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护仪日常维护
心电监护仪的日常维护及保养事项【最新版】

心电监护仪的日常维护及保养事项※防尘仪器中的各种光学元件及一些开关、触电等,应经常保持清洁。
另外,由于NBP袖带长时间捆在病人身上,需要定期进行清洁,除去袖带上的异味,特别是一些出血呕吐的病人。
※防潮仪器中的光电元件、电子元件等受潮后易霉变、损坏,因此有必要定期开机检查、经常及时跟换干燥剂。
这个其实就跟家里的家用电器一样,长期不用时应定期开机通电以驱赶潮气,达到防潮的目的。
在黄梅时节,天气最潮湿,这时应该多加注意。
※防热高精度的电子仪器都比较娇贵的,太高或太低的温度都会影响它的正常工作。
监护仪一般都要求工作和存放环境适当,温度波动较小,因此一般最好都配置温度调节器。
通常温度以保持在20℃~25℃最为适宜,另外要求远离热源如红外线治疗仪等,避免阳光直接照射。
※防振振动不仅会影响监护仪的性能和测量结果,还会造成某些精密元件损坏,因此要求把仪器安放在远离振源的工作台或减振台上。
※防蚀在仪器的使用过程中及存放时,应避免接触有酸碱等腐蚀性气体和液体的环境,以免各元件受侵蚀而受损。
使用前检查♥环境及电源符合要求。
♥监护仪外壳干净、无污迹。
♥外壳、按键、旋钮、接口和附件无机械性损坏。
♥电源线无磨损、绝缘性能良好。
♥接地线连接正确。
♥仅使用指定的电极、传感器和探头等附件。
♥监护仪的时钟正确。
♥声音报警和灯火报警的功能正常。
♥记录仪工作正常、记录纸符合指定的要求。
♥检查电池的性能。
♥系统的各种监护功能处于良好工作状态。
清洁消毒1、清洁的步骤:1 关闭监护仪,断开与交流电的连接。
2 清洁主机的外部。
3 清洁显示屏幕。
4 清洁电缆和传感器。
5 将清洁的部分用干爽的布揩干或风干。
6 若有患者分泌物污染,可先用含氯消毒液擦拭,再用清水擦拭晾干。
7 将设备放置在通风阴凉的环境下风干。
2、主机外部清洁方法:应当使用干净、柔软有布、海绵或棉球,吸附无侵蚀的清洁剂,适当地拧干后轻轻的擦拭。
可选的清洁剂:稀释的肥皂水、稀释的氨水、次氯酸钠(洗涤用漂白粉)、或甲醛(35~37%)、双氧水(3%)、70%乙醇、70%异丙醇。
心电监护仪的维护和常见故障的解决办法

心电监护仪的维护和常见故障的解决办法心电监护仪是一种用于监测患者心电活动的医疗设备,它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和故障率。
为了确保心电监护仪的正常运行,需要进行定期的维护和保养,并及时处理常见的故障。
本文将介绍心电监护仪的维护和常见故障的解决办法。
一、心电监护仪的日常维护1. 定期检查心电监护仪的外观,确保设备表面无损伤和污秽。
2. 检查心电监护仪的电源线和插头,确保插头无松动和氧化,电源线无破损和断裂。
3. 定期进行设备校准,确保心电波形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4. 定期清洁心电监护仪的探头和传感器,避免灰尘和污垢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5. 定期检查心电监护仪的各项功能,如心率监测、ECG波形显示、报警功能等,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7. 定期检查心电监护仪的存储设备,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和完整性。
二、心电监护仪常见故障及解决方法1. 电源故障:心电监护仪无法开机或突然断电。
解决方法:首先检查电源线和插头是否接触良好,确认电源插座是否通电;如果以上情况都排除,可以使用其他电源线和插头进行测试,或者联系设备维修人员处理。
2. 信号质量差:心电监护仪显示的心电波形不清晰或不稳定。
解决方法:检查心电监护仪的电极和传感器是否牢固,是否与患者皮肤接触良好;检查心电监护仪的滤波器是否需要更换;确认设备是否受到外部干扰。
3. 报警故障:心电监护仪频繁发生误报警或未能及时报警。
解决方法:检查心电监护仪的报警设置是否合理;确认设备的传感器和探头是否正常工作;检查设备的报警系统是否需要校准或调整。
4. 数据存储故障:心电监护仪不能正确保存患者的心电数据。
解决方法:检查设备的存储设备是否已满或损坏;确认设备的存储设置是否正确;检查设备的存储设备是否需要格式化或更换。
5. 其他故障:如屏幕显示异常、按键失灵、打印机故障等。
解决方法:首先确认设备是否处于正常工作状态;可以尝试重新启动设备或进行复位操作;如果问题仍然存在,需要联系设备维修人员处理。
心电监护仪日常维护

