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同学三年通过cpa ..的经验
注册会计师的学习心得

第 1 页 共 24 页注册会计师的学习心得外行人如何一次性通过注册会计师考试我不是会计专业,虽然学过acca acca,但是注册会计师无疑还是一个,但是注册会计师无疑还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不小的挑战。
0606年5月份,我报了注册会计师考试。
这一年报了五门,由于刚开始工作加上其他种种原因,也没怎么看,考试前在网校论坛找了一些网校的笔记粗略看了下就上考场了,结果可想而知。
很快又到了07年注会的报名时间,这次我又毫不犹豫的报了五门,不同的是这次没有像上次一样没有准备就上考场。
六月10几号考完acca 之后我开始了注会的学习,七月中旬到8月下旬由于做一个大的项目中断了学习,中断了学习,88月底到考试那段时间进行了复习冲刺。
整个cpa 复习了两个多月,所以时间还是比较紧的,如何合理的利用有限的时间通过cpa 考试对我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二个多月是不可能把注册会计师的知识体系完全掌握的,抓住重点对于时间不够充裕的考生来说还是非常重要的。
以下是我各科的一些学习心得,希望对各位朋友有所帮助: 会计毫无疑问,会计肯定是五门最重要的一门。
虽然会计不是最难的一门,但会计左右着审计的通过,会计跟税法、财管都有关联。
而且实务中会计无疑是五门当中最有用的一门,不管从通过考试这个角度,还是提高平时工作的专业水平,会计无疑是你应该花大力气学习的一门。
第 2 页 共 24 页由于新会计准则刚刚发布不久,所以会计的考试肯定应该是书为主。
看书也是有技巧的,毫无目的的看会花费很多时间跟精力,而且也不可能短时间内记住那么多的东西。
所以要有侧重点的看书。
a.a.长期股权投资、收入、合并财务报表这三块是绝对的重点,我长期股权投资、收入、合并财务报表这三块是绝对的重点,我的建议是这三块要把书上的例题掌握的很牢,题目要做的很熟。
可以先听徐老师的课件,然后再看书,这样书上的例题也容易看得懂。
书看完后再把徐老师的课件听一遍,这三章的课件听两遍以上是绝对有必要的,书也至少要看两遍,然后狂做题目,这三章的题目要做到很熟、速度跟准确率也要兼顾。
五年注会,三年考研,两年事务所经历,来和大家分享一下

五年注会,三年考研,两年事务所经历,来和大家分享一下再过几天我就27岁了,我2012年六月大学毕业,到现在已经4年多了哈哈。
现在我是香港理工大学的一名金融学博士生,博士2年级。
前两天注册会计师考试刚刚结束。
看到网上的同学们的讨论,忍不住想把这几年的奋斗经历同大家分享一下。
我考过了注会,考过三次研究生,考过雅思,考过GMAT,还在事务所工作过,所以还是有很多的经验可以和大家分享一下,也算是对我这八年来奋斗的一个总结吧。
我08年参加高考,考的其差无比,就考了480多分(满分750),然后考到了云南的一所二本财经院校,哈哈大家应该知道是哪一所。
我到了这所学校以后,发现这里的同学基本不念书,就是念书的也念的很差,所以我非常失望,但又不想再回去复读了,因为父母真的为我付出了很多很多。
后来,某东方来我们学校演讲,哇靠,当时真的被那些老师生生的人格魅力所吸引(过了几年成熟了,才知道那些话都是吹牛逼,编的,但那个时候真的听起来超级励志,深深的鼓舞了我)。
然后,那个时候,我们财大的会计学院在大力鼓吹注册会计师的牛逼,说分分钟月薪过万,每个月就是啥都不干把证挂在那里都又两三千(当然,那是08年的行情,可能真的是这样),然后说考过注会的同学多好找工作,08年毕业的整个学院就考过了5个。
再者,我从小就有名校情节,哈哈哈我从小的dream school 是美国的斯坦福大学,结果我却考到了云南财经大学哈哈哈哈,不过不要紧,请听我慢慢诉说,一起都会改变的。
于是,我就从大一开始,为自己的大学期间的学习定了三个目标。
首先,我一定要在英语上有所造诣,我要四六级都上600分,我要考雅思托福GMAT,并且都取得高分。
第二,我一定要在大学毕业前考下注册会计师,因为整个学院的氛围就是这样,因为他们只觉得考过注会的才是牛人(这也许是他们眼光的局限性所在吧),然后我想让自己表现的很牛。
