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西沙星联合舒巴坦_头孢哌酮治疗重症肺炎47例

合集下载

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联合盐酸莫西沙星治疗重症肺炎的临床效果

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联合盐酸莫西沙星治疗重症肺炎的临床效果

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联合盐酸莫西沙星治疗重症肺炎的临床效果【摘要】重症肺炎是一种临床表现复杂多样的严重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常常导致患者多器官功能受损。

目前常用的治疗方案存在局限性,需要新的药物提供更有效的治疗途径。

本研究旨在探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联合盐酸莫西沙星在重症肺炎治疗中的临床效果。

药理作用部分介绍了这两种药物的作用机制,试验设计及方法部分详细描述了临床试验的过程,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结果表明,联合应用两种药物在重症肺炎治疗中表现出良好的效果。

不良反应及并发症分析部分对可能出现的副作用进行了探讨。

综合评价表明,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联合盐酸莫西沙星在重症肺炎治疗中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但仍需要进一步研究以确定最佳治疗方案。

建议未来的研究应关注药物的安全性和长期疗效。

【关键词】关键词: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盐酸莫西沙星、重症肺炎、临床效果、药理作用、临床试验、不良反应、并发症、治疗方案、研究背景、应用前景、综合评价、研究方向。

1. 引言1.1 重症肺炎的临床特点重症肺炎是指肺部感染导致肺泡和间质发生炎症,临床表现为发热、咳嗽、呼吸困难等症状。

重症肺炎的临床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快速发展:重症肺炎起病急,发展迅速,病情危重,常伴有高热、呼吸急促等症状。

患者在短时间内可出现肺泡充满炎性渗出物,导致呼吸功能急剧下降。

2. 病原复杂:重症肺炎可以由细菌、病毒、真菌等多种病原体引起,其中细菌感染最常见。

在医院获得性重症肺炎中,耐药菌感染的比例逐渐增加,治疗难度加大。

3. 并发症多:重症肺炎患者常合并肺部感染、脓胸、多器官功能衰竭等并发症,病情复杂,治疗难度较大。

4. 预后差:由于重症肺炎病情发展迅速,容易导致呼吸衰竭、休克等危重状态,预后较差,治疗需及时、全面、有效。

重症肺炎是一种病情危重、发展迅速、病原复杂且预后差的疾病,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

在临床治疗中,及早诊断、积极处理并发症、选择有效的抗菌药物等措施对于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改善预后非常重要。

头孢哌酮钠_舒巴坦钠联合莫昔沙星治疗重症肺炎50例报告

头孢哌酮钠_舒巴坦钠联合莫昔沙星治疗重症肺炎50例报告

白细胞 血小板 ( × 109 / L) ( × 109 / L)
PaO2 ( mm Hg)
氧合指数 ( mm Hg)
38 74. 5 ± 16. 4 16. 5 ± 4. 1 96 ± 18 49. 8 ± 12. 6 242 ± 38
38 10. 3 ± 2. 6a 6. 5 ± 1. 8a 117 ± 21 79. 3 ± 19. 6a 401 ± 54a
综上所述,BS 是一种罕见的肾小管疾病,以 肾性低钾,代谢性碱中毒,高肾素、高醛固酮血症 为主要临床特点,可伴有低钠、低氯、低镁血症, 目前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明确,故不可治愈,治疗以 对症治疗为主,坚持长期服药,预后良好。
[参考文献] [1] 殷方关,郑方遒,张鑫,等 . 巴特综合征临床分析
[J]. 中华医学杂志,2011,91 ( 3) : 528-531. [2] 周美央,梁华 . 巴特综合征研究进展[J]. 国际泌尿
DOI: 10. 3969 / g. issn. 0253-9802. 2011. 12. 015 作者单位: 浙江桐乡市第一人民医院 ICU ( 314500)
分析了 50 例应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联合莫昔沙 星治疗的重症肺炎患者治疗前后的相关指标,旨在 评价该治疗方案对重症肺炎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 下。
观察治疗过程中患者的体温变化,比较抗感染 治疗前、治疗 3 周后患者血清 CRP、血常规、动脉 血气 ( PaO2 、PaO2 / FiO2 ) 、肝功能 ( ALT、AST) 、 肾功能 ( 血尿素氮、血清肌酐) ; 根据患者病情变 化复查胸部 CT 或胸部 X 线片,分析渗出病灶吸收 情况。所有入选重症肺炎患者在抗感染治疗前常规 留痰进行痰培养,留痰方式包括口腔清洁后用力深 咳后痰液或经气管插管吸引留取痰,治疗过程中根

