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大一轮复习讲义—第六讲 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及应用

合集下载

高考化学大一轮复习第6讲氧化还原反应考点2氧化还原反应规律及应用优盐件

高考化学大一轮复习第6讲氧化还原反应考点2氧化还原反应规律及应用优盐件

物质氧化性、还原性强弱比较
1.依据反应原理判断
氧化性:氧化剂>氧化产物。 还原性:还原剂>还原产物。
2.依据“二表”判断 (1)元素周期表
(2)金属活动顺序表
3.依据电化学原理判断 (1)原电池:两种不同的金属构成原电池的两极。负极是电子流出的极,正极是 电子流入的极。则通常两种金属的还原性:正极<负极。 (2)电解池:用惰性电极电解混合溶液时,在阴极先得电子的阳离子氧化性较 强,在阳极先失电子的阴离子还原性较强。
=0.003 mol×2=0.006 mol,而溶液中 n(MO+ 2 )=20.0×10-3 L×0.100 mol·L-1=0.002 mol,在 MO2+中 M 元素的化合价为+5,设还原产物中 M 元素的化合价为+x,根 据得失电子守恒有 0.006=0.002×(5-x),解得 x=2,故还原产物为 M2+。
3.(1)二十世纪初期,化学家合成出极易溶于水的 NaBH4。在强碱性条件下, 常用 NaBH4 处理含 Au3+的废液生成单质 Au,已知,反应后硼元素以 BO2-形式存在, 反应前后硼元素化合价不变,且无气体生成,则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__8_A_u_3_+_+__3_B_H__4-_+__2_4_O_H__-_=_=_=_8_A__u_+__3_B_O__- 2_+__1_8_H_2_O____________________。 (2)某强氧化剂[RO(OH)2]+能将 Na2SO3 氧化。已知含 2.0×10-3 mol [RO(OH)2]+ 离子的溶液,恰好跟 25.0 mL 0.2 mol/L 的 Na2SO3 溶液完全反应,则反应后 R 的化 合价为___0_____。
解析 (1)由题意可知,离子反应可表示为 BH- 4 +Au3++……→Au+BO2-+……, 结合守恒规律补全物质并配平该离子方程式。(2)强氧化剂[RO(OH)2]+能将 Na2SO3 氧化为 Na2SO4,设还原产物中 R 的化合价为 x,据得失电子守恒可得 0.025 L×0.2 mol/L×(6-4)=2.0×10-3 mol×(5-x),解得 x=0。

备战2020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6讲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及计算-讲义

备战2020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6讲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及计算-讲义

第6讲 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及计算1.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

2.了解常见的氧化还原反应。

考点一 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1.配平原则2.配平步骤3.步骤示例H 2S +HNO 3―→S ↓+NO ↑+H 2O第一步:标变价,H 2S -2+HN +5O 3―→S 0↓+N +2O ↑+H 2O第二步:列得失, H 2S -2+ HN +5O 3失去↓2e -↓得到(5-2)e -S 0N +2O ↑第三步:求总数,从而确定氧化剂(或还原产物)和还原剂(或氧化产物)的化学计量数。

H 2S -2+ HN +5O 3 失去2e -×3↓ ↓得到3e -×2S 0N +2O ↑故H 2S 的化学计量数为3,HNO 3的化学计量数为2。

第四步:配系数,先配平变价元素,再利用原子守恒配平其他元素。

3H 2S +2HNO 3===3S ↓+2NO ↑+4H 2O第五步:查守恒,其他原子在配平时相等,最后利用O 原子守恒来进行验证。

1.正向配平类(1)4HCl(浓)+1MnO 2=====△1Cl 2↑+1MnCl 2+2H 2O (2)5KI +1KIO 3+3H 2SO 4===3I 2+3K 2SO 4+3H 2O (3)2MnO -4+16H ++10Cl -===2Mn 2++5Cl 2↑+8H 2O2.逆向配平类(1)3S +6KOH=====△2K 2S +1K 2SO 3+3H 2O (2)2P 4+9KOH +3H 2O===3K 3PO 4+5PH 3 (3)2Cl 2+2Ca(OH)2===1CaCl 2+1Ca(ClO)2+2H 2O 3.缺项配平类(1)3ClO -+2Fe(OH)3+4OH -===3Cl -+2FeO 2-4+5H 2O(2)2MnO -4+5H 2O 2+6H +===2Mn 2++5O 2↑+8H 2O(3)某高温还原法制备新型陶瓷氮化铝(AlN)的反应体系中的物质有:Al 2O 3、C 、N 2、AlN 、CO 。

