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历史必修一第10课鸦片战争导学学案(无答案)

合集下载

第10课鸦片战争导学案

第10课鸦片战争导学案

丹凤中学2020届历史学科 编写人:赵恒 审核人:秦川 丹凤中学2020届历史学科 编写人:赵恒 审核人:秦川第1页,共4页 第2页, 共4页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第10课 鸦片战争班级: 姓名: 组号:【学习目标】1.通过学习能说出鸦片战争的背景,并分析鸦片战争爆发的必然性;2.阅读教材能找出中英《南京条约》的内容;3.能说出并记住鸦片战争的影响。

【学习重点】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学习难点】鸦片战争中国战败的原因。

【学法指导】1.通过查阅资料了解鸦片战争的相关史实。

2.从全局的角度思考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问题导学】1.阅读课本分析鸦片战争的背景(国际和国内两个方面)?2. 说出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原因(根本原因和直接原因),并简单说出 鸦片战争的经过(两个阶段)?3.中英《南京条约》的内容并指出各自的危害?4.鸦片战争对中国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合作探究】1.认真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反映了什么现象?英国为了扭转这种状况采取了什么做法?中国政府采取了什么措施?(2)有人说:如果林则徐不采取禁烟行动,英国就不会发动鸦片战争,你如何认识?2.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1:“第一次鸦片战争中国失败,主要是由于社会制度腐败和经济技术落后。

社会制度腐败集中的反映为清政府和军队里投降派活动的猖獗,在它的影响下,道光皇帝缺乏抗战到底的决心。

……中国经济技术落后明显地表现在军队的装备上。

” ——徐凤晨《中国近代史》材料2:“在鸦片战争的整个过程里,中国以中世纪的武器,中世纪的政府,丹凤中学2020届历史学科 编写人:赵恒 审核人:秦川 NO:2019Lsb2-014 丹凤中学2019届历史学科 编写人:赵恒 审核人:秦川 NO:2019Lsb2-014第3页,共4页第4页,共4页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中世纪的社会来对付近代化的敌人。

战争以残酷的事实暴露了这种差距。

” ——高翔《近代的初曙》根据材料分析鸦片战争中国战败的原因?3.第一次鸦片战争后签订了一系列比平等条约,继中英《南京条约》签订之后,中国又同其它国家签订了哪些不平等条约?又攫取了哪些特权?【构建思维导图】【学习延伸】【达标检测】1A.闭关锁国B.C.平等往来D.出卖利权2.英国在18世纪中期的对华贸易中处于入超地位,ABCD .中国对英国输出商品较多3.有四位同学在一块儿讨论鸦片战争爆发的必然性,以下 是他们的发言, 你认为最准确的一项是( )A .同学甲认为鸦片战争是必然的,因为英国工业革命后需要大量原料和市场B .同学乙认为鸦片战争是偶然的,因为战争是由中国人民禁烟而引起的C .同学丙认为鸦片战争是必然的,因为清政府政治经济军事全面落后D .同学丁认为鸦片战争是偶然的,因为中英双方在历史上并无恩怨4.A.扭转贸易逆差B.C.打开中国市场D.寻找战争借口5.ABCD .清王朝坚持闭关锁国政策6.鸦片战争后,美收中国入口之米税,每包二角五分,每年五十万包计,税银已百余万两,而美之麦粉入中国,竟不纳税......美国获得如此权益是通过( ) A .领事裁判权 B .允许外国在华设厂 C .开放通商口岸 D .协定关税7.某些史学家认为鸦片战争是通商战争,认为这场战争是英国为维护正常贸易而进行的,这种观点( )①是错误的,掩盖了战争的侵略性质②生正确的,认识到了战争的实质③是为英国侵略进行辩护的④混淆了现象和本质的关系 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8.鸦片战争使“中国的历史进程发生了重大变化”,这主要是因为( ) A.中国第一次被西方国家打败 B.中国被迫签订了《南京条约》 C.中国国家性质发生根本变化 D.专制君权受到空前的强冲击【学习反思】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所谓半殖民地,是相对于殖民地而言的。

江苏省启东中学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导学案(无答案):第10课鸦片战争

江苏省启东中学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导学案(无答案):第10课鸦片战争

第四单元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第10课鸦片战争【学习目标】了解两次鸦片战争的主要史实理解《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并认识其影响【学习重难点】两次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及其影响【温故·习新】一、鸦片战争(1840——1842)(一)、背景(原因)1、英国工业革命后,需要和。

