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石力学-硕士研究生课程报告-中南大学

合集下载

2006中南大学岩石力学435

2006中南大学岩石力学435

^
(s分 )
3、
假 设某隧逍 产生 了望 洼变形 ,试 画出该隧道围岩 内的切 向应力和径向0力
)
分布 曲线 ,据 此 刈围岩进行分区 ,标 注在图~L。 (9分
4、
分别画出瑞 部锚 田式锚杆和全K粘 结式馅杆 的受 力状态和锚杆 中拉穴力分
布 图 。(8分 ) 三 、 问答题 (娌 分 )
l、
L种 岩石n勹 宏观苡坏方式有l茸 ∫ ,从 破坏机理上可归结为什么破坏方式?(6
马 代 石 : 435Fra bibliotek分)2、
1: 百 简j苤 不迕续面剪 切时 、7〈 j⊥ 续 i的 起伏和充填物对不i玺 续面抗剪强度的丨
攴 Hj,写 出无充填规则齿状不迕块面!1扎 剪强Ι表迭式 。(12分 )
代li马
:
0 °

3、 4、
5、
辶 页 ,第
2页
什 么是变形地 压 ?产 生变形地压的条件是什么 ?
(6分 )
(8分 )
2、
已知 地 下 深皮 为
lO00m处 的原岩 斑 力 的 二 个主 分薰 为 :垂 直 方向
σ:=34MPa、 水平方向 σ =35M孔 和 σ y=20MPa。 假 设该位置 的岩体为均 ‘
u3,泊 桑 比为 0.35,试 计算该处岩体 内的三 质各 向同性的弹性体 ,容 重为 27Ⅲ 宀
维构违应 力 。
边 坡岩体的基本破坏棋式仃 哪儿种 ?发 生的条件是什么 ?
如何根据 莆 石的单轴压缩试验曲线确定岩石的三种弹模 ? 这三种弹摸表示
)
的物 理 葸义是什 么 ? (10分 四、论 述题 (20分
)
在软弱破碎岩体中开挖隧道 ,采 明喷锚支护 c试 阚述 (l) 支护的施 I过 稷

新版中南大学矿业工程考研经验考研参考书考研真题

新版中南大学矿业工程考研经验考研参考书考研真题

新版中南⼤学矿业⼯程考研经验考研参考书考研真题考研,说不痛苦都是假的,但其实最多的是⾟苦。

下定决⼼准备考研是从⼤三结束的那个暑假开始的,所以想说:只要努⼒开始,⼀切都来得及。

在这场考试中,我确实也发挥出了最佳实⼒,多少也算是逆袭,成功上岸。

对于开始的过程来说谁也做不到完美,所以只能在有限时间内,争取做最有效的提升,更要关注⾃⼰不擅长的地⽅。

避免在不擅长的地⽅出现更⼤的问题。

话说回来,对于所有科⽬来说,付出与分数是成正⽐的,所以千万不要抱着侥幸⼼理去学习!⼀定要掌握好基础,循序渐进的努⼒⽤功才⾏!对于备考策略,之前从很多学长学姐经验贴⾥学到的再加上⾃⼰这⼏个⽉的经验,所以跟⼤家分享⼀下我的经验。

我不是什么⼤神级别的⼈,也不能够帮助⾃认为是学渣的孩⼦复习没⼏天就能逆袭成学神,但是我的这些经验对于跟我⼀样,资质普通的考⽣来讲应该还是有⼀些借鉴意义的。

⾸先,我不⿎励⼤家去经历头悬梁锥刺股的那种学习的刻苦,都什么年代了,提⾼学习效率的⽅法多的是,找到适合⾃⼰的学习⽅法远⽐头悬梁锥刺股来的让⼈开⼼。

下⾯就讲讲我的备考经验吧,也希望⼤家早⽇找到适合⾃⼰的学习节奏和学习⽅法。

篇幅总体会⽐较长,只因,考研实在是⼀项⼤⼯程,真不是⼀两句话可描述完的。

所以希望⼤家耐⼼看完,并且会有所帮助。

⽂章结尾处附上我⾃⼰备考阶段整理的学习资料,⼤家可以⾃取。

中南⼤学矿业⼯程的初试科⽬为:(101)思想政治理论(201)英语⼀(302)数学⼆(935)岩⽯⼒学参考书⽬为:《⾼等数学》同济⼤学出版社,第五版《线性代数》同济⼤学出版社《岩⽯⼒学》赵⽂、曹平、章光主编,中南⼤学出版社,《岩⽯⼒学与⼯程》蔡美峰主编,科学出版社先聊聊英语单词部分:我个⼈认为不背的单词再怎么看视频也没⽤,背单词没捷径。