高考化学 氧化还原反应规律及应用

高考化学 氧化还原反应规律及应用
氧化还原反应规律及应用
Page
1
考纲要求:
1.熟悉常见元素的化合价。能根据化学式判断元素的化合价。 2.掌握常见氧化还原反应的配平。 3.掌握常见氧化还原反应的相关计算。 4.理解质量守恒定律。
Page
2
考点一
氧化还原反应“三大 规律”的应用
Page
3
规律

守恒规律
Page
4
氧化还原反应遵循以下三个守恒规律: (1)质量守恒: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和质量不变。 (2)电子守恒:即氧化剂得电子的总数等于还原剂失电子的 总数, 这是配平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依据, 也是有关氧化还原 反应计算的依据。 (3)电荷守恒:离子方程式中,反应物中各离子的电荷总数 与产物中各离子的电荷总数相等。 书写氧化还原反应的离子方程 式时要注意满足电荷守恒,如 Fe3++Cu===Fe2++Cu2+(错误), 2Fe3 +Cu===2Fe2 +Cu2 (正确)。
Page 7
2.Na2Sx 在碱性溶液中可被 NaClO 氧化为 Na2SO4,而 NaClO 被还原为 NaCl,若反应中 Na2Sx 与 NaClO 的物质的量之比 为 1∶16,则 x 的值为 A.2 B. 3
-2/x +6
( C.4
+1
)
D.5
-1
解析: Na2Sx ―→xNa2SO4,NaClO―→NaCl
2 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可得:6--x· x=16×2
解得 x=5。 答案:D
Page
8
规律•方法
Page
9
守恒法解题的“3 步流程”
Page
10
题型二 多步反应中得失电子守恒
Page
11

2021届广东高考化学一轮复习:专题6《氧化还原反应》考点2《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及应用》 (1)

2021届广东高考化学一轮复习:专题6《氧化还原反应》考点2《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及应用》 (1)

考点2《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及应用》(含解析)1.(2022·安徽模拟信息考试)乙硼烷(B 2H 6)是一种潜在的高能燃料,工业上可用反应:B 2O 3+2Al +3H 2=====AlCl 3高压Al 2O 3+B 2H 6制取,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反应中氢气作还原剂,铝作氧化剂 B .B 2H 6充分燃烧生成B 2O 3和H 2O C .B 2H 6中存在共价键和离子键 D .每生成1 mol B 2H 6转移3 mol 电子解析:铝元素反应后化合价上升,作还原剂,氢元素化合价降低,作氧化剂,A 项错;乙硼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B 2H 6+3O 2=====点燃B 2O 3+3H 2O ,B 项正确;B 2H 6为共价化合物,只有共价键,C 项错;每生成1 mol B 2H 6,铝失去6 mol 电子,D 项错。

答案:B2.(2022·安徽芜湖一中模拟)有一未完成的离子方程式:+XO -3+6H +===3X 2+3H 2O ,据此推断X 元素的最高化合价为( )A .+7B .+6C .+5D .+1解析:由元素守恒与电荷守恒知框中为5X -,最低负价确定值与最高正价之和为8,则X 元素的最高化合价为+7。

答案:A3.(2022·江西新建一中期中)已知Fe 3O 4可表示成FeO·Fe 2O 3,水热法制备Fe 3O 4纳米颗粒的总反应为3Fe 2++2S 2O 2-3+O 2+4OH -===Fe 3O 4+S 4O 2-6+2H 2O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O 2和S 2O 2-3是氧化剂,Fe 2+是还原剂 B .每生成1 mol Fe 3O 4,则转移电子数为2 mol C .参与反应的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 D .若有2 mol Fe 2+被氧化,则被Fe 2+还原的O 2为0.5 mol解析:在3Fe 2++2S 2O 2-3+O 2+4OH -===Fe 3O 4+S 4O 2-6+2H 2O 中,化合物中铁元素、硫元素用平均化合价,铁元素的化合价变化为+2价→+83价;硫元素的化合价变化为+2价→+52价;氧元素的化合价变化为0价→-2价,所以氧化剂是O 2;还原剂是Fe 2+、S 2O 2-3。

