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过程控制基本概念

合集下载

自动化仪表及过程控制

自动化仪表及过程控制

第一章绪论本章提要1.过程控制系统的基本概念2.过程控制的发展概况3.过程控制系统的组成4.过程控制的特点及分类5.衡量过程控制系统的质量指标授课内容第一节过程控制的发展概况1.基本概念过程控制系统-----指自动控制系统的被控量是温度、压力、流量、液位成分、粘度、湿度以及PH值(氢离子浓度)等这样一些过程变量时的系统。

(P3) 过程控制-----指工业部门生产过程的自动化。

(P3)2.过程控制的重要性z进入90年代以来自动化技术发展很快,是重要的高科技技术。

过程控制是自动化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现代工业生产过程自动化电过程控制技术正在为实现各种最优的技术经济指标、提高经济效益和劳动生产率、节约能源、改善劳动条件、保护环境卫生等方面起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3.过程控制的发展概况z19世纪40年代前后(手工阶段):手工操作状态,凭经验人工控制生产过程,劳动生产率很低。

z19世纪50年代前后(仪表化与局部自动化阶段):过程控制发展的第一个阶段,一些工厂企业实现了仪表化和局部自动化。

主要特点:检测和控制仪表-----采用基地式仪表和部分单元组合仪表(多数是气动仪表);过程控制系统结构------单输入、单输出系统;被控参数------温度、压力、流量和液位参数;控制目的------保持这些参数的稳定,消除或者减少对生产过程的主要扰动;理论-----频率法和根轨迹法的经典控制理论,解决单输入单输出的定值控制系统的分析和综合问题。

z19世纪60年代(综合自动化阶段):过程控制发展的第二个阶段,工厂企业实现车间或大型装置的集中控制。

主要特点:检测和控制仪表-----采用单元组合仪表(气动、电动)和组装仪表,计算机控制系统的应用,实现直接数字控制(DDC)和设定值控制(SPC);过程控制系统结构------多变量系统,各种复杂控制系统,如串级、比值、均匀控制、前馈、选择性控制系统;控制目的------提高控制质量或实现特殊要求;理论-----除经典控制理论,现代控制理论开始应用。

第一章过程控制系统概述

第一章过程控制系统概述
10:12:42
11
第1章 过程控制系统概述
图为室温自动控制系统,自动化仪表代替了人。 恒温室
3 TC
回 风
1
送风
过程控制系统的定义:
4
M
为实现对某个工艺参数的自 动控制,由相互联系、制约 的一些仪表、装置及工艺对 象、设备构成的 一个整体。
过程控制系统的主要任务 热水 是:对生产过程中的重要参数 回水 (温度、压力、流量、物位、 图2 室温自动控制系统示意图 1—热水加热器;3—控制器; 成分、湿度等)进行控制,使 2—传感变送器;4—执行器 其保持恒定或按一定规律变化。
2.控制方案丰富
生产工业的特点、被控过程的多样性决定控制方案的多样性。系统硬件和控 制算法、软件设计。
3.控制对象大多属于慢过程
连续工业过程大惯性和大滞后的特点决定了被控过程为慢过程。
4.大多数工艺要求定值控制
被控参数的设定值为一个定值,减小或消除外界干扰,使被控量尽量保持接 近或等于设定值。
5.大多使用标准化的检测、控制仪表及装置
兰州理工大学电信学院
10:12:42
8
第1章 过程控制系统概述
1.开环控制系统 开环控制系统(open-loop control system)是指被控对象的输出(被控 制量)对控制器(controller)的输出没有影响。在这种控制系统中,不依赖 将被控量反送回来以形成任何闭环回路。 2.闭环控制系统 闭环控制系统(closed-loop control system)的特点是系统被控对象的 输出(被控制量)会反送回来影响控制器的输出,形成一个或多个闭环。闭环 控制系统有正反馈和负反馈,若反馈信号与系统给定值信号相反,则称为负 反馈( Negative Feedback),若极性相同,则称为正反馈,一般闭环控制系 统均采用负反馈,又称负反馈控制系统。error)描述,它表示系统输出稳态 值与期望值之差﹔快是指控制系统响应的快速性,通常用上升时间来定量描 述。 闭环控制系统的例子很多。比如人就是一个具有负反馈的闭环控制系 统,眼睛便是传感器,充当反馈,人体系统能通过不断的修正最后作出各种 正确的动作。如果没有眼睛,就没有了反馈回路,也就成了一个开环控制系 统。 3 .阶跃响应 阶跃响应是指将一个阶跃输入(step function)加到系统上时,系统 的输出。稳态误差是指系统的响应进入稳态后﹐系统的期望输出与实际输出 之差。控制系统的性能可以用稳、准、快三个字来描述。稳是指系统的稳定 性(stability),一个系统要能正常工作,首先必须是稳定的,从阶跃响应 上看应该是收敛的﹔准是指控制系统的准确性、控制精度,通常用稳态误差 来(Steady-state)

