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种计算公式

合集下载

五种常用线迹的理论计算公式

五种常用线迹的理论计算公式

五种常用线迹的理论计算公式:线迹类型国际标准线迹代号(ISO4915)每米线迹的耗线量(L)) F& {. {) I/ [- S平车线步301 L=1.571+0.07854DT+0.0124D√Tt单线锁链线步101 L=2.7854+0.08927DT+0.0186D√Tt三线锁边504 L=4.0916+0.1893DT+0.2DK+0.031D√Tt 0 d/ A0 W; q) K2 |5 J% L, m双针锁链线步401 L=3.7854+0.08927DT+0.02173D√Tt ; W4 E' [0 K7 ]( e双针三线绷缝线迹406备注1、“√Tt”是指“跟号Tt”,不知道怎么打出Tt上面的一横。

2、L——每米长线迹的耗线量(m)+ e( X/ R3 m% v' m% H- V! H3、D——2cm长线迹内的针数(线迹密度)% i5 b- F7 v8 O( U# X+ C4、T——面料在压脚压力下的总厚度(mm)5、B——双针的针间距(mm)% G- ?. s$ G' J% O, n) v5 a$ }6 O0 ^6、K——锁边的切缝宽度,即刀门隔距(mm)7、Tt——缝线的特数. V! M6 s6 k: J, B常用缝线支数换算表英支相当于公支特(tex)√Tt值60英支/3 33.86 29.53 5.43480英支/3 45.14 22.15 4.706 - X- P2 t0 X1 o% B80英支/4 33.86 29.53 5.43442英支/3 23.70 42.19 6.49570英支/3 39.43 25.36 5.036 7 _5 v, d0 Y$ z+ Q: Y5 e举例:用平车线步(301线步)缝制针织涤纶弹力呢外衣,设线迹密度D=9,双层面料总厚度T=2.2mm,用70/3股线缝制,每件衣服上使用这种线迹的总长度为21.3m,试求每件衣服用线量是多少米?解:根据计算公式L=1.571+0.07854DT+0.0124D√Tt得L=(1.570+0.07854X9X2.2+0.0124X9X5.036)X21.3=78.555(米)线耗:名称线种(面线/底线)倍数备注# L8 i! |4 H5 h* R% k. M$ ^三线锁胶片粗黄线/涤棉线 8.5/11 14针/3CM/ l" s/ i& u% J* B* o& h/ A 单针涤棉/涤棉 1.5/1.5 14针/3CM双针涤棉/涤棉 3.0/3.0 14针/3CM人字行花涤棉/涤棉 3.5/3 12山/3CM人字拉丈根涤棉/尼龙线 3.5/3.5 12山/3CM三针拉丈根涤棉/尼龙线4/3.5 6山/3CM三针撞棉涤棉/涤棉 3.45/3.45 6山/3CM2 E4 t' Y. f9 `4 S3 h% R9 l 三线锁骨尼龙线/尼龙线 11.0/10.0 18针/3CM三线锁布涤棉/尼龙线 2.0/12.0 18针/3CM三线锁胶片涤棉/尼龙线4/14.5 18针/3CM三线锁棉涤棉/尼龙线 2/16.5 18针/3CM" m# A; ~3 D& I0 X4 V三线锁棉垫涤棉/尼龙线 4/20.5 18针/3CM三线琐密棉涤棉/尼龙线 2.5/45 只限土露白处,用4个尼龙线1 V- ~* S* g% L三线拉意粉带(无软棉/尼龙线 5.0/16 18针/3CM) `7 m# n3 Q6 P% R2 L 三线拉意粉带(有软纱)涤棉/尼龙线5.0/13 18针/3CM I! H' _' t. {, M5 L2 f" S* B三线锁飞边涤棉/尼龙线 6.0/13 5.0/12.5 面线为针线或尼龙线四线锁布涤棉/尼龙线 4.5/16.5 18针/3CM四线锁胶片涤棉/尼龙线 5.5/22 18针/3CM一线砍车涤棉/尼龙线 2.0/4 18针/3CM二线砍车包胶片涤棉/尼龙线 7.0/10 16针/3CM二线砍车拆车下脚边涤棉/尼龙线 4.5/9 网布/玻璃纱/喱士/永衣和无弹布4 O% O4 w, t5 h' K& Y二线砍车虾苏涤棉/尼龙线 6.8/5 7.0/10 面线为针线或尼龙线,底线为尼龙线4 v1 G0 O; O( A&二线砍车涤棉/尼龙线 14.0/10.0/16 面线为针线或尼龙线,底线为尼龙线打枣涤棉/涤棉 40CM 42针/3CM订花涤棉/涤棉 1 5CM 无底线4 {6 l! t, z: }锁勾圈涤棉/涤棉 200/280CM 锁到第一勾位/琐到尾人字包胶片涤棉/尼龙线 5.5/5 只限泳衣。