高中化学一轮复习讲义(解析版):氧化还原反应

高中化学一轮复习讲义(解析版):氧化还原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学习目标】1. 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2. 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规律3. 氧化还原反应的配平与计算◆感知高考1.[2020·浙江7月选考,10]反应2222MnO 4HCl()MnCl Cl 2H O +++加热浓↑中,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是( )A. 1:2B. 1:1C. 2:1D. 4:1 【答案】B【解析】由反应方程式可知,反应物MnO 2中的Mn 元素的化合价为+4价,生成物MnCl 2中Mn 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反应物HCl 中Cl 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生成物Cl 2中Cl 元素的化合价为0价,故MnCl 2是还原产物,Cl 2是氧化产物,由氧化还原反应中得失电子守恒可知,n (Cl 2):n (MnCl 2)=1:1,B 符合题意;故仅B 选项符合题意。

2. [2020·新课标Ⅰ节选]钒具有广泛用途。

黏土钒矿中,钒以+3、+4、+5价的化合物存在,还包括钾、镁的铝硅酸盐,以及SiO 2、Fe 3O 4。

采用以下工艺流程可由黏土钒矿制备NH 4VO 3。

“酸浸氧化”中,VO +和VO 2+被氧化成2VO +,同时还有___________离子被氧化。

写出VO +转化为2VO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

【答案】 Fe 2+ VO ++MnO 2+2H +=+2VO +Mn 2++H 2O【解析】黏土钒矿中,钒以+3、+4、+5价的化合物存在,还包括钾、镁的铝硅酸盐,以及SiO 2、Fe 3O 4,用30%H 2SO 4和MnO 2“酸浸氧化”时VO +和VO 2+被氧化成+2VO ,Fe 3O 4与硫酸反应生成的Fe 2+被氧化成Fe 3+,“酸浸氧化”中,钒矿粉中的Fe 3O 4与硫酸反应生成FeSO 4、Fe 2(SO 4)3和水,MnO 2具有氧化性,Fe 2+具有还原性,则VO +和VO 2+被氧化成+2VO 的同时还有Fe 2+被氧化,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MnO 2+2Fe 2++4H +=Mn 2++2Fe 3++2H 2O ;VO +转化为+2VO 时,钒元素的化合价由+3价升至+5价,1molVO +失去2mol 电子,MnO 2被还原为Mn 2+,Mn 元素的化合价由+4价降至+2价,1molMnO 2得到2mol 电子,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原子守恒和电荷守恒,VO +转化为+2VO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VO ++MnO 2+2H +=+2VO +Mn 2++H 2O ,故答案为:Fe 2+,VO ++MnO 2+2H +=+2VO +Mn 2++H 2O ;◆核心知识1.氧化还原反应(1)特征:有元素化合价变化(判断依据)。

高考化学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和规律(解析版)

高考化学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和规律(解析版)

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和规律【核心素养分析】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建立氧化还原反应的观点,掌握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结合常见的氧化还原反应理解有关规律;通过分析、推理等方法认识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和实质,建立氧化还原反应计算和配平的思维模型。

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认识科学探究是进行科学解释和发现。

创造和应用的科学实践活动;能从氧化还原反应的角度,设计探究方案,进行实验探究,加深对物质氧化性、还原性的理解。

【重点知识梳理】知识点一 氧化还原反应的相关概念 一、氧化还原反应1.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和特征2.氧化还原反应的相关概念及其关系例如,反应MnO 2+4HCl(浓)=====△MnCl 2+Cl 2↑+2H 2O 中,氧化剂是MnO 2,还原剂是HCl ,氧化产物是Cl 2。