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联合盐酸莫西沙星治疗重症肺炎的临床效果

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联合盐酸莫西沙星治疗重症肺炎的临床效果

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联合盐酸莫西沙星治疗重症肺炎的临床效果引言重症肺炎是一种严重的呼吸系统感染疾病,常见于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

该疾病常常因细菌、病毒或真菌感染引起,临床表现为高热、咳嗽、咳痰、呼吸急促、血氧饱和度下降等症状。

治疗重症肺炎的方法包括抗生素、呼吸支持、抗炎等措施。

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联合盐酸莫西沙星是一种常用的治疗重症肺炎的药物组合,其临床疗效备受关注。

本文将就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联合盐酸莫西沙星治疗重症肺炎的临床效果进行深入探讨。

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与盐酸莫西沙星的药理作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是一种第三代头孢菌素类药物,具有广谱的抗菌作用,特别对于革兰阴性菌、肺炎链球菌等呼吸系统感染病原菌具有很强的杀菌作用。

盐酸莫西沙星是一种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具有很强的抗菌作用,对于革兰阴性菌、肺炎链球菌等病原菌有很好的杀菌作用。

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与盐酸莫西沙星联合使用,可以互补两种药物抗菌作用,对于重症肺炎的病原菌有更好的杀菌作用。

临床研究一项关于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联合盐酸莫西沙星治疗重症肺炎的临床研究显示,该药物组合治疗重症肺炎的有效率高达90%以上,显著高于单独使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或盐酸莫西沙星的治疗效果。

患者的体温下降、咳嗽、咳痰等症状明显改善,肺炎病原菌的清除率也明显提高。

患者的呼吸功能得到明显改善,大部分患者的血氧饱和度达到正常范围。

这些结果表明,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联合盐酸莫西沙星在治疗重症肺炎中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

临床应用在临床上,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联合盐酸莫西沙星常常用于重症监护病房中治疗重症肺炎患者。

在使用该药物组合的临床医生还应密切监测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对于不同类型的病原菌感染,还需要根据药敏试验结果调整抗菌治疗。

在治疗过程中,患者的肝肾功能、胃肠道功能等也需要得到充分的关注。

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联合盐酸莫西沙星治疗重症肺炎的临床应用需要医护人员密切配合,确保患者能够获得及时有效的治疗。

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联合盐酸莫西沙星治疗重症肺炎的临床效果

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联合盐酸莫西沙星治疗重症肺炎的临床效果

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联合盐酸莫西沙星治疗重症肺炎的临床效果1. 引言1.1 重症肺炎的临床特点重症肺炎是一种病情严重且病死率较高的疾病,主要表现为急性发热、咳嗽、胸痛、呼吸困难等症状。

临床上还可出现呼吸频率增快、心率加快、血压下降等症状。

重症肺炎常见病原体包括细菌、病毒、真菌等,其中细菌感染最为常见。

重症肺炎发病急,病情变化快,严重者可出现严重呼吸衰竭、休克、脓毒血症等并发症,威胁患者生命。

对于重症肺炎的诊断和治疗,早期干预尤为重要。

临床上通常会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影像学检查结果和痰液培养等进行诊断,并选择合适的抗菌药物进行治疗。

由于病原体耐药性的增加以及患者免疫状态的不同,重症肺炎的治疗仍面临一定的挑战。

寻找更有效的治疗方法对于提高重症肺炎患者的治愈率和降低病死率具有重要意义。

1.2 治疗重症肺炎的现状重症肺炎是一种临床常见且危重的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具有发病急、病情重、转变快的特点。