(根本原因)[来源:学科网ZXXK]2、中国封建统治危机四伏。

3、直接原因:虎门销烟。

年6月,林则徐将缴获鸦片在广州虎门当众销毁,。

(二)、经过:1、第一阶段(1840.6——1841.初)广东海面挑衅,战争爆发——沿海北犯,进攻厦门——攻占浙江定海——到达,威胁。

2、第二阶段(1841——1842.8)英军强占——攻占东南沿海城市——进攻,全部将士壮烈殉国——到达下关江面,签订《南京条约》,战争结束(三)结果:清军战败,签订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内容:a、割地:b、赔款:c、开放、、、、五个通商口岸;——最能反映英国发动战争的本质意图。

d、关税协定(四)、影响:使中国社会性质发生变化,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二、第二次鸦片战争(一)、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背景根本原因:进一步打开,扩大侵略权益。

直接原因:提出“修约”要求,遭到清政府拒绝。

[来源学科网](二)、经过(1)1856年,,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随后,也加入侵华战争。

(2)1860年,英法联军攻陷,火烧,逃往热河。

(三)、结果1、1858年,清政府与英法分别签订《天津条约》2、1860年,清政府与英法分别签订《北京条约》(四)影响: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

【研讨·拓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们反思这场战争,不是计较一场军事战争的胜负,它不仅仅是一个军事问题,而是一个思想问题,中国文明,经历了内部的改良与革命,还有外来的侵略和支援,从清朝的封闭和黑暗的中世纪文化,重新回到全面开放和多样化的近代文明转型时期。

在近代文明的转型中,世界力图“改变中国”,而我们不能只是仇恨和愤怒,我们不能狭隘地站在爱新觉罗家族政权的立场上,而是应该站在文明中国的立场上,中国人开始向世界看齐。

必修1 第10课 鸦片战争导学案

必修1 第10课 鸦片战争导学案

第10课鸦片战争导学案【学习目标】1.掌握第一次鸦片战争前英国的侵略扩张情况,把握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主要经过和影响。

2.掌握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主要经过及其产生的主要影响。

【重点难点】(1)重点:鸦片战争和第二次鸦片战争的主要经过和主要影响。

(2)难点:鸦片战争和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必然性和偶然性。

说:“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的原因。

【学法指导】①通过新材料、新情境的创设,培养学生分析、理解、比较、归纳、概括历史材料中有效信息的能力。

②运用问题教学法,从不同角度设置问题,培养探究问题的能力。

③通过太平天国运动与以往农民起义不同特点的比较,提高比较问题的能力。

【知识链接】一、为什么鸦片战争的爆发具有必然性?鸦片战争给中国造成了哪些影响?1.必然性:①政治上,英国是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而中国的封建统治日益腐败。

②经济上,英国率先完成了工业革命,成为头号资本主义世界强国,而中国是落后的封建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

③军事上,英国船坚炮利,战斗力强,而中国装备陈旧,军纪败坏。

④对外策略上,英国为扩大原料产地和销售市场,到处进行殖民扩张,而清政府推行闭关锁国政策,阻碍了中外科技文化的交流,统治者愚昧无知,不了解世界局势。

⑤在中英贸易中,由于中国自然经济对外来商品的抵制作用,英国依靠正常贸易难以打开中国市场,而其鸦片贸易又遭到禁烟运动的沉重打击。

由以上事实看出,鸦片战争前中国日趋衰落的国力构成了英国侵略中国的可能性,而英国为了满足自身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迫切要求扩大海外殖民地和市场,这就决定了英国要对中国发动侵略战争的必然性。

中国的禁烟运动只是战争的直接原因和导火线。

2.影响:①清政府被迫签订了近代第一批不平等条约。

中国社会性质发生根本性变化。

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也是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打破了清朝闭关锁国的局面,使中国被迫由闭关走向开放。

中国的国际地位急剧下降。

2019-2020年高一历史《第10课 鸦片战争》导学案

2019-2020年高一历史《第10课 鸦片战争》导学案

2019-2020年高一历史《第10课 鸦片战争》导学案△课标要求:列举两次鸦片战争期间西方列强的侵华史实,概述中国军民反抗外来侵略的事迹, 体会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

