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版)陶艺制作模拟试卷
(完整word版)陶瓷工艺学试题库(完整版)

陶瓷工艺学试题库一.名词术语解释1.陶瓷制品——以粘土类及其它天然矿物岩石为原料,经加工烧制成的上釉或不上釉硅酸盐制品(如日用陶瓷、建筑卫生陶瓷、普通电瓷等)。
2.胎——经高温烧成后构成陶瓷制品的非釉、非化妆土部分。
3.釉——融着在陶瓷制品表面的类玻璃薄层。
4.陶瓷显微结构——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陶瓷组成相的种类、形状、大小、数量、分布、取向;各种杂种(包括添加物)与显微缺陷的存在形式、分布;晶界特征。
5.胎釉适应性——釉层与胎具有相匹配的膨胀系数,不致于使釉出现龟裂或剥落的性能。
6.实验式——表示物质成分中各种组分数量比的化学式。
陶瓷物料通常以各种氧化物的摩尔数表示。
7.坯式——表示陶瓷坯料或胎体组成的氧化物按规定顺序排列的实验式。
8.釉式——表示陶瓷釉料或釉组成的氧化物按规定顺序排列的实验式。
9.粘土矿物——颗粒大小在2µm以下,具有层状结构的含水铝硅酸盐晶体矿物。
10.粘土—一种天然细颗粒矿物集合体,主体为粘土矿物,并含有部分非粘土矿物和有机物。
与水混合具有可塑性。
11.一次粘土——母岩经风化、蚀变作用后形成的残留在原生地,与母岩未经分离的粘土。
12.二次粘土——一次粘土从原生地经风化、水力搬运到远地沉积下来的粘土。
13.高岭石——一种二层型结构的含水铝硅酸矿物(Al2O3·2S¡O2·2H2O),因首次在我国江西景德镇附近的高岭村发现而命名。
14.瓷石——一种可供制瓷的石质原料,主要矿物为绢云母和石英,或含有少量长石、高岭石和碳酸盐矿物。
15.釉石——制釉用瓷石,其矿物组成与瓷石相似,但具有较低的熔融温度,熔融物具有较好的透明度。
16.石英——天然产出的结晶态二氧化硅。
17.长石——一系列不含水的碱金属或碱土金属铝硅酸盐矿物的总称。
18.ɑ—半水石膏——石膏在水蒸气存在的条件下加压蒸煮而得到的晶体呈针状、结晶尺寸较大的半水石膏(ɑ—CaSO4·1/2H2O)。
陶瓷成型工艺技法测试考核试卷

五、主观题(本题共4小题,每题10分,共40分)
1.请简述陶瓷成型工艺中拉坯成型的基本步骤,并说明该成型方法的特点。
(答题括号)
2.描述陶瓷烧成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几种常见缺陷,并分析这些缺陷产生的原因。
(答题括号)
3.论述陶瓷釉料在陶瓷制品制作中的作用,以及如何选择合适的釉料。
A.制泥
B.成型
C.干燥
D.抛光
10.陶瓷制品在烧制过程中,以下哪种现象不会发生?()
A.体积收缩
B.重量增加
C.形状变化
D.质量减小
11.陶瓷成型工艺中,以下哪个因素会影响陶瓷制品的烧成质量?()
A.窑炉类型
B.烧成温度
C.烧成时间
D.以上都对
12.下列哪种陶瓷制品烧成温度最高?()
A.陶器
B.瓷器
C.粗陶
D.玻璃陶瓷
12.陶瓷釉料的主要成分包括哪些?()
A.硅酸
B.铝土矿
C.长石
D.氧化锌
13.以下哪些因素会影响陶瓷成型工艺中拉坯成型的质量?()
A.泥料的湿度
B.拉坯机的转速
C.操作者的技术水平
D.环境温度
14.陶瓷制品的干燥过程中,以下哪些措施可以防止开裂?()
A.控制干燥速度
