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欣赏舟山渔谚

合集下载

与舟山有关的诗句 潮平波浩渺

与舟山有关的诗句 潮平波浩渺

与舟山有关的诗句潮平波浩渺
1. 《舟山群岛》
千岛舟山立,万里海波平。

风云际会处,天地一澄清。

2. 《舟山渔港》
渔港灯火明,舟楫穿梭行。

海风送潮声,渔家笑相迎。

3. 《舟山日出》
海角天涯处,日出东海隅。

霞光映波渺,渔家早出航。

4. 《舟山沙雕》
沙雕立海滩,形态各异然。

海风轻拂过,栩栩如生还。

5. 《舟山海鲜》
舟山海鲜美,滋味鲜无比。

渔港繁华地,美食诱人醉。

6. 《舟山夜色》
夜幕降舟山,灯火辉煌间。

波光粼粼里,月影共潮生。

7. 《舟山千岛》
千岛如明珠,散落海波中。

屿礁奇异景,自然造化功。

8. 《舟山海浪》
海浪滔天起,白沫翻卷飞。

潮平波浩渺,渔舟唱晚归。

这些诗句描绘了舟山的海岛风光、渔港风情、日出美景、海鲜美食等方面,展现了舟山独特的魅力。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看了让你流口水的舟山海鲜十大美食,大家一起看看是不是当之无愧

看了让你流口水的舟山海鲜十大美食,大家一起看看是不是当之无愧

看了让你流口水的舟山海鲜十大美食,大家一起看看是不是当之无愧NEWS舟山渔场是我国最大渔场,也是世界著名四大渔场之一,素有“东海鱼仓”和“海鲜之都”之称。

舟山是中国最大的海产品生产、加工、销售基地,如果你爱吃海鲜,到舟山各大菜馆和海鲜大排档就可享用美味,用舌尖去感受舟山独特的海鲜美食。

自古以来,舟山群岛的饮食文化历史悠久,风味独特,最具代表性的舟山海鲜菜肴就是在这种条件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舟山海鲜菜来自民间,讲究新鲜,味道鲜美,讲究营养。

主料以当地特色水产品、农副产品为原料,菜品原汁原味,注重地方风味特色。

舟山海鲜的烹饪方法主要有蒸、蘸酱、腌制、风干和生吃。

它还通过传统的粗放方法加工和保存,如晒干、腌制和浸泡。

在烹饪技艺上,菜品丰富,既继承了渔家和农村的传统加工技艺,又注重刀工、色彩,粗菜细做,地方菜精做,富有地域风味特色。

而且每一道菜都有当地的风俗和文化典故或传说。

舟山最具代表性美食TOP 10↓↓↓黄鱼鲞烤肉黄鱼鲞就是咸黄鱼干,是鲜黄鱼剖肚盐渍晒干而成,背开盐渍后又漂洗晒干的称“白鲞”或是“淡鲞”。

舟山人俗语“好看红绿,好吃鱼肉”。

黄鱼鲞烤肉,鱼鲞与五花肉同烹,在火的热力下变得酥烂、入口即化。

五花肉吸收了黄鱼的鲜香,减淡了肉的油腻,而原本略显干巴的黄鱼鲞立时变得饱满圆润。

浓稠的汤汁,混合着鱼肉的鲜香,既有浓郁的鱼鲞香味,又有猪肉的鲜味,两味相掺,各尽其妙。

是定海百姓用来招待客人的一道地方名菜。

至清宣统年间,舟山黄鱼鲞已盛销国内,名声远播海内外。

2009年,“舟山大黄鱼”获得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注册。

由舟山大黄鱼精加工而成的黄花鱼(Pseudosciaena crocea),洁白圆润,味道鲜美,不咸不淡,富含蛋白质。

具有开胃、清火、生津、活血的作用。

生姜炖黄鱼可以弥补女性产后的不足。

青椒炒贻贝嵊泗贻贝是舟山市嵊泗县特产,中国地理标志产品,舟山方言称之为“淡菜”,别名海红(东海夫人)、红蛤、壳菜等。

舟山渔汛的成因

舟山渔汛的成因

舟山渔汛的成因东海冬季带鱼汛是我国最大的鱼汛,一般从立冬开始,到翌年的雨水或惊蛰结束,历时约三个多月。

秋、冬季,北方冷空气频繁南下,海洋上出现了外海暖水减弱和沿岸冷水扩展的情况,原来栖息在黄海和长江口外比较分散的带鱼,由于海洋环境的变化,便集群沿浙江近海自北而南作季节回游,构成东海冬季带鱼渔场。