除法竖式计算公式

除法竖式计算公式

除法竖式计算公式摘要:一、引言二、除法竖式计算公式简介三、除法竖式计算公式推导四、除法竖式计算公式应用五、结论正文:一、引言在数学计算中,除法是一种常见的运算。

为了方便计算,人们发明了许多种计算方法,其中除法竖式计算公式就是一种非常直观且易于理解的方法。

本文将详细介绍除法竖式计算公式及其应用。

二、除法竖式计算公式简介除法竖式计算公式是一种将除法运算过程用竖式表示的方法。

它可以分为两个部分:被除数和除数。

被除数位于竖式的上方,除数位于竖式的下方。

在计算过程中,我们需要将被除数的每一位与除数进行比较,找到能够整除的最大的除数,然后将这个除数写在竖式的下方,并将它乘以除数得到一个数值,从被除数中减去这个数值,然后将下一位数字移到被除数的左侧,继续进行除法运算。

三、除法竖式计算公式推导我们可以通过数学归纳法来推导除法竖式计算公式。

首先,当被除数为0时,无论除数为多少,商都为0。

其次,假设当被除数为n 时,除法竖式计算公式成立,即:```/ d = a + n / d * 10 + n / d * 100 + ...+ n / d * 10^k```其中,a 为商的个位数,k 为商的位数。

那么当被除数为n+1 时,我们可以将被除数表示为n+1=10*n+1,然后将式子展开:```(10*n + 1) / d = (10*n / d) + (1 / d)```根据假设,10*n / d 可以表示为a + n / d * 10 + n / d * 100 + ...+ n / d * 10^k,所以:```(10*n + 1) / d = a + n / d * 10 + n / d * 100 + ...+ n / d * 10^k + (1 / d)```这就证明了除法竖式计算公式对于任意被除数都成立。

四、除法竖式计算公式应用除法竖式计算公式在日常生活和学术研究中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例如,在计算机科学中,除法竖式计算公式可以用来实现快速除法算法,提高计算效率。

