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标本采集、保存与送检
检验标本的采集、储存、转运和处理制度

检验标本的采集、储存、转运和处理制度为了保障医学检验结果的精准性与牢靠性,一个科学而规范的检验标本采集、储存、转运和处理制度是必不可少的。
本文将从四个方面对这一制度进行探讨。
一、标本采集标本采集是检验过程中最基础和最紧要的一个环节,直接影响着检验结果的精准性和牢靠性。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标本采集规范:1.采样前准备:标本采集前需进行相关准备工作,包括选择采样部位、确认采样时间和通知患者等。
2.采集方法:采集标本的方法应当依据不同的标本类型和采样部位来选择,确保采样过程规范、无菌,避开受到其他物质的污染。
3.采集量:采集标本的数量需符合相关规定和要求,避开因标本量不足而影响检验结果的精准性。
4.储存条件:采集完标本后应尽快储存,不同类型的标本需要不同的储存条件,如温度、湿度等。
二、标本储存标本储存是保证检验结果精准性和牢靠性的又一紧要环节。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标本储存规范:1.标本分类:依据标本的不同类型和性质,应当将其分类储存,避开产生混淆和交叉感染等问题。
2.标本保存:标本在保存过程中应当考虑到各种可能显现的变化因素,如温度、湿度等,不同性质的标本还有可能受到光照、化学物质等的影响,因此需实行相应的措施,确保保存的质量。
3.标本标签:对于每一个标本都应当进行必要的标识和记录,包括患者身份、采样时间、标本类型和保存时间等信息,以保证检测的精准性和追溯本领。
三、标本转运标本转运是标本总采集、储存、处理过程中的一个紧要环节。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标本转运规范:1.标本的运输方式:标本的转运应实行尽可能短、直接、快捷的方式,能够避开标本产生质量上的变化,防止误输或质量下降。
2.标本的包装:对于液体标本应采纳无泄漏的容器储存,并在外面标注清楚的标识;对于固体标本则需进行密封、防潮、防鼓胀等特别保护。
3.标本的运输记录:在进行标本运输的时候,需要认真记录运输的信息,包括时间、运输方式、接收人员、接收时间等信息。
四、标本处理在医学检验的过程中,标本处理也是一个非常紧要的环节,不同的标本处理方式也是不同的。
标本送检与保存

标本送检与保存在诊断科室,检验结果是开展治疗和预后评价的依据,标本的采集、保存、送检、检验,均会影响检验结果。
以常见的血液标本、尿液标本为例,保存和送检的要求有哪些?下面对此进行简单论述。
1.标本的采集送检原则总结起来,标本的采集送检原则是:①无菌操作,避免细菌微生物污染。
②根据患者的病情不同,采集不同部位的标本。
③采集标本的时间,要在使用药物之前。
如果患者使用抗菌素,分离培养时要加入药物拮抗剂;采集时不能使用消毒剂,必要时可用生理盐水冲洗,擦干后再取材。
④为提高样本的代表性、有效性,尽可能采集病变部位的材料。
⑤标本必须新鲜,采集后及时送检。
⑥送检过程中,多数菌类需要冷藏送运,少数不耐寒菌类需要保温;粪便标本要放在甘油缓冲盐水保存液中,不要对标本剧烈晃动。
2.血液标本的种类、保存、送检、交接要求(1)种类。
①全血。
包括静脉全血、动脉全血、毛细血管全血等,以静脉全血为例,是从肘静脉、腕静脉、股静脉、颈外静脉等部位采集得到。
②血浆。
全血经抗凝、离心处理后,就能得到血浆,用于测定化学成分和凝血试验。
③血清。
血浆分离后得到的液体,主要用于化学和免疫学检测。
④血细胞成分。
在特殊的检验项目中,需要特定细胞作为标本,例如单个核细胞、粒细胞等。
(2)保存。
血液标本采集后,保存要求是:①标本管直立、静置,避免振荡、摔落。
②保存在阴凉处,避免阳光直射,防止胆红素、尿酸等指标分解后,导致含量降低。
③如果不能立即检验,例如生化免疫项目,标本离心后不要开盖,在2-8℃环境下保存,减少温度对标本的影响;血常规、脑脊液培养标本,则在室温下保存。
④特定检测项目的血液标本,要在低温下保存,例如生长素(GH)、甲状旁腺素(PTH)、胰岛素(INS)等,应分离血清后在-20℃条件下保存。
(3)送检。
血液标本送检时的要求是:①急诊标本、非急诊标本分开送检,急诊标本要及时送检,和检验科人员当面交接。
②标本运送期间,使用有盖容器,防止标本外溢、蒸发、污染。