目前,重症肺炎的治疗仍然是一个临床难题,常规治疗效果不佳,疗程较长且易出现耐药性问题。

传统治疗包括抗生素、呼吸兴奋剂等药物,但随着细菌的逐渐耐药,常规治疗的疗效逐渐减弱。

寻找一种新的治疗方法,提高治疗效果,减少不良反应变得尤为重要。

1.3 研究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评估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联合盐酸莫西沙星治疗重症肺炎的临床效果。

重症肺炎是一种常见且严重的呼吸系统感染疾病,临床上常见于重症监护病房,患者病情危重,病死率高。

目前治疗重症肺炎的药物有限,且部分病原体对常规抗生素已经产生耐药性,导致治疗效果不佳。

本研究旨在探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联合盐酸莫西沙星这一新型抗生素联合应用的临床效果,旨在为重症肺炎的治疗提供更有效的药物选择和治疗方案,以提高患者的治疗成功率和生存率。

通过本研究,我们希望能够更深入地了解这种药物的药理作用,评估其在临床应用中的疗效和安全性,为临床实践提供更科学、有效的指导和依据。

2. 正文2.1 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联合盐酸莫西沙星的药理作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是一种第三代头孢菌素,具有广谱抗菌作用,主要通过抑制细菌的细胞壁合成而发挥抗菌活性。

莫西沙星联合头孢哌酮舒巴坦钠治

莫西沙星联合头孢哌酮舒巴坦钠治

莫西沙星联合头孢哌酮舒巴坦钠治摘要】目的:研究老年重症肺炎治疗应用莫西沙星联合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的临床疗效。

方法:抽取2017年9月-2019年9月我院收治的100例老年重症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治疗的先后顺序将他们分为两个治疗小组,每个小组50例老年患者。

基础信息无太大差异情况下,对照组老年患者选用单药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治疗,观察组老年患者选用莫西沙星联合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治疗,对比治疗后的临床疗效。

结果:对照组老年患者的有效治疗率为74%,观察组老年患者的有效治疗率为94%,两组老年重症肺炎患者的治疗效果的有效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老年肺炎患者接受了莫西沙星联合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的治疗后,临床症状明显改善,且不良反应发生率非常低,是一项值得推广的应用。

【关键词】老年重症肺炎;莫西沙星;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1、老年重症肺炎患者资料与临床治疗方法1.1老年重症肺炎患者资料抽取2017年9月-2019年9月我院收治的100例老年重症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治疗的先后顺序将他们分为两个治疗小组,每个小组50例老年患者。

对照组老年患者的年龄61-77岁,平均年龄在(65.9±2.3)岁,男患者28例,女患者22例,其中伴有高血压患者17例、糖尿病患者26例、冠心病患者17例;观察组老年患者的年龄57-75岁,平均年龄在(62.7±2.4)岁,男患者31例,女患者19例,其中伴有高血压患者20例、糖尿病患者21例、冠心病患者19例。

两组老年重症肺炎患者的年龄、病情等其他基础资料比较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临床治疗方法给予对照组老年重症肺炎患者选用单药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采用静脉滴注方式为患者滴注3g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每间隔12h用药一次,连续治疗2周。

给予观察组老年重症肺炎患者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的基础上使用莫西沙星进行治疗,药物具体使用情况如下:采用静脉滴注方式为患者滴注3g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每间隔12h用药一次;然后为患者静脉滴注莫西沙星,每次使用0.4g,每天使用1次,连续治疗2周。

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联合盐酸莫西沙星治疗重症肺炎的临床效果

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联合盐酸莫西沙星治疗重症肺炎的临床效果

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联合盐酸莫西沙星治疗重症肺炎的临床效果1. 引言1.1 研究背景重症肺炎是一种严重的呼吸系统感染性疾病,常见于重症患者,病情危急,病死率高。

