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儿科重点方剂速记歌诀

合集下载

中医儿科学速记口诀

中医儿科学速记口诀

中医儿科学速记口诀中医儿科学口诀1、怯(补肾)肾精薄弱证:益精充髓,补肾温阳。

补肾地黄丸加减。

2、虚(保元)脾肾两虚证:健脾益肾,温运脾阳。

保元汤加减。

二、硬肿证1、阳(参附)阳气虚衰证:益气温阳,通经活血。

参附汤加味。

2、寒(当四)寒凝血涩证:温经散寒,活血通络。

当归四逆汤加减。

三、胎黄1、热(茵)湿热郁蒸证:清热利湿。

茵陈蒿汤加味。

2、寒(茵中)寒湿阻滞证:温中化湿。

茵陈理中汤加减。

3、瘀(府)气滞血瘀证:化瘀消积。

血府逐瘀汤加减。

四、感冒1、寒(荆)风寒感冒:辛温解表。

荆防败毒散加减。

2、热(银)风热感冒:辛凉解表。

银翘散加减。

3、暑(新)暑邪感冒:清暑解表。

新加香薷饮加减。

夹痰、夹滞、夹惊兼证的证候、治法、用药(1)痰(+三、二、菊)夹痰:XXX解表,宣肺化痰;辛凉解表,清肺化痰。

在疏风解表的基础上,风寒夹痰证加用三拗汤、二陈汤,风热夹痰证加用桑菊饮加减。

(2)滞(+保)夹滞:解表兼以消食导滞。

在疏风解表的基础上,加用保和丸加减。

若大便秘结,小便短黄,壮热口渴,加大黄、枳实通腑泄热,表里双解。

(3)惊(+镇)夹惊:解表兼以清热镇惊。

在疏风解表的根蒂根基上,加用镇惊丸加减。

另服小儿回春丹或小儿金丹片。

5、咳嗽:1、寒(沸)风寒咳嗽:疏风散寒,宣肺止咳。

金沸草散加减。

2、热(菊)风热咳嗽:疏风解热,宣肺止咳。

桑菊饮加减。

3、痰(金)痰热咳嗽:清肺化痰止咳。

清金化痰汤加减。

4、阴(沙)阴虚咳嗽:养阴润肺,兼清余热。

沙参麦冬汤加减。

六、肺炎喘嗽:1、寒(华)风寒闭肺:XXX宣肺,化痰止咳。

华盖散加减。

2、热(银+麻)风热闭肺:辛凉宣肺,清热化痰。

银翘散合麻杏石甘汤加减。

3、毒(黄+拗)毒热闭肺:清热解毒,泻肺开闭。

黄连解毒汤合三拗汤加减。

4、痰(虎+葶)痰热闭肺证:清热涤痰,开肺定喘。

五虎汤合葶苈大枣泻肺汤加减。

5、阴(沙)阴虚肺热:养阴清肺,润肺止咳。