标本采集、送检、运送、接收、处理、保存和销毁规程

a.质量要求:样本管使用正确;样本数量正确;每管样本量3-5ml;标识清晰,与申请单一致,申请单内容完整;采集时间距离送检时间不得超过48h。
b.核对检查内容:样本接收人员检查样本质量,采集时间,记录标本状态。登记时应给予唯一性编号,防止标本混淆。记录交接时间、送检人签字,报告方式为书面报告,并注明实验室所在地点、工作时间和联系人。
标本采集、送检、运送、接收、处理、保存和销毁规程
1、目的
保证标本采集到贮存过程符合本实验室检测及法律法规的要求,保证标本质量。
2、适用范围
本站血液检测标本、检测留样标本及临床送检标本。
3、职责
采血人员或相关工作人员负责标本的采集、送检、运送和交接;血库工作人员负责血液检测样本的临时接收和暂存;检验人员负责标本的接收、处理、保存和销毁;办公室负责组织检验科业务人员对标本采集人员进行相关培训。
4、作业步骤
4.1样本采集要求:
a.初筛检测样本:采集前严格核对献血者和登记表,抽取1-2ml的献血者血液于含饱和EDTA-Na2/K2抗凝剂50ul的普通塑料试管中或含有抗凝剂的真空管中。贴好与献血者登记表一致的献血序列码。
b.献血后血液检测样本:
(1)留取要求:献血者献血后采集人员从血袋/留样袋中留取双份血样用于实验室的一检和二检,两支血样试管,一支为含分离胶的促凝真空管(黄盖),应先留取(不能混入血袋中保养液),另一支为EDTAK2抗凝真空管(紫盖),每支试管留取3-5ml血液,留取后立即轻轻上下颠倒至少3次与抗凝剂/促凝剂充分混匀,贴上与献血登记表、血袋标识条码一致校验码为07的献血序列码。
4.4处理程序:检测样本3000-3800rpm离心15分钟,静臵3-5分钟后,在生物安全柜中拔盖或由试管脱盖机自动脱盖,临床送检样本按检测项目规程规定要求处理。
新冠病毒抗体检测标本采集、送检、处理流程学习资料

新冠病毒抗体检测标本采集、送检、处理
流程学习资料
1. 标本采集流程
- 确保采集者和被采集者都佩戴口罩和手套。
- 使用一次性采集器具,如尖头采集棒或注射器,以避免交叉感染。
- 一次性采集器具应事先消毒。
- 标本采集应尽量避免呼吸道分泌物的污染。
- 采集鼻咽部标本时,将采集器具插入鼻腔或咽喉,旋转几次以收集足够样本。
- 将采集好的标本放入合适的中,盖好盖子。
- 将标本放入密封袋中,标记好相关信息。
2. 标本送检流程
- 标本应及时送达指定的检测机构或实验室。
- 标本在运输过程中应避免受潮、震动等情况。
- 标本送检前应按照指定的流程进行包装和标记。
- 标本的送检单据应填写准确,包括被采集者的姓名、年龄、性别等信息。
- 对于可能具有高传染性的标本,例如新冠病毒标本,应特别注意安全防护和遵循相关的运输要求。
3. 标本处理流程
- 标本送达实验室后,应尽快进行处理和分析。
- 根据实际情况,采用相应的方法提取和分离出目标病毒或抗体。
- 标本处理过程中,应注意避免污染和交叉感染。
- 标本处理完成后,可以进行进一步的病毒抗体检测等实验。
以上是新冠病毒抗体检测标本采集、送检、处理流程的学习资料。
这些流程对于确保标本的质量和准确性至关重要,同时也要注意安全防护和规范操作,以避免交叉感染和传播。
医院检验标本采集运送验收保存制度

医院检验标本采集运送验收保存制度一、总则为了确保医院检验标本的质量,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根据《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管理办法》等相关法规,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本制度适用于我院临床检验标本的采集、运送、验收和保存等工作。
二、采集1. 采集标本应由具有专业资格的医护人员进行,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确保标本采集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 采集标本时,应向患者或家属说明标本采集的目的、方法及注意事项,取得其配合。
3. 采集标本应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容器,并确保容器密封、无污染。
4. 采集标本后,应及时填写标本采集记录,包括患者基本信息、标本类型、采集时间、采集人员等。
