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学试题

合集下载

气象与气候学试题及答案

气象与气候学试题及答案

气象与气候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气象学中,大气压力的基本单位是什么?A. 帕斯卡(Pa)B. 百帕(hPa)C. 千帕(kPa)D. 标准大气压(atm)答案:B2. 以下哪项不是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A. 纬度B. 海洋C. 地形D. 人类活动答案:D3. 热带气旋在哪个气压带形成?A. 赤道低压带B. 副热带高压带C. 极地低压带D. 极地高压带答案:A4. 以下哪种云属于低云族?A. 高积云B. 层积云C. 卷云D. 雨层云答案:B5. 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A. 太阳辐射增强B. 大气污染C. 温室气体排放增加D. 地球轨道变化答案:C6. 气象学中,风向是指什么?A. 风的起点B. 风的去向C. 风的来向D. 风的速度答案:C7. 以下哪个现象不属于天气现象?A. 霜冻B. 龙卷风C. 火山爆发D. 雷暴答案:C8. 世界上最长的纬向气候分类带是什么?A. 热带B. 亚热带C. 温带D. 寒带答案:C9. 以下哪种现象不属于气候系统?A. 大气圈B. 水圈C. 岩石圈D. 生物圈答案:C10. 气象学中,相对湿度是指什么?A. 空气中水蒸气含量与饱和水蒸气含量的比值B. 空气中水蒸气含量与总气体含量的比值C. 空气中水蒸气含量与露点温度的比值D. 空气中水蒸气含量与气温的比值答案:A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11. 气象学中,一天中气温最低值通常出现在________。

答案:日出前后12. 根据科里奥利力的作用,北半球的风向会向右偏,南半球的风向会________。

答案:向左偏13. 气象学中,降水量是指在一定时间内,________的深度。

答案:无渗漏条件下,水平地面上降水的14. 气象观测站通常将一天分为四个主要观测时段,分别是02时、08时、14时和________。

答案:20时15. 气候类型中,地中海气候的特点是________、干夏。

气候学复习题

气候学复习题

气候学复习题气候学是研究地球气候变化及其影响的学科,它涉及天气、气象要素、气候现象、气候变化等方面的知识。

本文将回顾一些与气候学相关的基本概念和重要内容,并通过解答复习题的形式来加深对这些概念的理解。

一、选择题1. 气候是指:A. 一天的天气状态B. 气象要素在数十年甚至更长时间尺度上平均分布的状态C. 气压的变化D. 湿度的变化2. 影响地球气候的因素主要有:A. 太阳辐射、大气环流、地球自转B. 风力、地理位置、气温C. 晴雨、云雾、闪电D. 节气、昼夜、四季3. 下列哪个是地球气候系统的组成部分?A. 大气层B. 外层空间C. 水圈D. 陆地二、简答题1. 解释气候变化和天气的区别和联系。

气候变化和天气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但它们之间存在关系。

天气是指短时间尺度上大气中各种气象要素(如气温、湿度、气压、风向、风速等)的瞬时状态和变化情况。

气候变化则是指气象要素的长期统计平均值的改变,通常以30年或更长时间段为基准。

可以说,天气是气候的瞬时表现,而气候则反映了长期时间段内的天气变化趋势。

2. 什么是温室效应?它对气候变化有何影响?温室效应是指大气中的温室气体(如二氧化碳、甲烷等)对太阳辐射和地球辐射的吸收和散射作用,导致地球表面温度升高的现象。

地球表面的大气层起到温室的作用,使得地球能够维持适宜的温度范围。

然而,过量的温室气体排放导致温室效应过强,加剧了地球的气候变化。

温室气体的增加引发了全球气候变暖,导致极端天气事件增多,海平面上升,生态系统受到破坏等。

温室效应对气候变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三、问题解答1. 解释海洋对气候的影响。

