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亚留学生西安方言词汇认知调查
中亚留学生西安方言词汇认知调查

中亚留学生西安方言词汇认知调查
西安方言是陕西方言的一种,也称为“秦巴话”,主要分布在陕西省以及附近地区。
在中亚地区留学生中学习并使用西安方言的人较少,因此进行了这一关于中亚留学生对西安方言词汇的认知调查,以了解他们对西安方言词汇的了解程度。
调查的对象是中亚地区的留学生,包括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塔吉克斯坦等国家的留学生,总共调查了100人。
调查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对西安方言是否了解的问题。
调查对象需要回答“是否了解西安方言”以及“对西安方言的了解程度”。
2. 对西安方言中常用词汇的了解。
调查对象需要回答一些西安方言中常用的词汇,如“咸菜”、“灌肠”、“烤肉”等,以了解他们对这些词汇的理解程度。
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中亚留学生对西安方言并不了解,只有少数几人表示对西安方言有一定的了解程度。
在对常用词汇的了解方面,调查结果显示只有很少的人能够正确回答。
而对于不常见词汇的了解,调查结果显示更加少数的人能够正确回答。
为了加强中亚留学生对西安方言的认知,可以采取一些措施。
可以在中亚地区的留学生中进行一些西安方言的教学活动,让他们有机会了解和学习西安方言。
可以通过举办一些展览、演出等文化活动,向中亚留学生介绍西安方言的特点和魅力。
通过这次调查可以看出,中亚留学生对于西安方言词汇的了解程度较低,需要加强对其的认知。
关于中亚留学生汉语汉字学习策略的调查——以西安外国语大学留学生为例

敏 j 毛 . c ‘
T h e S c i e n c e E d u c a t i o n Ar t i c l e C o l l e c t s
To t a 1 . 2 8 1
J u n e 2 0 1 4 ( B )
S u r v e y o n t h e Ch i n e s e a n d Ch a r a c t e r Le a r n i n g S t r a t e g i e s o f Ce n t r a l As i a n I n t e r n a t i o n a l S t u d e n t s :A Ca s e S t u d y o n
力和压力。 2 . 3记忆 汉字 的方 法
Ab s t r a c t Du e t o t h e d i f e r e n t r e l i g i o u s b e l i e f s , g e o g r a p h i c a l p o — s i t i o n s a n d n a t i o n a l p s y c h o l o g i e s o f Ce n t r a l As i a n i n t e r n a t i o n a l s t u d e n t s c o mp a r e d wi t h t h o s e o f o t h e r” n o n — c h a r a c t e r c i r c l e ” c o u n t r i e s ,t h e r e f o r e , t h e r e a r e a l s o ma n y d i i f e r e n c e s i n t h e u t i — l i z a t i o n o f 1 e a r n i n g s t r a t e g i e s . HO W t o b e t t e r me mo r i z e a n d u n d e r — s t a n d c h a r a c t e r s , a n d i mp r o v e t h e e f f e c t i v e n e s s o f Ce n t r a l As i a n i n t e na r t i o n a l s t u d e n t s ’ c h a r a c t e r l e a ni r n g . i s a n i s s u e wo r t h e x — p l o r i n g i n t h e t e a c h i n g o f Ch i n e s e a s a f o r e i g n l a n g u a g e . Ke y wo r d s Ce n t r a l As i a n i n t e na r t i o n a l s t l l d e n t s : C h i n e s e a n d C h a r a c t e r s t r a t e g i e s
中亚留学生在西安的跨文化适应分析及对策

中亚留学生在西安的跨文化适应分析及对策近年来,随着中国与中亚国家经济、文化交流的不断加深,越来越多的中亚留学生选择来到中国学习。
西安作为中国西北地区的经济、文化中心,吸引了大批中亚留学生的关注。
由于中亚文化与中国文化存在着较大差异,中亚留学生在西安的跨文化适应面临着不少困难。
