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推荐表
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推荐表

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推荐表填表人:夏春燕填表日期:审核人:朱虹附件1:黄金桥社区减灾工作制度、指导思想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切实落实国家、省、市减灾工作的精神要求,把居民的生命安全放在首位,大力开展减灾科普教育活动,增强居民的减灾意识和自觉性,提高灾害防御和自救和互救能力。
二、规划目标普及减灾基本知识,提高自救自护能力,建立健全灾害应急和救援保障体系,增强紧急救援力量,增强居民的减灾意识,提高综合减灾能力。
三、主要任务1、加强社区基础信息调查,提高居民对灾害防御的能力,完善突发灾害事件处置机制,提高居民应急处置能力,制定并实施社区减灾安全方案,推进避难防灾场所建设。
2、充分利用各种渠道进行宣传减灾避险知识,对居民进行地震、地质灾害、火灾等内容的防范自救教育,提高居民紧急避险、自救自护和应对突发灾害的能力。
3、落实各项应急救援规定制度,保证工作人员 24 小时通讯联络无障碍,工作人员轮流值班制度,确保反应迅速,救援及时。
四、具体计划1、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责任分工,健全工作机制:成立以社区治保主任为组长的减灾工作领导小组,形成一套强有力的安全管理网络。
2、建立畅通无阻的减灾安全信息渠道。
确保社区和居民之间的信息畅通。
3、加强安全检查工作,严格执行定期的安全检查制度,时刻留心小区安全,发现问题及时上报、补救、整改,防患于未然。
4、开展形式多样的减灾安全教育活动通过开展减灾科普知识教育活动,为减灾工作创造出一个良好的社会氛围,让减灾知识的宣传教育进社区、进家庭,使减灾科普教育真正内化为一种自觉的需要和行为。
附件2:需转移安置人员名单(水库)。
综合减灾示范社区推荐表

附件: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推荐表填表说明:1.社区名称必须完整。
2.审核人为各省(区、市)民政厅(局)分管厅(局)长,并加盖公章。
第一题:社区基本情况第二题第一问;领导小组(介绍社区负责减灾工作的领导小组组成及职责)第二题第二问;减灾工作制度灾害危险隐患灾害范围主要包括:燃气泄露,火灾,暴雨洪水等自然灾害。
2、重点隐患地段及人员重点防御的区域为居民住房,地下室,及辖区居民的人身财产安全3、辖区内如发生突发事件需要转移安置的老、弱、病、残人员大约有230人。
4、如有大暴雨地下室需转移安置人员200人社区灾害风险地图编制炎黄大道1炎黄大道通道安全通道安全通道化工厂预案制定军民社区防灾减灾应急预案第一条为建立自然灾害紧急救助体系,提高防灾、减灾、避灾、救灾应急反应能力,健全防灾、减灾、避灾、救灾防范机制、责任机制和保障机制,提升社区应对灾害能力和防灾、减灾、避灾、救灾科学化管理水平,进一步明确责任,完善防灾、减灾、避灾、救灾的有效措施,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结合实际,制定本预案。
第二条凡在本社区内发生的气象灾害(水灾、冰雹、暴雨、雷电、大雪)、地质灾害(地震)、生物灾害等重大自然灾害和因安全事故产生的火灾、毒气灾害及其它突发公共事件,符合启动条件的,适用本预案。
第三条根据灾害预警和灾害发生后的具体情况,由宣庆社区减灾工作领导小组视情启动三级报警预案,即红色报警预案、黄色报警预案和蓝色报警预案。
第一章组织机构第四条建立社区防灾减灾领导小组(以下简称“领导小组”),组长由社区书记担任,副组长由副书记、社区民警担任,成员由社区各主任组成。
下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办公室主任由社区主抓民政主任兼任,灾情发生后领导小组立即转为救灾减灾指挥部。
第二章预防演练第五条加强社区防灾、减灾、避灾、救灾演练,提高社区居民防灾减灾的意识,增强全体居民的素质,夯实社区防灾减灾工作基础。
第一款开展宣传教育。
在社区居民中开展防灾、减灾、避灾、救灾工作宣传,利用公益广告牌、宣传栏、宣传橱窗等宣传阵地,营造浓厚的社区防灾减灾宣传氛围;整合社区资源,利用社区文化宣传机构和场所,开展防灾减灾教育;重视加强青少年的防灾减灾教育,开展社区防灾减灾宣传月活动,增强社区居民的防灾意识和减灾能力。
5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标准(精)

