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史考研真题点评

合集下载

2017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历史学基础真题及详解【圣才出品】

2017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历史学基础真题及详解【圣才出品】

2017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历史学基础真题及详解一、单项选择题:1~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主要分布于黄河上游地区的新石器文化是()。

A.仰韶文化B.龙山文化C.马家窑文化D.河姆渡文化【答案】C【解析】马家窑文化是黄河上游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

因最早发现于马家窑遗址而得名,年代距今约为5000~4000年。

马家窑遗址位于甘肃省临洮县西岸的马家窑村麻峪沟口。

新石器文化是在考古学上的一个文化分期;它指石器时代的最后一个阶段,开始于约七八千年前,其文化特点是广泛使用经磨制加工的石器,并能制陶和纺织;人类已经定居生活;中国重要的新石器文化有仰韶文化、马家窑文化、龙山文化等;而分布于黄河上游地区的是马家窑文化。

2.西汉与匈奴的“和亲”始于()。

A.汉高祖B.汉文帝C.汉武帝D.汉元帝【解析】和亲是指西汉为缓和和汉、匈关系,嫁宗室女与匈奴单于。

秦汉之际,居住在北方的匈奴族在冒顿单于的统治下,势力空前强大。

匈奴贵族为了掠夺财务和奴隶,不断向外扩地,骚扰汉朝边境,给刚刚建立的西汉王朝带来严重的威胁。

汉高祖刘邦亲率大军被困,西汉政府感到自身实力不足,采用娄敬建议,与匈奴结“和亲之约”。

3.魏晋时期玄学盛行,玄学家研究的三个重要文本被称为“三玄”,它们是()。

A.《周礼》《诗经》《论语》B.《大学》《中庸》《论语》C.《论语》《孟子》《孝经》D.《老子》《庄子》《周易》【答案】D【解析】魏晋玄学的根本依据是三玄,《庄子》、《老子》和《周易》。

魏晋南北朝时,为了反对当时已经僵化的象数之学和制造出无数假孝廉、假道学,思想家们从《庄子》、《周易》、《老子》中汲取营养,开创了玄学一派。

4.东林书院著名楹联“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作者是()。

A.李贽B.王守仁C.顾炎武D.顾宪成【解析】顾宪成曾撰有“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这副心怀远大抱负的著名对联。

2017年历史学真题汇总

2017年历史学真题汇总

2017年历史学真题汇总2017年历史学统考真题一,名词解释(80分)1,土断2,广学会3,七千人大会4,济南惨案5,卢卡会议6,北方战争7,罗莎卢森堡8,水门事件二,论述题(120分)1,4-7世纪的中古印度政治经济文化变化2,乾嘉学派的背景、成就3,1937-1945年苏日、苏中关系评析:今年的统考试题总体上比2016年难度增加了。

这表现在“广学会”、“卢卡会议”、“罗沙伦森堡”、“水门事件”四个比较有难度的名词解释。

其中“卢卡会议”与“罗莎卢森堡”更是显得比较偏。

这也体现出统考的全面性特点。

另外,论述上,古印度、乾嘉学派、苏日、苏中关系都属于平常不熟悉的知识点。

三道论述题都比较有难度,想答全答好,比较困难。

由此可见今年的总体难度提升了一个档次,我个人认为,今年的国家线可能会相应降低一点。

2017年北京大学历史学考研真题629历史学基础(中国史)(Suolun126718):一,名词解释1,国野制2,告緡3,庆元党禁4,耗羡归公5,谘议局6,庐山会议7,八一宣言8,石达开9,捺钵二,论述题1、西汉,西晋元明在初期的时候都实行了分封,分别论述各朝代的特点,原因及历史意义。