目前,针对重症肺炎的治疗主要依靠抗生素,但由于病原体的变异性和耐药性的增加,传统抗生素在治疗重症肺炎时面临一定的挑战。

本研究旨在探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联合盐酸莫西沙星治疗重症肺炎的临床效果,从药理作用、临床试验设计、试验结果、不良反应及副作用以及安全性评估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为临床治疗提供更加科学和有效的参考依据。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探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联合盐酸莫西沙星治疗重症肺炎的临床效果,评估其对病情的改善和患者生存率的影响。

通过临床试验设计和结果分析,我们旨在验证该联合用药在重症肺炎治疗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为临床医师提供更好的治疗选择和指导。

本研究还旨在探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与盐酸莫西沙星的药理作用及其在重症肺炎治疗中的作用机制,为未来的研究提供启示和借鉴。

通过本研究的开展,我们希望为重症肺炎的临床治疗提供更深入、更全面的了解,为患者的康复和生存质量提供更加有效的支持和帮助。

1.3 研究意义重症肺炎是一种危重疾病,常常导致死亡或长期并发症。

目前对于重症肺炎的治疗存在很多挑战,包括病原体复杂多样、耐药性增加等问题。

寻找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案对于患者的生存具有重要的意义。

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联合盐酸莫西沙星是一种具有广谱抗菌作用的药物组合。

通过研究该药物组合在治疗重症肺炎中的临床效果,可以为临床医生提供一个新的治疗选择,有助于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降低病死率,缩短住院时间,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本研究的意义在于探索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联合盐酸莫西沙星在治疗重症肺炎中的疗效和安全性,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加有效的治疗方案,为患者争取更多的生存机会,提高生活质量。

也有助于推动重症肺炎治疗的进步,为未来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2. 正文2.1 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联合盐酸莫西沙星的药理作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联合盐酸莫西沙星是一种联合使用的广谱抗生素,具有针对多种细菌引起的肺炎的治疗作用。

莫西沙星与头孢哌酮舒巴坦钠共同治疗老年重症肺炎的临床研究

莫西沙星与头孢哌酮舒巴坦钠共同治疗老年重症肺炎的临床研究

医药界 2020年04月第08期—5—论著延续性护理在肠造口护理中对改善并发症及自我护理的效果钟颖萍 吴虹仪 舒海莹(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肛肠外科,贵州 贵阳 550001)【摘要】目的:探讨在肠造口护理中实施延续性护理对改善并发症及自我护理的效果。

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600例肠造口手术患者,按照随机方法将其平均分为两组,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00例。

其中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延续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效果。

结果 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患者自我护理能力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

结论 在肠造口护理中应用延续性护理可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升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临床应用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延续性护理;肠造口护理;并发症;自我护理;应用效果【中图分类号】R 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4808(2020)08-005-02肠造口手术作为治疗胃肠肿瘤的一种有效的方式,对治疗疾病具有重要的作用。

但是造口手术治疗,改变了患者的排便方式,对患者的生活及工作都带来了很大的不便;若是术后或出院后未进行有效的护理,则容易出现造口狭窄、造口周围感染等多种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

因此,科学有效的护理措施对于改善并发症以及提升护理效果十分重要。

为此我院对收治的肠造口患者实施延续性护理,现对其临床护理效果进行探讨分析,详细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次研究选择的观察对象为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我院收治的600例肠造口患者,按照随机方法平均分组,观察组300例,对照组300例。

观察组中,男女比例为174:126;年龄取值范围为40~75岁,平均为(58.3±4.2)岁。

对照组中,男女比例为175:125;年龄取值范围为41~75,平均为(58.5±4.3)岁。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

莫西沙星联合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对治疗重症肺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莫西沙星联合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对治疗重症肺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表 1 两组治疗效果对比 n(%)
组别 n 显效
有效
对照组 39 12(3077) 18(4615)
观察组 39 22(5641) 15(3846)
无效 9(2308) 2(513)
总有效 30(7692) 37(9487)
注:χ2=5186,P=0023<005
22 炎性指标 治疗后,两组 WBC、CRP均降低,且观察组 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2)。
·220·
吸收;有效:临床症状及体征明显改善,痰菌培养及白细胞计 数改善但未恢复至正常水平,肺部炎性病变部分吸收;无效: 临床症状及体征未有改善,痰菌培养、白细胞计数及肺部炎性 病变未有改善,反有加重趋势〔3〕。总有效 =显效 +有效。② 炎性指标。分别抽取患者治疗前、治 疗 结 束 后 空 腹 静 脉 血 3mL,使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白细胞计数(WBC),酶联免 疫吸附法检测 C反应蛋白(CRP)水平。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 SPSS18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 资料以(x±s)表示,采用 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 用 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疗效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 9487%(37/39)比对照组 7692%(30/39)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