5. 采集血液标本时,应严格执行抗凝剂的使用规定,确保血液与抗凝剂充分混匀。
6. 采集呼吸道标本时,应避免口腔、鼻腔等部位的污染。
7. 采集尿液标本时,应确保尿液在短时间内送达实验室,避免细菌繁殖、化学成分变化等。
8. 采集粪便标本时,应避免粪便与尿液、痰液等混合,并尽快送检。
9. 采集生殖道分泌物标本时,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避免交叉污染。
10. 采集组织标本时,应使用专用容器,并加入适当的固定剂,确保组织形态和结构不受破坏。
三、运送1. 标本运送应由专人负责,确保标本在运输过程中的安全、稳定。
2. 标本运送应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运输容器和设备,根据标本类型和保存要求选择适当的运输方式。
3. 标本运送过程中,应避免阳光直射、高温、低温、剧烈震动等,确保标本质量。
4. 标本运送人员应具备相关专业知识,熟悉标本运送的注意事项。
5. 标本运送时间应尽量缩短,避免因延迟导致标本质量下降。
6. 特殊标本运送时,应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确保运送过程的安全。
四、验收1. 实验室接收标本时,应进行验收,确保标本符合检验要求。
2. 验收内容包括:患者基本信息、标本类型、采集时间、采集人员等,如有疑问,应及时与临床科室沟通。
3. 验收合格的标本,应进行编号、登记,并放入适当的保存容器中。
检验标本采集储存运输交接处理制度

检验标本采集储存运输交接处理制度检验标本采集、储存、运输、交接和处理制度是医疗机构进行临床检验的基础工作,是确保检验结果准确、可靠的重要环节。
为了提高检验质量,保证医疗安全,根据《医疗机构临床检验操作规程》、《医疗机构医学检验实验室管理规范》等相关规定,结合我院实际,制定本制度。
一、检验标本采集1.1 采集标本应遵循临床检验操作规程,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技术,防止交叉感染。
1.2 采集标本时,应认真核对患者信息,确保采集的标本与患者相符。
1.3 采集标本后,应及时送检,避免标本存放时间过长,影响检验结果。
1.4 采集特殊标本(如骨髓穿刺、胸水、腹水等)时,应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并做好相关记录。
二、检验标本储存2.1 标本储存应遵循临床检验操作规程,根据标本类型和检验项目,选择适宜的储存条件(如温度、湿度等)。
2.2 血液标本应采用专用容器,避免剧烈震荡,以免影响检验结果。
2.3 细胞培养标本应放入二氧化碳培养箱,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气体环境。
2.4 冰箱内储存的标本,应定期检查,确保冰箱温度恒定,避免标本变质。
三、检验标本运输3.1 标本运输应遵循临床检验操作规程,根据标本类型和检验项目,选择适宜的运输方式(如冷链、常温等)。
3.2 采用冷链运输的标本,应使用专用冷链设备,确保标本在适宜的温度下运输。
3.3 长途运输标本时,应采取有效的保温措施,防止标本温度过高或过低。
3.4 标本运输过程中,应避免剧烈震荡、撞击,以免影响检验结果。
四、检验标本交接4.1 标本交接应由专门负责人员完成,确保标本安全、及时送达实验室。
4.2 交接时,应认真核对患者信息、标本种类、数量等内容,确保无误。
4.3 双方在交接单上签字,留存备查。
五、检验标本处理5.1 实验室接收标本后,应立即进行编号、登记,并根据标本类型和检验项目,选择适宜的处理方法。
5.2 实验室工作人员应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标本处理,防止交叉污染。
5.3 处理后的标本,应放入相应的检测仪器或设备中,进行检验。
疫情防控标本采集、运送、接收、储存流程

疫情防控标本采集、运送、接收、储存流程1. 背景本文档旨在规范疫情防控标本的采集、运送、接收和储存流程,以确保标本的安全性和准确性。
参与操作的人员应严格按照以下流程进行操作。
2. 标本采集2.1 采集人员应佩戴防护装备,包括口罩、防护面罩、手套、防护服等,以有效降低交叉感染风险。
2.2 标本采集前,采集人员应洗手,并对工作区域进行消毒。
2.3 采集人员应使用采集套装,按照标准操作程序采集标本,并在采集上填写必要的信息。