第三,我要先改变自己的学校背景。
虽然,我的目标是斯坦福,可是路要一步一步走啊,首先得混过国内牛逼一点高校的研究生吧,所以一定要在毕业的时候考上至上西南财经或者厦门大学这样的会计学硕士。
注册会计师经验交流

注册会计师经验交流【篇一:顺利通过注册会计师考试经验交流篇】顺利通过注册会计师考试经验交流篇出处:examlink 作者:日期:2007年11月16日 14时25分十三个月的学习、三天的考试、再经过近三个月的等待,终于看到了注册会计师考试的成绩,居然五门都通过了。
我并非财会科班出身,且是三年前才转行做了会计,从中学到大学最好的成绩也只是唯一的一次全班第十名来看,资质也属平常,却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通过曾被人夸张地评价为可列入“铁人三项”的注会考试,在许多人看来是不可思异,于是周围人就来问我学习方法。
说实在的,经过了这么长时间的学习,我并不觉得自己找到了什么可使事半功倍的方法,这可能使大家有些失望,但我仍愿将在这次考试中的一些体会、得失写给大家,希望能给正走在这条艰辛之路上的人们一些帮助。
首先,我要说的是端正态度。
那就是全身心地投入到复习中,不要有太多杂念。
不去想通过了会如何,未通过会怎么样;得到高薪的工作,或是年复一年地陷在考试的泥潭中。
只是想着自己的专业水平需要提升,要不断学习,要用注会考试来检验自己学习的成果,要尽最大的努力来达到考试的最低要求。
因为工作、薪水、或是意外的不顺利都是你难以控制的,多思无益,你唯一能控制的是你自己的努力程度。
对自己的专业要有热情,我非常喜欢财会专业,我在工作中得到了很大的乐趣,和那些在别人看来毫无趣味的数字打交道,找出问题、发现趋势、预测未来是我所喜欢的,自己所学增强了自己的工作能力,何乐而不为呢?不管多么好的学习方法,也只有在充满热情的学习态度中才有用武之地,你才能发现这种方法带给自己的好处,会有成就感,而对学习产生了更大的兴趣。
其次,要说到究竟一次考几门的问题。
由于每个人的环境、生活压力都不一样,不能要求每个人都一次过五门。
但如果有可能的话,不要把时间拖得太长。
您也许会说,谁想拖那么久。
愿望人人都有,肯实际付出行动的人很少。
绝大多数人决定报考时,都还是有些空闲时间的,生活压力也不重,理应积极努力多过几门,你不能指望每年都有这样的清闲。
注会综合阶段备考经验分享

注会综合阶段备考经验分享一、学习规划注会综合阶段备考是一个相对较长且内容较多的过程,因此需要有一个合理的学习规划。
首先,要明确每个科目的重点和难点,制定相应的备考计划。
其次,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合理安排每天的学习时间,保证高效利用每一天。
最后,要根据自己的学习进度和调整计划,及时调整学习重点和时间安排。
二、科目选择在注会综合阶段备考中,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兴趣选择合适的科目。
一般来说,选择自己擅长的科目作为主攻科目,同时也要选择一到两个其他科目作为辅助科目。
这样可以提高备考效率,同时也能够减少压力。
三、知识点梳理在备考过程中,要对每个科目的重点和难点进行梳理。
可以通过整理笔记、制作思维导图或使用其他方式将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
这样可以帮助记忆和理解,同时也方便日后的复习。
四、题目练习做题是备考的重要环节,通过做题可以提高对知识点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可以选择一些历年真题和模拟题进行练习,同时要注意做题的方法和技巧。
在做题过程中,要注意分析题目的要求,理清思路,避免盲目猜测答案。
五、真题模拟在备考过程中,要进行真题模拟练习。
可以选择一些历年真题进行模拟考试,以检验自己的备考水平和应试能力。
通过模拟考试,可以了解自己在时间分配、答题技巧等方面的不足,并及时调整备考策略。
六、答疑解惑在备考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一些难以理解的知识点或题目。
