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山海洋文化的发展态势

合集下载

关于舟山海洋文化发展策略的思考

关于舟山海洋文化发展策略的思考
维普资讯
第1卷第3 9 期
浙 江 海 洋 学 院 学 报 (人 文 科 学 版 )
v 1 9 No 0 .1 .3
S .2 2 ep , 00
2 2 月 J U N LO H J N c 垒 0 年9 O R A FZ EI GO 0 A
舟 山是 我 国唯一 由群 岛组 成 的地 级市 , 展海 洋 经济 是其 经 济实 现 飞跃 的 关键 所 在 。 洋 文 化与 海 发 海
洋 经济 具 有共 生 互 利 的关 系 , 展 海洋 经济 离 不开 海 洋文 化 的研究 与 开发 。发 展舟 山的海 洋 文化 , 发 营造
适 应 海洋 经 济蓬 勃 发 展 的人 文 环境 , 为摆 在 我们 面前 的一 个 重要 课题 。 成 本文 就此 探讨 海 洋 文化 在 舟 山 经济 社会 发 展 中的地 位 和作 用 , 出新 世 纪推 进舟 山海 洋 经济 文化 一 体化 的战 略思 路 。 提


舟 山海洋 文化 的发展态势
海洋 文 化 是人 类 在认 识 海 洋 、 利用 海洋 过 程 中创造 出来 的物 质 的 、 为 的 和精 神 的文 化 , 行 它是 海 域 文 明 的标 志 , 要包 括 与 海洋 相 关 的教 育科 技 、 学艺 术 以及 民俗 习 惯与 旅游 等 等 。舟 山群 岛特定 的 自 主 文
fmo smaie c h rl i s w l T e k y p ito e eo igZ o s a a n utr h ud i c d u h p o csa a n i c n vl y a u r u ua t a e1 h e on fd v lpn h u h n m r ec l e s o l n l e sc rj t sm r e s io al , n cv . i u u e i l e

关于舟山海洋文化名城建设的若干思考

关于舟山海洋文化名城建设的若干思考

励开展相关文化活动。
推进海洋文化产业的发展
1 2
培育海洋文化产业园区
在舟山市内及周边地区培育一批海洋文化产业园 区,吸引文化企业入驻,推动文化产业集聚发展 。
提升海洋文化创意产品
鼓励开发具有海洋特色的文化创意产品,如海岛 主题的图书、音像制品、艺术品等。
3
加强与旅游业的融合
将海洋文化与旅游业相结合,推出具有海洋特色 的旅游线路和产品,提升旅游的文化内涵。
在推进舟山海洋文化名城建设的过程中,应注重加强海洋 生态保护,推动绿色发展,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实现可持
续发展。
提升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
为了满足市民和游客的需求,舟山应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和 公共服务水平的提升,包括交通、通讯、卫生等方面。
舟山海洋文化名城建设的政策建议
制定科学合理的发展规划
政府应制定科学合理的发展规划,明确舟山海洋文化名城建设的 目标和任务,确保建设的顺利进行。
誉度。
加强海洋文化的国际交流与合作
举办国际海洋文化节庆活动
定期举办国际海洋文化节庆活动,吸引国内外游客和专家学者参与。
加强与国外海洋城市的交流与合作
与国外具有海洋特色的城市建立合作关系,开展互访、交流等活动。
参与国际海洋文化产业论坛和展览
积极参与国际海洋文化产业相关的论坛和展览,展示舟山市的海洋文化产业成果和发展潜பைடு நூலகம்力。
推动文化创新和发展
舟山海洋文化名城建设将促进文化的创新和发展,挖掘和 传承海洋文化遗产,推动海洋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舟山海洋文化名城建设的未来发展方向
推进海洋文化产业的发展
舟山可以依托其丰富的海洋资源,发展海洋文化产业,包 括海洋旅游、海洋体育、海洋艺术等,打造具有特色的海

