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发性骨髓瘤的维持治疗
《中国多发性骨髓瘤诊治指南(2020年修订)》解读参考答案(华医网国家1类5分)

《中国多发性骨髓瘤诊治指南(2020年修订)》解读国家I类5.0学分一、多发性骨髓瘤的早期诊治和管理1、MGCS的器官损害不包括(E)A、肾脏B、周围神经C、皮肤D、眼睛和出凝血系统E、嘴巴2、(A),骨意义的单克隆丙种球蛋白病A、MGBSB、MGDSC、MGNSD、MGRSE、POEMS3、(A)是早期诊断MM重要的入组或排除标准A、血浆粘稠度和ESRB、核磁共振C、肾脏活检D、血浆粘稠度和超声检查E、以上都不是4、(B)是诊断MGRS的金标准A、血常规B、肾脏活检C、核磁共振D、尿常规E、超声检查5、MM早期筛查的三个阶段是(A)A、调查问卷,M蛋白鉴定,MM专科检查B、常规体检,M蛋白鉴定,MM专科检查C、调查问卷,常规体检,MM专科检查D、调查问卷,M蛋白鉴定,常规体检E、人口筛查,M蛋白鉴定,MM专科检查二、多发性骨髓瘤的维持治疗1、除了已证实的疗效外,选择持续治疗方案不需要考虑(D)A、可耐受B、不良反应可控C、无累积毒性D、环境天气E、给药途径方便2、MM的治疗药物中属于免疫调节剂的是(D)A、苯达莫司汀B、马法兰C、硼替佐米D、沙利度胺E、帕比司他3、MM的巩固治疗大约需要(B)疗程A、4-6B、2-4C、2-5年D、6-8E、8-104、伊沙佐米应避免与(A)同服A、CYP3A强诱导剂B、来那度胺C、地塞米松D、沙利度胺E、安慰剂5、(A)指治疗后残留的肿瘤细胞,这些残留细胞最终导致疾病复发A、MRDB、PFSC、OSD、IRDE、CR三、高危多发性骨髓瘤的诊治管理1、MM的化疗方案中DRD方案指的是(A)A、CD38单抗+来那度胺+地塞米松B、CS1单抗+来那度胺+地塞米松C、伊沙佐米+来那度胺+地塞米松D、硼替佐米+来那度胺+地塞米松E、卡菲佐米+来那度胺+地塞米松2、(B)是CNS-MM的主要诊断标志A、CD56的阳性B、CD56的阴性C、CD57的阴性D、CD58的阴性E、CD59的阴性3、(A)为HR-MM标准治疗推荐方案A、KRD-SCTB、Dara-KRDC、DRD方案D、ERD方案E、VRD方案4、(C)是CNS-MM的标准的放射学检查方法A、超声B、X光C、增强磁共振成像D、多普勒彩超E、核磁5、MM治疗时需要考虑的因素有(E )A、既往治疗B、疾病因素C、患者因素D、药物因素E、以上都是四、《中国多发性骨髓瘤诊治指南(2020年修订)》更新解读1、《中国多发性骨髓瘤诊治指南(2022年修订)》强调接受IMIDs药物患者需预防性(A)A、抗凝或抗血栓治疗B、抗凝或抗血小板降低治疗C、抗血小板或抗血栓治疗D、抗凝或抗病毒治疗E、抗病毒或抗血栓治疗2、《中国多发性骨髓瘤诊治指南(2020年修订)》更新了骨病的治疗,推荐,强调局部放疗。
多发性骨髓肿瘤最佳治疗方案

多发性骨髓肿瘤最佳治疗方案第1篇多发性骨髓肿瘤最佳治疗方案一、方案背景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是一种起源于骨髓浆细胞的恶性肿瘤,其特征为恶性浆细胞克隆性增生,血清中出现过量的单克隆免疫球蛋白,以及多发性骨髓瘤骨病。
鉴于多发性骨髓瘤的复杂性与治疗难度,制定一套合法合规、人性化且效果显著的治疗方案至关重要。
二、治疗目标1. 缓解病情,延长患者生存期;2. 控制病情进展,减轻患者痛苦;3. 改善患者生活质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4. 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
三、治疗方案1. 诊断评估1.1 完善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及实验室检查,包括血常规、尿常规、血清蛋白电泳、血清免疫固定电泳、骨髓穿刺涂片及活检等。
1.2 影像学检查:全身骨骼X线片、全身低剂量CT、MRI等。
1.3 心脏、肝脏、肾脏等脏器功能评估。
2. 初期治疗2.1 化学治疗:采用VAD(长春新碱+多柔比星+地塞米松)方案,或BD(硼替佐米+地塞米松)方案,根据患者病情及耐受性调整药物剂量。
2.2 支持治疗:纠正贫血、改善骨痛、预防感染等。
2.3 骨病治疗:针对骨髓瘤骨病,给予双磷酸盐类药物,减轻骨痛,预防病理性骨折。
3. 持续治疗3.1 疾病稳定期:采用口服药物(如沙利度胺、来那度胺等)维持治疗,定期监测病情。
