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统计学期末练习题+答案

合集下载

应用统计期末试题及答案

应用统计期末试题及答案

应用统计期末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以下哪个不属于统计学的基本特征?A.数据的整理B.数据的分析C.数据的收集D.数据的存储答案:D2.统计学最基本的分支是:A.计量经济学B.经济数学C.运筹学D.数理统计学答案:D3.以下哪个不是统计推断的主要内容?A.假设检验B.抽样调查C.回归分析D.方差分析答案:C4.在进行推断统计时,样本大小的影响是:A.样本越大,结果越可靠B.样本越小,结果越可靠C.样本大小对结果没有影响D.样本大小不确定是否影响结果答案:A5.在统计学实证研究中,显著性水平通常设定为:A.0.01B.0.05C.0.10D.根据具体研究而定答案:B二、填空题1. 样本标准差的计算公式为______。

答案:s=√(Σ(Xi-X)²/(n-1))2. 定量数据常用的测度是______。

答案:均值3. 相对频数是指某一现象发生的______。

答案:次数与总次数的比值4. 抽样的目的是为了_________。

答案:对总体进行估计和推断5. 当P值小于显著性水平时,我们应该_________。

答案:拒绝原假设三、计算题某电商平台想要评估新推出的促销活动对销售额的影响,随机抽取了100个订单,并记录了促销前后的销售额。

其中,促销前的均值为120元,标准差为30元;促销后的均值为150元,标准差为40元。

已知总体分布近似满足正态分布。

1.请判断这次促销活动是否真正对销售额有显著的影响?答:首先,我们可以进行两个样本均值的差异检验。

设定原假设H0为促销前后销售额均值无显著差异,备择假设H1为促销后销售额均值较促销前有显著提高。

计算检验统计量:t = (x1 - x2) / √(s1²/n1 + s2²/n2)= (150 - 120) / √((30²/100 + 40²/100))查表或使用统计软件可得t值,自由度为(n1 + n2 - 2) = 198。

应用统计学期末复习试卷8套含答案大学期末复习资料

应用统计学期末复习试卷8套含答案大学期末复习资料
C.样本指标是唯一确定的D.总体指标是唯一确定的
E.样本指标是样本变量的函数
9.销售额与流通费用率,在一定条件下,存在相关关系,这种相关关系属于()。
A.正相关B.单相关
C.负相关D.复相关
E.完全相关
10.职工平均工资上调8%,职工人数减少了10%,则()。
A.平均工资指数为108%B.职工人数指数为90%
6.任何两个总体比较其平均数的代表性时,都可以采用标准差指标。
7.所谓序时平均数就是将同一总体的不同时期的平均数按时间顺序排列起来。
8.全面调查包括普查和统计报表。
9.某地区某年人均工资7500元,这是个相对指标。
10.若逐期增长量每年相等,则其各年的环比发展速度是年年下降的。
四.计算题(20%,每小题10分)
E.平均增长速度
7.某企业产品总成本报告期为183150元,比基期增长10%,单位成本综合指数为104%,则(ABC)。
A.总成本指数为110%
B.产量增长了%
C.基期总成本为166 500元
D.单位成本上升使总成本增加了7 044元
E.产量增产使总成本增加了9 606元
8.简单随机抽取调查单位时其方法有(ABE)。
2.某地区粮食生产资料如表5-21所示。
表5-21某地区粮食生产资料
耕地每公顷生产量分组(千克)
耕地面积(万公顷)
5 250以下
5 250~6 000
6 000~6 375
6 375~6 750
6 750~7 050
7 050~7 500
3.将某地区40个工业企业按产值多少分组而编制的变量数列中,变量值是(D)。
A.产值B.工厂数
C.各组的产值数D.各组的工厂数

应用统计学练习题(含答案)

应用统计学练习题(含答案)