2、大概说陈寅恪先生认为,李唐先世有胡族血统,开创盛世局面,你的看法是什么。

3、结合清末明初的史实,评价袁世凯。

4两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的外交选择和国际关系格局。

630历史学基础(世界史)(dspala)一,简答题1,简述吠陀与吠陀时代。

2,简述希腊化时期的文化。

3,简述福特制与美国工业化特征。

4,简述20世纪初伊朗革命。

5,简述凯恩斯主义内涵与历史意义。

6,简述日本战后民主化改革。

二,论述题1,评述中古西欧十字军运动。

2,现代西方福利主义的兴起、演变及历史意义。

3,论述战后撒哈拉以南非洲国家的发展道路。

2017年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考研真题633历史学综合(jiajiaf)一,名词解释1,海昏侯2,五代十国3,土司制度4,袁枚5,李提摩太6,邮传部7,宋教仁案8,中山舰事件二,材料题材料1,黄宗羲《明夷待访录》材料2,龚自珍《咏史》,文字狱三,论述题1,秦汉至唐宋中央政治体制演变及其特点2,明清时期在全球史的地位3,甲午战后中国民族工商业的发展及意义。

精编版-2014一2019年湖北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史考研真题

精编版-2014一2019年湖北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史考研真题

2014一2019年湖北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史考研真题2014年湖北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史考研真题一、名词解释龙山文化稷下学宫九品官人法府兵制永康学派理藩院厘金制度谭嗣同美国对华关系白皮书过渡时期总路线二、史料分析题1、(1)翻译汉书食货志关于西汉初年从高祖到文帝那一段(2)西汉初年统治者政策调整及原因2、唐后期牛李党争及其影响3、一段对清废除科举的评论(1)分析作者的身份和这篇文章发表的大概时间(2)分析清废科举的利弊三、简答1、简述西晋时期的社会问题2、简要评述北宋初年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3、简述租界的性质以及对近代中国的影响4、20世纪20到30年代中国乡村建设运动和启示四、论述题1、论述明代后期社会的新变化。

2、简要叙述近来学术界对中共和民众运动关系的研究新动向,谈谈中共在成立早期和国民革命时发动民众运动的情况,评述中国共产党民众动员机制。

2016年湖北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史考研真题一、名词解释1.《盐铁论》2.庆历新政3.头下军州4.棉花革命5.京师同文馆6.科玄之争7.《实业计划》8.三反五反运动二、材料分析题1.“乃者贰师败,军士死略离散,悲痛常在朕心。

今请远田轮台,欲起亭隧,是扰劳天下,非所以优民也。

今朕不忍闻。

大鸿胪等又议,欲募囚徒送匈奴使者,明封侯之赏以报忿,五伯所弗能为也。

且匈奴得汉降者,常提掖搜索,问以所闻。

今边塞未正,阑出不禁,障候长吏使卒猎兽,以皮肉为利,卒苦而烽火乏,失亦上集不得,后降者来,若捕生口虏,乃知之。

当今务在禁苛暴,止擅赋,力本农,修马复令,以补缺,毋乏武备而已。

郡国二千石各上进畜马方略补边状,与计对。

”—《汉书·西域传》(1)请翻译上述材料。

(10分)(2)请根据上述材料,分析汉武帝“轮台罪己诏”的政策转折及历史意义。

(15分)2.“乃言国本者谓之东林,争科场者谓之东林,攻逆奄者谓之东林,以至言夺情奸相讨贼,凡一议之正,一人之不随流俗者,无不谓之东林,若似乎东林标榜,遍於域中,延於数世。

中国教育史历年真题试卷汇编10(含答案解析)

中国教育史历年真题试卷汇编10(含答案解析)

1.(2013年教育学统考)广文馆的设立表明唐代政府( )。

(A)重视来唐留学生的教育(B)加强教育的等级性(C)重视科举考试(D)加强博通人才的培养2.(2016年教育学311)1911年成立的清华学堂、其经费主要来源于( )。

(A)英国退回的部分赔偿(B)美国退回的部分赔偿(C)德国退回的部分赔偿(D)法国退回的部分赔偿3.(2009年教育学统考)立足于文化传统来思考中国乡村改造和乡村教育的教育家是( )。

(A)晏阳初(B)粱漱溟(C)黄炎培(D)陶行知名词解释题---为题目类型4.(2017年华东师范大学)以吏为师。

5.(2013年湖南师范大学)独尊儒术。

6.(2017年华东师范大学)“致良知”。

7.(2016年华东师范大学)双轨制。

简答题---为题目类型8.(2017年北京师范大学)癸卯学制的特点是什么?9.(2014年教育学统考、2017年东北师范大学)简述陈鹤琴“活教育”课程理论的基本内容及现代价值。

