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断面尺寸和面积的更正
QC成果-降低隧道开挖断面尺寸偏差率-中建七局

❖ 五盂高速下细腰隧道实景图
中建七局交通公司
二、小组概况
表1
QC 小 组 概 况 表
小组名称
“黑哥们”QC 小组
所在单位 小组注册号 课题名称
中建七局交通公司
JTQC-11-06
注册日期
降低隧道开挖断面尺寸偏差率
课题类型
2011 年 6 月 26 日 现场型
活动计划 序号
姓名
性别
2011 年 7 月起 2011 年 12 月止
末端因素十一:装药结构不合理
确认方法
确认内容
确认人
查施工方案要求,爆破设计周边眼采用不连续装药结构; 实际爆破采用也为不连续装药结构,采用非电毫秒延时 电雷管起爆。
确认时间
现场抽查
刘莎莎 杨东坡
07.26
结论:非要因
中建七局交通公司
末端因素十二:爆破参数选择不当
确认方法
确认内容
确认人 确认时间
一是查隧道开挖作业爆破设计方案,爆破参数依据隧 道开挖岩层性质,给出了炮孔布置方式、孔径、孔深、 排间距、最大装药量、单耗、网路连接等爆破技术参 数区间,但未区别岩性进行优化爆破参数。 内业资料 二是查爆破作业现场,爆破技术人员依据经验在参数 高菲 现场查验 区间内取值较随意,未针对围岩级别进行爆破参数优 杨东坡 化调整,且装药量控制不严谨,单耗较设计给出的用 量偏差较大。 三是爆破后的开挖面存在炮根残留较多,达不到预想 的光面爆破效果。
88.4%
95.8%
95.2%
平均 95.5
7.1%
由图表对比可以明显看出,本工程隧道开挖断面尺寸偏差合格率偏低,低于类 似工程水平,急需解决。
四、现状调查
❖ 课题确定后,小组成员依据《规范》实测项目要求,对本 工程已施工的300米隧道进行了开挖情况现场调查,共实 测了450个点,数据整理见表3:
隧道作业指导书—断面尺寸 1

隧道工程作业指导书武汉港湾工程检测有限公司2015年7月断面尺寸检测指导书1、概述隧道工程检测作业主要分为开挖质量检测、初期支护施工质量检测、混凝土衬砌质量检测、运营隧道健康检测以及通风和照明检测。
2、检测项目断面尺寸,隧道开挖质量主要是通过两方面内容进行评定:一是检测开挖断面的规整度;二是超欠挖控制。
通过对断面尺寸的检测,可以了解上述两方面的内容。
3、检测方法3.1 断面尺寸检测3.1.1 检测仪器隧道激光断面仪主要由三大部分组成:检测主机、掌上电脑、数据处理软件。
主要技术参数:(1)检测半径:1~45m。
(2)测距精度:优于±1mm。
(3)测角精度:优于0.01°。
(4)方位角范围:30°~330°(仪器侧头垂直向下为0°),连续测量60°~300°。
(5)手动侧头转动方位角范围:0°~350°。
(6)定位测量方式:具有垂直向下激光定心标志、测距功能。
检测点数:测量点数可控化,断面特征点检测时可以手动控制选择特定的测点,常规断面检测一般采用等角自动测量,但是检测前可根据任务要求手动设置测量点数,一般为35个点/断面。
3.1.2检测断面点位和数量要求检测频率:一般情况下初期支护为10m一个检测断面,二次衬砌为20m一个检测断面。
检测点数:一般设置35个点/断面,也可以根据实际检测要求而定。
3.1.3检测方法检测前准备①根据检测任务要求确定检测频率和单个断面检测点数。
②采用隧道激光断面仪对隧道断面检测前,应先采用经纬仪或全站仪按一定间距放出测量点和对应方向点并记录该点的桩号、实际高程和与中线偏位值。
③放点要求:隧道激光断面进行断面检测具有任意点检测的优势,检测时虽然无固定检测位置的要求,但为了便于后期数据处理,一般要求:a.条件允许情况下,检测点应放在隧道中点中线上:b.现场条件受限,不能在中点放点时,可以在非中线点处放点,但是应记录下其实际高程和与重点偏位值,并适当加密测点:c.直线隧道且检测距离较短情况下,可以用相邻测量点来确定检测方向无需事先放设法向点,但是曲线隧道和非中点放点情况下,必须事先放法向点。
隧道施工测量方法及步骤