0235
17857
0618
49573

0815
0000
0539
0000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aP<005
3 讨论 肺炎是临床中常见的感染性疾病,由不同病原体或其他
因素导致肺部出现炎症反应,使患者出现咳嗽、发热、呼吸困 难、气促等不适症状及体征。主要病因由细菌感染导致,其中 以流感嗜血杆菌和肺炎链球菌最为常见,因此临床治疗应以 抗感染抗菌为主要治疗原则〔4〕。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拮抗A T 1的作用,抑制细胞增殖并加速细胞凋亡,对抗心脏和血管重塑,延迟或逆转心肌肥厚,降低左室重量指数,改善心功能。

血管紧张素II 受体拮抗剂长期服用,极少部分患者会出现肾功能加重和高钾血症,尤其与保钾类利尿剂合用更易出现,应定期复查肾功能、离子。

本组病例未出现上述改变,考虑与例数少有关。

头晕的不良反应一般由于血压低引起,应定期监测血压,如血压≤90/60mmHg ,应减量或停用此类药物。

从本组病例可以看出,在常规强心、利尿、扩血管治疗心力衰竭基础上,加用缬沙坦治疗1年后,心功能明显改善,心率、血压明显下降,LVDD 、LVEF 较治疗前明显改善,运动耐力提高,病死率下降,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

服药1次/d ,患者依从性好,不良反应少。

因此,长期服用是一种治疗心力衰竭安全而有效的药物。

表3 治疗组与对照组LVDD 、LVEF 比较组 别LVDD(mm)LVEF(%)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治疗组62.3±3.559.2±2.134.3±5.240.5±6.4对照组63.2±3.962.4±2.435.2±4.837.3±5.0注:治疗前后比较 P <0.05,组间比较P <0.05表2 治疗组与对照组心率与血压比较组 别心率(次/min)收缩压(mmHg)舒张压(mmHg)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治疗组91.5±17.679.0±5.8150.3±21.5128.2±12.295.7±12.279.4±11.0对照组92.2±14.383.2±6.4148.6±20.2135.3±15.494.6±10.885.6±10.2注:治疗前后比较 P <0.05,组间比较 P <0.05笔者对本科47例重症肺炎患者采用莫西沙星联合舒巴坦-头孢哌酮进行治疗,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根据英国胸腔协会1987年制定的重症肺炎诊断标准[1],符合下列3条或3条以上者诊断为重症肺炎:①呼吸频率>30次/min ;②舒张期血压<60mmHg :③意识模糊;④动脉血氧分压(PaO 2) <7.3kPa ;⑤白细胞计数>4×109/L 或<30×109/L ;⑥血清尿素氮>7mmol/L ;⑦血小板计数<140×109/L ;⑧X 线表现多叶受累。

住院患者47例,男性25例,女性22例。

年龄21~78岁,平均年龄62.7岁。

以发热、咳嗽、咳痰为主要症状,患者均高热,最高体温40.3℃,47例中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20例,支气管扩张8例。

47例患者治疗前痰细菌培养分离出细菌28株,其中克雷伯杆菌7株,金黄色葡萄球菌3株,大肠埃希菌4株,铜绿假单胞菌6株,肺炎链球菌3株,流感嗜血杆菌2株,奇变形杆菌、表皮葡萄球菌及容血性葡萄球菌各1株。

2 治疗方法在降温、吸氧、止咳化痰、补液及对症处理等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静滴莫西沙星0.4qd 及静滴舒巴坦-头孢哌酮2gbid 进行治疗,10~14d 为1个疗程。

