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热管网施工组织设计
暖气管道工程施工方案

暖气管网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目录一、综合说明------------------------------------P2二、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和临时设施布置-------------P4三、劳动力计划----------------------------------P3四、施工进度计划及工期保证措施------------------P7五、主要施工机械、设备-------------------------P10六、工程主要部分及工程关键工序的施工方案-------P11七、质量保证措施-------------------------------P34八、冬、雨季施工措施---------------------------P44九、施工安全保证措施---------------------------P44十、现场文明施工措施及环保措施-----------------P50 十一、各方协调措施-----------------------------P53十二、工程交验后服务、保修措施-----------------P55第一章、综合说明工程名称:国电天津第一热电厂实施自营供热管网改造工程(热水管道工程)工程地点:天津市河东区建设单位:中国国电集团公司天津第一热电厂工程简况:本工程为供热管网工程,主供热管道全长6000米左右。
供热管道输送介质为热水,最大管径为DN400,供热面积约为70万平方米。
供热管道采用预制直埋保温管和玻璃钢保温架空管道,制作要求符合《高密度聚乙烯外护管聚氨酯泡沫塑料预制直埋保温管》(CJ/T114-2000)规定,保温材料为聚氨酯泡沫塑料和玻璃钢保温,外护高密度聚乙烯套管,管道保温前均要做防腐,刷铁红醇底漆两遍,弯头采用预制保温管件。
采用直埋敷设方式和架空方式。
直埋固定墩:砼强度等级为C30,垫层为C10,设计地耐为150KPa,全部回填土分层夯实。
安装要求波纹补偿器必须按图纸位置安装。
热力管网施工组织设计方案范文

热力管网施工组织设计方案1. 引言热力管网是指将热介质通过管道输送至各个供热用户,促使其供热需求得到满足的系统。
热力管网较为复杂,需要按照一定的管道布局和施工方案进行施工,因此需要制定一份可行的施工组织设计方案,以保证热力管网施工顺利实施。
本文将介绍一份热力管网施工组织设计方案,旨在提高施工效率和质量。
2. 施工区域和工期本次热力管网的施工区域是广州市,涉及道路、公共建筑、居民区等。
根据施工方案,共计需要施工 10 个月,包括前期准备、道路拓宽、管道敷设和系统调试等工作。
3. 施工流程3.1 前期准备前期准备是热力管网施工的重要环节,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制定详细的施工方案;•确定施工队伍组成和施工流程;•筹备施工所需的工具和设备;•搭建施工现场,确保施工安全;•与相关部门(如市政、供电等)协调好施工期限和施工范围。
3.2 道路拓宽道路拓宽是将管道敷设到各个施工点的重要环节,需要保障施工人员的安全和交通的顺畅,具体步骤如下:•确定施工现场和施工范围;•租用扩大机等机械设备,拆除绿地、路牌等障碍物;•挖掘排水沟和铺设排水管,确保道路排水通畅;•深耕树坑、施工积极绿化。
3.3 管道敷设管道敷设是热力管网施工的核心环节,需要精心把握施工质量和效率。
具体步骤如下:•确定敷设路线,避免与其他基础设施冲突;•准确测量地形和场地开挖深度;•土方挖掘后将管道铺设,保证管道口对齐,修整错位;•对铺设好的管道进行固定和封口;3.4 系统调试系统调试是热力管网施工的收尾工作,需要确保管道的通畅和系统的正常运行。
具体步骤如下:•进行水压试验,检查管道是否漏水;•进行全流程压力测试,保证管道畅通无阻;•安装阀门和逐级供水器等附属设备;•进行系统能耗测试,检查系统的稳定性。
4. 施工质量和安全为确保热力管网的施工质量和安全,应当按照以下步骤进行:•经常进行现场安全检查,确保施工人员的安全;•安排合理的工作强度和休息时间,防止出现劳动紧张现象;•进行全程监测和数据记录,确保施工质量符合标准;•建立完善的施工档案,为日后热力管网的跟踪管理提供依据。