应用统计学练习题(含答案)应用统计学练习题第一章绪论一、填空题1. 统计工作与统计学的关系是__统计实践____和___统计理论__的关系。

2. 总体是由许多具有_共同性质_的个别事物组成的整体;总体单位是__总体_的组成单位。

3. 统计单体具有3个基本特征,即__同质性_、__变异性_、和__大量性__。

4. 要了解一个企业的产品质量情况,总体是_企业全部产品__,个体是__每一件产品__。

5. 样本是从__总体__中抽出来的,作为代表_这一总体_的部分单位组成的集合体。

6. 标志是说明单体单位特征的名称,按表现形式不同分为__数量标志_和_品质标志_两种。

7. 性别是_品质标志_标志,标志表现则具体体现为__男__或__女_两种结果。

8. 统计指标按其数值表现形式不同可分为__总量指标__、__相对指标_和__平均指标__。

9. 指标与标志的主要区别在于:(1)指标是说明__总体__特征的,而标志则是说明__总体单位__特征的。

(2)标志有不能用__数量__表示的_品质标志_与能用_数量_表示的_数量标志_,而指标都是能用_数量_表示的。

10. 一个完整的统计工作过程可以划分为_统计设计_、_统计调查_、_统计整理_和__统计分析__4个阶段。

二、单项选择题1. 统计总体的同质性是指(A )。

A.总体各单位具有某一共同的品质标志或数量标志B.总体各单位具有某一共同的品质标志属性或数量标志值C.总体各单位具有若干互不相同的品质标志或数量标志D.总体各单位具有若干互不相同的品质标志属性或数量标志值2. 设某地区有800家独立核算的工业企业,要研究这些企业的产品生产情况,总体是( D )。

1A.全部工业企业 C.每一件产品B.800家工业企业D.800家工业企业的全部工业产品3. 有200家公司每位职工的工资资料,如果要调查这200家公司的工资水平情况,则统计总体为( A )。

A.200家公司的全部职工B.200家公司D.200家公司每个职工的工资C.200家公司职工的全部工资 4. 一个统计总体(D )。

《应用统计学》练习题库参考答案

《应用统计学》练习题库参考答案

《应用统计学》练习测试题库一、单项选择题1.统计有三种涵义,其基础是( )。

(1)统计学 (2)统计话动 (3)统计方法 (4)统计资料2.若要了解某市工业生产设备情况,则总体单位是该市( )。

(1)每一个工业企业 (2)每一台设备 (3)每一台生产设备 (4)每一台工业生产设备3.某班学生数学考试成绩分刷为65分、71分、80分和87分,这四个数字是( )。

(1)指标 (2)标志 (3)变量 (4)标志值4.现要了解某机床厂的生产经营情况,该厂的产量和利润是( )。

(1)连续变量 (2)离散变量 ()3前者是连续变量,后者是离散变量 (4)前者是离散变量,后者是连续变量5.( )是统计的基础功能。

(1)管理功能 (2)咨询功能 (3)信息功能 (4)监督功能6.( )是统计的根本准则,是统计的生命线。

(1)真实性 (2)及时件 (3)总体性 (4)连续性7.统汁研究的数量必须是( )。

(1)抽象的量 (2)具体的量 (3)连续不断的量 (4)可直接相加量8.指标是说明总体特征的.标志则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所以( )。

(1)指标和标志之同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变换 (2)指标和标志都是可以用数值表示的(3)指标和标志之间不存在戈系 (4)指标和标志之间的关系是固定不变的9.对百货商店工作人员进行普查,调查对象是( )。

(1)各百货商店(2)各百货商店的全体工作人员 (3)一个百货商店 (4)每位工作人员10.全国人口普查中,调查单位是( )。

(1)全国人口 (2)每一个人(3)每一户 (4)工人工资11.对某城市工业企业的设备进行普查,填报单位是( )。

(1)全部设备(2)每台设备 (3)每个工业企业 (4)全部工业企业12.某城市拟对占全市储蓄额4/5的几个大储蓄所进行调查,以了解全市储蓄的一般情况,则这种调查方式是( )。

