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山海洋文化

合集下载

海洋文化舟山的文化根基和底蕴

海洋文化舟山的文化根基和底蕴

海洋文化,舟山的文化根基和底蕴发布时间:2011-10-26信息来源:《舟山晚报》作者:金涛海洋文化开发的悠久性据近几年舟山出土文物考证,远在七八千年前,舟山已有人居住。

另据《定海厅志》、《史记》、《越绝书》等记载,夏商时期舟山属越国东南境,春秋时称为“甬东”,舟山先民为古越族的海外分支,称之“东海外越”。

舟山迄今为止,虽无发现古代的木桨和独木舟,但从发掘的大量文物中,已有了若干鱼形器、波浪纹和网坠等海洋文物的出土,证实了舟山先民远在新石器时代已产生了海洋渔文化和船文化的萌芽和胚胎。

吴越春秋时期,吴王阖闾在舟山洋山岛海域大捕石首鱼的史实,再一次证实了舟山海洋渔捞文化发端之悠久。

另据《山海经》中记载,“人面鸟喙、有翼,食海中鱼,杖翼而行。

”这是古人用折射的手法来描绘古代的东海捕鱼氏族。

“翼即风帆”,说明在远古时代,舟山先民已掌握了张帆捕鱼的先进技术。

还有《山海经》中描绘的许多奇形怪状的海鱼,《海上三神山》的神话,即“方壶”、“瀛洲”、“蓬莱”以及《精卫填晦》、《鲲鹏之变》等海洋神话都与舟山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此外,记载中的徐福祖先徐偃王,千岁翁葛仙翁等海上名士都在舟山留下了许多文化遗迹。

还有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发生过巨大影响的三大航海事件,即徐福渡海觅蓬莱,鉴真东渡扶桑和明朝郑和下西洋,其航路均经舟山海域。

海洋文化内容的丰富性舟山的海洋渔文化、船文化、龙文化、民俗文化、名人文化、宗教文化、考古文化以及有关海洋的各类文学艺术,科技教育、体育、旅游等等,均属海洋文化的范畴;舟山的绘画、雕刻、书法、摄影、故事、小说、散文、诗词、电影、电视,渔歌、民谣、音乐、舞蹈、戏曲、工艺美术、民居建筑、日常用品、器皿家具、礼仪习俗等等,均可成为表现海洋文化内容的载体。

以上两点,为舟山历史文化名城的发展,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条件。

以海洋渔文化为例,舟山是中国著名的渔都,不论是渔的物质文化或是渔的精神文化,在全国历史文化名城中,独占鳌头。

舟山八大特色传统知识集锦(民俗篇)

舟山八大特色传统知识集锦(民俗篇)

舟山八大特色传统知识集锦(民俗篇)经文献研究和实地调查,舟山具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传统知识,且大多具有极高的经济、社会和生态价值,为进一步开发和实现生态产品价值提供了良好基础,但仍然有半数以上的传统知识保护空缺,急需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

下面介绍其中8项民俗特色传统知识。

一、普陀渔民画普陀渔民画是舟山渔民画的典型代表,是浙江省舟山市普陀传统美术,也是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它与古老的渔村乡风民俗和传统的民间艺术有着浓厚的渊源,据有关史料记载,普陀区和舟山地区海洋渔船的船饰,最早于唐代随着海洋的出现应运而生,唐宋时期,这种船饰雕刻盛行,明清后期、清代及民国时期,随着大型船量的增多,渔船上的饰画,号字等也逐渐丰富。

经过当地渔民时代流传,这种粗犷、夸张的风格被传承,最终发展成为现代的《普陀渔民画》。

舟山渔民画除普陀渔民画外,还有定海渔民画,岱山渔民画,竦泗渔民画。

普陀渔民画由船饰画流传而来,因此,其主要内容也是表现和大海及大海相关的事物,既抽象却又不缺乏传统元素,如大海上的狂风巨浪、渔民和海洋生物的生死搏斗等造型夸张近乎怪诞,但是又结合了渔民的生活日常、民俗习惯的,赋予了作品民间气息。

