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工业大学材料科学基础考试大纲
《材料科学基础》考试大纲

《材料科学基础》考试大纲一、考试的基本要求《材料科学基础》是材料学科的专业基础课,着重研究材料的成分、加工方法与材料的组织、性能之间的关系以及其变化规律,是发挥材料潜力、充分利用现有材料和研究开发新材料的理论基础,是考生学习后续相关材料课程和今后从事材料专业的工作基础课程。
要求考生比较系统地掌握材料科学的基本概念、基础理论及其应用。
系统地理解材料与成分、组织结构与性能内在联系,具备综合运用知识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考试内容第1部分材料的原子结构与键合1.原子结构与原子的电子结构;原子结构、原子排列对材料性能的影响。
2.材料中的结合键的类型、本质,各结合键对材料性能的影响,键-能曲线及其应用。
3.原子的堆垛和配位数的基本概念及对材料性能的影响。
4.显微组织基本概念和对材料性能的影响。
第2部分材料的晶态结构1.晶体与非晶体、晶体结构、空间点阵、晶格、晶胞、晶格常数、布拉菲点阵、晶面间距等基本概念。
2.晶体晶向指数与晶面指数的标定方法。
3.晶体结构及类型,常见晶体结构(bcc、fcc、hcp)及其几何特征、配位数、堆积因子(致密度)、间隙、密排面与密排方向。
4.合金相结构,固溶体、中间相的基本概念和性能特点。
5.离子晶体和共价晶体机构,离子晶体结构规则、典型的离子晶体结构。
5.高分子材料的组成和结构的基本特征,高分子材料结晶形态、高分子链在晶体中的构象、高分子材料晶态结构模型、液晶态的结构特征与分类。
第3部分点缺陷和扩散1.点缺陷的类型,肖脱基空位、弗兰克尔空位、间隙原子和置换原子,间隙固溶体和置换固溶体等基本概念,离子晶体中的点缺陷特点,点缺陷的平衡浓度、影响因素及其对材料性能的影响。
2.扩散概念,扩散第一定律、扩散第二定律。
3.扩散驱动力及扩散机制。
4.离子晶体中的扩散、聚合物中的扩散机制。
5.扩散系数、扩散激活能,影响扩散的因素及原理。
第4部分线、面和体缺陷1.位错类型,刃型位错、螺型位错、位错线和滑移线的基本概念,柏格斯回路和柏氏矢量的基本概念及物理意义。
《材料科学基础》考试大纲 .doc

《材料科学基础》考试大纲
一、基本要求
要求考生掌握原子结构与键合的基础知识;三大类材料的晶体结构;晶体缺陷分析;相图和相平衡分析;材料的光、电性质及其应用等方面的知识。
对材料的结构、性能及相互之间的关系有一定的分析能力。
通过本课程考试,为我院选拔在材料、光学工程等领域具有综合材料科学基础的深造人才。
二、考试范围
第一部分原子结构与键合
1.原子结构(电离能、电子亲和能、电负性等)
2.元素周期表(原子的半径、电离能、电子亲和势力等在周期表中的变化规律)
3
原子间的键合(各种结合键的概念、特点、代表材料,通过结合键及原子间作用力分析材料的物理化学性质)
第二部分材料中的晶体结构
1.晶体学基础(晶胞、晶格参数、简单立方、体心立方、面心立方、六方密堆结构的堆
积方式等)
2.金属晶体的结构
3.离子晶体的结构
4.共价晶体的结构
5.高分子材料的结构
第三部分晶体缺陷
1.点缺陷
2.线缺陷
第四部分相图与相平衡
1.相图基础(相区、相率、相转变分析)
2.二元相图分析(二元均晶相图和二元共晶相图)
第五部分固体中的扩散
1.扩散定律
2.扩散微观理论与机制
3.扩散的热力学分析
4.影响扩散的因素
第六部分材料的光学性质及其应用
1.光学性质的基本概念(吸收、反射、折射、透射、散射等)
2.材料的发光机理
3.材料在光学领域的应用
第七部分材料的电学性质及其应用
1.电学性质的基本概念(电导率、电阻率、电子导电、离子导电等)
2.固体的能带理论
3.半导体及其应用
4.材料在电学领域的应用。
《材料科学基础》科目考试大纲

