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咽癌患者放射性口腔炎的护理

合集下载

放射性口腔炎护理常规

放射性口腔炎护理常规

放射性口腔炎护理常规一、概念放射性口炎是放射线电离辐射所引起的急慢性口腔黏膜损伤。

临床常见于头颈部肿瘤接受放射治疗的患者,是肿瘤放射治疗常见的严重并发症之一。

又称放射性口腔黏膜炎,放射治疗诱发性口腔黏膜炎。

二、临床特点(一)急性放射性口炎1.放射线照射后短时间内出现。

2.黏膜损害程度较轻时出现口腔黏膜发红、水肿;糜烂、溃疡,覆盖白色假膜,易出血,触痛明显,口干,口臭等,可以合并进食困难等功能障碍和头昏、失眠、厌食、脱发等全身症状。

3.黏膜损害程度较重时口腔黏膜出现深大溃疡,假膜覆盖,可以伴发出血、继发感染等全身损害。

4.一般放疗结束后2-4周或采取有效治疗措施后1-2周逐渐愈合。

(二)慢性放射性口炎1.放射线照射2年后出现,特征主要是因唾液腺广泛萎缩引起的继发性损害。

2.局部症状包括口腔干燥、味觉异常。

3. 主要体征是口腔黏膜广泛萎缩、变薄、充血,舌体出现萎缩性舌炎,常合并白色念珠菌感染。

同时可见龋齿、牙龈出血、张口受限等其他口腔并发症。

4.全身症状包括厌食、疲倦、头痛、记忆力下降、失眠等。

三、诊断分级标准Ⅰ级:轻度疼痛,口腔黏膜充血、红斑Ⅱ级:中度疼痛,能进食半流质,斑点黏膜炎伴浆液性渗出Ⅲ级:重度疼痛,吞咽困难,融合性黏膜炎,水肿、溃疡Ⅳ级:重度疼痛、不能进食,黏膜溃疡出血、坏死四、健康教育1.放疗前准备:应做好解释工作,告之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会出现的口腔黏膜反应,消除其顾虑,积极丰动配合治疗和护理,应对放疗反应。

放疗前指导患者取牙科拔出龋齿、摘掉义齿,治疗牙周疾患,已清除口腔感染病灶;每日放疗前常规检查(或教会患者自己检查)口腔情况,对患者黏膜的反应及时评估、处理、记录(患者自检时发现异常,及时告知护士);2.指导患者保持口腔卫生a、要求患者早晚用软牙刷及含氟牙膏刷牙,晨起、饭后、睡前用漱口液或淡盐水含漱3min,鼓颊和吸吮动作交替,以清除松动的牙垢b、经常做张口、叩齿运动,使口腔黏膜皱襞处充分进行气体交换,破坏厌氧菌的生长环境,防止继发感染,鼓励患者多饮水C、刷牙及口腔护理时动作轻柔,勿用牙签剔牙。

临床护理路径在鼻咽癌放射性口腔炎患者中的应用69

临床护理路径在鼻咽癌放射性口腔炎患者中的应用69

临床护理路径在鼻咽癌放射性口腔炎患者中的应用摘要:目的讨论分析对鼻咽癌放射性口腔炎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的临床应用效果。

方法本次讨论研究对象是我院90例鼻咽癌放射性口腔炎患者,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时间在2015年11月至2017年4月,将所有纳入研究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45例鼻咽癌放射性口腔炎患者。

对照组鼻咽癌放射性口腔炎患者进行调强放射治疗和常规的口腔护理,实验组鼻咽癌放射性口腔炎患者进行调强放射治疗和临床护理路径,对比两组鼻咽癌放射性口腔炎患者的放射性口腔炎严重程度。

结果两组鼻咽癌放射性口腔炎患者在护理后,实验组患者3级、4级放射性口腔炎发生率为22.22%,较对照组66.67%低,两组数据比较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对鼻咽癌放射性口腔炎患者的护理方法采用临床护理路径,可以提高临床上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降低放射性口腔炎严重程度,值得在临床上使用推广。