3.2 疾病进展期:根据患者病情,调整化学治疗方案,可考虑联合使用免疫调节剂、蛋白酶体抑制剂等。
3.3 骨髓移植:对于年轻、体能状态良好的患者,可考虑自体或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4. 个体化治疗4.1 根据患者年龄、体能状态、病情严重程度、合并症等因素,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
4.2 结合基因检测、分子生物学等技术,筛选敏感药物,提高治疗效果。
5. 生活管理5.1 健康教育:指导患者掌握疾病相关知识,提高自我管理能力。
5.2 心理干预:针对患者心理状况,给予心理支持和疏导。
5.3 饮食调理:保持营养均衡,提高患者免疫力。
多发性骨髓瘤的治疗方法有那些

多发性骨髓瘤的治疗方法有那些*导读:多发性骨髓瘤是浆细胞的恶性肿瘤。
其特征是骨髓中浆细胞克隆性增殖并积聚,分泌单克隆的免疫球蛋白或其片段(M蛋白),同时伴有广泛的溶骨病变或骨质疏松及贫血、感染、肾功能损害等临床表现。
……多发性骨髓瘤是浆细胞的恶性肿瘤。
其特征是骨髓中浆细胞克隆性增殖并积聚,分泌单克隆的免疫球蛋白或其片段(M蛋白),同时伴有广泛的溶骨病变或骨质疏松及贫血、感染、肾功能损害等临床表现。
如不进行治疗,进展期MM患者的中位存活期仅为6个月。
常规化疗的有效率为40% ~60%,完全缓解率低于5%,中位存活期不超过3年。
约25%的患者能存活5年以上,存活10年的MM不到5%。
多发性骨髓瘤的治疗方法有:一、化疗:1、诱导治疗:美国国家综合癌症网络协会(NCCN)治疗指南推荐有美发仑与泼尼松(MP)方案、长春新碱联合阿霉素和地塞米松(VAD)方案、大剂量地塞米松、沙利度胺与地塞米松以及脂质体阿霉素联合长春新碱和地塞米松的DVD方案。
应注意准备做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患者在采集前避免使用烷化剂。
MP方案的有效率为60%,总生存期24~36个月。
如患者年龄小于50岁,大剂量化(放)疗+干细胞移植可能是最佳选择,以VAD诱导,继之作大剂量化疗和干细胞移植。
如患者年龄在50~70岁,根据具体情况,争取大剂量化疗。
2、维持治疗:化疗一般持续到达最大反应后2个疗程,继续治疗并不能延长平台期。
随后的治疗须根据年龄、一般状况和患者本人意愿选择。
包括:观察、维持治疗,自体干细胞移植,异体造血干细胞移植。
二、造血干细胞移植:1、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ASCT):ASCT的对象包括初始治疗有效或达平台期的患者;补救化疗有效或达平台期的患者作为临床试验的一部分可行移植。
计划在疾病进展时移植的患者可在达到最大治疗效果时提前采集造血干细胞以备用。
2、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allo-HSCT可用于有人类白细胞抗原(HLA)相合供者的年轻MM患者。
最新:NCCN多发性骨髓瘤2023版指南更新

最新:NCCN多发性骨髓瘤2023版指南重新NCCN多发性骨髓瘤临床实践指南目前已更新至2023年第3版。
榈较而言,2023年第2版、第3版仅在第1版的基础上微作调整,而2023年第1版相较于2022年第5版作了较大程度修改,在多发性骨髓瘟MM)的诊断、危险分层、初始治疗、复发后治疗、维持治疗以及用药万案级别调整等多个方面进行了大幅度的重新调整。
那2023年NCCN指南里MM的诊疗建议究竟有哪些具体更新优化呢?CC M TV血液频道恃汇总如下,供您参考。
诊断新增"NT-proBNP/BNP”,并脚洼说明“如果没再NTproBNP,可以进fr BNP"初始i乡断检查进行全身低剂量CT扫f苗或FOG PET/CT时,新版指南强调,,FOG PET应始终与CT-起进行二危险分层新蜡高凤险因素分层,将意者分层,可以优化后期的个性化治疗:新版指南将MYEL-A页标题修改为”多发性骨髓瘤的疾病分期和冈险分层”,并增加了新表格”多发性骨髓瘤高风险因素表”,该表从细胞遗传学和真他症状2个方面总结了MM的高凤险因素,供临床参考。
另外,添加注脚:循环系统中存在注5%的浆细胞被定义为浆细胞白血病。
初始治疗对于多发性骨髓瘤(症状性)的初始治疗,新版指南新增建议:在启动治疗后,评估患者是否真奇移植候选资格,并根据阶段治疗后患者身体状况的改善情况对是否能接受移植进行重新评估。