供热管网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供热管网施工组织设计方案一、工程概况本工程为某热电厂热电联产集中供热管网工程一标段,包括:黄河东路(过南北运河),D426*8热水管260米;黄河东路(过七里河),D630*8热水管300米;未来大道(沈庄北路一金水东路),D600热水管660米,本工程为市政道路配套工程热力子项。
管道设计压力为1.6Mpa,供回水温度为130/65°C,供水管采用有补偿直埋敷设,回水管采用无偿直埋敷设。
管道连接方式为焊接。
编制依据:1、郑州市某热力工程设计院设计的某供热管网工程设计图纸及其它设计文件。
2、《城市直埋供热管道工程技术规程》(CJJ/T81-98)3、《城市热力管网工程设计规范》(CJJ34-2002)4、《城市供热管网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CJJ28-89)5、《城市供热管网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CJJ38-90)6、《工业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35-97)7、《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50236-98)8、《钢焊缝射线照片及底片分类法》(GB3323)9、《工业设备及管道绝热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50264-97)《工业设备及管道绝热工程管道及设备保温质量检验评定标准》(GB50:85-9)310、二、施工部署依据招标文件规定的工作内容,根据本工程工期紧、任务重的特点和具体情况,且考虑到土建与安装科学合理安排和密切协作的原则。
总体布属如下:1、充分做好开工前的准备工作,按照计划及时组织施工人员、机具进场,布设好施工用水、用电和安排好施工人员的生活设施。
及时组织工程材料进场,为正式开工做准备。
2、从工程开工之日起,做好材料的定购工作。
3、管沟开挖及管道主干线敷设全面铺开。
这阶段,已进入正式施工高峰,项目部各级、各专业管理人员,要加强工程的施工管理、组织指挥、施工现场调度和技术、质量安全管理以及于土建和安装各专业的交叉施工配合协调工作,确保顺利正常施工。
热力管网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热力管网施工组织设计方案一、项目背景热力管网是城市供热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将热能从供热厂源头输送到用户终端的关键环节。
热力管网施工组织设计方案的目的是确保热力管网的安全、高效、稳定运行,最大限度地满足用户的供热需求。
本项目旨在对城市的热力管网进行改造施工,并制定合理的组织设计方案,以确保施工进度和质量。
二、项目目标1.确保施工期间不影响正常的供热服务,最大限度地减少用户的不便。
2.保证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有效预防事故的发生。
3.确保施工质量,减少管道漏水、漏热等问题。
1.施工前准备工作在施工前,需进行详细的勘察和设计,包括温度、压力等参数的测量、管网的布置和设备的安装等。
同时,还需做好与用户的沟通工作,告知他们施工期间可能出现的影响和解决办法。
2.施工队伍组建和培训成立专业施工队伍,并组建由工地经理、技术负责人、安全负责人等构成的项目组。
对施工人员进行相关的培训,确保其熟悉施工流程和操作规范。
同时,要加强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
3.施工管理与协调制定详细的施工计划,并合理安排施工队伍的工作任务和时间节点。
与相关部门进行协调,确保施工过程中的顺利进行。
同时,关注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加强巡查和监督,及时处理施工中的问题。
4.施工设备和材料采购优质的施工设备和材料,确保其符合相关的标准和要求。
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施工图纸和规范进行操作,保证施工质量。
对使用的设备和材料进行定期维护和检查,确保其正常运行和使用寿命。
