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别与角度解读
电影的景别

电影的景别我们在看电影时,银幕上的景物一直在不停地变化着,一会儿近,一会儿远,忽而大,忽而小……这些变化,在电影艺术中,称它为“景的转换”,即所谓“景别”。
它是为塑造人物形象和表现一定的思想内容服务的,因此,它拍摄什么,强调什么,突出什么,都有着明确的目的性。
自从摄影机摆脱了“乐队指挥”式的定点摄影后,电影才产生了多景别的单个镜头,有了构成独特的电影语言以及电影艺术结构——蒙太奇的可能性。
一、景别的定义景别,是指被摄主体和画面形象在屏幕框架结构中所呈现出的大小和范围。
不同的景别可以引起观众不同的心理反应,全景出气氛,特写出情绪,中景是表现人物交流特别好的景别,近景是侧重于揭示人物内心世界的景别。
由远到近适用表现愈益高涨的情绪;由近到远适于表现愈益宁静、深远或低沉的情绪。
景别是摄影师在创作中组织、结构画面,制约观众视线,规范画内空间,暗示画外空间,决定让观众看什么,以什么方式看,看到什么程度的一种积极有效的造型手段。
景别还是画面构成的一种视觉形式和方法,更始表达画面内容(叙事)所采取的的一种视觉结构。
总之,画面景别是用二维平面画面表现和反映三维立体空间的电影摄影创作最重要的视觉手段与方法。
二、景别的意义1、景别是一种外在的语言形式。
2、景别是镜头画面空间的表达形式。
3、景别体现场景(环境)中人物的具体构成关系和构成风格4、景别是一种镜头风格和导演风格在一部电影中,它的景别元素的运用,直接决定了这部影片的风格特征。
如戏剧性因素较强的影片,(不论是商业片还是艺术片),它们必然要运用或者说是依赖近景、特写等较小的景别,来突出其戏剧化特征,来把观众带入其波澜曲折、催人泪下的戏剧化情境;与它相反,戏剧性因素较弱,追求生活化的电影,它们则也必然更多地使用全景、远景等较大的景别,来减弱人为的戏剧化的倾向,把观众带入那种朴实自然、具有浓郁生活气息的非戏剧化情境。
三、景别的划分由于电影、电视表现的主要对象是人,因此,划分景别的一般标准是以成年人身体为标准尺度,以画面表现出人体部位多大范围来划分景别。
各种景别的含义及其审美价值

各种景别的含义及其审美价值
景别是指由于在焦距一定时,摄影机与被摄体的距离不同,而造成被摄体在摄影机录像器中所呈现出的范围大小的区别。
一般来说,景别可以分为五种,由近至远分别为特写(指人体肩部以上)、近景(指人体胸部以上)、中景(指人体膝部以上)、全景(人体的全部和周围部分环境)、远景(被摄体所处环境)。
每种景别都有其独特的审美价值:
1. 特写:特写镜头可以使被摄体的某个细节或情感表达得到突出,引起观众的关注和共鸣。
通过特写,可以更深入地探索被摄体的内心世界和情感状态。
2. 近景:近景镜头能够呈现被摄体的形态和质感,让观众对被摄体的细节有更清晰的认知。
这种景别适合展现物体的纹理、肌肤纹理等,让观众更加真实地感受到被摄体的存在和美感。
3. 中景:中景镜头能够展现人物之间的关系和动作,适合表现对话、交流、互动等场景。
同时,中景也能够呈现人物所处的环境,使画面更加丰富和完整。
4. 全景:全景镜头能够展现整个场景和人物的全貌,让观众对场景和人物有更全面的了解。
全景镜头适合展现壮观的自然风光、城市景观、大型活动等。
5. 远景:远景镜头能够展现广阔的景象和宏大的场面,让观众感受到大自然的美丽和力量。
远景镜头适合拍摄风景、城市风光、战争场面等。
在实际拍摄中,导演和摄影师会根据剧情需要和审美要求,灵活运用各种景别,以呈现最完美的视觉效果。
(完整版)阳光灿烂的日子角度和景别分析

一、景别:全景拍摄角度:正面这一组镜头采用全景,能够迅速让观众获知人物在空间中的位置,即观众一眼就可获知马小军在米兰家附近的巷子里(马小军强奸米兰未遂,仓惶逃窜;而正面的拍摄角度能够让观众看清人物的全貌,且镜头以一种匀速的速度进行,给观众制造一种平和稳定的观看视角,从而能给观众制造一种无障碍沟通的感觉,仿佛所发生的一切都那么顺其自然,水到渠成。
二、景别:近景拍摄角度:正面以近景的景别方式,能够让观众看清人物的面部表情,展现此时马小军五味杂陈的心理状态,懊悔、恼怒、忧虑……正面的拍摄角度让观众看清马小军的面部全貌,透过面部表情展现此时马小军的复杂心理。