之前2022版指南中随访/监测项下”造血干细胞移植候选者评估”的内窑,被转移至”初始治疗”1页。
这说明,移植评估与准备应阜期启动,并与真他初始治疗同步进行。
新版指南还对切始治疗后的随访/监测或者补充治疗进行了表述上的修改与优化,使之更直观明了(见下国)。
�-包,WI ttt�侨1比徨厕Itii!.白恤’睡脚们,�rn<Ill阻←a→l l制l l用药方面,新版指南中,卡非佐米/来那度胶/地塞米松万案从”移植候选者初始治疗方案”中的”真他推荐方案”上调为”优选方案:而伊沙佐米/来那度肢/地塞米松联合方案则下调至”某些情况下高用飞复发后治疗新版NCCN指南酋次将CAR-T治疗作为难治复发患者的治疗建议。
多发性骨髓瘤mpt方案

概述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是一种造血系统的恶性肿瘤,主要发生在骨髓中的浆细胞。
MPT方案是一种常用的化疗方案,由多种药物联合应用,用于治疗多发性骨髓瘤。
本文将详细介绍MPT方案的治疗药物、疗程、副作用及注意事项等内容,帮助读者更全面地了解MPT方案的相关信息。
MPT方案的组成MPT方案由以下三种药物组成:1.麦达喹啉(Melphalan):是一种碱化剂,主要对骨髓中的恶性浆细胞起到杀灭作用。
2.长春新碱(Prednisone):是一种糖皮质激素,可抑制免疫系统的功能,从而减少浆细胞的生长。
3.硼替佐米(Bortezomib):是一种蛋白酶抑制剂,能够干扰癌细胞的生长和分裂。
MPT方案的疗程MPT方案的疗程通常为周期性的治疗,每个周期包含以下三个阶段:1.诱导治疗阶段:初始阶段,持续4-6个周期。
患者口服或静脉注射麦达喹啉和硼替佐米。
2.维持治疗阶段:在诱导治疗后进行,旨在控制疾病的复发。
患者继续口服硼替佐米,但剂量可能会调整。
3.观察阶段:停止药物治疗,但定期复查,观察疾病的进展情况。
一般来说,每个周期的治疗时间为3-4周,期间可能需要分段给药。
治疗方案的具体疗程和剂量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而定,需由专业医生来制定。
MPT方案的副作用MPT方案可能会引起一系列副作用,如下所述:1.骨髓抑制:由于麦达喹啉的作用,MPT方案可能会导致骨髓中造血细胞的减少,出现贫血、血小板减少和白细胞减少等现象。
2.消化系统反应:包括恶心、呕吐、腹泻等。
3.神经毒性:硼替佐米可能会引起神经病变,导致手脚麻木、刺痛等症状。
4.免疫抑制: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可能会导致体内免疫系统受到抑制,易感染。
以上副作用并非所有患者都会出现,具体情况因个体差异而异。
患者在接受MPT方案治疗期间,应密切关注身体状况,及时向医生报告副作用和不适情况。
注意事项在接受MPT方案治疗期间,患者需注意以下事项:1.遵医嘱用药:按照医生的嘱托,准时服用药物。
多发性骨髓瘤维持治疗的最新进展

文章编号(Article ID):1009-2137(2015)01-0250-05·综述·多发性骨髓瘤维持治疗的最新进展庄韵,沈群*南京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江苏省中医院血液科,江苏南京210029摘要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是一种不可治愈的疾病,标准剂量化疗或大剂量化疗后行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能诱导MM缓解,但存在复发的可能,因此对骨髓瘤的治疗以有效提高无复发或进展生存为终极目标。
近几年来维持治疗在延长MM患者无进展生存率(progression free survival,PFS)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Quality of Life,QoL)等方面取得了实质性进展的应用,尤其是沙利度胺、来那度胺以及硼替佐米的应用。
本文综述MM维持治疗临床研究的成果。
