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自然哲学与科学技术概论》考试索引
公硕题库

哈尔滨工业大学硕士研究生课程考试题库考试科目:自然辩证法概论一,简答题或辨析题1、为什么说解决人和自然的矛盾既是科学技术的历史起点,又是科学技术的逻辑起点?2、人类自然观的发展经历了哪几个阶段?各阶段都呈现了什么样的特点?3、在考察自然辩证法这门学科诞生的基础时,有人说,以牛顿的经典力学体系为代表的近代自然科学,不仅摆脱了宗教神学的束缚,也克服了旧的自然哲学的缺陷,因而为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确立奠定了坚实的科学基础。
这种看法是否合理,为什么?4、在近代自然科学产生阶段,人类在自然观和方法论方面有什么样的局限性?为什么会造成这种情况?5、有人认为,所谓科学事实,就是自然界的客观存在。
科学的任务就是原原本本地认识这种客观存在。
你对此持何看法?6、有人这样认为,“科学研究首先应在问题的引导下,通过理想实验获取客观事实。
”你是否同意这种认识?为什么?7、有人认为,科学认识就是科学认识主体原原本本地反映自然界的科学事实。
你是否同意这种看法,为什么?8、我们说,“科学问题是一定历史时代的产物”。
对此您是如何认识的?是否现实中还没有解决的矛盾都可以构成科学问题?9、有人说,“科学问题是因人而宜的,只要我自己认为是需要研究而又值得研究的问题,就可以构成科学问题。
”这种看法是否合理?为什么?10、有人说,“所谓科学问题,就是自然界中我还不懂得东西,因此,自然界中处处存在科学问题。
”对此,您持何种看法?11、关于科学研究的逻辑起点,传统观点是如何认识的?随着现代科学的发展,人们又提出了什么样的新观点?你认为哪种看法更合理?为什么?12、归纳主义的科学方法论认为,“科学研究是从观察和搜集材料开始,然后经过归纳上升为理论。
”这种看法是否与现代科学发展的实际过程相符合?为什么?13、有人说,“由于认识以实践为基础,所以科学研究只能从观察和搜集材料开始。
”这种看法对吗?为什么?谈谈您的认识。
14、有人说,“在科学研究中,首先必须以一种没有任何理论负载的中性观察,才能保证所获取的科学事实的客观性。
自然科学与技术考研真题单选题100道及答案

自然科学与技术考研真题单选题100道及答案1. 以下哪种物质是最常见的半导体材料?()A. 硅B. 铜C. 铝D. 金答案:A2. 光的三原色是()A. 红、绿、蓝B. 红、黄、蓝C. 红、橙、黄D. 黄、绿、蓝答案:A3. 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约为()A. 340 米/秒B. 300 米/秒C. 1500 米/秒D. 5000 米/秒答案:A4. 以下哪种能源属于可再生能源?()A. 煤炭B. 石油C. 天然气D. 太阳能答案:D5. 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A. 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B. 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C. 细胞壁、细胞核、细胞质D. 细胞壁、细胞膜、细胞核答案:B6. DNA 的双螺旋结构是由()发现的。
A. 沃森和克里克B. 达尔文C. 孟德尔D. 牛顿答案:A7. 以下哪种金属的密度最大?()A. 铁B. 铜C. 铅D. 金答案:D8. 牛顿第一定律又被称为()A. 惯性定律B. 加速度定律C. 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定律D. 万有引力定律答案:A9. 化学元素周期表中,原子序数等于()A. 质子数B. 中子数C. 电子数D. 质子数加中子数答案:A10. 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是()A. 线粒体B. 叶绿体C. 核糖体D. 高尔基体答案:B11. 以下哪种力属于电磁力?()A. 重力B. 摩擦力C. 库仑力D. 压力答案:C12. 水的沸点在标准大气压下是()A. 80℃B. 90℃C. 100℃D. 110℃答案:C13. 以下哪种气体是温室气体?()A. 氧气B. 氮气C. 二氧化碳D. 氦气答案:C14. 电动机的工作原理是()A. 电磁感应B. 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C. 电流的热效应D. 电流的磁效应答案:B15. 以下哪种光学仪器可以用来矫正近视眼?()A. 凸透镜B. 凹透镜C. 平面镜D. 三棱镜答案:B16. 物质由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称为()A. 熔化B. 凝固C. 汽化D. 液化答案:A17. 