舟山海洋经济发展的现状

舟山海洋经济发展的现状

打造精品旅游线路,包括海 岛游、海鲜美食游、海滨度 假游等,满足不同游客的需 求。
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提 高旅游服务质量和水平,提 升游客体验和满意度。
推动旅游产业与文化、科技 等产业的融合发展,培育新 的旅游消费热点和增长点。
案例三
舟山市积极推进海洋高新技术产业的 发展,加快培育和发展海洋战略性新 兴产业。
加强人才培养和技术创新
加大对海洋经济领域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力度,鼓励企业加强技术创 新和合作交流,为海洋经济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舟山海洋经济未来发展趋势与
04
展望
发展趋势分析
1 2 3
海洋渔业
受资源环境压力和政策调整的影响,舟山海洋渔 业将逐渐向生态、高效、高质的方向发展。
海洋旅游
依托丰富的海洋旅游资源,舟山海洋旅游将进一 步扩大规模,提升品质,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 海洋旅游目的地。
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加强海洋环境保护
03
在发展海洋经济的同时,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实现海洋经济的
可持续发展。
1.谢谢聆 听
舟山海洋经济发展的 现状
汇报人: 日期:
目录
• 舟山海洋经济发展概述 • 舟山海洋经济产业结构与布局 • 舟山海洋经济发展的优势与挑战
目录
• 舟山海洋经济未来发展趋势与展望 • 案例研究:舟山海洋经济发展的成
功案例 • 研究结论与展望
01 舟山海洋经济发展概述
舟山海洋经济定义与特点
定义
舟山海洋经济指的是以海洋资源为基础,通过开发、利用、保护海洋而形成的 一系列经济活动。
产业结构分析
渔业
1.A 舟山渔业在海洋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主要分 为近海养殖业和远洋捕捞业。近海养殖业以贝 类、藻类、鱼类等为主,远洋捕捞业以冷冻运 输和渔产品加工为主。

舟山海洋经济发展的现状

舟山海洋经济发展的现状

舟山海洋经济发展的现状舟山位于浙江省东海沿岸,地处中国最大的港湾群之一。

由于其独特的地理位置,舟山一直以来都以海洋资源为基础进行经济开发。

本文将详细介绍舟山海洋经济的现状及其对当地经济的影响。

一、舟山海洋经济的概况舟山自古以来就是一个与海洋息息相关的地方。

随着近年来经济的快速发展,舟山海洋经济也迎来了显著的增长。

根据最新的数据显示,目前,舟山海洋经济占全市GDP的比重已超过70%。

舟山拥有丰富的海洋资源,包括渔业资源、海洋能源、海洋旅游等。

其中,舟山的渔业资源丰富,是中国最大的渔业生产基地之一。

海洋能源方面,舟山发展了多个海上风电场,成为国内外领先的海上风电发电基地。

此外,舟山的海洋旅游也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前来观光旅游。

二、舟山海洋经济的发展优势1. 地理位置优势舟山位于东海沿岸,拥有得天独厚的海洋资源和区位优势。

其距离上海只有数小时的航程,且拥有良好的交通条件,这为舟山的海洋经济发展提供了便利。

2. 渔业资源丰富舟山的渔业资源十分丰富,拥有大量的海洋鱼类资源和海产品。

舟山的渔业产值一直居全国领先地位,对当地经济的贡献不可忽视。

3. 海上风电优势舟山的地理优势使其成为海上风电的理想发展地点。

舟山沿海拥有广阔的风能资源,并且具备浅海条件,适宜用于建设海上风电场。

近年来,舟山积极发展海上风电,成为国内领先的海上风电发电基地。

4. 海洋旅游资源舟山拥有美丽的海岛风光和独特的海洋文化,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前来观光旅游。

舟山的海洋旅游产业蓬勃发展,为当地经济带来了可观的收益。

三、舟山海洋经济发展面临的挑战虽然舟山的海洋经济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但也面临一些挑战。