2.4 采集完毕后,采集人员应将标本密封,并进行二次包装,确保标本的完整性和不泄漏。
3. 标本运送3.1 标本运送人员应事先接受相关培训,了解运送标本的规定和要求。
3.2 标本运送人员应佩戴防护装备,并使用专用运送袋或进行标本运送。
3.3 运送过程中,标本应保持稳固、不滴漏,并避免与其他物品混放,以免交叉感染。
3.4 标本运送人员应在运送前确认接收方是否具备接收条件,并选择合适的运送方式将标本送达。
4. 标本接收4.1 接收人员应提前做好接收准备工作,包括验收台、防护装备、消毒设备等。
4.2 标本送达后,接收人员应及时验收,并进行确认。
4.3 接收人员应对接收到的标本进行初步检查,并记录相关信息。
4.4 若发现标本异常或存在问题,应及时通知相关部门,并进行必要的处理措施。
5. 标本储存5.1 标本储存应符合相关规定和要求,确保标本的安全性和保存完整性。
5.2 标本储存区域应设立专门的保存设施,保持恒温、干燥和通风。
5.3 储存人员应定期检查标本,确保标本保存状态良好,并及时处理过期标本。
以上是疫情防控标本采集、运送、接收、储存的流程,希望能够对各部门工作人员提供指导和参考,以确保疫情防控工作的顺利进行。
标本采集及送检制度

标本采集及送检制度一、目的为了确保实验室标本的安全、有效,保证检验质量,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检验科全体工作人员。
三、标本采集1. 血液标本的采集:(1)静脉采血时,除卧床病人,采血时一般取坐位,成人多用肘前静脉,肥胖者可用腕背静脉,婴幼儿常用颈静脉,偶用前囟静脉。
(2)静脉采血用止血带应一人一用一消毒。
使用止血带的时间不应超过一分钟,穿刺成功后应立即松开止血带。
正在静脉输液者应停止输液三分钟,从未输液的另一侧或输液部位以下的部位采血。
(3)血清(浆)标本的收集各室应根据所检验项目的要求采用相应的标本收集管,并确定采血量。
(4)动脉采血一般由临床科室护士采集。
2. 尿液标本的采集:(1)一般由患者或护理人员按医嘱留取。
(2)取样时应注意明确标记,避免污染,使用合格的一次性洁净专用尿杯收集尿样。
(3)中段尿、导管尿等特殊尿样的采集一般由医护人员行相关操作留取标本。
3. 粪便标本的采集:(1)由患者留取后收集于合格的一次性洁净专用粪杯送检。
(2)应取新鲜标本,选取异常成分的粪便,如含有黏液、脓、血等病变成分的标本,外观无异常的从表面、深处及粪端多处取材,取3~5 g及时送检。
4. 阴道分泌物标本的采集:(1)一般由妇科医师采集。
(2)采集阴道分泌物时,用无菌棉签轻轻在阴道侧壁或后穹窿处取样。
(3)将取样后的棉签插入含有无菌稀释液的试管中,立即送检。
5. 痰液标本的采集:(1)患者应先漱口,然后深呼吸,用力咳嗽,将痰液咳入无菌痰盒中。
(2)痰液应取深部痰,避免口腔分泌物污染。
(3)痰液标本应立即送检,避免长时间存放。
四、标本送检1. 标本应在规定的时限内及时送达检验科,避免因采集不当、暂存环境与时间的延缓,而影响标本检测结果的真实性。
2. 标本送检时,应确保标本容器密闭,避免污染。
3. 标本送检时,应附上完整的检验申请单,包括患者基本信息、检验项目、采集时间等。
4. 检验科工作人员应认真核对标本信息,确保标本与申请单一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标本采集方法—尸检标本
血 无菌操作采集死者血液5ml,其2.5ml置无菌 玻璃管中,使血球沉淀,吸出血清
分泌物或渗出物: 用灭菌棉棒擦拭局部,采集分泌物后,装入放 有病毒保存液的试管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标本采集方法—深咳痰液
要求病人深咳后,将咳出的痰液收集于50ml 含3ml采样液的螺口塑料管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病人死亡后应尽早进行解剖,在严格按照生物安全防护的条 件下,进行尸检
– 主要采集肺、气管、肝、肾、脾、心脏、脑、胃、肠、淋巴 结等可疑组织标本
– 同时采集血标本、分泌物或渗出物
– 没有条件进行尸体解剖的,可采集呼吸道灌洗液或经皮穿刺 采集肺组织标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标本采集方法—血清标本