这时可以通过参加培训班、加入学习小组或请教老师等方式来解决问题。
同时,也可以通过互联网搜索一些相关的解答和讨论,扩大自己的知识面。
七、复习总结备考过程中,要进行定期的复习和总结。
可以每周或每个月进行一次全面复习,巩固已学知识,查漏补缺。
同时,要及时总结备考经验和方法,找到适合自己的备考方式,提高备考效率。
八、心态调整备考是一个相对较长和辛苦的过程,所以要保持积极的心态。
适当的休息和放松,可以帮助恢复精力,保持专注度。
同时,要相信自己的能力,坚持到底,相信付出总会有回报。
以上就是我在注会综合阶段备考中的一些经验分享。
CPA学霸分享:5年过CPA的备考心路历程

CPA学霸分享:5年过CPA的备考心路历程吐糟一下自己这几年的考证历程,希望对大家有一定的帮助,也希望前辈们能够多多指教。
①考注会的原因从高中毕业一直听说注会很吃香,自己一个亲戚也是注册会计师,经常也向我推荐这个证书。
高考后看了一本高考选专业的指南,上面说中国注册会计师缺口有35万,并且是高薪职业,再加上自己性格原因,觉得挺适合的,于是所有报考志愿第一专业都是会计专业。
但是在大学期间稀里糊涂的对这个考试也没多大关注,不知道其他省份可以代报名的,因而错过了很好的时机,一次很偶然的机会,碰到了一个在学校书店买注会教材的学长,才知道可以报名。
相对于我的同事和朋友,我还是考出来晚了一些,但还好于在2015年结束了五年的漫漫备考之路。
②考注会的历程11年参加了财管、税法、经济法、公司战略管理,这一年四过三,经济法以59分没有通过,然后各种复查,在网上查询仍然没有通过。
凑巧的是,这一年报了了证券从业最后也是一门没过,又考了59分,还有当年国考也是差最低面试线1分,所以这一年总是差那么一些,够郁闷的。
11年底在我是商学院第一个签订就业协议的,按理说应该有大把时间可以用来备考的,但是我却用来了实习,上市公司、证券公司、会计事务所等都有待过。
在2012年还跑到天健总部去实习,那个时候实习工资很低,还补贴不了一个月的房租,可能有朋友会问,你那个时候这些时间怎么不用来考研呢,还要等到现在。
其实那个时候我已经从10年底就买了考研的教材了,英语和专业课教材都买了一套,当时是想报复旦大学的区域经济学,可是由于经济方面还有感情方面的原因,觉得还是考注册会计师具有较强的预期性。
考研的教材就很少碰了,那英语我做完了基础和强化班,区域经济学的教材也看了两遍了,有一次上电子商务课,我作为小组发言人,给大家讲了二三十分钟的区域经济学原理,弄得同学云里雾里的。
好了,扯得有点远了。
2011年不知不觉就毕业了,这段时间工作单位找好了,但是因为以前很想去事务所体验一把,就参加了三月份天健的面试,很幸运成功入选,后面在事务所实习了一个多月。
注会一年过六科经验谈之一

一. 总述1,关于我。
我这次的成绩:会计79,审计75,财管78,税法75,经济法75,公司战略73,总分455。
一如我的风格,每科不会突出,但也不至于太低。
我法学专业,大四一年准备,准备时间大概6个整月,每天大约8小时。
复习进度与安排,我都会在后面详述。
2,关于CPA。
在我们学校,考CPA的只是很少一部群体。
毕竟,对于法律学生而言,考这个折磨人的考试是需要计算性价比的。
CPA对我们法律人而言,究竟用处有多大,我想,至少我是绝对没有资历回答这个问题。
我考CPA,一小方面,是因为公司环境,更重要的,是我在年轻时,扩展自己的专业平台,是自己拥有一定的财会基础,为将来的综合发展作准备。
毕竟,我不愿一辈子只懂法律。
当然,考CPA对找工作帮助也不小,但是,一个证永远只是辅助,决定性的,还是自身能力。
押宝在CPA,我觉得,付出可能会比收获更多。
3,关于新制度。
新制度相对于老制度的变化,网上评论很多。
我这里很想强调一点,是新制度更重基础!如果要分析我这次过6门最重要的一点是什么,我认为,是书本看得细,看得透。
新制度下,最典型的,是选择题比例上升,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除经济法和审计外,各科选择题都是50分,经济法更是达到了70分。
选择题做的好,通过自然没有问题。
因此,我觉得,新制度下,准备CPA更应重视教材上的基础知识。
4,关于复习方法。
我觉得这点很重要。
之前看过一篇帖子,是一位2008年通过5门的牛人写的,他的方法是:逐个攻克。
