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例军事飞行员心理咨询案例分析

合集下载

新形式下部队飞行人员心理卫生服务工作问题论文

新形式下部队飞行人员心理卫生服务工作问题论文

新形式下部队飞行人员心理卫生服务工作的问题及对策【中图分类号】 r39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1)04-0376-02一飞行人员的心理压力及心理服务需求1 机种任务增多,飞行人员的心理素质需求加大飞行任务危险性较高,随时存在着不确定的风险;同时,随着飞机技术含量、技战术性能的不断改进和训练课目、训练强度的不断提高,部队飞行人员在飞行中承受的载荷、注意力控制与分配、多种仪表数据分析操控、突发特情处置等压力也随之增大,飞行心理负荷不断增强,对飞行人员的心理应激适应性和稳定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急需提升部队飞行人员的心理素质与之适应。

根据多发事故倾向个体特征评价统计分析认为:自以为是,有冒险倾向;喜充好汉,逞强显能:冲动鲁莽,处事轻率;漫不经心;激动易怒难自控;易受情绪影响等五种个体特征是飞行事故(飞行事故征侯)易发个性特征。

飞行事故的发生虽然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但飞行员的心理因素与飞行安全关系最为密切,因此预防飞行事故首先应该从心理上把好飞行安全关。

2 社会心理压力不断增强,急需建立稳固的疏导平台和平年代的部队飞行人员的价值难以得到彰显和认同,而部队飞行人员在驻地环境、居住条件、收入水平与同龄民航飞行人员相比,差距较大,在日益开放的社会中,容易产生心理失衡,社会心理压力随之不断增强,需要建立一个稳固的心理疏导平台,提供心理疏导服务。

3 家庭心理压力日益显现,急需提供多元的心理卫生服务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生活整体质量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家庭生活质量的期望值也日益增加;同时与家庭成员的经济独立相随的夫妇的个体独立性也在日益增强,家庭稳定与平衡维系难度增大,家庭内部的心理压力日益明显,在严格执行留营制度,从事高危职业的部队飞行人员家庭尤为明显,需要有全方位的心理支持、多种方式的心理调试以及各种形式的心理疏导等更多元的心理卫生服务,缓和家庭心理压力。