5.安全管理施工过程中,要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做好施工现场的安全防护工作。
设置必要的安全警示标志和警戒线,保障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加强施工人员的安全培训,提高其安全意识和安全操作技能。
6.施工质量控制对施工过程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包括管道的焊接、连接、密封等工艺操作的检验和验收。
采用先进的无损检测技术,对管道进行检测,确保其无漏水、无破损和安全牢固。
7.施工验收与交接工作施工完成后,进行全面的验收工作,确保施工质量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
热力管网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合作市城区集中供热工程中的热力管网工程土建施工项目施工组织设计一、编制依据(一)GXTC—0211024—1号工程施工招标文件(二)合作市城区集中供热工程设计图(三)国家建筑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与标准(四)按本单位机械设备、人员状况及成熟可靠的建筑安装施工经验二、工程概况(一)工程简介本工程系招标人利用国债资金与自筹资金新建的合作市城区集中供热工程中的热力管网工程及其配套土建施工项目。
热力管网约14.5公里、安波纹管补偿器36个、检查井(钢筋混凝土)17座、阀门88个、三通18个、弯头130个、异径管14个。
管内供热介质温度≤130℃、压力≤1.6Mpa,管材选用Q235钢,管径为159—478mm。
选用无缝钢管、螺旋缝钢管。
管道采用无补偿冷安装直埋敷设,供热供回水管均采用工厂预制直埋保温管。
保温层为硬质聚氨脂泡沫塑料,保护层为高密度聚乙烯塑料;本工程施工地点合作市,位于甘肃省西南部,地处青藏高原东北部,属高原大陆性气候,寒冷、湿润类型、光照辐射强、热量不足,春秋相连无夏,冬季寒冷漫长,气温日差较大,降雨集中,干旱连阴雨、低温、霜冻、冰雹、雪灾等气象灾害频繁。
(二)工程名称:合作市城区集中供热工程热力管网土建施工项目(三)工程类别:供热管网(四)工程代号:2001—159(五)业主单位:甘南州热力煤炭有限责任公司(六)工程地址:合作市城区(七)设计单位:中国市政工程西北设计研究院(八)施工范围:管道安装及配套土建(九)质量标准:达到国家施工验收规范合格以上标准三、工程特点及施工技术难点(一)工程特点本工程涉及到在合作市城区繁华路段上进行大管径工厂预制直埋保温管施工,施工区域车辆和行人多,市区环境要求高,施工单位应有交通安全、粉尘及噪音污染的有效保护措施。
由于该施工项目所在地冬季寒冷漫长,且管线施工还需过河、穿沟敷设,施工单位应制定切实可行的施工技术措施。
(二)工程难点1、在施工地点气象条件恶劣给组织施工带来的极大不利因素上2、在穿沟、过河的施工难度上3、在穿过主马路干线施工中的限时突击作业上4、在预制保温管道保护、堆放和运输上5、在分段管道水压试验及管道冲洗上6、在交通安全的防护、粉尘和噪音污染的防护上7、在合理划分区段、科学调配劳动力、施工进度的实施上四、施工部署(一)指导思想精心组织科学管理争创优质工程追求卓越奉献精品令业主满意精益求精优质服务开辟新的市场(二)奋斗目标确保工期质量创优服务一流信誉至上(三)施工工期要求根据招标文件要求,工期为2002年8月初开工,2003年8月底竣工,共210天(施工日期),我方在此基础上工期优惠10天。
供热管网改造施工组织方案

供热管网改造施工组织方案一、项目背景随着城市的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原有的供热管网已经不能满足需求,需要进行改造工程。
本项目旨在对供热管网进行改造,提高供热的可靠性和效率,确保居民的舒适度和供热的安全性。
二、施工目标1.提高供热的可靠性和效率;2.确保供热管道的安全性和可持续发展;3.减少对居民生活的影响。
三、施工内容1.供热管道的检修和更换;2.管道的清洗和疏通;3.管道的加固和排水设施的改善。
四、施工步骤1.施工前准备a.成立施工组织机构,包括项目经理、技术负责人、安全负责人等;b.制定施工方案,明确施工流程和时间节点;c.购买和调配施工所需的材料和设备;d.进行施工区域的勘察和测量;e.制定安全生产方案,确保施工期间的安全。