拿出一个月或者多些时间,专门看一门,将这一门学透,然后进入到下一科。
为防止大量遗忘,在以后的每周中再做一套至两套试卷。
5科都攻克后,再集中做模拟题,查漏补缺。
我觉得这种方法也非常好。
我采用的是另一种方法,是反复循环。
6科中,将经济法和公司战略仍在一边(因为这两门并不需要太多理解,主要是记忆,内容也不多),最后一个半月攻克,其他4门,在前4个半月,我基本上是每科安排一周(会计会超出一周,毕竟最难),到考试前,大概复习了4遍。
注会综合阶段考试经验总结及答题技巧

注会综合阶段考试经验总结及答题技巧2023年的注会综合阶段考试经验总结及答题技巧随着经济不断发展,注会作为财会专业人员的证书有着越来越广泛的应用范围。
因此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学习注会知识并参加注会考试,而其中最为重要的考试之一就是综合阶段考试。
随着时间的推移,注会综合阶段考试的难度也在不断提高。
为此,考生们需要及时总结考试经验,总结优缺点,以便更好地应对注会综合阶段考试。
本文将就2023年注会综合阶段考试经验总结及答题技巧进行分析和总结,供大家参考。
一、注会综合阶段考试的思路注会综合阶段考试是考察考生的综合能力和处理能力,因此考察的内容非常广泛,难度也非常大。
其主要内容包括财务管理、经济法律、审计学、税收法律等。
考生需要掌握贯通性较好的知识点,能够在考场上进行综合运用。
如果考生只是单纯地背记考试题目的知识点,那么很难得到高分。
从考题的分布情况来看,注会综合阶段考试中,选择题占比较大,总分量约占60%左右,而多选题则占了20%左右的总分量,而论述和综合性试题则占了20%左右,因此我们在复习时需要合理安排时间。
二、注会综合阶段考试复习的重点1、财务管理财务管理是注会综合阶段考试中最为重要的考试内容之一,其所占的分值也占到了整个考试总分的30%左右。
因此,考生们在复习时都需要掌握较好的财务管理基础知识,包括财务报表、会计政策、财务分析、内部控制、财务风险管理等方面。
同时,考生需要对现代企业财务机制、公司治理机制和内部控制机制都有足够的了解。
2、经济法律经济法律是注会综合阶段考试中的另一个重要考试内容。
在复习经济法律时,考生需要掌握企业法律、劳动法、公司法、税法等方面的知识。
另外,考生还需要注重对法律实务的了解,包括协议书的操作、诉讼流程的操作、民间借贷纠纷的处理等。
3、审计学在注会综合阶段考试中,审计学是一个相对较小的考试内容,占比较小,约为10%。
而在复习审计学时,考生需要了解审计的基本知识、风险评估和审计计划制定的基本方法、内部审计、代开发票风险预防和具体的备案方法。
注会考试经验分享+独家笔记、思维导图分享

注会考试经验分享+独家笔记、题库、思维导图分享成绩出来几天了,感觉像是在做梦一般,今年考最后三门,本来预计着战略肯定挂定了,随着眼前的一幕出现,审计67.25,税法61,战略60。
那段“您已获得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专业阶段合格证”,我眼红了,居然就怎么过了专业阶段。
说一说我的注会考试史吧,我是一名科班出身的专科生,大学时候专业知识很一般,我是从2011年第一次试水注会考试的,那个时候还是笔试,然后那一年考了会计,考了18分,然后我就再也没参加过注会考试了。
直到2015年,因为我觉得2016年就要考中级职称了,总不能等到那时候才开始准备吧,于是就在2015年尝试这报考了注会的会计与经济法,结果意外的以76分通过了会计考试,然而经济法却给了我个59。
时间到了2016年,不知道那一年我哪里来的勇气,一次性报名三门中级考试,加注会的财管与经济法,这一年是我最疯狂的一年、丰收的一年,中级三门经济法92,会计88,财管84通过,注会财管63.5,经济法60.5。
(PS由此可以看出中级职称与注会的难度区别) 2017年本来年初想着换份工作的,所以原来没打算一次性报考三门,所以在报名前的一段时间一直不紧不慢的准备这税法,但年后突然就改变主意,想着还是直接来个更大挑战,于是就走上了一年三门的备考之路。
一年学习下来,不时的有想法要放弃战略这一科,现在想想还好我没战略性放弃战略。
具体说说每一门的备考经验:2015年我考的是会计与经济法,这一年其实我当时只是为了备考2016的中级职称的,所以说不上多努力,不求考过,但求有积累。