你想⼜懒⼜快捷的提升单词量,没门。

(仅供个⼈选择)我建议⽤⽊糖英语单词闪电版,⼀天200个,⽤艾宾浩斯曲线⼀个⽉能记完,每天记单词需要1⼩时(还是蛮痛苦的,但总⽐看真题时啥也看不懂要舒服多)。

岩石力学课读书报告最新

岩石力学课读书报告最新

班级:土木105班学号: 3100631134 姓名:武松学习了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弹性力学的基础力学课之后,我们开始接触到了更多的专业课程,岩石力学作为工程力学专业的院级专业选修课,袁继国老师向我们介绍了继土力学之后更加深入的岩土分析方法和技巧,为我们走向工作岗位打下了理论基础。

本学期岩石力学课程的学习虽然只有有8周时间,我对岩石力学以及岩土工程的相关方面有了粗略的了解。

首先,岩石力学是一门研究岩体在各种不同受力状态下产生变形和规律的学科。

人类建造的大量构筑物都是位于地壳岩石之上或之中。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矿业开采的深度越来越深,建筑物、水坝、地下硐室、露天开采等的规模越来越大,遇到的恶劣地质环境如不良岩体、断层破碎带、软弱夹层等也越来越多。

岩石力学就是在这种背景下于近几十年内发展起来的一门学科。

其研究目的,就是要了解岩石的物理-力学性能,查明工程岩体中的应力和变形状态,以解决国民经济建设中各工程部门所遇到的硐室、隧道、边坡、坝基等的安全和稳定问题。

另外,研究地质构造的成因、空间分布和演化,探讨地震的孕育、发生和前兆,也都涉及一些岩石力学过程。

因此,岩石力学在地学领域中也占有重要的地位。

岩石中存在着大量不同尺度的不连续面,如裂隙、节理、断层等。

岩石的这些特点决定了岩石力学研究对象的复杂性。

一岩石的物理性质岩石是构成地壳的基本材料,是经过地质作用而天然形成的(一种或多种)矿物集合体。

岩石通常按地质成因分为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等三种类型。

岩浆岩是岩浆冷凝而形成的岩石,绝大多数岩浆岩是由结晶矿物所组成,由于组成它的各种矿物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质较为稳定,它们之间的联结是牢固的,因此岩浆岩通常具有较高的力学强度和均质性。

工程中常遇到的岩浆岩有花岗岩、玄武岩等。

沉积岩是母岩(岩浆岩、变质岩和早已形成的沉积岩)经风化剥蚀而产生的物质在地表经搬运沉积和硬结成岩作用而形成的岩石组成。

沉积岩的主要物质成分为颗粒和胶结构。

完整word版,岩石力学总结,推荐文档

完整word版,岩石力学总结,推荐文档

第一章 绪论岩石力学 是一门研究岩石在外界因素(如荷载、水流、温度变化等)作用下的应力、应变、破坏、稳定性及加固的学科。

又称岩体力学,是力学的一个分支。

研究目的在于解决水利、土木工程等建设中的岩石工程问题。

它是一门新兴的,与有关学科相互交叉的工程学科,需要应用数学、固体力学、流体力学、地质学、土力学、土木工程学等知识,并与这些学科相互渗透。

应用: 水利水电 道路建设 采矿工程 等煤与瓦斯突出预测及处理理论和技术 铁路隧道设计和施工技术 水库诱发地震的预报问题 地震预报中的岩石力学问题岩体力学的研究对象: 岩石 由矿物或岩屑在地质作用下按一定规律聚集而形成的自然物体岩体力学的发展历程:20世纪以前萌芽阶段 宋应星《天工开物》 古德恩维地表移动范围20世纪初到20世纪50年代第二阶段 松散介质学派 卡曼型三轴试验机 三下开采20世纪50年代到现在现代阶段 弹塑性理论 流变理论百花齐放 世界各国成立岩石力学学会 论文的发表 数值模拟方法矿山岩体力学的特点及其研究范围采深大 计算精度低 位置受限 不断移动由于大面积开采还会引起采空区上方大量岩层移动和破坏,研究这些岩层的运动、破坏和平衡规律及其控制方法,是矿山岩石力学的重要课题,这也是区别于其他应用性岩石力学学科的重要内容。