海洋对气候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

海洋的大体积和高比热性质使其能够吸收和释放大量的热量,从而调节了气候的变化。

海洋蓄热能力比陆地高,可以吸收大气的过热能量,减缓了地球气温的升高速度,使气候趋于稳定。

此外,海洋的水循环也对气候起着重要的作用。

海洋蒸发释放水蒸气到大气中,形成云和降水,影响降水分布和气候类型。

《气候学概论》考试试题

《气候学概论》考试试题

《气候学概论》考试试题姓名:单位:一、名词解释(30分)1、气候系统2、气候强迫因子3、太阳常数4、季风5、厄尔尼诺6、南方涛动二、填空(20分)1、我国气候的三大特点是:、和。

2、大气顶的辐射平衡是指与的平衡。

地球表面吸收了太阳短波辐射后,为了维持其能量平衡,必须有相等的辐射能量离开地面,包括三部分:、以及。

3、受地球自转科氏力的作用,实际大气运动时在北半球向偏,南半球向偏,科氏力随纬度的增大而。

因此,实际的大气环流并非简单的,而是。

4、对于引起第四纪气候变化的原因,早在19世纪40年代,天文学家提出用轨道要素的变化来解释。

所谓地球轨道三要素是指、和。

5、造成上个最大冰期气候的主要原因是和。

6、ENSO是气候系统内大尺度相互作用的产物。

三、选择题(20)1.多云的夜晚通常比晴朗的夜晚要温暖,其原因是:()A大气吸收了可见光的缘故B大气逆辐射增强的缘故C大气对太阳辐射有削弱作用D地面辐射增强的缘故2.形成东亚季风的重要原因是:()A副热带高气压带的控制B太阳辐射使地球各纬度热量不均C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D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3.形成气候的基本因素是:A大气环流B太阳辐射C地面状况D人类活动4.地面发射的长波辐射与地面吸收的大气逆辐射之差,称为:()A地面辐射差额B地面净辐射C地面有效辐射D地面长波辐射5.能够大量吸收太阳紫外线,被誉为“地球生命的保护伞”的大气成分是:A氧气B氮C二氧化碳D臭氧四、简答题(30分)1.影响气候系统的强迫因子有哪些?分类并简述其影响气候系统的时间尺度。

2.洋流与大气环流的关系是什么?3.什么是气候系统的反馈过程,以及正反馈和负反馈?雪冰反照率/温度反馈是正反馈还是负反馈,为什么?。

气候学考试试题

气候学考试试题

气候学考试试题一、选择题1. 气候是指一定地区一定时期内的()变化。

A. 短期B. 长期C. 平均D. 快速2. 某地区夏季气温持续偏高,降水量明显减少,这种情况属于()变化。

A. 气候B. 天气C. 季节D. 气象3. 下列哪种气候类型主要分布在赤道附近地区?A. 热带雨林气候B. 温带季风气候C. 高山气候D. 极地寒冷气候4. 气温随着海拔升高而逐渐下降的现象属于()变化。

A. 纬度B. 海拔C. 经度D. 季节5. 下列哪种因素对气候影响最大?A. 太阳辐射B. 大气环流C. 海洋运动D. 地表地形二、判断题1. 气候和天气是相同的概念。

2. 世界上极端气候现象主要发生在赤道附近地区。

3. 大陆性气候的冬季持续时间一般较短。

4. 气候的形成只与经度有关,与纬度无关。

5. 水域面积较大的地区气温波动较小。

三、简答题1. 请简述气候和天气的区别。

2. 什么是气候带?气候带的划分主要依据是什么?3. 简述大陆性气候和海洋性气候的区别及各自特点。

4. 为什么赤道地区气候炎热多雨,而极地地区气候寒冷干燥?5. 影响气候的因素有哪些?其中哪些因素对气候影响最大?四、论述题气候变暖是当前全球环境问题中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你认为全球气候变暖对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有哪些影响?请从社会经济、生态环境等方面展开讨论。