2015年我基本时间都是花在会计这门课上,对于注会的会计,我想说难、难、难,很多人都在群里问我都看完两三遍遍了,怎么长投合并还是看不懂不会做题。
会计这门考试最好的办法就是听课、听课。
其中难点章节,长投、合并、企业所得税等听个七八遍您别嫌它多,然后就是自己做总结,归纳笔记,特别是长投和合并,有分好多种情况,我的建议是用EXCEL表格整理,像5%→60%、20%→60%下,同一控制,非同一控制下,在个别报表和合并报表各投资成本、差额、原来的其他综合收益、资本公积等该怎么处理,用表格形式整理出来,遇到题目可以拿出来看看是属于那种情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转)一位同学3年通过CPA, CFA, ACCA的经验
今天收到ACCA最后一份成绩单:
本来怕P4那门课是过不了的,没想到涉险通过,不亏我请假3周来考试,还有一周的病假。
在普华实在太苦了,去年报考了2门ACCA,只去考了一门,因为要下field,可恶的HR 和manager都不批准我的假。
不过还好,功夫不负有心人,ACCA14门课只有一门,P2 Corporate Reporting挂了一次,其他都一次过了。
我后来总结不过的主要原因是学中国准则学出了定性思维,很多国际习惯没有掌握,结果P2打了30多分(50分过关)。
哎,考试的日子终于过去了一大半。
回忆。
最先接触的考试的***(***),其实认可度不高,那时候这个考试到湖南大学来推广,我加入了他们项目,考了5门,分2次考的,然后证书就拿到了。
后来据说入会要交钱,而且要参加很多后续教育,以后我肯定不留长沙,所以就把合格证拿到后没入会。
考完***,就
考CPA了,也是本科毕业那年。
本科结束:准备CPA考试
想当初和大家在财院拜别,整个寝室好空荡,我记得那个时候小贵子还在看BEC,我在死死肯CPA,毕业了还租了一间房子没有回去。
那个时候我外婆说,我是不是学蒙了,都保送研究生了,本科毕业还不回去,况且家还那么近。
后来才发现,俺们财管4个保送的有3个都舍不得回去,都在准备CPA考试,呵呵,还坐一间教室自习呢。
2006年9月:考CPA3门,注册ACCA
到了9月,我开学了,我的学校是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学金融。
我提着一堆东西,其中有草席被子之类的去了。
忙乎了一周才把开学的事情handle清楚,翻开书一看,救命,CPA忘记一半了,15号就考试了,急的不行,马上进入狂看书的阶段。
好忙啊,刚刚进去同学完全不认识,我还旷课被抓,后来还编理由请假去考试,后来回去同学都说,这个同学为什么开课半个月没见过。
俺无法给他们说清楚。
不过,那年CPA很惨,只过了税法和财管。
考完CPA后我就自己去注册了ACCA,当时撒野不懂,那老师让我去
主页上注册个log NO. 我完全状况外,不过我本科成绩不错,用成绩单免考了4门,我提着一堆ACCA的书就回学校了。
由于我们学校很多学金融的是从计算机等工科专业转过来的,都不知道CPA,ACCA为何物。
但我导师很牛,是CPA,CFA(美国金融分析师),中国律师三个资格。
没人陪我考试,我就一个人去读了。
好痛苦,刚刚开始考完全不知道他考什么,而且ACCA都是主观题,没有客观,全部是论述和计算,都是英文考试英文作答。
我第一次考是07年6月,我报了taxation和financial management,第一次参考,我税法居然64分,超过14分,财管也是58,超过8分,第一次就顺利通过倍感高兴,不过后面还有7门,于是我就在淘宝上吧书给买鸟。
在后来连续四次ACCA考试中,分别把余下7门通过,每次都是过2门,只有2008年12月那次,由于要出差做项目,过了一门。
但每次考试都很烦人,要复习,要看书,要做真题,要背paper,每次考前要喊救命,每次做完考卷手都要断了,特别是几个关于战略管理的paper,都是论述题,全英文作答,做完几乎手脱臼。
2007年9月:考CPA3门
在考ACCA的过程中,夹杂的就是九月份的CPA考试,烦啊,那鬼考试。
2007年参加了剩下的3门考试,有一个暑假没回家,唯一的区别现在是研究生暑假以前是本科暑假,救命,深圳的天热死俺了。
