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技术史论文

合集下载

科学技术史结课论文李约瑟问题

科学技术史结课论文李约瑟问题

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史-------------李约瑟问题解析内容提要:中国的古代文明是有一定的局限性的,它的辉煌虽然不可否认,然而它的单一性也是需要承认的,中国古代的发明创造很多,然而却不能得到推广,这是与个人和社会紧密相联的,个人的发明可以作为一个民族的部分,然而一个民族对于发民创造的忽视却能导致在世界的没落。

关键词:中国、李约瑟、科技、人文素质、社会环境。

30年代,李约瑟在研究中国科技史时提出了这样的问题:“为什么公元前2世纪到公元16世纪之间,在将人类的自然知识应用于实用目的方面,中国较西方更为有效?而近代科学关于自然界假说的数学化及其相关的先进技术,只是辉煌而短暂地兴起于伽利略时代的欧洲?”于是多少年来,这个问题成为了困扰着众多科学史工作者的难题。

在这个近一个世纪的时间里,国内外各界学术人士都曾对此问题进行过探索,而且角度各异。

有从历史的维度进行深层剖析的,有从社会发展的角度进行梳理的,也有从经济学观点进行分析的。

在现代,更有学者认为“李约瑟难题”是个“伪问题”。

纵观学术界的众说纷纭,我主要从人文素质和社会环境两个方面谈一下对于李约瑟难题的一点认识。

提到中国人,不得不想到孔子,这个封建统治下的具有代表意义的人物。

中国人一直以来就在“仁焉义焉,贤焉圣焉”中浑浑噩噩地过日子,一过就是五千年。

中国古代之所以会有那么灿烂的文明,从某一个层面反映了中国人的智商以及情商都是与世界接轨,甚至是领导世界潮流的。

但是,中国人骨子里有一股酸臭,总喜欢卖弄风骚,从《离骚》到《将进酒》,从《满江红》到《红楼梦》中国的文化艺术发展从来没有中断过,而且每一个时期都能有新的发展,这是为什么呢?中国人总喜欢跟别人比,中国人骨子里隐藏着一股不服输的气,这在农耕文明下是没有暴露出太多弊端的,家家都是男耕女织,过着相互关联不是很大的生活,这样的条件下,个人发展是不受影响的。

曾经听到过这样一句话“每一个中国人单独都是一条龙,每一个日本人单独都是一头猪。

科技发展史论文(个人原创)

科技发展史论文(个人原创)

科技与文明从137亿年前虚无中的宇宙诞生,到46亿年前的地球形成;从数百万年前古猿的出现,到数千年前人类文明的开始。

亿万年的时光流逝,终于,人类这个拥有高度创造能力和思维能力的物种,出现在了太阳系中。

自人类文明开始以来,从蛮荒的石器时代到现今的高科技世界,人类,创造了难以计数的物质和精神财富,在这短短数千年的时间里,伴随着文明的发展,战争的不断发生,人类逐渐成长。

环顾周身,什么不是人类文明的象征?手边的移动硬盘,手机;眼前的黑板,投影仪;远至窗外的灯光,建筑物,无不代表着人类数千年来科技和文明的成果。

简单的科学技术在这数千年中发展成为一个庞大无匹的系统化体系,相互依存、相互促进。

如果没有法拉第的电磁感应理论,现代社会的基础之一——电能就很难普及发展;如果没有图灵和冯●诺依曼这两位大师,对现代社会起到无法替代的作用的电脑,何时才会出现呢?更不用说阿尔法国际空间站,国际空间站,仅仅这个名字就会给人无限憧憬,它代表着人类现代科技的辉煌成就,以及人类在探索太空方面的的鼎力合作。

它的建造象征着人类在众多方面的最高科技。

哪怕是在一百年前,我们可以想象的到如此梦幻般的建筑么?不可否认,在人类文明发展的过程中,科学技术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它让我们摆脱了茹毛饮血的野蛮,衣冠楚楚地行走在每一块大陆之上。

每一次科学技术的革命都带来了一个时代的改变,青铜器的冶炼,铁器的锻造,铝的提纯,造纸术,火药,蒸汽机,电,以及计算机的发明等等,它们的出现不仅是人类科技史上的大进步,更是人类文明发展史上的里程碑。

当代的大学生,大多数从学习竞争激烈的高中时代走过,往往对科技知识掌握的比较贫乏,了解到的几乎都是课本上的内容,对课本外的知识不仅没有了解,有的甚至连去探知的兴趣都没有。

我认为,这是很糟糕的,作为一名大学生,未来要走上社会,虽然对于工作而言,很多科技知识并不必要,但是,掌握一定的科技知识是一个人的素质的体现。

我很幸运,出生在一个好环境里,从很小开始,父母就培养我阅读书籍和制作小东西的兴趣,他们给我买了大量的科普书籍。

中国科技史论文(5篇)