过程控制系统

过程控制系统
一般希望控制通道克服扰动的应使扰动作用点位置远离被控量 能力要强,动态响应应比扰动通道快 ,要突出干扰作用 ,应使扰动 作用点位置远离被控量。
(三).实例讨论
例1:喷雾式乳粉干 燥设备的控制 。
1.控制要求:干燥后的产品含水量波动 要小。
2. 被控参数选择:干燥器里的温 度 3.控制参数的选择 (三种方案如图所示)
有气动和电动两种。
(5)、控制阀:控制进料量。有气开式和气关式之别。
4、常用术语
1、被控对象 (简称对象或过程): 2、被控参数:按照生产过程要求,某些变量应该维持在 稳定的变化范围内,如果对其施加控制作用,就称其为被控 参数。如温度、压力、流量、液位、成分等。
3、干扰::凡是影响被控量的各种作用均叫做干扰或扰动。
2、普遍存在滞后 3、特性往往具有非线性 4、控制系统比较复杂
3、系统组成
以液体储槽的水位控制为例进行说明。
1、控制原理(如下图)
液位变送器 液位控制器
执行器
2、系统方块图
1-1典型单回路控制系统
3、主要组成部分
(1)、被控对象:生产过程中被控制的工艺设备或装置。 (2)、检测变送单元: (3)、控制器:实时地对被控系统施加控制作用。 (4)、执行器:将控制信号进行放大以驱动控制阀。常见的
8、调节器输出:根据偏差值、经一定算法得到的输出值。
调节器输出亦称控制作用。
5 过程控制系统的分类
一、一般分类
1、按工艺参数分类:
有温度控制系统、压力控制系统、流量控制系统、成分控 制系统、物位控制系统等。
2、按系统的任务分类:
有比例控制、均匀控制、前馈控制等。
3、按自动化装置的不同分类:
有常规控制系统、计算机控制系统。

第一章过程控制基本概念.

第一章过程控制基本概念.

课程要求及参考书目
教学目标
• • • • • 什么是过程控制系统 过程控制系统的基本设计方法和原则 过程控制系统的建模与辨识 过程控制系统的控制器设计与稳定性分析 了解过程控制系统的性能评估方法
教材及主要参考书目
• 《工业系统辨识与控制》,李少远等,化学工业出版社,2010年 • 《自动控制原理》,胡寿松,科学出版社,2001年及以后新版本 • 《现代控制工程》(第二版),绪方胜彦著,卢伯英等译,科学出版社, 1984
测量变送 Gm (s)
图1.4 简单过程控制的系统框图
1.1 工业过程控制系统
常用术语
• 被控对象(Process/Object):被控制的设备或装置
• 被控变量(Controlled Variable):需要对其进行控制的工艺变量
• 扰动(Disturbance):影响被控变量的各种扰动作用 • 操纵变量(Manipulated Variable):受执行机构操纵用于克服扰动 影响的变量 • 测量值(Measurement ):被控变量经检测变送后即是测量值 • 给定值(Set Point):即被控变量的设定值 • 偏差值(Error):被控量的给定值与测量值之差
过程控制系统 控制目标 被控对象,被控变量,操纵变量,…
控制器方案设计
1.2 控制规律的选择
PID控制器(包括:单回路PID、串级、前馈、均 匀、比值、分程、选择或超驰控制等) 特点:主要适用于SISO系统、基本上不需要对象 的动态模型、结构简单、在线调整方便。 APC控制器(先进控制方法,包括:解耦控制、 内模控制、预测控制、自适应控制等),