2.施工准备阶段a.划定施工区域和施工路线,确保施工的顺利进行;b.对原有管道进行检查和清洗,以便更换新的管道;c.准备施工需要的设备和工具;d.安装施工所需的施工材料,包括管道和配件等。
3.施工阶段a.进行供热管道的更换和加固工作;b.清洗和疏通管道,确保供热的通畅;c.进行排水设施的改善,以提高排水效果;d.安装监测设备,监控供热系统的运行情况;e.进行试运行和调试,确保供热的正常运行。
4.施工结束阶段a.进行设备和管道的验收工作;b.修复和恢复施工区域;c.清理施工现场,确保环境的整洁;d.编制工程竣工报告,总结施工经验和问题。
五、安全措施1.施工前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和培训,并制定安全操作规程;2.设置施工警示标志,指示施工区域,并保障施工现场的安全;3.对施工现场进行监控和巡查,防止事故的发生;4.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设备和材料,确保施工的质量和安全;5.定期对施工人员进行健康检查,确保施工人员的身体状况良好。
六、环保措施1.对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进行分类和处理,确保环境的卫生和整洁;2.使用环保材料和设备,减少对环境的污染;3.对施工区域进行封闭和覆盖,减少施工所产生的噪音和粉尘污染;4.将废水和废气排放进行合理处理,以减少对大气和水体的影响。
郑州市供热管网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郑州市供热管网施工组织设计方案一、项目概述本工程为郑州市供热管网施工项目,总投资额为5000万元。
该项目的主要目标是完成对郑州市供热管网的改造和升级,以提高其供热效率和安全性。
二、施工方案1. 项目区域划分根据该项目的具体情况,将项目区域划分为三个施工区域:东区、中区和西区。
每个区域拥有不同的管道网络,施工中需要注意区分和协调。
2. 供热管道铺设根据工程要求,将所有供热管道按照设计方案进行铺设和安装。
在该过程中,要严格控制施工材料的质量,确保管道的承载能力和耐久性满足工程要求。
3. 设备安装在供热管道铺设工作完成后,进行设备的安装工作。
根据设计方案,对设备进行调试和检测,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转。
4. 热力站建设为了实现对供热的集中控制和管理,需要在各施工区域建设热力站。
热力站的功能包括供热管道的控制、监测和维护等。
在施工过程中,需要严格按照设计方案建设热力站,确保其安全、可靠、高效。
5. 安全措施在施工过程中,安全是首要考虑的问题。
施工前需要制定详细的安全方案,包括安全教育、安全管理、安全装备等方面。
同时,需要对施工区域进行封闭和警示,以确保施工安全。
三、施工比较分析1. 传统造作传统造作的优点是施工时间短,成本相对较低。
但是,传统造作的缺点也比较明显,如施工质量无法保证、施工过程中容易受到天气等因素的影响等。
2. 预制管道预制管道的优点是易于实现自动化生产,施工速度快,采用标准化设计,质量易于控制。
然而,生产和运输成本较高,需要大规模的生产工厂和大型运输车辆。
3. 模块化组装模块化组装的优点是设计灵活,可以根据需要随时调整,生产周期短,施工安装方便快捷,不受天气影响。
缺点是需要一定的设计和制造技术,投资成本较高。
综合分析,对于本工程所需的施工方案,选择模块化组装较为适合。
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灵活调整,同时又可以保证工程质量和施工效率。
四、施工管理措施1. 施工进度控制制定详细的施工计划,对施工进度进行严格监控,及时调整施工进度,确保工期进度和质量目标的实现。
供热管网施工组织设计