关键词:临床护理路径;鼻咽癌放射性口腔炎患者;临床应用效果;严重程度鼻咽癌的好发部位在鼻咽腔顶部和侧壁,在我国恶性肿瘤的发病率中属于较高的疾病,常见的并发症有放射性口腔炎。

鼻咽癌放射性口腔炎的主要临床症状为口干、粘膜充血,片状白膜,严重者会出现胃纳下降、糜烂性溃烂等[1]。

由于治疗过程中,患者会因为疼痛难以忍受,不再接受治疗。

因此,临床上,医护人员治疗鼻咽癌放射性口腔炎患者时要制定更好的方案,既要体现人文关怀,又要保证临床的治疗有效率[2]。

在本次研究中,选取我院90例鼻咽癌放射性口腔炎患者作为本次实验的研究对象,患者在我院住院接受治疗的时间在2015年11月至2017年4月,分两组进行护理,分别为调强放射治疗和常规的口腔护理与调强放射治疗和临床护理路径;对比临床护理路径在鼻咽癌放射性口腔炎患者治疗时的临床疗效,现详情如下:1资料与方法1.1基本资料选取我院90例鼻咽癌放射性口腔炎患者进行讨论研究,在我院治疗的时间在2015年11月至2017年4月,将所有纳入研究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鼻咽癌放射性口腔炎患者45例。

鼻咽癌患者放疗致口腔黏膜反应的观察及护理方式分析

鼻咽癌患者放疗致口腔黏膜反应的观察及护理方式分析

鼻咽癌患者放疗致口腔黏膜反应的观察及护理方式分析【摘要】鼻咽癌是一种恶性肿瘤,常采用放疗来治疗。

放疗会引起口腔黏膜反应,包括口腔干燥、溃疡等症状,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本文通过观察及护理方式分析鼻咽癌患者放疗致口腔黏膜反应的情况。

口腔黏膜反应的表现多样,而鼻咽癌放疗后的特点在于症状较为严重且持续时间较长。

护理方式包括口腔清洁护理、饮食调理和药物治疗等,其中口腔清洁护理是重点。

结论指出了鼻咽癌患者放疗致口腔黏膜反应的护理重点和临床护理工作中的注意事项,同时提出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的建议,旨在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关键词:鼻咽癌、放疗、口腔黏膜反应、护理、口腔清洁、饮食调理、药物治疗、生活质量、护理重点、注意事项、临床护理。

1. 引言1.1 疾病背景介绍鼻咽癌是一种常见的头颈部恶性肿瘤,主要发生在鼻咽腔黏膜。

该病的发病率呈现上升趋势,多见于中老年人。

鼻咽癌患者在接受放疗治疗的过程中,口腔黏膜反应是常见的并发症之一。

口腔黏膜反应是指放疗对口腔黏膜组织产生的损伤和炎症反应。

炎症反应可能表现为口腔黏膜的红肿、溃疡、疼痛等,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鼻咽癌患者在接受放疗治疗后,口腔黏膜反应的发生率较高,且症状较为严重。

对于鼻咽癌患者放疗致口腔黏膜反应,及时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至关重要。

通过口腔清洁护理、饮食调理和药物治疗等方式,可以有效缓解口腔黏膜反应的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护士需要特别关注鼻咽癌患者的口腔情况,及时发现并处理口腔黏膜反应,以减轻患者的痛苦。

在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的过程中,护士还可以给予患者心理支持,帮助他们积极面对治疗过程中的不适和困难。