1.(2013年教育学统考)广文馆的设立表明唐代政府( )。

(A)重视来唐留学生的教育(B)加强教育的等级性(C)重视科举考试(D)加强博通人才的培养【正确答案】B2.(2016年教育学311)1911年成立的清华学堂、其经费主要来源于( )。

(A)英国退回的部分赔偿(B)美国退回的部分赔偿(C)德国退回的部分赔偿(D)法国退回的部分赔偿【正确答案】B【试题解析】清华学堂为清末新政时期留美的预备学校,其经费主要来源于1901年《辛丑条约》中规定的中国付给各国战争赔款,称“庚子赔款”。

其中美国决定从1908年开始,将美国所得白银,以“先赔后退”的方式退还给中国,用于中国派遣留学生教育的经费。

3.(2009年教育学统考)立足于文化传统来思考中国乡村改造和乡村教育的教育家是( )。

(A)晏阳初(B)粱漱溟(C)黄炎培(D)陶行知【正确答案】B【试题解析】梁漱溟是中国近代的教育家、哲学家,乡村建设运动的倡导者。

华中师范大学2017年硕士中国古代史专业介绍

华中师范大学2017年硕士中国古代史专业介绍

华中师范大学2017年硕士中国古代史专业介绍一、学科简介中国古代史专业曾是国学大师钱基博、张舜徽等曾经执教和研究的重要领域之一,多年来涌现出诸多全国知名学者,推出了一批高质量的学术成果,在国内学术界产生了较大影响。

目前形成了老中青相结合的学术研究和人才培养梯队,学术方向呈多元发展格局,并日益与学术前沿接轨。

专业有多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部省级人文社科项目以及各种横向资助项目在研。

该专业已培养上百名高质量的硕士研究生,主要去向包括在以高校为主的各级学校任教或担任行政工作,进一步攻读博士学位,以及出国深造。

其中,不少毕业生在工作岗位上已经取得了突出的成绩,并表现出极大的发展潜力。

二、培养目标中国古代史专业的研究生在更广泛和扎实地掌握专业基础知识体系的前提下,大量阅读原始文献材料和今人研究成果,并一定程度涉猎相关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形成较好的专业理论基础和学科知识结构,逐渐具备独立从事创见性研究的能力。

治学与做人并重,在专业训练的同时,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和健康的身心,以及强烈的集体意识和合作精神。

三、研究方向简介中国古代史专业现有3个方向,即秦汉史、宋史和明清史,主要为断代史,但不局限于断代史,表现出断代史与专题史融合的趋势。

研究方向一:秦汉史简介:立足于统一王朝的开创时期,关注秦汉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与社会,并向前后拓展。

近年来,对兵学与各类群体进行了较多的研究。

研究方向二:魏晋隋唐史简介:全面深入研究魏晋至隋唐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尤其注重对于魏晋南北朝思想文化和社会变动的研究。

研究方向三:宋史简介:全面、深入地考察两宋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近年来对于宋代经济予以了较多的研究,并逐渐与中国古代生态环境史进行交叉。

研究方向四:明清史简介:在明清时期政治、经济、文化与社会的整体背景下考察具体问题,尤其关注社会群体与地方力量与社会的互动。

近年来多从社会史的视角开展研究。

四、学习年限硕士研究生可以分阶段完成学业,学习年限一般为2—3年,最长不超过4年。

华中师范大学17年现当代文学考研复试真题

华中师范大学17年现当代文学考研复试真题

华中师范大学17年现当代文学考研复试真题从复试之前就说要再写一篇更成熟的经验贴给18届的学弟学妹们,结果经过复试、写论文、答辩等等事宜之后,一直拖到现在。

我的拖延症是不是没救了?不知道读研期间还有没时间和缘分再相聚在这里,现在我就先把从考场上拿回来的复试笔试真题分享给你们,然后再零零散散地谈谈我的心得体会吧。

笔试真题专业:中国现当代文学考试时间:2017年3月25日上午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1.乡土文学2.“左联”3.“革命样板戏”4、文化散文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1.简论鲁迅的知识分子题材小说的思想艺术特点。