民政部关于印发“减灾示范社区”标准的通知(民函〔2007〕270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民政厅(局),计划单列市民政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民政局:为落实《国家综合减灾“十一五”规划》,提高城乡社区居民的避灾自救能力和基层的灾害应急管理水平,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按照国家减灾委员会的工作部署,现将全国《“减灾示范社区”标准》(以下简称《标准》)印发给你们。
各地要加强领导,周密部署,积极推进建设减灾示范社区的工作。
二〇〇七年十二月十八日全国“减灾示范社区”标准一、基本条件1、居民对社区减灾状况满意率大于70%。
2、社区近三年内没有发生因灾造成的较大事故。
3、小区居民户数应具有一定规模(小区居民一般应达2000户,新建小区入住率达80%)。
二、标准1、健全减灾管理和组织领导机制。
重视社区减灾工作,成立了负责社区减灾工作的组织;社区有规范的减灾工作制度;社区组织了志愿者队伍,协助社区开展减灾工作;社区对儿童、老年人、病患者、残疾人等弱势群体清楚,明确了在发生突发灾害时保护弱势群体的工作对策;建立了社区减灾工作档案。
2、制定社区灾害应急救助预案并定期演练。
根据《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国家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以及地方政府制定的应急预案,结合社区所在区域环境、灾害发生规律和社区居民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制定了社区灾害应急救助预案,明确应急工作程序、管理职责和协调联动机制,尤其是应急反应、群众转移安置、基本生活保障等方面职责明确,责任落实。
社区在有关部门和单位的支持、配合下,每年组织社区居民开展形式多样的预案演练活动。
3、具有较完善的社区减灾公共设施和器材。
社区利用公园、绿地、广场、体育场、停车场、学校操场或其他空地,划定了社区避难场所;在社区设置明显的安全应急标识或指示牌;社区内设有减灾宣传教育场所(社区减灾教室、社区图书室、老年人活动室)及设施(宣传栏、宣传橱窗等);配备了必需的消防、安全和应对灾害的器材或救生设施工具等。
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创建标准评分参考表

《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创建标准》评分参考表一级指标二级指标评定内容满分分值考核分数1.组织管理(13分)1.1社区减灾组织管理机构(4分)成立了社区综合减灾组织管理机构,负责综合减灾示范社区的创建、运行、评估与改进等工作,并配备灾害信息员。
41.2社区减灾工作制度(4分)制定社区综合减灾规章制度,建立社区综合减灾工作机制,并与当地派出所、消防、医疗等机构以及邻近社区建立应急联动机制,规范开展风险评估、隐患排查、灾害预警、预案编制、应急演练、灾情报送、宣传教育、人员培训、档案管理、绩效评估等工作。
41.3具体改进措施(2分)定期对综合减灾工作开展自评自查,针对存在问题和不足,落实改进措施。
2 1.4减灾工作档案(3分)建立和保存社区综合减灾工作的文字、照片、音频、视频等档案资料。
32.灾害风险评估(15分)2.1灾害风险隐患清单(8分)(1)定期开展社区灾害风险排查,列出社区内潜在的自然灾害、安全生产、公共卫生、社会治安等方面的隐患清单,及时制定防范措施并协调有关单位开展治理。
2(2)维护社区内道路设施完好,及时清理障碍物,确保消防车、急救车等应急车辆行驶畅通。
2(3)对不符合抗震设防要求的建(构)筑物及时进行隐患排查和加固改造。
42.2社区灾害脆弱人群清单(4分)(1)有社区老年人、儿童、孕妇、病患者和残障人员等脆弱人群清单。
1 (2)有脆弱人群结对帮扶救助措施。
1(3)向脆弱人群发放防灾减灾明白卡,明确社区灾害隐患及防范措施,注明社区应急联系人和联系方式。
2 2.3社区灾害风险地图(3分)具有社区灾害风险地图,标示灾害危险类型、强度或等级、风险点或风险区的时间、空间分布及名称。
33.应急预案(10分)3.1综合应急预案(6分)(1)预案针对社区面临的各类灾害风险。
1(2)明确协调指挥、预警预报、隐患排查、转移安置、物资保障、信息报告、医疗救护等小组分工。
1(3)明确预警信息发布方式和渠道,便于居民接收。
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