心电监护仪的日常维护
一、心电监护议的日常维护
1、洁净度维护及保养:表面应用无绒布或海绵浸湿于溶液后进行擦拭,在擦拭过程中机壳内部不能进入任何液体,表面注意划痕。
清洁剂的选择最好在制造商的指导下稀释使用。
避免使用已醇基、丙酮基等清洁剂。
2、监护仪的安放条件,应放在避免振动受潮及阳光直接暴晒、表面不受尘土污染的通风干燥处。
二、心电监护仪线束的日常维护
使用后的备用心电导联线束应弯曲成圆圈扎起妥善放置固定好,勿折叠受压以免线束在不经意间折断。
监护仪如果有风扇过滤网,应经常性清洗,将过滤网取出放在自来水中漂清,甩掉网上水、用干布擦干、再装回仪器内。
附件3
心电监护仪常见故障原因与排除措施。
监护仪日常使用与维护

1. 将【病人类型】设置为【成人】。 2. 将袖套与监护仪的NIBP 袖套接口连接好。 3. 把袖套缠在适当大小的圆柱体上。 4. 选择【主菜单】→【维护 >>】→【NIBP 漏气检测】,NIBP 参数区会显示【漏气检测…】。 5. 大约20 秒之后,系统会自动放气,标识漏气检测完成。 6. 如果在NIBP 参数区没有提示信息,则表示系统不存在漏气现 象。如果显示【NIBP泵漏气】,说明气路可能存在漏气故障。 此时操作者应检查整个连接是否有松动,当确认连接无误后, 再重新进行一次漏气检测。
心电监护
9:对于起搏病人,必须开启起搏脉冲分析功能。当起搏分析打开时, 不检测与室性早搏有关的心律失常(包括PVCs计数),同时也不进行 ST段分析。
10:智能导联脱落:显示的那道心电波形导联发生脱落,若此时还有 其他导联可用,系统会自动将该波形切换显示为可用导联的波形,并 重新计算心率、分析和检测心律失常。当脱落的导联被重新连接后, 该道导联自动切换回原来的状态。
血氧监护(SpO2)
红光发光管
红
(660nm) 手
光
指
额
头
红
耳
外
廓
光 红外光发光管
(940nm)
光电感应器 动脉博动
光 线 强 度
光光
传 导 路 径 变
吸 收 作 用 变
吸 收 脉 波
化化
CPU
SPO2
脉 博 波 和 脉 率
血氧监护(SpO2)
探头的位 置与方向
小儿与新生儿采用的专用探头(方向与连线的 固定)
探头等 5. 不同类型病人需要
对机器做相应不同的设 置(报警设置)
监护仪操作使用及日常维护

监护仪操作使用及日常维护监护仪是一种常见的医疗设备,用于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如心率、血压、呼吸等。
正确的操作和日常维护可以保证监护仪的准确性和稳定性,同时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一、监护仪的操作:1.准备工作:在使用监护仪之前,需要确认设备的电源和连接线是否正常。
确保设备的地面连接和接地是良好的,以减少电气干扰。
2.选择监测项目:根据需要,选择要监测的项目,如心率、血氧饱和度、呼吸频率等。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确定监测项目的频率和持续时间。
3.安装传感器:根据监测项目的不同,选择相应的传感器,并正确安装在患者的身体上,如心电图贴片、袖带等。
4.启动设备:按照设备的说明书操作,开启监护仪并进行设备的自检。
确保设备的各项功能正常运行。
5.监测和记录:当设备正常运行后,监护仪会开始实时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并将数据显示在屏幕上。
同时,可以通过监护仪上的按钮进行录像、打印和记录数据等操作。
6.结束监测:当监测结束后,按照设备的说明书操作,关闭监护仪,并将传感器从患者身上移除。
清洁和消毒传感器,以备下次使用。
二、监护仪的日常维护:2.清洁和消毒:定期对监护仪进行外部清洁,使用温和的清洁剂擦拭机器表面和屏幕,注意不要让水或清洁剂进入设备内部。
清洁传感器时,按照设备说明书操作,使用专用的清洁剂进行清洁,避免使用导致传感器损坏的化学物质。
4.确保供电稳定:监护仪需要稳定的供电才能正常运行,确保设备接入的电源稳定且可靠。
不要与其它高电流设备共用同一个插座,以免影响监护仪的正常运行。
5.防止电磁干扰:监护仪对电磁干扰非常敏感,为了保证设备的正常工作,应避免将监护仪放置在电磁辐射较强的场所。
同时,远离高频电源、电磁炉等设备,以免产生电磁干扰。
总结:。
迈瑞监护仪操作使用及日常维护