生成1 mol Cl 2时转移电子数目为2N A ,被氧化的HCl 的物质的量是2_mol ,盐酸表现的性质是酸性和还原性。

【特别提醒】元素由化合态变为游离态时,该元素不一定被还原。

如:Cu 2+→Cu 时,铜元素被还原,Cl -→Cl 2时,氯元素被氧化。

3.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转移的表示方法(1)双线桥法①表示方法写出Cu与稀硝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用双线桥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②注意事项a.箭头指向反应前后有元素化合价变化的同种元素的原子,且需注明“得到”或“失去”。

b.箭头的方向不代表电子转移的方向,仅表示电子转移前后的变化。

c.失去电子的总数等于得到电子的总数。

(2)单线桥法①表示方法写出Cu与稀硝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用单线桥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②注意事项a.箭头从失电子元素的原子指向得电子元素的原子。

b.不标“得到”或“失去”,只标明电子转移的总数。

c.线桥只出现在反应物中。

4.一些特殊物质中元素的化合价5.氧化还原反应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间的关系(1)有单质参与的化合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

(2)有单质生成的分解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

高考化学讲义氧化还原反(含解析)

高考化学讲义氧化还原反(含解析)

目夺市安危阳光实验学校第三节氧化还原反应1.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电子的转移。

2.了解常见的氧化还原反应。

会判断有关概念。

(中频)3.掌握常见氧化还原反应的配平和相关计算。

(高频)氧化还原反应1.氧化还原反应有关概念和本质2.氧化还原反应与其他反应间的关系(1)与四种基本类型的关系(2)与电极反应的关系:①原电池:负极—氧化反应,正极—还原反应;②电解池:阳极—氧化反应,阴极—还原反应。

常见的氧化剂、还原剂及其产物1.常见氧化剂(1)某些活泼的非金属单质:如Cl2,一般被还原为Cl-。

(2)元素处于高价态的物质:如浓硫酸,一般被还原为SO2。

(3)过氧化物:如H2O2,一般被还原为H2O。

2.常见还原剂(1)活泼的金属单质:如Zn,一般被氧化为Zn2+。

(2)某些活泼的非金属单质:如H2,一般被氧化为H2O。

(3)元素处于低价态的物质:如CO,一般被氧化为CO2。

3.电子转移的表示方法(1)单线桥法用单线箭头从被氧化(失电子,化合价升高)的元素指向被还原(得电子,化合价降低)的元素,标明电子数目,不需注明得失。

如MnO2与浓盐酸反应中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可表示为:(2)双线桥法用双线箭头按被氧化和被还原的元素分别从反应物指向生成物(同种元素),并注明得失及电子数目。

如Cl2和NaOH反应中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可表示为:1.易误诊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有单质参加或有单质生成的化学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 )(2)氧化还原反应中有一种元素被氧化时,一定有另一种元素被还原( )(3)某元素从游离态变为化合态,该元素可能被氧化也可能被还原( )(4)非金属阴离子只具有还原性,金属阳离子只具有氧化性( )(5)金属原子失电子越多,还原性越强( )(6)浓H2SO4具有强氧化性,SO2具有还原性,故浓H2SO4不能干燥SO2( )【答案】(1)×(2)×(3)√(4)×(5)×(6)×2.反应4HCl(浓)+MnO2=====△MnCl2+Cl2↑+2H2O中,氧化剂是________,氧化产物是________,生成1 mol Cl2时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被氧化的HCl的物质的量是________。