《材料科学基础》科目考试大纲考试科目代码:801适用招生专业:材料物理与化学,材料学,材料加工工程,冶金物理化学,有色金属冶金考试主要内容: 1.原子键合 ①原子结构;②离子键;③共价键;④金属键;⑤分子键;⑥高分子链。
2.固体结构 ①晶体学基础;②金属的晶体结构;③合金相结构;④离子晶体结构;⑤共价晶体结构;⑥聚合物晶体结构。
3.晶体缺陷 ①点缺陷;②线缺陷;③表面及界面。
4.扩散迁移 ①扩散定律;②扩散机制;③影响扩散的因素。
5.变形与再结晶 ①弹性与塑性变形;②单晶体的塑性变形;③多晶体的塑性变形;④变形后的组织与性能;⑤合金的塑性变形;⑥回复和再结晶;⑦动态回复,动态再结晶和金属的热加工;⑧高聚物的塑性变形。
6.相与相平衡 ①相、组元,系统;②自由度,相律;③相图及其表示和测定方法;④材料中的基本相及其特征;⑤相图热力学基础。
7.单元相图及纯组元的凝固与结晶 ①单元系相图与相平衡;②纯金属的凝固与结晶;③铸锭结构及其影响因素;④高分子的结晶。
8.二元相图及合金的凝固与结晶 ①合金相结构、合金的结晶过程(包括平衡结晶与不平衡结晶)及合金相图的建立;②二元合金相图的基本类型及相图分析;③合金性能与相图的关系;④二元合金的凝固理论;⑤纯铁的同素异构转变与铁碳相图;⑥高分子合金的凝固与结晶。
9.三元相图 ①三元相图基础;②固态下不溶解的三元共晶相图。
③固态互不溶解三元共晶相图的投影图、结晶过程、等温截面、变温截面。
④三元相图分析、等温截面、变温截面。
10.亚稳相与非平衡相变 ①纳米晶;②非晶;③固态相变形成的亚稳相;④脱溶转变、马氏体转变和贝氏体转变。
建议参考书目: [1]《材料科学基础》,胡赓祥、蔡珣主编,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2]《材料科学基础》,石德珂主编,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2版)。
《金属学与热处理》科目考试大纲考试科目代码:821适用招生专业:材料物理与化学(080501),材料学(080502),材料加工工程(080503)冶金物理化学(080601),有色金属冶金(080603)考试主要内容: 1.金属的结构与结晶 ①. 晶胞、晶系、晶面指数与晶向指数; ②. 三种典型金属晶体的原子排列方式、晶胞原子数、配位数、致密度、密排晶向与密排晶面; ③. 点缺陷、位错、界面的基本概念; ④. 纯金属结晶规律、结晶条件、结晶过程中的形核、长大过程与晶粒尺寸控制、金属铸锭的组织与缺陷。
材料科学基础复习大纲.讲课稿

材料科学基础复习大纲.讲课稿材料科学基础复习大纲第二章晶体结构2.1 结晶学基础1、概念:晶体晶胞晶胞参数七大晶系晶面指数晶面族晶向指数晶向族2、晶面指数和晶向指数的计算2.2 结合力与结合能按照结合力性质不同分为物理键和化学键化学键包括离子键共价键金属键物理键包括范德华键氢键晶体中离子键共价键比例估算(公式2.16离子晶体晶格能2.3 堆积(记忆常识1、最紧密堆积原理及其使用范围:原理略适用范围:典型的离子晶体和金属晶体原因:该原理是建立在质点在电子云分布呈球形对称以及无方向性的基础上的2、两种最紧密堆积方式:面心立方最紧密堆积ABCABC 密排六方最紧密堆积ABABAB系统中:每个球周围有6个八面体空隙 8个四面体空隙N个等径球体做最紧密堆积时系统有2N个四面体空隙N个八面体空隙八面体空隙体积大于四面体空隙3、空间利用率:晶胞中原子体积与晶胞体积的比值(要学会计算两种最紧密堆积方式的空间利用率为74.05﹪(等径球堆积时4、影响晶体结构的因素内因:质点相对大小(决定性因素配位数(概念及计算极化(概念,极化对晶体结构产生的影响外因(了解:同质多晶类质多晶同质多晶转变2.4 单质晶体结构(了解2.5 无机化合物结构(重点每年必考分析结构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晶胞分子数,何种离子做何种堆积,何种离子添隙,添隙百分比,正负离子配位数,正负离子电价是否饱和,配位多面体,添隙半径的计算(刚好相切时,隙结构与性质的关系。