Steam
Transmitter Process fluid Ti(t) T Condensate return

过程控制

过程控制
第一章 过程控制系统 绪 论 基本概念
第一节 过程控制系统的发展状况
• 过程控制:指在生产过程中,运用合适的 控制策略,采用自动化仪表及系统来代替 操作人员的部分或全部劳动,使生产过程 在不同程度上自动地进行。
人工调节
给水调节阀 省煤器 W 给水 h 过热器 D 蒸汽
汽包
水 位 计
水 冷 壁
汽包锅炉给水人工调节示意图
第二节 建立数学模型的方法
一. 机理建模
1 单容液位对象的数学模型
单容对象:只有一个储蓄容量的对象。
(1)自平衡过程的动态特性
自平衡过程:指过程在扰动作用下,其平衡状态被破坏 , 不需要操作人员或仪表等干预,依靠其自身逐渐达到新 的平衡状态的过程。
液位过程

(见下页图)
q1 输入变量:
输出变量: h
现场总线控制系统FCS
计算机综合自动化系统CIPS
现场智能设备互连通信网络
管理与控制一体化
第一节 过程控制系统的发展状况
过程控制系统发展历史
(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局部自动化阶段 过程控制系统:多为单输入、单输出简单控制系统 自动化仪表:采用的是基地式仪表和部分单元组合仪表(气动Ⅰ 型和电动Ⅰ型); 控制理论:以反馈为中心的经典控制理论
式中:
T0 AR2 过程的时间常数
K0 R2 过程的放大系数
A
过程的容量系数
(2)无自平衡过程的动态特性
无自平衡过程: 指过程在扰动作用下,其平衡状态被破坏 后 ,不经过操作人员或仪表等干预,仅依靠其自身能力 不能重新恢复平衡状态的过程。 以液位过程为例,见下页图
d h q1 q2 A 过程的微分方程为: dt
过程的动态特性为: H ( S ) 1 1 W0 ( S ) Q1 ( S ) AS Ta S

过程控制-第一章

过程控制-第一章
第一章 过程控制系统
1 了解过程控制技术的开环、闭环概念。 2 了解过控系统的组成、分类和品质指标。 3 能简单使用MATLAB软件。 4 了解本课程定位及学习方法。
1
过程控制与自动化仪表
1.1 引言
所谓自动控制,是指在没有人直接参与的情况下, 利用外加设备或控制装置使生产过程或被控对象 中的某一物理量或多个物理量自动地按照期望的 规律去运行或变化。
稳定性 静态指标 动态指标
平稳:“稳”即系统必须是稳定的,这也是最重要、最基本的需 求。 准确:“准”是指控制系统的准确性、控制的精确程度,通常用 稳态误差来描述,它表示系统输出稳态值与期望值之差。 迅速:“快”是指控制系统响应的快速性。
11
过程控制与自动化仪表
1.3 过程控制系统的组成
系统的各种作用量
1)被控变量——是表征生产设备或过程运行状况,需 要加以控制的变量,也是过程控制系统的输出量。
2)设定值——又称给定值,是工艺要求被控变量需要 达到的目标值,也是过程控制系统的输入量。
3)测量值——是检测元件与变送器的输出信号值,也 称反馈量。
4)扰动量——又称干扰或“噪声”,通常是指引起被 控变量发生变化的各种因素。
5)操纵变量——受执行器操纵,具体实现控制作用的 变量称为操纵变量。
6)偏差——通常把设定值与测量值之差称作偏差。
12
Hale Waihona Puke 过程控制与自动化仪表1.4 过程控制系统的分类和品质指标
1.4.1 过程控制系统的分类
1.定值控制系统
在生产过程中,如果要求控制系统使被控变量保持在一个生产 指标上不变,或者说要求工艺参数的设定值不变,这类控制系 统称为定值控制系统。