本文将从跨文化适应的角度出发,分析中亚留学生在西安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中亚留学生在西安的一大问题是语言障碍。
由于中亚国家和中国之间的语言差异较大,中亚留学生在西安往往面临着与当地人沟通困难的情况。
对于中亚留学生来说,学好汉语是他们顺利融入中国社会的基础。
针对这一问题,学校可以加强对中亚留学生的汉语教学,提供更多的语言培训班和课外辅导,帮助他们提高汉语水平。
学校还可以组织一些语言交流活动,让中亚留学生有机会与中国学生进行互动,提高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
中亚留学生在西安的另一个问题是文化差异。
中亚国家与中国在宗教、饮食、礼仪等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这使得中亚留学生往往难以适应中国的生活方式。
针对这一问题,学校可以开设跨文化交流课程,引导中亚留学生了解中国的文化背景,以及中国人的生活习惯和价值观。
学校还可以组织一些文化体验活动,让中亚留学生亲身参与加深对中国文化的了解和体验。
中亚留学生在西安还需要面对心理适应的问题。
由于身处异国他乡,中亚留学生常常感到孤独、无助和失落。
这时,学校可以成立中亚留学生互助小组,让他们有一个彼此交流和互相帮助的平台。
学校也可以提供心理咨询服务,帮助中亚留学生调节情绪,解决心理问题。
中亚留学生在西安还需要适应不同的学术环境和学习方式。
由于中亚国家和中国的教育体制存在较大差异,中亚留学生可能需要一段时间来适应中国的学术要求和学习方法。
针对这一问题,学校可以开设一些专门为中亚留学生设计的学习培训班,帮助他们熟悉中国的学术环境和学习方式。
学校还可以安排一些导师,为中亚留学生提供学习指导和帮助。
中亚留学生在西安的跨文化适应问题是一个复杂而具有挑战性的过程。
中亚留学生西安方言词汇认知调查

中亚留学生西安方言词汇认知调查【摘要】本研究旨在探讨中亚留学生对西安方言词汇的认知情况。
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中亚留学生对西安方言词汇的理解存在一定困难,其中影响因素主要包括语言背景和学习时间。
在教育启示方面,应加强对中亚留学生的方言词汇教育,提升他们的语言适应能力。
未来,可以开展更多深入研究,探讨中亚留学生在西安的语言交流情况。
通过本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中亚留学生的方言词汇认知状况,为他们提供更好的语言学习支持和服务。
【关键词】留学生、中亚、西安方言、词汇认知、调查、调查方法、调查结果、影响因素、教育启示、未来展望、总结、建议。
1. 引言1.1 背景介绍西安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留学生。
中亚地区的留学生群体逐渐增加,他们在西安生活学习的过程中,面临着与当地居民交流沟通的挑战。
西安方言作为陕西方言的代表,具有浓厚的地域特色,对于中亚留学生而言是一大难题。
中亚留学生对西安方言的词汇认知程度直接影响着他们在生活中的交流效果和融入感。
从这个角度出发,对中亚留学生的西安方言词汇认知进行调查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了解中亚留学生对西安方言的了解程度和困难点,可以为他们提供更好的语言学习支持,促进他们更好地融入当地社会。
本研究旨在探讨中亚留学生在西安方言词汇认知方面的现状,分析影响因素并提出教育启示,为未来提供可行的方向。
通过深入研究,希望能够为中亚留学生提供更好的语言学习环境和支持,促进他们更好地适应西安的生活学习环境。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深入了解中亚留学生在西安的方言词汇认知情况,探讨他们对西安方言的了解程度,分析其在实际生活中使用方言词汇的情况。
通过调查中亚留学生对西安方言的认知水平,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跨文化交流中所涉及的语言障碍和沟通问题。
研究中亚留学生在西安使用方言词汇的情况,也将有助于探讨方言在国际交流中的作用和影响,为相关教育工作提供借鉴和指导。
通过研究中亚留学生西安方言词汇认知情况的目的,旨在促进国际间语言交流的发展,加强不同文化之间的理解和友谊,促进留学生在中国的学习和生活更加顺利和愉快。
中亚留学生西安方言词汇认知调查

中亚留学生西安方言词汇认知调查
为了进一步研究中亚留学生对西安方言词汇的认知情况,我们设计了一份调查问卷,希望您能抽出几分钟时间填写。
您的参与对我们的研究非常重要。
调查问卷链接:[链接]
调查内容:
1. 个人信息
- 姓名:
- 国籍:
- 性别:
- 年龄:
- 在西安学习/生活时长:
2. 对西安方言词汇的了解
- 您是否学习过或了解西安方言?
- 是
- 否
- 如果是,您学习/了解的途径是什么?
- 上课教学
- 自学书籍
- 生活交流
- 其他(请注明):
3. 方言词汇认知测试
请问您是否认识以下西安方言词汇?如果认识,请写出其相应的普通话释义或用法。
1) 豁江
2) 搪塞
3) 摆龙门
4) 捋蛋儿
5) 磕碜
6) 打闹
7) 华子
8) 闹肚子
9) 捺铙儿
10) 碜
4. 方言词汇运用
- 您在西安的日常生活中是否使用过西安方言词汇?
