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儿科病证方剂图表

合集下载

中医儿科架构图

中医儿科架构图

第七单元胎怯一、肾精薄弱证治法益精充髓,补肾温阳。

主方补肾地黄丸加减。

二、脾肾两虚证治法健脾益肾,温运脾阳。

主方保元汤加减。

第八单元硬肿症一、阳气虚衰证治法益气温阳,通经活血。

主方参附汤加味。

二、寒凝血涩证治法温经散寒,活血通络。

主方当归四逆汤加减第九单元胎黄一、湿热郁蒸证治法清热利湿。

方药茵陈蒿汤加味。

(一)寒湿阻滞证治法温中化湿。

主方茵陈理中汤加减。

(二)气滞血瘀证治法化瘀消积。

主方血府逐瘀汤加减。

第十单元感冒(一)风寒感冒治法辛温解表。

主方荆防败毒散加减。

(二)风热感冒治法辛凉解表。

主方银翘散加减。

(三)暑邪感冒治法清暑解表。

主方新加香薷饮加减。

(四)时邪感冒治法清热解毒。

主方银翘散合普济消毒饮加减。

第十一单元咳嗽(一)风寒咳嗽治法疏风散寒,宣肺止咳。

主方金沸草散加减。

(二)风热咳嗽治法疏风解热,宣肺止咳。

主方桑菊饮加减。

(三)痰热咳嗽治法清肺化痰止咳。

方药清金化痰汤加减。

(四)痰湿咳嗽治法燥湿化痰止咳。

方药三拗汤合二陈汤加减。

(五)气虚咳嗽治法健脾补肺,益气化痰。

方药六君子汤加味。

(六)阴虚咳嗽治法养阴润肺,兼清余热。

方药沙参麦冬汤加减。

第十二单元肺炎喘嗽1风寒闭肺治法辛温宣肺,化痰止咳。

主方华盖散加减。

2风热闭肺治法辛凉宣肺,清热化痰。

主方银翘散合麻杏石甘汤加减。

3毒热闭肺治法清热解毒,泻肺开闭。

主方黄连解毒汤合三拗汤加减。

4痰热闭肺证治法清热涤痰,开肺定喘。

方药五虎汤合葶苈大枣泻肺汤加减。

5 阴虚肺热治法养阴清肺,润肺止咳。

主方沙参麦冬汤加减。

6 肺脾气虚治法补肺健脾,益气化痰。

主方人参五味子汤加减。

7 心阳虚衰治法温补心阳,救逆固脱。

主方参附龙牡救逆汤加减。

8 邪陷厥阴治法平肝熄风,清心开窍。

主方羚角钩藤汤合牛黄清心丸加减。

第十三单元哮喘(一)热性哮喘治法清肺涤痰,止咳平喘。

方药麻杏石甘汤合苏葶丸加减。

(二)寒性哮喘治法温肺散寒,化痰定喘。

方药小青龙汤合三子养亲汤加减。

(一)外寒内热治法解表清里,定喘止咳。

2018执业医师考试中医儿科学涉及方剂

2018执业医师考试中医儿科学涉及方剂
乳痈一热毒炽盛证
肛痈一火毒炽盛证
子痰一阴虚内热证(滋阴除湿汤合透脓散)
肠痈一热毒证(大黄牡丹汤合透脓散)
25
托里消毒散
托里消毒补气血,八珍汤中减熟地: 银花白芷好黄罠,桔梗皂刺将刀替。
乳痈一正虚毒恋证
2肝气郁结证
乳核一瘀痰凝滞证(逍遥散合桃红四物汤)
27
神效瓜萎散
神效瓜篓散当归,乳香没药甘草加, 黄酒2碗煎温服,和营化痰散结消。
描一体虚毒恋一脾胃虚弱证(五神汤合参苓白术散)
痈一委中毒一湿热蕴阻证(活血散瘀汤合五神汤)
腺疮一湿热下注证(二妙丸合五神汤)
7
参苓白术散
参苓白朮扁豆陈,莲草山药砂该:仁; 桔梗上浮兼保肺,枣汤调服益脾神。
疳一体虚毒恋一脾胃虚弱证(五神汤合参苓白术散)
乳岩一脾胃虚弱证(参苓白术散或理中汤)
脂溢性皮炎一肠冃湿热证(参苓白术散合茵陈蒿汤)
