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设计数控铣削零件加工工艺设计及自动编程
毕业设计方案数控铣削加工工艺设计方案与编程加工

一.设计说明本设计要求操作人员根据如图1所示的零件图,通过图样分析、工艺分析、加工用量的选择、程序的编制完成工件的仿真加工。
图1零件图1.工件表面去毛倒棱2.加工表面粗糙度侧平面及孔Ra1.6µm.底平面为Ra3.2µm3.材料45钢图2立体图二.图样分析在图样分析中,首先要正确分析零件图,确定零件的加工部位与顺序,并根据零件图的技术要求,分析零件的形状、基准面、尺寸公差和粗糙度要求等。
1.图面分析如图1-1所示的零件是典型的方圆结合类零件,通过对此零件图的分析可知道:此零件的外轮廓圆台、正方圆弧凸台、三角凸台,中心有一个通孔。
虽然该零件轨迹曲线不太复杂,但有着严格的几何精度要求,必须保证其尺寸精度和几何精度,所以加工难度较大。
2.精度分析(1>尺寸精度如图1-1所示的零件中精度要求较高的尺寸主要有四方体尺寸加工误差为0.03mm、六边形和整圆尺寸的加工误差为0.04mm、深度尺寸为0.05mm、孔的尺寸为Ф10H8等。
对于尺寸精度要求,主要通过加工过程中的精确对刀,正确选用刀具的磨损量和正确选用合适的加工工艺等措施来保证。
<2)形位精度如图1-1所示的零件中主要的形位精度有四方体、六方体、整圆相对于外形中心线的对称度,加工表面相对于工件底平面的平行度等。
对于形位精度的要求,在对刀精确的情况下,主要通过工件在夹具中的正确安装等措施来保障。
<3)表面粗糙度如图1-1所示的零件中,所加工表面底面的表面粗糙度R3.2µm,所加工表面侧平面和孔的表面粗糙度要求均为R1.6µm。
对于表面粗糙度要求,主要通过选用正确的粗、精加工路线,选用合适的切削用量等措施来保证。
加工完成后需要进行清根操作,同时还要对整个零件进行手动去毛倒棱,自检自查。
三.工艺分析及处理数控铣削加工工艺的实质,就是在分析零件精度和表面粗糙度的基础上,对数控铣削的机床选择、毛坯选择、加工方法、装夹方式、切削加工进给路线、刀具选择以及切削用量等工艺内容进行正确而合理的选择。
毕业设计论文-端盖的数控铣削加工工艺设计及编程word文档

摘要端盖是机械中重要的辅助零部件,属于典型的盘类零件。
结构比较简单,其加工质量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装配质量的好坏和机械运行的稳定性。
本课题设计主要介绍盘类的铣削加工,进行了零件的工艺分析,对零件的作用和主要技术条件有课入的了解。
采用CAD完成图纸的设计。
对零件进行了工艺规程的设计,零件毛坯采用锻件,拟定了工艺路线,确定了工艺加工余量及毛坯尺寸,确定了工序的工艺装备、计算了各工序的切削用量;本次毕业设计共分四个部分,首先对数控做了基本的介绍,使我们能简单的了解数控,其次是本设计的主要内容,端盖的零件分析,编程等。
本设计在编制过程中参考了大量有关机械方面的材料,并对这些材料有了大胆的整合,力求能使本次毕业设计圆满完成。
关键词:端盖,铣削,工艺路线,切削用量目录1.绪论 (1)1.1数控简介 (1)1.2数控机床的基本组成及工作原理 (1)1.3数控加工的特点 (2)2.零件分析 (4)2.1零件的特点 (4)2.2零件的工艺分析 (4)2.3零件的三维造型 (4)3.工艺规程设计 (6)3.1确定毛坯的制造形成 (6)3.2定位基准的选择 (6)3.3制造工艺路线 (7)3.4铣削用量的确定 (9)4.总结 (16)附录 (17)参考文献 (18)致谢 (19)1.绪论1.1数控简介数控(英文名字:Numerical Control 简称:NC)技术是指用数字、文字和符号组成的数字指令来实现一台或多台机械设备动作控制的技术。
数控一般是采用通用或专用计算机实现数字程序控制,因此数控也称为计算机数控(Computerized Numerical Control ),简称CNC,国外一般都称为CNC数控实训室,很少再用NC这个概念了。
