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冠县武训高级中学高二地理 经纬网复习课件

合集下载

山东省冠县武训高级中学高中地理鲁教版必修第二单元第二节大气圈与天气和气候时课件

山东省冠县武训高级中学高中地理鲁教版必修第二单元第二节大气圈与天气和气候时课件

• 例:青藏高原是我国太阳辐射量最丰富
的地区之一,主要原因是
(D )
• A.海拔高,距太阳近
• B.空气洁净,大气的污染程度小
• C.海拔高,地球引力(yǐnlì)小
• D.空气稀薄,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小
第十五页,共38页。
三、大气(dàqì)的 运动
第十六页,共38页。
大气运动(yùndòng) 的类型:
作用:
参与的大气(dàqì)成分:
空气分子和微小(wēixiǎo)
尘埃
特点: 具有选择性
第八页,共38页。
形 式
特点
共 性
举例说明
吸 ⑴有选择性 收 ⑵吸收(xīshōu)
的能量少
( 削g ò弱n g(xxì nugē)
水汽、二氧化碳主要 吸收红外线
臭氧主要吸收紫外线
反 ⑴无选择性
ru 夏季,白天多云,
第十二页,共38页。
海水为什么是蓝色的?
海水的颜色主要是由海水的光学性质,即海水对 太阳(tàiyáng)光线的吸收、反射和散射造成的。太阳 (tàiyáng)光是由红、橙、黄、绿、青、蓝、紫七色光 复合而成,七色光波长长短不一,从红光到紫光, 波长由长渐短,其中波长长的红光、橙光、黄光穿 透能力强,最易被水分子所吸收。波长较短的蓝光、 紫光穿透能力弱,遇到纯净海水时,最易被散射和 反射。又由于人们眼睛对紫光很不敏感,往往视而 不见,而对蓝光比较敏感。于是,我们所见到的海 洋就呈现出一片蔚蓝色或深蓝色了。如果打一桶海 水放在碗中,则海水和普通水一样,是无色透明的。
(5)B、C何处风力较大?为什么?
南半球
风向偏在水平气压梯度力的左边
B F2
· 995

山东省冠县武训高级中学高考地理知识点总结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2重难点汇总

山东省冠县武训高级中学高考地理知识点总结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2重难点汇总

第一章人口的变化第一节人口的数量变化一、人口的自然增长2、人口自然增长最根本因素:生产力水平的高低决定因素: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二、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5、人口增长模式与相应人口问题人口增长人口问题历原始低增长阶段——“高高低”模式——原始型人口增长过快史加速增长阶段———“高低高”模式——传统型——————儿童比重过大轨增长减缓阶段——人口增长缓慢迹低速增长阶段——“低低低”模式——现代型———————人口老龄化6、影响人口模式转变的因素:生产力水平、国家政策、自然环境、社会福利、文化观念7、为什么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增长模式尚未进入现代型?生产力水平低、城市化水平低、社会制度。

第二节人口的空间变化一、人口的迁移1、人口迁移就是人的居住地在国际或本国范围内发生改变。

人口迁移三要素:居住地变更、时间上长期性(1年以上)、市空间位置变化是否跨越行政界限4、不同时期的国内人口迁移自给自足的农业经济脆弱;战争频繁;自然灾害;政府组织“屯垦戍边”经济发展,缩小地区差异。

二、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1、主要因素:一是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二是个人对生活或职业需求的变化。

——经济因素、生态环境、政治因素、社会变革、宗教、个人动机和需求在某种特定的时空条件下,任何一种因素都有可能成为促使人口迁移的决定性因素。

2、美国1)促使美国成为移民国家的因素:①新大陆为开发,需要大量劳动力②15—16世纪,欧洲圈地运动,失业工人和破产农民为了追求更好的经济待遇迁往美洲③新航线开辟,为人们顺利迁移扫清障碍④殖民扩张,掠夺美洲资源财富第三节人口的合理容量一、环境承载力1、环境承载力,只环境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

人口数量是衡量环境承载力的重要指标。

2、环境人口容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环境人口容量,是在可预见的时期内,利用本地资源及其他资源、智力和技术等条件,在报政府和社会文化准则的物质生活水平条件下,该国家或地区所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

山东省冠县武训高级中学高中地理鲁教版必修第一单元第一节认识区域第二教时课件

山东省冠县武训高级中学高中地理鲁教版必修第一单元第一节认识区域第二教时课件
坏——全球气候变暖。——沿海受淹没。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黄河中下。形成“高”“寒”为特 征的整体性特征。(4)连接亚洲和大洋州、太平洋和印度洋。(4)C
Image
第三十页,共30页。
差 环 要素不同
要素
生物(shēngwù)
分异
异 要素组合