乳癖一肝郁痰凝证
22
二仙汤
二仙汤中巴戟天,知母黄柏当归添, 阴阳不足月经病,双补攻效两相兼
乳癖一冲任失调证(二仙汤合四物汤)
乳岩一冲任失调证(二仙汤合开郁散)
23
瓜萎牛勞汤
瓜篓牛勞汤最神,乳痈初起需金银, 梔子柴苓与花粉,连翘皂剌草青陈。
乳痈一气滞热壅证
24
透脓散
透脓散治毒成脓,罠归山甲皂刺莒; 程氏又加银勞芷,更能速奏溃破功。
脂瘤一痰气凝结证(二陈汤合四七汤)
35
苓连二母丸
黄连、黄苓.知母、贝母+四物汤+蒲 黄、羚羊角、地件皮、甘草
血瘤一心肾火毒证(苓连二母丸合凉血地黄汤)
31
海藻玉壶汤
海藻玉壶带昆布,青陈半夏草贝母; 川莒独活当归翘,化痰散结痿瘤除。

古代经典儿科方剂关键信息表-清宁散

古代经典儿科方剂关键信息表-清宁散
古代经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儿科方剂关键信息表-清宁散
基本信息
现代对应情况
出处
处方、制法及用法
药味名称
基原及用药部位
炮制规格
折算剂量
用法用量
功能主治
《幼幼集成》(清•陈复正)
桑白皮(蜜炒),甜葶苈(微炒),赤茯苓(酒炒),车前子(炒),炙甘草减半。右为细末,每服五分,生姜、大枣煎汤调服。
桑白皮
桑科植物桑Morus albaL.的干燥根皮
注:由于剂型和煎煮法不同,表中各药折算剂量与备注中的日服量可能存在差异(由小数点进位导致),建议以备注中各药的日服量折算结果进行研发。
蜜桑白皮
0.42g
上药粉碎为细末,每服1.87g,生姜、大枣煎汤调服。
【功效】清肺宁心,泻肺止咳。
【主治】小儿心肺郁热之咳嗽。症见咳嗽有声,面红,发热,心烦,或咽痛声哑,舌红少津,苔黄,脉滑数。
葶苈子
十字花科植物播娘蒿Descurainia sophia(L. ) Webb. ex Prantl.的干燥成熟种子
炒甘草
0.21g
生姜
姜科植物姜Zingiber officinaleRosc.的新鲜根茎
鲜品
——
大枣
鼠李科植物枣Ziziphus jujubaMill.的干燥成熟果实
生品
——
备注
1.桑白皮参照《中国药典》2020年版蜜桑白皮规格;葶苈子参照《中国药典》2020年版炒葶苈子规格;本方明确强调用赤茯苓,因此建议用茯苓性状呈淡棕色、淡红色者。本方中茯苓注明炮制方法为酒炒,可参考《中国药典》2020年版酒炙法;车前子参考《中国药典》2020年版清炒法,炒制后入药;炒甘草建议参考《中国药典》2020年版中清炒法,“将甘草原药材除去杂质,洗净,润透,切厚片,炒至微黄,干燥”。

中医儿科学表格版

中医儿科学表格版

中医儿科学表格版标准化管理处编码[BBX968T-XBB8968-NNJ668-MM9N]
中医儿科学新生儿病证
一、胎怯
二、硬肿症
三、胎黄
肺系病证
一、感冒
二、乳蛾
三、咳嗽
四、肺炎喘嗽
?五、哮喘发作期
缓解期
六、反复呼吸道感染
脾系病症
一、鹅口疮
二、口疮
三、泄泻
四、厌食
五、积滞
六、疳证
七、贫血
心肝系病证
一、夜啼
二、汗证
三、病毒性心肌炎
四、注意力缺陷多动症
五、抽搐障碍
六、惊风1急惊风
2慢惊风
七、痫证
肾系病证一、水肿
二、尿频
三、遗尿
四、五迟、五软
传染病
一、麻疹(风痧)1顺证
2逆证
二、奶麻
三、风疹(风痧)
四、丹痧(猩红热)