矿山岩体力学的研究目的和方法在安全、经济、高强度、高指标的原则下最大限度地开采地下资源。

矿山岩石力学的研究方法是科学实践和理论分析相结合,二者互相联系,互相促进。

岩石的物理性质密度、视密度、孔隙性、碎胀性和压实性、吸水性、透水性、软化性、膨胀性和崩解性 密度是指单位体积的岩石(包括空隙)的质量容重是指单位体积的岩石(包括空隙)的重量 通常,岩石的容重愈大则它的性质就愈好孔隙度是岩石中各种孔洞、裂隙体积的总和与岩石总体积之比,故也称为孔隙率 通常根据岩石的密度和干视密度经计算而求得 碎胀性是岩石破碎以后的体积将比整体状态下增大的性质吸水性是指遇水不崩解的岩石在一定的试验条件下(规定的试样尺寸和试验压力)吸入水分的能力,通常以岩石的自然吸水率和强制吸水率表示。

岩石力学-硕士研究生课程报告-中南大学

岩石力学-硕士研究生课程报告-中南大学

十l商■■ 1 J97ar硕士研究生课程报告题目顺层高边坡稳定性影响因素及工程灾害防治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 曾义___________________ 专业班级_____________ 岩土13级__________________ 任课教师___________ 阳军生张学民_________________中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引言近年来,随着铁路公路建设步伐加快,铁路公路等级不断提高,边坡防护建设工程中所遇到的岩土边坡安全稳定性问题也相应增多,并成为岩土工程中比较常见的技术难题。

由于工程建设的需要,往往在一定程度上破坏或扰动原来较为稳定的岩土体而形成新的人工边坡,因而普遍存在着边坡稳定的问题需要解决。

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西部山区高等级公路得到迅速发展。

在山区修建高等级公路不可避免会遇到大量的深挖高填路基,就目前建设的高速公路情况看:一般情况下,100km 长的山区高等级公路,挖填方路基段落长度占路线总长度的60%以上。

已建高速公路最高的填方已达到50 多米,最高的挖方边坡高度已超过100m。

尽管山区高等级公路的建设越来越倡导环境保护,尽量避免深挖高填,但路基作为公路的主要结构,其边坡稳定问题不可避免。

在山区复杂多变的地质条件下建设高等级公路,其边坡稳定性问题必将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高边坡岩土安全状况直接关系到公路交通运输安全。

虽然计算理论方法、地质探测技术、现代监测技术、边坡加固技术及施工技术不断的在进步,但顺层边坡稳定性问题和高边坡稳定性问题,时至今日依然是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点问题,并逐步涌现出许多的新的研究方向。

1、顺倾高边坡稳定性研究现状随着人类工程活动的发展,对边坡问题的研究也在不断深入,归纳前人对边坡问题的研究大致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人们对边坡稳定性的关注和研究最早是从滑坡现象开始的(张倬元等,2001)。

1 9世纪末和20世纪初期,伴随着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化而兴起的大规模土木工程建设(如修筑铁路、公路,露天采矿,天然建材开采等),出现了较多的人工边坡,诱发了大量滑坡和崩塌,造成了很大的损失。

岩体力学1

岩体力学1

第二节 岩石的空隙性
空隙的概念
空隙:孔隙与裂隙的总称。
开型空隙
{
大开型:在大气压下水能进入; 小开型:在150个大气压下或在 真空 中水才能进入。
闭型空隙:与外界不通。
第 一 章 岩 石 的 物 理 水 理 性 质
第二节 岩石的空隙性
空隙率:空隙体积与总体积之比。 总开孔隙率:
孔隙率
vn v vs w w 1 w(G d ) G d n v v ( ) v 100% dGv G d G
据此式可反求 Vno 饱水率可用以判定岩石的抗冻性能和抗风化 能力。
第 一 章 岩 石 的 物 理 水 理 性 质
第三节 岩石的吸水性
饱水系数
概念:吸水率与饱水率之比叫饱水系数。
ks 1
2
该值反映大开孔隙与小开孔隙的相对含量, 一般为0.5~0.8之间,也可说明岩石的抗冻性。
第 一 章 岩 石 的 物 理 水 理 性 质
第 一 章 岩 石 的 物 理 水 理 性 质
第一节 岩石的重量 概念:单位体积岩石的重量
W1 干容重: d V
岩石的容重
W 湿容重: V 式中 W --烘干后重量. , 取决于矿物成分、孔隙裂隙 发育程度,致密孔隙裂隙少的岩石; 还
1
d
与含水量有关。
第 一 章 岩 石 的 物 理 水 理 性 质
二 、 研 究 内 容 与 方 法
2.1.2 岩体结构力学
a.岩体结构; b.岩体结构的力学效应; c.岩体结构调查及岩体分类; d.岩体结构单元的赤平极射投影和实体 比例投影。
二 、 研 究 内 容 与 方 法
2.1.3 岩体工程结构力学
a.岩体初始应力; b.岩体边坡工程—边坡工程结构; c.铁路隧道和矿山巷道—坑道工程结构; d.竖井; e.地下采埸结构; f.模拟试验原理和现埸测试技术。