B.提高环境湿度
C.适当增加制品厚度
D.避免急剧的温度变化
15.以下哪些方法可以用来检测陶瓷制品的干燥程度?()
A.观察颜色变化
B.称重
C.敲击听声
D.使用专业仪器
16.陶瓷制品的烧成过程中,以下哪些因素会影响热膨胀系数?()
A.陶瓷原料
B.烧成温度
陶瓷成型基础模拟题

《陶瓷成型基础》模拟题一.填空题1.将陶瓷坯料制成具有一定形状和规格的坯体的工作过程。
陶瓷器成型方法有:可塑成型、注浆成型和干压成型等成型方法。
2.石膏模型的弱点是使用寿命短,耐热性差,塑料模型未能大量使用是因为模型使用温度也比较低,素陶模型目前还无法用于生产是由于尺寸的一致性差,甚至发生变形,而整体又较重。
3.旋压成型分阴模成型和阳模成型两种。
阴模成型的石膏模内凹,模内放坯料,模型内壁决定坯体外形,型刀决定坯体内部形状。
多用于杯、碗等器形较大、内孔较深、口径小的产品的成型。
4.滚压成型机种类很多,按结构可分为固定式、转盘式、往复式、椭圆链式滚压成型机和万能滚压成型机;按传动机构分机械式和液压式。
5.注浆前的扣模、擦模操作要注意模型对口面必须清扫干净注意保护好模型的棱角防止磨损。
6.强化注浆方法有压力注浆、真空注浆、离心注浆和成组注浆、热浆注浆。
7.注浆成型的基本注浆方法分为单面注浆、双面注浆。
8.根据坯料的性能和含水量不同,成形方法可以分为三大类:可塑法成形、注浆法成形、压制成形。
9.日用陶瓷可塑成型方法主要有:旋压成型、滚压成型、拉坯成型、塑压成型等。
10.可塑性的定义含适量水分的泥团,在一定外力作用下产生形变而不开裂,除去外力后仍保持其形变的性能。
11.注浆方法主要有基本注浆方法、强化注浆方法、其它注浆成形方法。
12.烧成制度包括温度制度、气氛制度和压力制度。
压力制度是保证温度制度及气氛制度实现的条件。
13.模型的材料石膏模型、多孔树脂模型、无机填料模型。
14.粘接将分别成形好的陶瓷部件粘成完整坯件的操作。
有湿接和干接操作方式。
15.必须使釉处于压应力状态才能提高它的机械强度,可以使釉的膨胀系数略小于坯体来实现。
16.普通注浆成型方法空心注浆法即单面注浆;实心注浆即双面注浆。
二.名词解释石膏模用石膏为原料加工制成,供成形坯体使用的工作模具。
烧成将坯体焙烧成陶瓷制品的工艺过程。
雕镶手工雕削、镶嵌、粘接坯料而制成坯体的方法。
(完整word版)陶艺考试试题

陶艺基础期末考试题1一、填空(每小题4分,共20分)1、釉上彩的“烤花”温度一般在( 700度—900度) 之间。
2、绘制釉上彩的笔主要有( 勾线笔)、(彩笔)、(蘸色笔)、(扒笔)。
3、泥板制作陶艺最主要的特征就是容易形成较大的( 完整的表明),成型速度较快。
4、釉上彩绘画的基本表现技法是(勾填法)。
5、画没骨画的新花用老油调料,主要是蘸(樟脑油)画,因瓷釉面没有吸水性,光滑。
6、彩陶是陶艺的一种重要的装饰手法,分为(釉上彩)和(釉下彩)等形式。
二、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0分)1、中国成熟的瓷器——青瓷,最早在(A )地区出现。
A、浙江B、福建C、广东D、河南2、我国在( A )烧制成真正的瓷器。
瓷器的出现,是我国陶瓷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A、东汉晚期B、西汉晚期C、东汉时期D、东汉早期3、在以下说法中,最正确的说法是:( C )A、斗彩就是釉上五彩B、斗彩就是釉下三彩C、斗彩既是釉下彩,也是釉上彩D、斗彩就是珐琅彩4、宋代汝窑窑址在今天的(D )。