(1)普查(2)典型调查(3)抽样调查(4)重点调查13.统计调查项目是( )。

统计学复习题解答

统计学复习题解答

《应用统计学》期末复习解答一、单选题1.统计总体的同质性是指( A )A.总体各单位具有某一共同的品质标志或数量标志B.总体各单位具有某一共同的品质标志属性或数量标志值C.总体各单位具有若干互不相同的品质标志或数量标志D.总体各单位具有若干互不相同的品质标志属性或数量标志值2.按某一标志分组的结果,表现出( A )A.组内同质性和组间差异性B.组内差异性和组间差异性C.组内同质性和组间同质性D.组内差异性和组间同质性3.设某地区有800家独立核算的工业企业,要研究这些企业的产品生产情况,总体是( D )A.全部工业企业B.800家工业企业C.每一件产品D.800家工业企业的全部工业产品4.统计调查的基本任务是取得原始统计资料,所谓原始统计资料是(C)A.统计部门掌握的资料B.对历史统计资料进行整理后取得的资料C.直接向调查单位进行登记取得的资料D.统计年鉴或统计公报上发布的资料5.已知两个同类企业的职工平均工资的标准差分别为10元和6元,而平均工资分别为3000元、3500元,则两个企业的工资离散程度为( A )A.甲大于乙B.乙大于甲C.两者相等D.无法判断6.一个连续性生产的工厂,为检验产品的质量,在一天中每隔1小时取5分钟的产品做检验,这种抽样方法属于( C )A.简单随机抽样B.整群抽样C.系统抽样D.分层抽样7.进行统计分组的关键是(B)A.划分各组组限B.正确选择分组标志C.确定各组组距D.计算各组组中值8.对一批进口商品的质量进行假设检验,在显著性水平为0.01时,原假设被拒绝;如果使用0.05的显著性水平,则原假设( A)A.一定会被拒绝B.可能会被拒绝C.一定会被接受D.必须重新假设检验 9.下列分组中按品质标志分组的是(B )A.人口按年龄分组B.产品按质量优劣分组C.企业按固定资产原值分组D.乡镇按工业产值分组 10.当一组数据属于右偏分布时,则(B ) A.平均数、中位数与众数是合而为一的 B.众数在左边,平均数在右边C.众数的数值较小,平均数的数值较大D.众数在右边,平均数在左边11.下列关于相关系数的陈述中哪一个是错误的( A ) A.数值越大说明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就越强B.仅仅是两个变量之间线性关系的一个度量,不能用于描述非线性关系C.只是两个变量之间线性关系的一个度量,不一定意味两个变量之间存在因果关系D.绝对值不会大于112.如果报告期商品价格计划降低5%,销售额计划增加10%,则销售量应增加( D ) A.15% B.5% C.5.25% D.15.79% 13.某橡胶厂生产汽车轮胎,根据历史资料统计结果,平均里程为25000公里,标准差为1900公里。

《应用统计学》期末考试试题++a+)+卷

《应用统计学》期末考试试题++a+)+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1.在编制等距数列时,如果全距等于56,组数为6,为统计运算方便,组距取( B )。

A 、9.3B 、9C 、6D 、102.某商业局对其所属商店的销售计划完成百分比采用如下分组,请指出哪项是正确的( C )。

A 、80—89% 90—99% 100—109% 110%以上B 、80%以下 80.1—90% 90.1—100% 100.1—110%C 、90%以下 90—100% 100—110% 110%以上D 、85%以下 85—95% 95—105% 105—115% 3.以下是根据8位销售员一个月销售某产品的数量制作的茎叶图30267855654 则销售的中位数为( C )。

A. 5 B. 45 C. 56.5 D. 7.5 4.按使用寿命分组的产品损坏率一般表现为( D )分布。

A 、钟型 B 、对称 C 、J 型 D 、U 型5.某11位举重运动员体重分别为:101斤、102斤、103斤、108斤、102斤、105斤、102斤、110斤、105斤、102斤,据此计算平均数,结果满足(D)。

A、算术平均数=中位数=众数B、众数>中位数>算术平均数C、中位数>算术平均数>众数D、算术平均数>中位数>众数6.甲数列的标准差为7.07,平均数为70,乙数列的标准差为3.41,平均数为7,则( D )。

A、甲数列平均数代表性高; B 、乙数列平均数代表性高;C、两数列的平均数代表性相同;D、甲数列离散程度大;7.某银行想知道平均每户活期存款余额和估计其总量,根据存折账号的顺序,每50本存折抽出一本登记其余额。