1. 生态环境保护海洋经济的快速发展也给当地的生态环境带来了压力。

为了确保可持续发展,舟山需要加强海洋生态环境的保护,避免过度捕捞和过度开发对海洋生态系统的破坏。

2. 人才短缺问题舟山的海洋经济需要大量的专业人才支持,但目前人才供给不足。

当地需要加大对海洋相关专业人才的培养和引进,提高海洋经济发展的人才储备。

舟山发展海洋经济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舟山发展海洋经济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舟山发展海洋经济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一、机遇海洋是缓解国民经济和社会资源瓶颈的重要保障。

从全球化背景来看,世界已进入海洋经济的大发展时代。

海洋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环境和重要资源,是世界各国进入全球经济体系的重要桥梁。

随着陆域资源的紧张和能源的日益短缺,而海洋蕴藏着丰富的资源,世界的触角不断向海洋延伸。

应该说,海洋已经成为世界主要沿海国家拓展经济和社会发展空间的重要载体。

我国是海洋大国,在海洋上有广泛的利益和权利。

随着我国开放型经济的形成,海洋的战略地位日益突出,海洋经济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也越来越明显。

海洋日益成为我国未来生存和可持续发展的保障。

海洋是维持外向型经济格局和我国经济稳定的重要载体。

海洋经济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增长点,海洋是缓解陆域资源短缺的最佳途径,发展潜力巨大。

海洋经济的发展在相当一段时间,将较大范围地缓解陆域资源的短缺,解决陆地资源匮乏的瓶颈,保障国民经济安全。

舟山位于浙江省东北部东海海域,是海洋经济大市。

群岛新区的设立,为当地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

作为中国首个群岛新区,舟山群岛新区建设已经正式写入全国十二五规划纲要,国家和浙江省都将在财政税收等方面都给予支持。

作为海岛城市,舟山区位优势明显,自然资源丰富,历史文化悠久,产业特色鲜明。

舟山以千岛立市,海域辽阔,资源丰富,开发利用潜力很大,具有发展海洋经济的雄厚的物质基础。

舟山是长江流域和长江三角洲对外开放的海上门户和通道,拥有中国屈指可数的天然深水良港,具有优越的地域与资源优势。

同时,舟山在发展传统渔业的基础之上,因地制宜,将当地旅游文化与渔业相结合,积极投身到水产研究领域,出口海洋产品,统筹自身发展。

同时,适宜人居的海岛环境有利于吸引长三角的人才来舟山创业,为海洋文化产业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而舟山独特的海洋文化吸引了大量的游客。

舟山群岛新区的建设加强了中国在港口物流、船舶工业、清洁能源开发等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海洋产业发展,增强海上能源、海洋矿产、船舶工业、海洋装备工业等实力,为浙江省乃至中国东部地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开拓新的空间。

浅析舟山休闲渔业的发展

浅析舟山休闲渔业的发展

浅析舟山休闲渔业的发展一、舟山休闲渔业的现状舟山休闲渔业的发展可谓是迅速,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丰富的自然资源舟山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海岛、沙滩、海洋文化等都是休闲渔业发展的重要资源。

海岛拥有优美的海岸线和清澈的海水,适合进行各种海上活动;沙滩则是理想的沙滩垂钓地点;海洋文化则为游客提供了丰富的海洋体验和游览。

2. 政府政策的支持舟山市政府一直积极支持休闲渔业的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推动休闲渔业的健康发展。