沙参麦冬汤加减。

6、气(人味)肺脾气虚:补肺健脾,益气化痰。

中医执业医师儿科冲刺方剂歌诀

中医执业医师儿科冲刺方剂歌诀

中医执业医师儿科冲刺方剂歌诀1.胎怯:胎怯精薄脾肾虚,补肾地黄保元全。

2.硬肿:硬肿寒凝阳气虚,当归四逆参附齐。

3.胎黄:胎黄肝胆脾胃病,湿热茵陈寒湿理,淤积发黄府逐瘀。

4.感冒:寒热暑时痰滞惊,荆银香合普济饮,二三桑菊寒热痰,保和化滞丹镇惊。

5.咳嗽:寒热湿痰气阴六,金嗓三清君麦冬。

6.肺炎喘嗽:寒热毒痰阴气虚,阳衰阴陷症候全。

寒热华盖银麻杏,三拗黄连解毒热,五虎葶苈痰热清,人参五味阴沙麦,救阳龙牡阴牛羚。

7.哮喘:小子冷哮麻苏葶,外寒内热青龙医,上盛苏子下都射,玉人气虚肾麦地,阳虚金匮肾气丸。

8.鹅口疮:心脾积热虚火浮,清热泻脾知柏地。

9.口疮:风热心火虚火灼,银翘泻心六味桂。

10.泄泻:脾虚阳虚气阴脱,三实寒热饮食伤。

参苓神附人乌梅,参附龙牡生脉救,藿香芩连保和食。

11.厌食:气虚阴虚脾失健,异功养胃不换金。

12.积滞:乳积消乳食保和,脾虚夹积健脾丸。

13疳证:疳口眼肿干气积,泻夜防苓珍资肥。

14.营养缺铁性贫血:脾胃源弱心脾虚,肝肾同源阳气亏。

君归左右。

15.汗证:屏风固卫五物调,生脉散补气阴亏。

16.多发性抽搐:虚痰虚风郁化火,温胆定风清肝郁。

17.急惊风:外风三弄风燔陷,疫毒泻痢惊恐风。

银翘清瘟羚角肝,黄连解毒虎龙惊。

慢惊风:肝亢阳衰虚风动,肝脾真逐大定风。

18.癫痫:风定痰涤瘀通窍,惊痫镇惊癫痫疗。

19.急性肾小球肾炎:风水湿热起病前,阴气两虚毒邪恋,水凌心肺陷心肝,毒水内闭命难全。

麻豆五苓五味蓟,二至知柏苓白术,参附椒苈龙胆羚,温胆泻心疗毒闭。

20.肾病综合征:肾病阴阳两类虚,脾肾阳虚肺脾气,肝肾阴亏气阴虚,实脾真芪五物温,防己黄芪合五苓,知柏地黄六味芪。

21.尿频:脾肾气虚尿缩泉,湿热下注八正清。

22.遗尿:兔补肾虚泉补气,心肾交导止尿遗。

23.五迟五软:肝肾六味调心脾,痰瘀通窍二陈涤。

24.风疹水痘:风疹水痘卫气营,肺卫同用银翘解,水痘清胃疹透凉。

26.手足口病:肺脾甘露湿清瘟。

儿科病方剂3方歌(干货)

儿科病方剂3方歌(干货)