1.2 病情影响及治疗方式鼻咽癌是指发生在鼻咽部的恶性肿瘤,常见于东南亚地区。

该病会对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

鼻咽癌患者常常经历放疗来治疗疾病,但放疗会引起口腔黏膜反应,包括口腔炎、干燥、溃疡等症状,给患者带来不适和痛苦。

鼻咽癌患者放疗致口腔黏膜炎的护理

鼻咽癌患者放疗致口腔黏膜炎的护理

患者舒适 , 维持 I : 3 腔正常 p } 1 值, 抑 制 细 菌生 长 、 繁 殖 。每 次 进食 后 用 温 盐 水 漱
4 5 0 0 0 8河 南省 肿瘤医院 ( 郑州)
d o 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0 0 7—6 1 4 x . 2 0 1 3 .
黏膜护理体会 简述 如下 。 资料与方 法
口, 并 告知患者每天饮水 3 0 0 0 m l 。 放疗 中的护 理 : ① 饮食 护理 : 合 理 的 膳食能增加 机体 对放疗 的耐 受力 和免 疫
方法 : 5 0 0 ml 温 开水 + 食 用盐 3~4 g ( 约小
半匙 ) 即可 。每次含漱 至少 要有 1分钟 。 同时 , 用鼓颊 和 吸吮 交替 动 作漱 1 3 1—2 分钟 , 以清 除松 动 的牙 垢。并 做 张 口运
论: 根 据 不 同反 应 选 择 合 理 口 腔 护 理 方
发口 腔 溃疡。③放疗知识宣教 : 在做入院
宣教时 向患 者说 明治 疗 中可能 出现 的不
化管 的 消毒 J 。使 用 黏 膜保 护 药 物 , 如
维生素 B : 水 剂、 康 复新 液等 , 餐 后、 睡前 卧床 口服 , 尽量使 药 物在 口腔 内多停 留, 促进 口腔黏膜恢复 。
炎反 应 轻 重 分 度 , 给 予 相 应 的护 理 措 施 。 结果 : 患 者 口腔 黏 膜 发 生 程 度 :I度 5 2
例、 Ⅱ度 3 0例 、 Ⅲ度 2 6例、 Ⅳ1 8例 。 结
温或凉为宜 , 戒 烟酒及辛 辣 、 腌制 、 油炸食
品; 避免过热 、 过 冷、 过甜 、 过酸 、 过咸 及粗 糙食物 , 减少 对 口腔黏膜 的刺 激 , 以免 诱

浅谈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的护理

浅谈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的护理

浅谈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的护理目的总结放射性口腔黏膜的护理方法与经验。

方法选取2013年6月- 2014年6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放射治疗的鼻咽癌Ⅲ- Ⅳ级患者10例,对其临床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对患者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能够减轻患者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的程度。

结论对行放射治疗的鼻咽癌患者进行有效护理,能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治疗的依从性。

标签:放射性口腔黏膜炎;鼻咽癌;护理方法鼻咽癌约占头颈部恶性肿瘤的0.8% - 1.5%,占全身恶性肿瘤的0.25 %。

鼻咽癌发生肿瘤的位置比较隐蔽,且早期症状不典型,等出现吞咽困难、吞咽疼痛、声音嘶哑等明显症状时,往往病情已至晚期,因此,在临床中,鼻咽癌不仅难以治愈,而且疗效也较差。

当前,放射治疗是治疗鼻咽癌的首选方式,治疗效果也相对较好。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2013年6月- 2014年6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放射治疗的鼻咽癌Ⅲ- Ⅳ级患者10例,该10 例患者均出现Ⅲ- Ⅳ度放射性口腔黏膜炎。

其中,男性患者8 例,年龄55 - 87 岁,平均年龄68.5 岁,女性患者 2 例,年龄分别为48 岁和76 岁,平均年龄62 岁。

所有病例经病理诊断证实,均确诊为低分化鳞癌,且既往未接受过放疗,卡氏评分>70 分,临床上发现有颈淋巴结转移,未发现有肝、肺、脑等重要器官及远处转移。

1.2 疗效判定标准分别在治疗前、后详细检查并记录患者口腔黏膜炎的疼痛程度、充血程度、溃疡最大直径和愈合时间。

显效:7 天内溃疡面基本愈合,充血、疼痛消失。

有效:10 天内溃疡基本愈合、充血,疼痛基本消失。

无效:7 天内溃疡、充血、疼痛稍有改善或基本无改善。

1.3 治疗结果10 例患者在使用医用射线防护剂喷涂后,其中,2 例Ⅳ度放射性口腔黏膜炎患者在10 天内口腔充血、疼痛逐渐缓解,而后消失,溃疡面逐渐减少,基本愈合。

