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案】幼儿园中班社会助人为乐活动——雷锋的故事
幼儿园雷锋的故事教案

一、教案简介教案名称:幼儿园雷锋的故事教案年级:大班课时:1课时教材来源:《雷锋的故事》绘本教学目标:1. 了解雷锋的事迹,培养幼儿学习雷锋的精神。
2. 培养幼儿关爱他人、乐于助人的品质。
3. 提高幼儿的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倾听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 了解雷锋的事迹,感受雷锋的精神。
2. 培养幼儿关爱他人、乐于助人的品质。
难点:1. 帮助幼儿理解雷锋精神的内涵。
2. 引导幼儿在日常生活中践行雷锋精神。
三、教学准备1. 准备《雷锋的故事》绘本。
2. 准备雷锋头像图片。
3. 准备相关雷锋事迹的图片或视频。
4. 准备手工材料,如彩纸、水彩笔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向幼儿介绍雷锋的事迹,展示雷锋头像图片,引导幼儿认识雷锋。
2. 故事讲解:讲述《雷锋的故事》绘本,引导幼儿关注雷锋的关爱他人、乐于助人的品质。
3. 事例分享:分享一些身边的雷锋事迹,让幼儿感受到雷锋精神的存在。
4. 讨论交流:引导幼儿谈谈对雷锋事迹的感受,让幼儿发表自己的想法。
5. 手工制作:让幼儿动手制作雷锋头像,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
五、作业布置1. 请幼儿回家后,与家长分享雷锋的事迹。
2. 鼓励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关心他人,帮助他人,践行雷锋精神。
3. 完成手工制作的雷锋头像,贴在家里显眼的地方,提醒自己时刻学习雷锋。
六、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故事讲解过程中的兴趣和参与程度,评价幼儿对雷锋事迹的理解和感悟。
2. 关注幼儿在讨论交流环节的表现,评价幼儿关爱他人、乐于助人的品质。
3. 检查幼儿手工制作雷锋头像的情况,评价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七、教学拓展1. 组织一次“学习雷锋,关爱他人”的主题活动,让幼儿通过实际行动体验关爱他人、乐于助人的快乐。
2. 开展“雷锋在我心中”的绘画比赛,让幼儿用画笔表达自己对雷锋精神的理解。
3. 邀请家长参与“学习雷锋,从我做起”的亲子活动,共同培养幼儿关爱他人、乐于助人的品质。
在教学过程中,是否有效地引导幼儿了解雷锋的事迹和理解雷锋精神?是否充分激发了幼儿的兴趣和参与度?幼儿在讨论交流环节是否能够主动分享自己的想法?幼儿在手工制作环节是否能够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和动手能力?九、教学反馈向家长了解幼儿在家庭中践行雷锋精神的情况,如关爱家人、帮助邻居等。
中班社会助人为乐活动-雷锋的故事

中班社会助人为乐活动-雷锋的故事雷锋是中国近代历史上著名的英雄人物,他以无私奉献、助人为乐的精神感动了无数人,成为了一个代表着正能量的符号。
雷锋的故事一直以来都在激励着人们,让他们学习雷锋,做一个对社会有益的人。
在此,我要分享一下雷锋的故事,让大家了解他的伟大和他的精神。
雷锋,字云南,是一个普通的农村青年。
他出生在贫寒的家庭,却从小立志要为人民做出贡献。
他从小就非常热爱钻研知识,勤奋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能力。
雷锋在学习方面一直表现得非常优秀,无论是在语文、数学还是其他科目上,他都能名列前茅。
他常告诫自己要不忘初心,不忘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为此,他在学习之余,积极参加各项社会助人为乐的活动。
雷锋17岁时了解到有一本书叫做《雷锋日记》,书中写着雷锋的点滴经历和他助人为乐的事迹。
雷锋看完后深受感动,决定要效仿雷锋的行为,学习他的精神。
于是,雷锋在自己的日记本上也开始记录自己的一些善举,并且乐于助人。