它北起长江口外的佘山、花鸟山,南至浙江南部的洞头、南北鹿岛等沿海。

渔汛期间正值冬季,经常有北方强冷空气南下侵袭渔场,对东海带鱼汛有很大的影响。

因为冷空气南下时伴随着偏北大风,大风掀起巨浪,会影响渔船作业;另外,由于气温骤降,海水温度随之迅速下降,促使鱼群南下。

因此,如果渔汛期间冷空气强大而且频繁,鱼群南下的速度加快,这样捕鱼的天数就会相应地减少。

但是任何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大风有它不利的一面,也有它有利的一面,因为冷空气南下引起海水的剧烈搅动,使海洋中的暖水与冷水强烈地混合,形成混浊程度不同的各种颜色的海水(渔民叫做水夹),带鱼一般在白清的水夹中集群;同时,由于大风使沿海近底层的海水变得混浊,不适宜于带鱼栖息,于是它就浮向中上层,驱使带鱼集群,形成中心渔场,这样大大便利了机帆船和帆船的捕捞。

渔民抓住大风能够产生水夹,形成渔场的良好时机,多撒网,快捕鱼,往往一网就能捕到几万斤带鱼,获得丰收。

由此可见,冷空气有节奏的南下,能够达到大风促使带鱼密集的天然作用,这就是冷空气对冬季带鱼汛有利的一面。

另外,带鱼汛开始得早迟,主要与立冬前后天气的冷暖有关,而冷暖又与当时冷空气南下的次数和强度有关。

还有,冷空气南下时,如果刮东北风,混合水系则推向沿海里侧,中心渔场也偏里;如果刮西北风,混合水系就推向外海,渔场就偏外。

因此,冷空气南下引起大风的风向与渔场的位置也有一定的关系。

我国领土宽广,海岸线长达一万多公里,沿海有五千多个大小岛屿,海底平坦的“大陆架”,约占世界“大陆架”总面积的百分之二十三。

沿海蕴藏着丰富的水产资源,仅鱼类就有一千五百多种,主要经济鱼类也有二百多种,是世界鱼产量较多的国家之一。

舟山话大全生活用语

舟山话大全生活用语

舟山话大全生活用语
舟山话,也叫舟山咸话,是沿海居民讲的有滋味、颇具风趣的一种语言。

以下是一些舟山话的生活用语:
1. “谁呀?”——询问对方是谁。

2. “其活(还)呒没讲完鞋?”——表示某事还没讲完。

3. “伢搭城里去。

”——表示要去城里。

4. “来格眼,勿来堂眼。

”——表示这里不要去那里。

5. “勿是介做,是要格貌做。

”——表示这样做不对,应该那样做。

6. “堂个大,该(这)个小,该两个阿里一个好眼呢?”——表示大的好还是小的好。

7. “堂眼房子活(还)是该向眼房子好。

”——表示这间房子好还是那间房子好。

8. “其今年几岁?”——询问某人的年龄。

9. “侬方有三十来岁。

”——表示自己大约三十岁。

10. “格个东西有多少重鞋?”——询问某物的重量。

11. “侬讲勒交关好,侬还会讲眼啥啦?”——表示你说得很好,你还会说什么吗?
12. “格上还蛮早,停一上再去。

”——表示现在时间还早,等
一会儿再去。

13. “吃(缺)勒饭再去好伐?”——询问是否吃了饭再去。

14. “慢慢叫吃嘛!鞋文急煞!”——表示慢慢吃,不要急。

15. “坐勒吃比立勒吃好眼。

”——表示坐着吃比站着吃好。

16. “堂个好吃,格向一个吃勿来。

”——表示这个能吃,那个不能吃。

17. “其饭吃过,侬吃过伐?”——询问某人是否吃过饭了。

18. “来熏熏开(看),格朵花香勿香?”——表示来闻闻这朵花是否香。

脍炙人口的舟山渔谚

脍炙人口的舟山渔谚

脍炙人口的舟山渔谚发布时间:2011-10-25信息来源:《舟山晚报》作者:张贤兴舟山广大渔民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不但积累了丰富的捕捞经验,且以顺口溜的形式,创作了大量琅琅上口的渔谚,世代口口相传。