8 例Ⅲ度放射性口腔黏膜炎患者在7 天内溃疡基本愈合,充血、疼痛基本消失。

鼻咽癌放疗患者口腔粘膜急性放射反应的护理探讨

鼻咽癌放疗患者口腔粘膜急性放射反应的护理探讨

鼻咽癌放疗患者口腔粘膜急性放射反应的护理探讨【摘要】鼻咽癌是罕见但致命的恶性肿瘤,放疗是常见的治疗方法之一。

放疗会引起口腔粘膜急性放射反应,给患者带来不适和痛苦。

本文通过对口腔粘膜急性放射反应的病因分析、临床表现、护理措施、护理效果评价和注意事项进行探讨,旨在为鼻咽癌放疗患者提供更有效的护理方法和更好的生活质量。

护理探讨的重要性在于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未来的研究方向应该更加关注口腔粘膜急性放射反应的预防和治疗,以提升患者的治疗体验和生存率。

通过细致的护理措施和更深入的研究,可以有效缓解放疗患者口腔粘膜急性放射反应带来的痛苦和不适。

【关键词】鼻咽癌、放疗、口腔粘膜、急性放射反应、护理、病因、临床表现、护理措施、护理效果评价、注意事项、重要性、研究方向、总结。

1. 引言1.1 背景介绍鼻咽癌是头颈部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多发生在鼻咽部黏膜上皮组织,患者常需要接受放疗治疗。

放疗是治疗鼻咽癌的主要方法之一,但随之而来的放射反应给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治疗效果带来了不利影响。

口腔粘膜是放疗患者常见放射反应的部位之一,口腔粘膜急性放射反应的发生严重影响了患者的饮食习惯、口腔卫生和生存质量。

对口腔粘膜急性放射反应的护理措施进行探讨和研究,对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治疗效果具有积极作用。

本文旨在探讨鼻咽癌放疗患者口腔粘膜急性放射反应的护理问题,对口腔粘膜急性放射反应的病因、临床表现、护理措施、护理效果评价和注意事项进行深入研究,为临床护理提供参考依据和指导,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治疗效果。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鼻咽癌放疗患者口腔粘膜急性放射反应的护理问题。