他毅然决然地选择了加入中国军队,在部队里,他表现出了一名优秀的共产主义战士的风范。
1962年,雷锋牺牲在工地上。
当时,他在一次救火任务中,不幸遭受了重伤,最后壮烈地献出了自己的生命。
雷锋的牺牲让人们惋惜不已,人们纷纷在他的墓碑前献花并默哀。
雷锋的事迹被传为佳话,在全国范围内引起了一阵助人为乐的热潮。
雷锋的故事就像一面镜子,让我们看到了一个真实的雷锋。
他用自己的例子告诉我们,只要心存善念,用行动去改变身边的不公平,就能让自己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
雷锋的故事也鼓励年轻人们在平凡的岗位上发挥自己的作用,为社会做出贡献。
雷锋的精神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它激励着人们去关注他人的需要,帮助那些处境困难的人,传递爱心和温暖。
雷锋故事的影响也不仅仅局限在中国,许多其他国家的人们也受到了雷锋精神的感染,纷纷效仿他的行为。
雷锋的精神成为了一个真正的国际化的象征,代表着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理念。
雷锋的故事是我们中班幼儿学习助人为乐的好教材。
中班社会教案助人为乐―雷锋的故事教案及教学反思

中班社会教案助人为乐―雷锋的故事教案及教学反思1. 教案概述1.1 适用对象本教案适用于中班(4-5岁)儿童。
1.2 教学目标通过学习雷锋的故事,让儿童了解助人为乐的重要性,感悟善良和正义的力量,培养团队合作和社会责任意识。
1.3 教学准备•雷锋的照片或画像•《雷锋日记》(简化版或配图版)•班级纪律奖励制度1.4 教学过程1.4.1 导入1.讲述一个小故事:有个小朋友不小心摔倒了,其他小朋友都没去帮忙,只有一个小孩及时过来扶起他,问他这样做对不对?为什么做对了?为什么其他人没有帮忙?2.引入主题:“助人为乐”1.4.2 学习雷锋的故事1.大声读《雷锋日记》的几则故事,介绍雷锋的事迹。
2.展示雷锋的照片或画像,让孩子们认识这位伟大的志愿者。
3.对于其中的生僻词汇,可以适当解释或使用示意图。
1.4.3 教学重点1.说出雷锋的爱心事迹,并可以模仿雷锋的样子和语气向大家谦虚、说话要客气、爱我们的祖国、爱我们的人民、爱我们的科学技术、爱我们的社会主义事业。
2.知道雷锋主动参加劳动,热心帮助群众,不能贪图自己方便,不怕苦、不怕累、不怕脏,做到勤交作业,勤干家务,勤陪伴长辈,懂得关心、帮助、照顾他人;3.理解“助人为乐”的含义,为他人提供帮助和服务,体现团队合作和社会责任意识。
1.4.4 实践操作1.引导孩子们思考:我们生活中有哪些机会可以助人为乐?列出具体事例:可以主动帮助老师整理教室,自觉保护环境,班级内互相帮助和关心等;2.认真听取各位同学意见,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完成某项任务。
根据小组完成情况和表现,评出“团队协作”、“文明礼仪”、“爱护环境”等方面的奖项,并在班级公示栏上展示获奖的小组。
1.4.5 总结提高1.让孩子们总结今天的学习内容并进行反思,表达在学习过程中的新感受和思考:通过雷锋的故事,我懂得要助人为乐。
2.强调班级纪律奖励制度,鼓励孩子们在日常生活中多管自己、控制自己,正确看待奖励,树立优良道德风尚。
中班社会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助人为乐—雷锋的故事》

中班社会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助人为乐—雷锋的故事》教案:教学内容:中班社会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助人为乐—雷锋的故事》教学目标:1.了解雷锋的故事,明白助人为乐的重要性;2.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乐于助人的精神;3.培养学生的想象和表达能力。
教学准备:1.故事书《雷锋的故事》;2.雷锋的图片;3.教学素材:纸、颜料、画笔、剪刀。
教学活动:活动一:引入故事(15分钟)1.教师带着学生欣赏雷锋图片,介绍雷锋是一位助人为乐的英雄,让学生猜一猜他是怎么样的人。
2.教师简单地向学生介绍雷锋的事迹,让学生对助人为乐有初步了解。