血氧监护注意事项
连接探头时先连接机器端,再连接病人端,连接时注意插孔的位置,防呆设置等,以免损坏设备; 探头使用时,注意对病人测量部位的处理;同时尽量避免与有袖套的手臂、动脉导管或者腔内管路的肢体上
使用; 尽量避免强光照射和运动等外部干扰因素,以减少对机器的影响;病人端,若静脉注射染色药物,可能对血
3 消除外界干扰 如袖带是否漏气,导管是否打折
4 除非病情需要,不必频繁测量血压
血压监测注意事项 绑袖套时应注意:
确认袖套已经完全放气,然后捆绑在病人上臂或大腿上。 将袖套安放在病人的上臂或大腿上,并保证记号φ正好位于动脉上。 确认袖套缠绕肢体不是太紧,否则可能引起肢体变色甚至缺血。 袖套的边缘应位于标识的范围内,否则应更换袖套。
血氧测不出或报探头脱落
探头的位置与方 向是否正确?
运动干扰?
强光环境或有指甲 油?
传感器不要放在有动脉导管、静脉注射管或 进行血压测量的血压袖套的肢体上
血氧测不出来或者值不准
1:替换法检查血氧探头是否故障,可以用其他机器上的同类型探头测试,或者把探头拿到其他同 类型机器上测试;
2:检查病人测量部位是否有污物,例如:指甲油,泥土,死皮等,若有请先处理; 3:检查病人是否有失血或者处于昏迷状态,对于休克和失血过多的患者,血氧可能测不出来或者
长时间不使用时,请将监护仪清洁消毒后包装好后装箱保存; 一般情况下,监护仪应避免在强光、震动、潮湿和灰尘较多的地方使用,使用中,应尽量减少移
动; 严禁监护内部进入任何液体,千万不要将系统的任何部份浸入液体。
清洁与消毒
监护仪及其传感器表面可用浓度低医用酒精擦拭,然后用洁净、干爽的布吸附清水把多余酒精擦掉, 然后自然风干;
很低。对于冬天,温度比较低,可能会有血氧值偏低的现象。
监护仪的日常使用与维护

监护仪的日常维护和保养一、电池1.电池第一次使用时,应保证至少两次完整的优化周期。
一次完整的优化周期为:不间断的充电,然后放电直至监护仪关机。
电池使用过程中,应定期进行优化以维持其使用寿命。
每使用或存储两个月,或者当电池的运行时间显著缩短时,对电池进行一次优化。
2.电池一般每三年更换一次。
如果使用不当,电池寿命可能缩短。
二、监护仪的清洁与消毒1.设备定期清洁,在环境污染严重或风沙较大的地区,应提高清洁的频度。
(清洁剂可用稀释的肥皂水、稀释的氨水、次氯酸钠、3%双氧水、70%乙醇、70%异丙醇)2.清洁步骤:(1)关闭电源,并断开电源线。
(2)使用柔软的棉球,吸附适量的清洁剂,擦拭显示屏。
(3)使用柔软的布,吸附适量的清洁剂后,擦拭设备的表面。
(4)必要时,使用干布擦去多余的清洁剂。
(5)将设备放臵在通风阴凉的环境下风干。
三、监护仪的定期检查监护仪使用之前、连续使用6-12个月、维修或升级后,都应当由合格的维修人员进行一次全面的检查,以保证监护仪正常的运行和工作。
检查项目包括:1.环境及电源符合要求。
2.设备和附件无机械性损坏。
3.电源线无磨损、绝缘性能良好。
4.使用指定的附件。
5.报警系统的功能正常。
6.记录仪工作正常、记录纸符合指定要求。
7.电池的性能。
8.各种监护功能处于良好工作状态。
9.接地阻抗和漏电流符合要求。
四、维护计划(质量控制)1.每两年一次(1)根据IEC60601-1进行安全检查。
(2)检查以下未列出的所有监护或测量功能。
(3)同步除颤功能。
(4)NIBP漏气检测。
(5)NIBP压力效验。
(6)NIBP校准。
2.每一年一次(1)C O2校准和性能测试。
(2)A G模块校准。
(3)AG模块预防性维护。
(泵检查、内部风扇检查、环境压力检查等检查项目)宜昌市第一人民医院设备科2014-7-28。
心电监护仪的故障处理与维护体会