三角形面积公式的十五种形式

三角形面积公式的十五种形式

三角形面积公式的十五种形式三角形是一个常见的几何形状,它有许多有用的性质和公式。

其中最基本的公式是三角形的面积公式。

根据给定的边长和角度不同,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有多种形式。

在本文中,我们将介绍三角形面积公式的十五种形式。

1.基本面积公式:三角形的面积等于底边乘以高的一半。

公式:A=(1/2)*b*h其中,A表示三角形的面积,b表示底边的长度,h表示高的长度。

2.海伦公式:根据三角形的三边长度来计算面积。

公式:A=√(s*(s-a)*(s-b)*(s-c))其中,A表示三角形的面积,a、b、c表示三个边的长度,s表示半周长(s=(a+b+c)/2)。

3.高脚公式:根据两条边和这两条边之间的夹角来计算面积。

公式:A = (1/2) * a * b * sin(C)其中,A表示三角形的面积,a、b表示两条边的长度,C表示这两条边之间的夹角。

4.底边和两边夹角公式:根据底边和两条边之间的夹角来计算面积。

公式:A = (1/2) * b * c * sin(A)其中,A表示三角形的面积,b、c表示两条边的长度,A表示底边和两条边之间的夹角。

5.两边和高公式:根据两条边和它们之间的高来计算面积。

公式:A=(1/2)*a*h其中,A表示三角形的面积,a表示其中一条边的长度,h表示这条边的高。

6.三边公式:根据三个边的长度来计算面积。

公式:A=(1/4)*√((a+b+c)*(-a+b+c)*(a-b+c)*(a+b-c))其中,A表示三角形的面积,a、b、c表示三个边的长度。

7.三边和角公式:根据三个边的长度和它们之间的角度来计算面积。

公式:A = (1/2) * a * b * sin(C)其中,A表示三角形的面积,a、b表示两条边的长度,C表示这两条边之间的夹角。

8.两边和一角公式:根据两条边的长度和它们之间的夹角,以及与一边相对的角度来计算面积。

公式:A = (1/2) * a * b * sin(C) * sin(D) / sin(B)其中,A表示三角形的面积,a、b表示两条边的长度,C表示这两条边之间的夹角,D表示与一边相对的角度,B表示另一条边与这两条边之间的夹角。

儿科学计算公式大全肾功能评估公式

儿科学计算公式大全肾功能评估公式

儿科学计算公式大全肾功能评估公式儿科学计算公式大全——肾功能评估公式在儿科医学领域中,准确评估儿童的肾功能对于诊断和治疗疾病非常重要。

为了满足这一需求,研究人员开发了多种肾功能评估公式,这些公式基于儿童的年龄、性别、身高和体重等因素,通过数学计算来预测儿童的肾功能。

本文将为您介绍一些常用的儿科肾功能评估公式。

一、Schwartz公式Schwartz公式是一种基于肌酐清除率的肾功能评估公式,适用于1岁以上的儿童。

该公式为:肌酐清除率(ml/min/1.73m²)= k × (身高/cm) / 肌酐浓度(μmol/L)其中,k为修正系数,根据年龄段的不同而不同。

常用的修正系数如下:- 1岁以上男性:k=0.413- 1岁以上女性:k=0.413- 13-18岁男性:k=0.635- 13-18岁女性:k=0.493二、Bedside Schwartz公式Bedside Schwartz公式是对Schwartz公式进行修正后的版本,适用于1岁以上的儿童。

该公式为:肌酐清除率(ml/min/1.73m²)= 0.413 × (身高/cm) / 肌酐浓度(μmol/L)三、Schwartz修正公式Schwartz修正公式适用于出生至1岁的婴儿,该公式综合考虑了年龄和身高等因素。

公式为:肌酐清除率(ml/min/1.73m²)= k × (身高/cm) / 肌酐浓度(μmol/L)其中,k为修正系数,根据年龄和性别的不同而不同。

四、Bedside Schwartz修正公式Bedside Schwartz修正公式适用于出生至1岁的婴儿,是对Schwartz 修正公式的修正。

公式为:肌酐清除率(ml/min/1.73m²)= 0.48 × (身高/cm) / 肌酐浓度(μmol/L)五、CKiD公式CKiD公式是一种适用于儿童慢性肾脏疾病评估的肾功能公式。

五除以四怎么计算公式

五除以四怎么计算公式

五除以四怎么计算公式在数学中,除法是一种常见的运算方式,它用来表示将一个数分成若干等份的过程。

而当我们遇到一些特殊的除法计算时,可能会需要用到一些特殊的方法来进行计算。

比如以五除以四,这是一个不太常见的除法计算,但我们可以通过一些特殊的公式来进行计算。

首先,我们可以将五除以四表示为5 ÷ 4。

在数学中,除法可以通过乘法来进行计算,这就是除法的倒数性质。

也就是说,5 ÷ 4 可以表示为5 × (1/4)。

所以,我们可以通过将除法转化为乘法来进行计算。

接下来,我们可以继续将5 × (1/4)进行计算。

这里的1/4可以表示为0.25,所以5 × 0.25 = 1.25。

这就是以五除以四的计算结果,即1.25。

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通过长除法的方式来进行计算。

长除法是一种用来计算除法的方法,适用于不太复杂的除法计算。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将5 ÷ 4表示为5.00 ÷ 4,然后通过长除法的步骤来进行计算。