这些渔谚,或总结舟山鱼发规律与时机,或细析舟山鱼类习性与特点,或赞美舟山海鲜营养与价值,脍炙人口,已成为一笔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现选取一部分,与读者共赏之。

一、总结舟山鱼发规律与时机大麦黄,鱼汛旺大麦成熟收割时,鱼汛旺发了,正是捕鱼的大好时机。

小雪小抲,大雪大抲小雪与大雪,是冬天的两个节气,约在阳历11月23日与12月7日,是冬汛抲带鱼季节,在小雪时鱼汛已发,到大雪时鱼汛大发,需要不失时机地捕捞。

瓦上霜白,带鱼旺发屋顶上积起了一层厚厚的霜,是冬天难得的风平浪静好天气,正是带鱼旺发的最佳气候。

阳春三月桃花香,黄鱼产卵岱衢洋桃花盛开时,黄鱼回游到岱衢洋产卵,过去渔船都要赶到那里去抲黄鱼,现在科学管理,实行禁捕,保护黄鱼在岱衢洋产卵。

春汛小虾随大流,看潮张网保丰收春汛是张网的季节,小虾等随着潮流游入近海,张网者若能掌握潮流,选准位置下网,可获丰收。

三月三,辣螺爬上滩农历三月初三临近清明,天气转暖,清明时节时而细雨蒙蒙,时而阳光和煦,辣螺等贝类纷纷爬出洞穴,到滩涂上沐浴阳光雨露,是拾螺的好时机。

八月八,望潮浦边趴望潮形似章鱼,但要比章鱼小。

农历八月初八左右,秋高气爽,涨潮时潮水流入小浦,望潮纷纷爬出洞穴,趴在浦岸边观望潮水,人们快速伸手可把它捉来。

菊花艳,蟹儿肥,抲蟹正适宜北风乍起,菊花盛开,天气渐冷,这时的螃蟹最肥,也是捕捉螃蟹的好时机。

二、细析舟山鱼类习性与特点老蟹还是小蟹乖,小蟹打洞会转弯老蟹行动迟钝,其藏身之洞穴打得直通通,比较简单,容易被捉,而小蟹的洞穴却七拐八弯,似乎要比老蟹聪明。

蟹足尖如针,天生爱横行蟹有五对足,其实前面一对叫螯,长成钳状,是其攻击和防御的武器,也是觅食进食的“手”;后面一对似桨,能在水里游动;中间的三对才是真正的足,足尖如针,在陆上横着爬行,留下深深的脚印。

舟山海鲜各的方言叫法大全

舟山海鲜各的方言叫法大全

舟山海鲜各的方言叫法大全
方言是指在一个地区或者地域之间流行的话语,下面是舟山海鲜各地的方言叫法。

1、红虾:舟山人把红虾称作大脚黄蜂。

2、虎头鱼:舟山人把虎头鱼称假石斑鱼。

3、凤尾鱼:舟山人把凤尾鱼称作银鱼柳。

4、虾潺:舟山人把虾潺称作龙头鱼。

5、墨鱼:舟山人习惯把墨鱼叫做螟晡鲞。

6、泥鱼:舟山人习惯把泥鱼叫做弹跳鱼。

7、章鱼:舟山人把章鱼称作望潮。

8、贻贝:舟山人的方言把贻贝称为淡菜。

9、夏蛤:舟山人方言把夏蛤称作海瓜子。

10、鮸鱼:舟山人的方言把鮸鱼称作米鱼。

11、虾蛄:舟山人把虾蛄称作富贵虾。

12、鲍鱼:舟山人把鲍鱼称作海耳。

13、安康鱼:舟山人把安康鱼称作海鬼鱼。

14、海胆:在舟山人的方言里面把海胆称作海刺猬。

15、甘绸:在舟山人的方言里面把甘绸叫做马头鱼。

舟山渔歌号子

舟山渔歌号子

舟山渔歌号子“旧日之音”难再寻如今,在舟山,真正了解渔歌、号子的人越来越少。

作为帆船时代的产物,舟山渔歌在多年前随着木帆船的消失而逐渐为人所淡忘。

随着老一辈传承人的逐渐故去,如何抢救、传承和延续祖先流传下来的这种非物质文化遗产,已成燃眉之急。

“一拉金嘞嗨唷!二拉银嘞嗨唷!三拉珠宝亮晶晶,大海不负抲鱼人……”一段《起网号子》,那粗犷、豪迈的声音能让人恍如置身渔场,看到结实的手臂将沉甸甸的渔网逐渐拉出海面,起网的汉子们齐声高唱,布满汗水的古铜色脸上,期待的神情交织着丰收的喜悦。