普陀渔民画独特的艺术魅力,在中国现代民间绘画中独树一帜。

1.开发利用现状普陀渔民画作为普陀当代的民间美术以其艺术手段上的不真实和生活细节的真实,造型上夸张、随意和制作上的精致赢得了国内外专家和观众的认可。

多年来,普陀渔民画在保持艺术风格整体性的基础上,强调地域特色,力求多样性,创作了一批又一批渔民画新作,并多次在全国、省级以及国外展览上展出获奖。

舟山市普陀区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还出版了《中国•普陀渔民画集》,2008年,普陀区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工2.惠益分享现状及可行性分析自1988年普陀渔民画首次走出国门,赴澳大利亚展出后,渔民画多次赴美国、法国、日本、澳大利亚、英国、西班牙等国展出,交流。

那些在写实基础上出现的现代主义作品和它夸张抽象的风格,被外国人称为“东方的毕加索”,提高了普陀渔民画在国际舞台上的知名度。

论舟山海洋文化名城内涵

论舟山海洋文化名城内涵
[ 收稿日期] 20 0 - 12- 1 0 [基金项目]舟山海洋文化名城建设规划课题 [ 作者简介] 柳和勇 (1 0 - ) , 男, 浙江宁波人, 教授.
浙江海洋学院学报 (人文科学版 ) � 第2 卷 � � � � � ( ) 设计 . 当然, 这是一个相互影响 , 相互联系的内涵整体, 其中精神性文化内涵是深层次核心, 决定了舟山海 洋文化名城的性质和功能, 制约着舟山海洋文化名城的个性 , 特点, 作用和发展方向, 也直接影响着文化 载体内容和形式的变化及发展; 文化载体内涵承担着舟山海洋文化名城的功能, 体现了舟山海洋文化名 城的特质, 渗透着舟山海洋文化名城的精神性文化底蕴, 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文化底蕴内涵的变化和发 展; 品牌形象内涵是舟山海洋文化名城的精美名片, 是对舟山海洋文化名城性质和特点的高度概括及形 象展现, 扩大舟山海洋文化名城的社会影响, 提高其美誉度, 增强市民的凝聚力, 这又会在一定程度上巩 固舟山海洋文化名城的地位, 促进其进一步发展 .

卷第 1 期
第 1 期 年 3 月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 浙� 江 海 洋 学 院 学 报( 人 文 科 学 版 )
论舟山海洋文化名城内涵
柳和勇
� (浙江海洋学院 人文学院, 浙江 舟山 31 0 0 )
舟山海洋文化名城规划和建设也应具有当今时代的高度应体现时代发展趋势和要求以更加包容的文化态度来建设舟山市加强中外文化和科学交流不断提高舟山城市建设的现代科技含量进一步促进城市发展与生态环境相和谐既满足世界一体化进程中对舟山城市文化建设的要求同时又使舟山城市的结构功能和素质体现尊重自然尊重人尊重文化的时代趋势成为具有浓厚现代时代气息的海洋文化名城赢得人们更多的赞誉

舟山海洋文化的发展态势

舟山海洋文化的发展态势

舟山海洋文化的发展态势海洋文化是人类在认识海洋、利用海洋过程中创造出来的物质的、行为的和精神的文化,它是海域文明的标志,主要包括与海洋相关的教育科技、文学艺术以及民俗习惯与旅游等等。

舟山群岛特定的自然环境与悠久的历史文明,孕育了具有鲜明特色的海洋文化。

舟山群岛区域总面积2.22万平方公里,有大小岛屿1390个。

依陆面洋的区位特点和星罗棋布的岛屿分布,对史前时期以来的舟山先民生活方式和海洋观念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也决定了千百年来舟山的海洋开发以开发渔类资源为主,海洋经济以渔业经济为主的基本格局。