首先,我们将5.00除以4,得到1余1。

然后,我们将余数1与0进行补零,得到10,然后再除以4,得到2余2。

最后,我们可以得出以五除以四的计算结果,即1.25。

总的来说,以五除以四的计算并不是很复杂,我们可以通过乘法或者长除法的方式来进行计算。

当然,如果我们使用计算器进行计算的话,也可以很轻松地得出结果。

但是,通过手工计算的方式,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除法的原理和计算方法。

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通过分数的方式来表示除法。

比如5 ÷ 4可以表示为5/4。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将分数进行化简,得到一个最简分数。

比如5/4可以化简为1 1/4,这就是以五除以四的计算结果。

总的来说,以五除以四的计算并不是很困难,我们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来进行计算。

无论是通过乘法、长除法、分数化简,还是通过计算器进行计算,我们都可以得出以五除以四的准确结果。

这也说明了数学是一门非常有趣和灵活的学科,我们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来解决问题。

五种计算公式

五种计算公式

五种计算公式⼈⼒资源管理师三级(三版)计算题汇总历年考点:定员,劳动成本,⼈⼯成本核算,招聘与配置,新知识:劳动定额的计算⼀、劳动定额完成程度指标的计算⽅法1.按产量定额计算产量定额完成程度指标=(单位时间内实际完成的合格产品产量/产量定额)×100%2.按⼯时定额计算⼯时定额完成程度指标=(单位产品的⼯时定额/单位产品的【能⼒要求】:⼀、核定⽤⼈数量的基本⽅法(原)(⼀)按劳动效率定员根据⽣产任务和⼯⼈的劳动效率,以及出勤率来计算。

实际上是根据⼯作量和劳动定额来计算。

适⽤于:有劳动定额的⼈员,特别是以⼿⼯操作为主的⼯种。

公式中:⼯⼈劳动效率=劳动定额×定额完成率。

劳动定额可以分为⼯时定额和产量定额两种基本形式,两者转化关系为:所以⽆论采⽤产量定额还是⼯时定额,两者计算的结果都是相同的。

⼀般来说,某⼯种⽣产产品的品种单⼀,变化较⼩⽽产量较⼤时,宜采⽤产量定额来计算。

可采⽤下⾯的公式:如果把废品率考虑进来,则计算公式为:⼆、劳动定员【计算题】:某企业主要⽣产A、B、C 三种产品,三种产品的单位产品⼯时定额和2011年的订单如表所⽰。

预计该企业在2011 年的定额完成率为110%,废品率为 2.5%,员⼯出勤率为95%。

请计算该企业2011 年⽣产⼈员的定员⼈数【解答】:A 产品⽣产任务总量=150×100=15000(⼯时)B 产品⽣产任务总量=200×200=40000(⼯时)C 产品⽣产任务总量=350×300=105000(⼯时)D 产品⽣产任务总量=400×400=160000(⼯时)总⽣产任务量=15000+40000+105000+160000=320000(⼯时)2011 年员⼯年度⼯⽇数=365-11-104=250(天/⼈年)【解答】:320000=250 ×8 ×1.1 ×0.98 ×(1 -0.025)≈152(⼈)(⼆)按设备定员根据设备需要开动的台数和开动的班次、⼯⼈看管定额,以及出勤率来计算定员⼈数。

六种资金等额计算公式

六种资金等额计算公式

六种资金等额计算公式在中国,一般有“金三银四”的说法。

即每年的3、6、9、12月分别是企业工资、奖金和分红发放月份。

按时间上,一般每月10日左右向公司提交工资。

从工作地点上看,一般工作地点在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也有个别省会城市(如北京)。

每个城市计算工资所用的资金标准也不尽相同,例如杭州的工资标准是按月尾余额除以12计算出日工资金额。

而上海等地则根据当月或前半个月发生的与该地区 GDP有关的经济事件与支出金额计算出了该地区月均工资。

按照资金在公司内部不同时,所占比例不同来计算等额,在计算时应根据公司业务性质来确定等额比例。

一、货币资金的等额,一般以期末余额为基础,进行估算这是中国货币资金最基本的等额计算方法,用来估算不同行业的资金情况。

1、现金等额:在会计上称为流通中现金,与银行存款等值。

计算公式为:公式=期末余额-期末存款额×100。

2、应收账款等额:是指在会计核算中将收到的所有客户单位应收账款金额除以客户已经计提的应收账款坏账准备比率所得到的余额,根据实际情况,即在企业不同业务性质下所占额度不一样,例如:销售商品时,将应收账款与预付账款进行对比计算等额;购进货物时,将货款与应付账款进行比较计算等额;生产经营活动上,将应收款项也进行比较计算等额。