2.简析戴望舒诗歌创作的艺术流变3.结合几部代表性作品,简论韩少功小说创作的艺术流变4.简析《白鹿原》的文化立场和文化底蕴三、论述题(每题20分,共40分)1.试论五四新文学革命的历史功绩及其缺憾2.谈谈你对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理解。

以上是我看着试卷一个字一个字打出来的真题,大家是不是觉得似曾相识,或者说题目都很基础。

没错,我还是这样的观点,华师非常重视基础,考察也很广泛,但是一点都不偏。

每个人都可以有话写,但是想要得到高分就没那么简单了。

所以多读作品多读教材打好基础才是王道,多感悟多思考也必不可少。

另外复试笔试时间是两个小时,非常之快,但题量很大。

除了加快答题速度,你还必须根据每道题目的分值合理分配时间。

我今年就很糊涂,前面一题5分的名词解释就长篇大论,最后分值20分的论述题都快没时间写了,怎一个惨字了得。

所以啊,你们一定要汲取我的教训。

其次是英语口语,下午进行。

这个一定要有所准备的。

(当然如果你是一个雅思7分、出口成章的英语大神就当我没说。

)对于我等平民,首先你一定要准备一个长度适中的自我介绍和一些常见的话题。

英语自我介绍网上一百度就出来了,我想提醒的是你要做好随时被打断的准备。

也就是你说的每一句话都可能成为老师的问题。

比如你说我喜欢读书,那么老师很可能问你喜欢什么书,为什么喜欢等等。

博仁考研点评2017年历史学统考真题

博仁考研点评2017年历史学统考真题

博仁考研点评2017年历史学统考真题自2007年实行历史学统考以来,历史学已经走过了10个年头。

今天,博仁考研教研室为大家解析2017年历史学考研统考真题。

从这10年真题分析来看,总体来说,变化不大,稳中求进。

主要考查学生对基本史实,历史发展的主要过程、基本线索和阶段特征的把握;了解历史研究的基本史料,并能以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分析解读。

能辨析史料的价值、偏颇或局限,获取有效信息以及掌握基本理论,能正确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比较和评价重要的历史事件和人物的基本能力。

2017年真题依旧体现出以上特点:2017年统考各科目考查比例分布情况科目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世界古代中世纪史世界近现代史比例30% 20% 20% 30%注:史学理论和史学史、历史文献学、历史地理学、专门史等方面的内容将有机地体现在以上各部分之中。

2017年统考题型、题量及分值题型选择题名词解释材料分析题论述题题量及分值20X2=40 8X10=80 2X30=60 3X40=120一、历史学考研统考命题的重点和侧重点从2017年真题来看,历史学统考依旧注重对阶段性特征、基本史实的考察,贴近考纲的要求。

比如17年真题就考到了4-7世纪的中古印度和抗战期间的中苏关系等。

另外一个命题的侧重点就是注重细节考察,考察相对较细、较偏一点。

这是以后历史学考研的趋势。

例如17年真题就考到了“卡会议”和“罗莎卢森堡”这另个名词解释,还考到了乾嘉学派出现的背景及其在史学方面的代表性成就,这就比较细致了,考生往往是将其作为一个名词解释进行准备。

二、历史学考研统考命题规律从近10年真题分析来看,历史学统考已逐渐形成了一定的命题规律,具体来说有以下几点:(1)注重对一个知识点的不同方式的考察。

也即是说考查的同一个知识点,但对于问问题的方式稍作改动,如2017年真题:材料题第29题:概括材料所体现的北宋前期有关制度运行的特点,并谈谈你的认识。

新版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史考研经验考研参考书考研真题

新版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史考研经验考研参考书考研真题

回首过去一年的各种疲惫,困顿,不安,怀疑,期待等等全部都可以告一段落了,我真的是如释重负,终于可以安稳的让自己休息一段时间了。

虽然时间如此之漫长,但是回想起来还是历历在目,这可真是血与泪坚坚实实一步步走来的。

相信所有跟我一样考研的朋友大概都有如此体会。

不过,这切实的果实也是最好的回报。

在我备考之初也是看尽了网上所有相关的资料讯息,如大海捞针一般去找寻对自己有用的资料,所幸的是遇到了几个比较靠谱的战友和前辈,大家共享了资料和经验。

他们这些家底对我来讲还是非常有帮助的。

而现如今,我也终于可以以一个前人的姿态,把自己的经验下下来,供大家翻阅,内心还是比较欣喜的。

首先当你下定决心准备备考的时候,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知识准备、心理准备、学习习惯做好学习计划,学习计划要细致到每日、每周、每日都要规划好,这样就可以很好的掌握自己的学习进度,稳扎稳打步步为营。