“这样的场景,我在几十年前木帆船上看到过……”市民李先生回忆说。

已近花甲之年的李先生14岁下海捕鱼,他回忆说,在那个时代,渔歌、号子同样是一种生产工具。

它们的作用除了指挥船只开航、生产之外,还能激励人心。

“一六哎嗨,要里格赛力啰;要好啰咳啦,要啰好来咳啦。

要啰好啰,三来;要啰好,哎撒啦啦啦,啦啦啦啦。

哎,撒啦啦啦,啦啦啦啦,阿家哩啰,阿家哩啰……”李先生至今还能清楚地记得当年船上的《一六号》。

唱起这首粗犷有力的号子,他的脸上泛起红光。

“这些渔歌、号子大多在木帆船上使用,因为那时,船只的行动完全靠人力,而且不是一人之力,而是需要合众人之力。

像‘起蓬’‘拔网’‘摇橹’之类,多不是一人所能完成的。

而渔歌、号子不仅能统合众人的力量,还能为海上单调的生活增添活力。

”李先生说,“后来木帆船逐渐淘汰,改成机械船舶后,这样的劳动场景不复存在,而渔歌、号子也没了生存的空间。

”渔歌“包罗万象”现在,我们要去了解渔歌、号子,只能借助史料记载。

在相关资料中,对于“渔歌”有这样的定义:“渔歌,顾名思义,就是渔民捕鱼、织网、晒网或休息时自编自唱的民歌。

渔歌是民歌,属于民谣。

民谣作为老百姓的口头诗,是民众评价活动。

渔歌作为民谣的一种类型,同样也是民众评价活动。

舟山渔歌就是舟山地区的民众评价活动。

”舟山渔歌、号子成形的具体年代已经很难考证,因为这种口耳相传的歌谣,很难找到源头。

舟山民俗传统知识知多少?

舟山民俗传统知识知多少?

舟山民俗传统知识知多少?经文献研究和实地调查,舟山具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传统知识,且大多具有极高的经济、社会和生态价值,为进一步开发和实现生态产品价值提供了良好基础,但仍然有半数以上的传统知识保护空缺,急需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

下面介绍其中8项民俗特色传统知识。

一、普陀渔民画普陀渔民画是舟山渔民画的典型代表,是浙江省舟山市普陀传统美术,也是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它与古老的渔村乡风民俗和传统的民间艺术有着浓厚的渊源,据有关史料记载,普陀区和舟山地区海洋渔船的船饰,最早于唐代随着海洋的出现应运而生,唐宋时期,这种船饰雕刻盛行,明清后期、清代及民国时期,随着大型船量的增多,渔船上的饰画,号字等也逐渐丰富。

经过当地渔民时代流传,这种粗犷、夸张的风格被传承,最终发展成为现代的《普陀渔民画》。

舟山渔民画除普陀渔民画外,还有定海渔民画,岱山渔民画,嵊泗渔民画。

普陀渔民画由船饰画流传而来,因此,其主要内容也是表现和大海及大海相关的事物,既抽象却又不缺乏传统元素,如大海上的狂风巨浪、渔民和海洋生物的生死搏斗等造型夸张近乎怪诞,但是又结合了渔民的生活日常、民俗习惯的,赋予了作品民间气息。

普陀渔民画独特的艺术魅力,在中国现代民间绘画中独树一帜。

1.开发利用现状普陀渔民画作为普陀当代的民间美术以其艺术手段上的不真实和生活细节的真实,造型上夸张、随意和制作上的精致赢得了国内外专家和观众的认可。

多年来,普陀渔民画在保持艺术风格整体性的基础上,强调地域特色,力求多样性,创作了一批又一批渔民画新作,并多次在全国、省级以及国外展览上展出获奖。

舟山市普陀区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还出版了《中国·普陀渔民画集》,2008年,普陀区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2.惠益分享现状及可行性分析自1988年普陀渔民画首次走出国门,赴澳大利亚展出后,渔民画多次赴美国、法国、日本、澳大利亚、英国、西班牙等国展出,交流。