3、银行存款等额制:是指一种货币资金支付单位应向银行偿还的到期债务,由单位按规定支付的本金和利息的资金等额制度。

该制度实施后,货币资金必须根据实际用途和企业经营所需而决定是否需要增加额度。

其中一般以货币资金余额为基础确定等额金额。

二、应付账款应付账款即为公司与供应商之间的款项,通常会包括应付工资、应付票据等。

其中,应付工资金额按月或按季计算,其在企业内部的分红率为10%-20%;应付票据应按年结算且不得贴现。

"应付款"是指公司向供应商支付现金、接受客户所持货物的所有权转移或因接受特定货物而享有的义务及/或权利,即购买商品、接受服务、承担责任和(或)出售商品,并应支付给供应商款项。

plc数值计算公式

plc数值计算公式

plc数值计算公式PLC数值计算公式。

在工业自动化控制系统中,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是一种常用的控制设备,它可以根据预设的逻辑条件和运算公式来控制各种工业设备的运行。

PLC数值计算公式是其中的重要部分,它可以帮助工程师们实现各种复杂的数值计算和控制任务。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PLC数值计算公式及其应用。

一、加法计算公式。

在PLC中,加法计算是最基本的数值运算之一。

其数值计算公式如下:C = A + B。

其中,A和B为输入变量,C为输出变量。

在实际应用中,可以通过PLC编程软件将A和B的数值输入到PLC中,然后通过逻辑控制程序实现加法计算,并将结果输出到C中。

例如,可以利用这个加法计算公式来实现两个传感器信号的加法运算,从而得到两个传感器信号的总和。

二、减法计算公式。

减法计算也是PLC中常见的数值运算之一。

其数值计算公式如下:C = A B。

其中,A和B为输入变量,C为输出变量。

通过PLC编程软件,可以将A和B的数值输入到PLC中,然后通过逻辑控制程序实现减法运算,并将结果输出到C中。

例如,在流量控制系统中,可以利用这个减法计算公式来实现两个流量传感器信号的差值计算,从而实现流量控制。

三、乘法计算公式。

乘法计算在工业控制系统中也是常见的数值运算之一。

其数值计算公式如下:C = A B。

其中,A和B为输入变量,C为输出变量。

通过PLC编程软件,可以将A和B的数值输入到PLC中,然后通过逻辑控制程序实现乘法运算,并将结果输出到C中。

例如,在温度控制系统中,可以利用这个乘法计算公式来实现温度传感器信号和控制阀门开度的乘积计算,从而实现温度控制。

四、除法计算公式。

除法计算同样在工业控制系统中有着重要的应用。

其数值计算公式如下:C = A / B。

其中,A和B为输入变量,C为输出变量。

通过PLC编程软件,可以将A和B的数值输入到PLC中,然后通过逻辑控制程序实现除法运算,并将结果输出到C中。

例如,在液位控制系统中,可以利用这个除法计算公式来实现液位传感器信号和流量控制阀门开度的除法运算,从而实现液位控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力资源管理师三级(三版)计算题汇总
历年考点:定员,劳动成本,人工成本核算,招聘与配置,新知识:劳动定额的计算
一、劳动定额完成程度指标的计算方法
1.按产量定额计算产量定额完成程度指标=(单位时间内实际完成的合格产品产量/产量定额)×100%
2.按工时定额计算工时定额完成程度指标=(单位产品的工时定额/单位产品的
【能力要求】:
一、核定用人数量的基本方法(原)
(一)按劳动效率定员根据生产任务和工人的劳动效率,以及出勤率来计算。