3 观察项目包括咳嗽、咳痰、发热、肺部ā音以及血、尿常规,肝肾功能及莫西沙星联合舒巴坦-头孢哌酮治疗重症肺炎47例杨 烁 王奕儿【摘要】目的 探讨莫西沙星联合舒巴坦-头孢哌酮治疗重症肺炎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 对本科47例重症肺炎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静脉滴注莫西沙星0.4qd 及舒巴坦-头孢哌酮2gbid 进行治疗,10~14d 为1个疗程。

结果 47例患者痊愈35例;有效8例;总有效率91.5%。

结论 莫西沙星联合舒巴坦-头孢哌酮治疗重症肺炎效果好,不良反应少。

【关键词】莫西沙星;舒巴坦-头孢哌酮;重症肺炎中图分类号:R969.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194(2009)07-0077-02X 线胸片。

在用药前后做痰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

观察不良反应。

4 疗效判断标准根椐卫生部1993年颁发的《抗菌素药物研究指导原则》分痊愈、显效、进步、无效4级评定。

以痊愈和显效例数计算有效率。

①痊愈:症状和体征消失,白细胞计数及分类正常,痰细菌培养转阴,X 线胸片显示炎性病灶基本吸收;②显效:体温正常,症状及体征基本消失;白细胞计数正常,痰培养病原菌转阴,肺部X 线胸片显示炎症大部分吸收;③进步:体温正常,症状与体征明显减轻,X 线胸片肺部炎症有吸收:④无效:体温正常或高于正常,症状及体征无改变或加重;白细胞计数高于正常;X 线胸片肺部炎症无改变或加重。

5 结 果5.1 临床疗效用药后平均退热时间3.1d 。

47例中1个疗程后痊愈35例;有效8例;总有效率91.5%。

5.2 不良反应接受治疗的47例患者中,轻度胃肠道反应2例,头痛2例,不良反应轻微,对症处理后,症状消失,无肝肾功能损害。

无中枢神经系统不良反应及皮肤过敏等。

广东省潮州市潮安县庵埠华侨医院(515638)6 讨 论莫西沙星是广谱和具有抗菌活性的8-甲氧基氟喹诺酮类抗菌药。

对革兰阳性菌、革兰阴性菌、厌氧菌、抗酸菌和非典型微生物如支原体、衣原体和军团菌有广谱抗菌活性。

莫西沙星的抗菌作用机制为干扰Ⅱ、Ⅳ拓扑异构酶。

拓扑异构酶是控制DNA 拓扑和在DNA 复制、修复和转录中的关键酶。

导致对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糖肽类、大环内酯类和四环素耐药的耐药机制不影响莫西沙星的抗菌活性。