那些在写实基础上出现的现代主义作品和它夸张抽象的风格,被外国人称为“东方的毕加索”,提高了普陀渔民画在国际舞台上的知名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1课舟山渔谚一、欣赏舟山渔谚舟山渔民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积累大量经验,其中渔谚是舟山渔民的智慧结晶。

你能告诉大家下列舟山渔谚所描述的内容是什么?一艘渔船两头尖,三张风篷四角方;五颜六色多景致,七高八低走海上。

呆大捕,死张网,活络要算小对郎。

日里拖,夜里钓,空落工夫放笼钓。

小黄鱼困来,大黄鱼听来,乌贼靠拖来,带鱼靠冻来。

语言类民俗文化,需具备两个条件,一是有鲜明语言特色与语言审美特征,二是具有文化内涵。

舟山渔谚特点是语言地域色彩强,贴近海岛生活;语言风趣、幽默,读起来朗朗上口,便于记忆;语言具有原生态诗意的美感。

从语言的生动性上分析。

语言活泼俏皮,多次用到拟人、比喻、对偶等修辞。

如在介绍鱼类习性时,用到“鲻鱼生性喜欢跳,海蜇娘子坐花轿”。

这句话中既有拟人、对偶又有比喻,把浮游上岸的海蜇称之为待出嫁的娘子,它宽乎乎身体在海上游动时就像摇晃的花轿一样,而且前后两句呈对偶关系。

描述得形象生动,读起来朗朗上口;语言的随性洒脱,这与舟山人豪爽的性格有关,说话不生硬,也不藏着掩着。

比如“呒没三分真劲道,甮想吃到龙头烤。

”这句话的生动性犹如亲临体验捕捞的较真劲,仿佛是两个在拉网渔民,用渔谚相互激励或较真,“你要是没有拉网的劲道,就别想吃到美味的龙头烤。

”从原生态的诗意美感分析。

舟山方言有其自身的语言体系,即使被翻译成普通话,也尽量保持自己原生态的部分。

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

比如“日落胭脂红,明朝刮大风。

”、“有雨山戴帽,无雨云拦腰。

”、“秋风起,蟹脚痒。

”,流露出生活的淡然与诗意,且意象空远。

收集舟山渔谚思考●根据舟山渔谚,能否说出下列鱼类的捕捞季节:◆小黄鱼“岸上桃花红,南洋旺风动”◆大黄鱼“大麦黄,鱼风旺”◆带鱼“小雪小抲,大雪大抲,冬至旺抲”◆乌贼“立夏打一暴,乌贼抛老锚”●收集舟山渔谚,体会劳动人民的智慧。

交流舟山渔谚舟山渔谚简短有力、掷地有声,用舟山话念起来更是气势非凡,若再转念思考,便能窥见深刻的道理寄寓在浅显的语言中。

而正是这些数不清的渔谚,维系着舟山一代又一代渔民的生命。

老底子开船出海捕鱼,条件可不比现在(虽然现在捕鱼仍是最艰苦的工作之一),没有大船,没有海图,没有先进的生产设备,也没有各种保证安全的仪器,在海上,能依靠的就是三尺船板、船员的力气和老大的经验。

因此,这些渔谚在过去的渔业生产中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老大们把自己的经验得失,用简短有力的话说出来,代代相传,成为了以海为生的法宝,几乎每位渔民都是听着这些渔谚来规范自己的生产的。

初读这些渔谚,你会发现,这些言语中关心最多的便是“安全”和“生产”,而这两点都联结着海岛人民的生命。

海上生活,安全是头等大事,而在此基础上的“生产”,保证渔汛期丰收,亦关乎家人的生活。

所以,渔谚事实上是舟山传统海洋文化中最重要的一部分渔业资源:“树吃古老饭,鱼吃子孙饭”舟山渔民其实历来都十分重视渔业资源的保护,很早就认识到了渔业资源并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因此就有了“树吃古老饭,鱼吃子孙饭”(注:林业吃祖宗饭,渔业吃子孙饭)的保护意识。