这样的抽样组织形式是( C )A、类型抽样B、整群抽样C、机械抽样D、纯随机抽样8.在方差分析中,检验统计量F是(B)。

A、组间平方和除以组内平方和B、组间均方和除以组内均方C 、组间平方和除以总平方和D 、组内均方和除以组间均方9. 回归方程中,若回归系数为正,则( A )。

应用统计期末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应用统计期末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一简答题 (共10题,总分值100分 )1. 联系实际论述统计的基本职能。

(10 分)2. 下面是20个职工的一次业务考核成绩,请以5分为组距对它们进行分组整理,编制出次数分布表。

96 84 76 85 95 84 86 78 79 7580 82 83 82 87 92 90 92 96 83 (10 分)3. 联系实际论述变异指标的作用和类型(10 分)4. 联系实际阐述统计调查方案的内容(10 分)5. 下面是20个职工的年龄,请以5岁为组距对它们进行分组整理,编制出次数分布表。

51 28 37 46 35 43 37 39 40 2642 43 42 33 29 30 45 37 46 46 (10 分)6. 联系实际论述统计工作的过程(10 分)7. 某企业2015、2016、2017年的产量分别为:410万件、480万件、510万件,请计算该企业2016年和2017年产量的:⑴逐期增长量;⑵累积增长量;⑶环比增长速度;⑷定基增长速度(10 分)8. 结合实例阐述相关关系的种类(10 分)9. 联系实际论述典型调查的意义和作用(10 分)10. 某公司2014、2015、2016年的利润分别为:400万元、800万元、900万元,请计算该公司2015和2016年利润的:⑴逐期增长量;⑵累积增长量;⑶环比增长速度;⑷定基增长速度(10 分)一简答题 (共10题,总分值100分 )1. 答案:统计的基本职能包括:信息职能、咨询职能、监督职能。

信息职能表现在根据科学的统计指标和统计调查方法,全面、系统地搜集、处理和提供大量的以数据描述为基本特征的社会经济信息。

统计工作者通过对统计资料经过反复筛选,提炼出有价值的、接受者尚未掌握的数字情报资料等信息,向这些信息使用人提供服务。

咨询职能指利用已经掌握的丰富的统计信息资源,运用科学的分析方法和先进的技术手段,深入开展综合分析和专题研究,为科学决策和现代管理提供各种可供选择的咨询建议和对策方案。

大学课程《应用统计学》试题及答案(1)

大学课程《应用统计学》试题及答案(1)

大学课程《应用统计学》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统计学具有()特点A. 数量性和总体性B.数量性和差异性C. 总体性和差异性D.数量性和答案:A2、“统计”作为社会经济生活中经常使用的名词,以下哪项不是其含义()A. 统计工作B.统计资料C. 统计数据D.统计科学答案:C3、专业、性别属于以下哪项统计数据的计量尺度()。

A. 定类尺度B.定序尺度C. 定距尺度D.定比尺度答案:A4、在对工业企业的生产设备进行普查时,调查对象是()。

A . 所有工业企业 B. 每一个工业企业D. 工业企业的每台生产设备C . 工业企业的所有生产设备答案:C5、统计有三种涵义,其中()是基础、是源。

A. 统计学B. 统计资料C. 统计工作D. 统计方法答案:C6、要了解100 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则总体单位()。

A. 100 个学生B. 100 个学生的学习情况D. 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情况C. 每一个学答案:C7、下列变量中属于连续变量的是()。

A. 职工人数B. 设备台数C . 学生的年龄 D. 工业企业数答案:C8、其数量随总体范围的大小而增减的指标是()。

A. 数量指标B. 质量指标D.相对指标C. 品质指标答案:A二、多项选择题1、下列哪项可以归于无限总体内。

()A. 中国目前居民B. 电脑内所有零件C. 某快递公司所有订单D. 报警电话E.美国现在的农业科研所数答案:CD2、要了解100 个工业企业的生产情况,则统计指标有()。

A. 100 个工业企业的工业总产值B. 每一个工人的月工资C. 全部工业企业D. 一个工业企业的工资总额E. 全部工业企业的劳动生产率答案:AE3、下面哪些属于变量()。

A、可变品质标志B、质量指标C、数量指标D、可变的数量标志E、某一指标数值答案:BCD4、指标是说明总体特征的,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则()。