2-2 岩石的物理、水理性质

2-2 岩石的物理、水理性质

18
②岩石的软化性
岩石的软化性是指岩石在饱水状态下其强度相对 于干燥状态下降低的性能,可用软化系数η c表示。
软化系数指岩石试样在饱水状态下的抗压强度
σ
cb与在干燥状态下的抗压强度σ c之比,即
cb c c
各类岩石的η c=0.45~0.9之间。 η η
c c
>0.75,岩石软化性弱、抗水、抗风化能力强; <0.75,岩石的工程地质性质较差。
试验过程:将经过烘干的试块 (500g,分成约10块),放在带 有筛孔的圆筒内,使该圆筒在水 槽中以20r/min,连续旋转10 min, 然后将留在圆筒内的岩块取出烘 干称重,如此反复进行两次,按
下试计算耐崩解指数。
22
④岩石的崩解性
Id 2 mr W2 W0 100% md W1 W0
27
石的物理性质指标值
28
即:
sat
msat 100% ms
根据饱水率求得岩石的总开空隙率n0:
Vn 0 d sat n0 V sat
式中:ρd,ρsat干燥岩石和饱水岩石的密度。
17
(3)岩石的饱水系数(η w) 岩石吸水率与饱水率之比称为岩石的饱水系数,即
a w sat
饱水系数反映了岩石中大开空隙和小开空隙的相对 含量。饱水系数越大,岩石中的大开空隙越多,而小开 空隙越少。 吸水性较大的岩石吸水后往往会产生膨胀,给井巷 支护造成很大压力。
发生改变,直至破坏。
25
⑥岩石的透水性
地下水存在于岩石孔隙、裂隙之中,而且大多数岩
石的孔隙裂隙是连通的,因而在一定的压力作用下,地
下水可以在岩石中渗透。岩石的这种能透水的性能称为 岩石的透水性。岩石的透水性大小不仅与岩石的孔隙度

中南大学2012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935岩石力学

中南大学2012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935岩石力学

中南大学2012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935 岩石力学一、名词解释(10x3分)1.岩体结构2.松弛3.变形地压4.岩石的长期强度5.岩体的渗透性6.岩石的密度7.岩体初始应力8.岩石单轴抗压强度9.岩石切线弹模10.岩石本构模型二、作图和说明(30分)1请作出岩石试件单轴压缩全应力一应变曲线示意图,并说明各阶段变形和破裂现象的特征。

(10分)2 请作出马克斯韦尔(maxwell)流变模型组成图。

写出其本构方程,然后推导出蠕变方程和松弛方程,并绘制出相应蠕变和松弛曲线示意图。

(20分)三、问答和分析题(45分)1请绘图说明围岩与支护结构相互作用的原理是什么?请结合该原理分析岩石地下工程新奥法施工中及时采用喷锚支护结构的合理性。

(12分)2 岩体工程分析所考虑主要因素有哪些?国内外代表性的岩体分析方法有哪些?(6分)3 在什么情况下岩质边坡有可能发生平面破坏、楔体破坏和倾倒破坏?边坡检测主要包括哪些内容?(10分)4 简述地壳浅部地应力分布的基本规律。

(8分)5 莫尔强度准则及莫尔一库仑强度准则分布是什么?两者的区别有哪些?(9分)四、计算题(45分)1 用同种岩石在不同围压下作了两组常规三轴试验,第一组试件在围压为5MPa下测得平均三轴抗压强度为55MPa,第二组试件在围压为10MPa下测得平均三轴抗压强度为75MPa。

