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

合集下载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课件: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物质循环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课件: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物质循环

考点一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5、能量流动的相关计算——生态系统中能量的相关计算 • 如图是某人工鱼塘生态系统能量流动过程中部分环节涉及的能量值[
单位为103kJ/(m2·a)],据图分析: (3)生产者→植食性动物、 植食性动物→肉食性动物的 能量传递效率分别是多少? (结果保留一位有效数字)
生产者→植食性动物的能量传递效率: 植食性动物固定的能量中来自生产者的能量/生产者固定的总能量 ×100%=(16-2)/110× 100%≈12.7%;
生态系统 对人类最有益的部位
采取措施
森林
优质木材
适量砍伐
草原
肉、奶、优质皮革
适度放牧
农田
农作物
清除杂草、除虫
湖泊
鱼类
适度放养、适时捕捞
考点一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 (2021年湖南六校高三联考)如图甲表示食物链上能量流动的部 分情况,图乙表示兔的能量来源与去向。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B)
A.图甲中草到兔的能量传递效率为(能量②/能量①)×100%
考点二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 碳循环
非生物环境 ( CO2 )
光合作用、化能合成作用 呼吸作用、微生物分解作用
生物群落 (有机物)
非生物 环 境 (CO2)
呼光


吸合

生 物 的 分
作作
用用
捕食
生产者(有机物)食物链(网)




消费者(有机物)



分解者
煤、石油
考点二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 物质循环的概念
单向流动
①只能沿食物链由低营养级流向高营养级 ②以热能形式散失的能量无法再被利用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食物链中每 一营养级生 物所含能量 的多少
每一营养级 生物个体的 数目
每一营养级 生物的总生 物量
(1)能量金字塔不会出现倒置现象。数量金字 塔在前一营养级的生物个体很大,而后一营 养级的生物个体很小时,会出现倒置现象。 如树林中,树、昆虫和食虫鸟个体数比例关系可形成如右 图所示的数量金字塔。
(2)在人工生态系统中因能量可人为补充,可能会使能量金字 塔呈现倒置状况。如人工鱼塘中生产者的能量未必比消费 者(鱼)多。天然生态系统则必须当能量状况表现为金字塔形 状时,方可维持生态系统的正常运转,从而维持生态系统 的稳定性。
养的人数将会
(增多、不变、减少),理由


[课堂笔记] (1)玉米、鸡、牛、人之间的食物关系见答案。 (2)因人与鸡均食用玉米子粒,而牛食用玉米秸秆,且人还食 用鸡和牛,故人与鸡的种间关系为竞争和捕食,人与牛的种 间关系为捕食,而牛与鸡之间无竞争关系。 (3)该农场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为玉米,生产者(玉米)固定的 太阳能为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 (4)食物链越长,能量沿食物链流动时损耗越多,高营养级获 得的能量也就越少。改变用途的1/3玉米中的能量流入人体内 所经过的食物链延长,故人获得的总能量将减少。
[例1] (2009·全国卷Ⅰ)某种植玉米的农场,其收获的玉米
子粒既作为鸡的饲料,也作为人的粮食,玉米的秸秆则加
工成饲料喂牛,生产的牛和鸡供人食用。人、牛、鸡的粪
便经过沼气池发酵产生的沼气作为能源,沼渣、沼液作为
种植玉米的肥料。据此回答(不考虑空间因素):
(1)请绘制由鸡、牛、玉米和人组成的食物网:
②由于能量流动是逐级递减的,能量流经每一营养 级时均有损耗,故食物链营养级环节越多,能量 损耗越大,欲减少能量损耗应缩短食物链。