海洋文化也与海洋经济、渔业经济结下了不解之缘,形成了“以海为田”的传统海洋文化发展模式。

舟山海洋文化原属河姆渡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

今天,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海洋经济的发展,给舟山的海洋文化赋予了新的时代特征,呈现出新的发展态势。

第一,舟山海洋文化由“以海为田”逐渐向“以海为途”转变。

近年来随着海洋水产资源的衰退,舟山群岛的深水港口资源优势逐渐被发现、被认识,并把港口商贸、港口运输作为舟山潜在的支柱产业,人们已经逐步将海洋看作是进行贸易、开辟市场、探索和认识世界的通道,“以海为途”的现代海洋文化观念逐步形成。

第二,舟山海洋文化由大陆内聚型逐渐向内外兼蓄型转变。

在历史上,舟山群岛与大陆进行文化交流是主要的形式,舟山海洋文化也呈现出了对内陆文明的依赖,形成了大陆内聚型的文化特点。

随着交通工具的更新,对外开放的深入,舟山逐渐把眼光投向了世界的各个角落,与世界各地的经济、文化交流日益频繁,舟山海洋文化形成了内外兼蓄的开放格局。

第三,勇于开拓的精神得到了发扬。

由于历史上舟山海洋文化受到浙江内陆移民文化的影响,而移民文化本身具有一定的冒险和开拓务实的进取精神,这种精神在改革开放的进程中被赋予了新的内容。

21世纪是海洋世纪。

世界各国在加大竞争开发海洋资源的同时,必将更加关注海洋生态环境的保护,倡导回归曾经是古代人类摇篮的海洋文明。

我的家乡舟山的海上仙境

我的家乡舟山的海上仙境

我的家乡舟山的海上仙境舟山,这个美丽的海上仙境,位于中国浙江省的东部沿海地区。

它是一个由数个岛屿组成的市级行政单位,被誉为中国最美的岛屿城市之一。

当你踏上这片土地,你会被它壮丽的海景、丰富的海洋资源和独特的海上文化所深深吸引。

舟山群岛位于东海中部,由四大岛屿及其周围的上百个小岛组成。

这里有金山、大鱼山、东极岛和朱家尖这四座主要岛屿。

每个岛屿都有独特的景观和特色,从山上的云海到海边的渔村,无不展示出舟山的独特魅力。

首先,让我们来探索舟山的自然美景。

这里有绵延不绝的海岸线,海浪拍打着礁石,溅起雪白的浪花。

站在金山的钟山角,你可以俯瞰整个岛屿,观赏到壮观的海景。

阳光洒在海面上,形成一条耀眼的金色航道,美得令人屏息。

此外,舟山还有一些世界级的自然遗产,如舟山群岛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著名的“东极观潮”景点。

这些景点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成为舟山的一大亮点。

除了迷人的自然景观,舟山还以丰富的海洋资源而闻名。

这里是渔民的故乡,也是海产品的宝库。

舟山的渔民以勇敢和智慧闻名,他们每天都冒着风浪出海捕鱼。

你可以去渔村感受一下他们的生活,看看他们捕捞的场景,品尝新鲜的海鲜。

无论是鲜嫩多汁的大闸蟹,还是鲜美可口的鱼虾,都会让你流连忘返。

此外,舟山的海洋资源也吸引了许多潜水爱好者。

在这里,你可以欣赏到五颜六色的珊瑚礁,近距离观察到各种海洋生物的生态系统。

与此同时,舟山还有着悠久的海上文化。

在这片土地上,人们扎根于海洋,世代以渔耕为生。

他们形成了独特的舟山文化,如渔家风俗、渔船制作和海上祭祀。

每年的渔民节,人们会举行盛大的祭典,祈求风调雨顺和丰收。

在舟山的古老村落中,你可以看到传统的渔船和渔网,感受到浓厚的海洋气息。

此外,舟山还有一些特色的海上民俗活动,如划龙舟比赛和海上丝绸之路文化节。

这些活动丰富了舟山的文化内涵,也成为了当地人民娱乐和交流的重要方式。

总的来说,舟山是一个令人心驰神往的海上仙境。

它拥有壮丽的自然景观、丰富的海洋资源和独特的海上文化,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探索。