中国科技史论文(5篇)

中国科技史论文(5篇)第一篇:中国科技史论文浅谈中国农业科技发展历史中国历史文化悠久,自古以来一直都是农业大国。

在灿若星河的中华五千年文明史中,中国农业科技文化贯穿始终,清晰的表明了我国古代先进的社会生活形态及生产方式,让我们全方位的认识中华民族的发展。

一、中外农业交流及其对中国农业发展的影响中国农业的发展,与国外作物品种、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的引进、推广有着密切的联系,辉煌的中华农业文明正是在中外农业技术交流的环境中生成和发展起来的。

正因为如此,中外农业交流问题一直引起众多学者的关注。

在这次会议上,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探讨了这个问题。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朱宏斌、王雯在《试论秦汉时期农业科技文化交流的类型与模式》一文中,对秦汉时期农业科技文化交流的类型与模式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根据秦汉时期中央政权同周边地区及民族的远近亲疏和控制方式的差异,提出了秦汉时期中外农业科技文化交流存在立体移植型、辐射渗透型和远接互化型三种模式。

随着交往程度和控制程度的弱化,农业科技文化传播交流的方式、途径、内涵及影响方面呈现出同步的弱化态势。

在作物品种传播方面,四川大学张箭的《咖啡的起源、发展、传播及饮料文化初探》,认为咖啡起源于埃塞俄比亚,15世纪开始在阿拉伯半岛种植和饮用。

20世纪初咖啡传入云南,中国大陆开始栽培咖啡。

随着咖啡种植、饮用的扩大,逐渐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咖啡饮食文化。

南京农业大学博士生严小青的《宋代及其以前域外香料的传入和影响》,对西汉至宋代期间香料传入的途径、香料种类及其利用状况进行了探讨,分析了香料贸易与国家财政之间的关系,认为香料传入对中国内地的饮食、医药以及农业生产、商业贸易均产生了很大影响。

南京农业大学研究生羌建的《美洲陆地棉的引种、推广及其影响研究》,探讨了我国引种美洲陆地棉的时间、路线和过程,分析了引种和推广美棉的原因和成效。

在农业技术交流方面,华南农业大学倪根金的《甲午战争前近代中国人对西方农业机械的认识》,系统地介绍了清朝后期中国人对西方农业机械的认识与引进问题,认为甲午战争前,近代中国人对西方农业机械的认识呈现出小范围、零碎性和同步性三个特点。

科学技术发展史论文

科学技术发展史论文

成都理大学科学技术史论文题目:世界科技发展史回顾与未来科技发展展望彭静201206020228核自学院指导老师:***世界科技发展史回顾与未来科技发展展望科学技术发展史是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历史,也是人类文明史的重要组成部分。

今天,当人类豪迈地飞往宇宙空间,当机器人问世,当高清晰度数字化彩电进入日常家庭生活,当克隆羊多利诞生惊动整个世界之时,大家是否会感受到,人类经历了一个多么漫长而伟大的科学技术发展历程。

一.古代科技发展概况大约在公元前4000年以前,人类由石器时代跨入青铜器时代,并逐渐产生了语言和文字。

在于自然界的长期斗争中,人类不断推动着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的进步,与此同时,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也不断丰富,科学技术的萌芽不断成长起来。

世界文明发端于中国,埃及,印度和巴比伦四大文明古国。

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十分辉煌,但主要在技术领域。

中国的四大发明对世界文明产生巨大影响。

古代中国科技文明的主要支桂有天文学、数学、医药学、农学四大学科和陶瓷、丝织、建筑三大技术,及世界闻名的造纸、印刷术、火药、指南针四大发明。

四大发明:造纸、印刷术、火药、指南针。

生活在尼罗河和两河流域的古埃及和巴比伦人在天文学,数学等方面创造了杰出的成就,埃及金字塔名垂史册,印度数学为世界数学发展史大侠光辉的一页。

古希腊是科学精神的发源地,古希腊人创造了辉煌夺目的科学奇迹,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理性自然观,为近代科学的诞生奠定了基础。

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的理性自然观,为近代科学的诞生奠定了基础。

毕达哥拉斯,希波克拉底,以及百科全书式的学者亚里士多德都是那一时期的解除代表人物。

公元前3世纪,进入希腊化时期的古希腊获得更大的发展,出现了欧几里得,阿基米德和托勒密三位杰出的科学家,使得古代科学攀上三座高峰。

公元最初的500多年中,欧洲的科学技术持续衰落,5世纪后进入黑暗的年代,并且延续了1000多年,科学一度成为宗教的婢女。

科学技术史论文[优秀范文5篇]

科学技术史论文[优秀范文5篇]