9-4 生态系统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9-4 生态系统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高考一轮复习
第九单元 第四讲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
考点一: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一、能量流动的概念
1.概念:生态系统中能量的输入、传递、转化和散失的过程。 (1)输入 源头:太阳能。 起点:从 生产者固定太阳能 开始。 总能量: 生产者固定的全部太阳能。
(2)传递 传递渠道: 食物链和食物网。 形式:有机物中的化学能
①定量不定时(在足够长的时间内能量的最终去路) a.自身呼吸消耗;b.流入下一营养级(最高营养级 除外);c.被分解者分解利用。 ②定量定时:流入某一营养级的一定量的能量在一 定时间内的去路可有四条: a.自身呼吸消耗;b.流入下一营养级;c.被分解者 分解利用;d.未利用,即未被自身呼吸消耗,也未被下 一营养级和分解者利用,如果是以年为单位研究,这部 分的能量将保留到下一年,因此“未利用”是指在有限 的时间“还没来得及被利用的能量”。
能量传递效率与能量利用率的区别
下一个营养级同化的能量
1.能量传递效率=
上一个营养级同化的能量
(10%~20%)
2.能量利用率:通常考虑的是流入人体中的能量 占生产者能量的比值或流入最高营养级的能量 占生产者能量的比值。
考法二 能量流动效率复杂计算归类
1. 涉及一条食物链的能量流动的最值计算
设食物链为 A→B→C→D
能量流经第二营养级示意图
呼吸作用以热能形式散失
同化量
初级消费者 摄入量
用于生长、 发育、繁殖
粪便量
下一营养级 分解者分解 未利用
注意: ①入量=同化量+粪便量
②消费者粪便中的能量不属于该营养级同化的能 量,属于上一营养级的能量
能 量 流 粪便
初级消费者 摄入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栏目 导引
第九单元 生物与环境
2.(必修 3 P96 图 5—9 改编)如图是某湖泊的能量金字塔,下列
相关描述不正确的是( B )
A.a、b、c、d 表示不同的营养级 B.a、b、c、d 之间形成一条 a 到 d 的食物链 C.a、b、c、d 的大小表示不同的营养级所得到的能量的多少 D.a、b、c、d 的大小变化体现了能量流动逐级递减的特点
栏目 导引
第九单元 生物与环境
1.(必修 3 P94 图 5—7 改编)如图为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示 意图,①②③④⑤⑥各代表一定能量,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D)
A.从能量关系来看①=②+⑤ B.⑥都属于初级消费者的同化量 C.分解者获得的能量最少 D.③/②代表初级消费者流入次级消费者的能量传递效率
第九单元 生物与环境
第42讲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考纲点击] 应用(Ⅱ)
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基本规律及
一、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第九单元 生物与环境
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示意图
1.补充图中标号代表的内容
甲:__生__产_者__________,乙:___初__级_消__费_者______,
栏目 导引
第9章 生物与环境
3.生态金字塔——能量流动模型
类型 能量金字塔
项目
数量金字塔
生物量金字塔
形态
特点
正金字塔形
一般为正金字塔 一般为正金字塔
形,有时会出现 形,有时会出现
倒金字塔形
倒金字塔形
高考总复习 ·生物
返回导航
第9章 生物与环境
类型 能量金字塔
项目 能量沿食物链
象征含 流动过程中具 义 有逐级递减的 特性

高中生物知识点总结之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篇

高中生物知识点总结之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篇

高中生物知识点总结之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篇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1.能量流动的概述(1)概念:生态系统中能量的输入、传递、转化和散失的过程。

(2)能量流动的四个环节 输入—⎩⎨⎧ 源头:太阳能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 传递—⎩⎨⎧ 途径:食物链和食物网形式:有机物中的化学能 ⇩ 转化—太阳能→有机物中的化学能→热能⇩ 散失—⎩⎨⎧形式:最终以热能形式散失过程:自身呼吸作用2.能量流动的过程(1)能量流经第二营养级的过程①c代表初级消费者粪便中的能量。