具体目的包括以下几点:1. 分析口腔粘膜急性放射反应的病因,探讨放疗对口腔粘膜的影响机制,为进一步护理提供理论基础。

2. 研究口腔粘膜急性放射反应的临床表现,探讨不同症状与病情严重程度的关联,为护理过程中的症状评估和干预提供依据。

3. 探讨口腔粘膜急性放射反应的护理措施,总结有效的护理方法和策略,为临床实践提供指导。

鼻咽癌放疗患者含服生理盐水冰块防治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的护理

鼻咽癌放疗患者含服生理盐水冰块防治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的护理

预防鼻咽癌 患者放射 治疗 时放射性 口腔黏膜炎发生。 [ 关键词 ]鼻咽肿瘤 ; 2 1 1 腔黏膜炎 ; 生理盐水冰块 [ 中国图书资料分类法分类号]R 7 3 9 . 6 3 [ 文献标志码]A
放射治疗是 目前治疗鼻咽癌首选方法 , 放射性 口腔 黏膜炎 是 最 常见 的不 良反 应¨- 3 1 , 口腔黏 膜 上
学杂志, 2 0 0 9, 1 9 ( 2 1 ) : 2 9 0 3 .
[ 1 1 ] 黄晏 国, 罗芳. 某 医院实 习护 士 职业 防护 知 识 与行 为调 查 [ J ] . 预防医学论坛 , 2 0 0 6, 1 2 ( 3 ): 2 7 8— 2 7 9 .
[ 9 ] 李 兰涛 , 曹畅, 陈玉 梅 , 等. 浅 谈 护理 工 作与 医 院感 染控 制 [ J ] . 医学信息 : 上旬 刊, 2 0 1 1 , 2 4 ( 4 ) : 2 2 3 4— 2 2 3 5 .
者随机分 为含服生理盐水冰块组 ( 观察组 ) 及对照组 , 各6 O例。对照组在 整个放疗期 间给予常规 1 : 3 腔护理 , 观察组 除给予常
规 口腔 护理外 , 每天于放疗前 含服 生理盐水冰块 , 并 给予重组表皮生长因子外用 , 观察 口腔 黏膜 炎的发生情况 。结果 : 观察组
1 : 3 腔黏膜炎 的发生率 明显低于对照组 , 放射性 口腔黏膜炎程度 明显轻 于对照组 ( P<0 . 0 5 ) 。结论 : 含服生 理盐水冰块 可用于
2 0 0 7, 3 4 ( 4 ) : 1 9 4—1 9 5 .
JBe n g b u Me d C o l l , Au g u s t 2 0 1 3, Vo 1 . 3 8, No . 8

鼻咽癌放疗致口腔黏膜反应的护理

鼻咽癌放疗致口腔黏膜反应的护理

饮食护理
01
02
03
软食
避免食用硬、脆、油炸等 食物,以软食为主,如稀 饭、面条、蒸蛋等。
高营养
保证摄入足够的蛋白质、 维生素和矿物质,以促进 口腔黏膜修复。
适量饮水
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有 助于口腔黏膜的润滑和修 复。
疼痛管理
疼痛评估
对患者进行疼痛评估,了解疼痛的程 度和性质,以便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
药物治疗
遵医嘱使用局部或口服药物,如溃疡贴膜、喷雾剂等,促进口腔 溃疡愈合。
饮食调整
避免刺激性食物和饮料,选择软、易消化的食物,减少口腔黏膜 的刺激。
口腔卫生指导
加强口腔清洁护理,避免口腔感染和细菌滋生。
疼痛管理与药物治疗
1 2
疼痛评估
对患者进行疼痛评估,了解疼痛程度和性质,为 后续治疗提供依据。
口腔黏膜反应是放疗常见的并发症,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治 疗效果产生不良影响。
02
口腔黏膜反应的护理原则
保持口腔卫生
定期刷牙
在放疗期间,患者应每天刷牙2-3次,每次刷 牙时间不少于3分钟,以保持口腔清洁。
漱口
每次进食后,患者应使用温开水或淡盐水漱 口,以清除食物残渣和细菌。
口腔清洗
每天早晚用生理盐水进行口腔清洗,以减少 细菌滋生。
05
患者教育与康复指导
患者教育的重要性
提高患者认知水平
通过教育,使患者充分了解鼻咽癌放疗后口腔黏膜反应的原因、 预防措施及治疗方法,减少焦虑和恐惧情绪。
促进患者自我管理
教育患者如何进行自我观察、自我护理和预防并发症,提高患者的 自我管理能力。
增强患者治疗信心
通过教育,使患者了解治疗过程和效果,增强治疗信心,提高治疗 依从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TODAY NURSE ,July ,2012,No.7鼻咽癌患者放射性口腔炎的护理夏菊兰1陈妙贤2摘要总结了鼻咽癌口腔炎患者的护理体会,主要包括为接受放射治疗的鼻咽癌患者实施心理护理、清洁卫生及饮食指导和及时对症处理等护理措施。

认为对鼻咽癌患者采取恰当的治疗和护理措施,能够有效地减轻放射性口腔炎及不适,保证放射治疗的顺利进行。

关键词:鼻咽癌;放射性口腔炎;护理中图分类号:R473.7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6-6411(2012)07-0088-02工作单位:1.510120广州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肿瘤科;2.510289广州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南院综合外科夏菊兰:女,本科,护师陈妙贤:通讯作者收稿日期:2011-12-11放射治疗是鼻咽癌的主要治疗方法且对鼻咽癌有良好的治疗效果,所有接受放射治疗的患者,当照射达到一定的剂量(10Gy),放射线在杀灭肿瘤细胞的同时,不可避免地造成口腔黏膜不同程度的放射性损伤,导致口腔炎的发生。