一、鸦片战争 开拓 和掠夺 ——根本原因 虎门销烟——借口工业革命后, 英国需要开拓 和掠夺 → 中国 占统治地位并实行 政策 → 英国对华贸易出现 逆差 → 英国向中国大量走私鸦片 → 中国白银大量 , 人民身心健康受到严重 → 林则徐赴广东查禁鸦片并在 销烟 → 英国侵略中国2、经过:1840、6——1842、8△鸦片战争中,中国军民进行进行过哪些英勇的反抗? ① 在广东防御严密,使英军无隙可乘 ② 守军英勇奋战,击退英军③镇江战役中,清军满族将领 率守军浴血奋战,最后全部壮烈牺牲。

3、结果:中国战败,与英国签订了《 》 割地:赔款: 万元开埠: 协定4、影响:中国开始沦为 国家 ①半殖民地:指丧失了而不是领土和主权 ②半封建:各方面既保留了封建主义, 又发展了资本主义 二、第二次鸦片战争 打开中国更多 , 扩大侵华权益 借口:英法美向清政府提出 要求遭拒2、过程:1856年——1858年——1860年 3、结果:允许外国 驻京 增开 处通商口岸 ①1858赔偿英法巨额白银允许外国人在中国 游历、经商和传教 外国军舰和商船可在 通航1、原因①主要内容1、原因增开 为商埠割 地方一区给英国对英法赔款各增至 两白银允许列强贩卖 ③ 俄 国趁火打劫,割走中国 东北 大片领土使中国丧失大片领土, 主权受到更加严重损害 4、影响 清政府开始被列强 , 中外反动派公开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 了△与鸦片战争比较,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加深有何表现?课堂检测1、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目的是 A 、保护鸦片贸易 B 、扭转对华贸易逆差 C 、割占中国领土 D 、打开中国商品市场2、《南京条约》、《天津条约》、《北京条约》所共有的内容是 A 、割占中国领土 B 、允许外国人传教 C 、外国公使进京 D 、开放通商口岸3、我们以鸦片战争作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主要依据是A .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B .中国社会性质开始发生变化C .中国的革命任务发生了变化D .中国革命的性质发生了变化 4、鸦片战争中,在镇江率军用大刀长矛同英军浴血奋战的满族将领是( )A.关天培 B.陈化成 C.葛云飞 D.海龄5、第二次鸦片战争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继续,主要是因为A .两次战争都是由英法发动的B .两次战争都以清政府的失败而告终C .两次战争中清政府都被迫签订了卖国条约D .两次战争的目的和性质相同 6、1861年,维克多·雨果在给朋友的信中写道:“在我们眼中,中国人是野蛮人。

人教版历史必修一 第10课 鸦片战争(导学案设计)

人教版历史必修一 第10课 鸦片战争(导学案设计)

第10课鸦片战争(导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列强侵略的史实,认识列强侵略给中国带来的影响;(2)感受中国人民在反侵略过程中的英勇斗争精神,反思战争给我们带来的经验教训。

第一幕长河落日危机重一、鸦片战争的背景◆各抒己见—探寻原因有人说,鸦片战争是林则徐的过激行为引起的,如果没有林则徐的虎门销烟,英国就不会发动战争,所以林则徐才是这场战争的祸首,对此你的观点是什么?◆镜头闪回—明确形势观看视频:战前的英国和中国的社会背景是怎样的?英国中国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综合◆论从史出—客观分析英国在资产阶级革命成功后,伴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不断进行扩张.1759年英国占领孟加拉,扩大在印度的殖民势力;1819年,侵占新加坡,控制了通往东方的海上要道,侵略步伐加快;1824年部分占领越南;1838年侵入阿富汗。

这样,英国在东方的殖民体系建立起来。

下一个侵略目标---中国!【独立思考】1、以上材料说明什么问题?2、英国要侵略中国的目的是什么?第二幕血雨腥风硝烟起二、第一次鸦片战争◆探寻历史—重走战争路◆材料解析—分析现状材料一对于《南京条约》的签订,按当时统治者的语言,这叫做用“抚”的方法结束战争。

签署《南京条约》后三日,清政府对英照会中说,“从此万年和好,两国无争矣。

惟贵国所定条款,期于永久遵行……言归于好,无话不可商量。

兹将所拟各条照会贵公使,希即一一照复施行”。

材料二当《南京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签订之后,面对如此庞大的市场,西方商人简直是欣喜若狂。