这方面的渔谚还有:春捕一篮,秋少一傤。

春季黄鱼闪金光,夏季乌贼海蜇旺,秋季杂鱼满洋跳,冬季带鱼似银条(注:指舟山渔场一年四季都有丰富海产)。

起捕早,勿如养鱼老。

花鸟东北首,去抲总是有(注:“花鸟东北首”,即花鸟岛东北侧,为花鸟渔场中心点。

“去抲总是有”,指春夏渔汛期的黄鱼、墨鱼、鲳鳓鱼以及冬季的带鱼等生产)。

小鱼抲光大鱼稀,眼前快乐后来苦。

抲大勿抲小,吃用勿用愁。

抲鱼船驶顺风,一驶驶到洋鞍弄,黄鱼鳓鱼绞绞动(注:“驶顺风”,指木帆船趁着顺风的机会,驶向渔场;“洋鞍弄”,即外洋鞍与里洋鞍之间,泛指洋鞍渔场;“绞绞动”,意为密集拥挤,数量很多)。

不过,以前的渔民没有经过渔业资源衰退的时代,总也会有些掉以轻心,类似“岱衢洋一港金,黄大洋一港银,随侬咋抲抲勿尽”(注:“金”,指金光闪闪的大黄鱼、小黄鱼;“银”,指银色锃亮的鲳鱼、鳓鱼。

意为岱衢洋、黄大洋海产丰富)的谚语也是有的。

这里鱼最多:“海礁、浪岗挑担,带鱼会抲交关”舟山渔场,各种鱼有不同的汛期,也有不同的旺发地点,有一类渔谚说的就是“到哪儿能抓到最多的鱼”,比如“海礁、浪岗挑担,带鱼会抲交关”(注:“挑担”,即“之间”的意思;“交关”,舟山话,意为非常多,表示那里带鱼很多)。

有了老话的指点,渔民捕鱼就有了方向性,总是能一抓一个准,出海就丰产,从现代经济学来看,这些经验所节约的成本是数目巨大的。

这方面的谚语很多,如带鱼到嵊山,抲得满舱板;要想超高产,浪岗到甩山(注:冬季带鱼汛从花鸟一带捕到嵊山,已经获得了很好收成,但要想超高产,关键还在浪岗到甩山一带。

因为此后风暴增多,鱼群分散,生产时间减少,产量渐减。

至此,冬汛带鱼生产是不是高产,浪岗到甩山一带是生产的关键地段)。

壁下野猫洞,乌贼夜夜拢(注:“壁下”、“野猫洞”,地名,位于嵊泗县,这里过去是乌贼的盛产地)。

嵊山乌贼喂喂响,勿如绿华(花鸟)夜东涨(注:“嵊山”、“绿华”、“花鸟”,都是岛屿名。

嵊山是乌贼的盛产地,但每当夜里涨潮时,往往绿华和花鸟乌贼鱼发更好)。

船到流网重,一网就装重(注:“流网重”,岛屿名,位于虾峙岛的西北方,分“上流网重”和“下流网重”两块,其周围海域曾是鳓鱼盛产地。

过去从“野小猫”一路流网下来,到流网重,即可获得满船装重的鳓鱼)。

“砂锅”弄洋生,发财佘山洋(注:“砂锅”,借其光滑、易碎的特性,喻指一贫如洗的穷苦渔民;“洋生”,春夏渔汛黄鱼捕捞生产。

小黄鱼旺发季节,只要去佘山洋捕捞,“砂锅”也可能发财翻身。

极言佘山洋小黄鱼资源丰富,鱼发之旺)。

当然也有一些说明某些渔场险恶的谚语:船到南韭山,老婆儿囡统赶散(注:“南韭山”,渔山渔场的一个小岛。

旧时这里海盗猖獗,渔船到那里捕鱼,总是提心吊胆,生命财产没有保障,一旦遇上海盗,就可能妻离子散)。

船到鸡骨礁,尸骨呒人撩(注:“鸡骨礁”,长江口外佘山洋面的一个礁屿,海况复杂,环境险恶,渔船到此捕鱼风险较大。

“撩”,打捞)。

东西绿华,话话也怕;路远浪高,有风难逃。

鱼怎么抲:“呒没三分武艺子,咋吃洋鞍带鱼丝”比起农业、牧业等生产,渔业是需要十分高超的生产技巧的,捕鱼并不是把网放下去就可以收获了,关乎洋流、时机、工具使用等诸多因素,让一般人去捕鱼那是不可能的,因此也有了一句有名的老话“呒没三分武艺子,咋吃洋鞍带鱼丝”(注:“带鱼丝”,幼带鱼,低值小鱼,没有一定技术也不能轻易获得,捕捞贵重大鱼就更需要技术了。