比如加大对休闲渔业旅游项目的扶持力度、优化渔业旅游服务、提升游客体验等方面都有政策支持。

3. 多样的休闲渔业项目在舟山,休闲渔业项目种类繁多,包括海钓、潜水、海上观光等多种形式,适应了不同游客的需求,使得休闲渔业在舟山得到了广泛的推广。

舟山休闲渔业具有以下几个突出的优势:1. 地理位置优越舟山地处长江三角洲的入海口,四周环绕海域,是中国最大的渔港之一。

这一地理位置让舟山在海洋旅游业中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吸引了大量游客。

2. 渔业文化底蕴深厚舟山有着悠久的渔业文化,渔家文化久远而深厚,人们对渔业的热爱和渔业传统的传承更能够为休闲渔业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舟山拥有丰富的海洋资源,不仅有各类海洋动植物,还有丰富多彩的海洋文化,这些资源为休闲渔业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舟山休闲渔业发展前景可谓是一片光明,可以预见的发展趋势有以下几点:未来,舟山休闲渔业的旅游项目将更加多样化,不仅仅是海钓、潜水等传统项目,还将加入更多个性化、体验式的项目,比如海上露营、私人游艇体验等,以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

2. 休闲渔业将与文化旅游相结合舟山拥有丰富的海洋文化和渔业文化,未来,休闲渔业将更多地与文化旅游相结合,使得游客在享受海洋休闲的也能够领略到当地独特的文化魅力。

3. 休闲渔业将更加注重环保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未来舟山休闲渔业将更加注重环保和可持续发展,推动绿色休闲渔业的发展。

1. 加大宣传力度通过加大宣传力度,提高舟山休闲渔业的知名度,吸引更多游客前来体验,从而推动休闲渔业的发展。

舟山海洋文化资源开发与保护研究

舟山海洋文化资源开发与保护研究

舟山海洋文化资源开发与保护研究摘要:基于舟山在区位、海洋文化及其资源方面的优势分析,阐述了舟山海洋文化资源的特性,探析了海洋文化资源开发与保护的现状和前景,据此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海洋文化资源开发保护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是“蓝色经济”的时代,是地球村全体村民海洋意识观念强化和海洋文化知识丰富的世纪。

建设海洋经济强国,继承和弘扬海洋文化,已成为实现中华民族繁荣复兴的伟大战略任务。

海洋文化资源是舟山海洋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蕴涵的经济价值、社会价值和文化价值是推动舟山群岛新区海洋经济发展和文化建设的重要基础,因此,厘清舟山海洋文化资源现状,如何做到既合理开发又有效保护舟山海洋文化资源是值得探讨的命题。

1.舟山海洋文化资源区位优势分析1.1舟山的区位优势舟山地处东海之滨,由1390个岛屿组成,处于我国东部黄金海岸线与长江黄金水道的交汇处,是长三角经济圈最初的15个城市之一,背靠长三角广阔经济腹地,是我国东部沿海和长江流域走向世界的主要海上门户。

东临太平洋,是远东国际航线要冲,也是我国大陆地区唯一深入太平洋的海上战略支撑基地。

舟山最大的特点是海洋资源丰富、区位优势明显、产业特色鲜明。

舟山是浙江省发展海洋经济的桥头堡和排头兵,具有广阔的海洋经济发展前景,是全国海洋经济比重最高的城市之一。

1.2舟山海洋文化区位优势海洋文化源于海洋,是人类与海洋互动中对海洋的认识、利用及其结果,是人类在海洋活动的历史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舟山群岛自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活动,定海的先祖们已在此耕海牧渔,繁衍生息,“海上河姆渡”马岙唐家敦出土的文物是典型的良渚文化,潮涨潮落,漂流不息的东海之水是大陆河姆渡文化、良渚文化先民通向海岛的公路。

有着悠久的海洋开发历史,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孕育了舟山独特、灿烂的海洋文化。

其中有积淀深厚的海洋历史文化,浩气长存、英雄气节的海疆文化,源远流长的海洋宗教文化,独具魅力的海洋旅游文化,多姿多彩的海洋民俗文化。

舟山海洋文化历史评述

舟山海洋文化历史评述

舟山海洋文化历史评述发布时间:2011-10-13 信息来源:《舟山社会科学》作者:盛观熙一、舟山出土与发现解放以来,我市文物考古工作者在舟山地区的白泉十字路、大衢孙家山、马岙唐家墩等地发掘出的大量兽骨、贝壳、石斧、石犁等打制石器,以及许多陶制器皿研究证明,远在新石器时期,就有许多原始先民在舟山这块土地上劳作、生活、栖息、繁衍,而6000年前的舟山,则早已进入了农耕渔捕时代。