它所控制的通常是位置、角度、速度等机械量和与机械能量流向有关的开关量。
现在,数控技术也叫计算机数控技术(CNC,Computerized Numerical Control),目前它是采用计算机实现数字程序控制的技术。
数控铣毕业设计论文

(11)机床净重4500kg
(12)数控系统FANUC 0i Mate-MB
2.主轴系统
VMC600数控铣床主轴采用直流或交流伺服电动机驱动,可实现无级调速,具有很宽的调速范围(80-8000r/Min)和很高的回转精度,主轴本身刚度与抗振性比较好,对提高加工质量和各种小孔加工极为有利,另外主轴转速可以通过操作面板上的转速倍率开关进行调整。
又考虑到我们平时所学的知识,故选用VNC600数控铣床。它是常规的三轴联动数控铣床,也可配置四轴联动数控系统(加装数控分度头)。所以它的实用范围很广泛,可以加工平面、凸台、各种曲面,还适用于批量生产。完全满足扇形盖零件的加工。VMC600数控铣床的性能指标如下:
1.主要规格尺寸
(1)工作台面积(长×宽)800×350mm
毕业设计(论文)
课题:扇形工件的数控加工与工艺
系部:机电工程
专业:机械制造
班级:
姓名:
学号:
导师:
二O一六年十月
本文是主要是对典型铣削类零件加工技术的应用及数控加工的工艺性分析,主要是对零件图的分析、毛坯的选择、零件的装夹、工艺路线的制订、刀具的选择、切削用量的确定、数控加工工艺文件的填写、数控加工程序的编写。选择正确的加工方法,设计合理的加工工艺过程,充分发挥数控加工的优质、高效、低成本的特点。还重点对铣削类零件的加工艺进行了分析,利用自动编程并且进行仿真验证得到加工效果图。
1.3数控技术的发展及趋势
机床数控系统,即计算机数字控制(CNC)系统是在传统的硬件数控(NC)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主要由硬件和软件两大部分组成。通过系统控制软件与硬件的配合,完成对进给坐标控制、主轴控制、刀具控制、辅助功能控制等。CNC系统利用计算机来实现零件程序编辑、坐标系偏移、刀具补偿、插补运算、公英制变换、图形显示和固定循环等。使数控机床按照操作设计要求,加工出需要的零件。1908年,穿孔的金属薄片互换式数据载体问世;19世纪末,以纸为数据载体并具有辅助功能的控制系统被发明;1938年,香农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进行了数据快速运算和传输,奠定了现代计算机,包括计算机数字控制系统的基础。数控技术是与机床控制密切结合发展起来的。1952年第一台数控机床问世后,数控系统已经先后经历了两个阶段和六代的发展,其六代是指电子管、晶体管、集成电路、小型计算机、微处理器和基于工控PC机的通用CNC系统。其中前三代为第一阶段,称作为硬件连接数控,简称NC系统;后三代为第二阶段,乘坐计算机软件数控,简称CNC系统。
数控铣削加工工艺设计与及编程加工毕业设计

数控铣削加工工艺设计与及编程加工毕业设计在数控铣削加工工艺设计与编程加工毕业设计中,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讨论。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200字)数控铣削加工在制造业中具有广泛应用,其高精度、高效率的特点受到了广泛关注。
通过深入研究数控铣削加工的工艺设计和编程加工,可以提高加工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促进制造业的发展。
因此,本研究对于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具有重要意义。
二、研究内容和方法(300字)本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数控铣削加工工艺设计和编程加工两个方面。