英国商人梦想“只要中国人每人每年需要一个棉织睡帽,不必更多,那英格兰现有的工厂就已经供不应求了”【独立思考】1、清政府对战后两国关系是如何认识的?2、英国人的梦想能否实现?原因何在?第三幕战火再燃灾难深三、第二次鸦片战争◆图片对比—寻求异同请思考:两次鸦片战争的关系是怎样的?◆小组对抗--真理越辩越明:【合作探究】有人认为:鸦片战争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近代文明,促使中国走出落后的“田园牧歌”式的农耕社会,开始向近代工业社会转化。

高中历史 必修一 新人教版 第10课 学案

高中历史 必修一 新人教版 第10课 学案

必修1第10课《鸦片战争》学案主备人:王花【学习目标】1.了解鸦片战争的过程,分析战争爆发的原因。

2.总结归纳战争造成的影响。

3.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思想情感。

【知识梳理】考点1 鸦片战争1.背景(1)国际:英、法、美相继开展________,加紧对外侵略扩张。

(2)国内:中国________占统治地位,土地兼并严重,清政府政治腐败,财政困难,军备废弛,实行________政策。

(3)导火线:英国以林则徐虎门销烟为借口发动战争。

2.过程(1)爆发:1840年6月,英国舰队在广东海面挑衅,战争爆发。

(2)扩展:1841年初,强占________,威逼广州。

(2)结束:1842年8月,英军侵入南京_______,清政府屈辱求和,战争结束。

3.结果:清政府战败,签订《_______》。

(1)时间:1842年8月。

(2)内容:割_______给英国;赔款2100万银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中国海关收取的英商进出口货物的关税,由双方商定等。

4.影响: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

考点2 第二次鸦片战争1.原因(1)根本原因: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

(2)直接原因:修约要求遭拒绝。

2.经过(1)1856年英军进攻________。

(2)英法联军攻陷广州,进逼天津。

(3)英法联军攻陷天津、北京,火烧________。

3.结果:(1)1858年签订《_______》:允许外国公使进驻北京;增开沿海沿江十处通商口岸;赔偿英法巨额白银;允许外国人到_______游历、经商和传教;外国军舰和商船可在长江各口岸同行等。

(2)1860年签订《_______》:承认《天津条约》有效;增开_______为商埠;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对英、法赔款各增至800万两白银。

(3)美俄两国也趁火打劫,强迫清政府与他们签订不平等条约。

4.影响:(1)中国丧失了大片领土,主权受到更加严重的侵害。

(2)清政府开始被列强控制,中外反动势力公开勾结。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第四单元第10课 鸦片战争学案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第四单元第10课 鸦片战争学案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第四单元第10课鸦片战争学案第10课鸦片战争【三维目标】知识与能力:①识记虎门销烟、鸦片战争和《南京条约》及其附件,第二次鸦片战争和《天津条约》、《北京条约》②理解本单元包括这课沿着两条线索展开:既是西方列强侵略奴役中国人民的历史,又是中国人民反抗压迫,争取民族独立的历史。

2、过程与方法:掌握运用历史资料的能力,运用问题进行探究,学会运用发展联系的观点来分析解决问题。

3、情感和价值观:深刻认识西方列强在中国近代历史中对中国带来的殖民主义灾难,并体会中国人民不屈不挠,艰苦斗争的民族精神。

【重难点】1.教学重点:战争的原因,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及内容。

2.教学难点:联系条约的内容分析战争的影响。

【教学方法】合作探究【授课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展示图片《香港回归政权交接仪式》这是一张能让每位中国人为之骄傲的图片,香港回归是几代中国人魂牵梦绕的期盼,如今香港已回归祖国十几年并发展很好,100多年前,香港问题究竟是怎样来的?鸦片战争这一课将解答这一问题。

新课教学:展示:地图提问:19世纪中叶,从英国到中国,必须绕非洲好望角,主要交通工具还是帆船,至少需要4个月。

相隔如此遥远的两个国家为什么会发生战争呢?一、战前形势1、无言的中英差距展示幻灯片:图片1 英国:工业革命;中国:自然经济图片2 英国:君主立宪;中国:君主专制图片3 英国:铁甲舰;中国:木帆船图片4 英国:殖民扩张和世界贸易;中国:闭关锁国和海禁政策问题一:四组图片分别从哪些方面对比了中国和英国之间的差距?并用两个字来形容此时的中国?2、无耻的鸦片输入和正义的禁烟运动问题二:英国用什么来敲开中国的大门?结果怎样?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结果?又用什么来推开中国的大门?这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怎样的灾难?清政府的态度如何?最后又以什么形式来砸开中国的大门?推门:敲门:砸门:问题三:如果没有林则徐的虎门销烟,鸦片战争会不会避免?展示材料:二、战火燃烧1、战争的原因:直接原因:虎门销烟根本原因:为了打开中国的大门,变中国为其原第 2 页第 3 页化的程度加深。