1985年5月,定海城区蓬莱新村出土春秋时期炭化稻谷,其谷粒形状大小与现代水稻基本相同,尚留有清晰的谷芒,遗留物分为粳、籼二种。

南宋《乾道四明图经》记载,昌国县富都乡当时已大面积种植水稻,因此,农业经济应该是当时舟山地区的一个主要产业支柱。

在定海区马岙镇唐家墩新石器时期遗址中,考古工作者曾经从出土的陶片中发现已经炭化的稻谷。

著名考古学专家、浙江大学教授毛昭晰曾亲临该地考察后,在学术研讨会上提出“日本的水稻栽培技术是从中国江南地区舟山传人”的新观点,这一观点在日本考古学术界引起很大的反响。

以日本京都大学教授福永光司为团长、天理大学教授金关恕为副团长的“中日文化交流研讨会江南学术调查团”曾多次来舟山马岙进行实地考察,考察结果称:“日本弥生时期的稻作文化和(舟山)马岙关系密切,是中国大陆经这里传人日本”。

大量出土器物雄辩地证明,舟山具有良渚文化和河姆渡第一、二期文化的特征,舟山的先民源渊于吴越,与杭嘉湖平原的马家浜文化和宁绍平原的河姆渡文化相互交融发展,从而进入良渚文化时期的,是具有极其鲜明海岛特色的稻作渔捞文化。

1975年,在定海区白泉十字路口出土新石器时期的条形石锛、泥质红陶鸟形盏、多角沿釜、牛鼻形器耳、猪鼻形支座、圆锥形和牛舌形鼎足、圆形镂空豆等大批富有特征性的器具,从这些器具形状来分析,明显属于河姆渡文化的一、二层,距今约5500余年,这是舟山地区迄今所发现最早的人类居住遗址之一。

同年,在岱山县衢山镇蛤蟆山遗址出土了一批陶质鱼轮和网用沉坠等渔用工具,这些出土器物具有十分明显的海岛地域特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舟山海洋文化的发展态势
海洋文化是人类在认识海洋、利用海洋过程中创造出来的物质的、行为的和精神的文化,它是海域文明的标志,主要包括与海洋相关的教育科技、文学艺术以及民俗习惯与旅游等等。

舟山群岛特定的自然环境与悠久的历史文明,孕育了具有鲜明特色的海洋文化。

舟山群岛区域总面积2.22万平方公里,有大小岛屿1390个。

依陆面洋的区位特点和星罗棋布的岛屿分布,对史前时期以来的舟山先民生活方式和海洋观念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也决定了千百年来舟山的海洋开发以开发渔类资源为主,海洋经济以渔业经济为主的基本格局。

海洋文化也与海洋经济、渔业经济结下了不解之缘,形成了“以海为田”的传统海洋文化发展模式。

舟山海洋文化原属河姆渡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

今天,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海洋经济的发展,给舟山的海洋文化赋予了新的时代特征,呈现出新的发展态势。

第一,舟山海洋文化由“以海为田”逐渐向“以海为途”转变。

近年来随着海洋水产资源的衰退,舟山群岛的深水港口资源优势逐渐被发现、被认识,并把港口商贸、港口运输作为舟山潜在的支柱产业,人们已经逐步将海洋看作是进行贸易、开辟市场、探索和认识世界的通道,“以海为途”的现代海洋文化观念逐步形成。