②流入某一营养级(最高营养级除外)的能量的去向d:自身呼吸作用散失。

e:用于生长、发育、繁殖等生命活动的能量。

i:流入下一营养级。

f:被分解者分解利用。

j:未被利用的能量。

(2)能量流经生态系统的过程①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

②能量流动渠道:食物链和食物网。

③能量传递形式:有机物中的化学能。

④能量散失途径:各种生物的呼吸作用(代谢过程)。

⑤能量散失形式:热能。

3.能量流动的特点及原因分析(1)能量流动是单向的,原因:①能量流动是沿食物链进行的,食物链中各营养级之间的捕食关系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是不可逆转的。

②各营养级通过呼吸作用所产生的热能不能被生物群落重复利用,因此能量流动无法循环。

(2)能量流动是逐级递减的原因:①各营养级生物都会因呼吸作用消耗大部分能量。

②各营养级的能量都会有一部分流入分解者。

4.研究能量流动的意义(1)帮助人们科学规划、设计人工生态系统,使能量得到最有效的利用。

(2)帮助人们合理地调整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关系,使能量持续高效地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

(人教版必修3 P99“科学·技术·社会”)生态农业是指运用________原理,在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思想指导下,应用现代生物科学技术建立起来的多层次、多功能的综合农业生产体系。

提示:生态学1.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指能量的输入和散失过程。

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气体循环和沉积型循环虽然各有特点,但都能受能量的 驱动,并能依赖于水循环。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在自 然状态下,一般处于稳定的平衡状态。也就是说,对于某 一种物质,在各主要库中的输入和输出量基本相等。大多 数气体型循环物质如碳、氧和氮的循环,由于有很大的大 气蓄库,它们对于短暂的变化能够进行迅速的自我调节。 例如,由于燃烧化石燃料,使当地的二氧化碳浓度增加, 则通过空气的运动和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对二氧化碳吸收量 的增加,使其浓度迅速降低到原来水平,重新达到平衡。 硫、磷等元素的沉积物循环则易受人为活动的影响,这是 因为与大气相比,地壳中的硫、磷蓄库比较稳定和迟钝, 因此不易被调节。所以,如果在循环中这些物质流入蓄库 中,则它们将成为生物在很长时间内不能利用的物质。
能量金字塔
能量金字塔是指将单位时间内各个营养级所得到的能量 数值,按营养级由低到高绘制成的图形成金字塔形,称 为能量金字塔。从能量金字塔可以看出:在生态系统中, 营养级越多,在能量流动过程中损耗的能量也就越多; 营养级越高,得到的能量也就越少。在食物链中营养级 一般不超过5个,这是由能量流动规律决定的。 能量的研究意义 研究能量流动规律有利于帮助人们合理地调整生态系 统中的能量流动关系,使能量持续高效地流动向对人类 最有益的部分。在农业生态系统中,根据能量流动规律 建立的人工生态系统,就是在不破坏生态系统的前提下, 使能量更多地流向对人类有益的部分。
(4)水华:水华也叫水花、藻花,是湖泊、 池塘等淡水水体中某些蓝藻过度生长的水 污染现象。水华的发生,主要由于氮、磷 等植物营养元素过多所致。(5)赤潮:赤 潮也叫红潮,是因海水的富营养化,致使 某些微小的浮游生物突然大量繁殖和高度 密集而使海水变色的现象。(6 )生物入侵: 生物入侵在自然界中是普遍存在的,它是 指一种生物进入到以往未曾分布过的地域 并且能够繁衍后代的现象。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4)下表表示图乙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情况。
同化总量(106 J) 储存能量(106 J) 呼吸消耗(106 J)
A
900
200
பைடு நூலகம்
700
B
100
15
85
C
15
2
13
D
18
60
12
分析上表可知,流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________(J), 从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________。 从能量输入和输出来看,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否增加?__ ______。
第 十第 八二 章讲
高考成功方案 第1步 高考成功方案 第2步 高考成功方案 第3步 高考成功方案 第4步
一、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1.能量流动分析的基本思路(将种群作为整体来研究)
对于生产者来说,能量输入通过 植物的光合作用 ;对 于消费者来说,能量输入来自于 上一个营养级 。
2.能量流动的过程 (1)能量的输入:
(3) 大气中CO2的来源有三个:一是分解者的分解作用; 二是动植物的呼吸作用;三是化石燃料的燃烧。
(4) 实现碳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进行循环的关键因 素是生产者和分解者。
2.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比较
项目 形式
过程 范围 特点
能量流动
物质循环
光能→化学能→热能 (一般形式)
化学元素
沿食物链(网)单向流 在无机环境和生物群落间
生态系统物质循环过程、特点及相关原理在生 考点二
产实践中的应用 此考点在高考中经常结合能量流动以食物网、 生态农业等形式进行考查,题型包括选择题和非 考情 选择题;在全球减排、发展低碳经济的背景下, 解读 与碳循环相关的原理和过程的考查预计会成为 2013年高考热点。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生态系统是由生物群落和非生物环境组成的动态平衡系统,其中能量的流动和物质的循环是维持生态平衡的重要机制。