活动二:阅读故事(20分钟)1.教师出示故事书《雷锋的故事》,引导学生观察书的封面和每一页的图片。
2.教师用简单的语言、明朗的语调,读出故事的主要内容。
3.教师可以适时停下来,与学生交流对故事的理解和感受。
活动三:学习助人为乐(15分钟)1.教师与学生一起探讨故事中雷锋的行为,引导学生发现助人为乐的重要性。
2.教师提出问题,鼓励学生思考:“你们平时有没有见过助人为乐的人?你们认为助人为乐有什么好处?”3.教师给学生讲解助人为乐的价值,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做好事,帮助他人。
活动四:想象和表达(25分钟)1.教师与学生一起制作“雷锋画像”,根据学生的想象和表达,绘制雷锋的形象。
2.教师引导学生发表对雷锋的爱和敬佩之情,让学生用简单的话语表达自己对雷锋的认识。
活动五:活动总结(5分钟)1.教师与学生一起回顾今天的活动,帮助学生总结并巩固今天学到的内容。
2.教师提问,让学生回答:“今天学到了什么?我们应该如何做一个助人为乐的人呢?”3.教师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做好事,帮助他人。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活动,学生了解了雷锋的故事,明白了助人为乐的重要性。
学生们热情高涨,积极参与课堂活动,特别是在活动四中,学生们表达了对雷锋的爱和敬佩之情,并用自己的想象绘制了雷锋的画像。
总体而言,本节课的教学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也存在改进的地方。
幼儿园中班社会助人为乐活动雷锋的故事(四篇)

教学资料参考范本幼儿园中班社会助人为乐活动雷锋的故事(四篇)目录:幼儿园中班社会助人为乐活动雷锋的故事一幼儿园中班社会实践活动文明小市民二幼儿园中班社会活动:信箱里的故事三幼儿园中班社会知识活动小小运输队四幼儿园中班社会助人为乐活动雷锋的故事一活动目标:1、喜欢听故事,能用恰当的语言表达对故事的理解。
2、能积极参与讨论,愿意与同伴交流分享。
3、了解人物特点,学习雷锋叔叔助人为乐的优秀品质。
活动准备:雷锋图片、歌曲《学习雷锋好榜样》、统计表。
活动过程:1、欣赏歌曲:《学习雷锋好榜样》。
教师:歌里唱的是谁?你们知道他是谁,听过他的故事吗?出示雷锋图片,引出雷锋的故事。
2、教师有感情地讲述故事,请幼儿欣赏。
3、分析理解故事内容。
(1)教师:雷锋在从抚顺开往沈阳的火车上,都做了哪些好事?雷锋在车站是怎样帮助阿姨的?阿姨问他姓名时,他是怎样回答的?雷锋为什么不告诉阿姨他的名字呢?小结:雷锋做好事不求回报,所以他没有告诉阿姨他的名字。
(2)教师:故事中的老奶奶遇到了什么困难?雷锋是怎样帮助他的?4、讨论:雷锋是怎样的人?教师:雷锋是一个乐于助人的解放军战士,他不管走到哪里,只要看到有人遇到困难,就会主动去帮助,他的一生都在做好事。
为了纪念雷锋、学习雷锋,人们把3月5日定为雷锋日。
5、交流分享。
(1)教师:有人帮助过你吗?请个别幼儿讲述自己被帮助的经历和感受。
(2)教师:我们应该怎样像雷锋叔叔那样去帮助别人?请幼儿讨论怎样帮助别人。
6、延伸活动:学做小雷锋。
结合雷锋日,开展学做小雷锋的活动,启发幼儿帮助弟弟妹妹和老师做力所能及的事。
并根据活动情况随时填写“我是小雷锋”的好人好事记录表。
幼儿园中班社会实践活动文明小市民二活动内容:文明小市民活动目标:1、为自己是济南人而感到高兴和自豪。
2、迎亚足赛,展示自我。
3、知道今年我们济南要承办亚洲最高级的足球赛事,我们要做文明小市民。
活动准备:搜集相关材料、图片活动过程:1、小朋友,老师告诉你们一个好消息,今年我们济南有一项重大赛事,知道是什么吗?老师告诉你:是我们亚洲最高水平的足球赛事,能选择我们济南,是我们的骄傲,比赛的时候,有很多外国人到我们济南,我们怎样迎接外国人的到来,而且还要让外国人感到我们济南然是文明的、我们的城市是美丽的?我们来看看我们济南是人是怎样做的?2、向幼儿介绍济南迎亚足赛,创文明城的做法:自上月××市启动“迎亚足赛•创文明城”主题行动以来,短短一个月,2600个马路市场被清理,近万处野广告不见了踪影,407条背街小巷变得干净清洁。
幼儿园雷锋故事系列教案

