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试卷讲评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教案讲课教案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教案讲课教案

年级四年级学科数学章节(单元)第一单元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课题加、减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通过对算式变换的比较,理解和掌握加、减法的意义和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2、在探索加、减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的过程中,发展抽象、概况的能力,进一步建立代数的思想。

3、在用抽象文字表示加、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的过程中,感受数学的内在逻辑性,体会数学的价值。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理解和掌握加减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表示加、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程序具体过程修改补充(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1.同学们,你们知道中国新世纪四大工程之一,被誉为“天路”的工程是什么吗?(青藏铁路)2.青藏铁路的建设创造了很多高海拔地区铁路建设的奇迹,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从数学的角度一起走近青藏铁路。

(出示主题图)XX小学集体备课教案年级四年级学科数学章节(单元)第一单元课时第二课时教学课题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通过对算式变换的比较,理解和掌握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2、在探索乘、除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的过程中,发展抽象、概况的能力,进一步感悟运算本质。

3、在用抽象文字表示乘、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的过程中,感受数学的内在逻辑性,体会数学的价值。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理解和掌握加减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表示加、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程序具体过程修改补充(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同学们,看到屏幕里的图片,有什么感觉?(出示各种美丽的花朵)(非常漂亮,感觉很香……)2.是的,花不但是植物繁殖的重要部分,而且还有着很多美好的寓意。

荷花代表着纯洁,牡丹则代表着高贵。

今天这节课我们要用数学的眼光来欣赏花,看看大家能发现什么数学信息。

(出示主题图)你能根据图中的信息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吗?每个花瓶里插3枝花,4个花瓶一共插多少枝花?(二)自主探究,乘、除法定义。

四年级第一单元测试试卷讲评教案

四年级第一单元测试试卷讲评教案

四年级第一单元测试试卷讲评教案教学目标:1、进一步巩固本单元课文的各项知识。

分析存在的问题,寻找错误的原因。

2、学会抓住重点难点,有针对性地学习。

3、纠正错题,养成良好的答题习惯,提高学生解决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查找试卷中存在的问题,寻找自身错误的原因和不足,分析学生错误原因,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法学法:自主探究,小组讨论。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1、同学们,昨天我们对第一单元进行了检测,通过对大家试卷的分析,大家这次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请大家为自己取得的好成绩鼓掌)但是还有一小部分知识大家掌握的还不够理想,所以今天我们共同来分析一下这份试卷。

2、分析失分较多的题:1)、阅读题,文章构段方式。

2)、词语的近义词。

3)、修改病句。

3、失分原因:(学生自述结合教师归纳)1)、个别学生基础没打好。

2)、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自主学习:学生通读试卷,通过工具书或老师提供的其他材料,独立进行第一轮订正。

三、思考归纳:学生就本套试题中涉及的考点、存在的问题等进行归纳、分析、总结。

如果遇到不会或模棱两可的知识,可利用课本、工具书或小组讨论来解决。

四、示范练习:1、教师适当点拨,讲解注意事项、学法指导。

2、重难点解析,典型例题的讲解以及强化训练。

(1)、讲评修改病句。

A、让学生说说病句错误的原因。

病句的基本类型1. 错别字如:深篮的天空中挂着一轮园月。

分析:“篮”与“蓝”,“圆”与“园”属于同音、形近字混淆。

改为:深蓝圆月2. 用词不当如:我们要虚心地帮助小同学。

改为:我们要耐心地帮助小同学。

3. 词语搭配不当如:我们要不断地改进学习方法,增加学习效率。

改为:我们要不断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

4. 逻辑混乱如:你的建议我完全赞成,只有一点不同意。

分析:“完全赞成”和“只有一点不同意”相互矛盾。

应改为:你的建议我基本上赞成,只有一点不同意。

如:农贸市场里有黄瓜、豆角、圆白菜、西瓜、西红柿等蔬菜。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教案(通用10篇)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教案(通用10篇)

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教案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教案(通用10篇)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

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教案,欢迎大家分享。

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教案篇1教学内容:负数的初步认识,教科书第2~4页例1、例2,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使学生在现实情境中初步认识负数,了解负数的作用,感受运用负数的需要和方便。