此时的景别和拍摄角度相辅相成,帮助观众恰当解读此时人物心理。
三、景别:特写拍摄角度:正侧面这一组镜头运用特写的景别对马小军的腿、脚部进行特写,有强烈的暗示性,按时此时的马小军的步伐不是坚定的而是迟疑的,因为拍摄角度采取的是正侧面,能够让观众更深切地体会到物体运动的轮廓和速度,如果此时拍摄角度选择仰拍的话,表现的则是马小军坚定的脚步,但这与剧情不符。
中景的景别,是表现人物交流的最佳景别,此时镜头中只有马小军,可见这个镜头是剧中人物与观众进行交流的最佳景别。
仰角的拍摄角度,可以表现出马小军在楼梯的实际位置。
五、景别:全景拍摄角度:主观镜头这一镜头以楼梯间的衔接口空隙为拍摄角度,通过它来展现游泳池的部分景象;同时展示马小军的眼光所见。
全景展现了马小军所处的位置和整个空间的关系,俯角的拍摄角度在第一个层面上表现的是马小军在楼梯的底部,在第二层含义上,似乎对马小军的行为有贬低之意。
七、景别:小全景拍摄角度:仰角小全景展现了人物在空间中的位置关系,即马小军在楼梯的中间位置;而仰角的拍摄角度也表现了马小军此时的位置。
此时的马小军爬着爬着,就像在登一座一眼望不到边的高山,但此时他的步伐给人的感觉又是那么地坚定。
八、景别:小全景拍摄角度:主观心理小全景此时展现此时米兰和朋友们在游泳池的位置;主观心理从马小军的视角展现了他所看见的一切。
摄像景别和角度PPT课件

精选ppt
38
仰摄,可以使主体地位得到强化,被摄者显得 更雄伟高大:
精选ppt
39
(仰摄)如果想使被摄者的形象显得高大一些, 就可以降低摄像机的拍摄角度倾斜向上去拍摄:
这种画面产生的震撼力 较大,会使得观看者在心理 上和实质上更接近影片的场 景。
精选ppt
20
3、不同景别的意义
不同的景别,往往表现不同的视野、空间范 围、视觉韵律和节奏。景别不同,所表现的内容 和功用均不相同。从某种意义上讲,景别的选择 就是摄像者画面叙述方式和故事结构方式的选择, 是摄像者创作思维活动的最直接的表现。
16
中景
可以让主体四周空出很多 空间,并可以看到他们四周的 部分活动。中景经常用来拍摄 两个人的画面,这样,两个人 的交谈和反应,都可以在同一 时间看得到。
精选ppt
17
4).近 景
近景:主要用以突 出人物的神情或物体 的细腻质感 。
如果以人来作为被 摄的主体,则主要表现 成年人胸部以上部分或 局部的画面。
俯摄则有利于表现地面景物的层次 、数量、地理位置及盛大场面,给人以 深远、辽阔的感受。
俯拍拍摄在表现人物活动时,易于展现 人物的方位和阵势!
精选ppt
36
俯摄则有利于表现地面景物的层次、数量、 地理位置及盛大场面,给人以深远、辽阔的感受 :
精选ppt
37
3). 仰 摄(由下往上拍摄 )
仰拍一个目标,观看者会觉得这个目标好象显得特 别高大,不管这个目标是人还是景物。
在实际拍摄中,我们可以根据所表现的内容、 目的不同需要来确定被摄体的画面取舍与范围。
拍摄景别6大技巧教学

拍摄景别6大技巧教学
1.视角选择:不同的视角可以呈现出不同的景色,要根据场景选择合适的视角拍摄。
比如在拍摄高楼时,可以选择从下往上拍摄,让建筑物更加壮观。
2. 光线掌控:光线是拍摄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可以影响拍摄的效果。
在拍摄时要注意光线的方向和强弱,选择合适的光线角度可以营造出不同的氛围。
3. 构图技巧:构图是拍摄的基本技巧之一,要根据场景和主题选择合适的构图方式。
常见的构图方式有三分法、对称法、透视法等。
4. 快门控制:快门速度可以控制图片的清晰度和模糊度,可以通过调整快门速度来表现运动和静止的效果。
5. 焦距选择:焦距可以控制景深和视角大小,可以通过选择不同的焦距来表现出不同的效果。
6. 后期处理:后期处理可以改善图片的色彩和清晰度,可以通过修剪、调整亮度和对比度等方式来打造出更加出色的作品。
- 1 -。
镜头——景别、摄影机角度

俯角度
是指摄像机镜头高于被摄物体的角度。
倾斜
用倾斜的角度来拍摄,画面中的水平线不 是水平的,造成一种不稳定的视觉感受。
欣赏精彩片断3The.Prince.of.Egypt.埃及王子.