心电监护仪的故障处理与维护体会心电监护仪是一种用于监测和记录心电图的医疗设备,它在临床上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随着日常使用,监护仪也会出现各种故障,给临床工作带来一定的困扰。
针对心电监护仪的故障处理与维护工作,我们需要不断总结经验,提高维护技能,确保设备的稳定运行。
一、常见的心电监护仪故障及处理方法1、心电导联脱落心电导联脱落是心电监护仪常见的故障之一。
处理方法是首先检查导联是否贴合皮肤,是否过期;其次检查导联接头和插座是否有损坏,清洁连接导联和肌肤的部分,重新粘贴好导联。
若导联本身故障,则需要更换新的导联。
2、心电波形干扰在使用心电监护仪的过程中,往往会出现心电波形干扰的情况,主要表现为心电图波形不清晰或存在干扰波。
处理方法是检查心电监护仪的导联线是否损坏或连接是否良好;避免在强磁场和高频干扰地点使用心电监护仪;适当调整监护仪的增益和滤波器。
3、心电监护仪停机心电监护仪停机是非常严重的故障,可能导致严重后果。
处理方法是首先检查电源插头和插座是否连接良好;检查监护仪主机是否有故障灯亮起;检查电源是否正常供应。
若无法解决,需及时维修或更换监护仪。
二、心电监护仪的日常维护1、定期检查定期检查是确保心电监护仪正常运行的重要环节。
包括检查监护仪的各个部件是否完好,如导联线、电源线等;检查心电仪的电源是否正常,是否需要更换;检查心电波形的准确性等。
2、定期校准定期校准是确保心电监护仪测量准确性的关键。
校准步骤包括检查机器的各项参数设置是否正确,校准心电波形的幅度和频率,确保测量的准确性。
3、保持清洁保持心电监护仪的清洁对其长期稳定运行非常重要。
定期清洁监护仪的表面,避免灰尘和杂物积聚;清洁监护仪的电极和导联,确保信号的传输和准确性。
1、经验总结在长期的临床工作中,我们需要不断总结心电监护仪的维护经验,包括处理常见故障的方法和技巧,定期维护的重点和注意事项等,积累宝贵的工作经验。
2、技能提升维护心电监护仪需要一定的技能和经验,我们需要不断提升自己的维护技能,学习新的维护知识和技术,不断增加维护设备的能力和水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心电监护仪日常维护保养
在日常使用中发现,造成监护仪故障的原因主要是环境潮湿、机械振动、导联线损耗、散热不良、机内灰尘过多等。
如果对监护仪进行良好的日常维护和保养,这些引起故障的原因可以得到避免,从而大大降低监护仪的故障率,保证麻醉工作的顺利开展。
现将日常维护保护工作总结如下
(1)每月检测输入电压一次,检查设备有无漏电情况,如有异常及时处理。
(2)每月检查备用蓄电池情况,如蓄电池性能下降时及时处理,必要时及时更换,同时要定期对电池进行充放电维护,以延长电池的使用寿命。
(3)每月检查电源线、导联线、无创血压袖带及连接管有无破损,血氧饱和度连线是否完好,如有提醒科室及时更换,并且在导联线损坏之前,用输液管将其包裹,以延长其使用寿命。
(4)每月检查系统时间,如有偏差及时校准,(急诊、门诊、ICU、手术室、心内科及麻醉苏醒室每两周校准一次)。
(5)每月检查整机清洁情况,查看有无进行除尘除湿处理。
(6)每月检查打印机工作状态,若工作状态不正常,及时维护维修。
(7)每12个月检测心电显示部分的灵敏度、噪声电平、扫描速度、频幅特性、心率显示值误差、报警发生时间、报警预置值误差。
监护仪的使用频率高,适用场合多,已成为麻醉科手术室的必备设备。
通过日常良好的维护保养降低故障率,对于科室工作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所以,在日常工作中要多总结、多思考,以便掌握监护仪维修维护方面的规律,并将其很好地运用到实践当中,配合好临床一线的工作,保证科室工作的正常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