了解过程控制的基本原理

了解过程控制的基本原理

了解过程控制的基本原理过程控制是指通过对系统中的各种操作过程进行监测和调节,使得系统能够稳定运行,达到预期的工作目标。

在工业生产、交通运输、能源供应等领域,过程控制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了解过程控制的基本原理对于能够有效管理和优化过程控制系统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过程控制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常见的控制策略。

一、过程控制的基本概念过程控制指的是对系统进行实时监测、检测和调节的过程,通过对系统输入和输出的测量和分析,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使得系统能够按照预定的标准或要求进行工作。

过程控制的目标是保障系统的稳定运行和达到设计要求。

二、过程控制的基本原理1. 反馈原理反馈原理是过程控制中的核心概念之一。

通过对系统输出进行测量和检测,与设定值进行比较,得到误差值,并将误差值作为输入信号对系统进行调节。

反馈控制能够使系统对外界扰动具有较强的抵抗能力,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精度。

2. 控制策略过程控制中常用的控制策略包括比例控制、积分控制和微分控制,即PID控制。

比例控制主要根据误差的大小进行控制,积分控制主要根据误差的积分值进行控制,微分控制主要根据误差的变化率进行控制。

PID控制通过对这三种控制策略的综合应用,能够有效地调节系统,使系统保持稳定状态,并具有较好的动态性能。

3. 控制器控制器是过程控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常由传感器、执行器和控制算法组成。

传感器用于检测系统的实时状态和参数,将其转化为电信号;执行器根据控制信号进行动作,控制系统的运行;控制算法通过对传感器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得出控制信号,对执行器进行控制。

4. 过程模型过程模型是对被控对象的描述,通过建立系统模型,可以对系统进行分析、仿真和优化。

常用的过程模型有线性模型和非线性模型。

对于线性过程,可以采用经典控制方法进行分析和设计;对于非线性过程,需要采用先进的控制算法,如自适应控制、模糊控制和智能控制等。

三、常见的控制策略1. ON-OFF控制ON-OFF控制是最简单的控制策略之一,当系统输出超过一定阈值时,控制器输出一个固定的控制信号,对系统进行ON或OFF的控制。

过程控制系统及其应用

过程控制系统及其应用
第五节 物位检测仪表 一、物位仪表种类 二、静压式液位变送器 三、超声波液位计
习题
.
第三章 过程通道信号处理及调节仪表
第一节 温度变送器 一、概述 二、放大单元工作原理 三、热电偶温度变送器量程单元 四、变送器的信号调试方法 五、DBW型温度变送器的型号表示 六、DCW型温度变送器
第二节 DDZ-Ⅲ型全刻度指示调节器 一、概述 二、基型调节器的工作原理 三、可编程序数字调节器
器驱动调节阀,改变输入对象的操纵量q,使 被控量受到控制。
.
第三节 过程控制的分类
一、各种分类方法
1)按被控量分类:温度控制系统,压力控制系统, 流量控制系统,液位控制系统等。
2)按控制系统回路分类:开环控制系统及闭环控制 系统,单回路控制和多回路控制。
3)按控制器的控制算法分类:比例控制系统,比例 积分控制系统,比例积分微分控制系统及位式控制 系统等。
过程控制系统及其应用
.
目录
第一章 过程控制的基本概念
第一节 过程控制的发展概况 第二节 过程控制系统的组成
一、被控对象 二、 传感器和变送器 三、 控制器 四、 执行器 五、 控制阀
第三节 过程控制的分类 一、各种分类方法 二、设定值分类
第四节 生产对过控制的要求和指标 一、生产对过程控制的要求 二、过程控制系统的品质指标
第三节 变风量空调系统 一、变风量空调系统概述 二、变风量空调系统的自动控制
参考文献
.
第一章 过程控制的基本概念
第一节 过程控制的发展概况 第二节 过程控制系统的组成 第三节 过程控制的分类 第四节 生产对过程控制的要求和指标
.
第一节 过程控制的发展概况
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由于计算机技术的发 展,带来了自动化发展的惊人成就。自动化的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 章 过 程控制基本概念教学要求:了解过程 控制的发展概况及特点;负反馈概念;控制系统的基本控制 要求及质量指标。