试根据莫尔一库仑准则计算这种岩石的内摩擦角和粘结力。

(12分)2 有一岩柱,在单向受力时其抗压强度为60Mpa,该岩石内摩擦角Φ=40度,采用摩尔一库仑强度理论,当侧向压力为5MPa时,求:①其轴向应力为多大时,岩体发生破坏?②破坏面位置?③其破坏面上的正应力和剪应力?(15分)3 有一圆形竖井,半径6.0m,围岩平均平均容重为28KN/m³,试计算在650m深度距竖井中心8.0m处的三向应力状态,设计算深度处岩石的泊松比为0.25。

(12分)4 已知某处岩体完整性系数为0.80,从现场取样后在实验室内测得该种岩石单轴抗压强度σc=80MPa,单轴抗拉强度σt=4.0mpa,试估算该岩体的准抗压强度和准抗拉强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硕士研究生课程报告题目顺层高边坡稳定性影响因素及工程灾害防治姓名曾义专业班级岩土13级任课教师阳军生张学民中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引言近年来,随着铁路公路建设步伐加快,铁路公路等级不断提高,边坡防护建设工程中所遇到的岩土边坡安全稳定性问题也相应增多,并成为岩土工程中比较常见的技术难题。

由于工程建设的需要,往往在一定程度上破坏或扰动原来较为稳定的岩土体而形成新的人工边坡,因而普遍存在着边坡稳定的问题需要解决。

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西部山区高等级公路得到迅速发展。

在山区修建高等级公路不可避免会遇到大量的深挖高填路基,就目前建设的高速公路情况看:一般情况下,100km长的山区高等级公路,挖填方路基段落长度占路线总长度的60%以上。

已建高速公路最高的填方已达到50多米,最高的挖方边坡高度已超过100m。

尽管山区高等级公路的建设越来越倡导环境保护,尽量避免深挖高填,但路基作为公路的主要结构,其边坡稳定问题不可避免。

在山区复杂多变的地质条件下建设高等级公路,其边坡稳定性问题必将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高边坡岩土安全状况直接关系到公路交通运输安全。

虽然计算理论方法、地质探测技术、现代监测技术、边坡加固技术及施工技术不断的在进步,但顺层边坡稳定性问题和高边坡稳定性问题,时至今日依然是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点问题,并逐步涌现出许多的新的研究方向。

1、顺倾高边坡稳定性研究现状随着人类工程活动的发展,对边坡问题的研究也在不断深入,归纳前人对边坡问题的研究大致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人们对边坡稳定性的关注和研究最早是从滑坡现象开始的(张倬元等,2001)。

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期,伴随着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化而兴起的大规模土木工程建设(如修筑铁路、公路,露天采矿,天然建材开采等),出现了较多的人工边坡,诱发了大量滑坡和崩塌,造成了很大的损失。

这时,人们才开始重视边坡失稳给人类造成的危害,并开始借用一般材料分析中的工程力学理论对滑坡进行半经验、半理论的研究。

20世纪50年代,我国学者引进苏联工程地质的体系,继承和发展了“地质历史分析”法,并将其应用于滑坡的分析和研究中,对边坡稳定性研究起到了推动作用(张倬元等,1994)。

该阶段学者们着重边坡地质条件的描述和边坡类型的划分,采用工程地质类比法评价边坡稳定性。

20世纪60年代,世界上几起灾难性的边坡失稳事件的发生(如意大利的瓦依昂滑坡造成近3000人死亡和巨大的经济损失)(张倬元等,1994),使人们逐渐认识到了结构面对边坡稳定性的控制作用以及边坡失稳的时效特征,初步形成了岩体结构的观点(孙玉科、李建国,1965;谷德振等,1979),并在应用赤平极射投影的基础上,提出了实体比例投影方法,用以进行边坡块体破坏的计算,定性判断边坡的稳定性(谷德振等,1979;孙玉科、古迅,1980;王思敬,1976)。

同时,我国学者结合露天矿边坡稳定性研究,在陈宗基教授的指导下,进行了比较系统的岩体力学性质的试验研究,包括大型现场试验及室内岩块试验,常规力学试验及流变力学试验,岩块力学试验及结构面力学试验,动力学试验及静力学试验等(孙玉科等,1998)。

这些工作推动了岩质边坡稳定性研究的发展。

20世纪70年代,边坡研究者从大量的工程实践和斜坡失稳事件中,逐渐认识到边坡稳定性研究必须重视其变形破坏过程和机制的研究,提出了累进性破坏的观点以及边坡变形破坏的机制模式(王兰生、张倬元等,1970),使边坡稳定问题的研究工作步入了地质分析和岩石力学分析相结合的时代。