高温水管网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编制:审核:审批:xx热力安装维修工程处二年月日目录1、编制依据2、工程概况2.1 概述2.2 主要工作量2.3 工程特点3、施工组织及部署3.1 施工部署指导思想3.2 组织机构3.3 施工总体安排部署4、施工运行计划4.1 施工进度计划5、资源配置计划5.1 劳动力配置5.2 施工设施及三通一平5.3 施工设备机具配置与进场计划5.4 施工用消耗材料6、创优规划6.1 创优指导思想6.2 工程质量指标6.3 创全优工程保证措施7、材料及设备接、保、检、运措施2.4 成立专项小组2.5 材料验收2.6 材料拉运2.7 焊材管理8、施工技术措施3.4 测量放线3.5 管沟开挖3.6 混凝土工程3.7 钢制管道施工技术措施3.8 管道组对3.9 直埋管道安装3.10 补偿器安装和管道的冷拉、热紧3.11 管道焊接3.12 管线下沟3.13 试压清洗方案3.14 回填3.15 雨季施工技术措施9、质量保证措施4.2 目的4.3 质量目标4.4 管理体系及责任人4.5 管理职责2.8 管道工程质检要素表10、施工管理措施3.16 HSE (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措施11、现场文明施工措施1、编制依据(1) 蓝图工号2009-R011《五一路至绿洲风景高温水管网工程》(3)CJJ28-89 《城市供热管网施工及验收规范》(5)CJJ38-1990 《城市供热管网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2、工程概况2.9 概述高温水管网工程位于开州路东侧,该工程为扩建工程的分支为DN200-350.线,从主管网开口到换热站位置。
管径根据设计要求,热网采用直埋敷设,管道均采用改性耐高温高密度聚氨酯泡沫保温外护玻璃钢预制直埋保温管,管材采用Q235B型钢材,DN≥200 管线采用螺旋管。
2.10 主要工作量螺纹钢管:蝶阀::补偿器;泄水井阀门井:固定支墩以及管沟开挖回填及余土外运等。
3、施工组织及部署3.17 施工部署指导思想,配为保证工程高效、优质完成,我单位精心组织、科学调成立施工项目部,抽调精兵强将组成专业化施工队,责任到人,实行精细管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蒲城县集中供热热力管网工程厂区外网工程实施性施工组织组织设计编制:(项目技术负责人、手签)审核:(项目经理、手签)批准:(公司技术负责人、手签)陕西华海水利工程有限公司二〇一三年八月目录第一章工程概况 (444)1.1 工程说明 (444)1.2 编制依据及原则 (666)1.3 管网的走向及敷设方式 (666)1.4 热力网调节及控制 (777)1.5 管网水力计算 (777)1.6 土建 (888)第二章施工方案和技术措施 (888)2.1 施工布置 (888)2.2 测量放线 (101010)2.3 管沟开挖及回填 (121212)2.4 管道焊接工程 (171717)2.5 管道防腐、保温及安装 (262626)2.6 混凝土工程 (303030)2.7 钢筋 (323232)2.8 模板工程 (333333)2.9 建筑物下灰土挤密桩工程 (343434)第三章质量管理体系与措施 (343434)3.1 质量计划 (343434)3.2 岗位职责 (353535)3.3 材料采购..................... 错误!未定义书签。
错误!未定义书签。
错误!未定义书签。
3.4 过程控制及检验............... 错误!未定义书签。
错误!未定义书签。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四章安全管理体系与措施............ 错误!未定义书签。
错误!未定义书签。
错误!未定义书签。
4.1 安全体系建设................. 错误!未定义书签。
错误!未定义书签。
错误!未定义书签。
4.2 安全经费保障................. 错误!未定义书签。
错误!未定义书签。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五章环境保护管理体系与措施........ 错误!未定义书签。
错误!未定义书签。
错误!未定义书签。
5.1环境保护体系................. 错误!未定义书签。
错误!未定义书签。
错误!未定义书签。
5.2污染物处理和排放与国家和地方环境保护标准的符合性错误!未定义书签。
错误!未定义书签。
错误!未定义书签。
5.3技术及管理措施可行性......... 错误!未定义书签。
错误!未定义书签。
错误!未定义书签。
5.4文明施工..................... 错误!未定义书签。