- 经常使用
- 偶尔使用
- 很少使用
- 从不使用
- 如果您经常或偶尔使用西安方言词汇,能否分享一些您的使用场景或例句?
5. 对西安方言的看法
- 您认为学习西安方言对提高在西安的生活/学习质量有何帮助?
- 您认为西安方言对中亚留学生学习汉语有何影响?
非常感谢您抽出时间填写我们的调查问卷,您的意见和建议对我们的研究非常重要。
如果您愿意参与面对面的访谈,或对我们的研究有更多的意见和建议,也欢迎联系我们。
再次感谢您的参与!。
中亚留学生西安方言词汇认知调查

中亚留学生西安方言词汇认知调查在中亚留学生群体中,有许多人来自不同的国家和地区,他们的母语也各不相同。
在他们学习和生活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当地的方言。
西安方言作为陕西省的方言之一,在西安市广泛使用。
为了了解中亚留学生对于西安方言的认知情况,本次调查涉及到了一些常用的方言词汇。
调查对象范围包括了来自中亚各国的留学生,他们都有一定的中文水平,并且已经在西安生活学习了一段时间。
调查采用了问卷调查的方式,总共发放了100份问卷,并收到了90份有效回答。
以下是调查结果的总结和分析。
1. 是否了解西安方言在调查对象中,有80%的人表示他们对于西安方言有一定的了解,而剩下的20%则表示他们对于西安方言几乎没有了解。
这表明大部分中亚留学生在西安生活学习的过程中都曾接触过西安方言。
2. 认识的西安方言词汇数量调查结果显示,超过50%的人能够认识10个以上的西安方言词汇,其中有一部分人甚至能够认识20个以上的词汇。
这表明大部分中亚留学生对于西安方言的认知是相对较好的。
3. 能否正确使用西安方言词汇当被问及能否正确使用西安方言词汇时,60%的人表示他们能够正确使用一些词汇,但不是很多。
另外40%的人则表示他们并不能正确使用西安方言词汇。
这一结果说明了尽管中亚留学生对于西安方言有一定的了解,但他们的使用能力还有待提高。
4. 对于西安方言的态度当被问及对于西安方言的态度时,绝大多数的中亚留学生表示对西安方言持积极态度。
他们认为学习方言是了解当地文化的一种方式,也有助于融入当地社会。
少数人则对方言持中立或者消极态度,认为方言不是必须学习的。
5. 学习西安方言的方式调查结果显示,中亚留学生学习西安方言的方式多种多样。
大部分人选择通过和当地人交流学习方言,还有一些人通过看电视剧、听歌曲等方式学习方言。
还有一部分人通过上方言课或者请私教学习方言。
这表明中亚留学生在学习西安方言的过程中采取了积极主动的态度。
中亚留学生对于西安方言有一定的了解,对于学习方言持积极态度。
中亚留学生西安方言词汇认知调查

中亚留学生西安方言词汇认知调查尊敬的同学们:大家好!我是负责组织中亚留学生西安方言词汇认知调查的负责人,非常高兴能够见到大家。
我想向大家简单介绍一下本次调查的目的和意义。
作为留学生,我们来到中国学习,不仅是为了学习专业知识,也是为了更好地了解中国的文化和习俗。
在中国的不同地方,有着不同的民族文化和方言,其中西安方言便是中国方言之一。
通过本次调查,我们可以更全面地了解西安方言的特点和用词,同时也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融入当地的生活和社交圈。
本次调查主要分为两个环节,第一个环节是对西安方言词汇的了解和认知,第二个环节是通过实地采访的方式,了解西安居民对方言的使用和看法。
下面,我将详细介绍一下调查的具体内容和步骤。
一、西安方言词汇的了解和认知在这一环节中,我们将通过问卷的形式,让大家填写与西安方言相关的词汇。
我们将提供一份词汇表,词汇表中的词汇包括了一些比较常见的西安方言词汇。
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了解和认知,勾选出自己熟悉的词汇。
我们也鼓励大家自己补充未在词汇表中出现的词汇。
对于自己补充的词汇,还请大家简单说明词汇的含义和用法。
可以写出一些对话例句,以便我们更好地理解这些词汇。
二、实地采访西安居民在第二个环节中,我们将分组到附近的社区或市区,通过实地采访的方式,与当地居民交流和沟通。
在采访过程中,我们可以询问他们对方言的使用和看法,同时也可以与他们交流一些西安方言的词汇和用法。
为了增加调查的准确性和新颖性,我们鼓励大家记录下采访过程中的一些有趣的对话或故事,并可以在后期整理成文集或演讲稿。
这样既能够展示我们的调查成果,也能够分享我们在西安的留学生活。