第10课 鸦片战争 导学案-人教版历史高中必修一

第10课 鸦片战争 导学案-人教版历史高中必修一

第10课鸦片战争一、虎门销烟1.背景(1)西方列强的发展:18世纪中后期,英、法、美等国相继开展工业革命,积极开拓海外市场和掠夺生产原料。

(2)清王朝的衰落:清朝统治下的中国,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政治腐败,财政困难,军备废弛,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3)鸦片走私: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掠走中国大量白银,严重摧残中国人民的身心健康。

2.概况(1)道光帝任命林则徐为钦差大臣,赴广东查禁鸦片。

(2)1839年6月,林则徐将缴获英美走私贩的大量鸦片,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

3.影响:英国政府借端对中国发动侵略战争。

二、鸦片战争1.过程(1)爆发:1840年6月,英国舰队在广东海面挑衅。

(2)扩展:1841年初,英军强占香港岛,威逼广州。

(3)结束:1842年8月,英军侵入南京下关江面,清政府屈辱求和。

2.结果(1)清政府被迫与英国签订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的条约——《南京条约》。

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危害如下。

(2)1843年,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五口通商章程》和《虎门条约》,从中攫取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和在通商口岸租赁土地房屋居留等特权。

3.影响(1)中国的大门被迫打开,外患接踵而至,主权和领土完整不断遭到破坏。

(2)社会性质变化:中国由一个独立自主的封建国家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进入近代社会。

(3)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由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的矛盾开始转化为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民族矛盾则成为最主要的矛盾。

(4)革命任务变化:中国人民开始担负起反封建反外国资本主义侵略的双重任务。

三、战火再燃1.原因(1)根本原因:列强要求扩大侵略权益。

(2)直接原因:列强修约要求被拒绝。

2.概况(1)1856年,英军进攻广州,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

随后,法国也加入侵华战争。

(2)英法联军进逼天津,1858年,清政府被迫分别与英法两国签订《天津条约》。

(3)1860年,英法联军攻陷天津、北京,火烧圆明园,清政府又被迫与英法分别签订《北京条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0课鸦片战争导学学案
【课标要求】
列举1840年至1860年间西方列强的侵华史实,概述中国军民反抗外来侵略斗争的事迹,体会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

【学习目标】
1、
再认再现两次鸦片战争的原因、过程,理解鸦片战争是英国资产阶级拓展海外市场、掠夺生产原料的必然结果;理解鸦片战争是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开端;理解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加深。

2、通过本课的学习,认识列强侵略给中国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认识落后就有可能挨打的道理,感受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激发振兴中华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

【重难点】
重点:掌握两次鸦片战争的背景、结果及影响;
难点:分析两次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学习任务】
一、鸦片战争(1840-1842年)
1、爆发背景和原因:
①根本原因:英国率先完成,为而对外扩张。

②直接原因:虎门销烟。

时间:;人物:。

英国为什么要向中国走私鸦片?。

结合P50“资料回放”思考:中国为什么要禁烟?。

2、经过:
(1)阶段:
第一阶段:1840年6月--1841年6月,英军由南向北,最后到达,威胁清政府政治中心。

第二阶段:1841年8月--1842年8月,英军由南向北,到达,侵入中国经济中心。

(2)中国军民的抗争:
①爱国将领:。

②广州三元里人民自发抗英。

3、结果:中国战败,签定等近代第一批不平等条约。

①割让领土:,破坏了领土主权。

②赔款:,加重人民负担,阶级矛盾尖锐。

③开放通商口岸:,破坏了贸易主权,使中国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④协定关税:,中国开始丧失了关税自主权。

此外,取得了、、等权利。

美、法等国相继强迫清政府与之签订《》、《》等条约。

思考:《南京条约》哪项条款最能反映出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目的?
4、影响:
(1)政治上:
①中国的发生变化,中国逐渐由一个独立自主的国家沦为国家
②中国社会的发生变化,由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开始转变为
的矛盾、的矛盾,而
成为中国各种社会矛盾中最主要的矛盾。

③中国的发生变化,中国人民从此肩负起反对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和本国封建统治的双重革命任务,
④中国革命性质:中国进入时期。