2024届高三化学高考备考一轮复习: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和规律课件

2024届高三化学高考备考一轮复习: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和规律课件

2.反应先后规律 (1)同时含有几种还原剂时―加―入―氧――化―剂→将按照还原性由强到弱的 顺序依次反应。如:在 FeBr2 溶液中通入少量 Cl2 时,因为还原性: Fe2+>Br-,所以 Cl2 先与 Fe2+反应。 (2)同时含有几种氧化剂时――加―入―还―原―剂―→将按照氧化性由强到弱 的顺序依次反应。如在含有 Fe3+、Cu2+、H+的溶液中加入铁粉,因 为氧化性:Fe3+>Cu2+>H+,所以铁粉先与 Fe3+反应,然后依次与 Cu2+、H+反应。
B
A.实验①能够证明 Cl-具有还原性 B.上述实验能够证明氧化性:Cl2>Br2 C.上述实验能够证明氧化性:MnO- 4 >Cl2>Fe3+>I2 D.由上述实验也可推测氯气能使湿润的淀粉-KI 试纸变蓝
5.某校同学为探究Br2、I2和Fe3+的氧化性强弱,进行了如下实 验:
实 验 ① : 取 少 量 KI 溶 液 于 试 管 中 , 先 加 入 溴 水 , 振 荡 , 再 加 入 CCl4,振荡后静置,观察到下层液体呈紫红色; 实验②:取少量FeSO4溶液于试管中,先加入溴水,振荡,再继续 滴加两滴KSCN溶液,振荡,观察到溶液呈红色。 (1)写出实验②中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常见氧化剂和还原剂 (1)常见氧化剂 常见氧化剂包括某些非金属单质、含有高价态元素的化合物等。 如:
(2)常见还原剂 常见还原剂包括活泼的金属单质、非金属阴离子及含低价态元素的 化合物、低价金属阳离子、某些非金属单质及其氢化物等。如:
5.电子转移的两种表示方法 (1)双线桥法:标变价―→画箭头―→标得失―→定数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讲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及应用1、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规律并运用其解题。

2、利用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原理判断氧化还原产物,正确书写出氧化还原反应化学方程式。

3、会利用化合价升价法对氧化还原反应进行配平。

4、能利用得失电子守恒原理进行相关计算。

一、氧化还原反应基本规律及应用1、价态律当元素具有可变化合价时,一般处于最高价态时只具有氧化性,处于最低价态时只具有还原性,处于中间价态时既具有氧化性又具有还原性。

如:浓H2SO4的S只具有氧化性,H2S 中的S只具有还原性,单质S既具有氧化性又具有还原性。

2、强弱律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强氧化剂+强还原剂=弱氧化剂(氧化产物) +弱还原剂(还原产物),即氧化剂的氧化性比氧化产物强,还原剂的还原性比还原产物强。

如由反应2FeCl3+2KI=2FeCl2+2KCl+I2可知,FeCl3的氧化性比I2强,KI的还原性比FeCl2强。

一般来说,含有同种元素不同价态的物质,价态越高氧化性越强(氯的含氧酸除外),价态越低还原性越强。

如氧化性:浓H2S04 >SO2(H2SO3)> S;还原性:H2S>S>SO2。

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从左到右单质的还原性逐渐减弱,阳离子(铁指Fe2+)的氧化性逐渐增强。

3、优先律在浓度相差不大的溶液中:(1)同时含有几种还原剂时―――――→加入氧化剂将按照还原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依次反应。

如向FeBr 2溶液中通入少量Cl 2时,因为还原性Fe 2+>Br -,所以Fe 2+先与Cl 2反应。

(2)同时含有几种氧化剂时―――――→加入还原剂将按照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依次反应。

如在含有Fe 3+、Cu 2+的溶液中加入铁粉,因为氧化性Fe 3+>Cu 2+,所以铁粉先与Fe 3+反应,然后再与Cu 2+反应。

4、价态归中规律含不同价态同种元素的物质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时,该元素价态的变化一定遵循“高价十低价→中间价”而不会出现交错现象。

同种元素不同价态之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时可总结为:价态相邻能共存,价态相间能归中,归中价态不交叉,价升价降只靠拢。

5、歧化反应规律发生在同一物质分子内、同一价态的同一元素之间的氧化还原反应,叫做歧化反应。

其反应规律是:所得产物中,该元素一部分价态升高,一部分价态降低,即“中间价→高价十低价”。

具有多种价态的元素(如氯、硫、氮和磷元素等)均可发生歧化反应。

【典型例题1】【百强校·2020届固原一中12月月考】向含SO 32-、Fe 2+、Br -、I -各0.1 mol的溶液中通入标准状况下的Cl 2,通入Cl 2的体积和溶液中相关离子的物质的量的关系图正确的是 ( )【点评】确定离子反应发生的先后顺序是解题的关键,因此需要熟练掌握常见离子的氧化性、还原性强弱,依据氧化剂首先氧化还原性最强的离子,还原剂优先还原氧化性最强的离子结合题干和图像分析解答即可。