以下哪种动物属于恒温动物?()A. 鱼B. 蛇C. 鸟D. 青蛙答案:C18. 以下哪种植物的生殖方式属于有性生殖?()A. 土豆的块茎繁殖B. 草莓的匍匐茎繁殖C. 玉米的种子繁殖D. 月季的扦插繁殖答案:C19. 元素的化学性质主要取决于原子的()A. 质子数B. 中子数C. 最外层电子数D. 电子层数答案:C20. 以下哪种物质的pH 值小于7?()A. 氢氧化钠溶液B. 氯化钠溶液C. 盐酸溶液D. 碳酸钠溶液答案:C21. 以下哪种材料的导电性最好?()A. 塑料B. 玻璃C. 橡胶D. 银答案:D22. 以下哪种化学反应属于分解反应?()A. 氢气+ 氧气→水B. 碳酸钙→氧化钙+ 二氧化碳C. 铁+ 硫酸铜→铜+ 硫酸亚铁D. 一氧化碳+ 氧化铜→铜+ 二氧化碳答案:B23. 以下哪种生物属于原核生物?()A. 草履虫B. 酵母菌C. 大肠杆菌D. 变形虫答案:C24. 以下哪种测量工具用来测量长度?()A. 天平B. 弹簧测力计C. 刻度尺D. 温度计答案:C25. 力的三要素是()A. 大小、方向、作用点B. 大小、方向、作用线C. 大小、作用点、作用线D. 方向、作用点、作用线答案:A26. 以下哪种能源是一次能源?()A. 电能B. 汽油C. 风能D. 柴油答案:C27. 以下哪种金属的活动性最强?()A. 钾B. 钠C. 镁D. 铝答案:A28. 以下哪种植物的根系属于直根系?()A. 小麦B. 玉米C. 大豆D. 水稻答案:C29. 以下哪种疾病是由病毒引起的?()A. 肺炎B. 肺结核C. 艾滋病D. 胃炎答案:C30. 以下哪种物质属于混合物?()A. 氧气B. 二氧化碳C. 糖水D. 水答案:C31. 以下哪种光学现象是由于光的折射引起的?()A. 小孔成像B. 平面镜成像C. 凸透镜成像D. 影子的形成答案:C32. 以下哪种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A. 重力B. 弹力C. 摩擦力D. 浮力答案:B33. 以下哪种物质的化学式是H₂O₂?()A. 水B. 氧气C. 过氧化氢D. 二氧化碳答案:C34. 以下哪种植物的叶是网状脉?()A. 玉米B. 小麦C. 棉花D. 水稻答案:C35. 以下哪种动物属于环节动物?()A. 蚯蚓B. 蝗虫C. 蜗牛D. 乌贼答案:A36. 以下哪种实验仪器用于测量液体的体积?()A. 托盘天平B. 量筒C. 温度计D. 秒表答案:B37. 以下哪种物质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A. 木炭B. 硫C. 铁丝D. 红磷答案:B38. 以下哪种细胞结构含有遗传物质?()A. 细胞膜B. 细胞质C. 细胞核D. 细胞壁答案:C39. 以下哪种金属与稀盐酸反应产生氢气的速度最快?()A. 锌B. 铁C. 镁D. 铜答案:C40. 以下哪种植物激素可以促进果实成熟?()A. 生长素B. 赤霉素C. 乙烯D. 细胞分裂素答案:C41. 以下哪种电路连接方式中,各用电器之间互不影响?()A. 串联B. 并联C. 混联D. 以上都不是答案:B42. 以下哪种物质属于有机化合物?()A. 二氧化碳B. 碳酸钙C. 甲烷D. 氯化钠答案:C43. 以下哪种力不属于弹力?()A. 压力B. 支持力C. 重力D. 拉力答案:C44. 以下哪种动物的运动方式是飞行?()A. 鲫鱼B. 袋鼠C. 鸽子D. 蛇答案:C45. 以下哪种金属的熔点最高?()A. 钨B. 铁C. 铜D. 铝答案:A46. 以下哪种物理量的单位是焦耳?()A. 功B. 功率C. 压强D. 密度答案:A47. 以下哪种现象属于扩散现象?()A. 尘土飞扬B. 雪花飘舞C. 花香四溢D. 树叶飘落答案:C48. 以下哪种材料属于绝缘体?()A. 铜B. 铁C. 橡胶D. 铝答案:C49. 以下哪种光学元件可以会聚光线?()A. 平面镜B. 凹透镜C. 凸透镜D. 三棱镜答案:C50. 以下哪种物质燃烧的产物是二氧化碳和水?()A. 氢气B. 一氧化碳C. 甲烷D. 碳答案:C51. 以下哪种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A. 平衡力B. 相互作用力C. 非平衡力D. 重力答案:C52. 以下哪种植物的茎属于草质茎?()A. 杨树B. 柳树C. 玉米D. 松树答案:C53. 以下哪种动物的身体表面有外骨骼?()A. 蚯蚓B. 蝗虫C. 鲫鱼D. 鸟答案:B54. 以下哪种测量工具的测量精度最高?()A. 游标卡尺B. 刻度尺C. 卷尺D. 米尺答案:A55. 以下哪种物质属于单质?()A. 水B. 二氧化碳C. 氧气D. 过氧化氢答案:C56. 以下哪种物理变化过程中吸收热量?()A. 凝固B. 液化C. 升华D. 凝华答案:C57. 以下哪种植物的种子有果皮包被?()A. 松树B. 银杏C. 玉米D. 苏铁答案:C58. 以下哪种动物的呼吸器官是鳃?()A. 青蛙B. 鸽子C. 鱼D. 狗答案:C59. 以下哪种电路元件可以控制电流的通断?