在数控铣削加工工艺设计中,我们将研究如何选择合适的刀具和工作参数,优化切削参数以提高加工效率和降低加工成本。
在编程加工中,我们将研究如何编写高效、精确的数控程序,以实现复杂零件的加工。
研究方法包括文献研究和实验研究两个方面。
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的梳理,了解数控铣削加工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同时,通过动手实验,验证设计的可行性和优化方案的有效性。
三、预期目标和创新点(300字)本研究的预期目标是提出一套完整的数控铣削加工工艺设计与编程加工方法,以提高加工效率、降低加工成本和改善产品质量。
具体目标包括:1.提出一种刀具选择和工作参数优化的方法,以减少刀具磨损和加工时间。
2.提出一种数控程序编写方法,能够自动化生成高效、精确的数控程序。
3.提出一种工艺设计优化方法,在保证加工精度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降低材料损耗和加工时间。
创新点主要包括:1.提出了一种基于刀具选择和工作参数优化的加工工艺设计方法,以减少刀具磨损和加工时间。
2.提出了一种基于机器学习的自动化数控程序编写方法,能够生成高效、精确的数控程序。
3.提出了一种基于工艺设计优化的降低材料损耗和加工时间的方法。
四、研究计划(300字)1.第一阶段:对数控铣削加工的相关文献进行深入研究,了解现有的加工工艺设计和编程加工方法,并进行总结和比较。
2.第二阶段:进行数控铣床的实验研究,优化刀具选择和工艺参数,提高加工效率和产品质量。
毕业设计---端盖零件的数控铣床铣削编程与加工

毕业设计---端盖零件的数控铣床铣削编程与加工端盖零件的数控铣床铣削编程与加工引言数控加工是目前的一门新的专业,为了方便研究,本文编写了数控铣床铣削编程与操作设计,旨在为读者的工作和研究提供便利。
零件分析本文主要对机械加工中常见的典型零件之一——端盖进行系统的编程与操作设计。
从数控加工前的准备开始,包括数控加工工艺分析、数控刀具及其选择、工件装夹方式与数控加工夹具的选择、程序编制中的数值计算、数控加工程序的编制、数控车削加工、数控铣削加工、数控加工中心编程及自动编程技术等内容,详细说明了数控加工时应注意的问题。
数控编程方法数控编程方法包括手工编程和自动编程两种。
手工编程需要熟练掌握数控加工的基本知识和编程方法,而自动编程则可以通过计算机软件自动生成程序。
本文将详细介绍这两种编程方法。
数控机床数控机床是数控加工的关键设备,本文简要介绍了数控机床的基本概念和分类,同时探讨了数控机床的发展趋势。
数控加工程序编程的内容与步骤数控加工程序编程是数控加工的核心内容,本文详细介绍了数控编程过程的内容和步骤,帮助读者更好地掌握数控加工的编程技术。
设计说明书设计说明书是数控加工的重要文献,本文从工艺分析与选择、确定装夹方案、确定加工顺序、刀具选择、切削用量选择、主要加工步骤、主要操作步骤等方面,对设计说明书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和解释,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设计说明书。
n:___。
improve their nal knowledge and skills。
___ materials。
manuals。
and nal standards and ___ majors。
___。
establish good design ideas and work style。
and lay a ___ work.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modern industrial technology。
especially in the field of n。
数控铣床零件的编程与加工 毕业论文【整理版】