儿科病方剂3方歌儿科病方剂36方歌诀一、胎怯1。

补肾地黄丸《医宗金鉴》牛膝鹿茸六味地,医宗金鉴补肾地.四、感冒2.镇惊丸《医宗金鉴》天竺犀角南珍珠,茯神麦枣远志菖,钩藤朱砂牛黄连,甘草调和丸镇惊。

五、咳嗽3. 金沸草散《南阳活人书》金沸草即旋复花,荆芥前胡细辛加,半夏茯苓姜枣草,疏散风寒化痰佳.六、肺炎喘嗽4。

五虎汤《证治汇补》麻杏石甘桑白茶。

5.人参五味子汤《幼幼集成》四君五味麦门冬。

6. 参附龙牡救逆汤(验方)参附龙牡芍炙草.7。

牛黄清心丸《痘疹世医心法》牛黄金砂芩连栀。

七、哮喘8.苏葶丸《医宗金鉴》苏子、葶苈子。

八、鹅口疮9。

清热泻脾散《医宗金鉴》山栀芩连灯芯草,石膏茯苓生地黄,心脾积热循经发,清热泻脾鹅口疮。

十、泄泻10. 人参乌梅汤《幼幼集成》人参乌梅汤木瓜,山药莲肉炙草加,气阴两伤儿泄泻,酸甘敛阴健脾佳。

十一、厌食11. 不换金正气散《和剂局方》苍术厚朴陈皮草,藿香半夏不换金。

12.养胃增液汤(验方)沙参玉竹石斛梅,白芍甘草敛阴配。

十二、积滞13.消乳丸《证治准绳》消乳香附草陈皮,砂仁麦芽熬神曲。

14.健脾丸《医方集解》人参白术枳实陈,山楂麦芽神曲添。

十三、疳证15.资生健脾丸《先醒斋医学广笔记》参苓白术泽泻芡,陈皮藿香橘红连,山楂麦芽豆蔻白,善治疳气资生健。

16.石斛夜光丸:滋补肝肾。

十六、多发性抽搐17.清肝达郁汤《重订通俗伤寒论》柴胡当归丹栀芍,菊花薄荷并炙草,鲜青橘叶与橘白,多发抽搐疏肝窍。

18.十味温胆汤《世医得效方》参地五味酸枣志,陈皮苓夏草枳实。

19.琥珀抱龙丸《活幼新书》天竺琥珀檀香星,参苓山药粉草金,枳实枳壳朱砂入,琥珀抱龙镇急惊。

20.缓肝理脾汤《医宗金鉴》缓肝理脾用四君,桂枝汤加营卫和,再加扁豆山药陈,脾土若建肝自调。

21.固真汤《证治准绳》四君山药芪附桂。

22.逐寒荡惊汤《福幼编》肉桂姜椒灶丁香。

23.菟丝子散《医宗必读》五味菟丝肉苁蓉,牡蛎附子内金服,肾气不足夜遗尿,温补肾阳固涩止24.加味六味地黄丸鹿麝五加皮六味。

中医儿科证型主方速记歌诀

中医儿科证型主方速记歌诀

中医儿科证型主方速记歌诀一、引言中医儿科是中医学的一个分支,主要研究儿童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中医治疗儿科疾病注重辨证施治,其中证型主方是治疗儿童疾病中的重要方法。

为了便于医生记忆和运用,研究者总结了一些中医儿科证型主方速记歌诀,有助于医生在临床实践中迅速诊断和综合运用方剂。

二、常见的中医儿科证型主方速记歌诀1. 外感热病证型主方速记歌诀•证型:风热感冒•速记歌诀:葛根黄芩黄连汤•方剂成分:葛根、黄芩、黄连•证型:风寒感冒•速记歌诀:麻杏石甘汤•方剂成分:麻黄、杏仁、石膏、甘草•证型:温病里急后重•速记歌诀:银翘散•方剂成分:银花、连翘、知母2. 脾胃病证型主方速记歌诀•证型:脾胃虚弱、食积胀满•速记歌诀:半夏泻心汤•方剂成分:半夏、黄连、生姜、大枣、人参•证型:脾胃气虚、食欲不振、腹泻•速记歌诀:理中丸•方剂成分:白术、茯苓、半夏、人参、干姜、甘草•证型:脾胃湿热、腹泻、口渴•速记歌诀:升中益气汤•方剂成分:升麻、黄芩、人参、白术、陈皮、甘草3. 气血虚证型主方速记歌诀•证型:气虚体弱、乏力疲倦•速记歌诀:四物汤•方剂成分:当归、熟地、白芍、川芎•证型:气虚脾胃不和、食欲减退•速记歌诀:小建中汤•方剂成分:黄芪、人参、党参、白术、甘草•证型:血虚心悸失眠•速记歌诀:养心安神汤•方剂成分:黄芪、当归、大枣、远志、茯苓、甘草三、结语中医儿科证型主方速记歌诀是中医临床实践中的宝贵工具,能够帮助医生迅速诊断和综合运用方剂。

然而,这些速记歌诀只是辅助工具,在具体应用时还需要结合具体病情和患儿的体质特点进行综合施治,以达到最佳的疗效。

因此,医生在运用中医儿科证型主方速记歌诀时应该谨慎并严格遵循中医理论,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个体化的调整。

儿科病方剂方歌

儿科病方剂方歌

儿科病方剂方歌集团文件发布号:(9816-UATWW-MWUB-WUNN-INNUL-DQQTY-儿科病方剂36方歌诀一、胎怯1. 补肾地黄丸《医宗金鉴》牛膝鹿茸六味地,医宗金鉴补肾地。