本文将着重介绍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过程,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和重要性。

一、能量流动能量是生态系统中的基本要素,它驱动着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活动的进行。

能量在生态系统中的转化和流动可以通过食物链来解释。

食物链是将生物按照它们在食物关系中的地位和相互间的相互作用关系组织起来的。

比如,一个典型的食物链可以由植物、草食动物、食肉动物构成。

在这个食物链中,能量从植物开始流动。

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存储在其体内的有机物中。

当草食动物吃下植物时,植物体内的能量也被转移到了它们的体内。

随后,当食肉动物捕食草食动物时,能量又被传递给了食肉动物。

这样,能量就通过食物链逐级传递。

然而,能量在流动的过程中并不会完全转化。

根据生态学的能量流动规律,每个能量级之间只能保留约10%的能量,其余的能量会以热量的形式散失。

因此,由于能量转化效率的限制,食物链中的每个能量级数量都比前一个能量级少,从而形成生态系统中能量的流动和传递。

二、物质循环物质循环是生态系统中重要的生物地球化学过程,它包括了有机物和无机物的生物转化、迁移和再利用。

通常,物质循环可以通过碳循环、氮循环和水循环来说明。

碳循环是生态系统中最重要的物质循环之一。

通过光合作用,植物将大气中的二氧化碳转化为有机碳,然后通过呼吸作用释放出二氧化碳,使之再次进入大气。

这样,碳在大气和生物体之间持续循环。

此外,当植物和其他生物死亡后,它们的有机碳会通过分解或矿化的过程,再次回归到土壤中的无机碳汇中。

氮循环是生物体内氨基酸和蛋白质的形成和分解的过程。

在氮循环中,氮通过植物吸收后被转化为蛋白质,并且传递到其他生物体内。

当植物和动物死亡后,其体内的氮会被分解为氨气并释放到大气中,或被细菌转化为无机氮化合物并再次进入土壤。

这个过程使氮在大气、土壤和生物体之间循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3)表格数据形式直接呈现(能量值)构建食物 链(网)
营养级 A
B
C
D
同化量 15.9 870.7 0.9 141.0
B→D→A→C
• (4)表格数据形式间接呈现(重金属、DDT等浓 度)构建食物链(网)
• 因为食物链的富集作用,使高营养级的有害物质浓 度更高。
生物体
A
BC
DE
有机汞浓度 (ppm)
CO2
5、碳在生物体之间的传递途径是什么? 食物链、食物网
6、碳从生物群落回到无机环境的途径有哪些?
①生物的呼吸作用 ②分解者的分解作用 ③化石燃料的燃烧
“温室效应”的形成、危害及防止措施
“温室效应”的形成 煤和石油等化石燃料的大量燃烧 人类 乱砍滥伐CO2含量增加 温度升高
防止“温室效应”的措施
(1)植树造林,增加绿地面积。(2)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3)开发清 洁能源。