实际上是根据工作量和劳动定额来计算。

适用于:有劳动定额的人员,特别是以手工操作为主的工种。

公式中:工人劳动效率=劳动定额×定额完成率。

劳动定额可以分为工时定额和产量定额两种基本形式,两者转化关系为:
所以无论采用产量定额还是工时定额,两者计算的结果都是相同的。

一般来说,某工种生产产品的品种单一,变化较小而产量较大时,宜采用产量定额来计算。

可采用下面的公式:
如果把废品率考虑进来,则计算公式为:
二、劳动定员
【计算题】:
某企业主要生产 A、B、C 三种产品,三种产品的单位产品工时定额和 2011年的订单如表所示。

预计该企业在 2011 年的定额完成率为 110%,废品率为 2.5%,员工出勤率为95%。

请计算该企业 2011 年生产人员的定员人数
【解答】:
A 产品生产任务总量=150×100=15000(工时)
B 产品生产任务总量=200×200=40000(工时)
C 产品生产任务总量=350×300=105000(工时)
D 产品生产任务总量=400×400=160000(工时)
总生产任务量=15000+40000+105000+160000=320000(工时)
2011 年员工年度工日数=365-11-104=250(天/人年)
【解答】:
320000=250 ×8 ×1.1 ×0.98 ×(1 -0.025)≈152(人)
(二)按设备定员
根据设备需要开动的台数和开动的班次、工人看管定额,以及出勤率来计算定员人数。

属于按效率定员的一种特殊形式,主要适用于机械操作,使用同类型设备,采用多机床看管的工种。

(三)按岗位定员
根据岗位的多少,以及岗位的工作量大小来计算定员人数的方法。

适用于连续性生产装置(或设备)组织生产的企业,以及一些既不操纵设备又不实行劳动定额的人员。

可分为以下两种
1.设备岗位定员。

适用于设备开动时间内,必须由单人或多岗位多人共同看管的场合。

具体定员时要考虑:
(1)看管(操纵)的岗位量
(2)岗位的负荷。

(不足 4 小时的;三高作业连续不得超过 2 小时)
(3)每一岗位危险和安全程度,需走动的距离,可否交叉作业,设备仪器的复杂程度,需要听力、视力、触觉、感觉及精神集中度
(4)生产班次、倒班及替班的方法。

对于多人一机共同进行操作的岗位,其定员人数的计算公式如下:
2.工作岗位定员。

适用于有一定岗位,但没有设备,而又不能实行定额的人员。

如:检修工、警卫员、收发员等。

这种定员方法和单人操纵的设备岗位定员的方法基本相似,主要根据工作任务、岗位区域、工作量,并考虑实行兼职工作的可能性等因素来确定定员人数。

(四)按比例定员
某一类人员总是和另一类人员存在着一定的数量依存关系,企业定员时应根据国家或主管部门确定的比例进行计算
某类人员的定员数=员工总数或某一类人员的总数×定员标准主要适用于:企业食堂、托幼工作人员、卫生保健人员等服务人员的定员。

对于企业中某些非直接生产人员、辅助生产工人、工会、妇联、团委等脱产人员也可以比照此种方法。

(五)按组织机构、职责范围和业务分工定员主要适用于企业管理人员与工程技术人员的定员总结:
一、成本效益评估(调整)
1.成本效用评估是对招聘成本所产生的效果进行的评估。

包括:
总成本效用=录用人数/招聘总成本
招募成本效用=应聘人数/招募期间的费用
选拔成本效用=被选中人数/选拔期间的费用
录用成本效用=正式录用的人数/录用期间的费用
2.招聘收益成本比
招聘收益成本比=所有新员工为组织创造的总价值/招聘总成本
招聘收益-成本越高,说明招聘工作越有效。

二、人员录用数量评估
录用比=录用人数/应聘人数×100%
招聘完成比=录用人数/计划招聘人数×100%
当招聘完成比大于等于 100%时,则说明在数量上完成或超额完成了招聘任务;
应聘比=应聘人数/计划招聘人数×100%
应聘比则说明招募的效果,该比例越大,则招聘信息发布的效果越好。

三、匈牙利分析法
在解决员工任务指派问题是企业普遍采用——匈牙利法应用条件:
1.员工数目与任务数目相等;
2.求解的是最小化问题,如工作时间最小化,费用最小化等。