五、水痘
六、手足口病(柯萨奇病毒A组)
七、痄腮(流性腮腺炎)
八、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九、顿咳(百日咳)
虫证
一、蛔虫病
二、蛲虫病
杀虫止痒,结合外治驱虫粉其他疾病
一、夏季热
二、紫癜
三、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
四、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

中医儿科-病名、症候、治法、方剂

中医儿科-病名、症候、治法、方剂

疏风散邪,清热凉血 清热解毒,凉血止血 健脾养心,益气摄血 滋阴降火,凉血止血
连翘败毒散 犀角地黄汤 归脾汤 大补阴丸
健脾益气,补肺固表 人参五味子汤 健脾助运,平肝熄风 益脾镇静散 补肾填精,佐以健脾 补肾地黄丸
麻疹、幼儿急疹 、风疹、猩红热 鉴别
麻疹
幼儿急疹
风疹
出疹与发热关系 发热3-4天出 发热3-4天出
脾失健运
疳证
疳积
贫血
脾胃虚弱 心脾两虚 肝肾阴虚 脾肾阳虚
汗证
肺卫不固 营卫失调 气阴亏虚 湿热迫蒸
心肌炎
风热犯心 湿热侵心 气阴亏虚 心阳虚弱 痰瘀阻络
注意力缺陷多动 症
肝肾阴虚 心脾两虚 痰火内绕
多发性抽搐
阴虚动风
急惊风
风热动风
急性肾炎
风水相搏 风热内侵 邪陷心肝 水凌心肺 水毒内闭
调和脾胃,运脾开胃 不换金正气散
金沸草散 桑菊饮 清金化痰汤 三拗汤合二陈汤 六君子汤 沙参麦冬汤
辛温宣肺,化痰止咳 辛凉宣肺,清热化痰 清热涤痰,开肺定喘 清热解毒,泻肺开闭 养阴清肺,润肺止咳 补肺健脾,益气化痰 温补心阳,救逆固脱 平肝熄风,清心开窍
滑盖散 银翘散合麻杏石甘汤 五虎汤合葶苈大枣泻肺汤 黄连解毒汤合三拗汤 沙参麦冬汤 人参五味子汤 参附龙牡救逆汤 羚角钩藤汤合牛黄清心丸
反复呼吸道感染 营卫失和 肺脾两虚 肾虚骨弱
口疮
风热乘脾 心火上炎 虚火上浮
鹅口疮
心脾积热 虚火上浮
呕吐
乳食积滞 胃热气逆
治法 清热利湿 温中化湿 化瘀消积
常用方剂 茵陈蒿汤、茵陈五苓散 茵陈理中汤 血府逐瘀汤
辛温解表 辛凉解表 清暑解表 清热解毒
荆防败毒散 银翘散 新加香薷饮 银翘散合普济消毒饮

