/d套筒窑工艺流程简述:①石灰石筛分系统主要是将合格粒度的石灰石进行筛分,去除5mm以下的。
将筛上物输送至窑前料仓。
②窑前料仓内装有雷达测位计用来探测仓内料位。
底部通向石灰窑的计量斗。
③上料系统当窑顶料位计指示窑内料时,仓下电振自动向计量斗内加料,达到设定值后,电振停止加料。
计量斗向小车内加料,到一定时间卷扬机自动启动,牵引小车沿斜桥到达窑顶后,通过窑顶受料装置将石灰石加入窑内。
套筒窑的装料由称量料斗、闸门、单斗提升机、密封闸板、旋转布料器、料钟及料位检测装置组成,窑顶旋转布料器、密封闸板、料钟由液压驱动。
④套筒窑主体物料经过窑内的预热带、上部逆流煅烧带、中部逆流煅烧带、下部并流煅烧带和冷却带,通过窑下出灰机进入窑底料仓,最后由振动出灰机排出窑外。
套筒窑主要由窑体、上料装置、出料装置、燃烧系统、换热器、喷射器(耐热铸钢)以及风机系统组成。
窑体由内外筒组成,内筒分上下两个独立部分,上部为上内筒,下部为下内筒。
上下内筒由双层结构形成圆柱形钢板箱,钢板箱内通入冷空气对内筒进行连续冷却防止其高温变形,预热的空气作为燃烧室的一次空气。
内筒与外筒同心布置,形成一个环形空间,石灰石就在环形区域内煅烧。
燃料的燃烧过程是通过烧嘴在燃烧室内进行的,燃烧室在窑体的中部并分上下两层,同一层均匀布置,上下两层错开布置。
燃烧产生的高温烟气通过拱下的空间进入石灰石料层。
石灰石在套筒窑内煅烧的一个显著特点是逆流煅烧与并流煅烧同时进行。
套筒窑外壳上分布的两层燃烧室将窑体分成两个逆流操作的煅烧带和一个并流操作的煅煅烧带。
上层燃烧室至下内套筒上端,以及上层燃烧室至下层燃烧室之间为两个逆流煅烧带,下层燃烧室至下内筒底部为顺流煅烧带。
石灰生产设备与流程

烧石灰基本原理和热工工艺石灰石主要成分是碳酸钙,而石灰成分主要是氧化钙。
烧制石灰的基本原理就是借助高温,把石灰石中碳酸钙分解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的生石灰。
它的反应式为:CaCO3=CaO+CO2它的工艺过程为:石灰石和燃料装入石灰窑预热后到850℃开始分解,到1200℃完成煅烧,再经冷却后,卸出窑外。
即完成生石灰产品的生产。
石灰生产工艺流程石灰生产工艺流程图石灰生产工艺流程介绍混烧石灰窑主要结构为:窑壳、窑耐火内衬、窑顶装料设备(布料器)、卷扬上料斜桥,上料小车、供风装置(风机、风箱、风梁、风帽)、卸灰装置、除尘器和引风机等。
3.11.3.1原料筛分及混配部分原料堆场的石灰石(煤)由运输设备(使用翻斗车或铲车)经振动筛进行筛分。
不合格料块,落至废料皮带机送入废料仓,由卡车定时进行回收处理。
合格原料(石灰石、煤)经原料上料皮带机分别送入石灰石料仓和煤料仓,石灰石、煤经称重后送入中间斗,再经煤皮带机、混配皮带机将配料送入上料小车。
(详见混配工艺流程图)混配工艺流程图3.11.3.2竖窑部分:此部分包括上料系统、布料部分、窑体部分等(1)上料系统:当窑体料位计指示窑内缺料时,料车停止在上料斜桥下部等待装料,启动料仓处的皮带机开始向料车内装料,延时30~90秒(可调)电机振动给料机停止工作,延时2~5秒(可调)卷扬机自动启动,由卷扬机牵引料车沿斜桥轨道上升。
当料车升至斜桥拐弯段时,上料车前轮沿着拐弯段轨道改变行驶方向,后轮依旧沿斜桥向上运行,当料车车缘上的车轮压到顶部接近开关时,卷扬机停止,同时上料车前部横梁将布料装置顶盖打开,料车前倾,将原料倒入布料装置,延时10~15秒(可调)倒料完毕,启动卷扬机,料车开始下降,布料装置顶盖重新盖好密封。
料车沿轨道下行回到斜桥底部,当料车后轮压到底部接近开关时,卷扬机停止,开始下一次装料过程。
窑顶布料装置为旋转布料器,采用多点布料,使窑内的料面更加均匀,布料的料面形状可调;密封采用双段密封,上料时交替打开,以防止窑外空气进入窑内。
石灰窑工艺流程

石灰窑工艺流程
石灰窑是一种用于生产石灰的设备,其工艺流程包括原料准备、石灰石煅烧、石灰石煅烧后处理和成品石灰的包装等环节。
原料准备是石灰窑工艺流程的第一步。
在这一阶段,需要准备石灰石作为主要原料。
石灰石是一种含有高浓度钙碳酸盐的矿石,常见的有方解石和白云石等。
石灰石需要经过采矿、破碎和筛分等工序,以获得适合石灰窑生产的颗粒度。
接下来是石灰石煅烧的过程。
石灰石煅烧是将石灰石加热至高温,使其分解为氧化钙和二氧化碳的过程。
这一过程通常在石灰窑内进行。
石灰窑内部通常由石灰石进料口、燃料进料口、烟气排放口和石灰石产物出口等组成。
石灰石在石灰窑内经过预热、煅烧和冷却等阶段,最终得到煅烧后的石灰石产物。
石灰石煅烧后处理是石灰窑工艺流程的下一步。
煅烧后的石灰石产物需要进行处理,以获得符合要求的成品石灰。
处理过程包括石灰石产物的破碎、筛分和粉碎等工序。
这些工序可以根据不同的产品要求进行调整,以获得不同颗粒度和质量的成品石灰。
最后是成品石灰的包装。
经过煅烧后处理的石灰石产物被称为成品石灰。
成品石灰需要进行包装,以便储存和运输。
常见的包装方式包括袋装、散装和桶装等。
包装过程需要注意保护成品石灰的质量
和安全,以确保其在储存和运输过程中不受损坏。
总结起来,石灰窑工艺流程包括原料准备、石灰石煅烧、石灰石煅烧后处理和成品石灰的包装等环节。
这一工艺流程经过多个步骤,确保了石灰石的高效生产和成品石灰的质量。
石灰窑工艺流程的顺利进行对于石灰生产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为建筑、冶金、化工等行业提供了重要的原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