1、NaCl型:4个NaCl分子Cl离子做面心立方密堆积,Na离子填充八面体空隙,填充率100﹪,正负离子配位数均为6,电价饱和。
【NaCl6】或【ClNa6】八面体结构与性能:此结构在三维方向上键力均匀,因此无明显解理,破碎后呈颗粒状,粒为多面体形状。
离子键结合,因此有较高的熔点和硬度2、立方ZnS结构:4个ZnS分子S离子做面心立方密堆积,Zn离子填充四面体空隙填充率50﹪,离子配位数均为4,电价饱和,【ZnS4】四面体会画投影图(图2.26注意:一定要画虚线,一定要标高,一定要有图例(白球黑球代表什么离子3、萤石(CaF2结构:(唯一正离子做堆积的结构4个CaF2分子Ca 离子做面心立方密堆积,F离子填充四面体空隙,填充率100﹪。
浙江工业大学材料科学基础考试大纲(共3页)

浙江工业大学材料科学基础考试大纲[范文仅供参考,自行编辑使用]浙江工业大学材料科学基础考试大纲一、基本内容1.晶体学基础晶体结构、空间点阵、晶面指数和晶向指数、晶面间距;金属的晶体结构;离子晶体的结构以及共价晶体的结构。
2.晶体缺陷晶体缺陷的基本概念;点缺陷、位错和晶界的基本概念和类型;位错的运动及其与材料塑性变形的联系;位错的能量及交互作用;纯金属的位错强化机制;晶体中的界面。
3.固体中的相结构固溶体的结构与性能;金属间化合物的结构与性能;陶瓷晶体相,玻璃相和分子相。
4.材料的凝固金属结晶的基本规律和基本条件;晶核的形成;晶体的长大;陶瓷和聚合物的凝固;结晶理论的应用。
5.相图相平衡;二元匀晶相图;二元共晶相图;二元包晶相图;其它二元相图;二元相图的分析方法;铁碳相图;相图的热力学解释;铸锭的组织与偏析。
三元相图的几何特征;三元匀晶相图;三元共晶相图。
6.扩散扩散定律及其应用;扩散的微观机制;扩散的热力学理论;反应扩散;影响扩散的因素。
7.塑性变形金属的'应力应变曲线;单晶体的塑性变形;金属塑性变形与位错运动的关系;多晶体的塑性变形;合金的塑性变形;冷变形金属的组织与性能;材料的强化机制;陶瓷材料的塑性变形;高分子材料的塑性变形。
8.回复与再结晶冷变形金属在加热时的变化;回复;再结晶;再结晶后的晶粒长大;金属的热变形。
9.固态相变基础固态相变的特点;固态相变的形核;固态相变的晶核长大;扩散型相变;无扩散型相变;形状记忆合金和马氏体相变。
二、考试要求(包括考试时间、总分、考试方式、题型、分数比例等)考试时间:3小时;总分:150分;考试方式:闭卷;题型:名词解释、选择、辨析、简答和论述题;分数比例:名词解释(10)、选择(30)、辨析(20)、简答(65)和论述题(25)。
浙江工业大学材料科学基础考试大纲。
《材料科学基础》考试纲要

《材料科学基础》考试纲要本课程考试内容由必考和选考两部分组成。
必考部分要求学生了解并掌握材料的基本概念、材料科学的基础理论问题;了解和掌握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半导体及功能材料在内的基础知识;掌握晶体结构、晶体的不完整性、固溶体、非晶态固体的基础知识与基本理论;掌握材料内的质点运动与电子运动的基本规律及基础理论。
选考部分为金属材料科学基础和无机非金属材料科学基础二个方向,考生只需任选一个方向进行考试。
金属材料科学基础方向要求学生掌握包括相图热力学及分析、合金凝固行为及典型金属组织形成过程,变形金属的回复、再结晶及晶粒长大等有关规律和理论。
无机非金属材料科学基础方向要求学生掌握相平衡、相变过程、固相反应和陶瓷烧结等有关规律和理论。
本课程必考部分约占总题量的60%,选考部分约占40%。
一、必考部分考试内容1.晶体结构1.1晶体学基础:(1)空间点阵:空间点阵的概念、晶胞、晶系、布拉菲点阵、晶体结构与空间点阵。
(2)晶向指数和晶面指数:晶向指数、晶面指数、六方晶系指数、晶带、晶面间距。