A、河南临汝B、河南平顶山C、河南开封D、河南宝丰清凉寺5、宋代定窑白瓷釉色特征为(D )。
A、灰白色B、青白色C、纯白色D、白中闪黄色6、宋代磁州窑装饰中最有代表性的作品是(D )。
A、白地绿斑B、珍珠地划花C、铁锈花D、白地黑花7、从河北省阳原县泥河湾地区发现的旧石器时代晚期的陶片来看,在中国陶器的产生距今已有( C )多年的悠久历史。
A、1700B、17000C、11700D、1170008、英语中的“CHINA”最初的意思是(D )。
A、华夏B、中华C、中国D、瓷器9、我国白瓷的起源可以上溯至( D )A、三国时期B、两晋时期C、南北朝时期D、北朝的北齐时期末期10、(B )的收藏是所有文物收藏中时间最长,数量、品种最多的一项。
A、石器B、古陶瓷C、青铜器D、玉器三、简答题(每题6分)1、刻坯装饰的步骤?用特殊的刀具在干燥的坯体上刻画出装饰纹样,然后上透明油烧成,主要步骤包括:描图、刻大形、粗刻、细刻。
陶艺制作与烧制技巧考核试卷

B.釉上彩
C.雕刻
D.印纹
9.陶艺制作中,哪些因素会影响釉料的流动性?()
A.釉料成分
B.烧制温度
C.陶器形状
D.釉料厚度
10.以下哪些做法可以提升陶器的机械强度?()
A.适当提高烧制温度
B.使用高岭土含量高的陶土
C.增加釉料层数
D.适当降低烧制温度
11.在陶艺制作中,以下哪些材料可用于改善陶土的烧制性能?()
5.烧制温度越高,陶器的收缩率越大。()
6.陶艺作品中所有的装饰都必须在烧制前完成。()
7.在陶艺烧制过程中,升温阶段可以快速进行,不需要特别注意。()
8.陶器的烧制过程中,釉料可以防止陶土与窑内气氛直接接触。()
9.刚烧制完成的陶器可以直接用水清洗。()
10.陶艺釉料中的助熔剂可以降低釉料的熔点,使其更容易熔化。()
A.长石
B.石英
C.高岭土
D.碳酸钙
12.以下哪些现象可能是陶器吸水率高的表现?()
A.陶器重量轻
B.陶器声音清脆
C.陶器表面容易附着水分
D.陶器长时间浸泡后出现裂纹
13.陶艺釉料中,以下哪些成分可以增加釉面的光泽度?()
A.氧化铅
B.氧化锌
C.氧化钡
D.氧化硅
14.以下哪些因素会影响陶艺作品的收缩率?()
A.控制拉坯速度
B.均匀干燥
C.适当升温
D.快速冷却
6.以下哪些材料可以作为釉料的成分?()
A.氧化硅
B.氧化铝
C.氧化铅
D.玻璃粉
7.陶艺烧制过程中,哪些现象可能是由于烧制不当引起的?()
A.表面出现气泡
B.釉面出现裂纹
C.陶器变形
陶瓷工艺美术技艺考核试卷

17.下列哪种陶瓷窑炉结构属于倒焰窑?()
A.隧道窑B.梭式窑C.拱式窑D.窑炉
18.陶瓷工艺美术中的“彩绘”指的是什么?()
A.在陶瓷表面施加彩料B.在陶瓷表面施加金属
C.在陶瓷表面施加玻璃D.在陶瓷表面施加塑料
19.下列哪种不属于陶瓷烧制过程中的温度区间?()
A.低温釉B.中温釉C.高温釉D.超高温釉
3.陶瓷坯体收缩不均
4.低温釉、中温釉、高温釉
5.剔刻、彩绘
6.陶瓷坯体在高温下变得致密
7.隧道窑、梭式窑、拱式窑
8.烫金、窑变
9.耐用性、美观性
10.制作工艺、材料成本、艺术价值
四、判断题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五、主观题(参考)