毕业设计(论文)发证学校:题目名称:系别:专业:数控加工班级:技师数控姓名:学号:指导教师:交稿时间:2016 年5月18日数控铣床零件的编程与加工摘要数控编程技术是数控技术重要的组成部分。
以数控编程中的加工工艺分析及设计为出发点,着力分析零件图,从数控加工的实际角度出发,以数控加工的实际生产为基础,以掌握数控加工工艺为目标,在了解数控加工铣削基础、数控铣床刀具的选用、数控加工工件的定位与装夹、拟定加工方案、确定加工路线和加工内容以及对一些特殊的工艺问题处理的基础上,控制数控编程过程中的误差,从而大大缩短了加工时间,提高了效率,降低了成本。
关键词数控铣床数控加工数控编程零件1 零件加工工艺的分析1.1零件的技术要求分析如图一所示:该零件为典型的数铣加工件,零件材料为铝,零件基本尺寸:120×120×30, 零件的尺寸公差在0.05—0.1mm之间,且凸件薄壁厚度为2mm,区域面积较大,表面粗糙度也比较高,加工时容易产生变形,处理不好可能会导致其壁厚公差及表面粗糙度难以达到要求。
定位基准是工件在装夹定位时所依据的基准。
该零件首先以一个毛坯件的一个平面为粗基准定位,将毛料的精加工定位面铣削出来,并达到规定的要求和质量,作为夹持面,再以夹持面为精基准装夹来加工零件,最后再将粗基准面加工到尺寸要求。
1.2 零件的结构工艺分析零件形状如图1所示,有轮廓加工、板件凸、凹件加工及打孔等。
由于零件形状比较简单,但是工序复杂,表面质量精度要求高,所以从精度要求上考虑,定位和工序安排比较关键。
为了保证加工精度和表面质量,根据毛胚形状和尺寸,采用两次定位(一次粗定位,一次精定位)装夹加工完成,按照基准面先主后次、先近后远、先里后外、先粗加工后精加工、先面后孔的原则依次划分工序加工。
图12 工艺分析与选择2.1 零件图工艺分析这个零件由正反两面组成,正面中间是一个十字凸台,十字凸正中有通孔,围绕着十字凸台的是一个凹槽,其中凹槽四周是4个小凸台。
数控铣床上应用CAXA制造零件自动编程加工过程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数控铣床上应用CAXA制造零件自动编程加工过程目录摘要............................................................................................................................................ I II Abstract.......................................................................................................................................... I V 第1章数控加工的概述 (1)1.1数控加工发展的意义及现状 (1)1.2数控铣削加工的简介 (2)第2章数控加工工艺的基本知识 (3)2.1数控加工工艺的概念 (3)2.2数控加工工艺的特点 (3)2.3数控加工工艺过程 (4)第3章零件图与三维模型图 (5)3.1双面件的零件图 (5)3.2双面件的三维模型图 (6)第4章双面件的工艺分析 (7)4.1 分析零件图 (7)4.2 选择设备 (7)4.3 确定夹具和装夹方案 (7)4.4 选择加工方法 (8)4.4.1轮廓、凹槽加工方法的选择 (8)4.4.2孔加工方法的选择 (8)4.5 确定加工顺序及走刀路线 (9)4.5.1基准面的加工 (9)4.5.2 零件正面的加工 (9)4.5.3 零件背面的加工 (9)4.6刀具的选择 (9)4.6.1 对刀具的基本要求 (9)4.6.2铣削刀具的选择 (10)4.7 切削用量的选择 (10)4.7.1 主轴转速的确定 (10)4.7.2 进给速度的确定 (12)4.7.3 背吃刀量的确定 (13)4.8 填写数控加工工序卡 (13)第5章双面件的三维建模 (13)5.1CAXA制造工程师2006简介 (13)5.2 CAXA制造工程师2006的功能菜单及常用键简介 (14)5.2.1 功能菜单 (14)5.2.2 CAXA制造工程师2006的常用键介绍 (14)5.3 三维造型的简介 (15)5.4三维建模的方法和基本步骤 (15)5.4.1 造型思路 (15)5.4.2 拉伸草图生成长方体 (15)5.4.3 拉伸草图生成上表面凹槽 (16)5.4.4 拉伸生成下表面凹槽 (17)5.4.5 打孔生成孔系 (18)5.4.6 倒角、过渡相关线 (18)5.5 零件三维模型的建立 (18)第6章自动编程与仿真加工 (18)6.1 模型和毛坯的设定 (18)6.1.1 模型的设定 (18)6.1.2 毛坯的设定 (19)6.2 起始点的设置 (20)6.3机床后置的设置 (20)6.4 刀具库的编辑 (21)6.5 公共参数的设定 (22)6.5.1 切削用量 (22)6.5.2 加工边界 (22)6.5.3 其他基本概念 (23)6.6加工方法 (24)6.6.1 基准面的加工 (24)6.6.2 双面件的正面加工 (24)6.6.3 双面件的背面加工 (27)6.7 轨迹仿真 (28)6.8 生成及校核G代码 (28)第7章双面件的数控加工 (28)7.1 刀具的安装 (28)7.2 工件的装夹 (28)7.3 工件坐标系的确定 (29)7.3.1 XY坐标值的测量 (29)7.3.2 Z坐标值的测量 (29)7.3.3 坐标值的输入 (29)7.4 程序的输入 (29)7.5 数控机床的运行 (30)7.6工件检测 (30)第8章结束语 (31)参考文献 (32)摘要21世纪科学技术突飞猛进,自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制造业是我国为数不多而又有竞争优势的行业之一。
毕业设计方案数控铣削加工工艺设计方案与编程加工

一.设计说明本设计要求操作人员根据如图1所示的零件图,通过图样分析、工艺分析、加工用量的选择、程序的编制完成工件的仿真加工。
图1零件图1.工件表面去毛倒棱2.加工表面粗糙度侧平面及孔Ra1.6µm.底平面为Ra3.2µm3.材料45钢图2立体图二.图样分析在图样分析中,首先要正确分析零件图,确定零件的加工部位与顺序,并根据零件图的技术要求,分析零件的形状、基准面、尺寸公差和粗糙度要求等。
1.图面分析如图1-1所示的零件是典型的方圆结合类零件,通过对此零件图的分析可知道:此零件的外轮廓圆台、正方圆弧凸台、三角凸台,中心有一个通孔。
虽然该零件轨迹曲线不太复杂,但有着严格的几何精度要求,必须保证其尺寸精度和几何精度,所以加工难度较大。
2.精度分析(1>尺寸精度如图1-1所示的零件中精度要求较高的尺寸主要有四方体尺寸加工误差为0.03mm、六边形和整圆尺寸的加工误差为0.04mm、深度尺寸为0.05mm、孔的尺寸为Ф10H8等。
对于尺寸精度要求,主要通过加工过程中的精确对刀,正确选用刀具的磨损量和正确选用合适的加工工艺等措施来保证。
<2)形位精度如图1-1所示的零件中主要的形位精度有四方体、六方体、整圆相对于外形中心线的对称度,加工表面相对于工件底平面的平行度等。
对于形位精度的要求,在对刀精确的情况下,主要通过工件在夹具中的正确安装等措施来保障。
<3)表面粗糙度如图1-1所示的零件中,所加工表面底面的表面粗糙度R3.2µm,所加工表面侧平面和孔的表面粗糙度要求均为R1.6µm。
对于表面粗糙度要求,主要通过选用正确的粗、精加工路线,选用合适的切削用量等措施来保证。
加工完成后需要进行清根操作,同时还要对整个零件进行手动去毛倒棱,自检自查。
三.工艺分析及处理数控铣削加工工艺的实质,就是在分析零件精度和表面粗糙度的基础上,对数控铣削的机床选择、毛坯选择、加工方法、装夹方式、切削加工进给路线、刀具选择以及切削用量等工艺内容进行正确而合理的选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正文一数控加工工艺1 图面分析如图1—1所示,毛坯为110X110x40加工下图零件,要求外形加工深为10mm、开放槽与内孔加工深为5mm、U形槽与键槽加工深为4mm。