(3)晶体的对称性:对称要素、点群、单形及空间群1.2晶体化学基本原理(1)电负性(2)晶体中的键型:金属结合(金属键)、离子结合(离子键)、共价结合(共价键)、范德瓦耳斯结合(分子间键)、氢键(3)结合能和结合力(4)原子半径1.3典型晶体结构(1)金属晶体:晶体中的原子排列及典型金属晶体结构、晶体中原子间的间隙(2)共价晶体(3)离子晶体:离子堆积与泡林规则、典型离子晶体结构分析(4)硅酸盐晶体:硅酸盐的分类、硅酸盐矿物结构、岛状结构、环状结构、链状结构、层状结构、骨架状结构(5)高分子晶体:高分子晶体的形成、高分子晶体的形态2.晶体的不完整性2.1点缺陷(1)点缺陷的类型:热缺陷、组成缺陷、电荷缺陷、非化学计量结构缺陷(2)点缺陷的反应与浓度平衡:热缺陷、组成缺陷和电子缺陷、非化学计量缺陷与色心2.2位错(1)位错的结构类型:刃型位错、螺型位错、混合型位错、Burgers回路与位错的结构特征、位错密度(2)位错的应力场:位错的应力场、位错的应变能与线张力、位错核心(3)位错的运动:位错的滑移、位错攀移、位错的滑移、位错攀移(4)位错与缺陷的相互作用:位错之间的相互作用、位错与点缺陷的相互作用。
《材料科学基础》入学考试大纲

研究生《材料科学基础》入学考试大纲第一部分考试说明一、考试性质《材料科学基础》是材料学科的专业基础课,着重研究材料的成分、加工方法与材料的组织、性能之间的关系以及其变化规律,它是如何发挥材料潜力使用好现有材料和研究开发新材料的理论基础,也是学习材料学科专业课的先行课程,所以设立为材料学科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入学专业基础考试课程。
二、考试的学科范围考查的详细要点见第二部分。
知识面要全面兼顾,重点在于基础。
三、评价目标对《材料科学基础》的基本理论掌握,应用基本理论分析常见的工程现象的能力。
分析问题要求文字语言通顺,层次清楚;回答问题要求要点明确,即提出论点,指明方向,简要说明理由;计算题要有明确原理,原始数据来源,准确的结果,合理的计量单位。
四、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考试时间180分钟,采用闭卷笔试。
题形为问答方式的分析和论述题,含通用的计算内容。
按题目内容分小题按要点记分。
五、参考书目西安交大石德柯等编《材料科学基础》,2003年第二版,或其它相似教科书。
第二部分考试要点第一章材料结构的基本知识:原子结构,原子结合键,原子排列方式,晶体材料的组织,材料的稳态结构与亚稳态结构第二章材料中的晶体结构:晶体学基础,纯金属的晶体结构,离子晶体的结构,共价晶体的结构第三章高分子材料的结构:高分子材料概述,高分子链的结构及构象,高分子的聚集态结构,高分子材料的性能与结构第四章晶体缺陷:点缺陷,位错的基本概念,位错的能量及交互作用,晶体中的界面第五章材料的相结构及相图:材料的相结构,二元相图及其类型,复杂相图分析,相图的热力学基础,三元系相图及其类型第六章材料的凝固与气相沉积:材料凝固时晶核的形成,材料凝固时晶体的生长,固溶体合金的凝固,共晶合金的凝固,制造工艺与凝固组织,用凝固法材料的制备技术,材料非晶态,材料的气-固转变,气相沉积法的材料制备技术第七章扩散与固态相变:扩散定律及其应用,扩散机制,影响扩散的因素与扩散驱动力,几个特殊的有关扩散的实际问题,固态相变中的形核,固态相变的晶体成长,扩散型相变,无扩散相变第八章材料的变形与断裂:金属变形概述,金属的弹性变形,滑移与孪晶变形,单晶体的塑性变形,多晶体的塑性变形,纯金属的变形强化,合金的变形与强化,冷变形金属的组织与性能,金属的断裂,冷变形金属的回复阶段,冷变形金属的再结晶,金属的热变形、蠕变与超塑性,陶瓷晶体的变形,高分子材料(聚合物)的变形。
材料科学基础考试大纲

材料科学基础考试大纲一、考试目的与要求本考试旨在评估学生对材料科学基本概念、原理、分类及其应用的掌握程度。