难 点:常用术语物理意 义(操纵变量与扰动量区别 );根据控制系统要求绘 制方框图; 静态,过渡过程概念 。

自动控制技术在工业 、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中起着十 分重要的作用,自动控 制水平的高低也是衡 量一个国家科学技术先进与否的重要标志 之一。

随着国民经济和国防 建设的发展,自动控 制技术的应用日益广泛,其重要作用也越 来越显著。

生产过程自动控制( 简称过程控制) ------------ 自动 控制技术在石油、化工、电力、冶金、 机械、轻工、纺织等 生产过程的具体应用,是自动化技术的重 要组成部分。

§1.1 过程控 制的发展概况及特点一、过 程控制的发展概况在过程控制发展的历 程中,生产过程的需求、控制理论的开拓 和控制技术工具和手段 的进展三者相互影响 、相互促进,推动了过程控制不断的向前 发展。

纵观过程控制的发展 历史,大致经历了以 下几个阶段:20 世纪 40 年代:手工操作状态,只有 少量的检测仪表用于生产过程,操作人员 主要根据观测 到的反映生产过程的 关键参数,用人工来改变操作条件,凭经 验去控制生产过程。

20世纪40年代末〜50年代: 过程控制系统:多为 单输入、单输出简单控制系统 过程检测:采用的是 基地式仪表和部分单元组合仪表(气动I型和电动I 型);部分生产过程实现了 仪表化和局部自动化控制理论:以反馈为 中心的经典控制理论掌握管道及仪表流程 学会绘制简单系统的图绘制方法,认识常见图形符号、文字代号; 掌握控制系统的基本 控制要求(稳定、快速、准确 ); 掌握静态、动态及过 渡过程概念;掌握品质指标的定义 ,学会计算品质指标。

掌握过程控制系统各 部分作用,系统的组成;重 点:自动控制系统的 组成及各部分的功能;20 世纪 60 年代:过程控制系统:串级 、比值、均匀、前馈和选择性等多种复杂 控制系统。

自动化仪表:单元组 合仪表(气动n 型和电动n 型)成为主流 产品60 年代后期,出现了 专门用于过程控制的小型计算机 ,直接数字控 制系统和监督计算机 控制系统开始应用于过程控制领域。

控制理论:出现了以 状态空间方法为基础,以极小值原理和动 态规划等最优控 制理论为基本特征的现代控制理论 , 传统的单输入单输出 系统发展到 多输入多输出系统领 域, 、型、型20世纪70〜80年代:微电子技术的发展, 大规模集成电路制造成功且集成度越来越 高( 80 年代 初一片硅片可集成十 几万个晶体管,于是 32 位微处理器问世 ),微型计算机的 出现及应用都促使控 制系统发展。

过程控制系统:最优 控制、非线性分布式参数控制、解耦控制 、模糊控制 自 动化仪表:气动川 型和电动川型,以微处理器为主要构成单 元的智能控制装 置。

集散控制系统( DCS ) 、可编程逻辑控制器 (PLC ) 、工业 PC 机、和数字控制器等 ,已成为控制装置的主流。

集散控制系统实现了 控制分散、危险分散,操作监测和管理集 中。

控制理论:形成了大 系统理论和智能控制理论。

模糊控制、专式识别技术20 世纪 90 年代至今:信息技术飞速发展过程控制系统:管控 一体化现场,综合自动化是当今生产过程自动化仪表:总线控 制系统的出现,引起过程控制系统体系结构和功能结构上的重大变革。