()A. 电阻B. 电容C. 开关D. 电感答案:C60. 以下哪种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最小?()A. 氧气B. 氮气C. 氢气D. 二氧化碳答案:C61. 以下哪种力使苹果下落?()A. 拉力B. 摩擦力C. 重力D. 弹力答案:C62. 以下哪种植物的花属于单性花?()A. 桃花B. 油菜花C. 南瓜花D. 梨花答案:C63. 以下哪种金属在空气中不易被氧化?()A. 钠B. 铝C. 铁D. 金答案:D64. 以下哪种物理量的单位是伏特?()A. 电流B. 电压C. 电阻D. 电功率答案:B65. 以下哪种材料的硬度最大?()A. 玻璃B. 钢C. 木头D. 塑料答案:B66. 以下哪种动物属于两栖动物?()A. 乌龟B. 鳄鱼C. 蟾蜍D. 蛇答案:C67. 以下哪种植物的繁殖方式属于孢子生殖?()A. 桃树B. 蘑菇C. 向日葵D. 月季答案:B68. 以下哪种物理现象表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A. 尘土飞扬B. 雪花飘舞C. 花香四溢D. 树叶飘落答案:C69. 以下哪种物质属于酸?()A. 氢氧化钠B. 碳酸钠C. 盐酸D. 氯化钠答案:C70. 以下哪种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弹性形变?()A. 重力B. 压力C. 摩擦力D. 浮力答案:B71. 以下哪种植物的叶脉是平行脉?()A. 棉花B. 月季C. 玉米D. 桃树答案:C72. 以下哪种动物属于爬行动物?()A. 青蛙B. 蟾蜍C. 蜥蜴D. 大鲵答案:C73. 以下哪种测量工具用来测量质量?()A. 弹簧测力计B. 天平C. 刻度尺D. 量筒答案:B74. 以下哪种物质的化学式是NaCl?()A. 氢氧化钠B. 碳酸钠C. 氯化钠D. 盐酸答案:C75. 以下哪种物理变化过程中放出热量?()A. 汽化B. 熔化C. 凝固D. 升华答案:C76. 以下哪种植物的种子属于无胚乳种子?()A. 小麦B. 玉米C. 花生D. 水稻答案:C77. 以下哪种动物的体温不恒定?()A. 鸟B. 哺乳动物C. 爬行动物D. 两栖动物答案:C78. 以下哪种电路故障会导致用电器无法工作?()A. 短路B. 断路C. 通路D. 以上都不是答案:B79. 以下哪种物质属于碱?()A. 盐酸B. 硫酸C. 氢氧化钾D. 氯化钠答案:C80. 以下哪种力可以使物体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A. 平衡力B. 非平衡力C. 重力D. 摩擦力答案:A81. 以下哪种植物的茎能逐年加粗?()A. 玉米B. 水稻C. 竹子D. 杨树答案:D82. 以下哪种动物的生殖方式是卵生?()A. 哺乳动物B. 爬行动物C. 鸟类D. 以上都是答案:D83. 以下哪种物理量的单位是欧姆?()A. 电阻B. 电压C. 电流D. 电功率答案:A84. 以下哪种材料的延展性最好?()A. 陶瓷B. 玻璃C. 铜D. 水泥答案:C85. 以下哪种植物的花既有雄蕊又有雌蕊?()A. 黄瓜花B. 桃花C. 南瓜花D. 玉米花答案:B86. 以下哪种动物的身体表面有毛?()A. 鱼B. 鸟C. 哺乳动物D. 昆虫答案:C87. 以下哪种测量工具用来测量时间?()A. 天平B. 秒表C. 量筒D. 温度计答案:B88. 以下哪种物质属于氧化物?()A. 氧气B. 二氧化碳C. 盐酸D. 氢氧化钠答案:B89. 以下哪种力可以使物体的运动速度加快?()A. 阻力B. 动力C. 重力D. 摩擦力答案:B90. 以下哪种植物的根系属于须根系?()A. 棉花B. 大豆C. 小麦D. 桃树答案:C91. 以下哪种动物属于节肢动物?()A. 蚯蚓B. 蜗牛C. 蝗虫D. 乌贼答案:C92. 以下哪种物理量的单位是瓦特?()A. 电功率B. 电压C. 电阻D. 电流答案:A93. 以下哪种材料的导热性最好?()A. 塑料B. 木头C. 铁D. 玻璃答案:C94. 以下哪种物质属于有机物?()A. 氯化钠B. 二氧化碳C. 甲烷D. 氧化铜答案:C95. 以下哪种力能使物体的形状发生改变?()A. 磁力B. 电磁力C. 压力D. 电场力答案:C96. 以下哪种植物的种子传播方式是靠风力?()A. 苍耳B. 豌豆C. 蒲公英D. 樱桃答案:C97. 以下哪种动物的行为属于先天性行为?()A. 小狗算算术B. 鹦鹉学舌C. 蜘蛛织网D. 猴子骑车答案:C98. 以下哪种物理量的单位是安培?()A. 电阻B. 电流C. 电压D. 电功率答案:B99. 以下哪种材料常用于制作电线的芯?()A. 橡胶B. 玻璃C. 铜D. 塑料答案:C100. 以下哪种物质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A. 红磷 B. 木炭 C. 铁丝 D. 硫答案:A。
自然科学导论复习题20226