A. 数量指标可以用数值表示B. 质量指标不能用数值表示C. 数量标志可以用数值表示D. 品质标志不能用数值表示F.品质标志和质量指标都可以用数值表示答案:ACD三、判断题1、总体性是统计研究的前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班级: 课程名称: 应用统计学
一、单选题
1.统计指标按其计量单位不同可分为( A )
A、实物指示和价值指标
B、数量指标和质量指标
C、时点指标和时期指标
D、客观指标和主观指标
2.下列中属于比较相对指标的是( D )。

A.女性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例B.医生人数在总人口中的比重
C.党团员在总人口中的比例 D.北京人口相当于上海人口的百分比
3.当相关关系的一个变量动时,另一个变量相应地发生变动,但这种变动是不均等的,这称为( C )。

A、线性相关
B、直线相关
C、非线性相关
D、非完全相关
4.数量指标指数和质量指标指数,是按其( C )不同的划分的。

A.反映对象范围的 B.对比的基期的
C.所表明的经济指标性质的 D.同度量因素的
5.平均发展速度的计算方法有( D )
A、简单算术平均数
B、加权算术平均数
C、调和平均数
D、几何平均法
E、方程法
6.某地区生活品零售价格上涨6%,生活品销售量增长8%,那么生活品销售额是( D )。

A.下降114.48% B.下降14.48% C.增长114.48% D.增长14.48%
7.2000年北京市三次产业比重分别是3.7%、38.0%和58.3%,这些指标是( D )
A、动态相对指标
B、强度相对指标
C、平均指标
D、结构相对指标
8.能形成连续变量数列的数量标志有( B )
A、企业的从业人员数量
B、企业的生产设备台数
C、企业的工业增加值
D、企业从业人员工资总额
E、企业的利税总额
9.对某市100个工业企业全部职工的工资状况进行调查,则总体单位是( B )。

A.每个企业 B.每个职工 C.每个企业的工资总额 D.每个职工的工资水平
10.抽样估计就是根据样本指标数值对总体指标数值做出( B )。

A、直接计算
B、估计和推断
C、最终结论
D、一定替代
11.对比分析不同水平的变量数列之间标志变异程度,应使用( D )。

A.全距B.平均差 C.标准差 D.变异系数
12.两个变量之间的变化方向相反,一个上升而另一个是下降,或者一个下降而另一个是上升,这是
( B )。

A、完全相关
B、负相关
C、正相关
D、不完全相关
13.某企业根据产量(千件)和单位产品成本(元/件)资料配制的回归方程为yc=80-10x,这个方程可表示( C )。

A.产量每增加1000,单位成本平均下降80元 B.产量每增加1件,单位成本平均下降1元
C.产量每增加1000件,单位成本平均下降10元 D.产量每增加80件,单位成本平均下降10元
14.抽样平均误差是( C )。

A.全及总体的标准差 B.样本的标准差 C.抽样指标的标准差 D.抽样误差的平均差
二、多选题
1.下列各项指标属于价值指标的有( BCD )
A、全国粮食产量
B、国内生产总值
C、国民生产总值
D、社会商品零售额
E、全国发电量
2.定基增长速度等于( ACD )。

A、累计增长量除以固定基期水平
B、环比增长速度的连乘积
C、环比发展速度连乘积减1
D、定期发展速度减1
E、逐期增长量分别除以基期水平
3.下列情况的调查单位和填报单位不一致的是(ABD )。

A.工业企业生产设备调查B.人口普查 C.工业企业现状调查
D.农产量调查 E.城市零售商店销售情况调查
4.下列各项中,哪些属于统计指标( ABE )。

A.我国1995年国民生产总值 B.某同学该学期平均成绩 C.某地区出生人口总数
D.某企业全部工人生产某种产品的人均产量 E.某市工业劳动生产率
5.下列各项标志属于品质标志的有( ACDE )
A、性别
B、年龄
C、职业
D、民族
E、出生地
6.下列属于正相关的现象是( ABE )。

A.家庭收入越多,其消费支出也越多 B.某产品产量随工人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而增加
C.流通费用率随商品销售额的增加而减少 D.生产单位产品所耗工时随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而减少E.产品产量随生产用固定资产价值的减少而减少
三、判断题
1.从指数化指标的性质看,单位产品成本指数是数量指标指数。