四、感冒2. 镇惊丸《医宗金鉴》天竺犀角南珍珠,茯神麦枣远志菖,钩藤朱砂牛黄连,甘草调和丸镇惊。

五、咳嗽3. 金沸草散《南阳活人书》金沸草即旋复花,荆芥前胡细辛加,半夏茯苓姜枣草,疏散风寒化痰佳。

六、肺炎喘嗽4. 五虎汤《证治汇补》麻杏石甘桑白茶。

5. 人参五味子汤《幼幼集成》四君五味麦门冬。

6. 参附龙牡救逆汤(验方)参附龙牡芍炙草。

7. 牛黄清心丸《痘疹世医心法》牛黄金砂芩连栀。

七、哮喘8. 苏葶丸《医宗金鉴》苏子、葶苈子。

八、鹅口疮9. 清热泻脾散《医宗金鉴》山栀芩连灯芯草,石膏茯苓生地黄,心脾积热循经发,清热泻脾鹅口疮。

十、泄泻10. 人参乌梅汤《幼幼集成》人参乌梅汤木瓜,山药莲肉炙草加,气阴两伤儿泄泻,酸甘敛阴健脾佳。

十一、厌食11. 不换金正气散《和剂局方》苍术厚朴陈皮草,藿香半夏不换金。

12.养胃增液汤(验方)沙参玉竹石斛梅,白芍甘草敛阴配。

十二、积滞13.消乳丸《证治准绳》消乳香附草陈皮,砂仁麦芽熬神曲。

14.健脾丸《医方集解》人参白术枳实陈,山楂麦芽神曲添。

十三、疳证15.资生健脾丸《先醒斋医学广笔记》参苓白术泽泻芡,陈皮藿香橘红连,山楂麦芽豆蔻白,善治疳气资生健。

柴胡当归丹栀芍,菊花薄荷并炙草,鲜青橘叶与橘白,多发抽搐疏肝窍。

参地五味酸枣志,陈皮苓夏草枳实。

天竺琥珀檀香星,参苓山药粉草金,枳实枳壳朱砂入,琥珀抱龙镇急惊。

缓肝理脾用四君,桂枝汤加营卫和,再加扁豆山药陈,脾土若建肝自调。

四君山药芪附桂。

肉桂姜椒灶丁香。

五味菟丝肉苁蓉,牡蛎附子内金服,肾气不足夜遗尿,温补肾阳固涩止24.加味六味地黄丸鹿麝五加皮六味。

25.调元散《活幼新书》黄芪山药八珍菖。

26.宣毒发表汤《痘疹仁端录》升麻葛根荆防薄,牛蒡连翘叶通壳,前胡桔梗杏仁草,宣毒发表疹自和。

儿科重点方剂速记歌诀

儿科重点方剂速记歌诀

儿科重点方剂速记歌诀儿科疾病种类多,方剂应用有讲究。

为助大家记心间,歌诀编成解您忧。

“保和丸”,消积滞,山楂神曲莱菔子。

半夏茯苓陈皮配,连翘清热食积退。

孩子饮食不节制,脘腹胀满它来治。

“参苓白术散”健脾,参术茯苓甘草临。

山药扁豆薏仁米,桔梗砂仁莲子心。

脾胃虚弱食少倦,益气健脾功效显。

“玉屏风散”防外邪,黄芪白术防风偕。

表虚自汗易感冒,固表止汗免疫偕。

“六味地黄丸”滋肾阴,熟地萸肉山药亲。

泽泻丹皮茯苓配,阴虚火旺把病擒。

小儿发育迟缓用,滋阴补肾助长生。

“麻杏甘石汤”治喘咳,麻黄杏仁甘草合。

石膏清泄肺热良,发热喘急效果可。

“银翘散”,治风热,银花连翘薄荷偕。

竹叶荆芥豆豉牛,桔梗芦根甘和偕。

外感风热咽痛咳,辛凉解表病能瘥。

“桑菊饮”中桔杏翘,薄荷芦根甘草饶。

疏风清热宣肺气,风温咳嗽服之消。

“藿香正气散”化湿,藿苏芷苓陈腹皮。

半夏曲朴桔梗齐,姜枣甘草一同依。

外感风寒内伤湿,理气和中功效奇。

“理中丸”主温中寒,人参白术炙草攒。

干姜温中又散寒,脾胃虚寒把它餐。

“四君子汤”补脾气,人参白术茯苓齐。

甘草益气又和中,脾胃气虚最相宜。

“四物汤”养血方,熟地当归白芍襄。

川芎活血行气血,妇女血虚第一汤。