刍议舟山的海洋商贸文化

刍议舟山的海洋商贸文化

经过孟 买前往香港 ,印度之友》刊载采访他 的新 闻: 《
马丁先生 以为“ 对于舟 山的重要性 和它对 于一个 伟大 的海 军与商业 国家的价值 , 我们决不 能视 而不见 。马 丁先 生这次前往英 国的 目的 , 是在 于劝使 女王陛下的
率使 团到 中国见 乾隆皇帝 。要求 租借舟 山未 获准 , 他 们看好舟 山就是 为了一个 “ 字而不是“ ” 十九世 商” 渔 。 纪 四十年 代鸦 片战争期 间 。 英军两 次 占领舟 山 , 间 时 长达 五年多 , 着不肯走 , 赖 他们看 好舟 山的是 “ ” 商 而
我 国长期处 于农 耕社 会 , 士农工商 , 商排在末位 ,
“ ” 渔 有关的各种船具和 民间技艺 , 或祈祷 大海与龙等 神物 保佑渔 民出海平安 、 渔业 丰收。笔者认为舟 山海 洋 文化离不开渔文化 。 但并 不一定 要拘泥在一个“ ” 渔 字上 。随着时代 的进步 , 场经济 的发展 , 市 我们 的思
路 是否应 该再开 阔些 , 成立舟 山新 区的 当前 , 在 倡导

是舟山的渔业生产 , 山得天独厚 的地理环境 和区位 舟
下海 洋商 贸文化似乎 更为迫 切 , 更有 必要 , 也更 有

优势决 定她在 发展商 贸经济 方面有 着不可 估量 的价
值 。早在清乾隆五 十八 年(7 3 , 政府派马 戛尔尼 19 )英
意义 。

历史上 西方列强对舟 山商贸地位 的认识
中图分 类号 :7 29 F 1. 文献标志码 : A
]iC so n Zh sI n s0c a sn s u u e Dic s i n 0 1 u h n’ e n Bu i e sCu t r Dsm " U 1 I o a i l

舟山海洋文化旅游文创产品的设计研究

舟山海洋文化旅游文创产品的设计研究

舟山海洋文化旅游文创产品的设计研究近幾年,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势头凶猛,文创产品是通过创意设计,将文化内涵融入到产品中,依靠产品的流通达到传播文化的目的,将旅游地区独特的地域文化融入文创产品设计,不仅促进地区经济发展,对提升和宣传地域文化也具有积极的影响。

舟山地处东南沿海地区,四周环海,岛屿众多,集佛教文化、自然海岛景观、民俗文化于一体,独特的地理位置构成了鲜明的海洋文化,在立足海洋文化基础上,对舟山旅游文创产品进行创新设计开发,进一步宣传海洋文化,拉动舟山旅游业的发展。

一、舟山旅游产品的现状分析舟山海洋文化不断焕发出新的生命力,丰富的人文情怀与秀丽的自然景观形成了独一无二的城市生态印记,使得舟山成为一个著名的海岛旅游胜地。

目前旅游业已经成为舟山经济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海洋文化对游客有着独特的吸引力,东极岛、朱家尖等早已是热门旅游岛屿,但是相比海洋旅游带给游客的乐趣,旅游纪念品的发展却相对薄弱。