放射性口腔炎是鼻咽癌放射治疗中最主要的急性并发症之一。

放射性口腔黏膜炎表现为有片状薄层的白膜形成,甚至出现炎症弥漫性溃烂、充血,伴口干、胃纳下降等一系列临床症状与体征[1],尤其在合并化疗时更常见、更严重,往往造成患者不能耐受治疗而影响治疗进展和最终的治疗效果。

因此,总结鼻咽癌口腔炎的护理经验,对进一步提高口腔炎的护理效果有着重要的实际意义。

现将鼻咽癌口腔炎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科2010年5月~2011年5月收治鼻咽癌患者30例。

其中,男18例,女12例,年龄25~57岁,平均年龄为40.7岁。

全部患者经病理检查确诊为鼻咽低分化鳞癌,且放射治疗前均无口腔疾病,无高血压、糖尿病等全身疾病。

1.2治疗方法全部患者按鼻咽癌的病变程度分别采用直线加速器照射,每次剂量1.8~2.0Gy ,每天1次进行放射治疗,5d/周,总剂量为66~70Gy 。

放射治疗后全部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放射性口腔炎。

急性放射性口腔炎诊断[2]:WHO 黏膜反应标准分四级。

Ⅰ级:黏膜充血、红斑;Ⅱ级:斑点状黏膜炎、炎性分泌物、水肿或溃疡;Ⅲ级:片状黏膜炎占照射区50%以上黏膜融合的纤维性黏膜炎、水肿、溃疡;Ⅳ级:口腔溃疡合并感染,出血、坏死疼痛不能进食。

疼痛分四度。

0度:无痛;Ⅰ度:轻痛可忍受,不影响睡眠,正常进食;Ⅱ度:中度,疼痛明显,睡眠受干扰,不能进食,需增加营养及抗炎等对症支持治疗;Ⅲ度:重度,疼痛剧烈,伴有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睡眠严重受干扰,需终止放疗。

1.3结果在30例患者中,以剂量50Gy 为准,发生口腔炎Ⅰ级16例,Ⅱ级9例,Ⅲ级5例。

对于上述口腔炎经局部对症治疗和护理,有效地减轻放射性口腔炎的程度,保证放射治疗的顺利进行。

2护理体会2.1心理护理本组病例中大多为中年患者,患者曾经在家庭是顶梁柱,在单位是骨干分子,患该病无论从患者本身或家人来说都是巨大的打击,这种角色的改变直接影响到其心理状态,其中,最明显的是不能进食造成的挫折感,不能和他人很好地说话、聊天等,因此做好心理护理,就显得尤为重要[3]。

在实践中,护士运用心理学知识来引导患者正确对待疾病、对待放疗,耐心地向患者解释放疗目的、作用、进程及可能发生放射性口腔炎及其它副反应,在放疗过程中,护士为患者定期作口腔检查,及时与患者沟通、交流,鼓励患者及时告知口腔黏膜炎所致的各种不适,并让患者明白防治口腔黏膜炎是医护人员与其共同的目标,让患者产生安全感和对医护人员的信任感和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提高患者对治疗护理的依从性[4]。

针对患者个体情况,并为患者制订有效的防治方案,与患者共同分享口腔黏膜炎好转与加重所带来的喜悦与悲伤,并向其说明可能出现的放疗并发症及防护对策,使其有足够的心理准备。

鼓励患者坚持适度体育锻炼,以不引起疲劳为度,以利于提高机体抵抗力和缓解心理压力。

2.2饮食护理加强营养,以提高机体抵抗力。

饮食原则以高蛋白、高热量、易消化、多维生素的食物为主,如:蛋、乳类、鸭、鱼、瘦肉等优质蛋白食物[5],保证有足够的营养摄入,每日吃新鲜蔬菜水果,如:香菇、弥猴桃。