通过考试,学生应能够展示其对材料科学基础知识的理解,以及分析和解决材料相关问题的能力。
二、考试内容与结构1. 材料科学概述- 材料科学的定义- 材料科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材料科学的重要性和应用领域2. 材料的分类- 金属材料- 陶瓷材料- 聚合物材料- 复合材料- 新型功能材料3. 材料的微观结构- 晶体结构- 非晶体结构- 微观缺陷(点缺陷、线缺陷、面缺陷)4. 材料的性能- 力学性能(弹性、塑性、硬度、韧性)- 热性能(导热性、比热容、热膨胀)- 电性能(导电性、绝缘性、半导体性)- 光学性能- 磁性能5. 材料的加工与制备- 金属材料的加工(铸造、锻造、轧制、焊接)- 陶瓷材料的制备(粉末冶金、烧结)- 聚合物材料的加工(挤出、注射、吹塑)- 复合材料的制备与加工6. 材料的表征技术- 显微镜技术(光学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 - X射线衍射分析- 光谱分析(红外光谱、紫外光谱、X射线光谱)- 热分析技术(差热分析、热重分析)7. 材料的老化与失效- 老化机制- 失效类型与原因- 材料的耐久性与寿命预测8. 材料的创新与可持续发展- 新型材料的开发- 材料的循环利用与回收- 环境友好型材料三、考试形式与题型考试形式为闭卷笔试,题型包括:- 选择题:测试学生对材料科学基本概念和原理的掌握。
- 简答题:评估学生对材料科学原理的应用能力。
- 计算题:考查学生对材料性能计算和数据分析的能力。
- 论述题:评价学生对材料科学综合问题的理解与分析能力。
四、考试评分标准1. 选择题:根据选项的正确性评分。
2. 简答题:根据答案的完整性和准确性评分。
3. 计算题:根据计算过程的正确性和结果的准确性评分。
4. 论述题:根据论述的深度、逻辑性和创新性评分。
五、考试准备建议1. 系统复习材料科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浙江工业大学材料科学基础考试大纲
一、基本内容
1.晶体学基础
晶体结构、空间点阵、晶面指数和晶向指数、晶面间距;金属的晶体结构;离子晶体的结构以及共价晶体的结构。
2.晶体缺陷
晶体缺陷的基本概念;点缺陷、位错和晶界的基本概念和类型;位错的运动及其与材料塑性变形的联系;位错的能量及交互作用;纯金属的位错强化机制;晶体中的界面。
3.固体中的相结构
固溶体的结构与性能;金属间化合物的结构与性能;陶瓷晶体相,玻璃相和分子相。
4.材料的凝固
金属结晶的基本规律和基本条件;晶核的形成;晶体的长大;陶瓷和聚合物的凝固;结晶理论的应用。
5.相图
相平衡;二元匀晶相图;二元共晶相图;二元包晶相图;其它二元相图;二元相图的分析方法;铁碳相图;相图的热力学解释;铸锭的组织与偏析。
三元相图的几何特征;三元匀晶相图;三元共晶相图。
6.扩散
扩散定律及其应用;扩散的微观机制;扩散的热力学理论;反应扩散;影响扩散的因素。
7.塑性变形
金属的应力应变曲线;单晶体的塑性变形;金属塑性变形与位错运动的关系;多晶体的塑性变形;合金的塑性变形;冷变形金属的组织与性能;材料的强化机制;
陶瓷材料的塑性变形;高分子材料的塑性变形。
8.回复与再结晶
冷变形金属在加热时的变化;回复;再结晶;
再结晶后的晶粒长大;金属的热变形。
9.固态相变基础
固态相变的特点;固态相变的形核;固态相变的晶核长大;
扩散型相变;无扩散型相变;形状记忆合金和马氏体相变。
二、考试要求(包括考试时间、总分、考试方式、题型、分数比例等)
考试时间:3小时;
总分:150分;
考试方式:闭卷;
题型:名词解释、选择、辨析、简答和论述题;
分数比例:名词解释(10)、选择(30)、辨析(20)、简答(65)和论述题(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