中医儿科学表格版

中医儿科学表格版
疏风清热,宣肺利咽
银翘散
气营两燔
清气凉营,解毒化痰
普济消毒饮
痰热流注
清热化痰,通络散瘀
清肝化痰丸
湿热蕴滞
清热解毒,行气化湿
甘露消毒丹
正虚邪恋
益气生津,兼清余热
气虚邪恋-竹叶石膏汤,阴虚斜恋—青蒿鳖甲沙参麦冬汤
九、顿咳(百日咳)
邪犯肺卫(初咳期)
疏风祛邪,宣肺止咳
三拗汤
痰火阻肺(痉咳期)
泻肺清热,涤痰镇咳
上盛下虚
温补肾阳,清心护阴
温下清上汤
二、紫癜
风热伤络
疏风清散邪,清热凉血
连翘败毒散
血热妄行
清热解毒,凉血止血
犀角地黄汤
气不摄血
健脾养心,益气摄血
归脾汤
阴虚火旺
滋阴降火,凉血止血
大补阴丸、知柏地黄丸
三、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
卫气同病
辛凉透表,清热解毒
银翘散
气营两燔
清气凉营,解毒化瘀
清瘟败毒饮
气阴两伤
益气养阴,清解余热
四、厌食
脾失健运
调和脾胃,运脾开胃
不换金正气散
脾胃气虚
健脾益气,佐以助运
异功散
脾胃阴虚
滋脾养胃,佐以助运
养胃增液汤
五、积滞
乳食内积
消乳化食,和中导滞
乳积—消乳丸,食积-保和丸
脾虚夹积
健脾助运,消食化滞
健脾丸
六、疳证
疳气
调脾健运
资生健脾丸
干疳
补益气血
八珍汤
疳积
消积理脾
肥儿丸
疳肿胀
健脾温阳,利水消肿
防己黄芪汤合五苓散
发作期
痰热阻肺
清肺涤痰,止咳平喘