通过走访舟山东沙古镇、普陀山、桃花岛等旅游纪念品商店,了解目前旅游产品的现状,发现了三类问题。

第一,从种类上看,产品缺乏创新感,市场上已有的旅游纪念品大多是贝壳类摆饰、串珠等,与全国各个旅游景区销售的纪念品大同小异。

第二,从制作工艺上看,舟山东沙古镇中的渔民画由当地百姓绘制,一幅渔民画制作周期长、成本较高,对游客的吸引力不强。

第三,从产品形式上看,现存的旅游纪念品缺乏系列化设计意识,导致产品种类繁多,质量上良莠不齐,以至难以迎合时代发展潮流。

因此,在原有产品的基础上对舟山旅游文创产品进行创新设计开发,着重解决旅游产品同类化严重,设计落后的问题,将舟山特有的地域文化融入旅游文创产品的设计,在兼顾文化内涵的同时考虑产品的流通价值和实用价值,满足当下游客的消费需求。

二、舟山海洋文化符号提炼旅游文创产品是精神与物质结合的产物,代表着旅游地区的地域文化,游客购买旅游产品的目的有自留纪念、赠送亲朋两种,它的特殊需求导致在旅游文创产品的设计开发过程中,要重点考虑产品的文化性、艺术性、纪念性和价值性,在产品设计中需充分发掘海洋文化价值。

舟山海洋文化资源开发与保护研究

舟山海洋文化资源开发与保护研究

舟山海洋文化资源开发与保护研究摘要:基于舟山在区位、海洋文化及其资源方面的优势分析,阐述了舟山海洋文化资源的特性,探析了海洋文化资源开发与保护的现状和前景,据此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海洋文化资源开发保护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是“蓝色经济”的时代,是地球村全体村民海洋意识观念强化和海洋文化知识丰富的世纪。

建设海洋经济强国,继承和弘扬海洋文化,已成为实现中华民族繁荣复兴的伟大战略任务。

海洋文化资源是舟山海洋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蕴涵的经济价值、社会价值和文化价值是推动舟山群岛新区海洋经济发展和文化建设的重要基础,因此,厘清舟山海洋文化资源现状,如何做到既合理开发又有效保护舟山海洋文化资源是值得探讨的命题。

1.舟山海洋文化资源区位优势分析1.1舟山的区位优势舟山地处东海之滨,由1390个岛屿组成,处于我国东部黄金海岸线与长江黄金水道的交汇处,是长三角经济圈最初的15个城市之一,背靠长三角广阔经济腹地,是我国东部沿海和长江流域走向世界的主要海上门户。

东临太平洋,是远东国际航线要冲,也是我国大陆地区唯一深入太平洋的海上战略支撑基地。

舟山最大的特点是海洋资源丰富、区位优势明显、产业特色鲜明。

舟山是浙江省发展海洋经济的桥头堡和排头兵,具有广阔的海洋经济发展前景,是全国海洋经济比重最高的城市之一。

1.2舟山海洋文化区位优势海洋文化源于海洋,是人类与海洋互动中对海洋的认识、利用及其结果,是人类在海洋活动的历史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舟山群岛自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活动,定海的先祖们已在此耕海牧渔,繁衍生息,“海上河姆渡”马岙唐家敦出土的文物是典型的良渚文化,潮涨潮落,漂流不息的东海之水是大陆河姆渡文化、良渚文化先民通向海岛的公路。

有着悠久的海洋开发历史,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孕育了舟山独特、灿烂的海洋文化。

其中有积淀深厚的海洋历史文化,浩气长存、英雄气节的海疆文化,源远流长的海洋宗教文化,独具魅力的海洋旅游文化,多姿多彩的海洋民俗文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的家乡——舟山
我的家乡坐落在有“东海明珠”美誉的舟山群岛。

舟山是全国唯一以群岛设市的地级行政区划,由1390个岛屿组成,处于中国东部黄金海岸线与长江黄金水道的交汇处,是长三角经济圈最初的15个城市之一,背靠长三角广阔经济腹地,是中国东部沿海和长江流域走向世界的主要海上门户。