尺寸无公差要求。
图1—12 零件毛坯的工艺分析零件在进行数控铣削加工时,由于加工过程的自动化,所以要注意各方面的问题,如装夹问题在设计毛坯时就要仔细考虑好。
毛坯应该有足够的余量及加工钢度,这里毛坯选择:45#钢尺寸:102mmx102mmx12mm3 零件加工工艺的分析数控加工工艺文件既是数控加工、产品的依据,也是操作者必须遵守、执行的规程。
它是编程人员在编制加工程序单时必须编制的技术文件。
本零件由于轨迹加工复杂,而且精度要求高,所以选择在数控铣床上加工4 加工方案及加工路线的确定确定加工方案时,首先应该根据主要表面的精度和表面粗糙度的要求,初步确定为达到这些要求所需要的加工方法。
此时要考虑数控机床使用的合理性和经济性,并充分发挥数控机床的功能。
以零件平台左下角作为坐标原点,工件需要加工的地方有U形槽、开放槽、键槽和外形轮廓,按所选刀具进行加工路线的确定:粗、精铣外轮廓——粗、精铣键槽——粗铣开放槽和U形槽——精铣开放槽和U形槽。
1)数控铣削加工的编程任务书,见表1—1表1—1 数控编程任务书2)确定装夹方案:由于夹具确定了零件在数控机床坐标系中的位置,因而根据要求夹具能保证零件在机床坐标系的正确坐标方向,同时协调零件与机床坐标系的尺寸。
工件坐标系在工件的中心位置,Z轴方向在工件的上表面。
根据零件的结构特点,加工外形轮廓、内形轮廓,可选用精密压板进行装夹。
3)数控铣削加工工序:数控铣削加工分粗加工和精加工二次铣削进行,其基本工序如下:外形轮廓粗铣加工使用直径是12mm的硬质合金立铣刀:键槽粗铣加工使用直径是12mm的硬质合金键槽铣刀,精加工分别留0.3mm、0.2mm,精铣加工:使用直径是8mm的硬质合金键槽铣刀。
详细数控加工工序卡和切削用量选择见表1—2表1—2 数控加工工序卡4)数控铣削加工刀具:刀具的选择是数控加工中重要的工艺内容之一,他不仅影响机床的加工效率,而且直接影响加工质量。
编程时,选择刀具通常要考虑机床的加工能力、工序内容、工件材料等因素。
与传统的加工方法相比,数控加工对刀具的要求更高。
不仅要求精度高、刚度高、耐用度高,而且要求尺寸稳定、安装调整方便。
这就要求采用新型优质材料制造数控加工刀具,并优选刀具参数。
选取刀具时,使刀具的尺寸与被加工工件的表面尺寸和形状相适应。
生产中,平面零件周边轮廓的加工,常采用立铣刀。
铣削平面时,应选硬质合金刀片铣刀;加工凸台、凹槽时,选高速钢立铣刀。
对一些主体型面和变斜角轮廓行的加工,常采用球头铣刀、环形铣刀、鼓形刀、锥形刀和盘形刀。
曲面加工常采用球头铣刀,但加工曲面较低和平坦部位时,刀具以球头顶端刃切削,切削条件较差,因而应采用环形刀。
此零件使用直径是12mm的硬质合金立铣刀和直径为8mm的硬质合金立铣刀进行内外轮廓粗加工,再用直径12mm的立铣刀进行外轮廓的精加工,用直径8mm的立铣刀进行内轮廓的精加工,这样有利于表面粗糙度的保证。
数控刀具明细表及数控刀具卡见表1—3表1—3数控刀具明细表及数控刀具卡二、自动编程概述自动编程技术使用计算机帮助人们解决复杂零件的数控加工编程问题。
计算机完成大量琐碎的数值计算,并省去了编写单位的工作量,因而能提高变成效率。
自动编程关键在于解决手工编程无法解决的许多复杂形状零件变成问题。
自动编程按照编程方式的不同划分为APT语言和图形编程两种方式。
APT程序语言系统现在已很少使用;图形编程方式的主要特点是一图形要素作为输入方式,在图形交互方式下,用户输入加工量间的几何形状,选择刀具参数、定义机床、确定走到轨迹等,计算机自动计算到位数据,并能进行加工过程的模拟和仿真,最后生成程序,图形编程方式形象、直观、效率高。
固现在人们通常用图形编程方式。
三、数控仿真加工1数控加工操作和说明数控铣床加工的零件,其加工质量要求比较高。
所以在数控加工过程中的各个环节都应严格操作。
(1)必须按照数控加工工件方法安装工件。
安装后工件径向跳动不得大于0.025mm。
(2)必须应用对刀样板准确校正程序设定的零点。
(3)如若零件的表面粗糙度达不到要求,则应更该加工参数,再达不到要求更换新刀重新进行数控加工。