错误!未定义书签。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六章工程进度计划与措施............ 错误!未定义书签。
错误!未定义书签。
错误!未定义书签。
6.1 进度计划..................... 错误!未定义书签。
错误!未定义书签。
错误!未定义书签。
6.2 关键路径..................... 错误!未定义书签。
错误!未定义书签。
错误!未定义书签。
6.3 逻辑关系..................... 错误!未定义书签。
错误!未定义书签。
错误!未定义书签。
6.4 措施保证计划................. 错误!未定义书签。
错误!未定义书签。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七章配备计划...................... 错误!未定义书签。
错误!未定义书签。
错误!未定义书签。
7.1设备配置计划................. 错误!未定义书签。
错误!未定义书签。
错误!未定义书签。
7.2劳动力配置计划............... 错误!未定义书签。
错误!未定义书签。
错误!未定义书签。
7.3其它施工生产资源类的配置计划. 错误!未定义书签。
错误!未定义书签。
错误!未定义书签。
7.4资金使用计划................. 错误!未定义书签。
错误!未定义书签。
错误!未定义书签。
附表1:投入本标段的主要施工机械计划表错误!未定义书签。
错误!未定义书签。
错误!未定义书签。
附表2:投入本标段的试验和检测仪器设备表错误!未定义书签。
错误!未定义书签。
错误!未定义书签。
附表3:投入本标段的劳动力计划表 . 错误!未定义书签。
错误!未定义书签。
错误!未定义书签。
附表4:蒲城县集中供热热力管网工程厂区外网工程计划网络图错误!未定义书签。
错误!未定义书签。
错误!未定义书签。
附表5:蒲城县集中供热热力管网工程厂区外网工程计划横道图错误!未定义书签。
错误!未定义书签。
错误!未定义书签。
附表6:施工总平面布置图 ......... 错误!未定义书签。
错误!未定义书签。
错误!未定义书签。
附表7:临时用地表 ............... 错误!未定义书签。
错误!未定义书签。
错误!未定义书签。
蒲城县集中供热热力管网工程厂区外网工程施工组织组织设计第一章工程概况1.1 工程说明1.1.1 工程概况1、建设单位:北京创时能源有限公司。
北京创时能源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的蒲城县余热利用供热工程,热源利用陕西华电蒲城发电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蒲电公司)内建设的余热回收汽水换热首站,并由蒲城发电厂敷设DN900一次高温热水管网至蒲城城区,在县城区内各热用户处建设二次水水换热站及二次热网,经过换热后向用户供热,因首站距城区较远,管路压力损失较大,所以需在距离电厂东南角外墙16km 的转弯镇设置中继站进行中间加压。
2、项目背景根据县政府提供的书面文件,蒲城规划可供热面积按照800万平米考虑,蒲城县人民政府拟将蒲电公司作为供热热源。
3、城市概况蒲城县地处陕西关中东部渭河平原东北隅。
东经109°20′17″至109°54′48″,北纬34°44′50″至35°10′30″。
东与澄城、大荔相邻;西与富平相接;南与渭南接壤;北与白水相连;西北与铜川市相望。
县城位于县境中心,渭清、西禹公路交叉通过。
蒲城县全县总面积1583.58平方公里,辖17镇359个行政村,截止2009年底,全县总人口776311人,其中非农业籍人口149626人。
2009年全年实现生产总值(GDP)69.49亿元,较上年增长14.8%。
2009年全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462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3585元。
地属暖温带季风型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3.2度,无霜期180—220天,年平均降雨量550毫米。
年采暖时间为120天,采暖期室外计算温度为-5℃,采暖期平均室外温度为1.1℃,平均相对湿度为66%。