现场仪 表的数字化和智能化,形成了真正意义上 的全数字过程控制系 统。

各种智能仪表、变送器、无纸纪录仪 人工智能、神经网络 控制、自 动化技术的应用范畴1. 宇航方面:(现代控制理论)同步卫星与地面接收 站直接对应,偏差影响收看效果(随动控 制系统) 卫星的发射与回收( 神州 3号卫星,哥伦比亚号 航天飞机)自动关机、点火系统2. 军事方面:火炮自动点火、巡航 导弹 3.其他方面:农业(病虫害防治、专家系统 )社会科学(计划生育 ,人口增长模型)4. 现代管理:办公自动 化(以计算机技术和现代通信技术为主体 的综合处理与办公活动相关的语言、数据 、图像、文字等人及信息系统。

5. 工业生产:自动车床 、加热炉、发酵罐 三、过 程控制系统的特点过程控制系统与其他 自动控制系统相比,有如下几个特点: 1. 生产 过程的连续性家系统控制、模控制的发展方向。

在过程控制系统中, 大多数被控过程都是以长期的或间歇形式 运行,在密闭的设备中被控变量不断的受到各种扰动的影响。

2•被控过程的复杂性过程控制涉及范围广:石化过程的精馏塔、反应器;热工过程的换热器、锅炉等。

被控对象较复杂:动 态特性多为大惯性,大滞后形式,且具有 非线性、分布参数和时 变特性。

3•控制方案的多样性被控过程对象特性各 异,工艺条件及要求不同, 过程控制系统的控制方案非常丰富。

包括:常规PID 控制、改进PID 控制、串级控制、前馈 -反馈控制、解耦控制; 为满足特定要求而开 发的比值控制、均匀控制、选择性控制、推断控制;新型控制系统,如模 糊控制、预测控制、最优控制等。

四、过程控制的主要内容1•自动检测系统------ 利用各种检测仪表对工艺参数进行测量、指示或记录 女口:加热炉温度、压 力检测 2•自动信号和联锁保护系统自动信号系统:当工 艺参数超出要求范围,自动发出声光信号 联锁保护系统:达到 危险状态,打开安全阀或切断某些通路, 女口:反应器温度、压 力进入危险限时,加大冷却剂量或关闭进 3•自动操纵及自动开停车系统自动操纵系统:根据 预先规定的步骤自动地对生产设备进行某种周期性操作 如: 合成氨造气车间 煤气发生炉,按吹风、上吹、下吹、吹净 等步骤周期性地接通空气和水蒸汽自动开停车系统:按 4.自动控制系统:预先规定好的步骤将生产过程自动的投入 运行或自动停车利用自动控制装置对 动的影响而偏离正常生产中某些关键性参数进行自动控制,使 他们在受到外界扰状态时,能自动的回到规定范围 。

(本书介绍的重点内容)§ 1.2过程控制系统的组成利用自动控制装置构 成的过程控制系统,可以在没有人直接参 与的条件下,使这些工 艺参数能自动按照预 定的规律变化。

一、过程控制系统实例1. 锅炉汽包水位控制。

在锅炉正常运行中,汽包水位是一个重要的参数,它的高低直 接影响着蒸汽的品质及 锅炉的安全。

水位过 低,当负荷很大时,汽化速度很快,汽包 内的液体将全部汽化,导致 锅炉烧干甚至会引起 爆炸;水位过高会影响汽包的汽水分离, 产生蒸汽带液现象,降低了必要时紧急停车 料阀(a)图1.1锅炉汽包水位控制示意图眼——检测元件(变送器)要想实现对汽包水位的控制,首先应随时掌握水位的变化情况脑—一>控制器控制器将接收到的测量信号与预先规定的水位高度进行比较。

如果两个信号不相等,表明实际水位与规定水位有偏差,此时控制器将根据偏差的大小向执行器输出一个控制信号,手——►执行器执行器即可根据控制信号来改变阀门的开度,从而使进入锅炉的水量发生变化,达到控制锅炉汽包水位的目的。