“归脾汤”用参芪术,归草茯神远志齐。

酸枣木香龙眼肉,煎加姜枣益心脾。

心血不足脾气虚,怔忡健忘皆能医。

“小柴胡汤”和解功,半夏人参甘草从。

黄芩生姜大枣配,少阳百病此为宗。

“白虎汤”清气分热,石膏知母甘草协。

粳米煎汤一同煮,大热烦渴把它啜。

“导赤散”泻心火,生地木通甘草佐。

竹叶清心利小便,心经火热口疮妥。

儿科方剂要记牢,灵活运用效果好。

根据病症细斟酌,孩子健康乐陶陶。

以上这些儿科重点方剂的歌诀,希望能帮助您快速记忆和理解。

当然,在实际应用中,还需要根据孩子的具体症状、体质以及病情的变化,在医生的指导下准确用药,确保孩子的健康和安全。

中医儿科学速记口诀

中医儿科学速记口诀

中医儿科学速记口诀1. 嘿,各位准中医们,今天咱们用顺口溜的方式,把中医儿科的重点知识串起来!这些口诀朗朗上口,记起来特别容易,就像小时候背儿歌一样有趣。

2. 小儿体质要记牢:脏腑娇嫩易受扰,阳常有余阴常亏,气血未充易生招。

形神未分脾肾弱,一碰就病来得早。

3. 望闻问切有妙招:望面色,看舌苔,小儿不会说话来。

面红热证身发烫,面白寒证要温快。

舌红苔黄热当头,舌淡苔白寒邪在。

4. 小儿发热好记忆:风热咳嗽鼻塞多,肺热喘咳面颊红。

胃热口臭便秘到,心热心烦睡不着。

肝热眼红易发怒,脾热腹胀食欲糟。

5. 消化不良要牢记:吐奶腹胀食积停,脾虚食少便溏行。

肝气犯胃哭闹凶,胃热口臭便秘生。

健脾和胃是关键,调肝理气保安宁。

6. 咳嗽分类记心间:风寒咳嗽痰清稀,风热咳嗽痰黄腻。

痰湿咳嗽声音闷,肺阴不足干咳急。

止咳化痰要分明,辨证论治不糊涂。

7. 小儿惊风要记清:内风肝阳上亢忙,外风感冒热生张。

惊风抽搐眼上吊,高热抽搐要降温,肝风内动快平肝。

8. 腹泻口诀要记牢:寒泻腹痛便清稀,热泻臭秽面发红。

食积腹胀便酸臭,脾虚食少便不成。

调理脾胃是关键,寒热虚实要分明。

9. 厌食口诀记心中:脾虚食少倦怠多,胃热口臭厌食糟。

肝气犯胃爱生气,食积腹胀吃不消。

健脾开胃要记牢,调肝理气莫忘掉。

10. 小儿用药有讲究:剂量要小莫太重,寒凉药物慎用行。

顾护脾胃最重要,扶正祛邪两不误。

甜味药物最适宜,苦寒之品要谨慎。

11. 预防保健记心间:饮食有节不过量,起居有常莫任性。

适度运动增体质,按时接种要记清。

情志调养要做好,快乐成长身体棒。

12. 这些口诀要牢记:朗朗上口好背诵,临床应用有帮助。

辨证论治莫慌张,望闻问切细推敲。

治疗原则要记牢,健康成长是目标。

中医儿科学速记口诀

中医儿科学速记口诀

中医儿科学口诀1、怯(补肾)肾精薄弱证:益精充髓,补肾温阳。

补肾地黄丸加减。

2、虚(保元)脾肾两虚证:健脾益肾,温运脾阳。

保元汤加减。

二、硬肿证1、阳(参附)阳气虚衰证:益气温阳,通经活血。

参附汤加味。

2、寒(当四)寒凝血涩证:温经散寒,活血通络。

当归四逆汤加减。

三、胎黄1、热(茵)湿热郁蒸证:清热利湿。

茵陈蒿汤加味。

2、寒(茵中)寒湿阻滞证:温中化湿。

茵陈理中汤加减。

3、瘀(府)气滞血瘀证:化瘀消积。

血府逐瘀汤加减。