东临太平洋,是远东国际航线要冲,也是中国大陆地区唯一深入太平洋的海上战略支撑基地。

“港、景、渔”是舟山最大的海洋特色资源。

舟山的桂冠上闪烁着“中国海鲜之都、海洋经济强市、海洋文化名城、海上花园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等国家级荣誉光环。

去年,舟山成为中国继上海浦东、天津滨海和重庆两江后又一个国家级新区,也是首个以海洋经济为主题的国家级新区。

舟山与海结缘,其文化因海而生,我们称之为海洋文化。

文化软实力是一个城市竞争力的重要因素,舟山拥有的海洋文化亦是我们宝贵的资源,它将在国家开发海洋的时代中,作出独有的贡献。

海洋历史文化
舟山的马岙是人类最早走向海洋的地方之一,早在五六千年前,马岙创造了“海岛河姆渡文化”,被誉为“东海第一村”。

定海古城已有1200多年的建城历史,比中国许多沿海城市如上海、大连、青岛等要早得多。

定海古城作为海洋历史文化遗产,古迹众多,是全国唯一的海岛历史文化名城。

海洋交流文化
舟山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通道,徐福东渡、鉴真东渡、遣唐使往来、郑和下西洋都曾将舟山作为始发站或中转站。

明朝嘉靖年间的六横双屿港,是亚、非、欧各国商人云集的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国际贸易港之一,在中国海洋经济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海洋军事文化
舟山群岛是华东门户,历来为海防要塞,兵家必争之地。

爆发于1840年的鸦片战争定海保卫战,在中国近代史上具有特殊意义。

而舟山作为“双拥文化城”,驻舟部队既是舟山特有的政治优势,又是舟山独特的海洋文化优势。

海洋渔业文化
舟山渔场是世界四大著名渔场之一,沈家门渔港是世界三大著名渔港之一。

舟山在渔业生产中形成古朴、粗犷的生产、生活、礼仪、游艺等习俗,产生了以“舟山锣鼓”和“舟山渔民号子”为代表的具有舟山特征的海洋艺术。

海洋捕捞、水产养殖、海洋生物、水产品开发加工、海鲜美食、渔港景观、渔民习俗、渔村古居、赶海野趣等充分显示了舟山渔业文化的活力和魅力。

海洋宗教文化
“海天佛国”普陀山集佛教圣地与海山风光于一身,是世界上唯一位于海岛的佛教名山,“五朝恩赐无双地,四海推崇第一山”,在国内外特别是东南亚一带享有盛名,观音文化的地位,使普陀山成为中国佛教文化的中心之一。

海洋民俗风情
舟山的生产习俗、生活习俗、礼仪习俗、海岛时令习俗等,是东海渔区渔业生产和渔民生活的真实写照,在中国沿海风俗中颇具特色。

其中有神秘的船饰文化,别具一格的渔民服饰文化,海洋气息的风俗习惯,奇特的婚嫁礼俗及庙会、灯会等民间文化习俗。

海洋文学艺术
舟山的海景吸引古代众多的文人墨客,王安石、陆游、范成大等人都在舟山留下过富有海洋气息的诗文,比较重要的作品有柳永的《煮海歌》、张岱的《海志》。

舟山海洋民间艺术异彩纷呈,“舟山锣鼓”“观音传说”“舟山渔民号子”“渔民开洋、谢洋节”“传统木船制造技艺”5个项目已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海洋旅游文化
舟山拥有普陀山、嵊泗列岛两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和岱山、桃花岛两个省级风景名胜区,舟山群岛·中国海洋文化节、中国舟山国际沙雕节、中国普陀山南海观音文化节等节庆活动的举办,使舟山人文资源优势转变为海洋旅游的现实优势。

涉海名人文化
舟山是近代民族工商和外贸史上“宁波帮”的发祥地之一,较为著名的人物有朱葆三、刘鸿生、安子介、董浩云等,他们为舟山留下了一笔以儒商文化为特征的历史文化遗产。

这就是我的家乡—美丽又富有文化气息的舟山,我相信舟山的未来会更加美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