2、能力目标使学生知道正数和负数的读法和写法,知道0既不是正数,又不是负数。

正数都大于0,负数都小于03、感目标使学生体验数学和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能力。

教学重点:初步认识正数和负数以及读法和写法。

教学难点:理解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温度计、练习纸、卡片等教学过程:一、承前启后1、出示主题图。

教材第2页主题图。

2、引导学生观察图片,说出图中内容。

(教师:观察上图,你能发现什么?0℃代表什么意思?-2℃ 和2℃ 各代表什么意思?)引出课题并板书:负数的初步认识二、学习引领1、教学例1 。

(1)教师板书关键数据:0℃ 。

(2)教师讲解0℃的意思:0℃表示淡水开始结冰的温度。

比0℃低的温度叫零下温度,通常在数字前加-(负号):如-2℃表示零下2摄氏度,读作:负三摄氏度。

比0℃高的温度叫零上温度,在数字前加+(正号),一般情况下可省略不写:如+2℃表示零上2摄氏度,读作:正三摄氏度,也可以写成2℃,读作:三摄氏度。

(2)我们来看一下课本上的'图,你知道北京的气温吗?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都是多少呢?随机点同学回答。

(4)了解了北京的气温,下面我想请同学告诉我哈尔滨的气温,它与上海气温比较又怎样呢?用手势告诉大家好吗?2、学生讨论合作,交流反馈。

(1)请同学们把图上其它各地的温度都写出来,并读一读。

(2)教师展示学生不同的表示方法。

人教版2024年春季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教学设计

人教版2024年春季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教学设计

人教版2024年春季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2024年春季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主要内容是分数的加减法。

本单元通过分数加减法的运算,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概念,掌握分数加减法的运算方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材内容安排合理,由浅入深,循序渐进,便于学生学习。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分数的基本概念,对分数的加减法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可能会对分数的通分、约分等运算方法感到困惑。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难点,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分数加减法的运算规律。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会分数的加减法运算,能正确进行分数的通分、约分,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培养对数学的兴趣,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增强自我信心。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分数的加减法运算方法,通分、约分的运用。

2.教学难点:分数加减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情境,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分数加减法的运算规律。

2.合作学习法: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3.激励评价法:注重过程评价,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提高自信心。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分数加减法的教学课件,辅助教学。

2.练习题:准备分数加减法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3.教学道具:准备分数卡片、计算器等教学道具,辅助教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生活情境,如分蛋糕、分水果等,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计算两部分分数的总量。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呈现(10分钟)通过教学课件,呈现分数加减法的运算规律。

引导学生了解通分、约分的方法,并进行讲解和演示。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练习,运用分数加减法的运算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4.巩固(10分钟)针对学生练习中的共性问题,进行讲解和巩固。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主题是“认识三位数”,主要包括了千位和百位的认识,以及千位和百位的写法。

本单元的内容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因为他们将首次接触到三位数,并要学会如何读写。

教材通过生动的例题和丰富的练习,帮助学生掌握千位和百位的读写方法,并能够正确地进行数的组成和分解。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在数学学习方面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他们已经学会了数的读写,并对数字有一定的认识。

但是,对于三位数的认识,他们还是第一次,可能会感到有些困惑。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耐心地进行引导,让学生逐步理解和掌握三位数的读写方法。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千位和百位的认识,能够正确地读写三位数。

2.培养学生数的组成和分解的能力,提高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使他们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讨论和练习。

四. 教学重难点1.千位和百位的认识,以及三位数的读写方法。

2.数的组成和分解的方法,以及应用。

五. 教学方法1.采用情境教学法,通过生动的生活实例,让学生理解和掌握三位数的读写方法。

2.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和交流,共同完成任务。

3.采用练习法,让学生通过大量的练习,巩固所学的内容,提高他们的应用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教学材料,如PPT、黑板、练习题等。

2.准备教学环境,如教室、电脑、投影仪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生动的生活实例,如购物场景,让学生接触三位数,并引导学生关注千位和百位。