少吃甜食及低脂肪食物,进食温凉食物,不吃辛辣、粗糙、刺激性食物,不吃粗硬带刺、过热过冷的食物,以免损伤牙龈黏膜。

饭菜要尽量色香味形俱全和多样化,为患者创造良好的进食环境,使患者放松情绪,促进患者的食欲。

每天饮水大于2500ml ,可用半枝莲、半边莲、白花蛇舌草、菊花泡水代茶饮,有清热、解毒的作用[6]。

身边常备一个饮水瓶,经常饮用,保持口腔清洁湿润,减轻口腔黏膜反应,减轻不适。

对口腔疼痛有进食困难者,应给予半88--当代护士2012年7月下旬刊流饮食或软食,如面条、粥等,必要时给予静脉补充营养,以保证机体营养平衡。

2.3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由于射线导致口腔自洁能力下降,唾液分泌减少,引起功能下降,出现口干、牙龈萎缩,咽喉燥痛及口腔感染等,因此,督促患者每次饭后用软毛和氟制牙膏刷牙,漱口,保持口腔清洁、湿润。

向患者讲解放疗期间吸烟饮酒的危害性,劝告其戒烟酒。

提供安静的休养环境,睡眠障碍者遵医嘱给予阿普唑仑片口服帮助睡眠,保证生活规律。

2.4放射性口腔炎预防性护理患牙周病或龋齿病患者放疗后发生损伤风险很大,如放疗后再拔牙可能引起放射性骨坏死,因此牙周炎或牙龈炎的患者放疗前及时治疗牙疾病,之后再进行放射治疗[7],必要时拔出龋齿,牙齿拔除部位应无张力缝合,以加快伤口愈合,休息1~2周才开始放疗。

患者开始放疗的当日,指导患者每天用0.9%氯化钠注射液和5%碳酸氢钠注射液交替含漱,每日8~10次,每次2min,并保证含漱液与口腔黏膜充分接触,同时指导患者练习运舌法和张口练习法[8],运舌法:以舌头在口内来回运动,上下左右各15~20次。

并配合手指按摩口腔黏膜和齿龈,以促进唾液分泌,清洁口腔,改善口腔黏膜和齿龈血液供应。

并指导患者行张口练习,张口练习:即把嘴张到最大限度,坚持每天200次左右或口含圆形的塑料瓶、光滑的小圆木等,并按摩颞颌关节和颈部,患者应在放疗中及放疗后经常做张口运动,防止咀嚼肌及周围组织的纤维化。

按医嘱给予维生素B片,每日3次,每次2片;维生素E,每日1片,以促进代谢,保护皮肤,加速愈合,提高皮肤组织的修复质量。

2.5放射性口腔炎的护理2.5.1在放射剂量为20Gy时口腔黏膜即可出现黏膜炎。

本组病例中当放射剂量增至30Gy后,21例患者出现Ⅰ级放射性口腔炎,占70%。

此时患者保持口腔清洁卫生,饭前、饭后及睡前均用0.9%氯化钠注射液或复方甲硝唑漱口液含漱数分钟,清除食物残留,预防感染和龋齿的发生,多饮菊花茶,每日用双氟牙膏、软毛牙刷刷牙。

充血水肿处勿用硬物刺激,如牙签剔牙等,防止放疗后因黏膜脆性增加而致出血。

2.5.2在剂量增至40Gy后,Ⅰ级放射性口腔炎有20例患者,Ⅱ级放射性口腔炎有6例患者,其余患者无发生口腔炎。

此期除指导患者仍继续坚持多漱口多饮水,加强口腔卫生外,给予口腔使用贯新克喷雾剂,超声雾化吸入(0.9%氯化钠注射液5ml+庆大霉素注射液4万U+糜蛋白酶4000U+地塞米松注射液5mg)每天2次,每次15min,以消炎止痛。