双语字幕.HR-HDTV.AC3.960X540.x264-人人影视制作.avi
讲述在埃及希伯来人的悲惨生活,由此转 到摩西的身世——从一个奴隶的孩子成为 埃及王子。
摄影机的角度
摄影机角度:是指摄影机拍摄主体时的倾 斜度,一般分为鸟瞰、水平角度、俯角度 、仰角度、倾斜。
欣赏精彩片断2The.Prince.of.Egypt.埃及王子.摄影角度.avi
偶然的一次机会让摩西了解了自己的身世 ,从而也改变了摩西的整个价值体系。通 过与父亲、母亲的对话,摩西一步步地了 解真相,内心世界也充满了矛盾,最终在 工地上爆发了自己的情绪,杀死了埃及士 兵,并逃离了埃及。
特写
特写是表现角色肩部以上的头像,身体某个 局部或是某一个物件细节的镜头画面。特 写是电影中刻画人物、描写细节的独特表 现手段,是电影艺术区别于戏剧艺术的最大 的特点之一。
欣赏《埃及王子》
打破传统的动画巨作
《埃及王子》的故事取自于《圣经﹒出埃 及记》,是一部具有着诸多现代电影元素 的动画巨片。
中景是能清楚地表现被摄对象的主要部分 (人膝盖或腰以上的部分)和事件的情节 性和动作性强的局部。中景画面中被摄对 象的形状特征占主要成分,善于表现人与 人,人与物,物与物之间的感情交流和相 对位置关系,也用于表现幅度较大的动作 和物体最有趣味,最吸引人注意的部分。
近景
是表现角色胸以上的镜头画面,可以让观众 看清人物脸部的神情、手的动作和物体的 形态、质感等特征,使观众更加溶入剧情, 贴近角色的内心世界。
影视语言第三讲景别及角度

视听语言教案主讲:代咏梅文学与传媒系201#年#月##日第三讲景别与角度一、教学目标1、了解景别与角度的概念2、知道景别的功能和意义3、知道角度的功能二、教学内容(首行缩进2字符,黑体,小4号,加粗)1.#################################2.############################################################### ####### (首行缩进2字符,宋体,小4号,行距23磅)三、教学重点(首行缩进2字符,黑体,小4号,加粗)###################################(可以分点写,格式同“教学目标”,可以与教学难点重合交叉,首行缩进2字符,宋体,小4号,行距23磅)四、教学难点(首行缩进2字符,黑体,小4号,加粗)#######################(可以分点写,格式同“教学目标”,可以与教学重点重合交叉,首行缩进2字符,宋体,小4号,行距23磅)五、教学方法(首行缩进2字符,黑体,小4号,加粗)####;#######;##########。
(可以分点写,格式同“教学目标”,首行缩进2字符,宋体,小4号,行距23磅)六、教学时间(首行缩进2字符,黑体,小4号,加粗)##学时(首行缩进2字符,宋体,小4号,行距23磅)七、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要拍摄画面时,导演首先要解决的一个问题就是机位的问题,即摄影机位置的问题。
机位不同,镜头效果也就不同。
第一,摄影机摆放在距离被摄主体多远的位置呢?拍摄距离不同,被摄主体在画面中所呈现的大小也就不同,这就形成了景别的差异。
第二,摄影机应该是放在被摄主体的正中,还是左边和右边,是上面还是下面?这又涉及到拍摄角度的问题。
那么什么是景别,什么是角度?它们分别具有什么样的功能呢?今天我们共同来探讨这个问题。
(二)新课教学一、机位在学习景别和角度之前,我们要先了解机位的概念,并树立机位意识。
摄影构图中的景别与角度

摄影构图中的景别与⾓度
摄影构图中的景别与⾓度
摄影我们必须要了解摄影构图中的景别与⾓度,如果你是淘宝店主,那么景别与⾓度的技巧就在合适不过啦!