科学技术史论文[优秀范文5篇]第一篇:科学技术史论文从中国哲学对中国科学史的影响看“李约瑟难题” 虽然李约瑟博士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一书中列举了26项发明,可纵观这些发明,有多少是世界性的发明呢。

在写《中国科学技术史》这本书时,他站在世界科学史、比较科学史和中外科学交流史的高度,把中国科学文明置于世界史中应有的地位,从而纠正了西方过去对中国科学文化的各种错误看法、误解和严重低估。

但一直有个问题一直萦绕在李约瑟博士的脑海中:尽管中国古代对人类科技发展做出了很多重要贡献,但为什么科学和工业革命没有在近代的中国发生?1、注重伦理中国人的道德关爱天地万物,关心个人社会国家的命运,而且非常强调个人修身,因而在对技术活动的约束机制上也有自己的特色。

中国人的天人合一思想以道驭术思想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也逐渐被滥用与曲解。

以道驭术的含义是伦理道德对科学技术的驾驭和制约,这里的科学技术关系国计民生与社会稳定,而“奇技淫巧”不在其中,“奇技淫巧”指的是容易使帝王“玩物丧志”,或使百姓耽于享乐而不做“正事”的技艺,所以以道驭术思想并不是鄙薄科学技术,而是在近代被滥用,由于重重阻挠,西方科学技术的引进步履艰难,直接导致中国近现代化进程缓慢。

2、强调实用性与西方特别是古希腊相比较,我国古代哲学家们更重视实践,关注现象,面向现实。

对实践经验的重视,强调实用性,首先表现为对于实践优越价值的认识。

这也影响了中国哲学,使得它倾向于实用性,中国哲学的思考只是源于以前的经验而不理论的创新。

这就是说中国的哲学更注重实践而轻视理论的建立与创新。

科学发展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把重心放在实践经验上显然是不对的。

没有理论做基础,科学是不可能蓬勃发展的。

实用性强这一特点并不排除中国古代在自然观的研究上,具有较高的理论性,也并不排除各门科学技术中都有的理论性的探讨。

但从总体上、从主导方面来看,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基本上属于经验科学。

其实用性主要是同经验性联系在一起的,而不是同理论性相联系的。

科学技术史结课论文

科学技术史结课论文

科学技术史结课论文当代中医之困境
班级:11级金属材料-1班
姓名:刘奇忠
学号:1161107120
当代中医之困境
随着生物技术及其他学科的发展,中医的发展面临着巨大的困境。

西医的迅速发展和教条地位,使我们传统中医在发展的过程中出现了许多误区和困难,人们经常拿西医理论来解释中医,用西医的观点来看待中医,中医被指上了不科学。

中医是中国的国粹,数千年的悠久历史和辉煌成就,证实了中医中药无论是在治病、防病、养生上都是确凿有效的,针灸、推拿等治疗方法在国外也颇受青睐。

但随着科技的进步,中医四诊法的诊断还拿不出确凿的科学实验依据,中药也因不符合西医的检测标准,“走出去”的进程举步维艰。

我们传统中医的地位和发展需要我们来支持和维护,需要我们去探索。

中医应秉承自己的独特的理论体系,在新时代的道路上开拓自己的道路。

中医和西医的发展的历史文化背景不同,理论体系也不同,中医和西医是两种完全不同的医学,不能以当下中医拿不出具体的理论来解释自己的方法,就片面的就认为中医使不科学的。

中医有自己的理论体系,中医认为,人体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的整体,人体与外部环境密切联系,中医学同时注重从宏观角度来把握人体的生命活动及病理变化。

世界科学技术发展简史论文

世界科学技术发展简史论文

世界科学技术发展简史论文历史的车轮从没停止过转动,一部人类文明的发展史也就一直在写就着,科技的发展亦然。

那么什么称之为科学技术呢?科学技术的起源又是什么样的呢?(一)科技的词源1.科学“科学”一词是英文“science”翻译过来的外来名词。

清末,“science”曾被译为“格致”。

明治维新时期,日本学者把“science”译为“科学”。

康有为首先把日文汉字“科学”直接引入中文。

严复翻译《天演论》和《原富》两本书时,也把“science”译为“科学”,20世纪初开始在中国流行起来。

2.技术“技术”一词的希腊文词根是“tech”,原意是指个人的技能或技艺。

早期,指个人的手艺、技巧,家庭世代相传的制作方法和配方,后随着科学的不断发展,技术的涵盖力大大增强。

(二)科技的含义1.传统认为,科学是人类所积累的关于自然、社会、思维的知识体系。

2.我们所说的“科学”指研究自然现象及其规律的自然科学;技术泛指根据自然科学原理生产实践经验,为某一实际目的而协同组成的各种工具、设备、技术和工艺体系,但不包括与社会科学相应的技术内容。