关键词多发性骨髓瘤;维持治疗;沙利度胺;来那度胺;硼替佐米中图分类号R733.3文献标识码A doi:10.7534/j.issn.1009-2137.2015.01.047 Latest Advances on the Maintenance Therapy of Multiple Myeloma———ReviewZHUANG Yun,SHEN Qun*Department of Hematoloy,Jiangsu Province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The First Clinical Medical College of Nanjing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Nanjing210029,Jiangsu Province,China*Corresponding author:SHEN Qun,Professor,Tutor of Doctorial Postgraduate.E-mail:shenq@medmail.com.cnAbstract M ultiple myeloma(M M)is an uncurable disease.Chemotherapy w ith standard dose or autologous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auto-HSCT)after chemotherapy w ith high dose is able to induce remission,but relapse still exists.For this reason the ultimate goal of M M treatment is to improve relapse free survival(RFS)and progression free survival (PFS)efficiently.Recently,maintenance therapy made substantial progress in improving progression-free survival and overall survival(OS)of patients w ith multiple myeloma,especially thalidomide,lenalidomide and bortezomib used in clinic.Here,the latest advances of clinical researches on maintenance therapy of M M are summarized briefly in this review.Key words multiple myeloma(M M);maintenance therapy;thalidomide;lenalidomide;bortezomibJ Exp Hematol2015;(1):250-254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是一种不可治愈的恶性浆细胞疾病。
多发性骨髓瘤治疗方案

多发性骨髓瘤治疗方案多发性骨髓瘤治疗方案引言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是一种恶性浆细胞疾病,主要发生于骨髓,会导致骨髓浆细胞的异常增殖,并破坏正常骨髓的功能。
多发性骨髓瘤的治疗方案通常根据患者的年龄、疾病进展情况和其他临床特征进行个体化制定,旨在控制疾病进展,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并提高生活质量。
一线治疗方案1. 化疗联合激素治疗化疗联合激素治疗是多发性骨髓瘤的一线治疗方案之一,常用的方案包括VCD (Vincristine、Cyclophosphamide和Dexamethasone)、VMP(Bortezomib、Melphalan和Prednisone)、VRd(Bortezomib、Lenalidomide和Dexamethasone)等。
这些方案通过联合应用化疗药物和激素,来抑制骨髓浆细胞的增殖和调控异常免疫反应,从而达到治疗的效果。
2. 增加干细胞移植治疗对于年轻且患有高危多发性骨髓瘤的患者,除了进行化疗联合激素治疗外,还可以考虑增加干细胞移植治疗。
干细胞移植是指通过采集患者的造血干细胞,经过处理后再输回患者体内,以替代损坏的骨髓细胞。
干细胞移植可以重建患者的骨髓功能,并提高治疗效果。
二线治疗方案当患者在一线治疗后出现疾病进展或无法耐受一线治疗时,需要考虑二线治疗方案。
1. 免疫调节剂免疫调节剂是多发性骨髓瘤的二线治疗方案之一,常用的药物包括Lenalidomide和Pomalidomide。