(注:教材中的例题)计算步骤:
1.根据所给表格建立矩阵;
2.对矩阵进行行约减(每一行减去本行最小数)和列约减(没有 0 的列减去本列最小数);
3.画“盖 0”线(从含 0 最多的行或列开始);
4.数据转换(“盖 0”线的数目小于矩阵维数,将未被“盖 0”线覆盖的数减去最小数,“盖 0”线交叉点加上最小数);
5.求最优解。

计算题
某车间产品装配组有甲、乙、丙、丁四位员工,现有A、B、C、D四项任务,在现有生产技术及组织条件下,每位员工完成每项工作所需要的工时如表1所示,请运用匈牙利法求出员工与任务的最佳分派方案,以保证完成任务的总时间最短,并求出完成任务需要的总工时。

表1 每位员工完成四项工作任务的的工时统计表单位:工时
计算题提示 [2007年5月]
匈牙利法
1 构成矩阵
2 使每行每列至少包含一个零 (用每行每列数分别减该行或该列最小数)
3 画盖零的直线数等于维数
a 首先从零最多的行或列画盖零的直线
b 直线数<维数,将进行数据转换
(找未被直线盖的最小数;所有未被直线盖的数-最小数;两直线相交点+最小数)
c 直线数>=维数,完成第三步
4 求最优解
a 找只有一个零的行或列,将其打√
b 将其对应的行或列的其它零打×
c 将最后打√的零对应的数(表格中)相加,即为最少工作时间
最后 =5+8+9+12=34
【能力要求】:(计算题出题点)
四、核算人工成本的基本指标基本指标包括:
五、核算人工成本投入产出指标
二、合理确定人工成本的方法
确定人工费支出的极限的方法:
(一)劳动分配率基准法
劳动分配率:是指企业人工成本占企业附加价值的比率。

附加值:由企业本身所创造的价值,是可以用来进行分配的收入。

可以用扣除法和相加法计算。

应用劳动分配率基准法的步骤:
1.计算目标销售额
目标销售额=目标人工费用/人工费用率
=目标人工费用 /(目标净产值率×目标劳动分配率)
2.在计算上年度和确定本年度目标劳动分配率的基础上,根据本年度的目标销售额计算出本年目标人工费用,并计算出薪酬总额的增长幅度
(二)销售净额基准法
根据前几年实际人工费用率、上年平均人数、平均薪酬和本年目标薪酬增长率,求出本年的目标销售额,并以此作为本年应实现的最低销售净额。

其公式为:目标人工成本=本年计划平均人数×上年平均薪酬×(1+计划平均薪酬增长率)
目标销售额=目标人工成本÷人工费用率
利用人工费用率(人工费用/销货额)还可计算销售人员每人的目标销售额。

步骤:先确定推销员的人工费用率,再根据推销员的月薪或年薪及推销员人工费用率计算推销员的年度销售目标。

计算公式:销售人员年度销售目标=推销人工费用/推销员的人工费用率
还有一种根据毛利率及人工费用率,计算推销员目标销售毛利额及推销人员毛利与工资的大致比例。

其公式是:推销人员人工费用率=推销人员人工费用总额/毛利额
目标销售毛利=某推销员工资/推销员人工费用率
(三)损益分歧点基准法
指在单位产品价格一定的条件下与产品制造和销售及管理费用相等的销货额,或者说达到这一销货额的产品销售数量。

还可以简要概括为公司利润为零时的销货额或销售量。

损益分歧点,可用公式表示为:
销售收人=制造成本+销售及管理费用
【能力要求】:
一、各类标准工作时间的计算方法(新)
1.制度工作时间的计算
年制度工作日=365 天-104 天-11 天=250天
季制度工作日=250 天÷4 季=62.5天/季
月制度工作日=250 天÷12 月=20.83天
年制度工作工时=250×8=2000(工时/人·年)
季制度工作工时=62.5×8=500(工时/人·季)
月制度工作工时=2000÷12=166.67(工时/人·月)
2.日工资、小时工资的折算
月计薪天数=(365-104)÷12=21.75(天/月)
日工资=月工资收入÷月计薪天数
小时工资=月工资收入÷(月计薪天数×8 小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