隧道施工测量方法及步骤引言隧道施工是指通过地下开挖或钻孔等方式建造通道,常用于交通运输、水利工程、地下管线等领域。
在隧道施工过程中,测量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它能够确保隧道的准确位置和尺寸,以及保障施工的质量和安全。
本文将介绍隧道施工中常用的测量方法和步骤,以帮助施工人员进行准确和高效的测量工作。
一、前期准备在进行隧道施工测量之前,需要进行一些前期准备工作,以确保测量的准确性和顺利进行。
具体的步骤如下:1.梳理测量任务:根据工程需求,明确隧道施工中需要进行的测量任务,并制定相应的测量计划。
2.准备测量仪器和设备:根据测量任务的要求,准备好相应的测量仪器和设备,包括全站仪、测量杆、测距仪等。
3.安装和校准仪器:根据仪器的使用说明,正确安装和校准测量仪器,以保证测量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4.制定安全措施:确定测量现场的安全措施,包括设置警示标志、采取防护措施等,以保障测量人员的安全。
二、隧道轴线测量隧道轴线测量是隧道施工中常见的测量任务之一,它用于确定隧道的中心线位置,以指导施工工序的进行。
以下是隧道轴线测量的具体步骤:1.确定测量起始点:根据设计要求,确定隧道轴线测量的起始点,一般选择在隧道口附近的地面上进行。
2.设置控制点:在起始点和隧道端部适当位置设置控制点,控制点之间的距离要合理,以便后续测量的准确性。
3.安装全站仪:在每个控制点上安装全站仪,确保仪器的稳定和水平,然后进行校准。
4.进行观测测量:使用全站仪测量各个控制点的坐标,可借助反射器或棱镜进行观测,并记录测量结果。
5.计算坐标及中心线:根据观测结果,进行测量数据的处理和计算,得到各个控制点的坐标,并通过插值计算得出隧道的中心线位置。
三、隧道断面测量隧道断面测量是为了确定隧道断面的形状、尺寸和位置,以保证隧道的施工质量。
以下是隧道断面测量的步骤:1.设置测量断面:根据设计要求,在隧道内的适当位置设置测量断面,一般选择在隧道的不同节段进行。
2.安装测量设备:在每个测量断面上安装全站仪或测距仪等测量设备,并进行校准和调试,确保测量的准确性。
隧道施工断面快速测量方法

隧道施工断面快速测量方法第一种方法是使用激光扫描仪进行断面测量。
激光扫描仪是一种高精度的测量设备,可以快速准确地获取隧道断面的三维坐标数据。
操作人员只需将激光扫描仪放置在施工断面的适当位置,并进行扫描,就可以获取到断面的真实形态和尺寸。
激光扫描仪具有测量速度快、测量精度高、操作简单等优点,广泛应用于隧道工程中。
第二种方法是使用全站仪进行断面测量。
全站仪是一种集光学、机械、电子技术于一体的高精度测量仪器,可以实现水平、垂直测量以及角度测量等功能。
在隧道施工中,可以使用全站仪进行断面的平面测量。
操作人员先将全站仪设置在适当位置,并对准隧道断面,然后通过测量仪器进行观测和记录,即可获取断面的尺寸和形态信息。
第三种方法是使用无人机进行断面测量。
无人机具有飞行稳定性好、操作简单等特点,可以利用其航拍功能进行隧道施工断面的测量。
操作人员只需将无人机携带相机装置,将其悬挂在适当高度,并进行飞行遥控,即可获取隧道断面的影像信息。
然后,通过影像处理的方式,可以获得断面的尺寸和形态数据。
第四种方法是使用测距仪进行断面测量。
测距仪可以通过发射激光束测量目标与仪器之间的距离,从而获取反射点的三维坐标数据。
在隧道施工中,可以使用测距仪进行断面的快速测量。
操作人员只需将测距仪对准施工断面,进行测距扫描,即可获取断面的尺寸和形态信息。
综上所述,隧道施工断面快速测量方法可以采用激光扫描仪、全站仪、无人机和测距仪等测量设备进行。
这些方法具有测量速度快、测量精度高、操作简单等特点,可以满足隧道施工中对断面测量的要求。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将来还会出现更多更先进的断面测量方法,为隧道施工提供更加便捷和高效的手段。
《隧道断面设计》课件