1.景别
主要是指摄影机同被摄对象间的距离的远近,可使画⾯上的形象有⼤⼩变化。
景别⼀般分为远景、全景、中景、近景和特写。
●远景:远景是指摄影机从远距离拍摄事物,镜头离拍摄对象⽐较远,画⾯开阔。
图5-26所⽰为拍摄薰⾐草精油视频⽽选取的薰⾐草收割的远景镜头。
●全景:全景镜头是表现物体的全貌,或⼈物全⾝,这种镜头在淘宝视频中应⽤很多,⽤于表现商品的整体造型,图5-27所⽰为化妆品的全景镜头。
●中景:画框下边卡在膝盖左右部位或场景局部的画⾯称为中景画⾯。
中景在视频拍摄中占的⽐重较⼤,它将对象的⼤概外形展⽰出来,⼜在⼀定程度上显⽰了细节,是突出主体的常见镜头。
●近景:拍到⼈物胸部以上,或物体的局部称为近景。
近景能很好地表现对象特征和细节等。
●特写:特写⽤于表现对象的细节,这在淘宝视频拍摄中是必⽤的镜头。
细节的表现能体现商品的材质和质量等。
2.⾓度
是指在拍摄⼈物或者物品时,从多个⾓度拍摄更能体现事物的全貌,给我们全⾯的展⽰。
●正⾯拍摄:正⾯拍摄给买家第⼀印象,若是需要模特的商品,如服装和⾸饰等还需要在正⾯以多造型进⾏拍摄展⽰。
●侧⾯拍摄:侧⾯拍摄包括正侧⾯和斜侧⾯。
斜侧⾯不仅能表现商品的侧⾯效果,也能给画⾯⼀种延伸感、⽴体感,因此斜侧⾯的拍摄要多于侧⾯拍摄。
●背⾯拍摄:⼀般为表现商品的全貌,背⾯拍摄也不可少,如服装、鞋⼦和包包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机位距离被拍摄物体的远近不同,造成了 景别的差异;机位与被拍摄物体的水平夹 角和高低落差不同,造成了拍摄角度的差 异。
二、景别
景别,直观上看也就是取景区域、画面范 围大小的不同。 形成景别的原因包括: 1、机位距离被拍摄物体的远近不同: 2、焦距的不同。
景别的定义:
镜头由于与被拍摄物体的距离不同或焦距 不同,所摄取的不同范围的画面。
(图 《恋恋风尘》)。
侯孝贤作品中的叙事态度与立场、观照世 界的方式,与中国的美学和视觉观念是一 脉相承的。
对于波兰导演基耶斯洛夫斯基而言,近景、 特写镜头就是他的风格(图《蓝色》)。
他的电影更为关怀人的内心世界,关注个 体生命的生存境遇,生命价值,此时更需 要的,是摄影机近距离地逼近人物。
三、角度
王小帅导演的影片《17岁的单车》中有这 样四个镜头(图)前面三个镜头都是表现 人物局部的中景镜头,第四个镜头就是展 现人群全体的全景镜头,如果没有这个全 景镜头,我们就不可能对人群在空间中的 位置关系建立完整的认知。 全景与中、近景组合使用,便于我们既掌 握全局,又看清局部。
3、中景
中景是一种展现场景局部或人物膝盖以上 部分的景别(图《17岁的单车》)。 中景既能看到人物的部分面部表情,又能 看到部分身体动作与姿态,当我们展现舞 台的演员或主持人,需要既表现它们的部 分动作与身体的姿态,又要让观众看到它 们表情时就可以使用中景。 (图赖声川《暗恋桃花源》)。
不同景别的组合具有的丰富的表现力。
影片《巴顿将军》的开场,展现巴顿的形 象时,就结合了不同景别,同时展现了巴 顿将军的身材和服饰,特别是多个特写镜 头的组合,以细节勾勒出巴顿将军的身份、 个性。(图)
2.一些特殊的景别(如特写和远景),或 特殊的景别组合,可以抒发特定的情感、 表现特定的视角。
例如影片《这个杀手不太冷》开头,表 现莱昂和他老板两人的对话,吕克·贝松 使用一组特写镜头,引领我们去注意场 景中的细节(图):牛奶、墨镜、烟头、 照片……直到整个这一场对话完毕,我 们也没有看到主要人物莱昂的脸,营造 出一种悬念,也烘托了莱昂所从事的杀 手这一职业的神秘感。
5、特写
特写指用于细腻表现人物或被摄物体细部 特征的一个景别。 有时候,特写被应用于主观镜头,表现人 物主观视点。例如,希区柯克在影片《迷 魂记》中,拍摄男主人公进行跟踪时,使 用了一系列主观视点的特写镜头(图), 把悬疑的心理效果逐步积聚、推进。