四、感冒1、寒(荆)风寒感冒:辛温解表。

荆防败毒散加减。

2、热(银)风热感冒:辛凉解表。

银翘散加减。

3、暑(新)暑邪感冒:清暑解表。

新加香薷饮加减。

夹痰、夹滞、夹惊兼证的证候、治法、用药(1)痰(+三、二、菊)夹痰:辛温解表,宣肺化痰;辛凉解表,清肺化痰。

在疏风解表的基础上,风寒夹痰证加用三拗汤、二陈汤,风热夹痰证加用桑菊饮加减。

(2)滞(+保)夹滞:解表兼以消食导滞。

在疏风解表的基础上,加用保和丸加减。

若大便秘结,小便短黄,壮热口渴,加大黄、枳实通腑泄热,表里双解。

(3)惊(+镇)夹惊:解表兼以清热镇惊。

在疏风解表的基础上,加用镇惊丸加减。

另服小儿回春丹或小儿金丹片。

五、咳嗽:1、寒(沸)风寒咳嗽:疏风散寒,宣肺止咳。

金沸草散加减。

2、热(菊)风热咳嗽:疏风解热,宣肺止咳。

桑菊饮加减。

3、痰(金)痰热咳嗽:清肺化痰止咳。

清金化痰汤加减。

4、阴(沙)阴虚咳嗽:养阴润肺,兼清余热。

沙参麦冬汤加减。

六、肺炎喘嗽:1、寒(华)风寒闭肺:辛温宣肺,化痰止咳。

华盖散加减。

2、热(银+麻)风热闭肺:辛凉宣肺,清热化痰。

银翘散合麻杏石甘汤加减。

3、毒(黄+拗)毒热闭肺:清热解毒,泻肺开闭。

黄连解毒汤合三拗汤加减。

4、痰(虎+葶)痰热闭肺证:清热涤痰,开肺定喘。

五虎汤合葶苈大枣泻肺汤加减。

5、阴(沙)阴虚肺热:养阴清肺,润肺止咳。

沙参麦冬汤加减。

6、气(人味)肺脾气虚:补肺健脾,益气化痰。

人参五味子汤加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6中医执业医师考试:中医儿科学考试重点
儿科病生理要点
1、稚阴稚阳学说——“稚阳未充,稚阴未长”(吴鞠通)。

2、纯阳学说——“呼为纯阳,元气未散”《颅囟经》
3、小儿五脏特点——心常有余;肝常有余;脾常不足;肺常不足;肾常虚。

4、了解小儿四诊特点:如望诊头颅、囟门等与成人不同。

其他可参考内科内容。

5、掌握小儿指纹诊察方法,了解‘三关’(风、气、命)的定义、意义。

6、小儿指纹的病理概念——“浮沉分表里,红紫辨寒热,淡滞定虚实,三关测轻重。


7、了解‘一指定三关’的方法和临床概念。

(不要混淆寸口三关与指纹三关。


8、小儿诊察中四诊的弱点——问诊。

古代儿科称为‘哑医’。

9、‘囟填’——囟门突起紧张,为风火痰热、肝阳上亢、热盛生风。

10、‘囟陷’——囟门凹陷柔软,为津液大伤、气精不足、佝偻病。

1。

胎怯补肾调元。

肾精薄弱__补肾地黄丸
脾肾两虚__保元汤
2。

硬肿归身
阳气虚衰__参附汤
寒凝血涩__当归四逆散
3。

胎黄茵陈血
湿热熏蒸:清热利湿-茵陈蒿汤
寒湿阻滞:温中化湿-茵陈理中汤
瘀积发黄:化瘀消积-血府逐瘀汤
4。

感冒
主证时邪银普散,夹痰夹滞夹痰回
风寒感冒:辛温解表-荆防败毒散
风热感冒:辛凉解表-银翘散
暑邪感冒:清暑解表-新加香薷饮
时玡感冒:银翘散合普济消毒饮
兼证
挟痰:宣肺化痰-二陈汤,桑菊饮
挟滞:消食导滞、通腑泄热-保和丸
挟惊:清热解表、安神镇惊-小儿回春丹或琥珀抱龙丸
5。