这不是关键,最关键的是2007年考3门全部没过,都是55~58之间,气死我了啊!我对自己的智商产生了怀疑,没受过这么大的打击,那几天晚上连续独自散步,心想既然CPA输了,ACCA要过啊。
那段时间更加惧怕的是课程的压力,俺本科是学财务的,猛然跳到金融,很多地方都不懂,特别是牵涉到数学的部分,更是压力巨大。
更惧怕的
是2007年年底要找工作,一堆一堆得事情扑面而来。
2007.9~12:找工作,考ACCA2门
由于自己是学金融的,一心只想进券商做研究或者投行,或者去基金、信托做研究。
一来比较稳定,二来不是很忙。
那个时候整个资本市场是蒸蒸日上,就业相对比以往容易,我开始海投。
某天,我看到普华永道深圳所招聘实习生,那段时间还是比较闲的,而且至从花旗银行实习结束后,我就没去过公司实习,而且花旗那段日子很郁闷,完全对银行失去了热情,所以想感受一下四大的气氛,所以就投了简历,没想到过了半小时就接到HR的电话,让我去,还再三嘱咐要我网
申,说公司很欢迎俺成为正式员工。
我想可能是CPA和ACCA都过了一些的缘故。
于是我就网申了,还直接进了面试,一个月后,得
到offer,非常顺。
那个时候纠结啊,因为我不想做财务和审计,问了导师和很多业内人士,都是四大是个很好的起点,可以吧所学的再实践中感受一下,职业是长跑,1、2年无所谓,以后换行有好起点都容易,所以我就签了。
于是,很多券商的面试我都没去了。
第一次面试就签了,感觉挺好的,后来就是玩,玩,玩。
直到12月开考ACCA,那时候抱佛脚过了2门。
2008.6:考ACCA2门+CFA一级
由于我是金融研究生,所以想考CFA,把金融知识扩展一下。
查了一下,CFA(美国金融分析师)和ACCA不重叠哦,所以把2个都报
了,CFA分三个级别,英文考试,但与ACCA比是极端,CFA是全客观题,不过书就有8本,加上练习册就有半个人那么高。
因为我工作早定了,所以时间很充裕,所以加ACCA2门也不太忙,所以就开始看书的日子。
痛苦是非常的,郁闷是经常的,特别是CFA,我对衍生工具是白痴,算不明白,虽然是最初级的。
在大学城图书馆,北大清华的很多考CFA的,还好有氛围啊,哎!到了5月底,一查考试时间,坏了,CFA是5月11号考(上下午),ACCA是5月12日上午,和5月16日下午,由于CFA是在广州考,ACCA在深圳考,所以11号6点半考完后,俺要坐车回深圳准备第二天早上的ACCA考试,郁闷。
CFA考试真折腾人,上午三小时,下午三小时,考完我吃了KFC就赶紧回深圳学校了,开始复习,第二天我考的是P1professional accountant,都是要记住的ethical的东西,好烦。
最后把这一切结束了,我好好玩了几天,看电影,吃饭,舒服啊!
熬过6月后,考试结果很好:CFA一级高分通过,ACCA2门安全通过。
可是,没有任何过关的幸福,因为9月的CPA来了,折腾死了!2008年9月:重考CPA3门
这次复习CPA是第三次冲击了,在复习中压力很大,因为去了普华,又是审计部,不通过CPA没前途,所以复习很认真,还是没回家。
还好公司给了我们很长的时间准备,而且要考完我们才进项目。
复习过程很大多数考生一样,痛苦,不过最后结果还好,三门都过了,分别是会计、审计和经济法。
至于CPA的学习方法,我也是在网上看考经,然后听网校,看书,做题,我把大部分精力都放在书上,因为我发现很多题目都是历年真题变过来的,做多了没好处,还不如吧书搞
个“通透”。
2009年6月:通过ACCA考试
2009年6月最后2门ACCA也过了,至此,CPA+ACCA+CFA level1已经完成。
CPA的三次考试和ACCA的2年折腾让我学会了很多东西,我再也不怕长篇大论的英文了,不怕专业词汇,最后发现会计的核心在准则,真的感觉到CAS和IFRS虽然大体一样,但很多细节是不一样的。
接下来的日子可能没有以前那么忙碌了,不要同时兼顾考试和工作,就算考也不是很怕了,信心比以前提高了一些。
其实今天回过头来想,虽然这些资格不重要,但有了比没有好,而且名字后面跟几个title,名片递出去增加自己的资本!虽然过程很苦,但能学不少东西,长江后浪推前浪,虽然现在你可能占了一
个“坑”,anyway, 以后呢?虽然现在公司给你的待遇不
错,however,若干年后呢?未雨绸缪总是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