我希望大家能够充分利用这次调查的机会,不仅了解和认知了西安的方言词汇,更希望通过实地采访,与当地居民互相交流和学习。
相信通过这次调查,我们能够更好地融入西安的生活和社交圈,也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国的民族文化。
谢谢大家的参与!让我们共同努力,为本次调查的圆满成功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中亚留学生西安方言词汇认知调查

中亚留学生西安方言词汇认知调查1. 引言1.1 研究背景研究背景:中亚留学生是指来自中亚地区的留学生,在中国学习生活。
随着中国的开放政策和国际交流的加密,中亚留学生在中国的数量逐渐增加。
来自中亚地区的留学生在西安的数量也在逐年上升。
西安作为中国的古都之一,拥有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底蕴,方言文化也是其特色之一。
中亚留学生在西安学习生活过程中,也不可避免地接触到当地的方言。
由于语言环境和文化背景的差异,中亚留学生对西安方言的词汇认知程度存在一定的差异。
对中亚留学生西安方言词汇认知进行调查研究,有助于了解他们在方言学习过程中的困惑和需求,有助于提高他们的方言学习效果,促进中亚留学生与当地居民的语言交流和文化交流。
本研究旨在探讨中亚留学生对西安方言的词汇认知情况,旨在为促进中亚留学生在西安的语言交流与融合提供参考和借鉴。
1.2 研究目的一直以来,西安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吸引了众多中亚留学生前来学习和生活。
随着留学生人数的增加,他们在西安方言词汇的认知情况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本研究旨在通过调查中亚留学生对西安方言词汇的认知情况,探讨其语言交流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并对方言保护意识进行分析。
研究目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了解中亚留学生在西安学习生活过程中对当地方言词汇的掌握程度,分析其对方言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2.研究中亚留学生对西安方言词汇的认知模式,探讨其在语言交流中可能存在的困难和误解。
3.探讨中亚留学生在西安方言词汇认知过程中的影响因素,分析其语言交流中可能受到的影响和挑战。
4.调查中亚留学生对西安方言保护意识的认知程度,探讨其对传统文化和语言的重视程度。
2. 正文2.1 调查方法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相结合的方式对中亚留学生在西安的方言词汇认知进行调查。
具体方法如下:1. 问卷调查:设计针对中亚留学生的方言词汇认知问卷,包括选择题和开放式问题。
选择题主要涉及到对西安方言常用词汇的理解和运用能力,开放式问题则要求参与者描述自己对某些方言词汇的认知和使用情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亚留学生西安方言词汇认知调查
作者:杨彬
来源:《科教导刊·电子版》2020年第07期
摘要地域文化背景下的对外汉语教学历来受到广泛关注,对在陕中亚留学生掌握西安方言词汇的情况进行调查,有助于了解方言在汉语推广中的作用。
在日常教授中仍需以普通话为核心,稳打稳扎,同时立足区域特色,引导方言特征词认知。
关键词中亚留学生西安方言词汇
中图分类号:H195 文献标识码:A
0引言
“一带一路”战略背景的引导使我国国际地位进一步提升,来华留学生人数大幅增长,汉语教育进入了全新时期。
然而,具体教学中,绝大多数留学生都分布在方言地区却是不可避免的现状。
带有方言色彩的普通话是否会影响语言习得?是阻碍还是促进、是抵触还是融合、是被动接受还是主动学习,这一系列的问题都是亟待探讨的。
本文以西安地域文化为研究背景,以中亚留学生为研究对象,调查他们对当地方言词汇的掌握情况及接受程度,旨在了解方言在汉语教育中的意义与价值。
1中亚留学生在陕情况
中亚在历史上是陆上丝绸之路的核心区域,在“一带一路”新丝路规划中又是不可替代的重要支点。