二部队飞行人员心理卫生服务普遍存在的主要问题1 飞行人员心理卫生服务缺乏足够重视部队领导对开展飞行人员心理卫生服务的积极不高、重视程度不够。

军队心理咨询案例

军队心理咨询案例

军队心理咨询案例近年来,随着社会压力的不断增加,军队官兵的心理问题也逐渐受到关注。

军队心理咨询成为保障官兵心理健康的重要手段。

以下是一些军队心理咨询案例及分析:案例一:指挥官的心理困境某部队指挥官小李,长期承受着军事指挥和行政管理的压力,近期由于部队任务繁重,心理负担加重。

出现情绪低落、失眠、焦虑等症状。

心理咨询过程:1.心理诊断:诊断为轻度抑郁症状和焦虑症。

2.成因分析:长期高压力工作,缺乏有效心理调节,加上家庭矛盾,导致心理负担过重。

3.疗法:采用认知行为疗法,帮助小李调整心态,认识并改变消极思维;同时进行放松训练和失眠治疗。

案例二:新兵的心理适应问题新兵小张,刚加入部队,面临严格的军事训练和生活纪律要求,出现恐惧、紧张、退缩等现象。

心理咨询过程:1.心理诊断:诊断为军事训练焦虑症。

2.成因分析:新兵入伍,面临环境改变和军事压力,导致心理适应困难。

3.疗法:采用系统脱敏疗法,逐步让小张适应军事训练环境;同时进行心理辅导,提高心理承受能力。

案例三:已婚士官的家庭问题已婚士官小王,因长期驻守部队,与妻子分居两地,导致家庭关系紧张,出现婚姻危机。

心理咨询过程:1.心理诊断:诊断为家庭关系紧张导致的心理问题。

2.成因分析:长期分居两地,家庭沟通不足,情感需求得不到满足。

3.疗法:采取夫妻共同参与的心理咨询,帮助小王夫妇改善沟通,增进感情;进行家庭治疗,提高家庭关系的和谐度。

案例四:退役士兵的心理困扰退役士兵小赵,退役后面临职业转型和家庭角色变化,出现迷茫、焦虑等心理问题。

心理咨询过程:1.心理诊断:诊断为退役适应不良。

2.成因分析:退役后生活环境和工作压力的变化,导致心理适应困难。

3.疗法:采用生涯规划疗法,帮助小赵明确职业方向;进行心理辅导,提高心理适应能力。

案例五:战时心理援助某部队在执行战时任务期间,部分官兵出现心理创伤、恐慌等心理问题。

心理咨询过程:1.心理诊断:诊断为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

导致飞行员社交回避及苦恼的心理多因素分析

导致飞行员社交回避及苦恼的心理多因素分析

2 何 莉 , 朝 荣 . 纯 收 缩 期 高 血 压 . 华 高 血压 杂 志 , 曾 单 中
20 0 7,1 ( 1 :6 5 1 )9 1 3 季 忠 军 . 达 帕 胺 治 疗 老 年 单 纯 收 缩 期 高 血 压 疗 效 观 吲
期C D V 发病 率 明显 高于 对照 组 。IH, S 尤其 是P 脉压 差 ) P(


防、 检测 、 估 与 治疗 高 血 压 全 国联 合 委 员会 第 7 评 次报 告 ( C ) 为 ≥6 岁 高血 压 患者 23 IH。IH是 高 龄老 年 J 7认 N 0 1为 S S
人 ( 8 岁 ) 常见 的高 血压 形 式 , 国北京 地 区报 告IH >0 最 我 S 为6 . % , 双 期 高血 压 ( P ) 3 . % ,S 76 而 D H 仅 24 IH的敏 感 年 龄 为7 0~7 岁 。英 国报 告 > 4 未治 疗 高 血 压 患 者 7 %为 9 6岁 6 IH, 中男 性 7 % , S 其 1 女性 8 %, 萄牙 报告 > 5 , 国报 2 葡 5岁 韩 告> 0 , 7 岁 女性 IH发 病率 高 于男 性_。 S 2 l 血压 升高 或 正常 高 限的 老年 患者 血管 构 造发 生 明显
增 宽 是 C D的 独 立 危 险 因 素 ,rm nhm研 究 提 示 V Fa iga
察 . 华 临 床 医 药 , 04, (2 : 1 中 20 5 2 )6
(收 稿 日 期 : 0 8 0 —1 ) 20-7 6
导致 飞行 员社交 回避及 苦恼 的心理多 因素分 析 调
30 1 南 京 军 区杭 州 疗 养 院 空 勤 疗 养 区 娄 振 山 熊 10 3 波 查

太空飞行员心理健康需求和支持分析

太空飞行员心理健康需求和支持分析

太空飞行员心理健康需求和支持分析太空飞行员是人类探索宇宙的先锋,他们的工作环境和任务是极其特殊和挑战性的。

而在太空中长时间的飞行和工作,对太空飞行员的心理健康提出了严峻的要求。

本文将探讨太空飞行员的心理健康需求以及如何提供支持。

首先,太空飞行员在长时间的太空飞行中面临着孤独感和隔离感。

由于太空任务的特殊性,太空飞行员与地球上的亲人和朋友无法进行实时的沟通和联系,这使得他们在太空中感到与世隔绝。

因此,提供适当的心理支持和社交连接非常重要。

例如,可以通过设立与地球上的家人和朋友进行视频通话的设备,帮助太空飞行员与亲人保持联系,并且建立太空飞行员之间的心理支持团队,互相鼓励和支持。

其次,太空飞行员在太空中面临着隔离和限制的空间环境。

太空舱内的生活空间非常狭小,飞行员们的活动范围和自由度都受到了极大的限制。

这种限制和压抑可能会对飞行员的心理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因此,提供合适的放松和休闲设施是非常重要的,如提供运动设备、娱乐设施和阅读材料,以帮助太空飞行员缓解压力,并增加他们的生活质量。