“武艺子”,技艺)。

当然,关于鱼怎么抲,舟山渔民还是有自己的经验:呒没三分真劲道,甮想吃到龙头烤。

带鱼朝南跑,网要朝北套(注:冬季带鱼自北往南洄游,对网捕捞则迎头往北兜捕)。

带鱼二头尖,抲来像神仙;侬会往南逃,我会朝北套(注:“抲来像神仙”,表示抲来不容易;“往南逃”,即往南洄游;“朝北套”,指对网朝北兜捕)。

抲鱼靠勤,拔网靠韧(抲鱼要勤,拔网要韧)。

大网头抲勿到,小网头要稳牢。

强人先下手,抲鱼拦上游。

抢暴头,抓暴尾(注:“暴头”、“暴尾”,即风暴来临之前和风暴刚结束之机。

此时,带鱼容易集群,渔民趁此时机,抓紧捕捞,常能获得较好收成)。

带鱼二头尖,暗夜抲勿起(注:带鱼喜微光,黑暗夜不易捕捞)。

带鱼如白银,要抲二头红(注:“二头红”,指早晨和傍晚。

带鱼多在此时集群)。

日里拖,夜里照,空落工夫放笼钓(注:此指捕乌贼的适宜方式。

白天采用拖网捕,夜里采用灯火照捕,适当时候采用笼捕或钓捕)。

抲鱼装备很重要:“抲鱼靠三硬:人硬、船硬、工具硬”俗话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生产工具一直是生产的头等大事,抲鱼更不例外,舟山渔民老早就认识到了这一点,因此总结出“抲鱼靠三硬:人硬、船硬、工具硬”的经验,不得不说其中有古老的智慧。

类似的还有:打狗要棒,抲鱼要网。

斫柴靠刀,抲鱼靠网(注:“斫柴”,即砍柴)。

要船牢,船当宝(注:“牢”,坚固)。

不求十全人家,但求十全船车(注:“船车”,船体和机器,生产工具中的主要要素;“十全”,即设备齐全、质量过硬)。

人靠扮,船靠燂(注:人需要梳妆打扮才显得精神;木船需要烧烤才不被海水腐蚀。

渔船一年一度维修,过去油漆质量不过硬,木船维修时,须用柴薪对船体外面进行烧烤至微焦,这样,可使船体木板经久耐用)。

锚缉是命缉(注:“锚缉”,即锚缆,连接锚的缆绳。

如锚缉质量不好,锚泊时一旦断掉,船舶飘移,就有船毁人亡的危险)。

稻草绳,包黄金(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舟山渔场海蜇资源丰富,渔民们采用稻草搓绳编织成网捕捞海蜇,得以丰收)。

樟树梁头梓树底,千年万年撑勿坏(注:樟树和梓树都是耐腐、耐磨性能较好的木材,用它来打造船舶,那可谓是经久耐用)。

独件布衫容易破,独顶渔网抲勿多(注:独件布衫常穿难免破损,要是独顶渔网破损了,不能再坚持在渔场生产,产量必定受到影响)。

知识拓展编号舟山特色词汇渔谚里的词性原义渔谚中的意思1抲动词指挥;同“荷”,担负;握,持。

捕捞,抓捕。

2拢洋动词汉语词典里没有。

渔船进港的意思。

3谢洋动词汉语词典里没有。

修渔期前对海洋的感恩仪式。

4勿副词不要的意思。

同汉语“勿”的意思相近,但读音上是“mu”。

5老大名词原指同一时段出生中最先出生的人。

船长的意思。

6打暴动/名词汉语词典里没有。

刮风暴或者风暴天气。

7空落名词汉语词典里没有。

有空的时候。

8铜钿名词汉语词典里没有。

钱。

9呒副词表示惊愕。

没有。

10嘴头名词汉语词典里没有。

岛的前端部分11网头名词汉语词典里没有。

网眼。

12旺风名词很大的风。

旺季。

13孱副词弱小。

很,非常。

14壮形容词强壮。

肥,瘦的反义词。

15呛动词咳嗽;刺鼻;鸟食;愚蠢的样子。

盐水泡制,比如用盐水泡制螃蟹叫“呛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