鼓励患者进食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的软质饮食,少量多餐,补充足够营养及水分摄入,以提高抵抗力,并设法消除患者的各种顾虑。

2.5.3在剂量增加至50Gy时,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放射性口腔炎。

Ⅰ级16例,Ⅱ级9例,Ⅲ级5例。

此时,应给予患者口腔护理2次/d,清除脓性分泌物,并观察溃疡变化情况,为防止霉菌、真菌感染并加服氟康唑50~100mg/d,或者0.9%NS加氟康唑、5%碳酸氢钠漱口,督促患者每日漱口10次以上,鼓励患者在进食前用0.9%NS 500ml+2%利多卡因20ml配制成的口服液口服或含漱止痛,每次10ml,含漱每次至少2min,以保证液体与黏膜充分接触,达到治疗的效果。

少量多餐进食微冷无刺激性的流质或软食,口腔疼痛明显影响进食的情况下可加用抗生素及口服少量地塞米松,必要时可暂停放疗,遵医嘱给予静脉补充营养物质和抗生素控制感染,以促进机体修复。

2.6中医药疗法在我国肿瘤的综合治疗中,除了化疗放疗,中医药疗法也是一种重要的辅助治疗方法。

按照中医学理论,口干咽燥、舌红少苔属于阴液受损、津液耗伤的证候。

从中医学观点解释,电离辐射是种“热性”杀伤物质,热可化火,火能灼津而演成阴虚口炎。

研究表明[9],中药配合鼻咽癌放疗有明显的减毒增敏作用,采用活血化瘀、养阴清热中药可预防急性放射性口腔炎的发生并降低其反应程度。

在本组病例中均有采用中药疗法,为口服汤药。

所有患者诉服药后咽喉肿痛减轻。

3小结鼻咽癌是临床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占头颈部肿瘤的70%以上。

临床上对鼻咽癌的治疗以放射治疗为首选方法,而大剂量的放疗对口腔黏膜有直接的损伤作用,特别是同时接受化疗的患者,极易发生口腔黏膜反应[10],重者致患者不敢进食,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如果患者免疫力降低,易合并感染从而导致治疗中断乃至失败,鼻咽癌放疗不良反应给患者带来了巨大的心理压力。

因此,在临床护理中给予患者早期进行健康教育、心理护理等,可减缓患者焦虑、抑郁、信心不足的不良情绪,并使患者充分了解鼻咽癌放疗相关知识和治疗的重要性,正确对待放射治疗并积极配合,同时能熟练掌握口腔清洁和锻炼的方法,有利于降低放射性口腔炎发生程度,保证放射治疗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1刘焕义,周麟,叶斌,等.鼻咽癌放射治疗致口腔炎的预防及治疗[J].四川医学,2006,27(8):648.2肖春莲,李莉,刘虹,等.口腔粘膜保护剂防治放射性口腔炎30例疗效观察及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06,12(2):220~221.3刘月玲.放射性口腔炎的防治和护理[J].技术学院学报,2006,6(6):45~46.4Haas ML.Oral mucositis in radiation/chemotherapy:treatment similarities[J].OncoloGy(Williston Park),2009,23:23~26.5雷敏,许丽贞.80例鼻咽癌患者放射性口腔炎的防护[J].福建医药杂志,2008,30(3):146~147.6李轶,朱琳.中药超声雾化吸入防治放射性口腔炎临床研究[J].中国中医急症,2009,18(4):550.7柳琳琳,乔红华,胡慧.健康教育预防放疗性口腔炎的效果研究[J].当代护士(专科版),2010,3(4):30~131.8华琳.鼻咽癌并发放射性口腔炎的护理[J].河北医学,2009,15(2): 1474~1475.9邹雨荷,谭丽蓉.中药防治鼻咽癌患者急性放射性口咽炎的临床研究[J].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2006,26:77~78.10朱海生,杨云利.老年鼻咽癌的研究进展[J].现代肿瘤学杂志,2009,17(4):80.(本文编辑:张丽娣)8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