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推荐表时间:社区名称中华路街道办事处苟家井社区居委会一、社区基本情况苟家井社区位于遵义市中心城区,由原来的健生居和赖壳山居组合而成。
东起川黔铁路线,西至中华南路,以健生路延伸至沙坝加油站为界,南临新东门社区,以旱桥、桃源北路延伸直抵中华路办事处为界。
辖区内有长征镇、新东门社区交叉接壤,总面积约平方公里,辖个居民小组,总户数户,总人数人。
我辖区有国务院命名的“全国商业文明一条街”的中华南路,西南最大的小商品批发市场—苟家井市场,全市最大的建材市场—天宇建材市场,最大的农资市场—农康农资市场及旧货市场。
辖区内房屋交错密布,给改造工程带来极大难度,因此大部分均为老旧房屋,极易发生火灾、地质灾害、房屋垮塌等安全事故,防灾减灾工作极为严峻。
二、减灾组织与管理机制苟家井社区减灾工作领导小组及职责为进一步做好社区减灾防灾工作,动员每个居民增强防范和应对风险的意识和技能,积极参与防灾减灾和应急管理工作,增强社区综合减灾能力,特成立苟家井社区减灾工作领导小组,并明确职责与分工。
、苟家井社区减灾工作领导小组组长:杜成容副组长:李俊明王燕成员:黄昌均向洪平周静宋琳吴耀国、苟家井社区减灾工作小组职责()组织防灾减灾与社区环境安全风险调查,制定防灾减灾与环境安全促进计划和目标。
()围绕水灾、地震、环境污染、气象灾害、地质灾害等内容持续做好防灾减灾与环境安全建设,并设立安全标志、标识。
()制定和落实针对高危人群、高风险环境以及脆弱群体开展防灾减灾与环境安全促进措施。
()制定、完善和落实防灾减灾与环境安全工作制度及各类人员职责。
()制定防灾减灾与环境安全应急预案。
()组织灾害的抢救、协助调查灾害原因,并在工作中做好相关资料记录工作。
()举办各种形式的活动,开展防灾减灾与环境安全教育培训工作,提高社区居民的防灾减灾与环境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增强抗风险能力。
苟家井社区减灾工作制度为在社区内普及减灾基本知识,提高自救自护能力,建立健全灾害应急和救援保障体系,增强紧急救援力量,增强居民的减灾意识,提高社区综合减灾能力,特制定本社区减灾工作制度。
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标准(国减办发[2010]6号_网)
![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标准(国减办发[2010]6号_网)](https://img.taocdn.com/s3/m/d8695ad676a20029bd642de9.png)
国家减灾委员会办公室关于下发《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标准》的通知国减办发[2010]6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民政厅(局),各计划单列市民政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民政局:近年来,各地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国家综合减灾“十一五”规划》的要求,积极开展“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创建活动,在减灾工作制度建设、预案制定和演练、减灾设施和避难场所建设、减灾宣传教育活动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通过开展“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创建工作,各地对社区综合减灾工作的认识不断加深,创新并总结出了许多开展社区综合减灾的新做法和新经验,极大地丰富了社区综合减灾工作内涵。
为进一步指导各地开展社区综合减灾工作,顺应综合减灾工作发展要求,我们对原《“减灾示范社区”标准》(民函[2007]270号)进行了修订完善,制定了《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标准》。
现将《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标准》印发你们,请按照新的标准,积极开展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创建活动,不断提高社区防灾减灾能力和应急管理水平,增强城乡社区居民防灾减灾意识和避灾自救能力,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附: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标准国家减灾委员会办公室二〇一〇年五月五日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标准一、基本条件1.社区居民对社区综合减灾状况满意率大于70%。
2.社区近3年内没有发生因灾造成的较大事故。
3.具有符合社区特点的综合灾害应急救助预案并经常开展演练活动。
二、基本要素(一)综合减灾工作组织与管理机制完善。
成立了社区综合减灾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了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工作机制。
负责开展以下工作:1.全面组织开展综合减灾示范社区的创建、运行、评估与改进工作。
2.组织开展社区灾害风险隐患排查、编制社区灾害风险地图。
3.组织编制社区综合灾害应急救助预案,开展防灾减灾演练。
4.组织制定符合社区条件、体现社区特色、切实可行的综合减灾目标和计划。
5.调动社区内各种资源,确保必要的人力、物力、财力和技术等资源的投入,共同参与社区综合减灾教育宣传活动,提升居民防灾减灾意识。
防震减灾示范社区申报表模版