地貌
土壤
第八页,共30页。
内陆降水少、植被稀少、河流少、 土壤干燥、有机质含量少、昼夜温 差大。
表现1、各要素与环境总体(zǒngtǐ)特征一致
热带雨林的破坏——全球气候变暖 ——极地冰雪融化(rónghuà)——海平 ——沿海受淹没
表现2、各要素相互(xiānghù)制约,牵一发而动
第一页,共30页。
重点(zhòngdiǎn)
• 1、分析说明区域的一 般(yībān)特征 • 2、探讨区域自然要素 及区位条件对经济发展 的影响
第二页,共30页。
复习(fùxí):地理环境的差异性和整体性?
第三页,共30页。
( 以 北
陆 地
(lùdì)

球 为 例 )
自 然 带
冰原带
苔原带 亚寒带针叶林带
地貌:冰川冻土广布 植被(zhíbèi): 动物: 工农业生产: 人口和城市分布:
形成“高”“寒”为特征的整体性特 征
第十三页,共30页。
三、区域(qūyù)的特征 2、差异性
第十四页,共30页。
我国的农业(nóngyè)分布大体上是东耕西牧、南稻北麦
第十五页,共30页。
第十六页,共30页。
三、区域(qūyù)的特征 3、开放性
区位、资源、交通(jiāotōng)、国 家政策、劳动力、科技
第二十五页,共30页。

高二地理专题复习地球仪和经纬网课件

高二地理专题复习地球仪和经纬网课件

三:最近距离方向的确定
【思考】飞机或大海上轮船的航行,走最短的距离,应沿 什么方向前进? ①原则:球面上任意两点间的最近(最短)距离,是过这 两点大圆的劣弧。
地球上两点间的大圆路径,其圆心必定为球心。 如右图:大圆是包括赤道在内的所有都 以地心为圆心的圆周,其劣弧是指弧度 小于180°的弧段。图中A、B两点间的 最近距离非小圆上的ACB弧段,而是大 圆上的ADB弧段。因此从A到B最近距离 的方向并非向东方向,而是先向东北再 向东南。
地理一轮复习:基础知识部分
第二章 地球基础知识
第1节 地球仪和经纬网
• 高考目标要求: • 1、了解地球的形状、赤道半径、极半径、平均
半径和赤道的长度。
• 2、了解地球仪、地轴、两极、赤道。 • 3、了解纬线和纬度、经线和经度、经纬网。 • 4、了解经度和纬度的实质及其判读。 • 5、理解经纬网的地理意义。 • 6、理解根据给定的条件绘制经纬网图和依据给
两地经度和〈180°,东经度的地点在东面; 两地经度和〉 180°,西经度的地点在东面; 两地经度和= 180°,不分东西。 4、两个相比较的地点越接近北极点的越北,反之越接近南极 点的越南。 5、位于同一纬线上两点为正东、正西关系。 6、位于同一经线上两点为正南、正北关系。 7、北极点是地球上最北地点,它四周都是南方,南极则相反。 8、东西方向是相对的,理论上没有最东、最西地点。
C●
A●
N
B●
注意:
从南极上空看,向东呈顺时
S
针方向;从北极上空看,向东
呈逆时针方向。
世界上只有最南、最北的地
方,没有最东、最西的地方。
N
E
【练习1】右图中,A、B、C三点同在一条纬线上,其相

山东省冠县武训高级中学高中地理必修二工业生产与地理环境课件

山东省冠县武训高级中学高中地理必修二工业生产与地理环境课件

第二十七页,共35页。
⑶印染厂建在____处,理由(lǐyóu)是 __________。 ⑶B,位于河流(héliú)下游
第二十八页,共35页。
⑷服装厂建在____处,理由(lǐyóu)是 __________。 ⑷A,地处城区(chéngqū),有大量的劳动力和广
第二十九页,共35页。
⑸副食品基地厂建在城市的 地方的郊外(jiāowài),
微电子工业、 航空航天、精 密仪表、激光 、核电、高分 子合成 、高级 时装厂
工业的区位(qū wèi)类型——原料指向型工业
如甜菜制糖厂、甘蔗制糖厂、水产品加 工厂、水果罐头加工厂等
第九页,共35页。
工业的区位(qū wèi)类型——市场指向型工业
如啤酒厂、汽水(qìshuǐ)厂、家具厂、印刷 厂、石油加工厂等
第四页,共35页。
(2)影响工业区位因素的发展变化:
①在工业发展早期,
原料 往往是最重要的因素。
②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原料对(y工uá业nl区iào位) 的影响逐