上一
经 第
营养 级
初级消费者 同化
二 营


解 者 遗体 用于生长

养 级 示 意 图
利 用
残骸
呼 吸
散失
发育和繁殖
次级消费者 摄入
散 失
...
同化作用
(又叫合成代谢),是
指生物体把从外界环 境中获取的营养物质 转变成自身的组成物 质,并且储存能量的 过程。
同化量= 摄入量—粪便量
1.补充图中标号代表的内容 甲:_生__产__者__;乙:__初__级__消__费__者_;丙:次__级__消__费__者___; 丁:呼_吸__作__用___; 戊:__分_解__者__。 2.生态系统所需能量的最终来源是太_阳__能____
答案:(1)捕食 (2)3600 (3)分解者
(4)900 18% 增加(是)
自主梳理
一、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1.概念 (1)物质:组成生物体的 C、H、O、N、P、S 等元素。 (2)循环:无机环境与 生物群落 之间。 (3)范围:整个 生物圈 。
2.特点
(1)具有全球性,因此又称
生物地球循化环学。
的能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B
练出高分 [ ] A.图中A=D,B=E,C=F B.K中能量包括兔子尸体及狼粪便中的能量 C.食物链中能量最少的是分解者所处的营养级 D.第一营养级与第二营养级间的能量传递效率是E/D
下图表示流入某营养级的能量W1,则该营养级的呼吸量、 生长发育繁殖的能量各是多少?
碳在
生物群落

无机环境之间的循环主要以CO2的形式进行。
5.(2011·湖南十二校联考)下图甲为北极冻原生态系统 中部分生物构成的食物网。
图乙虚线方框内表示一个生态系统,箭头表示该生态 系统能量流动的方向。请据图回答:
( 1)图甲中雪兔和狼之间有明显的种间关系是________。
(2)假如北极狐的食物1/2来自雷鸟,1/8来自植物,且该系 统能量从生产者到消费者的传递效率为10%,从消费者到消费 者的能量传递效率为20%,如果北极狐种群增加的能量为80 kJ, 若不考虑其他变化的影响,则植物增加的能量是________kJ。
2.能量流动的特点:_单__向__流__动__、_逐__级__递__减__
3.研究意义
单向流动的原因: 逐渐递减的原因:
(1)帮助人们科学规划、设计_人__工__生__态__系__统___,使能量得到
_最__有__效__的利用。
(2)帮助人们合理地调整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关系,使能量
持续高效地流向_对__人__类__最__有__益__的部分。
提示: 该营养级的呼吸量为A1,生长发育繁殖的能量为(B1+C1 +D1)或(W1-A1)。
一、能量流动的过程
【例1】某同学绘制了如图所示的能量流动图解,下列
A 叙述正确的是( )
A.生产者固定的总能量可表示为(A1+B1+C1+A2+B2+C2+D2) B.由生产者到初级消费者的能量传递效率为D2/W1 C.初级消费者摄入的能量为(A2+B2+C2) D.W1=D1+D2
(3)图乙中C代表生态系统中的成分是________。
(4)下表表示图乙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情况。
同化总量(106J) 储存能量(106J) 呼吸消耗(106J)
A
900
200
700
B
100
15
85
C
15
2
13
D
18
60
12
分 析 上 表 可 知 , 流 入 该 生 态 系 统 的 总 能 量 为 _____ ___(106J) , 从 第 二 营 养 级 到 第 三 营 养 级 的 能 量 传 递 效 率 为 ________。从能量输入和输出来看,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否 增加?________。
高考总复习·生物
第五单元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 第2讲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自主梳理
一、能量流动的概念
生态系统中能量的 输入、传递、 转化 和散失的过程。
输入
源头:太阳能 —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生产者
固定的全部太阳能