2数控仿真加工基本操作数控仿真加工即是将实际的机床操作在计算机上的模拟。
数控仿真加工的操作步骤如下:(1)进入数控仿真系统界面后,首先要选择所需机床,本书中选择的是FANUC立式加工中心。
然后急停释放、启动、回参考点。
(2)将编好的的程序通过DNC传送输入到机床的数控装置,或直接在操作面板上输入程序。
程序导入后,在机床锁定的条件下空运行此程序,检查其编写有无错误并进行调试。
(3)定义毛坯尺寸,并选择夹具。
根据要求选择刀具,并将其安装在对应的刀座上。
(4)对刀和参数设置。
在X、Y、Z轴分别对刀后的测量值输到数控装置的参数界面中。
(5)根据程序加工零件。
(6)完成后测量零件,检查其各部分尺寸是否达到要求。
四用CIMATRON进行自动编程先用Cimatron制作零件的三维图,然后进行零件的加工工艺分析,选择合适的加工工艺。
选择机床,在此选择FANUC立式加工中心,然后在软件上定义毛坯大小和坐标原点,在此选择零件上表面的中心为坐标原点。
先进行零件的整体粗加工,选择合适的粗加工刀具方式,这里选择曲面环绕粗加式方式。
再进行内外轮廓精加工,分别采用外形加工和挖槽加工最后再钻孔加工。
最后进行倒角的加工。
在每个刀具路径设置时都必须选择合适的参数,才能生出合理的刀具轨迹。
然后选择合适的控制方法和合理的参数设置对零件进行模拟加工。
1 Cimatron自动编程随着CAD/CAM、数控加工及快速成型等先进制造技术的不断发展,Cimatron 是业界公认的最优秀的CAD/CAM加工软件之一,也是目前在模具行业应用最为广泛的CAD/CAM软件之一,具有一般加工所需要的多项功能,并有人性化、智能化的特点,还有刀路计算快、NC文件短等优点;同时其编程操作简单而易用。
根据零件的形状及其要求,按照合理的方法及其正确的参数设置才能产生出合理的刀轨路径。
(1) 用直径为12mm的硬质合金立铣刀粗精加工外形轮廓,其加工图样为:(2) 用直径为8mm的硬质合金立铣刀使用CIMATRON中的POCKET方式进行键槽粗精加工,其加工图样为:(3)用直径为12mm的硬质合金键槽铣刀使用CIMATRON中的WCUT方法进行粗加工,其加工图样为(4)用直径为12mm的硬质合金键槽铣刀采用CIMATRON中的WCUT方式进行精加工,其图样为:(5)最终加工成零件图样为:2 Cimatron数控自动编程软件后置处理的原理分析及其对NC程序的影响。
(1)默认后置处理情形下,各工艺参数的设定对生成NC程序的影响因素分析。
(2)后置处理(*.PST)文件的意义及文件结构剖析。
了解Cimatron后置处理时自动生成程序时的流向控制关系。
(3)探索改变后置处理(*.PST)文件的主要参数项设置对生成NC程序的影响。
如:程序番号与行号的输出控制;圆弧插补的程序输出格式控制;第四轴数据输出的控制;换刀指令的输出控制;自定义变量及其算法控制等。
(4)了解现代制造中心现有数控机床系统的程序编写特点,分析改进后置处理文件的可行性,构思改进方案。
针对现有的数控机床系统(HNC、FANUC、MITSUBISHI、MAZAKA等)完成其相适应的后置处理文件的修改。
(5)调试验证改进的后置处理程序,理想的加工程序不仅应保证加工出符合图样的合格工件,同时应能使数控机床的功能得到合理的应用和充分的发挥。
数控机床是一种高效率的自动化设备,它的效率高于普通机床的2~3倍,所以,要充分发挥数控机床的这一特点,必须熟练掌握其性能、特点、使用操作方法,同时还必须在编程之前正确地确定加工方案。
结论这次毕业设计是我对大学学习的总结,他使我懂得了理论与实践的重要性,它体现了我在大学中所学知识的综合应用。
毕业设计说明书是毕业生提交的一份有一定学术价值的科技论文,是对我们学习成果的综合性总结和检阅,是在教师指导下所取得的科技成果的文字记录,也是检验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基本能力的一份综合答卷,还是对学校人才培养效果的全面检验,是学校教育教学质量评价的重要内容。