等社会经济因素对工
业区减位弱的影响越来市越场显著。 交通
③在现代社会,(shìchǎ、ng) 、
成为影响
工业区位的重要因素知。识
技术 劳动力素质
3.2 工业生产与地理环境(dì lǐ huán jìnɡ)(1)
——工业区位因素(yīn sù)
第一页,共35页。
1、了解(liǎojiě)工业区位因素及其发展变化。 2、结合实例,分析影响工业区位选择的主导因 素及原理(经济效益、环境效益)
第二页,共35页。
1、[自主学习]阅读课本P66-67段落和图3-2-2,了解影 响(yǐngxiǎng)工业区位的因素。

山东省冠县武训高级中学高二地理世界的气候类型及其判读课件

山东省冠县武训高级中学高二地理世界的气候类型及其判读课件


第十六页,共34页。
5. 若下图中纬度数是北纬,则C、F、G点 地区(dìqū)各为什么气候?
C 温带(wēndài).海
洋性气候
F 地中海气候 .
(qìhòu)
G 温带季风气候.
第十七页,共34页。
6.据图判断(pànduàn)气候类型及半球
地中海气候(qìhòu)(北半球)
第十八页,共34页。
第二十九页,共34页。
寒带(hándài)苔原带
第三十页,共34页。
极地(jídì)冰原气候
第三十一页,共34页。
知识整理:世界气候(qìhòu)的成因笔记 和特点
1.气压带、风带:
全年(quán nián)高温
全年炎热干燥
全年温暖湿润
2. 海陆位置: 深居内陆(nèi lù)、终年受
大陆气团控制——温带大陆性气候 中纬度大陆西岸、终
1月 4月 7月 10月 全年
气温℃
5.8 6.7 24 18 15.7
A
降水mm
57 67 121 79 1129
气温℃
25 25.5 25.9 25.5 25.6
B
降水mm 314 268 156 197 2716
A为亚热带季风气候B为 热带雨林(rè 。
(jìfēngqìhòu)
dài yǔ lín)气
热带(rèdài)草原热气候带沙漠(shām
全年高温少雨
全年高温,旱雨两季
热带季风气候 第四页,共34页。
开普敦(南非)
气候类型
学科网 分布规律
地中海气候(qìhò3u0)0—400大陆(dàlù)西岸
亚热带季风
250—350大陆东岸
第五页,共34页。

高二地理《经纬网》课件

高二地理《经纬网》课件
➢ (3)经度:两面角,即该点所在的经线平面与本初子午 线平面间的夹角
6
经度
经度的划分
西经 向西增大 东经 向东增大
90°60°45°30° 15° 0° 1155°° 30°45°60°90°
本 初 子 午 线
7
180°
165°
165°
150°
150°
135°
135°
120°
120°
105°
105°
16
经纬网
17
➢ 0度纬线:即赤道,是最长的纬线,南北半球的分界线。 30度纬线:低、中纬度的分界线。 60度纬线:中、高纬度的分界线。 90度纬线:即南北极点,北纬90度是北极点,南纬90度 是南极点。 23.5度纬线:回归线,是热带和温带的分界线,有无太阳 直射现象的分界线。北纬23.5度是北回归线,南纬 23.5度 是南回归线。 66.5度纬线:极圈,是温带和寒带的分界线,有无极昼和 极夜现象的分界线。北纬66.5度是北极圈,南纬66.5度是 南极圈。
➢ (2)纬线的特点: ➢ ①纬度相同的纬线长度相等;纬度不相同的纬线不等;赤
道是最长的纬线,向两极逐渐缩小为点; ➢ ②所有的纬线均相互平行; ➢ ③所有的纬线均指示东西方向; ➢ ④任意一条纬线均可独立成圈,但只有赤道能平分地球; ➢ ⑤任意两条相邻纬线的间隔相等。
➢ (3)纬度:线面角,即该点与地心的连线与赤道平面之间的夹角
10
20°W和160°E的经线圈把地球分为东、西半球
西半球
160°E
20°W
东半球
160°E
11
(4)几条特殊的经线
➢ 西经20度,东经160度:东西半球的分界线 ➢ 0°经线:东西经的分界线 ➢ 180°经线:东西经的分界线