中医儿科方剂

中医儿科方剂

中医⼉科⽅剂中医⼉科学⼀、胎怯1、肾精薄弱证:益精充髓,补肾温阳。

补肾地黄丸加减。

2、脾肾两虚证:健脾益肾,温运脾阳。

保元汤加减。

⼆、硬肿证1、阳⽓虚衰证:益⽓温阳,通经活⾎。

参附汤加味。

2、寒凝⾎涩证:温经散寒,活⾎通络。

当归四逆汤加减。

三、黄疸1、湿热郁蒸证:清热利湿。

茵陈蒿汤加味。

2、寒湿阻滞证:温中化湿。

茵陈理中汤加减。

3、⽓滞⾎瘀证:化瘀消积。

⾎府逐瘀汤加减。

四、感冒1、风寒感冒:⾟温解表。

荆防败毒散加减。

2、风热感冒:⾟凉解表。

银翘散加减。

3、暑邪感冒:清暑解表。

新加⾹薷饮加减。

夹痰、夹滞、夹惊兼证的证候、治法、⽤药1、夹痰:⾟温解表,宣肺化痰;⾟凉解表,清肺化痰。

在疏风解表的基础上,风寒夹痰证加⽤三拗汤、⼆陈汤,风热夹痰证加⽤桑菊饮加减。

2、夹滞:解表兼以消⾷导滞。

在疏风解表的基础上,加⽤保和丸加减。

若⼤便秘结,⼩便短黄,壮热⼝渴,加⼤黄、枳实通腑泄热,表⾥双解。

3、夹惊:解表兼以清热镇惊。

在疏风解表的基础上,加⽤镇惊丸加减。

另服⼩⼉回春丹或⼩⼉⾦丹⽚。

五、咳嗽:1、风寒咳嗽:疏风散寒,宣肺⽌咳。

⾦沸草散加减。

2、风热咳嗽:疏风解热,宣肺⽌咳。

桑菊饮加减。

3、痰热咳嗽:清肺化痰⽌咳。

清⾦化痰汤加减。

4、阴虚咳嗽:养阴润肺,兼清余热。

沙参麦冬汤加减。

六、肺炎喘嗽:1、风寒闭肺:⾟温宣肺,化痰⽌咳。

华盖散加减。

2、风热闭肺:⾟凉宣肺,清热化痰。

银翘散合⿇杏⽯⽢汤加减。

3、毒热闭肺:清热解毒,泻肺开闭。

黄连解毒汤合三拗汤加减。

4、痰热闭肺证:清热涤痰,开肺定喘。

五虎汤合葶苈⼤枣泻肺汤加减。

5、阴虚肺热:养阴清肺,润肺⽌咳。

沙参麦冬汤加减。

6、肺脾⽓虚:补肺健脾,益⽓化痰。

⼈参五味⼦汤加减。

七、哮喘:发作期:1、热性哮喘:清肺涤痰,⽌咳平喘。

⿇杏⽯⽢汤、苏葶丸。

2、寒性哮喘:温肺散寒,化痰定喘。

⼩青龙汤合三⼦养亲汤。

3、外寒内热:解表清⾥,定喘⽌咳。

⼤青龙汤加减。

缓解期:1、肺脾⽓虚:健脾益⽓,补肺固表。

中医儿科学证型与常用方剂

中医儿科学证型与常用方剂

中医儿科学证型与常用方剂中医儿科学方剂一、咳嗽1.外感1)风寒咳嗽:金沸草散可散寒宣肺。

2)风热咳嗽:桑菊饮可疏风肃肺。

2.内伤1)痰热咳嗽:清宁散可清肺化痰。

2)阴虚燥咳:沙参麦冬汤可滋阴润燥。

二、肺炎喘嗽1.常见证1)风热闭肺:银翘散可轻度宣肺化痰,麻杏石甘汤可重度化痰定喘。

2)痰热闭肺:五虎汤合葶苈大枣泻肺汤可清热宣肺涤痰定喘,沙参麦冬汤可养阴清肺。

3)肺脾气虚:人参五味子汤可益气健脾。

2.变异证心阳虚衰:参附龙牡救逆汤可温补心阳,救逆固脱。

三、哮喘发作期1)热性哮喘:麻杏石甘汤和XXX可清肺化痰定喘。

2)寒性哮喘:小青龙汤合三子养亲汤可温肺化痰定喘。

四、鹅口疮1)心脾积热:清热泻脾散可清泻心脾积热。

2)虚火上浮:六味地黄汤可滋阴潜阳,引火归原。

五、口疮1)脾胃积热:凉膈散可清热解毒,通腑泻火。

2)心火上炎:泻心导赤汤可清心泄热。

3)虚火上浮:六味地黄汤可滋阴降火。

六、泄泻1.常见证1)伤食泻:保和丸可消食化积。

2)风寒泻:藿香正气散可疏风散寒。

3)湿热泻:葛根黄芩黄连汤可清热利湿。

4)脾虚泻:参苓白术散可健脾益气。

5)脾肾阳虚:附子理中汤可补脾温肾。