用真空负压采血管采集血液标本5ml,室温静 置30分钟,1500~2000rpm离心10分钟,收 集血清于2ml无菌螺口塑料管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标本采集方法—粪便标本
采集5~10g粪便或采集肛拭子标本置于含3~ 10ml无菌采样液的螺口管中,严格密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标本采集方法—鼻咽抽取物或呼吸道抽取物
用与负压泵相连的收集器从鼻 咽部抽取粘液或从气管抽取呼 吸道分泌物。将收集器头部插 入鼻腔或气管,接通负压,旋 转收集器头部并缓慢退出,收 集抽取的粘液,并用3ml采样 液冲洗收集器1次(亦可用小 孩导尿管接在50ml注射器上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标本采集
采集时间----何时采 采集种类----采什么 采集方法----怎么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血清标本
第一份血清应尽早(最好在发病后7天内)采集 第二份血清应在发病后第3~4周采集 在病愈出院或死亡前采集血标本1份
粪便标本
发病后尽可能早的采集粪便标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标本种类和采集时间(2)---尸检标本
标本采集方法—胸水、肺组织活检标本
胸水 在B超定位下进行胸腔穿刺,抽取胸水5ml, 置于无菌的塑料螺口管中
采样要求
单个不明原因肺炎病例
– 当区县级卫生行政部门组织的专家组会诊后,仍不 能排除SARS或人禽流感时
聚集性不明原因肺炎病例
– 发现后立即采样送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标本种类和采集时间(1)--临床标本
呼吸道标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标本采集方法—咽拭子
错误
正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标本采集方法—鼻拭子
将1根聚丙烯纤维头的塑 料杆拭子轻轻插入鼻道 内鼻腭处,停留片刻后 缓慢转动退出。取另一 根聚丙烯纤维头的塑料 杆拭子以同样的方法采 集另一侧鼻孔。上述两 根拭子浸入同一含3ml 采样液的管中,尾部弃 去,旋紧管盖。
标本种类和采集时间(3)---其他标本
– 胸水 – 肺活检标本 – 枸橼酸盐抗凝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标本采集方法—咽拭子
用2根聚丙烯纤维头的塑 料杆拭子同时擦拭双侧 咽扁桃体及咽后壁,将 拭子头浸入含3ml采样 液的螺口管中,尾部弃 去,旋紧管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标本采集方法—咽漱液
用10ml不含抗菌素的采样 液漱口。漱口时让患者头部 微后仰,发“噢”声,让洗 液在咽部转动。然后将咽漱 液收集于50ml无菌的螺口 塑料管中。无条件的可用平 皿或烧杯收集咽漱液并转入 10ml螺口采样管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标本采集方法—尸检标本
可疑组织标本
每种组织应多部位取材,每一采集部位分别使用不同 消毒器械,以防交叉污染;各部位应取20~50g,淋 巴结取2个。各部位标本,一半用10%福尔马林固定, 通常所取组织块固定于不少于5~10倍以上体积的10 %福尔马林溶液中;另一半直接放-70℃或液氮罐中 保存
上呼吸道标本:咽拭子、鼻拭子、鼻咽抽取物、咽漱液、 深咳痰液
下呼吸道标本:呼吸道抽取物、支气管灌洗液、肺组织活 检标本
尽早采集上述标本,发病一至两周也可采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标本种类和采集时间(1)--临床标本
标本采集方法—呼吸道灌洗液
将收集器头部从鼻孔或气管插口处插入气管 (约30cm深处),注入5ml生理盐水,接通 负压,旋转收集器头部并缓慢退出。收集抽取 的粘液,并用采样液涮洗收集器1次(亦可用 小孩导尿管接在50ml注射器上来替代收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