【迁移训练1】【湖南常德一中2020届第三次月考】FeCl 3,CuCl 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铁粉,充分反应后仍有固体存在,则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A .溶液中一定不含Cu 2+B .加入KSCN 溶液一定不变红色C .溶液中一定含Fe 2+D .剩余固体中一定含Cu二、氧化还原方程式的书写及配平1、推断反应物和产物根据氧化还原反应的原理,即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同时发生,以及归中原理判断氧化剂和还原剂,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

2、配平(1)配平原则①电子得失守恒:反应中还原剂失去电子总数(化合价升高总值)与氧化剂得到的电子总数(化合价降低总值)①质量守恒: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相同,各元素的原子个数相等。

①电荷守恒:若为离子反应,反应前后离子所带正负电荷总数相等。

(2)配平步骤(以高锰酸钾和浓盐酸反应制氯气为例):①标出化合价变化了的元素的化合价。

如:+7 -1 +4 0KMnO 4+HCl==KCl+MnCl 2+Cl 2↑+H 2O①根据元素存在的实际形式调整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的物质的系数,使之成1:1的关系。

如:+7 -1 +4 0KMnO 4+2HCl==KCl+MnCl 2+Cl 2↑+H 2O①2+Cl 2↑+H 2O↑2×①①根据化合价升降总数相等确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

如:2KMnO 4+10HCl==KCl+2MnCl 2+5Cl 2↑+H 2O①利用元素守恒,用观察方法配平没有参加氧化还原反应的其他物质的系数。

如:2KMnO 4+16HCl==2KCl+2MnCl 2+5Cl 2↑+8H 2O①检查方程式两边各原子的个数是否相等,离子方程式还要检查方程式两边的离子所带的电荷数是否相等。

3、缺项补项在配平中缺项,一般通过质量守恒可以判断,更多时候考查H和O的缺项,如左边O 多,可以采用O+2H+→H2O或O+H2O→2OH-;左边少O,可以H2O→2H++O或2OH-→H2O+O。

【配平四技巧】(1)正向配平法适合反应物分别是氧化剂、还原剂的反应,配平按以下五步进行。

标明反应前后化合价有变化的元素的化合价通过求最小公倍数使化合价升降总数相等确定氧化剂与还原剂的化学计量数用观察法配平其他物质的化学计量数检查质量、电荷、电子是否分别守恒(2)逆向配平法适用于一种元素的化合价既升高又降低的反应和分解反应中的氧化还原反应。

先确定生成物的化学计量数,然后再确定反应物的化学计量数。

如:由于S的化合价既升高又降低,而且升降总数相等,所以K2S的化学计量数为2,K2SO3的化学计量数为1,然后确定S 的化学计量数为3,即3S +6KOH(浓)=====①2K 2S +K 2SO 3+3H 2O 。

(3)奇数配偶法适用于物质种类少且分子组成简单的氧化还原反应。

如S +C +KNO 3——CO 2↑+N 2↑+K 2S ,反应物KNO 3中三种元素原子数均为奇数,而生成物中三种元素的原子数均为偶数,故可将KNO 3乘以2,然后用观察法配平得: S +3C +2KNO 3===3CO 2↑+N 2↑+K 2S(4)缺项配平对于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所缺物质往往是酸、碱或水;如果是离子方程式,所缺物质往往是H +、OH -或水。

可以根据质量守恒先写出所缺物质,再用其他守恒法配平。

如果无法确定所缺物质,可先依据元素化合价的升降相等原则将已知的物质配平,然后再根据质量守恒确定所缺物质的化学式及化学计量数。

【典型例题2】【辽宁师大附中2020届10月月考】已知氧化性Br 2>Fe 3+。

FeBr 2溶液中通入一定量的Cl 2,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a Fe 2++b Br -+c Cl 2→d Fe 3++ e Br 2+f Cl -下列选项中的数字与离子方程式中的a 、b 、c 、d 、e 、f 一一对应,其中不符合反应实际的是 ( )A 、2 4 3 2 2 6B 、0 2 1 0 1 2C 、2 0 1 2 0 2D 、2 2 2 2 1 4【点评】化学方程式的配平,首先判断该反应是否为氧化还原反应,若为氧化还原反应,则先根据得失电子守恒配平氧化剂、还原剂、氧化产物、还原产物的系数,再根据电荷守恒,配平方程式中离子的系数,最后根据质量守恒定律配平其余物质的系数。