通过本课题的设计,我对数控加工的整个过程有了比较全面的了解。
在设计过程当中通过选择刀具,使我对数控机床刀具系统的各类和特点及数控机床刀具材料和使用范围有了较深的了解,基本掌握了数控机床刀具的选用方法;经过设计加工工艺方案,进一步了解了工件定位的基本原理、定位方式与定位元件及数控机床用夹具的种类与特点,对教材中有关定位基准的选择原则与数控加工夹具的选择方法有了更深的理解;经过编制零件的加工程序,基本熟悉数控编程的主要内容及步骤、编程的种类、程序的结构与格式,对数控编程前数学处理的内容、基点坐标、辅助程序段的数值计算等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另外,我还学会了利用自动编程软件CIMATRON对零件进行造型、加工轨迹生成、后置处理及加工程序向机床传输加工等技术和方法。
工艺设计、数值计算及程序编制的整个过程虽然任务比较繁重,但在设计过程中自己通过不断学习和实践,每解决一个问题,都会感到不尽的喜悦和兴奋。
在编写毕业设计的过程中,我翻阅了大量的相关资料,对两年多来所学专业知识进行了全面系统的分析、整理、总结。
这不仅使我们两年多来所学的知识得到了巩固和提高,使我们对数控技术的专业知识有了更宽广更深入的了解,增加了对工件设计和数控加工的经验。
更重要的是,在此过程中提高了我们自学和查阅资料的能力,锻练了我们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本设计的实践,真切体会到理论必须和生产实践相结合。
教材中所学到的许多内容在实践中得到了印证,但在具体操作中也出现了一些意想不到的问题,在工艺方案确定后,加工程序也经过多次调试、修改才最终完成了零件的加工。
看到自己加工出的合格的零件,我对自己和我的专业更加充满信心。
另外,通过这次毕业设计,我深入体会到现代制造技术的先进性。
现代机械制造技术依靠CAD/CAM软件的应用,即提高了机械制造技术的效率和精度,又节省了劳动力,实现了自动化制造。
编者2012年3.20参考文献[1]邱政协.Cimatron CAD/CAM进阶.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5[2]唐国良.Cimatron V12.6曲面造型与NC加工.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2[3]王卫兵.Cimatron IT CAM操作技术.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4]唐国良编著.Cimatron数控编程与后处理详解.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5.9[5]赵文正主编.数控铣床、加工中心加工工艺与编程.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6[6]赵长明、刘万菊主编.数控加工工艺及设备.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7]罗缉主编.数控加工工艺及刀具.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6[8] 余英良. 数控铣削加工实训及案例解析.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7[9] 单言等. CAXA数控编程新手上路.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10] 王卫兵.CAXA制造工程师.数控加工实例教程.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致谢时光飞驰,我的大学生活即将结束,走向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