自然科学导论复习题20226一、名词解释1.堰塞湖:由火山熔岩流或由地震活动等原因引起山崩滑坡体等堵截河谷或河床后贮水而形成的湖泊2.人类基因组计划:由美国科学家于1985年首先倡议,全世界的科学家联合起来,从整体上研究人类的基因组,分析人类基因组的全部序列以获得人类基因所携带的全部遗传信息。
使人类第一次在分子水平上全面地认识自我。
3.纳米技术:是用单个原子、分子制造物质的科学技术,研究结构尺寸在1至100纳米范围内材料的性质和应用。
4.抗生素:微生物的次生代谢产物或合成的类似物,在体外能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和存活,而对宿主不会产生严重的毒副作用。
5.光热转换技术:是将太阳辐射的能量通过各种集热部件转变成热能后被直接利用。
6.赤潮:是在特定的环境条件下,海水中某些浮游植物、原生动物或细菌爆发性增殖或高度聚集而引起水体变色的一种有害生态现象。
7.优生学:在社会的控制下,运用人类遗传学和医学的原理和方法,研究如何改善人类遗传素质,防止出生缺陷,提高人口质量的科学。
8.酸雨:pH小于5.6的雨雪或其他形式的大气降水。
9.纳米材料:又称为超微颗粒材料,由纳米粒子组成,纳米粒子也叫超微颗粒,一般是指尺寸在1~100nm间的粒子,是处在原子簇和宏观物体交界的过渡区域。
10.细胞凋亡:细胞凋亡:是指为维持内环境稳定,由基因控制的细胞自主的有序的死亡。
11.减毒疫苗:是指病原体经过各种处理后,发生变异,毒性减弱,但仍保留其免疫原性。
将其接种到身体内,不会引起疾病的发生,但病原体可在机体内生长繁殖,引发机体免疫反应,起到获得长期或终生保护的作用。
12.染色体病:染色体数目和结构畸变所导致的疾病。
13.厄尔尼诺现象:厄尔尼诺是热带大气和海洋相互作用的产物,它原是指赤道海面的一种异常增温,现在其定义为在全球范围内,海气相互作用下造成的气候异常。
主要指太平洋东部和中部的热带海洋的海水温度异常地持续变暖,使整个世界气候模式发生变化,造成一些地区干旱而另一些地区又降雨量过多。
自然辩证法概论开卷试题(整理)

自然辩证法概论〔 2021.11.5 〕( 一) 必做题 ( 每题 25 分)1、阐述生态自然不雅观的底子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2、试述你对科学技术研究中某一方法的理解和认识,并举例说明。
( 二) 选做题 ( 以下任选两题,每题 25 分)3、为什么大陆上的中国人至今没有获得诺贝尔科 87 学奖?谈谈你对这一问题的看法。
4、什么是后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是怎样对待科学的?你是怎样对待科学的?5、简述恩格斯?自然辩证法?一书的写作和出版过程,并谈谈学习自然辩证法这门课程的 意义。
6、简述逻辑实证主义和波普尔的科学划界理论,并对其科学划界理论进行比较。
7、什么是工程?技术与工程的区别安在?举例说明工程有哪些显著特点?8、什么是科学共同体?如何理解科学共同体( 或科学 ) 的社会尺度?你认为应如何遵循这些尺度? 1、 生态自然不雅观底子思想: 〔1〕生态系统是生命系统;〔2〕生态系统具有显著的整体性; 〔3〕生态系统是自组织的开放系统;〔 4〕生态系统是动态平衡系统;〔 5〕生态系统是稳 定性与非不变性的统一平衡。
现实意义:自然生态不雅观主张把人的角色从大地共同体的征服者改变为共同体的普通成员与公 民,强调生态系统是一个由互相依赖的各局部组成的共同体, 人那么是这个共同体的平等一员和公民, 人类和大自然其他构成者在生态上是平等的; 人类不仅要尊重生命共同体中的其他 伙伴,并且要尊重共同体本身。
促使人们知道:只有保证生命共同体和谐、不变和斑斓,才 是正确的,人与自然之间要协调开展、共同进化。
2、 我选择的研究方法: 科学测验考试 。
理解和认识: 按照 研究目的,运用必然的物质手段,通 过干预和控制科研对象而不雅观察和探索科研对象有关规律和机制的一种研究方法。
科学测验考试和科学不雅观察一样, 也是搜集科学事实、 获得感性材料的底子方法,同时也是查验科学假说,形 成科学理论的实践根底, 二者互相联系、 互为补充。
科学哲学基础考研真题试卷

科学哲学基础考研真题试卷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科学哲学的主要研究对象是什么?A. 科学实验B. 科学理论C. 科学实践D. 科学方法2. 以下哪位学者提出了“科学革命”的概念?A. 托马斯·库恩B. 卡尔·波普尔C. 弗朗西斯·培根D. 伊曼纽尔·康德3. 科学理论的“范式”是由哪位学者首次提出?A. 弗朗西斯·培根B. 卡尔·波普尔C. 托马斯·库恩D. 伊曼纽尔·康德4. 科学知识增长的过程通常被描述为哪种模式?A. 线性模式B. 螺旋模式C. 循环模式D. 随机模式5. 科学实践中的“证伪主义”是由哪位学者提出的?A. 托马斯·库恩B. 卡尔·波普尔C. 弗朗西斯·培根D. 