咳嗽金山请陈六
外感
风寒咳嗽:散寒宣肺-金沸草散
风热咳嗽:疏风肃肺-桑菊饮
内伤
痰热咳嗽:清肺化痰-清金化痰汤
阴虚燥咳:滋阴润燥-沙参麦冬
气虚咳嗽:六君子
痰湿咳嗽:三拗合二陈
6。

肺炎喘嗽寒华热银毒黄解,痰热虎婷肺热参,肺脾参五心参附,邪陷羚钩牛黄解。

风寒闭肺:华盖散
风热闭肺:银翘散合麻杏石甘汤
热毒闭肺:黄连解毒汤合三拗汤
痰热闭肺:清热宣肺、涤痰定喘-五虎汤合葶苈大枣泻肺汤
阴虚肺热:养阴清肺-沙参麦冬汤
肺脾气虚:益气健脾-人参五味子汤
心阳虚衰:温补心阳、救逆固脱-参附龙牡救逆汤
邪陷厥阴:羚角钩藤汤合牛黄清心丸
7。

哮喘小石龙苏都五斤麦。

热性哮喘:清肺化痰定喘-麻杏石甘汤、苏葶丸
寒性哮喘:温肺化痰定喘-小青龙汤合三子养亲汤
外寒内热:大青龙汤
肺实肾虚:上_苏子降气汤,下_都气丸合射干麻黄汤
肺脾气虚:人参五味子合玉屏风
脾肾阳虚:金匮肾气丸
肺肾阴虚:麦味地黄丸
8。

鹅口疮谢伯
心脾积热:清泻心脾积热-清热泻脾散
虚火上浮:滋阴潜阳、引火归原-知柏地黄丸
9。

口疮银泻六味肉
风热乘脾:银翘散
心火上炎:清心泄热-泻心导赤汤
虚火上浮:滋阴降火-六味地黄汤加肉桂
10。

泄泻小儿食保热葛,风寒藿香脾虚生,阳虚附理伤阴连,伤阳龙牡救逆汤。

湿热泻:葛根芩连汤
风寒泻:合香正气散
伤食泻:保和丸
脾虚泻:参苓白术散
脾肾阳虚:附子理中汤合四神丸
气阴两伤:人参乌梅汤
阴竭阳脱:生脉散合参附龙牡救逆汤
11。

厌食换功增
脾运失健:和脾助运-不换金正气散
脾胃气虚:健脾益气-异功散
胃阴不足:养胃育阴-养胃增液汤
12。

积滞保健
乳食内积:消乳消食、导滞和中-消乳丸或保和丸
脾虚夹积:健脾助运、消补兼施-健脾丸
疳证资珍肥,防石心
疳气证:和脾健运-资生健脾丸
干疳证:补益气血-八珍汤
疳积证:肥儿丸
疳肿胀:健脾温阳利水-防已黄芪合五苓散
眼疳:石斛夜光丸
口疳:泻心导赤散
13。

营养性缺铁性贫血六君归左右
脾胃虚弱:六君子汤
心脾两虚:归脾汤
肝肾阴虚:左归丸
脾肾阳虚:右归丸
14。

汗证玉皇生
1)表虚不固:益气固表-玉屏风散合牡蛎散
2)营卫不和:调和营卫-黄芪桂枝五物汤
3)气阴虚弱:益气养阴-生脉散
15。

多发性抽搐症清瘟定
气郁化火:清肝达郁汤
脾虚痰滞:十味温胆汤
阴虚风动:大定风珠
16。

急惊风银清林连虎缓固定
风热动风:银翘散
气营两燔:清瘟败毒饮
邪陷心肝:羚角钩藤汤
湿热疫毒:黄连解毒汤合白头翁汤
惊恐惊风:琥珀抱龙丸
慢惊风
脾虚肝亢:缓肝理脾汤
脾肾阳衰:固真汤合寒荡惊汤
阴虚风动:大定风珠
17。