1.拉坯是陶瓷成型的一种基本工艺,包括取料、揉泥、拉坯、修坯等步骤。它的重要性在于能够根据设计要求制作出各种形状的陶瓷器皿,体现了工匠的技术水平和艺术创造力。
2.常见缺陷有开片、起泡、落渣等,原因包括原料杂质、成型不当、干燥不均、烧成温度控制不当等。
3.釉料的作用是保护坯体、增加美观、提高硬度。不同类型釉料特点如低温釉流动性好、高温釉结晶细腻。
4.陶瓷工艺美术在现代生活中具有高艺术价值和实用性,它不仅丰富了人们的物质生活,还提升了精神文化层次,是现代家居装饰和文化传承的重要组成部分。
3.陶瓷烧制过程中的“开片”现象通常是由于_______造成的。
4.陶瓷釉料根据烧成温度分为_______、_______和_______。
5.陶瓷装饰手法中,_______是利用刻刀在坯体上刻画图案,_______是利用釉料在坯体上形成图案。
陶艺创作与技巧模拟试题

陶艺创作与技巧模拟试题陶艺是一门古老而又饱含创造力的艺术形式,通过陶瓷材料的塑造和装饰,艺术家能够表达出自己的想法和情感。
在这份模拟试题中,我们将探索陶艺创作中的技巧和方法。
请你根据提供的题目,按照对应的格式完成以下试题。
试题一:陶艺形式与风格根据你的个人喜好和创作风格,选择一种陶艺形式(如陶盆、陶壶、陶罐等)进行创作,并解释你选择这种形式的原因。
另外,选择一种陶艺风格(如传统、现代、抽象等)进行创作,解释你选择这种风格的理由。
试题二:陶艺材料与工具选择适合你创作的陶瓷材料(如红陶、白陶、瓷砖等),并解释你选择这种材料的原因。
同时,选择适合你创作的陶艺工具(如捏土工具、转盘、刀具等),并解释你选择这些工具的理由。
试题三:陶艺技巧与表现手法选择一种陶艺技巧(如捏塑、轮盘制作、坯胎法等),描述该技巧的步骤和使用过程,并解释为什么选择这种技巧。
另外,选择一种陶艺表现手法(如刻画、贴花、彩绘等),描述该表现手法的使用方法和效果,并解释你选择这种表现手法的原因。
试题四:陶艺装饰与表达主题选择一种陶艺装饰方式(如釉彩装饰、贴花装饰、雕刻装饰等),解释该装饰方式的特点和效果,并说明你选择这种方式的理由。
另外,选择一个主题(如自然、爱、和平等)进行陶艺创作,并通过你选择的装饰方式表达出该主题的内涵和意义。
试题五:陶艺与现代社会从你对陶艺的理解和体验出发,谈谈陶艺在现代社会中的意义和价值。
阐述你认为陶艺如何与当代生活、艺术市场以及文化传承相结合,并为此提出你的建议和看法。
试题六:陶艺创作中的挑战与解决方法回顾你在陶艺创作中遇到的挑战,可以是技术难题、创作灵感不足等,详细描述挑战的具体情况。
然后,针对每个挑战提出你的解决方法,包括如何获取灵感、如何克服技术难题等,并举例说明这些解决方法的有效性。
试题七:陶艺创作的未来展望从你个人的角度出发,对陶艺创作未来的发展进行展望。
可以谈谈陶艺技术、材料以及创作手法的发展趋势,以及对陶艺艺术家的要求和期望。
技能大赛-陶艺试题

技能大赛-陶艺试题第一篇:技能大赛-陶艺试题陶艺技能大赛试题使用雕塑、泥条盘筑、雕刻三种陶艺制作工艺手法制作创意陶艺作品。
要求1、全面使用三种塑造手法,完成一座作品。
2、作品端庄大方,能够准确反映作者的表达目的,内容有思想。
3、作品内容健康积极向上,能够掌握雕塑的基本手法和表现方式,泥条制作和泥条之间连接恰当,作品有立体感、想像力,雕刻细腻,切口整齐且来龙去脉清晰明确。
4、能制作出多种肌理效果,视觉硬朗、变化丰富。
5、作品能够有寓意,有意境且充分考虑烧制需要。