第三,长时间的太空飞行使得太空飞行员经历睡眠困扰。

太空中的环境和光照条件与地球完全不同,这对太空飞行员的睡眠质量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良好的睡眠对太空飞行员的身体和心理健康至关重要。

为了帮助他们获得更好的睡眠,可以提供舒适的睡眠设备和环境,并为他们制定合适的作息时间表和睡眠指导。

另外,太空飞行员面临着非常高的工作压力和风险。

他们需要负责复杂的任务和设备,而且一旦发生事故,后果将不堪设想。

这种工作压力和风险会对太空飞行员的心理健康产生巨大的影响。

因此,建立完善的支持体系和心理辅导机制非常重要。

太空飞行员需要有定期的心理咨询和辅导,以帮助他们应对工作压力和风险,调整自己的心态,并提高应对应急情况的能力。

此外,太空飞行员在面对无法预知的意外事件时面临着极大的心理压力和风险。

这些事件可能包括航天器故障、紧急撤离或太空行走中的危险情况。

在这些情况下,太空飞行员需要有良好的团队合作和心理韧性。

飞行员焦虑症并高血压心理分析和心理干预1例

飞行员焦虑症并高血压心理分析和心理干预1例

患者 的 S L9 总分 30降至 28 总平均分 由 34降至 2 9 C- 0从 1 6, . .。 BI A 总分由 7 7降至 5 , 4 总平均分 由 3 8 .5降至 2 7 . 。入院诊断 :
高血压 3级( 高危 ) 。经琥珀 酸美托洛尔缓释片 、 沙坦和洛活 颉
合临床治疗的同时进行针对心理疾患 的治疗 , 提高临床诊疗 的 效果。认真按照社会. 理. 物医学模式 , 心 生 进一步做 好飞行 员
日出 院 。 2 讨 论
飞行员是一个特殊 的职业 群体 , 于高 风险职 业 , 属 如长期 紧张与负性情绪联 系在一起 , 极易 导致 身心疾 病 , 高血 压就是
其中之一。血压增 高与年龄 、 体重 、 吸烟 、 饮酒 、 家族史 等多因
素 有 关 , 时 也 与 飞行 工 作 高 度 紧张 、 理 压 力 大 、 常 处 于 应 同 心 经
试, 心理 评估 为: 严重心 理问题 , 焦虑 症。经 过 4次心 理咨询 、 合理情绪疗法及行 为疗 法( 统脱敏疗 法、 系 放松训 练 ) 的治疗 ,
降低 , 经过治疗症状得到有效 缓解 , 尤其在 B T测定分值 明显 A 降低。在用药 的同时采取有效的心理干预 , 能明显降低病 人的 躯体症状。通过心理干预 , 提高了病人 的心理健康 知识水平和
身心疾病的预防工作 , 加强心理训练 。 提高心理素质 , 科学 有效 地做好 飞行保障工作 。
参考文献 :
[] 扬 . 1王 军事飞行人员精神健康评价的研究进展 [ ] 中华航空医学 J.
杂 志 ,9 56 4 :4 . 19 ,( )2 1
喜治疗 , 血压降 至 10—1 / 0~ 0 mH 。于 20 2 0 4 7 9m g 0 9年 2月 2 4

2021军事飞行人员常见的心理问题与教育策略范文3

2021军事飞行人员常见的心理问题与教育策略范文3

2021军事飞行人员常见的心理问题与教育策略范文 随着国防现代化的不断发展,军事飞行人员技术装备不断更新,未来战争特殊环境对飞行员的生理机能和心理素质提出了更高的挑战和要求。

资料显示:60%以上军人存在心理压力,其中 20% 心理压力较大[1].特勤人员的心理健康直接影响着我军建设的质量,良好的心理素质是成长进步的必要前提和基础,是部队凝聚力、战斗力的重要因素[2].因此,开展军事飞行人员心理健康防护至关重要。

1军事飞行人员常见的心理问题 飞行是一种特殊的劳动,“人”、“机”、“环境”和“任务”紧密相联又相互制约。

由此引发一些特殊的心理问题。

1.1 飞行紧张飞行中神经心理的高度紧张是指航空飞行中的应激状态,是机体对劳动活动特点的正常反应,是机体作相应动员所必需的,这种高度紧张还能形成心理和生理耐力,这对飞行员在战斗条件下做好行动准备是极其重要的。