第二,舟山海洋文化由大陆内聚型逐渐向内外兼蓄型转变。

在历史上,舟山群岛与大陆进行文化交流是主要的形式,舟山海洋文化也呈现出了对内陆文明的依赖,形成了大陆内聚型的文化特点。

随着交通工具的更新,对外开放的深入,舟山逐渐把眼光投向了世界的各个角落,与世界各地的经济、文化交流日益频繁,舟山海洋文化形成了内外兼蓄的开放格局。

第三,勇于开拓的精神得到了发扬。

由于历史上舟山海洋文化受到浙江内陆移民文化的影响,而移民文化本身具有一定的冒险和开拓务实的进取精神,这种精神在改革开放的进程中被赋予了新的内容。

21世纪是海洋世纪。

世界各国在加大竞争开发海洋资源的同时,必将更加关注海洋生态环境的保护,倡导回归曾经是古代人类摇篮的海洋文明。

这对于处在我国沿海重要地区的舟山来说,将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但由于经济基础薄弱,其经济与社会整体发展的压力亦自然甚重。

为迎接挑战,加快发展,提高舟山在沿海发达地区的竞争力,扩大其在中国乃至国际上的影响力,这就需要发展海洋文化,把它作为舟山新世纪发展战略的核心部分之一,通过“弘扬海洋文化”来“建海洋经济大市,创海洋文化名城”,也可为浙江省建设经济强省、文化大省作出贡献。

发展海洋文化是发展舟山海洋经济的需要。

当今时代,文化与经济已密不可分,经济的发展需要文化为其提供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价值引导。

海洋开发和海洋经济的发展有赖于海洋高新技术的进步、海洋科学知识的普及,也有赖于海
洋法律、海洋政策、海洋意识、海洋人文审美思想的保障和促进。

近年来,舟山海洋经济的发展,也离不开海洋文化对它的辐射和影响。

在新的世纪,舟山要全面推进海洋开发,加快海洋经济的发展,就应该努力提高舟山海洋文化的层次,大幅提升其对海洋经济的推动力。

发展海洋文化是建设舟山海洋文化名城的需要。

21世纪国际范围内的城市竞争,在很大程度上归结于“文化力”的较量。

由于文化在城市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进入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越来越多的人特别是沿海地区各级领导干部,认识到“文化力”的重要作用,感到我国城市发展战略不能再走“先经济、后文化”的弯路,不能沿袭以往“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传统思路,应倡导一种经济、社会、文化共同发展、共同进步的发展模式。

浙江省正在轰轰烈烈地建设“经济强省、文化大省”,舟山作为“千岛新城”,理应顺时因势,结合自身实际,大力发展海洋文化。

发展海洋文化是符合舟山市情的正确抉择。

随着岁月的流逝、科技的进步、经济的繁荣和中外交往的日益频繁,舟山海洋文化的外延在不断扩展,内涵也不断丰富。

主要有渊薮流长的海洋佛教文化、色彩浓烈的海洋民俗文化、璀灿夺目的海洋景观文化、精美独特的海洋盐业文化、中外交融的海洋商贸文化、鱼水情深的千岛双拥文化,还有港口文化、科教文化、体育文化、文物古迹、舟山名人、文学艺术等等。

结合舟山丰厚的海洋文化资源,培育有别于内陆农耕文化而具有鲜明个性特征的海洋文化,是符合舟山市情的正确抉择,也是建设舟山海洋文化名城的需要。

总的来看,舟山海洋文化特征显明,在省内外有一定的地位和影响。

但与沿海发达城市相比,整体发展水平还不高,存在许多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一是从文化与经济的关系看,海洋文化建设落后于经济建设。

重物质文明、重经济轻文化的现象屡有出现。

二是从文化与城市的关系看,城市缺少海洋特色,文化品味低。

舟山城市规划、设计、建设起点不高,不太规范,城市文化意识不强、海洋色彩不浓,缺乏代表舟山城市特色和水平的标志性文化设施。

三是从文化自身的发展看,创新意识不足。

用时代赋予我们的历史使命来衡量,当代舟山海洋文化发展中独创性、开创性东西不多。

这种局面亟需改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