2.发酵罐温度控制(参见教材P4)发酵罐是间歇发酵过程中的重要设备,广泛应用于微生物制药、食品等行业。

发酵罐度就显得非常重要。

(a)(b)图1.2 发酵罐温度控制系统示意图影响发酵过程温度的主要因素有微生物发酵热、电机搅拌热、冷却水的流量及本身的温度变化以及周围环境温度的改变等。

一般采用通冷却水带走反应热的方式使罐内温度保持工艺要求的数值。

对于小型发酵罐,通常采用夹套式冷却形式。

如图1.2(a)所示。

实现对发酵罐温度的控制,可使用温度检测仪表(如热电偶、热电阻等)测量罐中的实际温度,将测得的数值送入控制器,然后与工艺要求保持的温度数值进行比较。

如果两个信号不相等,则由控制器的输出控制冷却水阀门的开度,改变冷却水的流量,从而达到控制发酵罐温度的目的。

过程控制系统的组成一个过程控制系统一般由两部分组成。

控制器执行器]■给水(b)的温度是影响发酵过程的一个重要参数。

因为微生物菌体本身对温度非常敏感,只有在适宜的温度下才能正常生长代谢,而且涉及菌体生长和产物合成的酶也必须在一定的温度下才能具有高的活性。

温度还会影响发酵产物的组成。

因此,按,定的规律控制发酵罐的温需要控制的工艺设备 或机器(被控过程)+自动控制装置 (反应器、精馏塔、 换热器、压力罐 (控制器、执行器、测量元件及变送器)储槽、加热炉、压缩 机、泵、冷却塔)几个常用术语:被控过程(对象)工 艺参数需要控制的生产过程设备或机器等 。

如锅炉汽包,发酵罐。

被控变量被控对象中要求保持设定值的工艺参数。

如汽包水位 、发酵温度。

操纵变量受控制器操纵,用以克服扰动的影响使被控变量保持设定值的物料 量或能量。

如锅炉给水量和发酵罐冷却水量。

扰动量除操纵变量外,作用 于被控对象并引起被控变量变化的因素。

如蒸汽负荷的变化、冷却水温度的变化等。

设定值被控变量的预定值。

偏 差(e )被控变量的设定 值与实际值之差。

在实际控制系统中,能够直接获取的信息是被控变量的测量 值而不是实际值,因此,通常把设定值与 测量值之差作为偏差。

§1.3过程控制系统的两种表示形式 一、 方框图方框图是控制系统或系统中每个环节的功能和信号流向的图解 表示,是控制系统进行理论分析、设计中常用到的一种形式。

1. 方框图组成方框----每一个方框表示系统中的一个组成部分(也称为环节),方框内添入表示其 自身特性的数学表达 式或文字说明;信号线---信号线是带有箭头的直线段,用来表示环节间的相互关系和信号的流向;作用于方框上的信号 为该环节的输入信号,由方框送出的信号 称为该环节的输出信号。

比较点----比较点表示对两个或两个以上信号进行加减运算,“+号表示相加,’-”号表示相减;引出点----表示信号引出,从同一位置引 出的信号在数值和性质方面完全相同。

支点图1.3方框的组成单元示意图系统中的每一个环节 用一个方框来表示,四个方框分别表示: 被控对象(锅炉汽包)、器和执行器。

每个方框都分别标出各自的 化会引起汽包水位的变化,因此给水流量 汽包水位(被控变量)则作为被控对象的 定值的因素还包括蒸汽负荷的变化和给水测量变送装置、控制 象环节,给水流量变 作用于被控对象,而(汽包水位)偏离设 输入、输出变量。

如被控对 (操纵变量)作为输入信号输出信号;引起被控变量 管压力的变化等扰动量,它们也作为输入信号作用于被控对象。

2. 负反馈概念:反馈一一通过测量变 送装置将被控变量的测量值送回到系统的输入端,这种把系统的输出信号直接或经过一些 环节引回到输入端的做法叫做反馈。

分为和反馈-----负反馈(引回到输入端的信号是减弱输入端作用的称为负反馈)用“-”号表示 正、反馈(引回到输入端的信号是增强输入端作用的称为正反馈 )用“ +”号表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