幼儿园雷锋故事系列教案为了让幼儿了解并学习雷锋精神,特制定本系列教案,以生动有趣的故事形式,引导幼儿学习雷锋的无私奉献、助人为乐的精神。
教案一:《雷锋的故事》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雷锋的基本情况,知道他是一位乐于助人的小朋友。
2. 培养幼儿学习雷锋的无私奉献精神。
教学内容:1. 雷锋的生平简介2. 雷锋的助人故事教学步骤:1. 引入:讲述雷锋的生平简介,让幼儿对雷锋有基本的了解。
2. 故事讲述:讲述雷锋的助人故事,引导幼儿学习雷锋的无私奉献精神。
3. 讨论:让幼儿谈谈自己对雷锋精神的理解,引导幼儿学习助人为乐的品质。
教案二:《学习雷锋,做好事》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学习雷锋的意义,知道做好事的重要性。
2. 培养幼儿学习雷锋的无私奉献精神,激发幼儿做好事的意识。
教学内容:1. 学习雷锋的意义2. 做好事的方法和技巧教学步骤:1. 引入:讲述学习雷锋的意义,让幼儿明白为什么要学习雷锋。
2. 故事讲述:通过故事让幼儿了解做好事的方法和技巧。
3. 讨论:让幼儿谈谈自己平时是如何做好事的,引导幼儿学习助人为乐的品质。
教案三:《雷锋精神永传承》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雷锋精神的时代价值,知道雷锋精神值得我们传承。
2. 培养幼儿学习雷锋的无私奉献精神,激发幼儿传承雷锋精神的决心。
教学内容:1. 雷锋精神的时代价值2. 传承雷锋精神的意义和方法教学步骤:1. 引入:讲述雷锋精神的时代价值,让幼儿明白雷锋精神的重要性。
2. 故事讲述:通过故事让幼儿了解如何传承雷锋精神。
3. 讨论:让幼儿谈谈自己如何传承雷锋精神,引导幼儿学习助人为乐的品质。
以上为幼儿园雷锋故事系列教案,希望能帮助幼儿了解和学习雷锋精神。
幼儿园小朋友的雷锋故事教案

幼儿园小朋友的雷锋故事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雷锋的事迹,培养学生学习雷锋的精神。
2. 通过讲述雷锋的故事,培养学生关爱他人、助人为乐的品质。
3. 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中做起,学会关爱身边的人,做一个有爱心的人。
二、教学重点1. 让学生了解雷锋的事迹,感受雷锋的精神。
2. 培养学生关爱他人、助人为乐的品质。
3. 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中做起,学会关爱身边的人。
三、教学难点1. 如何让学生深刻理解雷锋的精神,并将其运用到日常生活中。
2. 培养学生关爱他人、助人为乐的品质。
四、教学准备1. 课件、图片等教学资源。
2. 雷锋故事书籍或相关资料。
3. 教学活动所需道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出示雷锋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雷锋,激发学生学习雷锋的兴趣。
2. 讲述雷锋的事迹:以讲故事的形式,向学生介绍雷锋的生平和事迹,让学生了解雷锋的精神。
3. 讨论:让学生谈谈自己对雷锋事迹的理解和感受,引导学生学习雷锋的精神。
4. 小组活动: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将雷锋的精神运用到日常生活中,每个小组提出具体的行动计划。
5. 总结:对学生的行动计划进行点评,鼓励学生将雷锋的精神付诸实践。
6. 课后作业:让学生回家后,向家人讲述雷锋的故事,分享学习雷锋的感受。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述雷锋的事迹,让学生了解雷锋的精神,培养学生的爱心和助人为乐的品质。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反应,适时调整教学方法和节奏,确保学生能够深刻理解雷锋的精神,并将其运用到日常生活中。
同时,教师要以身作则,做好榜样,引导学生学习雷锋的精神。
幼儿园经典故事分享会:中班故事《雷锋的故事》教案