但这种紧张应符合飞行员的适应能力,不能对飞行员机体产生有害的影响,不致引起残存现象和过度疲劳,否则,超负荷的紧张就会引起心理问题。

这时,飞行人员的认知、情绪和行为可发生不同程度的障碍,导致驾驶水平的降低。

飞行紧张多发生于飞行学员及低年资飞行员,约有 20% 的学员会发生飞行紧张,而且只有当飞行状态出现明显异常时才能被觉察出来,其修正的动作粗猛且不准确,注意范围缩小,注意分配和转移刻板、困难,对各种信息不能迅速地加以综合判断,对飞行中的问题感到束手无策。

轻微者可通过意志努力来保持原有水平,严重者可出现情绪木僵状态,容易发生操作失误,酿成事故。

1.2 航空不安反应航空不安反应是正常现象,是一种警戒性因素,有利于飞行人员动员自身能量来适应飞行活动。

但不安反应继续发展而失去警戒性质时,则成为一种心理障碍。

有的还会发生高空恐怖症。

飞行中飞行员发生高空恐怖症后,感到自己飞行的空间无限辽阔广大,自己和飞机远离地球,在一个无垠的空间飞行,自己非常渺小,感到这高空空间是人机不安全的唯一因素,只有迅速离开这种环境才行。

浅谈军校学员心理问题及对策分析

浅谈军校学员心理问题及对策分析

2 1 0 月 ( 9) 0 0年 3 O
浅 谈 军 校 员 心理 问 学 题及对 策分析
武丽娅 ,吴 毅 王 东旭 , ,谢 莎 霞
( .第三军医大学学员旅 ,重庆 4 0 3 ;2 重庆市人 民检察院第五分院 ,重庆 4 14 ) 1 008 0 7 1 摘 要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 步与发展 ,社会 竞争加剧 、生活节奏加快 、工作 学习压 力增
1存在的心理问题11学习压力大出现焦虑情绪111学习方法陈旧目标不明确大学阶段的学习不同于基础教育学习阶段知识的学习不再以课堂讲授为主而是更多地发挥学员自身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对其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要求比较高
科 学 之 友
Fi d f c neA ae r rn i c m tus e oS e
13 网 络 成 .
随着 网络 的迅 速扩 张 ,网瘾 已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 题 。特别 是部分学 员长期沉迷于 网络 ,从而引发的孤独抑郁 、 游戏成瘾等问题 ,严重影响其身心健康。
5 优化 创新政 治教 学注 重培 养学 生 的质疑 思维
质疑思维就是积极地保持 和强化 自己的好 奇心和想象力 ,
11 .. 学 训 矛盾 突 出 2
1 存 在 的心理 问题
11 学 习压 力大 。 出现 焦 虑 情 绪 . 1 . 学 习方 法 陈 旧 , 目标 不 明确 .1 1
作 为军队院校学员首先面临 的是从老百姓到军人 、从 中学 生到大学生的 “ 双重角色转变” 在军校 , 。 除了专业知识的学习外 , 军事训练也是必修科 目,而且军事训练要求严格 ,要 占去部分学 习时间。部分学员由于角色定位不准确出现消极 、抵触的情绪。 12 社 会 适 应 能 力 差 。人 际 交 往 有 困 惑 . 现在 的在校学 员都属于 “ 0后 、9 8 O后” ,在父母 呵护 的环

东航事故后心理干预案例

东航事故后心理干预案例

2022年3月21日,东方航空公司MU5735航班在广西梧州境内山区失事,机上132人全部遇难。

这一突如其来的悲剧,给遇难者家属带来了无法承受的悲痛,也对社会心理援助工作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以下是一例东航事故后的心理干预案例,旨在为类似事件提供借鉴。