第二篇:环境监测技能大赛试题[推荐]环境监测技能大赛试题为保证学校师生有一个良好健康的学习生活环境,学校委托资源与环境学院进行校园环境质量监测。
本次校园环境质量监测分为三大部分:校园水及污水监测;校园空气质量监测;校园噪声监测。
学院决定在已具备环境分析、监测知识的同学中选拨30名组成环境质量监测小组来完成这次任务,其中校园水及污水监测小组15名同学,校园空气质量监测小组10名同学,校园噪声监测6名同学。
选拨采用公开的方法,2-3名同学组成一个小组,利用3-5天时间制出校园水及污水监测、校园空气质量监测、校园噪声监测其中一项的监测方案,根据方案制订情况选拨小组成员。
监测方案要求如下:(一)校园水及污水监测1.对校园内污水及生活用水进行分类(如学生食堂用水、各实验室的污水、生活污水、自来水用水量等),根据分类进行现场调查,对调查内容以表格或其他能清晰表达的方式加以记录。
2.制订校园内水监测方案一览表,并确定监测项目。
其中包含监测项目(给出选择依据);监测范围;采样点布设、采样时间和频率、采样方法,并以表格形式记录;分析方法列表给出;给出数据处理及结果分析表。
3.需明确水及污水的监测具体安排:小组内同学如何分工,实验项目如何分配。
拿到监测项目后,每组同学应做的采样前准备工作(标准溶液及其他试剂配制;采样仪器、采样时的保存剂准备等)。
4.对校园内水及污水水质进行简单评价:校园的水及污水水质与国家相应标准比较,并得出结论;分析校园水及污水水质现状;提出改善校园水及污水水质的建议及措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陶艺制作一、单选题:1.在进行圆形制作的时候应将泥板顶端切成(C)角?A 60度B 30度C 45度D 90度2.先将泥板擀成理想的形状是哪种形状的制作步骤第一步?(C )A方形B圆形C小盘D自由形3.在进行自由形制作时,在一器皿内需要垫上(B )?A纸B麻布C塑料D丝绸4.下面哪幅图是泥条盘型?(A )A BC D5.辘轳成型法第一个步骤是(B )?A启动转盘B定中心C下压D扶正6.瓶形成型的第一个步骤是(A)?A BC D7.盘形器成型的正确顺序是(A)?ABCD8.在进行特殊形成型时最后修理口沿所用的工具是(B)?A木条B皮条C刀D布条9.在制作泥条叠放泥条时应采取什么顺序?(A )A从上向下B从下到上C从左到右D从右到左10、下列关于盘形器成型说法不正确的是 AA、盘形器的形状容易控制B、盘形器不易拿取,因而先用泥置于转盘,后在放在木板上固定C、开动转轮从底部开始,慢慢向两边扩展D、制作适合内侧曲线的木板11、小杯成型是指 DA、先从杯口制作开始B、制作杯底C、准备制作的泥,把他制作杯状D、先将制作泥量拉成一个平台,用手将平台捧起,注意大拇指压在中间,然后规整杯口,最后用软皮条修理口沿12、对于大器形的制作,需注意的是ABCA、先制作好底部,晾置到具有一定的强度B、在上面用泥条盘筑将所需的部分加上去C、开动辘轳完成D 制作成功后在定型。