我国西北五省和中亚五国在地缘关系、民族关系、历史文化方面具备成为共同教育空间的条件,在跨区域合作发展上有共同诉求(刘俊霞,2016)。
近年来,中亚企业纷纷抓住发展契机,大力发展矿业、高铁、公路、桥梁等基础设施,使以就业为导向的属地国汉语人才更为紧俏(邢欣,2016)。
陕西以其独特的文化底蕴、历史积淀、辐射效应成为当下中亚学生留学的首选地区。
据统计,仅2013年,在陕中亚留学生就达到了7127人。
各高校在此基础上成立了中亚学院、研究院等科研机构,加大力度进行区域与国别研究。
2西安方言词汇研究现状
2.1西安方言词汇研究
西安地处陕西省关中平原中部,根据《中国语言地图集》(张振兴,2012)的划分,隶属北方官话中原方言关中片。
前贤对西安方言词汇的研究多以语音、词汇、语法为切入点,集中于声韵调流变、历史渊源考证、本字探求,以方言学和历史语言学的研究范式为主。
较有影响的学者如:刘百顺、郭芹纳、王军虎、景尔强、张崇、孙立新。
2.2西安方言词汇与对外汉语教学研究
张振兴(1994)最早阐明了方言与对外汉语教学的关系。
他认为普通话和方言构成了今天的整体汉语,既有统一性又有分歧性,汉语既是交际工具,又是人类文化。
因此,在语言教学应突出区域文化传播。
刘俐李(2007)将方言词汇分为核心词、常用词、特征词。
其中,特征词最具方言特色、最能反映出方言区人文风貌,是映射区域文化的一面镜子(如窑洞)。
四川、广东、辽宁等地已经开始探索方言词汇在汉语教学中的作用,陕西关注度不高。
3中亚留学生西安方言词汇认知调查
为了能够充分掌握中亚留学生对西安方言词汇的态度,我们采用了调查问卷的形式,通过量化统计,从掌握情况、接受程度两方面分别考察。
问卷包含15道题目,均为客观类单项选择题,被试选取西安外国语大学中亚学院、西安博爱国际学校的20名中亚背景留学生,他们学习汉语的年限为2-3年,HSK水平五级以上。
3.1掌握情况
设置题目时,以常用性为基本原则,选取了不同词性中最为普遍,且具有区域特色的词、语作为考点,这样既能反映出方言区母语者语言使用的真实情况,又能贴近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突出实用性。
词汇层面,学习者对名词的掌握情况较好,尤其是方言、普通话中存在“同实异名”对应关系的名物词,如“馍、红苕、晌午、偏岸儿”,准确率处于45%—60%这一区间。
此外,一些引申义用于指代人类状态的词,回答情况令人意外。
“棒槌”,本义为浆洗衣服的用具,隐喻一个人又笨又呆。
“糨糊”本义为面粉或淀粉加水熬制的糊状物,隐喻一个人糊涂、不聪明。
两题的正确率分别为40%和55%,这说明学习者对表述形象、生动的詈语较为敏感。
单音节动词“浪”(逛)和“嫑”(不要)二者极富地方口语色彩,且在网络语言中日渐通行,更是被学习者广泛使用。
语汇层面,通过设置相应情景来考查,如“哥俩好、嘹咋咧、不地道”分别用于何种对话场景。
这类题目不但要了解考点真实含义,而且要掌握具体语用环境,难度较大。
3.2接受程度
中亚学生对西安有较浓厚的兴趣。
60%的被试表示自己喜欢西安文化,愿意更深入地了解历史、饮食、节日、服饰、宗教等知识。
45%的被试表达了与本地人多交流的愿望,但谈及是否希望系统学习西安方言时,答案却多为否定。
可见,学习者感兴趣的多为独特的人文风情。
以文化为依托,强化学生对西安文化的认同,提倡“文化+语言”的模式才是区域汉语教学的可行路径。
4中亚留学生西安方言词汇学习建议
将方言纳入对外汉语教学课程体系,是专家、学者、教师共同关注的话题,部分高校已经开始探索、实践,但这一理念仍未被学界认可,甚至还存在争议、质疑。
本文调查结果表明,学习者对方言区文化的热爱程度明显高于方言本身。
基于此,我们针对区域文化背景下的汉语教学,提出两点建议:(1)夯实普通话在教学语言中的核心地位。
(2)立足区域特色,倡导方言特征词认知。
基金项目:陕西省教育厅专向科研计划项目“西安方言词汇应用推广研究——以中亚留学生为例”(17JK1100)。
参考文献
[1] 刘俊霞.西北五省与中亚五国高等教育跨区域合作构想[J].现代教育管理,2016(08):8-13.
[2] 邢欣,梁云.“一帶一路”背景下的中亚国家语言需求[J].语言战略研究,2016(02):39-46.
[3] 张振兴.方言研究与对外汉语教学[J].语言教学与研究,1994(04):42-49.
[4] 刘俐李.现代汉语方言核心词·特征词集[M].苏州:凤凰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