另外,复试备考计划融合在初试复习中。

在进入复习之后,自己也可以根据自己学习情况灵活调整我们的计划。

总之,定好计划之后,一定要坚持下去。

由于篇幅较长,还望各位同学能够耐心看完,在结尾处附上我的学习资料供大家下载。

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史初试科目:(101)思想政治理论(201)英语一(313)历史学基础考研参考书目《中国古代史》(上下册),朱绍侯等,福建人民出版社,2000年;《中国近代史》(第四版),李侃等,中华书局,2004年;《中国现代史》(上下册),王桧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先说英语吧。

词汇量曾经是我的一块心病,跟我英语水平差不多的同学,词汇量往往比我高出一大截。

从初中学英语开始就不爱背单词。

在考研阶段,词汇量的重要性胜过四六级,尤其是一些熟词僻义,往往一个单词决定你一道阅读能否做对。

所以,一旦你准备学习考研英语,词汇一定是陪伴你从头至尾的一项工作。

考研到底背多少个单词足够?按照大纲的要求,大概是5500多个。

实际上,核心单词及其熟词僻义才是考研的重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史考研真题点评华中师大历史专业研究生是从2014年开始自主命题的,从报考人数来看,每年报考的人数较多,比如16年中国古代史方向进复试就有44人,而只录取12人,因此竞争很激烈;从试卷难易程度来看,相比众多历史专业实力强的高校,华中师大中国史试题较为容易,注重学生专业基础和学术动态的考察,因此每年考取高分的人数较多。

从2017年真题来看,命题风格依旧与过去保持一致,古代史仍然占绝大部分比例,不过2017年真题论述题部分难度下降,因此整体上难度较去年有一定下降。

一、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史初试主要参考书目
《中国古代史》(上下册)朱绍侯福建人民出版社
《中国历史文选》中国历史文献研究会编中华书局2006年版(或周予同主编,中华书局版)
《中国近代史》李侃中华书局(第四版)
《中国现代史》(上下册)王桧林高等教育出版社
二、华中师范大学历史学考研2017年题型、题量及分值
题型名词解释材料分析题简答题论述题
题量及分值8X10=80 3X25=75 3X25=75 2X35=70 三、华师历史学考研中国史专业2010-2016年复试线
时间政治英语专业课总分
2016年44 44 132 342
2015年42 42 128 323
2014年42 42 126 310
2013年40 40 120 295
2012年38 38 114 285
2011年40 40 120 295
2010年36 36 108 275
四、华中师范历史学考研命题重点及其规律
华中师大命题在内容上一直侧重于对政治史、政治制度史、思想文化史的考查,而在考查时间阶段上,古代史一直侧重于秦汉与唐宋明清两个阶段的考查,近现代史则侧重晚清政局及其变动、晚清之后这以阶段历史的考查,除此之外,华中师大对于一些考点不断重复的考查,比如“唐宋变革论”和新文化运动等等,近现代史部分每年会有一个名词解释较难,考生一般不会。

五、复习策略及其建议
通过近4年的真题分析可以看出,华师在命题上保持命题的一致性,注重考察学生的基础;考察的内容也比较固定,基本跟老师研究方向一致。

从试题难易程度上来看,名词解释大部分较为简单,辅导书上都有涉及,有个别的有些难度,这就需要细致的看书;材料分析及简答题都较为基础,容易拿分,论述题比较综合,考察的也比较深,需要对学术动态有一定的了解和把握。

从参加考试的同学切身经历来讲,总体感受是题量大、时间少,要想在三个小时的时间内做完有些难度,这就需要大家在复习的备考的时候多注重基础,且基础知识必须记得牢固,能够提笔就写以为考试节约时间,另外,必须抽出点时间来阅读论文,掌握学术动态,应付最后两道论述题。

对于想要拿高分且基础较好的同学,建议再阅读其它版本的教材,并注重细节,防止出现细小的名词解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