13、不列不属于辘轳成型法的修坏所具备的步骤有:CA、陶泥或石膏制作适合所修器物大小的修坏台,并固定在电辘轳中央B、准备好修坏用的不同斜度的工具C、将要修理的坏放在修坏台,然后修理D、先修理下腰,修理好底部后翻过来修理上肩及口、腰14、陶器装饰是指CA、在陶器底部印上印章B、用丝稠绑在陶器口C、是指陶器上各种各样的纹饰D、给陶器包装一些装饰物15、陶器制作中最常见的手法之一是AA、粘贴法B、雕刻法C、透雕法D、刮刻法16、在陶器成型后,用陶泥直接在器形表面,粘贴上各种图形的方法是AA、粘贴法B、雕刻法C、透雕法D、刮刻法17、快速、表现效果直接的方法是BA、粘贴法B、雕刻法C、透雕法D、刮刻法18、在较平整的坏体上,雕刻上图案的方法是BA、粘贴法B、雕刻法C、透雕法D、刮刻法19、用较锋利的刀,把坏体刻透镂空的方式来表现图案的方法是CA、粘贴法B、雕刻法C、透雕法D、刮刻法20、在现代陶艺制作中,常使用的方法有CA、粘贴法B、雕刻法C、透雕法D、刮刻法21、在坏体较软的时候,用现成的或自制的工具,在坏体表面刮刻出所需要的纹样的方法是DA、粘贴法B、雕刻法C、透雕法D、刮刻法22、印压法是指BA、粘贴陶器上B、印压在坏体上C、透雕在坏体上D、刮刻在坏体上23、像制作蛋糕一样,用购买自制的布袋或竹桶挤泥器把稀泥挤在坏体上的方法是CA、粘贴法B、雕刻法C、挤泥法D、刮刻法24、制作坏体技法使用两种以上的方法称为 AA、综合技法B、雕刻法C、透雕法D、刮刻法25、在一件陶艺作品的表现中,最重的特征之一是 BA、粘贴图案B、釉色C、土坏D、纹样26、我国最早发现的石灰釉制品是在 AA、商代B、唐代C、宋代D、周朝27、按照釉料特性的配料成分,釉分为ABCA、长石釉B、土釉C、铅釉D、易釉28、按制备方法可分为BDA、长石釉B、生料釉C、铅釉D、熔块釉29、按釉的熔融特征分为CDA、长石釉B、土釉C、难熔釉D、易熔釉30、按釉的外貌区分为ABCDA、透明釉B、乳白釉C、有色釉D、无色釉31、按使用特点分ABCDA、瓷器釉B、陶器釉C、缸器釉D、炻器釉32、在施釉前,釉料必须经过(A)才能使各种矿物质充分熔合A、研磨B、加水C、直接混合D、都不需要33、烧制前的最后一道工序是(A)A、上釉B、施釉C、加釉D、上色34、把坏体直接浸入釉中的是DA、上釉B、淋釉釉C、加釉D、浸釉法35、浸釉的时间最宜是BA、1-2秒釉B、2-3秒C1-2秒D、3-5秒36、对于坏形大,不易拿放的坏体采用的上釉法是BA、上釉法B、淋釉釉C、喷釉法D、浸釉法37、现代常用的施釉方法有CA、上釉法B、淋釉釉C、喷釉法D、浸釉法38、比较自由随意的施釉方法是 AA、画釉B、淋釉釉C、喷釉法D、浸釉法39、陶器完成的最后一道工序是 AA、烧成B、上釉C、施釉D、浸釉40、下列属于连续窑的是DA、间歇窑B、梭式窑C、倒焰窑D、隧道窑41、下列属于间歇窑的是BCA、间歇窑B、梭式窑C、倒焰窑D、隧道窑42、按操作办法窑分为ABA、间歇窑B、连续窑C、倒焰窑D、隧道窑43、按能源分ABCDA、煤烧窑B、油烧窑C、煤气窑D、电窑44、装窑是指DA、把坏体放入窑中B、就是素烧C、不分轻重,直接放D、分轻重,同时要用耐火板和支架隔离成数层45、素烧充分完成的标志是BA、温度达550℃B、温度达900℃C、温度达350℃D、温度达150℃46、釉烧是指BA、素烧B、坏体要擦釉料C、不分轻重D、温度达150℃判断题1.陶艺制作不仅具有一定的可塑性,并且可以制作成我们所需要的各种器物。
( )3.在制陶专业工厂中,制作加工方法有:干式加工法和湿式加工法。
( )5.选泥是制作陶艺的第一步。
( )答案:练泥6.泥的炼制一般分为手工和机械两种。
( )7.太湿的泥可通过加入适量的水分进行调试后使用。
( )答案:干料8.太干的泥捏塑性太差。
( )9.合适的泥软硬度应如手掌的软硬度一样,这样制作方便,造型自如,粘结性能良好。
( )第二章成型1.捏塑成型法是制陶最基本的方法之一。