五、解答题请根据所学气候知识,自选一个国家或地区,分析其气候类型及气候特征,并就该地区的气候对当地经济、文化和生活等方面产生的影响进行分析。

六、综合题结合气候学理论和实际情况,以我国南方地区气候变化为例,探讨我国气候变化的原因及对策。

以上为本次气候学考试试题,请同学们按要求认真作答。

祝各位考试顺利!。

考研气候学试题及答案

考研气候学试题及答案

考研气候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以下哪个因素不是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A. 纬度位置B. 海陆分布C. 人类活动D. 地球的形状2. 气候类型中,热带雨林气候的特点是什么?A. 年均温高,年降水量少B. 年均温低,年降水量多C. 年均温高,年降水量多D. 年均温低,年降水量少3. 根据柯本气候分类法,以下哪个地区属于地中海气候?A. 撒哈拉沙漠B. 亚马逊盆地C. 加利福尼亚海岸D. 印度次大陆4. 以下哪个现象与全球变暖无关?A. 冰川融化B. 海平面上升C. 臭氧层破坏D. 极端天气事件增多5. 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区?A. 欧洲大陆B. 亚洲东部和南部C. 非洲中部D. 北美洲西部6. 以下哪个是气候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A. 大气圈B. 岩石圈C. 生物圈D. 水圈7. 以下哪个现象不属于厄尔尼诺的影响?A. 东南亚干旱B. 澳大利亚洪水C. 加拿大暖冬D. 南美洲西海岸洪水8. 以下哪个因素对城市气候影响最大?A. 城市绿化A. 城市建筑密度B. 城市交通流量D. 城市人口密度9. 以下哪个是全球气候模式的主要驱动力?A. 太阳辐射B. 地球自转C. 地球公转D. 月球引力10. 以下哪个现象与气候变化无关?A. 物种迁移B. 冰川融化C. 火山爆发D. 季节变化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1. 气候系统包括大气圈、水圈、______、岩石圈和生物圈。

12. 根据柯本气候分类法,气候类型是根据______、温度和降水量来分类的。

13. 季风气候的形成主要受______和______的共同影响。

14. 极端气候事件增多是______变化的一个重要表现。

15. 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主要表现在______、土地利用变化和大气污染物排放等方面。

16. 厄尔尼诺现象会导致某些地区出现______现象,而拉尼娜现象则会导致相反的气候异常。

17. 冰川融化会导致______上升,进而影响全球气候和生态系统。

(完整word版)《气象学与气候学》期末考试卷及答案

(完整word版)《气象学与气候学》期末考试卷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 共20分。

)1.干空气:2.水汽压:3.降水:4.大气逆辐射:5.位温:6.雾:7.气团:8.温带气旋:9.赤道辐合带:10.气候变化:二、填空题(每空1分, 共20分)1.气温直减率的数值是 , 干空气的平均分子量是。

2.1个标准大气压相当于 mm水银柱高度,等于 hpa.3.到达地面的太阳总辐射是由太阳辐射和太阳辐射两部分构成的。

4.干绝热直减率的数值是 , 等温大气的压高方程的表达式为。

5.地转偏向力的作用(科里奥利力)只能改变空气运动的 , 而不能改变它的运动。

6.大气中的水汽凝结物有两大类, 一类是 , 另一类是。

7.饱和水汽压是随着温度的升高而显著增大的。

高温时空气的饱和水汽压 , 低温时空气的饱和水汽压。

8. 是我国有名的辐射雾区;我国高原地区迎风坡上,常见的雾属于雾。

9.反气旋控制下的天气一般是 , 气旋控制下的天气一般是。

10.山谷风是由于山地的热力因子形成的, 白天形成风;夜间形成风。

二. 读图解答: (10分)读下面的图, 回答如下问题:1.此锋是暖锋还是冷锋?2.在当地, 此锋来临时是什么天气?在当地, 此锋过境时是什么天气?在当地, 此锋过境后是什么天气?三、简答题(每小题5分, 共30分。