供热范围为中心城区,具体区域为:东临浦大公路,南靠西延铁路,西至铜浦铁路,北依昆元街,总用地面积2004.35hm2,其中东西向约5km,南北向约4km;远期规划人口35万。
供热规划覆盖范围是蒲城县县城中心城区,即主中心区、城东新城西区、城南新城西区和城南新城东区。
采暖供热规划及现有热负荷情况红旗路以北、迎宾路以西的区块由另一家热力公司供热,其他区块由本项目供热,长乐街以南及迎阜路以东区块尚未开发,需要供热的小区比较少。
目前城区的供暖品质较好的小区集中在朝阳街南北两侧,长乐街北侧,其他区域小区比较分散。
预计今年可实现集中供热的面积约为100—150万平米,根据城市发展的规律,远期可实现集中供热的面积约为800万平米,DN900管道可供热能力约为780多万平米。
4、供热介质供热管网使用的供热介质为建设在蒲城电厂的余热回收汽水换热首站,提供130/60℃高温热水,工作压力为2.02Mpa,设计压力等级为2.5Mpa。
5、热网概况热网循环水管网由供、回水管道组成,供热管网为枝状布置,主要采用直埋和架空敷设方式。
电厂供热管网由电厂围墙西边引出,至县城供热管网接入点。
与县城供热管网连接,形成环网。
热网设计厂内与厂外的分界线在电厂围墙外1.00m,厂外部分由电厂围墙外分界点到县城供热管网接入点中间经过中继站进行加压。
1.2 编制依据1.2.1 编制依据1.《蒲城县集中供热热力管网工程厂区外网施工图》2.《城镇供热管网设计规范》CJJ34-20103.《动力管道设计手册》2006.14.《城镇供热管网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CJJ28-20045.《高密度聚乙烯外护管聚氨酯泡沫塑料预制直埋保温管》CJ/T114-20001.2 管网的走向及敷设方式1.2.1 热力网主管线方案选择换热首站设于电厂厂区冷却塔东侧,一次网出厂区后沿着公路采用直埋方式敷设。
厂区内管线长约2.3公里,厂区外一米至城区管线约17.3公里。
1.2.2 热力网主管线走向及敷设方式根据热负荷使用性质及分布状况,结合城区热力规划,设计院对整个市区进行了教详细的踏勘,对管网走向进行了多方案的比较,并对其技术经济,环境影响,市容等进行了综合分析,使管网的走向力求避开主要街道,而又不远离热负荷中心区域,尽可能不动迁现有的房屋设施,并使管网敷设的路径短,以此作为设计指导思想。
通过详细踏勘之后,确立了热水管网的走向,叙述如下:新建热水管网主干线由热源厂即蒲城热电有限公司换热首站向东出线,管径Φ920×12 ,一次网由首站出来后沿厂区外墙敷设,过门处需加设盖板防止因过门高载重车辆压坏,管道经过电厂南部的污水处理区后架空敷设直至出厂区;出厂区后管道直埋敷设,考虑到直埋管道上方是农用耕地,管道埋深需为管顶埋深1.5m左右,由于周围的土地为失陷性黄土,管道地基在施工时需设垫层并进行夯实处理,防止因地基下沉造成管道拆压;距离厂区6公里的地方需穿越铁路,此处采用顶管方式敷设,距离厂区16公里的转弯镇需设一中继站,中继站内设有配电室及值班室,只进行回水加压,水泵采用两用一备,考虑节能及运行调节方便水泵需加设变频,中继站用电接自附近高压电缆,并在配电室内设置变压器;管道在孙镇和椿林镇分别设置DN200的分支管路并设置分支阀井;高温水管线采用直埋套筒补偿器解决管道热伸缩问题,需设置补偿器检查井和分支阀门井。
管网的设计根据实际情况,满足选材正确、敷设合理、补偿良好、流阻较小、造价低廉、安装维护方便、扩建灵活、整齐美观等要求。
1.2.3 中继站换热站的设置主要根据热负荷的疏密程度,确定其供热范围,本工程需余热回收换热首站(热泵余热利用)设在电厂内,设计规模为800万平米。
本工程需设中继加压泵站一处(两层:一层为设备,二层为办公间),中继泵站首站约18.3公里。
1.3 热力网调节及控制1.3.1 热水网的调节高温水管网的调节由热源厂和中继站根据热负荷的需要统一调度。
为保证热用户所需要的设计温度,满足各热用户的热负荷变化,由热源厂根据室外温度变化,进行必要的质或量的调节,以达到提高运行经济效益,节约能源的目的。
一次热网采用集中质调节和量调节方式相结合,即根据室外温度变化情况,集中在热源内部调整供热管网的供水温度或者是控制中继站的变频泵来调整流量来满足热用户的需要。
1.4 管网水力计算1.5.1 设计工况130℃/60℃的高温热水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