案例背景:东航MU5735航班事故发生后,当地政府高度重视遇难者家属的心理干预工作。

梧州市紧急组织50余名心理专家、70名心理医生待命,并安排志愿者对家属进行一对一的心理疏导。

案例过程:1. 建立心理援助团队事故发生后,梧州市迅速成立心理援助团队,由心理专家、心理医生、志愿者组成。

团队成员接受专业培训,掌握心理干预技巧,为遇难者家属提供心理支持。

2. 开展一对一心理疏导针对遇难者家属的心理状况,心理援助团队采取一对一的心理疏导方式。

在交谈过程中,心理专家关注家属的情绪变化,倾听他们的心声,引导他们表达悲痛,并给予心理支持。

3. 举办心理讲座和团体辅导为帮助遇难者家属更好地应对悲痛,心理援助团队举办心理讲座和团体辅导。

讲座内容涉及悲痛心理、心理调适方法等,旨在提高家属的心理承受能力。

4. 联合社会力量开展援助心理援助团队与社会各界爱心人士携手,为遇难者家属提供物质和精神上的支持。

例如,为家属提供住宿、餐饮、交通等服务,帮助他们度过难关。

案例结果:通过心理援助团队的努力,遇难者家属的心理状况得到明显改善。

大部分家属能够逐渐接受现实,调整心态,重新投入到生活中。

以下为部分家属反馈:- 家属甲:“感谢心理援助团队,让我学会了如何面对悲痛,现在我已经开始慢慢走出阴影。

”- 家属乙:“心理讲座让我明白了,我们要勇敢面对现实,珍惜当下,为逝者送上最深的祝福。

”案例总结:东航事故后的心理干预案例表明,在突发公共事件中,心理援助工作至关重要。

以下为几点启示:1. 及时建立心理援助团队,提高心理干预能力。

2. 采取一对一心理疏导,关注家属心理状况。

3. 举办心理讲座和团体辅导,提高家属心理承受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3例军事飞行员心理咨询案例分析
发表时间:2016-06-20T10:29:15.037Z 来源:《心理医生》2015年23期作者:冯琦1 王煜蕙1 戚菲1 陈鑫2 项瑛1 杜长伟1
[导读] 心理健康成为部队和官兵无法忽视的重课题。

但在纷繁复杂的心理状态背后隐藏着哪些主要矛盾,目前仍存在缺失。

冯琦1 王煜蕙1 戚菲1 陈鑫2 项瑛1 杜长伟1
(1空军大连航空医学鉴定训练中心辽宁大连 116000)
(2解放军边防学院陕西西安 710108)
【摘要】目的:分析飞行人员心理咨询出现的各种困惑,力求找到心理健康援助的切入点,为飞行人员心理健康维护提供理论参考。

方法:对2013~2014年入院陆海空三军飞行驾驶员的33份心理咨询记录进行质性分析。

设置未咨询者为对照组,比较心理适应差异。

结果:一般心理问题占总咨询人数的93.94%,飞行驾驶员占总咨询人数的78%。

归因为职业角色、人际关系、自尊水平和人格特质四类。

其中人际关系中最突出的是夫妻矛盾,咨询组与对照组相比,人格特征,发现无统计学意义差异(P>0.05)。

结论:飞行驾驶员对心理咨询需求最大,职业要求导致资源损耗,应多关注驾驶员群体及其家庭,建议组织家庭疗养。

【关键词】军事飞行员;心理咨询;分析
【中图分类号】R3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5)23-0112-02
近年来军人自杀案件呈逐年上升趋势,心理健康成为部队和官兵无法忽视的重课题。

但在纷繁复杂的心理状态背后隐藏着哪些主要矛盾,目前仍存在缺失。

本文采用质性研究方法,通过反推处理已经呈现的非健康心理反应,梳理问题原因,科学归因,达到追本溯源的目的。

为飞行部队心理服务工作提供客观依据和服务方向。

现报告我院2013年~2014年心理咨询记录资料33份总结分析情况。

1.临床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搜集整理2013~2014年入院共心理咨询入院飞行员33份,陆海空军均有,平均咨询次数为2.5次,记录以人为单位。