【幼儿园经典故事共享会:中班故事《雷锋的故事》教案】一、故事背景介绍1. 《雷锋的故事》是一部描写雷锋生活的短篇故事,通过生动的情节和鲜明的人物形象,展现了雷锋同志艰苦奋斗、无私奉献、艰苦朴素、忠诚老实的优秀品质。
2. 这个故事可以帮助幼儿了解雷锋同志的先进事迹,激励幼儿学习雷锋的精神,培养幼儿的良好品质和道德情操。
二、故事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雷锋的故事,明白雷锋的奉献精神。
2. 培养幼儿关爱他人、乐于助人的品质。
3. 激发幼儿的感恩之心,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4. 提高幼儿的情感态度和社会交往能力。
三、故事教学重点和难点1. 重点:讲述雷锋的故事、激发幼儿关爱他人的情感。
2. 难点:使幼儿明白雷锋的奉献精神、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四、教学准备1. 《雷锋的故事》故事书、图片。
2. 故事道具:红领巾、医护人员服装、军装等。
3. PPT、课件等多媒体教学辅助工具。
五、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1. 师幼交流,询问幼儿们最近有没有做好事,让他们共享自己的善举或者看到的善举,并给予表扬和鼓励。
2. 介绍故事主题,并展示相关图片,引起幼儿的好奇和兴趣。
第二步:故事讲解1. 通过生动的语言,讲述雷锋的故事,突出他的奉献精神和乐于助人的品质。
2. 展示相关图片,让幼儿更直观地了解雷锋的形象和他的奉献精神。
第三步:情感体验1. 组织幼儿观看雷锋的形象及他的事迹的视频。
2. 播放雷锋的故事配乐,让幼儿在音乐的感染下,感受雷锋的故事。
鼓励幼儿表达自己的情感。
第四步:品德教育1. 通过互动问答等形式,引导幼儿总结雷锋的品质和奉献精神。
2. 引导幼儿谈谈自己的感受和观点,鼓励他们从小事做起,热爱集体、热爱劳动、甘于奉献。
六、教学延伸1. 组织幼儿制作雷锋手抄报、雷锋形象面具等。
2. 开展“向雷锋同志学习”主题的绘画比赛、征文比赛等,让幼儿展现自己对雷锋精神的理解和感悟。
七、教学反思通过本次教学,幼儿是否理解了雷锋的故事和他的奉献精神?是否有助于幼儿培养爱心、奉献精神?是否激发了幼儿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针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更好地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参考范本
【幼儿教案】幼儿园中班社会助人为乐活动——雷锋的故事
______年______月______日
____________________部门
活动目标:
1、喜欢听故事,能用恰当的语言表达对故事的理解。
2、能积极参与讨论,愿意与同伴交流分享。
3、了解人物特点,学习雷锋叔叔助人为乐的优秀品质。
活动准备:雷锋图片、歌曲《学习雷锋好榜样》、统计表。
活动过程:
1、欣赏歌曲:《学习雷锋好榜样》。
教师:歌里唱的是谁?
你们知道他是谁,听过他的故事吗?
出示雷锋图片,引出雷锋的故事。
2、教师有感情地讲述故事,请幼儿欣赏。
3、分析理解故事内容。
(1)教师:雷锋在从抚顺开往沈阳的火车上,都做了哪些好事?
雷锋在车站是怎样帮助阿姨的?
阿姨问他姓名时,他是怎样回答的?
雷锋为什么不告诉阿姨他的名字呢?
小结:雷锋做好事不求回报,所以他没有告诉阿姨他的名字。
(2)教师:故事中的老奶奶遇到了什么困难?
雷锋是怎样帮助他的?
4、讨论:雷锋是怎样的人?
教师:雷锋是一个乐于助人的解放军战士,他不管走到哪里,只要看到有人遇到困难,就会主动去帮助,他的一生都在做好事。
为了纪念雷锋、学习雷锋,人们把3月5日定为雷锋日。
5、交流分享。
(1)教师:有人帮助过你吗?
请个别幼儿讲述自己被帮助的经历和感受。
(2)教师:我们应该怎样像雷锋叔叔那样去帮助别人?
请幼儿讨论怎样帮助别人。
6、延伸活动:学做小雷锋。
结合雷锋日,开展学做小雷锋的活动,启发幼儿帮助弟弟妹妹和老师做力所能及的事。
并根据活动情况随时填写“我是小雷锋”的好人好事记录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