这些药物可以调节患者的免疫系统,增强免疫应答,对控制骨髓浆细胞增殖起到积极的作用。
2. 靶向治疗药物靶向治疗药物是指通过针对特定的分子靶点,来抑制或阻断癌细胞的生长和扩散。
在多发性骨髓瘤的二线治疗中,常用的靶向治疗药物包括Carfilzomib、Ixazomib等。
这些药物具有较好的疗效,且相对较少的毒副作用。
3. 抗体药物抗体药物是多发性骨髓瘤治疗的又一选择,常用的药物包括Daratumumab和Elotuzumab。
多发性骨髓瘤的治疗方案

多发性骨髓瘤的治疗方案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是一种造血系统的恶性肿瘤,主要发生在骨髓中浆细胞的异常增殖。
它是一种不可治愈的疾病,但是通过综合治疗可以有效地延缓疾病进展,并提高生活质量。
本文将介绍多发性骨髓瘤的一些常用治疗方案。
1. 全身化疗全身化疗是多发性骨髓瘤的基本治疗方式之一。
常用的化疗方案包括RVD(雷那莫德、长春新碱、地塞米松)、VTD(硼替佐米、长春新碱、地塞米松)和CyBorD(环磷酰胺、硼替佐米、地塞米松)等。
这些方案通过服用药物破坏异常增殖的浆细胞,控制疾病进展。
然而,全身化疗可能会带来许多副作用,如恶心、呕吐、脱发等,因此患者需要密切监测并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2. 声明化疗声明化疗是一种相对较新的治疗方案,通过将放射性物质注射到体内,准确地破坏异常增殖的浆细胞。
这种治疗方式可以减轻全身化疗所带来的副作用,同时还可以起到局部镇痛的作用。
声明化疗一般用于骨骼病变较多的患者,通过减小肿瘤负担来缓解骨痛。
3. 干细胞移植干细胞移植是多发性骨髓瘤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
该方法通过将患者自身的干细胞采集并存储,然后在全身化疗后重新注入体内。
这样可以恢复造血功能,减轻全身化疗对正常造血细胞的影响,并延缓疾病的进展。
干细胞移植一般包括自体移植和同胞移植两种方式,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式。
4. 靶向治疗靶向治疗是针对特定的分子靶点进行治疗的方法。
在多发性骨髓瘤的治疗中,靶向药物如依达拉尼布、利妥昔单抗等可以选择性地破坏癌细胞,减少对正常细胞的损伤。
靶向治疗在治疗效果和耐受性方面相对较好,是个人化治疗的重要选择。
5. 免疫疗法免疫疗法是利用机体的免疫系统来攻击肿瘤细胞的治疗方式。
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免疫力低下,容易感染,因此免疫疗法较为复杂。
但是一些新型的治疗策略如CAR-T细胞疗法等为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带来了希望。
这种疗法通过改造患者自身的T细胞,使其能够识别和攻击癌细胞。
总的来说,多发性骨髓瘤的治疗方案是多样的,应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男女比例:男性:女性约为2-2.5:1
多发性骨髓瘤的主要临床表现/并发症
单克隆蛋白
淀粉样变性 高粘血症 肾功能衰竭
高钙血症
பைடு நூலகம்
骨髓浸润
细胞因子释放
无功能性免疫球 蛋白免疫缺陷
aspirate and biopsy evaluation with immunohistochemistry or flow cytometry, cytogenetics, and FISH MRI as indicated
IMWG Classification of Active MM
Blood workup
CBC with differential and platelet counts
BUN, creatinine
Electrolytes, calcium, albumin, LDH
Serum quantitative immunoglobulins
Serum protein electrophoresis and immunofixation
I、非III
III期
> 1.2x1012/m2
1) HB<85g/L; 2)血钙>12mg/dl 3)进展性溶骨性病变 4) IgG> 70g/L;IgA > 50g/L 尿轻链型> 12g/24h
A:血肌苷<2.0mg/dl; B:血肌苷 > 2.0mg/dl
分期与预后的关系
三期间有显著的生 存差异 (P < 0.0001)