山东省冠县武训高级中学高中地理鲁教版必修第二单元第三节中国可持续发展之路上课课件

山东省冠县武训高级中学高中地理鲁教版必修第二单元第三节中国可持续发展之路上课课件
第十七页,共25页。
大气污染(dà qì wū rǎn)
环境污染
水体(shuǐ tǐ)污染 固体废弃物污染
噪声污染
主要在城市
环境问题
水土流失
土地荒漠化
生态
土壤盐碱化
(shēngtài) 物种灭绝
破坏
主要在农村
以城市为中心的环境污染仍在发展,并向农村蔓延
农村的生态破坏范围在扩大,程度在加剧
第十八页,共25页。
u)
第九页,共25页。
2.针对我国人口问题(wèntí)采取什么样的措
人口(rénkǒu)
解决措施
问题
人口众多,人均(rén jūn)资源 计划生育,合理利用资源
少 人口素质较低
发展教育,提高人口素质
人口结构不合理 完善养老体系,禁止人工选择性别
贫困人口多
开发论u:á我国n地)战大物略博,自然资源
稳 定 战 略
把经济建设放在首位 保护自然资源 改善生态环境
促进社会 经济长期 稳定发展
(经济发展(fāzhǎn)是可持续发展(fāzhǎ
第二十一页,共25页。
活动(huódòng)点拨:
柳林村的做法只考虑到眼前的经济 利益,而破坏了土地(tǔdì)资源,对后代 的生存发展构成了威胁,是不可取的;
(3)控制人口数量,保护和合理利用有限的自然资源。
第二十四页,共25页。
内容(nèiróng)总结
第三节 中国可持续发展之路。第三节 中国可持续发展之路。1987年,在 <<____________>>报告中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定义。1994年3月,中国政府颁布
No <<____________>>,这是全球(quánqiú)第一个国家级的<<21世纪议程>>。世 界。随着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半球
160°E
20°W
160°E
❖经线的应用:划分东西半球 20°W和160°E的经线圈把地球分为东、西半球
180°
西半球
160°E

20°W
东半球
160°E
东、西半球的划分 划分标准:西经20度、东经160度
东西半球划分
西半球 东半球
160°E
东半球 西半球
20°W
东半球
160°E
北极
纬线
经线
形状特征 圆
半圆
长度
赤道最长
相等
指示的方向 东西方向
南北方向
度数范围
0°的确定
度数的变化 规律
二、利用经纬度及经征 圆
半圆
长度
赤道最长
相等
指示的方向 东西方向
南北方向
度数范围
0°的确定
180°
度数的变化 规律
二、利用经纬度及经纬网定位
纬线
经线
形状特征 长度
圆 赤道最长
本初子午线(0°
经线)的确定。
(经过英国伦
敦格林尼治天
文台原址的那
根经线)

本初子午线
二、利用经纬度及经纬网定位 ❖经度 本初子午线(0° 经线)的确定。
00 600 600E
二、利用经纬度及经纬网定位
❖经度 本初子午线(0° 经线)的确定。
经度实质:本地
经线平面与本初
子午线平面的夹
角(
)。
学科网
南极点
一、描述地球形状、大小常用数据
极半径: 6357千米
北极点
赤道半径:6378千米
平均半径:
赤道周长:
赤道
南极点
一、描述地球形状、大小常用数据
极半径: 6357千米
北极点
赤道半径:6378千米
平均半径: 6371千米
赤道周长:4万千米
赤道
南极点
一、描述地球形状、大小常用数据
极半径: 6357千米
二、利用经纬度及经纬网定位
❖经线 定义:连接南北两极, 并且与纬线垂直相交的 半圆,又称子午线。
❖经线特点
二、利用经纬度及经纬网定位
❖经线 定义:连接南北两极, 并且与纬线垂直相交的 半圆,又称子午线。
❖经线特点 1. 是半圆 2. 长度相等 3. 指示南北方向
二、利用经纬度及经纬网定位
❖经度
2.与1200E经线共同组成经线圈的另一条
经线的经度是( )
A. 600E
B. 600W
C. 1200W
D. 00。
1.地球上的某点,其南侧是中纬度,北侧 是低纬度,西侧为东半球,东侧为西半球,
该点是( ) D
A. 300N,1600E B. 300N,200W C. 300S,200W D. 300S,1600E
60° B
40°
3.侧视经纬网图
习题训练:
1.读图(1):A地理坐标是_____________ 2.读图(2):A地理坐标是_____________
30°
A
20°
10° 60° 90° 120°
(1)
10°
A
20°
30°
90° 60° 30°
(2)
习题训练:
1.读图(1):A地理坐标是__2__0_°_N__9__0_°_E_ 2.读图(2):A地理坐标是_____________
东经
90°105°120°145°160°180°160°145°120°105°90°
东经
西经
90°105°120°145°160°180°160°145°120°105°90°
165° 150°
180°
165° 150°
135°
135°
120°
120°
105° 90°
75°
105°