莫西沙星和这些抗菌药无交叉耐药性。

至今未发现质粒介导的耐药性的出现。

一些对其他喹诺酮类耐药的革兰阳性菌和厌氧菌对莫西沙星敏感。

舒巴坦-头孢哌酮为一复合制剂,舒巴坦为广谱酶抑制剂同时具有较弱的抗菌活性,对金葡菌及多数阴性杆菌产生的β-内酰胺酶具有强大的不可逆的抑制作用。

头孢哌酮是一个第3代头孢菌素,对β-内酰胺酶的稳定性较差,二者联合后的抗菌作用是单独头孢哌酮的4倍。

流感杆菌、产气杆菌、摩根杆菌、类杆菌、大肠杆菌、氟劳地枸橼酸杆菌、阴沟肠杆菌、不动杆菌、肺炎杆菌等均对本品有较好的敏感性。

肺炎的严重程度决定于3个主要因素:局部炎症程度,肺部炎症的播散和全身炎性反应程度。

重症肺炎目前还没有普遍认同的诊断标准[2]。

本级试验采用英国胸腔协会1987年制定的重症肺炎诊断标准,具有较高的权威性。

重症肺炎的治疗首先应选择广谱的强有力抗菌药物,并应足量、联合用药。

因为初始经验性治疗不足或不合理,或而后根据病原学结果调整抗菌药物,其病死率均明显高于初始治疗者。

陆再英等主编的第7版内科学教材指出[3]:重症肺炎的治疗常采用β-内酰胺类联合大环内脂类或氟喹诺酮类。

随着近年来大环内脂抗菌素药物耐药的增多,笔者在本组试验中采用第四代新型喹诺酮类药物莫西沙星联合属于β-内酰胺类的舒巴坦-头孢哌酮。

故能取得满意的疗效。

参考文献[1] British thoracic society research committee. Communityacquiredpneumonia in adults in British hospitols in 1982-1983: a survey of a etiology mortality, pronostic factors and outcome[J]. Q T Med, 1972,62:195.[2] 陆再英,钟南山.内科学[M].7版.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2008:19.[3] 陆再英,钟南山.内科学[M].7版.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2008:21.小儿时期易患呼吸道感染性疾病,与其解剖、生理、免疫特点相关。

其呼吸道特异性和非特异性免疫功能均较差。

婴幼儿呼吸道缺乏SIgA ,肺泡巨噬细胞功能不足,乳铁蛋白、溶菌酶、干扰素、补体数量和活性不足,故易患呼吸道感染,且体液免疫功能低下,感染后不易产生保护性抗体。

我们于2005年7月至2007年9月对反复呼吸道感染小儿给予口服玉屏风颗粒调节免疫治疗,观察其疗效和服药前后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测定。

1 临床资料 1.1 对象统计2005年7月至2007年9月我院儿科门诊诊断反复呼吸道感染小儿病例,选择年龄6个月~12岁小儿,共计78例。

均给予口服玉屏风颗粒。

男性52例,女性26例。

其中反复上呼吸道感染40例、下呼吸道感染23例以及每次均由感染诱发哮喘症状发作者15例。

RAI 诊断标准:参照《全国小儿呼吸道疾病学术会议》1987年于成都制定的反复呼吸道感染诊断参考标准[1],见表1。

1.2 方法口服玉屏风颗粒由云南白药集团丹溪药厂生产,批准文号:国药准字Z53021556,组方由黄芪、白术、防风三味中药组成,规格15g/袋。

服用剂量:<2岁,每次半包,2次/d ,服4周后改为1次/d ;2~4岁1包/次,2次/d ,服2周后改为1次/d ;>5岁,1包/次,2次/d ,服4周后改为1次/d 。

疗程共服药8周,分别于服药前、服药后6个月观察玉屏风颗粒对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疗效孙海蓉【摘要】目的 观察中成药玉屏风颗粒在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RAI )中应用疗效及服药前、后小儿免疫球蛋白水平的变化。

方法 按《儿科疾病诊断标准》临床诊断RAI 病例78例,分别于服药前、服药6个月后测定其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

以及观察1年后所有儿童RAI 发病情况。

结论 RAI 小儿服用玉屏风颗粒后的免疫球蛋白水平明显升高,RAI 发病率显著下降。

【关键词】 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玉屏风;免疫球蛋白中图分类号:R9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194(2009)07-0078-02安徽省肥东县第二人民医院儿科(231633)测定患儿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

于服药8周后开始观察1年内呼吸道感染发生率。

2 结 果2.1 观察小儿服用玉屏风颗粒对其免疫球蛋白水平的影响分别测定小儿服用玉屏风颗粒前及服药后6个月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发现IgA 、IgG 均较服药前明显升高,有显著差异性(P <0.05),见表2。

2.2 观察所有病例RAI 服药后有效率显效:上呼吸道感染≤2次/年,下呼吸道感染(包括感染诱发哮喘症状反作者)<1次/年;有效:上呼吸道感染≤4次/年,下呼吸道感染(包括感染诱发哮喘症状反作者)<2次/年;无效:服表1 反复呼吸道感染诊断参考标准年龄(岁)上呼吸道感染(次/年)下呼吸道感染(次/年)0~27 3 3~56 2 6~1252注:1 上呼吸道感染第2次距第1次至少7d 上;2 若上呼吸道感染次数不够,可加上下呼吸道感染次数,反之则不成立,需观察1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