伊曼纽尔·康德6. 科学理论的“不可证伪性”在科学哲学中通常被认为是什么?A. 科学理论的优越性B. 科学理论的局限性C. 科学理论的必然性D. 科学理论的普遍性7. 科学实验中的“可重复性”原则是指什么?A. 实验结果必须在不同时间重复得到相同的结果B. 实验结果必须在不同地点重复得到相同的结果C. 实验结果必须在不同实验者重复得到相同的结果D. 实验结果必须在不同条件重复得到相同的结果8. 科学理论的“预测性”是指什么?A. 理论能够解释过去的现象B. 理论能够预测未来的现象C. 理论能够解释和预测所有现象D. 理论能够解释和预测部分现象9. 科学哲学中的“实证主义”主张什么?A. 科学知识只能来源于经验B. 科学知识只能来源于逻辑推理C. 科学知识只能来源于先验知识D. 科学知识只能来源于直觉10. 科学哲学中的“历史主义”认为科学知识的发展是:A. 完全由逻辑决定的B. 完全由经验决定的C. 由社会历史条件决定的D. 由个体主观意愿决定的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科学哲学中“科学方法”的主要内容和特点。
上海交通大学电院专业设置

自动化系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专业本学科创建于80年代初,是国内首批有权授予硕士学位、博士学位并设有博士后流动站,现为国家重点学科,是国家“211工程”、“985工程”的资助学科。
现有博士生导师6名,具有博士学位的中青年副教授10余名,国内外顾问和客座教授6名。
本学科依托图象处理与模式识别研究所,主要从事数字图象(图形)的融合、分析和渲染、文本信息处理、模式识别、机器视觉、自然语言理解、智能技术和系统等信息技术领域中前沿性的应用基础研究,具有软硬件开发工具和网络环境下的工作站,个人机及专用的图象输入输出设备。
主要承接国家科技攻关,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面向应用的开发研究项目。
现已培养博士后、博士、硕士将近300名,他们主要在国内外大学、科研机构、高新技术产业从事教学、科研及高新技术的研究开发工作。
专业研究方向图象处理与分析、模式识别与机器视觉、计算机图形学及虚拟现实、计算机网络与通信、文本信息处理、智能技术与系统、多媒体技术及应用、人工智能及演化计算专业课程设置1.学位课程自然辩证法概论、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基础英语、专业英语、随机过程、矩阵理论、近世代数、数字图象处理、智能原理与系统、计算机模式识别。
2.非学位课程计算机图形学、人工神经网、多媒体技术与系统、中文信息处理、语音处理与识别、图象通信、计算机通信网、图象分形与小波变换、学术报告会学位毕业研究生适合从事的工作学位获得者业务上具有数字信息及网络技术坚实而宽广的理论基础,了解国内外在模式识别信息技术的发展动向,熟练掌握数字图象处理和智能技术的专业知识。
毕业生适合从事IT及其它高新技术产业的研究开发工作。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专业本学科1978年开始招收研究生,是首批获得硕士及博士学位授予权的学科,1985年首批获准建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987年被评为国家重点学科,1995-2001年是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的资助学科,2002年再度被评为国家重点学科。
机械工程-上海交通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

机械工程(所属学院: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领域代码:085201)本学科始建于1913年,是我校历史最悠久的学科之一,自1956年开始招收研究生,是首批有权授予硕士和博士学位的学科,为国家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点,其中“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和“机械设计及理论”二个专业为国家重点学科,并拥有博士后流动站。
本学科师资力量雄厚,机械工程系有140名教工,其中院士1名,教育部特聘长江学者3名,教授45名,具有博士学位教师101人。
历年来科研成果丰硕,主持承担国家级项目达150多项和大量企业委托科研项目。
获国家级科技进步奖7项。
本学科也是我校工程硕士领域中实力最强的领域之一,为全国工程硕士专业学位该领域华东协作组组长单位。
该领域从1998年开始培养工程硕士以来,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始终抓住培养质量的生命线,努力在工程硕士培养方面创造自己的特色及品牌,取得了明显的成绩。