( )4. 捏塑成型法制作方便、合理,可较为自由的制作各种形状的器物。
( )答案:泥条盘筑法5.在泥条盘筑法中,泥条的制作和泥条之间的连接,是其制作的技术关键。
( )二、问答题:1.方形制作的步骤是什么?答:第一步:将所需大小的泥擀成厚泥板后,将准备抽取的木板置于两侧,用细钢丝割取;第二步:将切好的泥板轻轻拿起置于木台上;第三步:把泥板按需要切好后晾置等有一定的硬度时使用;第四步:在泥板上把需要粘结的部分用锯条刮毛,以便粘结;第五步:在刮毛的部分涂上泥浆。
第六步:在要粘接的泥板侧面也刮毛并涂上泥浆;第七步:对准后均匀用力下压;第八步:在内侧用工具撮合;第九步:在陶板侧面切出45度;第十步:把侧面也刮毛并涂上泥浆后粘接;第十一步:在外侧也进行撮合;第十二步:内侧角部进行撮合;第十三步:外角进行撮合;第十四步:完成后应阴干,以防开裂。
2.获取粘土的常用方法有哪几种?答案:直接从自然中获得粘土;水簸法。
3.捏塑成型法的主要特征是什么?答案:不借助任何工具,信手捏来,它最直接的表达制陶者的构思和造型观念。
4.简述制陶专业工厂中的加工方法有哪些?答案:干式:是将采集来的矿物质原料,放进粉碎机通过研磨球进行研磨;湿式:是将采集来的矿物质原料,放入研磨机,通过研磨球或石墨,磨成细泥浆后流入沉淀池,待沉淀后排出水分使用,也将细泥浆倒入布袋中,空出水分后,取泥使用。
5.简述一般练泥的基本方法?答案:用手用力均匀的向前反复卷压;将反复卷压后两侧多出的陶泥再向中间卷压;卷回后再用力下压,多次反复,直至陶泥软硬适中;将练好的泥揉成塔形待用。
6.简述菊形练泥法?答案:将陶泥旋转式卷压;用力均匀反复卷压;泥的中心,会出现如菊花般的旋转,这样可以有效的排除泥中所含的气泡。
7.简述机械练泥法的主要内容?答案:机械练泥法不仅省力、省时,而且经过真空练泥机练泥后不含气泡,泥的粘性好,密度大。
8.简述如何对泥进行检查?答案:用一结实的细线或细钢丝将练制好的陶泥分开;可反复多切数层以检查泥中是否还有气泡;将泥切开后,如发现含有杂质,如小石块等需要剔除;练成的泥用钢丝切开后,应无气孔及杂质,干干净净,这样的泥就可以制作陶艺了。
10.简述小器型成型法的主要内容?答案:取适量的陶泥,放在两手中心,揉成圆形;两拇指放在中央,下压并按一定方向旋转,其他手指应配合控制器型,以防口沿向两边张开;注意手的力度应均匀,否则会厚薄不匀,一般来讲,器型较小,应捏的薄一些,器型较大应捏的厚一些。
11.泥条制作的方法是?答案:先取一块泥,放入手心,揉成圆锥形;将圆锥形的泥放双手中心;双手用力均匀的搓出泥条,这种方法需反复练习,搓出的泥条应粗细均匀;如果搓出的泥条不是粗细均匀的,可将泥条平放在工作台上,将泥条搓擀成泥条;理想的泥条应粗细均匀,长度适中;在这一基础上,将泥条置于基础内侧一周;一只手捏制,一只手控制,使泥条在与基础紧密结合的同时向上升起,不要使所受挤压的泥条,向外侧扩张,用力要均匀,否则厚薄不均,影响器型;在制作完基础后,应及时从内侧处理好结合部,底部与侧部应有一定弧度;在制作一定高度时,应在多角度观察器型是否合乎自己的要求,如有不妥,应及时整形;在收口前,应将器型里面处理好;口沿部分,应用较软的泥进行制作;如要加泥,应在有一定湿度的情况下完成;器型完成后,用锯条将器型表面刮平滑;修理至满意后,用自制的有多个角度的有机玻璃片,将器型表面刮平滑;完成图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