5、特写
和远景一样,特写镜头也是一种超常规的 视点,日常生活中,特写或远景的视觉经 验较少遇到。 一般表达非常亲密的两个人之间的视野, 或者表达某种特别的凝视,可能会用到特 写的景别。 两种景别都用以表达特定的情感、特殊的 视点。
我们依据画框中所摄取的景物范围大小的 不同,来划分景别。
划分景别的标准,是根据画框中所截取的 人物身体部分的多少来确定的。
景别的界定:
1 远景:广阔的场面。 2 全景:人物的全身。 3 中景:膝盖以上的部分。 4 近景:胸部以上部分。 5 特写:颈脖以上的部位或被 摄物体的细部。
1、远景
远景用来表现环境、空间、景观、气势、 场景等的宏大,属于超常规视点的景别, 展现观众本人难以看到的新视点,从而拓 展影像的表现力。一般,我们在外景拍摄 中,展示开阔的空间、显示场景的全貌, 要运用远景。 远景有抒发情感、渲染气势的效果,常常 应用于影片或者某个独立的叙事段落的开 篇和结尾。
4、近景
近景指表现人物胸部以上或物体局部的景 别,主要用于通过面部表情刻画人物性格。 (图《四百下》又名《四百击》)
4、近景
近景通常需要与全景、中景、特写景别组 合起来使用。 我们可以通过较近距离的机位或者长焦镜 头拍摄人物的近景。 在近景中,人物周围的环境变的次要,演 员的面部表情则相当重要。(图《那山那 人那狗》)
全景通常是指展现环境全貌、人物全体的 景别,表现相对于局部的整体景观与场面。 从定义可以看到,对于全景的界定具有相 对性。全景可大可小,大到可能等同于远 景,小到仅仅囊括某一个人。
2、全景
全景具有叙事、描写的功能,侧重交代、 说明。它与表现局部的景别组合使用,可 以表现人物全局、空间整体。
2、全景
景别的作用
1、景别最基本的作用是叙事。
不同景别的组合使用,有利于把事件讲清 楚,把场面更全面的展现。 在同一场景中,不同景别的组合使用,也 是电影的特性之一,使电影区别于戏剧舞 台。 对于坐在戏剧舞台前的观众而言,他们的 视点是无法改变的,因此他们所直接看到 的视野范围只能是局限于一个景别。
拍摄的近距离往往产生强烈的视觉冲击。
1、远景
例如吕克▪贝松在影片《这个杀手不太冷》 的开篇,使用的是一组航拍的远景镜头, 让我们鸟瞰整个城市的外观(图),然后 把视野逐步缩小,切入到城市中具体某个 地点,即故事发生的现场。
1、远景
远景的拍摄通常需要利用某个较高的地势 (比如山坡或大厦高层),也可能需要借 助航拍或升降臂。
2、全景
3、不同景别的运用,决定了影像的 风格、作品的风格、导演的风格。某 些导演会偏好某一类型的景别。
比如侯孝贤,在会选择 比较远的机位。在拍摄人物行动时,机位 距离比较远,把人物置于他所身处的整体 空间里进行观察(图 《悲情城市》)。
到了抒情性的段落,侯孝贤的长镜头,呈 献给观众的,是台湾乡土一川山水的远景, 借景抒情。
景别与角度
机位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拍摄的景别和角 度,而景别和角度是构成影像的基础。
景别的分类主要包括远景、全景、中景、 近景、特写;
角度的分类主要包括仰视、俯视、平视以 及正面、侧面、背面。
选择特定的景别和角度进行拍摄,可以表 达特定的叙事内涵。
一、机位
机位(也叫“镜位”),是指在任何镜头 开始时,摄影机(有时候也需要考虑到灯 光的配合)在真实空间中位置。 如果下次拍摄必须移动摄影机,改变摄影 机的位置,或者仍然在相同的位置,却使 不同的透镜,那便称之为另一个机位。
摄影机与被拍摄物体之间,不仅会有距离 上的差异,还会有角度上的差异,因此有 了拍摄角度的概念。 对于拍摄角度的定义为:摄影机与被拍摄 对象的水平夹角与垂直夹角的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