2.变异证1)伤阴:连梅汤可酸甘敛阴。

2)伤阳:参附龙牡汤可XXX救逆。

七、厌食1)脾运失健:曲麦枳术丸可和脾助运。

2)胃阴不足:养胃增液汤可养胃育阴。

八、积滞1)乳食内积:消乳丸和木香大安丸可消乳消食,导滞和中。

2)脾虚夹积:健脾丸可健脾助运,消补兼施。

九、疳证1.主证1)疳气证:资生健脾丸可和脾健运。

2)疳积证:疳积散可消积理脾。

3)干疳证:八珍汤可补益气血。

2.兼证疳肿胀:真武汤可健脾温阳利水。

十、惊风1.急性惊风1)感受XXX:银翘散可疏风清热,熄风镇惊。

2)湿热疫毒:黄连解毒汤可清热化湿,解毒熄风。

3)惊恐痉厥:抱龙丸和安神丸可镇惊安神。

2.慢性惊风1)土虚木亢:缓肝理脾汤可温运脾阳,扶土抑木。

2)阴虚风动:大定风珠、黄连阿胶汤可育阴潜阳,滋水涵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风邪留络—搜风通络,养血舒筋—止痉散(肢体强直瘫痪,或有癫痫发作,脉细弦)
【乙脑病毒。高热、神昏、抽搐。热、痰、风。暑温。卫气营血传变。】l0岁以下小儿容易发生, 以2~6岁儿童发病率高。7~9月的盛夏时节。
邪犯肺卫—疏风祛邪,宣肺止咳—三拗汤 百日咳 气阴耗伤—养阴润肺,益气健脾—肺阴亏虚沙参麦冬汤 肺脾气虚人参五味子汤 痰火阻肺(痉咳期)—泻肺清热,涤痰镇咳。(咳声阵作,持续难止,日轻夜重,咳剧时咳后伴有 —桑白皮汤合葶苈大枣泻肺汤。 深 吸 气样鸡鸣声)
【发热,丘疹、疱疹、结痂同时存在“三代同堂”。带状疱疹病毒引起传染病】6-9岁好发,侵犯肺脾。冬 春
手足 邪犯肺脾—宣肺解表,清热化湿—甘露消毒丹(发热轻、呕吐泄泻、、疱液混浊、苔黄厚腻脉滑数)
【以手足肌肤、口咽部发生疱疹为特征。柯萨奇病毒A组】好发5岁以下。肺脾二经。夏秋季。
【百日咳杆菌。阵发性痉挛性咳嗽和痉咳末伴有较长的鸡鸣样吸气性吼声为特征】 好发冬春季节。年龄越小病情越重。
肠虫证—驱蛔杀虫,调理脾胃—使君子散(脐周疼痛、白睛蓝斑) 寄生虫 蛔厥证—安蛔定痛,继之驱虫—乌梅丸 暑伤肺胃—清暑益气,养阴生津—王氏清暑益气汤(口渴引饮,小便频数,甚则 夏季热 饮一溲一) 上盛下虚—温补肾阳,清心护阴—温下清上。(下肢清冷,小便清长,频繁无度. 大便稀溏,身热不退,朝盛暮衰。) 【长期发热、口渴多饮、多尿、少汗或汗闭。】病机:气阴两虚、脾肾阳虚。6个月至3岁的婴幼儿,5 岁以上者少见。与气候有密切关系,气温愈高发病愈多。 风热伤络—疏风散邪,清热凉血—连翘败毒散(脉浮数) 血热妄行—清热解毒,凉血止血—犀角地黄汤(脉数有力) 气不摄血—健脾养心,益气摄血—归脾汤 (脉细无力) 阴虚火旺—滋阴降火,凉血止血—大补阴丸 (脉细数)
麻疹
邪犯肺卫—辛凉透表,清宣肺卫—宣毒发表汤(外感表证眼泪汪汪、粘膜斑、脉浮数) 邪入肺胃—清凉解毒,透疹达邪—清解透表汤(阳明热盛、壮热持续、疹随热出) 阴津耗伤—养阴益气,清解余邪—沙参麦冬汤(热退疹回、脱屑、阴伤证) 邪毒闭肺—宣肺开闭,清热解毒—麻杏石甘汤(高热不退、咳嗽气促、疹点紫暗) 邪毒攻喉—清热解毒,利咽消肿—清咽下痰汤(咽喉肿痛声嘶、脉滑数) 邪陷心肝—平肝熄风,清心开窍—羚羊钩藤汤(高热烦躁谵语,神昏抽搐)
风疹 邪犯肺卫—疏风解表清热—银翘散 (外感轻症,疹色浅红、淋巴肿大、脉浮数) 邪入气营—清气凉营解毒—透疹凉解汤 (高热、疹色深红或紫暗、脉洪数)