隧道排水系统设计
排水沟设计
设置排水沟,将隧道内的水引至 集水井,再通过水泵排出洞外。
排水方式
根据隧道长度、地形、地质等因 素选择合适的排水方式,如集中
排水、分散排水等。
防水层设计
在隧道衬砌内侧设置防水层,防 止渗水对隧道结构造成影响。
隧道支护结构设计
支护方式
根据围岩条件、施工方法等因素 选择合适的支护方式,如锚杆支 护、喷射混凝土支护等。
采取额外的加固措施。
椭圆形隧道
03
椭圆形隧道结合了圆形和矩形隧道的优点,具有较好的结构稳
定性和施工便利性。
隧道断面的尺寸
净空尺寸
根据设计速度和车辆限界确定,包括车道宽度、 侧向宽度和净高。
衬砌厚度
根据隧道围岩类别、荷载情况和防水要求等因素 确定。
排水设施
设计合理的排水系统,确保隧道内不积水,提高 行车安全性。
环保性原则
隧道断面设计应注重环境保护,尽可能减少对周边生态环 境的破坏和污染,采取有效的环保措施和技术手段,实现 绿色设计和可持续发展。
PART 02
隧道断面的几何设计
隧道断面的形状
圆形隧道
01
圆形隧道具有较高的结构稳定性,能够承受较大的侧压力,但
施工难度较大,成本较高。
矩形隧道
02
矩形隧道结构简单,施工方便,但结构稳定性相对较差,需要
隧道断面设计对运营费用的影响
隧道断面设计应充分考虑运营通风、照明、排水等需求,以降低运营费用。
隧道断面设计的施工性分析
施工难度与隧道断面的关系
隧道断面设计应考虑施工难度,尽量减小断面尺寸,提高施工效率。
施工方法与隧道断面的关系
隧道断面设计应结合施工方法,如盾构法、矿山法等,以提高施工安全性。
隧道施工断面快速测量方法

隧道施工断面快速测量方法隧道施工断面快速测量方法隧道施工断面快速测量方法摘要:隧道施工断面测量工作,使用带有无棱镜测量的全站仪和可编程的CASIO4850计算器,使用极坐标法就可以检测任意断面位的超欠挖情况,准确的指导施工。
配合CASS5.1成图软件就可以快速的绘制断面图,明确超欠挖方量。
关键词:隧道断面测量前言隧道施工和大桥施工一样,各种工序衔接十分的紧凑,平行作业、交叉施工的工作面很多,如果一道工序滞后都会影响整体工程进度。
而且洞内作业面狭小,隧道开挖造成了很大的灰尘,如果排风量不够就会使全站仪信号无法返回,无法正常进行测量房样工作。
测量工作在隧道开挖施工中尤为重要,它控制着隧道开挖的平面、高程和断面几何尺寸,关系到整个隧道的贯通。
为满足测量工作需要,需选择关键工序工作面污染小的时间,停止一些次要工序,提前加大排风来满足测量工作条件。
所以若测量工作占用时间过长,将直接影响工程进度和经济效益。
如何及时、准确的提供测量成果,使用的仪器和方法便成了重要因素。
如果花几十万买一台隧道断面仪,虽然可有效的提高测量速度和精度但是仅能用于隧道断面测量,投资巨大,也会浪费公司资源。
为节省投资可采用全站仪配隧道断面测量成图软件来完成。
用全站仪测量断面极坐标后就可使用可编程的CASIO4850计算器进行现场计算,马上就可反映超欠挖的情况。
节省了放样的时间。
在隧道收方时使用全站仪采集断面极坐标数据后使用CASS5.1成图软件就可以直观的反映隧道断面情况和超欠挖方量。
断面待测点的放样将仪器于隧道洞内导线点(隧道内的点位已和外部导线连测),对好后视后使用无棱镜测量并打开可视红外线(我项目部使用的全站仪为TOPCONGPT-3000L系列,无棱镜测量距离为600米)。
1.2.2断面测量1.3测量数据处理为了与CASIO系列可编程计算器编程使用附号一致,部分附号按汉语拼音首位为代码,并启用轴交点一词。
FX4500断面测量计算程序如下:程序名:SDDM(隧道断面-1)L1Lb10L2{J,D}L3Norm:T=J/10000L4I=IntT+Int(fracT×100)/60+frac(fracT×100)/36L5H =G+Y+Rec(D,I)L6B=10+L+N×WL7O=S-4.11×0.02+1.69 L8C=(poI(B-15.11,H-O)-R)×100:Fix1:Pc=L9Goto0G--测站地面高程Y--仪器高J--观测的竖直角D--斜距L--线路中线至测站的距离S--线路中线设计高程R--半径H--实测纵坐标B--实测横坐标O--圆心处的设计纵坐标C--实测偏差(输出用‘pc=’表示)I--T为计算过程对J 的替换N--修正符(当仪器不是在中线上,且各种原因引起测量的竖直角读数,线路中线一侧不是270-360度,线路边线一侧不是0-90度时,计算结果偏差超常,无需重测,输-1修正即可。
隧道工程量计算规则