其中严重心理问题1人,恐怖症1人,一般心理问题31人。

其中20~29岁者18人,30~39者9人,40岁以上者6人。

军种:空军17人,陆军10人,海军6人,婚姻状况:已婚20人,未婚13人。

1.2 研究方法
选取2013-2014年参加MHI测试的飞行驾驶员,与咨询者年龄一致,但未参加心理咨询者组成对照组。

将对照组按年龄也划分为三组。

使用飞行人员心理健康量表(宋华淼,1995年,英文名称Mental Health Inventory of Chinese Pilot,简称MHI)[1]进行心理适应度测试。

选取个性倾向、情绪稳定性、自信性和情绪稳定性进行统计分析。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卡方检验,组间比较方差分析。

2.结果
2.1 咨询问题分布
咨询问题可分为四组,分别为职业角色、人际关系、自尊水平和人格整合,其中职业角色维度可分为职业资源消耗和飞行安全压力两类。

职业资源消耗是指职业需求—资源之间存在不均衡,如新飞适应不良、职业规划缺少、训练安排不合理等。

飞行安全压力指对飞行安全的担心和对飞行事故的应激。

在人际关系维度上,与爱人冲突的占人际冲突的45.45%,与同事冲突占36.36%,与其他家人冲突占18.18%。

见表1。

表1 飞行员年龄与咨询问题分布(N=33)
3.讨论
飞行员能够主动寻求心理支持,反映出飞行驾驶员的心理咨询需求度较其他职别飞行人员更高。

在36份原始数据中,33份来自于飞行驾驶员,另外3份均为空中机械师,其中1人为特质性焦虑,2人为恐怖症。

职业角色咨询有可分为职业资源与飞行压力,其中20~25岁飞行员对新环境适应上的心理需求更明显,主要表现在飞行信心不足、焦虑、紧张;30岁以上飞行员出现疲劳、过度饮酒、抑郁情绪、愤怒
多由对训练时间安排不合理不满造成;而对飞行安全的担心却不分年龄。

对照Demerouti提出的工作要求与资源模型理论(Job Demands-Resources Model),倦怠的影响因素分为工作要求和工作资源[2]。

飞行员的工作要求与工作资源上存在不均衡,具体表现在训练时间安排不合理、飞行安全压力大和飞行不适应上导致生理和心理消耗。

飞行员主要的人际关系冲突出现在家庭,家庭冲突中最突出的是夫妻矛盾,飞行员与爱人冲突多与两地分居、缺少休息时间相关,而人格上的低敏感性使得飞行员在冲突升级到不能解决才意识到自身也存在问题[3]。

早期与亲密关系分离的来访者更容易出现心理困惑,在33人中出现早年父母离异随母亲、留守随祖辈的来访者占24.24%。

可见早期亲密关系的分离对于很多飞行员产生了长远的负性影响。

4.未来方向
飞行驾驶员对心理咨询需求最大,占飞行人员总咨询量的78%,同时材料也显示出只有在出现心理困惑无法解决时在寻求援助,而非注重平时性格养成,前者占91%,后者仅为9%。

但本研究没有发现平时心理健康维护关键点,应多积累资料。

飞行驾驶员的一般心理问题多与职业规划、飞行安全、夫妻关系、自尊建立相关,平时可以多增强以上几方面的心理教育和训练。

接受心理咨询的飞行驾驶员与未参加咨询的驾驶员在个人特征上没有出现个性特征具有统计学意义上的差异。

人格问题与实际心理需求之间关系并不明显,这可能有文化原因,也可能存在向好作答。

有待继续发掘原因。

本研究旨在对飞行人员做职业发展规划,并在经常性心理教育中应该多注重婚姻家庭教育,对比结果,以期达到降低焦虑水平、鼓舞士气、提供心理技术支持,最终提升飞行员心理健康水平,使其发挥最大战斗效能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单守勤,董效信,周锡芳等.飞行人员社会适应度评定量表的设计[J].实用医药杂志,2012,29(2):169-170
[2]吴亮,张迪,伍新春等.工作特征对工作者的影响——要求-控制模型与工作要求-资源模型的比较[J].心理科学进展,2010,18(2):348-355.
[3]朱超,娄振山,翁庐英等.飞行员夫妻性格相容性影响因素及对心理护理的启示[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9,26(13):1-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