这期间,成都理工大学的王兰生、张倬元等通过国内外大量的现场调研,深入研究了斜坡变形破坏演化机制的一般规律,提出了斜坡变形的6种主要模式,即蠕滑-拉裂、滑移-压致拉裂、滑移-拉裂、弯曲-拉裂、塑流-拉裂和滑移-弯曲,以及斜坡失稳的3种基本破坏方式,即崩落(塌)、滑落(坡)、(侧向)扩离(张倬元等,1994)。

这些变形破坏模式不但得到了普遍承认,而且被广泛地推广和应用,为推进边坡稳定性研究做出了重要贡献。

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以金川露天矿为典型工程实例,对边坡的稳定性进行了长期、全面、系统的研究,将工程地质学与岩体力学密切结合,强调地质是基础及地质构造的控制作用,初步形成了岩体结构控制论的观点。

20世纪80年代,边坡稳定性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1986年,在举行国际地质会议期间,国际工程地质协会(IAEG)成立,同时成立了“滑坡及其他块体运动委员会”,它是国际上第一个专门研究滑坡及其防治的国际组织。

国际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ISRM)、国际岩土力学与基础工程学会(ISSMFE)、国际大坝委员会(ICOLD)等均将边坡工程作为重要的专题进行学术交流和探讨。

这些国际组织在促进边坡工程研究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同时,我国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使大批从事边坡工程研究的学者焕发了强大的活力,在水电、矿山、铁路、地矿等部门专门对滑坡和边坡稳定性设专题进行攻关研究。

数值和物理模拟手段被引入边坡研究中,人们借助有限元法、离散元法、地质力学模型试验等再现边坡变形破坏的全过程,从整体上、内部作用机理等方面对边坡进行全面的认识和评价;利用统计热力学理论、灰色系统理论、数量化理论、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等,探索了边坡稳定性的预测预报方法。

可以说,这一阶段是边坡科学发展的髙峰期。

20世纪90年代以来,人类工程活动在发展中国家迅速增长,人工边坡的规模和髙度不断增大,边坡稳定问题越来越突出。

我国黄河小浪底水电工程、长江三峡工程、金沙江溪洛渡水电站和雅砻江锦屏电站等重大工程的建设或论证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边坡稳定性问题。

因此,人们对工程边坡的勘察、设计、评价、监测和加固越来越重视。

“八五”和“九五”期间,国家专门立项开展了工程边坡稳定性及其加固配套技术的研究。

同时,非线性科学理论、非连续介质理论、可靠性分析理论以及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为边坡稳定性问题的研究提供了新的途径和方法,多学科、多专业的交叉渗透研究已成为边坡研究的发展方向。

可靠性分析理论、模糊数学、块体理论、灰色系统理论、神经网络理论、分形理论、突变理论、自组织理论以及各种复杂的数值计算方法广泛地应用于边坡研究中。

边坡稳定性研究步入了定性与定量相结合、概念模型与仿真模拟相结合、监测与反馈分析相结合的新阶段,取得了大量有意义的成果。

目前,国内外对于顺层边坡的稳定性分析,主要采用理论计算法和工程地质类比法。

前者属于定量分析,主要包括极限平衡法和数值分析法,后者属于定性分析,其优点是能综合考虑各种影响因素,可快速地对边坡的稳定状况及其发展趋势作出评价,但需要分析人员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

为了正确评价顺层边坡的稳定性,许多学者从不同角度采用不同方法进行了研究。

在研究方法上,从室内物理模型试验到原位原型试验、从定性到定量、从各类理论解析法到数值计算方法越来越多样化,也越来越先进。

但是在实际工程中较为常用、且通常认为较为可靠的方法仍是模型试验法或是现场试验加上数值分析法。

由于岩体工程的复杂性,模型试验法和数值分析法的综合应用就显得尤为重要。

2、分析总结顺倾高边坡稳定性影响因素;影响顺倾高边坡稳定性的因素主要有内在因素和外部因素两方面,内在因素包括组成边坡的地貌特征、岩土体的性质、地质构造、岩土体结构、岩体初始应力等。