隧道工程量计算规则一、隧道开挖与出碴计算规则1.隧道的平洞、斜井和竖井开挖与出碴工程量,按设计开挖断面尺寸,另加允许超挖量,以m3计算。
光面爆破允许超挖量:拱部为15cm,边墙为10cm,若采用一般爆破,其允许超挖量:拱部为20cm,边墙为15cm。
2.隧道内地沟开挖和出碴工程量,按设计断面尺寸以m3计算,不得另行计算允许超挖量。
3.平洞出碴的运距,按装碴重心至卸碴重心的直线距离计算,若平洞的轴线为曲线时,洞内段的运距按相应的轴线长度计算。
4.斜井出碴的运距,按装碴重心至斜井钩点的斜距离计算。
5.竖井的提升运距,按装碴重心至吊斗卸碴点的垂直距离计算。
二、临时工程计算规则1.粘胶布通风筒及铁风筒按每一洞口施工段长度减30m计算。
2.风、水钢管按洞长加100m计算。
3.照明线路按洞长计算。
如施工组织设计需要安双排照明时,应按实际双线部分增加。
4.动力线路按洞长加50m计算。
5.轻便轨道以施工组织设计所布置的起、止点为准,定额为单线,如实际为双线应加倍计算,对所设置的道岔,每处按相应轨道折合30m计算。
6.洞长=主洞+支洞(以洞口断面为起止点,不含明槽)三、隧道内衬计算规则1.隧道现浇砼和石料衬砌的工程,按施工图示尺寸加允许超挖量(拱部为15cm,边墙为10cm)以m3计算,不扣算0.3m2以内孔洞体积。
2.隧道衬砌边墙与拱部连接时,以拱部起拱点的连线为分界线,以下为边墙,以上为拱部。
边墙底部扩大部分的工程量,应交入相应厚度边墙体积内计算。
拱部两端支座,先拱后墙扩大部分的工程量,应并入拱部体积内计算。
3.喷射数量厚度按设计图计算,不再增加超挖、填充、补齐的工程量。
4.喷射砼初喷5cm为基本层,厚度超过5cm部分,按增加层定额计算,不足5cm按5cm计算,若作临时支护可按一个基本层计算。
5.喷射砼定额内包括200m运距,超过200m时,材料运费应按增运定额另计,运输吨位按初喷拱部26t/100m2,边墙23t/100m2,每增厚5cm,初喷边墙14t/100m2计算。
隧道施工的基本要求内容

隧道施工的基本要求一、隧道工程测量1、洞外控制测量1.1隧道洞外平面控制,应符合测规的有关精度要求和作业要求。
高程控制应采用水准测量进行施测。
1.2洞外控制测量应在每个洞口附近测设不少于三个平面控制点和两个水准点,作为洞内测量的起测依据。
1.3隧道水准测量的高程应利用一端洞口线路定测水准点的高程作为起始高程进行测量,并传算到隧道另一端洞口进行闭合。
2、洞内控制测量布设洞内导线应以洞口投点为起始点组成多边形闭合导线环。
导线边的边长应根据测量设计要求,并考虑通视条件,宜选择长边,在直线地段不宜少于200米,曲线地段不宜短于70米。
3、洞内施工测量及竣工测量3.1洞内施工测量3.1.1用导线测设,中线点间距直线地段150~250米,曲线地段60~100米;应根据导线设立,其距离可用导线边长距离;用中线法进行洞内控制测量的隧道,中线点间距距离直线地段不宜短于100米,曲线地段不宜短于50米。
供衬砌用的临时点必须用经纬仪测定,其间距可视放样需要适当加密,以不大于10米为宜。
3.1.2洞内施工用的水准点应根据洞外、洞内已设定的水准点按施工需要加设,并应经常复核,其精度可按中线复测精度执行。
待控测后该水准点应再作修正。
为保证隧道底部按图纸所示的纵坡开挖并满足衬砌的正确放样,洞内每隔50米应设一个水准点,隧道中线测桩之间距,在直线上不得超过10米,在曲线上不得超过米。
3.1.3隧道的衬砌内轮廓应符合设计要求,在立模前应复核中线和高程,并放出横断面十字线方向,标出拱架顶、边墙底和起拱线高程。
立模后必须进行检查及校正,以确保无误。
3.1.4隧道贯通后,应将相向两方向测设的中线,各自向前延伸一适当距离,如贯通面附近有曲线始终点时,则应延伸至曲线以外的直线上一定距离,以确定中线调整。
3.1.5当隧道贯通后,中线及高程的实际贯通误差应在未衬砌地段进行调整。
该段的开挖及衬砌均应以调整后的中线、高程进行放样。
其调整方法按?测规?办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