2.呈现(10分钟)通过PPT或黑板,展示三位数的读写方法,让学生初步感知千位和百位的读写规则。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通过讨论和交流,共同完成练习题,巩固对千位和百位的认识。

4.巩固(10分钟)让学生进行个人练习,通过完成练习题,巩固对三位数的读写方法。

5.拓展(10分钟)让学生进行数的组成和分解的练习,提高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

四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教案

四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教案

四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千以内数的读写方法,能够熟练地读写千以内的数。

2.让学生理解千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方法,能够比较千以内数的大小。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思维能力。

二、教学内容1.千以内数的读写2.千以内数的大小比较三、教学重点1.千以内数的读写方法2.千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方法四、教学难点1.千以内数的读写方法2.千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方法五、教学过程1.导入(1)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百以内数的读写方法,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通过猜数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新课的学习营造轻松愉快的氛围。

2.教学千以内数的读写(1)引导学生观察千以内数的数位顺序,讲解千以内数的读写方法。

(2)通过实例演示,让学生掌握千以内数的读写方法。

(3)组织学生进行读写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3.教学千以内数的大小比较(1)引导学生观察千以内数的大小关系,讲解千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方法。

(2)通过实例演示,让学生掌握千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方法。

(3)组织学生进行大小比较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4.巩固练习(1)设计一些有关千以内数的读写和大小比较的题目,让学生独立完成。

(1)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明确千以内数的读写方法和大小比较方法。

(2)鼓励学生主动提出问题,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

六、课后作业1.请学生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千以内数的读写和大小比较方法。

2.家长签字确认,加强对学生学习情况的了解。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生动的实例和有趣的游戏,让学生掌握了千以内数的读写方法和大小比较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跟上教学进度。

同时,加强对学生的评价和鼓励,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在课后作业方面,要注重作业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让学生真正能够巩固所学知识。

重难点补充:教学过程:1.导入(1)师: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会了百以内的数,谁能告诉我我们是怎么读这些数的?生1:从高位到低位读,每一级末尾的0不读出来,其余数位连续几个0只读一个零。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一单元北师大版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一单元北师大版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一单元北师大版一、教学内容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来自于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的数学教材,包括分数的引入、分数的比较、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以及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等章节。

我们将通过这些章节的学习,让学生掌握分数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方法。

二、教学目标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单元的教学难点主要是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运算,这也是我们需要重点讲解的内容。

我们需要让学生理解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运算规律,掌握正确的计算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更好地进行教学,我准备了一些教具和学具,包括黑板、粉笔、多媒体教学设备以及一些分数的模型和图示。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我会通过一些实际的生活情境,如分蛋糕、分水果等,引入分数的概念,让学生感受到分数在生活中的应用。

2. 分数的引入:我会用模型和图示的方式,向学生解释分数的定义,让学生理解分数的意义。

3. 分数的比较:我会通过一些例题,让学生学习如何比较分数的大小,让学生掌握分数比较的方法。

4. 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我会用讲解和练习的方式,让学生学习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运算,让学生熟练掌握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5. 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我会用讲解和练习的方式,让学生学习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运算,让学生掌握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将包括分数的定义、分数的比较方法、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运算以及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运算等内容。

七、作业设计作业设计将包括一些分数的计算题目,包括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和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还有一些分数比较的题目。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我会反思本次教学的效果,看看学生们是否掌握了分数的概念和运算方法。

同时,我还会找一些相关的拓展材料,让学生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分数。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上述的教学内容中,我认为有几个重点和难点需要我们特别关注。

分数的概念和运算方法是本单元的核心内容,学生们需要理解分数的意义,掌握分数的比较方法以及同分母和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运算。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测试试卷讲评教案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测试试卷讲评教案