在2003年全国机械工程领域工程硕士培养质量试评估中名列前茅。
学院工程硕士培养2005年获上海市教学成果一等奖。
一、培养目标为企业特别是大中型企业培养应用型、复合型的高层次工程技术和管理人才。
学位获得者应掌握机械工程领域坚实的基础理论和宽广的专业知识,以及解决工程问题的现代实验技术与研究方法,具有创新意识和独立担任机械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工作的能力。
能比较熟练地阅读和翻译本工程领域的外文资料,并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热爱祖国,积极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二、主要研究方向1.机械加工自动化2.精密加工与测试3.特种加工方法与技术4.重大装备自动化5.现代制造工艺6.机械传动与机械优化设计技术7.智能化设计及专家系统8.机械振动与噪音控制9.机电系统控制及自动化10.先进制造技术与应用11.设备故障诊断与维修12.自动化系统系设备的远程监控13.测试与分析技术14.机器人设计与应用及特种机器人15.液压传动系统设计与改进16.生产设备控制方法与系统17.设备可靠性分析与研究18.制造系统信息集成技术19.生产系统设计与管理20.生物医学制造21.复杂机电系统设计、分析与知识工程三、学制和学分1.工程硕士生的学制一般为两年半,其中累计在校学习时间不得少于半年。
上海海洋大学硕士研究生自然辩证法试题库(3)

上海海洋大学硕士研究生自然辩证法试题库1、什么叫自然辩证法?其性质和研究对象是什么?答:自然辩证法是研究自然界和科学技术发展一般规律、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一般方法、以及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的科学,它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于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成果与活动进行哲学概括与总结的产物。
对象:自然界发展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以及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性质:是一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与思维科学相交叉的哲学性质的学科。
它从自然观、认识论、方法论与价值论方面,研究科学技术及其与社会的关系,是科学技术研究的思想理论基础。
内容:主要以科学技术及其与社会的关系为研究内容,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方法论是自然辩证法的基石,自然辩证法仍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织部分。
范围:它的研究对象与研究范围涉及如下广泛的领域:自然界—科学—技术—社会。
体系:自然辩证法的体系和主要内容是:自然观—科学观—技术观—科学技术与社会。
2、自然界物质系统演化的周期性(可能出辨析题)答:系统是由若干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要素组成的具有特定结构与功能的有机整体。
自然界是物质的,物质结构的层次是无限的,物质处于永恒的运动中,运动无论在量上还是在质上都是不灭的,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基本形式,自然界的运动是有规律的。
非平衡态自组织理论证明,一个远离平衡态的开放系统,通过与外界环境交换物质、能量和信息,从环境中获取负熵流来抵消系统内部的熵产生,就可能在一定条件下使系统从一种混乱无序的状态演化为一种稳定有序的结构。
同样,混沌理论也揭示了通向混沌的道路,说明了系统从有序向无序的转化过程。
在自然界的演化过程中,正是由于以上两个演化才使得自然界经历了“混沌——有序——新的混沌——新的有序”的循环发展过程。
自然界的系统演化,既不是单调地走向有序和进化,也不是单调地走向无序和退化。