外部因素包括水的作用、地震、岩体风化程度、工程荷载条件及人为因素。

内在因素对边坡的稳定性起控制作用,外部因素起诱发破坏作用。

1)岩土性质和类型岩性对边坡的稳定及其边坡的坡高和坡角起重要的控制作用。

坚硬完整的块状或厚层状岩石如花岗岩、石灰岩、砾岩等可以形成数百米的陡坡,如长江三峡峡谷。

而在淤泥或淤泥质软土地段,由于淤泥的塑性流动,几乎难以开挖渠道,边坡随挖随塌,难以成形。

黄土边坡在干旱时,可以直立陡峻,但一经水浸土的强度大减,变形急剧,滑动速度快,规模和动能巨大,破坏力强且有崩塌性。

松散地层边坡的坡度较缓。

不同的岩层组成的边坡,其变形破坏也有所不同,在黄土地区,边坡的变形破坏形式以滑坡为主;在花岗岩、厚层石灰岩、沙岩地区则以崩塌为主;在片岩、板岩、千枚岩地区则往往产生表层挠曲和倾倒等蠕动变形。

在碎屑岩及松散土层地区,则产生碎屑流或泥石流等。

2)地质构造和岩体结构的影响在区域构造比较复杂,褶皱比较强烈,新构造运动比较活动的地区,边坡稳定性差。

断层带岩石破碎,风化严重,又是地下水最丰富和活动的地区极易发生滑坡。

岩层或结构的产状对边坡稳定也有很大影响,水平岩层的边坡稳定性较好,但存在陡倾的节理裂隙,则易形成崩塌和剥落。

同向缓倾的岩质边坡(结构面倾向和边坡坡面倾向一致,倾角小于坡角)的稳定性比反向倾斜的差,这种情况最易产生顺层滑坡。

3)水的作用地表水和地下水是影响边坡稳定性的重要因素。

不少滑坡的典型实例都与水的作用有关或者水是滑坡的触发因素,处于水下的透水边坡将承受水的浮托力的作用,而不透水的边坡,将承受静水压力;充水的张开裂隙将承受裂隙水静水压力的作用;地下水的渗流,将对边坡岩土体产生动水压力。

水对边坡岩体还产生软化或泥化作用,使岩土体的抗剪强度大为降低;地表水的冲刷,地下水的溶蚀和潜蚀也直接对边坡产生破坏作用。

不同结构类型的边坡,有其自身特有的水动力模型。

4)工程荷载在水利水电工程中,工程荷载的作用影响边坡的稳定性。

例如,拱坝坝肩承受的拱端推力、边坡坡顶附近修建大型水工建筑物引起的坡顶超载、压力隧洞内水压力传递给边坡的裂隙水压力、库水对库岸的浪击淘涮力、为加固边坡所施加的力,如预应力锚杆时所加的预应力等都影响边坡的稳定性。

由于工程的运行也可能间接地影响边坡的稳定,例如由引水隧洞运行中的水锤作用,使隧洞围岩承受超静水荷载,引起出口边坡开裂变形等。

5)地震作用碎裂状或碎块状边坡,强烈的震动(包括人工爆破)甚至可使之整体溃散,发展为滑塌式滑坡。

结构疏松的饱和砂土受震液化或敏感粘土受震变形,也可导致上覆土体产生滑坡。

我国岩质边坡工程实践中,为量化评价爆破的影响,根据经验采取降低计算结构面的抗剪强度的方法实施。

3、基于岩石力学课程中的结构面力学特性,分析雨水渗入顺倾层状边坡结构面内时,对顺层边坡稳定性的影响。

大量研究与工程实践表明,边坡失稳事故大多与水有密切关系,水是影响岩质边坡稳定性的重要因素。

水对岩体的物理化学作用将引起岩石体积的膨胀或收缩,从而导致岩体松散破碎,强度降低。

对于顺层边坡,水作为层面间润滑介质的同时,还将造成软弱夹层强度急剧下降,从而大幅降低边坡的抗滑能力。

另外,地表水及地下水还会对边坡岩体产生附加荷载作用,在稳定性计算时,应根据层面的贯通性质、节理裂隙发育情况、地下水分布情况来考虑浮托力、裂隙静水压力和渗透动水压力作用。

4、如何进行顺倾高边坡的合理切坡和加固,有哪些常用加固措施?順层岩质路堑边坡加固的目的是改善坡体的受力条件,最终使开挖坡体实现长期稳定,目前采取的支挡加固措施有直接加固法和间接加固两类,也可将二者结合起来进行加固处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