【 - 小学作文】篇一:《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测试题》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测试题一、口算题105-5×2+3=(105-5)×2+3=105-5×(2+3)= 105-(5×2+3)=50+90÷(2×3)=(50+90)÷2×3=50+90÷2×3= (50+90÷2)×3=二、计算题1. 12520÷8×(121÷11)2. (2010-906)×(65+15)3、(639-71×9)÷167 45、(125+13×24)×5 67、21×(230-192÷4) 8三、文字叙述题1、6000除以59与35的差, 商是多少?2、52与28的差与25相乘, 积是多少?3、347与34的和,除以75与72的差, 商是多少?、 (10800-800×4)÷4 、 (98-121÷11)÷29 、(470+35×3)÷234、从480里减去35的6倍,得到的差再除以9,结果是多少?5、600与560的和除以他们的差,商是多少?四、应用题1、农具厂上半年生产农具4650件,下半年生产农具5382件,全年平均每月生产多少件?2、服装加工部用120米布可做成人制服24套, 如果做儿童服装, 可做30套, 每套儿童服装比成人服装少用布多少米?3. 一个养鸡场四月份卖出12300只鸡, 五月份卖出的比四月份的2倍还少200只, 两个月一共卖出多少只鸡?4、学校体育组有86人,文艺组人数是体育组人数的一半,两个组一共多少人?5、水果店运来苹果和香蕉各8箱。

苹果每箱25千克,香蕉每箱18千克。

一共运来水果多少千克?6、旅行社推出“泰山一日游”的两种出游价格方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单元》试卷讲评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试卷中的典型错题以及针对性的拓展练习。

课型:讲评课课时:1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讲评,进一步巩固相关知识点。

2、分析试卷中的典型错题,寻找错误原因。

过程与方法:1、通过讲评,进一步巩固相关知识点。

2、通过对典型错误的剖析、矫正、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思考方法和解题策略。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认真严谨的答卷习惯。

教学重、难点:
重点:查找试卷中存在的问题,寻找自身错误的原因和不足。

难点:分析学生错误的原因,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法:点拨、指导。

学法:自主探究、小组讨论。

教学过程:
一、评析试卷:
我们进行了第一单元的测试,我们班的整体情况是这样的:大部分同学完成的较好,只有个别同学还需要再接再厉。

测试完了我们就要分析一下这段时间的学习,我们哪些地方做得比较好,哪些地方是需要我们在以后的学习中加以重视的,以便于我们今后有更好的学习后面的内容。

自己在心里估算一下,大概在班里的什么位置。

不过考得比较理想的可不能骄傲,可以把你的好方法告诉大家,没有考好的也不要灰心,想想自己错的原因在哪儿,下次注意不再犯同样的错误就行了。

二、自查自改。

1、(1)首先由自己先订正一下错题,看看哪几道题是自己能做却失分的,并批注出错误的原因。

(学生自己先订正一下试卷上的错题)
(2)如果遇到不会或模棱两可的知识,可利用课本或小组讨论解决。

2、教师巡视,及时了解学生的改正情况,适当点拨指导。

3、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验证自己的改正情况,通过合作讨论解决知识性的错误。

三、典型试题讲解,强化训练:
1、填空中的问题:
例题:试题1、2、3
(1)典型错误:不能用准确的数学语言进行表达。

(2)剖析:知识点掌握的不牢。

2、判断选择中的错误:
例题:试题四、3学生错误失分较多不会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点。

例题:试题三、3选错的最多。

应选C。

大部分同学都考虑不到特殊数0.
3、计算中的错误:
例题:试题四、1口算大部分同学都能得满分。

试题四、2竖式计算个别同学掌握不了笔算的方法。

试题四、3简便计算中的除法的性质掌握得不牢因此失分。

试题四、4列式计算个别学生计算不细心,部分同学列式列成分式。

4、应用题中的错误:
试题五,大部分同学有错误。

有的理解不清题意,有点计算乱来。

四、课堂检测:
1、连一连。

150×50 180×40 16×400 160×60
12×600 12×800 300×25 80×80
2、用竖式计算。

203×45 380×40 132×18
190×25 415×16 306×24
3、解决实际问题。

(1)、每本邮册都是125页,每页可贴24张邮票。

这本邮册一共可贴多少张邮票?
(2)、粮店运来4车面粉,每车装35袋,每袋25千克。

一共运来面粉多少千克?
五、课堂总结:
对于本单元试卷的分析,同学们都能找到自己失分的原因,并且能够进行针对性的练习,希望大家在以后的学习中再接再励。

六、板书设计:
第一单元试卷讲评
乘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