有序和无序的不断转化,进化与退化的不断交替,使自然界处于永恒的物质循环之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然哲学与科学技术概论》重要名词索引A阿那克西曼德P4阿那克西美尼P5阿伏伽德罗P31爱丁堡学派P7(导论)奥卡姆剃刀P24B贝塔朗菲P35布鲁诺P77比较P114巴黎学派P7(导论)巴斯德象限P201-202柏拉图P10-P14贝尔纳P3、P6(导论)悖论P93必然性P121毕达哥拉斯派P5-P6辩证法传统的技术观P155辩证唯物论自然观P29-P33波兰尼P224波普尔P5(导论)、P82波特P207波义耳P229不可逆过程P41不完全归纳法P117布伦特兰夫人P64布什(线性推动)P196C查尔斯达尔文31抽象模型工具P133侧向思维P180产品创新P194常规问题P92抽象的规定P111创新P194创新活动P195创新型国家P211-215D《地质学原理》P30《动植物结构和生长相似性的显微研究》P31 《大科学,小科学》P6(导论)道尔顿P30达芬奇P25,77德谟克利特P84大地伦理学P61大科学P222代际公平P65代内公平P65丹尼尔P209单向度的人P157德谟克利特P7、P84笛卡尔P27-P28定量实验P103定性实验P103独创性P228对象性关系P55顿悟P123E恩格斯致信马克思P2二元论P63恩培多克勒P8F《方法论》P85发明P195反驳P130非常规问题P92非逻辑方法P122非人类中心主义P59分类P114分析P118发散思维P180法兰克福学派P157范式P5、P7(导论)非谋利性P227弗兰西斯·培根P27弗里曼P206范式P5G概念P112概念问题P92概念语言工具P133盖天说P19感性的具体P111个体主义P59工程P168工程哲学P159工业文明P48广义的工程P158广义的技术P146高尔吉亚P9工效学设计法P187公理化方法P122、P136公有主义P226功能设计法P187归纳P116-117规范P83规范主义P82国家体系P203国家优势P208国家创新体系P240-205国家创新体系宏观学派P206国家创新体系微观学派P207国家创新体系综合学派P207-P211惯性原则P169工效学设计法P186古希腊自然观P3古代中国自然观P15哥白尼P26H哈耶P274黑格尔P1(导论)宏观学派P206后工业文明P50划界标准P4环境公害P262回采法P183混合学派P207混天说P19活力论P36海德格尔P156耗散结构理论P43赫拉克利特P6赫森P3、P6(导论)横断学科P81环境运动之母-卡逊P49-P50J《寂静的春天》P49机械论P36基础科学P196机械论自然观P26-P29机遇(同向、异向)P107基础科学与技术创新关系P196-P202 技术(广义、狭义)P146技术创新P195技术的本质P146-P150技术的社会形成论P233技术的属性P148-150技术共同体(康斯坦)P235技术价值论P150技术决定论P232技术恐惧主义P152技术控制主义P153技术乐观主义P152技术社会学的新思想学派P233 技术设计P183-187技术试验P187-191技术评估P173-P174技术评估方法P176技术评价P236技术设计P184-P185技术社会互动论P235技术试验方法P188技术无政府主义P152技术预测P167-P169技术预测方法P169-170技术原理P178技术原理构思方法P181技术哲学传统P151技术哲学态度P152技术中性论P149寂静的春天P49假说P127近代科学革命P26经验的自然科学研究方法P84技术主义流派P152价值P150假想实验P113 简单枚举法P117教育对科技的影响P260进化论P31经验归纳法P27经验事实P99经验主义P77经验问题P92技术本质的哲学解读P148教育对科学技术的影响P260技术哲学研究P151绝对时空观P29伽利略P84K《科学的社会功能》P3、P6(导论)《科学的自治》P224《科学革命的结构》 P7(导论)、P82、P224《科学——无止境的前沿》P196卡尔纳普P4(导论)克劳修斯P40卡诺循环P40康德P30卡普P154卡逊P49康斯坦P235科技与社会发展的基本原则P264科教兴国P256科学P73科学的基本特征P74-75科学背后的人文主义基础P284科学抽象P111科学方法P86-87科学划界P75科学概念P112科学共同体P223科学观察方法P100-P103科学规范的标准P225-227科学归纳法P117科学机遇P107-P109科学技术的社会承认P237科学技术的社会功能P244-P254科学技术的社会建制P221科学建制的分类P231科学假说P127-P132科学奖励P238-P241科学奖励形式P239科学理论P132科学历史主义P76科学社会建制化P221-223科学社会学P6科学社会规范P225科学社会学P6(导论)科学实验方法P103-107科学事实P99科学观察方法P100科学实在论P76科学推论P133科学万能论P268科学问题P91-P94科学学会P230科学学派P228科学研究的象限模型P201科学研究的方法论框架P84-87科学研究方法P84-P87科学哲学P4-P5(导论)科学哲学在20世界的发展P80科学研究P94科学知识社会学P7(导论)科学主义P268科研机构P231科研选题P94-P98可持续发展概念P63-65课题P94可靠性设计法P187克服现代技术P156-P157克劳休斯P40客观事实P99客体主体化孔德P271控制P37控制方法P37控制论P37库恩P5(导论)、P82、P224奎因P82L《论逻辑》P84《论植物的发生》P31《论逻辑》P84拉普拉斯P30莱切尔·卡逊P49拉马克P31类比P115类比推理P115-116理论P133理论的自然科学研究方法P85 