所有生态系统的能量都来
传递
途径:食物链和食物网 自太阳能吗? —形式:有机物中的 化学能
例 下图1是某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定量分析图解(Ⅰ、Ⅱ、 Ⅲ代表三个营养级,能量单位为百万千焦);图2是该生 态系统相关内容模式图。请据图回答:
(1)图1数据正确,但是有一处箭头方向有误,请改________。 (2)图1中输入Ⅰ(第一营养级)的总能量是________百万千焦,未 标记出Ⅱ的呼吸量,其呼吸量应为________百万千焦。 (3)图2若表示生态系统的碳循环,则C可表示______。
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雪兔和狼之间只有一个箭头联系, 二者没有共同的食物来源,因此二者明显的种间关系是捕食;北 极狐的能量有三个来源,雷鸟提供 1/2、植物提供 1/8、还有雪兔 提供 3/8,若北极狐增加能量 80 kJ,则植物增加的能量为: 80×12÷20%÷10%+80×18÷10%+80×38÷20%÷10%=3600 kJ; 从图乙中可以看出 C 为分解者,A 为生产者,B、D 分别为初级 消费者和次级消费者,流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生产者固定的太 阳能,即 900×106J,第二营养级传递到第三营养级的传递效率为 18÷100×100%=18%;从能量的输入和输出来看,生态系统输入的 能量为生产者同化的能量,输出的能量为各类生物呼吸消耗的能量, 能量的输入大于输出,因此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正在增加。
练习:有一食物网如图1所示。 假如猫头鹰的食物2/5来自兔子, 2/5来自老鼠,其余来自蛇,那 么猫头鹰要增加20g体重,最多 消耗植物多少克
最多要消耗 植物800g
鹰 20g
耗上 一营 鼠占80g
最多要消耗 植物800g
养级
最多要消耗下
总共最多消耗 植物5600g
(2)生物群落中的主要存在形式: 有机。物
(3)特点:具 往复循环性,可 重复 利用。
二、生态系统的碳循环
1、碳在无机环境中主要以什么形式存在? CO2 2、碳在生物群落中以什么形式存在? 含碳有机物
3、碳从无机环境进入生物群落的方式有哪些? 光合作用化能合成作用
4、碳在无机环境和生物群落的循环形式?
3.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的关系
项目 形式
能量流动 以有机物为载体
物质循环(以碳循环为例) 主要是无机物
特点 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全球性、循环性
范围
生态系统各营养级
生物圈(全球性)
联系
同时进行、相互依存,不可分割 ①能量的固定、储存、转移和释放,离不开物质的合成和分解 ②物质是能量沿食物链(网)流动的载体 ③能量是物质在生态系统中往复循环的动力
(4)图2若表示该生态系统中由捕食关系建立的食物网, 则应做怎样的最小修改:______;该食物网共由___条食物链组 成。 (5)经第(4)题修改后的图2若表示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则流 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________(填字母)所固定的太阳能。
200g 蛇占40g 一营养级(鼠) 最多要消耗
400g
植物4000g
• 1.辨别食物链 • (1)曲线图呈现构建食物链 • 先增加者先减少,先变化的是被捕食者

• (2)柱形图呈现构建食物链(网)
丙→甲→乙→丁 如果有两个生物有机物总量或者能量大致相等,则 可能是同一营养级,两者关系可能是竞争。
最多:X×10%×10%=1Kg x=100Kg
至少:Y×20%×20%=1Kg Y=25Kg
3.上述能量传递效率是指各营养级之间的比例,
一般为10%—20%,若题目中给出具体值,则按 具体值计算。
C
4、若在食物网中有:A
B
在计算时,应将B、C看做同一营养级来对待,流 向B、C的总量占A的10%—20%
3.据图补充食物链中甲营养级能量的去向 (1)通过自身_呼__吸__作__用__以_热__能__的形式散失。
(2)被下__一__营__养__级___同化。 (3)残枝败叶、遗体残骸等被_分__解__者__分解。
(4)未被利用。
三、能量流动的特点及意义
1.能量传递效率:是指_相__邻__两__个__营__养__级__之间_同__化__量__的比值
⇓ 转化 —太阳能→有机物中的 化学能 →热能

热能
散失
形式:最终以 —过程:自身呼吸作用
形式散失
二、能量流动的过程
太阳
生产者固定 的太阳能
用于生长、 发育、繁殖
呼吸散失
初级消费者摄食
遗体、 残枝败叶 分解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