【迁移训练2】NaNO 2因外观和食盐相似,又有咸味,容易使人误食中毒.已知NaNO 2能发生如下反应:2NaNO 2+4HI═2NO↑+I 2+2NaI+2H 2O .(1)上述反应中氧化剂是.(2)根据上述反应,鉴别NaNO2和NaCl.可选用的物质有:①水①碘化钾淀粉试纸①淀粉①白酒①食醋,你认为必须选用的物质有(填序号).(3)某厂废液中,含有2%~5%的NaNO2,直接排放会造成污染,下列试剂能使NaNO2转化为不引起二次污染的N2的是.A.NaCl B.NH4Cl C.HNO3D.浓H2SO4(4)请配平以下化学方程式Al+ NaNO3+ NaOH═ NaAlO2+ N2↑+ H2O若反应过程中转移5mol 电子,则生成标准状况下N2的体积为L.考点一:氧化还原反应规律的应用1.反应先后规律的应用同一氧化剂与含多种还原剂(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溶液反应时,首先被氧化的是还原性最强的物质;同一还原剂与含多种氧化剂(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溶液反应时,首先被还原的是氧化性最强的物质。

2.价态归中规律思维模型含不同价态同种元素的物质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时,该元素价态的变化一定遵循“高价+低价―→中间价”,而不会出现交叉现象。

例如,不同价态硫之间可以发生的氧化还原反应是如反应KClO3+6HCl===KCl+3Cl2↑+3H2O中,转移的电子数为5,而非6。

3.歧化反应规律思维模型“中间价→高价+低价”。

具有多种价态的元素(如氯、硫、氮和磷元素等)均可发生歧化反应,如:Cl2+2NaOH===NaCl+NaClO+H2O。

【典型例题3】已知:2Fe + 3Br2 = 2FeBr3,Fe2+的还原性大于Br-。

现有16.8 g铁和0.3 mol Br2反应后加入水得到澄清溶液后,通入a mol Cl2。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当a = 0.1时,发生的反应为2Fe2++Cl2=2Fe3++2Cl-B.当a = 0.45时,发生的反应为2Fe2++4Br-+3Cl2=2Fe3++2Br2+6Cl-C.若溶液中Br-有一半被氧化时,c(Fe3+): c(Br-):c(Cl-) =1:1:3D.当0<a<0.15时,溶液中始终满足2c(Fe2+)+3c(Fe3+)+c(H+)=c(Cl-)+c(Br-)+ c(OH-)【点评】根据题中信息分析,要善于利用氧化还原反应中的守恒规律、价态变化规律、强弱规律、难易规律去分析特征元素的化合价变化,得出合理答案。

【迁移训练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HClO中氯元素化合价比HClO4中氯元素化合价低,所以HClO4的氧化性强B.已知①Fe + Cu2+= Fe2++ Cu ① 2Fe3++ Cu = 2Fe2+ + Cu2+,则氧化性强弱顺序为:Fe3+>Cu2+>Fe2+C.已知还原性:B->C->D-,反应2C-+ D2 = 2D-+ C2和反应2C-+ B2 = 2B-+C2都能发生D.具有强氧化性和强还原性的物质放在一起就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考点二:氧化还原方程的书写及配平1、未知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书写技巧(第1步:根据氧化还原顺序规律确定氧化性最强的为氧化剂,还原性最强的为还原剂;根据化合价规律及题给信息和已知元素化合物性质确定相应的还原产物、氧化产物;根据氧化还原反应的守恒规律确定氧化剂、还原剂、还原产物、氧化产物的相应化学计量数。

第2步:根据溶液的酸碱性,通过在反应方程式的两端添加H+或OH-的形式使方程式两端的电荷守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