癫痫惊痰定通
惊痫:镇惊丸
淡痫:涤痰汤
风痫:定痫丸
瘀血痫:通窍活血汤
18。

急性肾小球肾炎麻五伯生五姣龙温
风水相搏:疏风利水-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合五苓散
湿热内侵:清热利湿-五味消毒饮合小蓟饮子
阴虚邪恋:知柏地黄丸合二至丸
气虚邪恋:健脾益气-参苓白术散
水气上凌心肺:泻肺逐水温阳扶正-己椒苈黄丸合参附汤水毒内闭:辛开苦降、辟秽解毒-温胆汤合附子泻心汤19。

肾病综合症防真实柏六奇
肺脾气虚:防已黄芪汤合五苓散
脾肾阳虚:肾_真武汤合防已黄芪汤显祖,脾_实脾饮
肝肾阴虚:知柏地黄丸
气阴两虚:六味地黄丸加黄芪
20。

尿频正缩
脾肾气虚:缩泉丸
温热下注:八正散
21。

遗尿兔中泰
肾气不足:菟丝子散
肺脾气虚:补中益气汤合缩泉丸
心肾失交:导赤散合交太丸
22。

五迟五软六调窍
肝肾亏损:加味六味地黄丸
心脾两虚:调元散
痰瘀阻滞:通窍活血合二陈汤
23。

麻疹选情深艳玲
初热期:辛凉透表、清宣肺卫-宣毒发表汤
见形期:清热解毒、佐以透发-清解透表汤
恢复期:养阴益气、清解余邪-沙参麦冬汤
热毒攻喉:清热解毒、利咽消肿-清咽下痰汤
邪陷心肝:清热解毒、熄风开窍-羚角钩藤汤
邪毒闭肺:麻杏石甘汤
24。

风痧银针
1)邪郁肺卫:疏风清热-银翘散
2)邪热炽盛:清热解毒-透疹凉解汤
25。

丹痧(猩红热)解营生
1)邪侵肺卫:辛凉宣透、清热利咽-解肌透痧汤
2)毒在气营:清气凉营、泻火解毒-凉营清气汤
3)疹后阴伤:养阴生津、清热润喉-沙参麦冬汤
26。

水痘银胃
1)风热轻证:疏风清热、利湿解毒-银翘散合六一散2)毒热重证:清热凉营、解毒渗湿-清胃解毒汤
27。

手足口病甘温
邪犯肺脾:甘露消毒丹
温热壅胜:清瘟败毒饮
28。

痄腮柴济温龙
邪犯少阳:疏风清热、散结消肿-柴胡葛根汤
热毒蕴结:清热解毒、散结消肿-普济消毒饮
邪陷心肝:清瘟败毒饮
邪毒引睾窜腹:清泻肝火、活血止痛-龙胆泻肝汤
29。

乙脑新虎温犀搞五条龙补痉
邪犯卫气:卫_新加香茹饮,气_白虎汤
邪炽气营:清瘟败毒饮
邪入营血:犀角地黄汤合增液汤
30。

顿咳三生白写
邪犯肺卫:三拗汤
痰火阴肺(痉咳期):泻肺清热、解痉镇咳-桑白皮汤合葶苈大枣泻肺汤肺脾气虚:益气健脾、化痰止咳-人参五味子汤
肺阴不足:滋阴润肺、清化痰热-沙参麦冬汤
31。

蛔虫乌使
肠虫证:使君子散
蛔厥:乌梅丸
32。

夏季热清温
暑伤肺胃:王氏清暑益气汤
上胜下虚:温下清上汤
33。

紫癜连弟归阴
血热妄行:清热解毒、凉血止血-犀角地黄汤
气不摄血:健脾养心、益气摄血-归脾汤
风热伤络:连翘败毒散
阴虚火旺:大补阴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