)1.为什么暴雨总是发生在暖季?。

2.霜和霜冻有什么区别?3.雾形成的条件有哪些?4. 降水的形成过程是怎样的?5.气候系统的结构分哪几部分?6.气团按照地理原地分为哪几类?四、论述题(共20分。

)针以当前全球气候变化, 人类当采取何种对策? (从气候变化的历史事实、当前气候变化的原因、气候变化造成的影响和气候变化对策四个方面加以论述。

答案一、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 共20分。

)1.干空气: 大气中除了固、液态微粒及水汽以外的的空气称为干洁空气。

2.水汽压: 指大气压强中的水汽分压。

3.降水: 从天空降落到地面的液态或者固态水。

4.大气逆辐射: 大气辐射中方向指向地面的这一部分大气辐射。

气象与气候学试题(含答案)

气象与气候学试题(含答案)

气象与气候学试题(含答案)一、单选题(共40题,每题1分,共40分)1、锋面属于()尺度的天气系统.A、大B、半球C、中D、洲际正确答案:C2、关于青藏高原的特点叙述正确的是OA、地球的第三极地B、以上都对C、气温日、年较差大D、气温季节变化急,春温高于秋温正确答案:B3、海洋是巨大的()贮存库。

A、S02B、N02C、C02D、02正确答案:D4、就整个地-气系统来讲,辐射差额的多年平均值()。

A、为正B、为0C、为负正确答案:B5、水平气压梯度力()等压线,并且由()。

A、垂直、低压指向高压B、平行、低压指向高压C、平行、高压指向低压D、垂直、高压指向低压正确答案:D6、平流层中的温度升高是因为OA、臭氧多B、空气运动快C、氮、氧分子多D、水汽多正确答案:A7、下列地区受寒潮影响最大的是()A、华北平原B、台湾岛、海南岛C、云贵高原D、四川盆地正确答案:A8、北半球台风发生最多的季节是()月.A、7-10B、7-8C、6-8D、5-8正确答案:A9、海洋上的降水绝大多数属于()Λ^对流雨B、地形雨C、锋面雨与气旋雨正确答案:C10、晴天夜晚至清晨,低层大气的垂直湍流运动通常将热量向输送。

A^上B、A和B都错C、A和B都对D、下正确答案:D1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大陆夏季为冷源B、海洋冬季为冷源C、海洋夏季为热源D、大陆冬季为冷源正确答案:D12、“大气的温室效应”中起作用的是()A、尘埃B、水C、大气逆辐射D、C02正确答案:C13、北半球冷气团南下变性时,不仅使所经之地降温,同时冷气团逐步升温,气温直减率,气层趋于。

A、增大、稳定B、增大、不稳定C、减小、稳定D、减小、不稳定正确答案:B14、“大气窗”的能量占地面总辐射量的()%A、30B、15C、10D、20正确答案:D15、冰雪覆盖是大气的冷源,它不仅使冰雪覆盖地区的气温—,而且通过大气环流的作用,可使远方的气温—OA、降低降低B、升高降低C、降低升高D、升高升高正确答案:A16、北半球夏季副高的强度比冬季().A^小B、不一定C、大D、一样正确答案:C17、对太阳辐射平均反射率最大的圈层物质是()A、森林B、海洋C、冰雪D、岩石正确答案:C18、()的降水是阵性的。

气候类型的试题及答案

气候类型的试题及答案

气候类型的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热带雨林气候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区?A. 非洲中部B. 亚洲东南部C. 南美洲亚马逊盆地D. 所有以上选项2. 地中海气候的特点是?A. 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暖湿润B. 全年高温多雨C. 冬季寒冷干燥,夏季温暖湿润D. 全年温差小,降水均匀3. 温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以下哪个地区?A. 欧洲西部B. 亚洲东部C. 北美洲中部D. 南美洲南部二、填空题4. 温带大陆性气候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