理论方法论P135理念论P11理想模型P113理想实验P113理性的逻辑演绎法P27历史主义P5(导论)、P76联想P122赖尔P30灵感P124留基伯P7绿色生活P50伦德瓦尔P207罗吉尔·培根P23罗马俱乐部P50逻辑P114逻辑方法P114逻辑主义P5逻辑经验主义P4(导论)、P77 逻辑论证P130逻辑实证主义P4(导论)、P79 逻辑思维P114逻辑演绎法P27逻辑反驳P130逻辑分析P130逻辑证明P130逻辑证伪P130M弥漫说P30马尔库塞P157马赫主义P79马克思P154模糊数学P121模拟法P182马太效应P240米都斯P50 米利都派P3模拟实验P104默顿P3、P6(导论)、P225、P240目的论P 10,14穆勒五法P85门捷列夫P31N《牛顿力学的社会经济根源》 P3、P6(导论)纳尔逊P206能量转换和守恒定律P32逆向思维P180P判决实验P104批判理性主义P5(导论)皮尔士哲学P284朴素辩证唯物论P6普遍主义P226普赖斯P6(导论)、P223、P229普利高津P42-P44普罗泰戈拉P8Q器官投影P154启蒙主义P77前工业文明P47前苏格拉底时代P3强科学主义P268乔纳森P209确证P132R《人体的构造》P26《人类环境宣言》P64热力学第二定律P40-P42人本主义P287---290人工自然P54人化自然P53人文主义P277人与自然的对象性关系P55-56人类无知的四大来源P24人类中心主义P57人类中心主义分类P58软技术P149S三E精神65社会承认P237社会对科学技术的影响P255社会规范P225社会建构主义P233社会建制P221深层生态学P61-62神创论自然观P22生命中心论P60-61生态伦理学P62生态文明P50,68生物中心主义P61生态中心主义P61生态伦理学的启示P62三段论P117熵P41熵增原理P41社会物理学P271圣西门P269石里克P4(导论)时间箭头P41实践检验P131实验103-107实验提升法P181实证主义P273收敛思维P180数学方法P120-P122数学工具P134数学模拟P104数学模型P120数学建模法P120司托克斯P200思维中的具体P112思想实验P113四象限P201四因说P13苏格拉底P9-P14施莱登P31施旺P31世界地球日P50T《天体运行论》P26,77泰勒斯P4铁证伪P132同向机遇P107汤姆生P40托马斯阿奎那P23天体运行论P77W《我们共同的未来》P64完全归纳法P116威廉·奥卡姆P23唯理论P78维也纳学派P4(导论)伪科学问题P92无形学院P229物理主义P82万尼尔瓦布什P196微观学派P207维纳P37维勒P31文艺复兴P25五行说P15维萨留斯P26X《新工具》P77系统方法P234系统论P35系统论自然观的特点P38-P40 系统设计法P186想象P122小科学P222信息论P38星云假说P30形而上学的复兴P81熊比特P194-P195希腊化时代P3狭义的工程P159狭义的技术P147香农P38新柏拉图主义观念P277新社会构建主义P235新组合P194-195形而上学的复兴P81学会P230线性推动模式P196现代环境运动之母P50 Y《宇宙发展史概论》P30《宇宙体系论》P30《一般系统论——基础、发展和应用》P37亚里士多德P12-P14、P84演绎P117佯缪P93有组织的怀疑主义P227原子论P7要素变更法P183移植法P182异向机遇P107阴阳说P17硬技术P149宇宙观P278原理推演法P181元气说P17Z《自然哲学》P78《自然辩证法》P2-P3(导论)《自然哲学之数学原理》P29《增长的极限》P50整体论P14整体政府P61政府P209证实P132证伪P132证伪主义P5(导论)、P75、P82、P132政治P251政治民主P253知识爆炸P80知识经济P246知识跃迁P80直觉P123智者学派P8中国21世纪议程P67中世纪P21资源危机P263自然科学研究方法P84-87自组织演化自然观P45-46综合P119综合法P183组合法P183自然辩证法的创立P1自然辩证法的传播P3自然辩证法的学科发展P4自然辩证法的研究对象P7自然辩证法学科的基本内容P9自然辩证法的学科性质P10自然辩证法的学科价值P10中国特色国家创新体系建设P214自然辩证法的学科性质P10(导论)自然辩证法的研究对象P8(导论)自然科学P2自然科学方法论P9(自然论,科学方法论)自然系统P67(系统论自然观)自在自然P53自组织演化自然观的特点P45-P46综合P119最优化设计法P187最优化原则P186中世纪基督教世界的形成P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