90°
3.所有的纬线都相互平行。
4.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相对的)
N
二、利用经纬度及经纬网定位 ❖纬 度
二、利用经纬度及经纬网定位 ❖纬 度 赤道0°, 南北极点90°
二、利用经纬度及经纬网定位 ❖纬 度
40°
二、利用经纬度及经纬网定位
❖纬 度
实 质:本地点到球
心连线与赤道平面
的夹角(

40°
二、利用经纬度及经纬网定位
➢纬线和经线主要 特点的比较
➢经度和纬度的划分 ➢经纬网的应用
二、利用经纬度及经纬网定位 ❖纬线
二、利用经纬度及经纬网定位
❖纬线 定义:与地轴垂 直并且环绕地球 一周的圆圈。
二、利用经纬度及经纬网定位 ❖纬线特点:
N
二、利用经纬度及经纬网定位 ❖纬线特点:
1.都自成圆圈——纬线圈。
N
二、利用经纬度及经纬网定位 ❖纬线特点:
1.都自成圆圈——纬线圈。 2.赤道最长,往两极纬线圈
越来越小两极为点。
N
二、利用经纬度及经纬网定位 ❖纬线特点:
1.都自成圆圈——纬线圈。 2.赤道最长,往两极纬线圈
越来越小两极为点。
3.所有的纬线都相互平行。
N
二、利用经纬度及经纬网定位
❖纬线特点:
1.都自成圆圈——纬线圈。
2.赤道最长,往两极纬线圈 越来越小两极为点。
半圆 相等
指示的方向
度数范围
0°的确定 度数的变化 规律
东西方向 180° 赤道
南北方向 360° 本初子午线
二、利用经纬度及经纬网定位
纬线
经线
形状特征

半圆
长度
赤道最长
相等
指示的方向 度数范围 0°的确定
东西方向
180° 赤道
南北方向
360° 本初子午线
度数的变化 从赤道向南北 0°向西向东各
180°

160°E
20°W
❖经线的应用:划分东西半球
180°

160°E
20°W
160°E
❖经线的应用:划分东西半球 20°W和160°E的经线圈把地球分为东、西半球
180°

160°E
20°W
160°E
❖经线的应用:划分东西半球 20°W和160°E的经线圈把地球分为东、西半球
180°
165° 150°
180°
165° 150°
135°
135°
120°
120°
105° 90°
75°
105°

90°

75°
60°
60°
45°
45°
西经
30° 15°

15°30°
东经
❖经线的应用:划分东西半球
180°

❖经线的应用:划分东西半球
180°

20°W
❖经线的应用:划分东西半球
2.与1200E经线共同组成经线圈的另一条
经线的经度是( B)
A. 600E
B. 600W
C. 1200W
D. 00。
3.关于下图中A点位置的说法正确的是( ) A.A点的纬度是20°,经度是15° B.A点的纬度是20°N,经度是15°E C.根据东、西半球的划分,A点位于东半球 D.根据南、北半球的划分,A点位于南半球
半圆
长度
赤道最长
指示的方向
度数范围
0°的确定
度数的变化 规律
二、利用经纬度及经纬网定位
纬线
经线
形状特征 圆
半圆
长度
赤道最长
相等
指示的方向
度数范围
0°的确定
度数的变化 规律
二、利用经纬度及经纬网定位
纬线
经线
形状特征 圆
半圆
长度
赤道最长
相等
指示的方向 东西方向
度数范围
0°的确定
度数的变化 规律
二、利用经纬度及经纬网定位
3.关于下图中A点位置的说法正确的是( C)
A.A点的纬度是20°,经度是15°
B.A点的纬度是20°N,经度是15°E
C.根据东、西半球的划分,A点位于东半球
D.根据南、北半球的划分,A点位于南半球
二、利用经纬度及经纬网定位
1.方格状经纬网图
0° 40° 80° 80° A
2.俯视经纬网图(极地)
北极点
赤道半径:6378千米
平均半径: 6371千
赤道周长:米 地球形状:4万千米
学科网
赤道
南极点
一、描述地球形状、大小常用数据
极半径: 6357千米
北极点
赤道半径:6378千米
平均半径: 6371千米
赤道周长:4万千米
赤道
地球形状:
地球并非正圆球,而
是两极稍扁、赤道略 鼓的不规则球体。
南极点
二、利用经纬度及经纬网定位

75°
60°
60°
45°
45°
30° 15°

15°30°
165° 150°
180°
165° 150°
135°
135°
120°
120°
105° 90°
75°
105°

90°

75°
60°
60°
45°
45°
30° 15°

15°30°
165° 150°
180°
165° 150°
135°
135°
120°
120°
105° 90°
75°
10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