(冬季寒冷,夏季炎热,降水少)5. 极地气候主要分布在地球的________和________地区。

(南极,北极)三、简答题6. 请简述温带海洋性气候的特点。

温带海洋性气候的特点是全年温差小,降水分布均匀,冬季不严寒,夏季不酷热,多云雾和细雨。

7. 为什么高山气候会出现“一山有四季”的现象?高山气候会出现“一山有四季”的现象是因为随着海拔的升高,气温逐渐降低,导致不同高度的气候特征不同,从而形成了类似四季的气候变化。

四、论述题8. 描述全球变暖对气候类型分布的可能影响。

全球变暖可能导致气候类型的分布发生变化。

例如,热带地区可能会变得更加炎热,温带地区的季节性温差可能会减小,极地地区的冰川可能会融化,导致海平面上升,影响沿海地区的气候。

此外,全球变暖还可能导致某些气候类型的范围扩大或缩小,以及极端天气事件的频率和强度增加。

答案:一、1. D2. A3. B二、4. 冬季寒冷,夏季炎热,降水少5. 南极,北极三、6. 温带海洋性气候的特点是全年温差小,降水分布均匀,冬季不严寒,夏季不酷热,多云雾和细雨。

7. 高山气候会出现“一山有四季”的现象是因为随着海拔的升高,气温逐渐降低,导致不同高度的气候特征不同,从而形成了类似四季的气候变化。

四、8. 全球变暖可能导致气候类型的分布发生变化,热带地区可能会变得更加炎热,温带地区的季节性温差可能会减小,极地地区的冰川可能会融化,导致海平面上升,影响沿海地区的气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反,水汽在凝结(或凝华)时,又会放出潜热。 能使地面和大气之间、空气团与空气团之间发生 潜热交换。主要在对流层下半层起作用。
(二)气温的绝热变化
任一气块与外界之间无热量交换时的状态变化过 程叫绝热过程。大气中,作垂直运动的气块,其状 态变化接近于绝热过程。
1、干绝热过程
(1)含义:
当升、降气块内部既没有发生水相变化,又没有与外界 交换热量的过程,成为干绝热过程。
第一节大气的增温和冷却
一、海陆的增温和冷却的差异
1、影响因素 ①海陆反射率的不同:
陆面对太阳光的反射率大于水面,所以海洋吸收的 太阳能多于陆地。
②透射率和传导方式的不同: 陆地所吸收的太阳能分布在很薄的地表面上,而海
水所吸收的太阳能分布在较厚的水层中。
③蒸发情况的不同:海面蒸发量较大,失热较多, 水温不易升高。陆地情况相反。 ④比热的不同:岩石和土壤的比热小于水的比热
0.86 0.83 0.81 0.76 0.66
10℃ 0.76 0.71 0.69 0.62 0.51
0℃
0.63 0.58 0.56 0.48 0.38
10℃ 20℃
0.54 0.50 0.47 0.41
0.44 0.41 0.38
30℃ 0.38
γm随温度升高和气压减小而减小!
3、干、湿绝热线的比较
2)热带型:
一年中有一个最高和一个最低值,年较差不大
3)温带型:
有一个最高值,出现在夏至后的7月,一个最低值,出现在冬 至后的1月,年较差较大,随纬度的增大而增大。
4)极地型:
一年中也是一次最高值和一次最低值,冬季长而冷,夏季短而 暖,年较差很大。
二、气温的非周期性变化 气温除了由于太阳辐射的变化而引起的周
3、湍流逆温 由于低层空气
的湍流混合而形 成的逆温,称为 湍流逆温。
4、