社区负责人
电话
社区地址
邮编
联系人姓名
电话
电子邮箱
基本情况:
创建地震安全示范社区基本情况:
县(区)社区主管部门意见:
年 月 日
县(区)防震减灾部门意见:
年 月 日
市级防震减灾部门意见:
年 月 日
附件2:
XX市防震减灾示范社区申报表
社区名称(盖章):
地 址:
邮 编:
联 系 人:
电 话:
电子邮箱:
2014年8月
填 表 说 明
一、内容表达真实、准确、严谨,字迹清晰。
二、各种证明材料真实可靠。
三、字数不限,可附相关图片或视频,各栏空格不够时,请自行加页。
XX市防震减灾示范社区申报表
填表日期年月日
申报社区名称(盖章)
综合减灾示范社区推荐申报材料

综合减灾示范社区推荐申报材料综合减灾示范社区推荐申报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推荐申报材料社区名称*****社区1、社区基本情况**社区地处**县政府所在地,也是**镇城区最繁华的地段,它东接振兴社区,南临金沙江,西衔华盛社区,北与革坪、长沙两村为邻,面积1.8平方公里,7街10巷,总人口21356人,7119户,现有居民组11个,行政企事业单位67个。
辖区今年内没有发生因灾造成的大事故。
2、减灾管理工作机制建设情况社区减灾工作领导小组组成及职责:组长:***(负责统一指挥安排、安排具体事项)副组长:***(负责应急解救疏散等工作)***(负责后勤物资发放等工作)***(负责资料文件的整理归档)成员:******************************各成员负责协助组长和副组长完成各项减灾工作。
减灾工作制度:见附件一志愿者队伍建设和工作开展情况:到目前为止,我社区共有30名志愿者参加了防灾减灾应急救援队伍。
根据各社区的实际情况,志愿者队伍进行了具体分工,配备了队长、副队长,明确了具体职责。
在队伍组建上,各社区注意挑选吸收思想品质好、身体素质好、有技术专长的同志,保证了防灾减灾志愿者队伍的整体素质,把防震减灾应急救援工作落实到了实处。
三、社区应急预案制定及开展演练情况预案制定:见附件二演练情况:2009年5月12日,我社区11个居民组分两次在**镇街心花园开展了纪念“5.12防震演练活动”,参加活动的居民约计500人。
通过此次活动,社区居民的公共安全意识,减灾、防灾知识得到了增强,社区群众避灾、自救和互救的能力得到了提高。
四、减灾公共设施和器材避难场所:根据我社区地理位置及经济条件等实际情况的限制,我社区只能在实际环境中选择两处空旷、离社区办公室较近的场地(金江广场和育才中学操场)作为避难场所。
两处避难场地面积共平方米,可容纳人,在显眼位置具有避难标识,离物资储备仓库——社区办公室只有两分钟路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推荐表
填表人:夏春燕填表日期:2011-8-17审核人:朱虹
附件1:
黄金桥社区减灾工作制度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切实落实国家、省、市减灾工作的精神要求,把居民的生命安全放在首位,大力开展减灾科普教育活动,增强居民的减灾意识和自觉性,提高灾害防御和自救和互救能力。
二、规划目标
普及减灾基本知识,提高自救自护能力,建立健全灾害应急和救援保障体系,增强紧急救援力量,增强居民的减灾意识,提高综合减灾能力。
三、主要任务
1、加强社区基础信息调查,提高居民对灾害防御的能力,完善突发灾害事件处置机制,提高居民应急处置能力,制定并实施社区减灾安全方案,推进避难防灾场所建设。
2、充分利用各种渠道进行宣传减灾避险知识,对居民进行地震、地质灾害、火灾等内容的防范自救教育,提高居民紧急避险、自救自护和应对突发灾害的能力。
3、落实各项应急救援规定制度,保证工作人员24小时通讯联络无障碍,工作人员轮流值班制度,确保反应迅速,救援及时。
四、具体计划
1、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责任分工,健全工作机制:成立以社区治保主任为组长的减灾工作领导小组,形成一套强有力的安全管理网络。
2、建立畅通无阻的减灾安全信息渠道。
确保社区和居民之间的信息畅通。
3、加强安全检查工作,严格执行定期的安全检查制度,时刻留心小区安全,发现问题及时上报、补救、整改,防患于未然。
4、开展形式多样的减灾安全教育活动
通过开展减灾科普知识教育活动,为减灾工作创造出一个良好的社会氛围,让减灾知识的宣传教育进社区、进家庭,使减灾科普教育真正内化为一种自觉的需要和行为。
附件2:
需转移安置人员名单(水库)
附件3:
需转移安置人员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