(✖)
2.若环比增长速度每年相等,则其逐期增长量不一定年年相等。

(✔)
3.(甲)某产品产量与单位成本的相关系数是-0.8;(乙)产品单位成本与利润率的相关系数是-0.95;因此,(乙)比(甲)的相关程度高。

(✔)
4.抽样极限误差总量大于抽样平均误差。

(✖)
5.序时平均数与一般平均数完全相同,因为它们都是将各个变量值的差异抽象化了。

(✖)
6.在抽样推断中,作为推断对象的总体和作为观察对象的样本都是确定的,唯一的。

(✖)
7.变异指标和平均指标从不同侧面反映了总体的特征,因而变异指标的数值越大则平均指标的代表性越高,反之平均指标的代表性越低。

(✖)
8.抽样推断是利用全体中的一部分进行推断,就不可避免的会出现误差。

(✔)
四、简答题
1.简述什么是平均发展速度
是对各时期环比发展速度的序时平均数,用以说明现象在较长时期内发展变化的平均速度。

2.简述回归分析
回归分析指的是指对具有相关关系现象,根据其关系形态,选择一个合适的数字模型,用来近似的表示变化量间的平均变化关系的一种统计分析方法。

3.简述什么是抽样误差
答:抽样误差指由于抽样的偶然因素使样本各单位的结构不足以代表总体各单位的结构,而引起抽样指标及全及指标之间的绝对距离。

必须指出,抽样误差不同于登记误差,登记误差是在调查过程中由于观察、登记、测量、计算上的差错所引起的误差,是所有统计调查都可能发生的。

抽样误差不是由调查失误所引起的,而是随机抽样所特有的误差。

3.简述重点调查
重点调查是在调查对象中选择一部分重点单位进行调查的方法。

它是一种非全面调查,既可用于经常性调查,也可用于一次性调查。

其特点是所选择的调查对象的标志值在所要研究的标志总量中或占很大比重或有较大代表性,能反映总体的基本状况。

5.什么是平均差
平均差是表示各个变量值之间差异程度的数值之一。

指各个变量值同平均数的的离差绝对值的算术平均数。

6.简述什么是权数
权数是指变量数列中各组标志值出现的次数,是变量值的承担者,反映了各组的标志值对平均数的影响程度
7.什么是抽样误差?抽样误差的大小受哪些因素的影响?为什么要计算它?
答:抽样误差指由于抽样的偶然因素使样本各单位的结构不足以代表总体各单位的结构,而引起抽样指标及全及指标之间的绝对距离。

必须指出,抽样误差不同于登记误差,登记误差是在调查过程中由于观察、登记、测量、计算上的差错所引起的误差,是所有统计调查都可能发生的。

抽样误差不是由调查失误所引起的,而是随机抽样所特有的误差。

影响抽样误差的大小因素有:总体各单位标志值的差异程度、样本的单位数、抽样方法和抽样调查的组织形式。

为什么要计算:抽样误差不同于登记误差和系统误差是因为登记误差和系统误差都属于思想、作风、技术问题、可以防止和避免;而抽样误差是不可避免的,只能加以控制。

五、计算题
1.利用下列有关数据,运用动态数列的分析指标之相互关系,推算出各年的发展水平和定基动态指标,以及年平均发展速度。

假如按此年平均发展速度运作,实现产量翻番(和1990年比)在哪年?
2.从一批零件中按简单随机重复抽样方式抽取100件对其长度进行检测,结果是:平均长度为10毫米,标准差为0.15毫米。

(10分)
要求:(1)以95.45%的概率(t=2)估计该批零件平均长度的区间范围:
(2)假定其他条件不变,若将抽样极限误差减少一半,应抽取多少零件
3.某地区有20000亩小麦,采不重置抽样调查其中的2000亩,测得平均产量为500公斤,标准差为125公斤,以可靠程度95.45%,计算20000亩的平均产量。

4.已知两种商品的销售资料如表:(10分)
要求:( 1 )计算销售量总指数;
( 2 )计算由于销售量变动,消费者增加(减少)的支出金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