水面上,会发生
接触冷却作用,
愈近地表面的空
气降温愈多,而
上层空气受冷地
表面的影响小,
降温较少,于是
产生逆温现象
逆温层 湍流层
温度 平流逆温的形成
5、下沉逆温 当某一层空气
发生下沉运动 时,下沉到某 一高度上,空 气层顶部的温 度高于底部的 温度,而形成 逆温
-90℃,南极
北极
撒哈拉沙漠
黄沙湮没的绿洲
我国实测最低气温 -53℃,黑龙江漠河
漠河
我国实测最高气温48.9℃,新疆吐鲁番
火焰山
二、对流层中气温的垂直分布 1、基本特征
在一定条件下,对流层中也会出现气温随高度增 高而升高的现象,称之为逆温 。
2、辐射逆温
由于地面强烈辐射冷却而形成的逆温,称为辐射逆温。 辐射逆温厚度从数十米到数百米,在大陆上常年都可出现, 以冬季最强。 在山谷与盆地区域,由于冷却的空气还会沿斜坡流入低谷和 盆地,因而常使低谷和盆地的辐射逆温得到加强,往往持续数 天而不会消失。
冰川加速消融
长江源——格拉丹冬雪山
北极冰盖加速消融1
北极冰盖加速消融2
北极冰盖加速消融3
★卫星照片揭示南极冰架 50亿立方冰体崩塌全过程
2002年3月
原来空的海湾
冰架崩落
冰体充满海湾
冰山向外漂移
◆ 图瓦卢
全球第一个国家因海平面上升而迁国
南太平洋岛国图瓦卢,由九个环状珊瑚小岛构成, 总面积只有 26 km2,最高海拔 <4.5 m,总人口 1.1 万人。 专家预言,如果地球环境继续恶化,在五 十年之内,图瓦卢九个小岛将全部没入海中。图瓦卢 人民成了名符其实的 “环境难民”,从 2002 年起正 式举国迁往新西兰。
三、不稳定能量
气层中可使单位质量空气块离开初始位置后作加速运动的 能量叫作不稳定能量。
气层提供给气块不稳定能的类型:
1、不稳定型能量
气块受到向上的冲击运动, 温度高于周围大气的温度, 气块不断向上运动,温差越
B P
+
+
+
层结曲线
+
状态曲线
大,不稳定能量越多,运动 越明显。
0
A
P0
正不稳定能量
T
2、稳定型能量
B —自由对流高度


P0
0
T
潜在不稳定能量
四、位势不稳定
在实际大气中,有时整层空气会被同时抬升,在 上升过程中,气层的稳定情况也会发生变化,这样造 成的气层不稳定,称为位势不稳定。
某一气层,下层湿度大,上层湿度小,抬升过程 中,所以下层气温的降低速度小于上层气温的降低 速度,导致气层内部γ增大,当γ> γm时,则不稳 定。
3、结论 (1)γ愈大,大气愈不稳定;γ愈小,大气愈稳定 (2)当γ<γm时,由于γm<γd,不论空气是否达到 饱和,大气总是处于稳定状态的,因而称为绝对稳定; 当γ>γd时则相反,因而称为绝对不稳定 (3)当γd>γ>γm时,对于湿空气来说,大气是处 于不稳定状态的;对于未饱和空气来说,大气又是处 于稳定状态的。称为条件性不稳定状态。
干绝热直减率近于常数,呈 H 一直线,由于γm<γd ,湿绝
热线在干绝热线的右方,并且
下部温度高,γm小,上部温 度低,γm大,因此形成上陡 下缓的曲线,到高空,水汽凝
结越来越多,含量越来越少,
0
两者相接近,趋于平行。
γm γd
T
同一时间对同一气团而言,温度的变化 是绝热过程和非绝热过程两者共同作用引起 的,一般而言,当空气停滞或在地面作水平 运动时,非绝热变化是主要的;当气团作升 降运动时,绝热变化是主要的。
气块受冲击力 作用上升,温度 低于周围空气温 度,抑制气块上 升。
B P