3.科学与技术是辩证统一体,技术提出课题,科学完成课题,科学是发现,是技术的理论指导;技术是发明,是科学的实际运用。

(三)科技与社会生产的关系人类社会文明的发展史,同时也是生产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史。

科学技术一开始就由生产决定。

社会生产不断给科学技术开辟新领域,提出新的研究对象。

科技是社会生产发展的产物,反过来,它又推动了社会生产的发展。

的确是如此,社会的进步从来离不开科技的推动,那么首先,我们先来看一下它的发展阶段。

1.古代科学技术:〃人类社会的起源和科技的萌芽(距今200万---300万年前的东非)〃两河流域、古埃及、印度的科技(公元前3000—2500,距今约5000年)〃古代中国的科技(公元前2100年,距今约4000年)〃古希腊、罗马时代的科技(公元前800年,距今约3000年)2.近代科学技术〃第一次科学技术革命(从文艺复兴到十八世纪八十年代)〃第二次科学技术革命(从19世纪后期到20世纪初)3.现代自然科学的兴起〃物理学、天文学、化学、生物学、地球科学、现代数学、环境科学(第二次世界大战到现在)4.现在高科技〃电子计算机技术、材料技术、信息技术、能源技术、激光技术、空间技术、纳米技术、海洋开发技术……显而易见,随着时间的推移,科技取得了迅猛的发展,同时极大的促进了社会的进步。

科技发展史论文

科技发展史论文

科技发展史论文--中国古代科技文明电力实1101赵元元201101001129中国古代科技文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纵观古今中外,人类社会的每一项进步,都伴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

尤其是现代科技的突飞猛进,为社会生产力发展和人类的文明开辟了更为广阔的空间,有力地推动了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中华民族的科技活动有着悠久的历史,有耳熟能详的四大发明,还在天文学、数学、中医学、农学及陶瓷、造船、纺织、冶炼等方面有显著成就。

对中国乃至世界产生巨大影响。

一、四大发明火药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

因为是用硝石、硫黄和木炭这三种物质混和制成的,而当时人们都把这三种东西作为治病的药物,所以取名“火药”,意思是“着火的药”。

火药应用的先河则是用纸包火药的方法做出了娱乐用的“爆仗”。

唐朝末年,火药开始应用到军事上。

人们利用抛射石头的抛石机,把火药包点着以后,抛射出去,烧伤敌人,这是最原始的火炮。

后来人们将球状火药包扎在箭杆头附近,点着引线以以后,用弓箭将火药射出去烧伤敌人。

还有把火药、毒药,再加上一些沥清、桐油等,捣在一起做成毒球,点着以后,用弓箭射出,杀伤敌人是后来的“万人敌”。

到了宋朝,人们将火药装填在竹筒里,火药背后扎有细小的“定向棒”,点燃火管上的火硝,引起筒里的火药迅速燃烧,产生向前的推力,使之飞向敌阵爆炸,这是世界上第一种火药火箭。

以后又发明了火枪和枪,这些都是用竹管制成的原始管形火器,是近代代枪炮的老祖宗。

印刷术开始于隋朝的雕版印刷,经宋仁宗时的毕升发展、完善,产生了活字印刷,并由蒙古人传至了欧洲,所以后人称毕升为印刷术的始祖。

中国的印刷术是人类近代文明的先导,为知识的广泛传播、交流创造了条件。

北宋刻字工人毕升在公元1004年至1048年间,用质细且带有粘性的胶泥,做成一个个四方形的长柱体,在上面刻上反写的单字,一个字一个印,放在土窑里用火烧硬,形成活字。

然后按文章内容,将字依顺序排好,放在一个个铁框上做成印版,再在火上加热压平,就可以印刷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机械自然观的基本思想是什么?是哪些科学发展导致了它的破产?
2、为什么说赖尔的《地质学原理》的出版是地址学独立的标志?
3、15—16世纪西欧国家的航海探险和地理发现的历史意义?
4、达尔文的进化论学说有哪些基本观点?及其对达尔文的影响
5、英国化学家波义耳在所著的《怀疑的化学家》一书中,对化学发展作出了哪些贡献?
6、笛卡尔所创立的解析几何使微分的产生具备了理论上的条件是什么?
7、与第一次技术革命相比,第二次技术革命有哪些特点?
8、哥白尼的太阳中心说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9、法国科学家笛卡尔的思想中,有哪些对近代实验科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10、哈维是怎样发现了血液循环的?
11、道尔顿原子论的建立有何科学和哲学意义?
12、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发展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13、阿基米德在力学研究上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14、在古希腊自然哲学中的米利都学派诸学的共同观点是什么?
15、伽利略的自己的科学实践中对笛卡尔的数学方法、逻辑演绎发放与培根的实验方法的有机结合是什么?
16、试论述以古希腊为代表的古代西方科学技术的发展特点?
17、开普勒在天文学上的发现有何重大意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