【细沙样玫瑰色斑丘疹、耳后、枕部淋巴结肿大。别名:隐疹、风痧】好发1-5岁。
水痘 邪伤肺卫—疏风清热,利湿解毒—银翘散 ( 发热轻微、疹色红润,疱浆清亮、脉浮数) 邪炽气营—清热凉营,解毒化湿—清胃解毒汤(壮热不退疹色紫暗,疱浆混浊脉数有力)
偏气分证用白虎汤。(突然发热,微恶风寒。神烦不安或嗜睡。 邪犯卫气—辛凉解表,清暑化湿—偏卫分证用新加香薷饮。 脉象浮数或洪数)
邪炽气营—清气凉营,泻火涤痰—清瘟败毒饮(壮热不退,神昏谵语,四肢抽搐,脉数)
邪入营血—凉血清心,增液潜阳—犀角地黄汤合增液汤(热势起伏不退,朝轻暮重,斑疹脉沉细数
流行性 阴虚内热—养阴清热—青蒿鳖甲汤合清络饮(低热不退,舌质红绛,舌苔光剥,脉象细数 乙脑 营卫不和—调和营卫—黄芪桂枝五物汤(身热时高时低,汗出而不温,脉象细数无力) 痰蒙清窍—豁痰开窍—涤痰汤(神识不清,脉象濡滑。) 痰火内扰—涤痰泻火—龙胆泻肝汤(嚎叫哭吵,狂躁不宁,脉数有力。) 气虚血瘀—益气养阴,活血通络—补阳还五汤(面色萎黄,神疲倦怠,容易出汗。脉象细弱)
紫癜
【过敏性、血小板减少性。急。皮肤瘀斑、尿血便血、腹痛、关节痛。】时令之邪,易从火化。
皮肤粘膜 卫气同病—辛凉透表,清热解毒—银翘散(发病急骤,持续高热,脉浮数) 淋巴综合征 气营两燔—清气凉营,解毒化瘀—清瘟败毒饮(舌质红绛,状如草莓,脉数有力) 气阴两伤—益气养阴,清解余热—沙参麦冬汤(指趾端脱皮或潮红脱屑,脉细弱) 【川崎病。原因不明。是一种以全身血管炎性病变为主要病理的急性发热性出疹性疾病】1发热、 2多形红斑、3球结膜充血、4草莓舌和5颈淋巴结肿大、6手足硬肿。 病位:以肺胃为主,可累及心肝肾诸脏。肺卫-气-营血。好发婴幼儿,男女1.3-1.5:1.最早出现的症 状是发热。持续2周-1个月,39度以上。大血管炎,较紫癜(小血管炎)凶险。死因:心肌炎、动脉瘤 破裂、心梗。 邪侵肺卫—辛凉宣透,清热利咽—解肌透痧汤(发热、咽痛、外感、痧疹隐隐、脉浮数) 猩红热 毒炽气营—清气凉营,泻火解毒—凉营清气汤 (壮热咽痛腐烂、疹色如丹或紫、草莓舌) 疹后伤阴—养阴生津,清热润喉—沙参麦冬汤 (热退、脱屑不留痕、舌红少苔脉细数) 【全身布发弥漫性猩红色皮疹、咽喉肿痛糜烂、后颈部及颌下淋巴结肿大、草莓舌、环口苍白圈、帕氏线 、脱屑不留痕、并发心、肾、关节损害】A族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别名:“疫痧”“疫疹”“烂喉痧” “烂喉丹痧”。好发2-8岁。
初热 见形 恢复 闭肺 攻喉 内陷
【粘膜斑、泪汪汪、麻粒疹、糠麸样脱屑、色素沉着】好发6个月-5岁。冬春。易感儿接触传染源后,应隔 离观察21天。4.尽早发现麻疹患儿,隔离至出疹后5天,合并肺炎者延长隔离至出疹后l0天。一旦与麻疹患 儿接触,应立即隔离观察,一般对接触者宜隔离观察I4天,已作过免疫接种者也察4周。
邪犯少阳—疏风清热,散结消肿—柴胡葛根汤(发热、腮痛、脉浮数) 流行性 热毒壅盛—清热解毒,软坚散结—普济消毒饮(高热、腮痛、脉滑数) 腮腺炎 邪陷心肝—清热解毒,熄风开窍—清瘟败毒饮(神昏、腮痛、脉玄数) 毒窜睾腹—清肝泻火,活血止痛—龙胆泻肝汤 (少腹痛、睾丸胀痛、脉数) 【耳下腮部漫肿疼痛。腮腺炎病毒】3岁以上儿童,2岁以下婴幼儿少见。别名:“痄腮”、“蛤蟆瘟” 。 终身免疫。并发睾丸炎和脑炎。冬春易流行。足少阳经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