High Risk (25%)
FISH
Del 17p t(4;14)* t(14;16)
Cytogenetic deletion 13q
Standard Risk (75%)* All others, including:
Hyperdiploidy t(11;14) t(6;14)
0.5%~2.5%,临床表现无明显的特殊性。
IgE 型
罕见
Durie 和Salmon分期标准(1975)
分期 瘤细胞数
I期 <0.6x1012/m2
分期标准
1) HB>100g/dl;2)血清钙正常 3)X线无溶骨病变; 4)IgG<50g/L;IgA<30g/L
轻链型:<4g/24h
II期 0.6-1.2x1012/m2 非
感染 贫血,出血
骨质破坏 神经系统症状
骨痛
骨髓瘤细胞
骨髓瘤特征性表现
血清蛋白电泳或尿蛋
白电泳中的单株峰
溶骨性病变
骨质疏松
多发性骨髓瘤的脊柱溶骨性破坏 多发性骨髓瘤的髓外侵润(髓外浆细胞瘤)
有症状骨髓瘤诊断标准
● 血清和/或尿中有M蛋白 ● 骨髓中有克隆性浆细胞或浆细胞瘤
通常以10% 为标准 ● 相关器官或组织受损
多发性骨髓瘤的诊断与治疗
天津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血液肿瘤科
MM的诊断、分型与预后 MM治疗模式的演进 高度重视并发症的治疗
概述
定义:多发性骨髓瘤(MM)是由于单克隆浆细 胞恶性增生、广泛浸润并分泌大量单克隆免疫 球蛋白从而引起广泛骨质破坏、反复感染、贫 血、高钙血症、高粘滞综合症及肾功能不全等 一系列临床表现的一种恶性肿瘤。
历史:1844 Samuel Solley报告首例 1850 William Macintype 和Henry Bence Jones发现本-周氏蛋白尿 1873 J.von Rustizky提出MM病名 1935 发现和认识蛋白电泳 M峰
MM 的流行病学
发病率: 约占全部肿瘤的1%,血液肿瘤的10%。 美国:白人 4/10万,黑人 10/10万以上 欧洲:2.5~3.0/10万 亚洲:1.0/10万左右 中国:无确切资料,可能在1.0-2.0/10万左右
*Patients with t(4;14), β2-M < 4 mg/L and Hb ≥ 10 g/dL may have intermediate-risk disease.
Dispenzieri A, et al. Mayo Clin Proc. 2007;82:323-341. Fonseca R, et al. Leukemia. 2009;23:2210-2221. Munshi N, et al. Blood. 2011;117:4696-4700
NCCN Pracβtic2e-mGuicidreolignleosb. Vu.l1i.n2011.
Urine
24-hr protein Protein electrophoresis Immunofixation
electrophoresis
Other
Skeletal survey Unilateral bone marrow
非分泌型骨髓瘤诊断标准
● IF法血清和/或尿中无M蛋白 ● 骨髓中克隆性浆细胞≥10%,或者浆细胞瘤 ● ROTI ● 免疫过氧化物酶或免疫荧光检测浆细胞内为单克
隆免疫球蛋白
Initial Diagnostic Evaluation
History and physical examination
多发性骨髓瘤的分型
IgD型
国外在1%~3%,我国比例在5%-10%。此型患者发 病年龄偏轻,以50岁以下男性多见,易出现肝脾肿大, 淀粉样变常见,多数患者有本周氏蛋白尿,轻链成分 主要为λ,易合并高钙血症和肾功能不全,骨质硬化 多见,生存期短,预后不良。
IgM型
易出现高粘滞血症
双克隆型或多克隆型
与Durie-Salmon分 期相比,有更好的 预测结果
但仍未包括细胞遗 传学指标
Greipp, PR et al. J. Clin. Oncol. 23:3412, 2005.
多发性骨髓瘤的分型
IgG型
40%~50%,血中具有较高 M蛋白水平,免疫球蛋白 水平很高,易于感染,肿瘤相对生长缓慢,高钙血症 和淀粉样变少见。
IgA型
15%~20%高粘滞血症高钙血症感染和淀粉样变少见, 髓外浸润较常见,预后较IgG型差
轻链型
20%,以λ轻链居多易并发肾功能不全,骨骼损害严 重,病程进展较迅速,预后较IgG型和IgA型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