层结曲线
状态曲线 —

A
P0
0
T
负不稳定能量
3、潜在稳定型能量
只要在P0高度上有较 强的对流冲击力,使气 块抬升到B 点以上,上 升气块的温度就高于周 围气温,从而获得上升 加速度,对流充分发展。
E
+
+ 状态曲线
+
层结曲线 +
(2)干绝热方程(泊松方程):
例:P0=1000hPa,T0=273K 则当气压为1050hPa时,T=276.7K 当气压为900hPa时,T=265K
(3)干绝热直减率
干空气和未饱和湿空气气块绝热上升单位高度时的 温度降低值叫干绝热直减率。用γd表示。
γd≈1℃/100m
2、湿绝热过程
(1)含义: 气块在变化过程中,与外界无热量的交换,但发生水相的
变化,称为湿绝热过程。 (2)湿绝热直减率
气块在湿绝热变化过程中,其温度随高度的递减率叫湿绝 热直减率,用γm表示。γm<γd , γm不是常数,而是气压和温度的函数。
湿绝热直减率(度/百米)
气压
1000 800 700 500 300
-30℃
0.93 0.92 0.91 0.89 0.85
-20℃
极端温度:
根据记录,世界上绝对最低气温出现在东西伯利 亚的维尔霍扬斯克和奥伊米亚康,分别为-69.8℃ 和-73℃,1962年在南极记录到新的世界最低气 温为-90℃。世界绝对最高气温出现在索马里境 内,为63℃。
在我国境内,绝对最高气温出现在新疆维吾尔自 治区的吐鲁番,达到48.9℃。绝对最低气温在黑龙 江省的漠河,1968年2月13日测得-52.3℃
下一个会轮到谁呢? 基里巴斯、库克群岛、瑙鲁和西萨摩亚,以
及马尔代夫等由珊瑚礁构成的低地岛国,也面临 着同图瓦卢一样的威胁。
图瓦卢
印度洋岛国马尔代夫
1190个珊瑚岛所构成的群岛小国 平均海拔只有 1 米,人口 28 万
2、气温的年变化 北半球中、高纬度内陆的气温以7月为最高,1
月为最低。海洋上的气温以8月为最高,2月为最 低。 气温年较差:
一年中月平均气温的最高值与最低值之差,称为 气温年较差。 气温年较差随纬度增大而增大 陆上气温年较差比海洋大
气温的年变化按纬度可分为四种类型:
1)赤道型:
一年中有两个最高值:出现在春分、秋分之后;两个最低值: 出现在冬至、夏至之后,年较差小。
2、差异 大陆受热快,冷却也快,温度升降变化大。而海
洋上则温度变化缓慢
二、空气的增温和冷却


空 气






空气与外界有热量 交换
非绝热变化
外界压力对空气作 功导致空气膨胀、 收缩
绝热变化
(一)气温的非绝热变化
1、传导 依靠分子的热运动将能量从一个分子传递给另一
分子,从而达到热量平衡的传热方式 。 2、辐射
气团受力后不加速不减速
气层对气团是稳 定的
气层对气团是不 稳定的
气层对气团是中 性的
➢当空气气块温度比周围空气温度高,即Ti>T,则它将受到 向上的加速度; ➢当空气气块温度比周围空气温度低,即Ti<T,则受到向 下的加速度; ➢当空气气块温度和周围空气温度相同,即Ti=T,垂直运 动不会发展。
二、判断大气稳定度的基本方法
第三节 大气温度随时间的变化
一、气温的周期性变化 1、气温的日变化
近地层气温日变化的特征是:最高值,一般出现在午后 14时左右;最低值,一般出现在日出前后。 气温日较差(反映气温日变化的程度):
一天中气温的最高值与最低值之差,称为气温日较差。日 较差变化与纬度、季节等因素的关系:
日较差最大的地区在副热带,向两极减小 夏季大于冬季 海洋上小于大陆 盆地和谷地大于小山峰等凸出地形区 沙漠地区大,潮湿地区较小 阴天较小
等温线稀疏,表示各地气温相差不大 等温线密集,表示各地气温悬殊 等温线平直,表示影响气温分布的因素少 等温线弯曲,表示影响气温分布的因素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