(2)经济:①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②被迫卷入。

(3)外交:由到被迫对外开放。

(4)思想:先进的中国人开眼看世界,学习西方,客观上有利于中国的近代化。

(5)历史进程: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中国开始沦为社会。

5、鸦片战争失败的原因:
【合作探究】鸦片战争中,我们有本土作战的先决条件,又拥有百倍于英军的武装,为何却败于远道而来的总兵力仅1万人的英军?
①主观原因:清政府。

②客观原因:英国。

③根本原因:腐朽落后的无法战胜新兴的。

二、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年)
材料:
国名人口棉纺织品消费量比例
中国 3.6亿人均 0.75便士 1
洪都拉斯14600人人均934.5便士1246
(1
下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吗?
(3)英国商人决定怎样改变这种局面?
1、战争爆发根本原因:。

直接原因:。

2、经过:1856年—1858年;1860年,英法联军攻陷北京,洗劫并火烧。

3、结果:中国战败求和,被迫于英法美俄分别签订和。

(1)《天津条约》:①增开通商口岸;②外国军舰、商船可。

③外国人:公使进驻;外国人到。

④赔款。

(2)《北京条约》:。

两次鸦片战争中对外开放通商口岸的地理分布的趋势?。

两次战争后侵占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是?。

4、影响:(1)中国的领土和主权遭到进一步的破坏,程度加深。

(2)清政府与外关系的变化。

(3)清政府内部分化,洋务派掀起洋务运动,中国近代化起步。

【巩固练习】
1、林则徐在给道光皇帝的奏稿中提出:“迨(等到)流毒于天下……数十年后,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白银)果皆散在内地,何妨损上益下,藏富于民;无如(无奈)漏向外洋,岂宜籍寇资盗,不亟(急迫)为计?”在这里,林则徐强调鸦片泛滥的最大危害是( D )
A.损害身体,削弱军队战斗力 B.国库空虚,无饷银供给军队
C.藏富于民,但损害国家利益 D.白银外流,为列强增加财源
2、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 ( C )
A.中国禁烟运动损害了英国在华利益 B.中国处在封建社会末期,政治腐败
C.英国完成迫切要求打开中国市场 D.清政府坚持“闭关锁国”的落后政策
3、右侧是18世纪一位法国贵族肖恩公爵“最重要的中国藏品”目录,从中可以推测
A.当时的清政府鼓励海外贸易( C )
B.中国已陷入落后挨打的状况
C.其收藏受到中国文化热影响
D.其藏品都是从中国掠夺而来
4、下列说法中,最能体现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的是(A )
A、中国主权遭到破坏
B、中国的资源被掠夺
C、传统文化遭到否定
D、中国的封建制度崩溃
5、鸦片战争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开端,下列对“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理解不正确的是(C )
A、“半封建”是指既保存了封建主义,又发展了资本主义。

B、形式上是独立自主的,实际上是外国资本主义的间接统治
C、政治上半殖民地的,经济上是半封建的
D、“半殖民地”是指丧失了部分的国家独立自主权
6.鸦片战争前夕,清政府推行的对外政策是( A )
A.闭关锁国
B.自由通商
C.平等往来
D.出卖利权
7.英国在18世纪中期的对华贸易中处于入超地位,其主要原因在于 B
A.英国对华输入的商品较少
B.中国自然经济的抵制
C.英国商品价格比较低廉
D.中国对英国输出商品较多
8.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的直接目的是( A )
A.扭转贸易逆差
B.毒害中国人民
C.打开中国市场
D.寻找战争借口
9.鸦片战争中国战败的根本原因在于( D )
A.清政府的屈服求和
B.军事指挥的失误
C.战争准备不充分
D.中国政治、经济、军事落后于西方
10.“大皇帝君临万国,恩被四表,无论内地外夷,均系大皇帝百姓。

”此话反映了十九世纪上半期清朝怎样的实质问题( D )
A.是世界上最大的国家
B.皇权至高无上
C.国力强盛
D.皇帝、大臣闭目塞听
11、1854年英国外交大臣克勒拉德恩说:“自从条约缔结以来,因我们对华通商在扩展有限而感到的许多失望……届时我们当有权要求中英条约修订。

”话中“自从条约缔结以来”指的是( A )
A.《南京条约》B.《天津条约》 C.《北京条约》D.《辛丑条约》
12、下列条约内容最能反映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本质意图的是( C )
A、割香港岛给英国
B、赔款2100万银元
C、协定关税
D、外国人可以到中国内地游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