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内物质的运输及废物排出》练习题
2022年全国中考生物真题(江苏河南广东四川等)分项汇编专题06 人体内物质运输和废物排出(解析版)

专题06 人体内物质运输和废物排出一.选择题1.(2022·连云港)尿液是在肾脏的肾单位中形成的。
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肾单位包括肾小球和肾小囊两部分B.经肾小球重吸收在肾小囊腔内形成原尿C.肾小管周围包绕着毛细血管网D.原尿经肾小球滤过作用形成尿液【答案】C【解析】A.肾单位包括肾小体和肾小管两部分,肾小体包括肾小球和肾小囊,A错误。
BD.尿的形成要经过肾小球和肾小囊壁的滤过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血浆通过肾小球的滤过作用,除了大分子的蛋白质外,其他的如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会滤过到肾小囊腔形成原尿;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和全部的葡萄糖被重新吸收回血液,而剩下的如尿素、一部分无机盐和水等由肾小管流出形成尿液,BD错误。
C.从分析的图示中可以得知,肾小管周围包绕着毛细血管网,C正确。
故选C。
2.(2022·临沂)如图是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人血涂片示意图。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细胞①能释放与血液凝固有关的物质B.细胞②的数量高于正常值,很有可能是身体有了炎症C.细胞③因富含血红蛋白而呈红色D.细胞②和③都不能用来做DNA亲子鉴定【答案】B【解析】A.③血小板是体积最小的血细胞,在显微镜下基本上看不到,无细胞核,形状不规则,有止血和凝血的作用。
因此,细胞③血细胞能释放与血液凝固有关的物质,A错误。
B.②是白细胞,白细胞又称为吞噬细胞,白细胞的功能是防御,当人体患有炎症时,人体血液中的白细胞会明显增多,某些白细胞能够穿过毛细血管壁进入组织,吞噬侵入人体的细菌和异物,对人体具有保护作用,B正确。
C.①是红细胞,红细胞是数量最多的血细胞,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呈两面凹圆饼状,富含血红蛋白,具有运输氧气的功能,也运输一部分二氧化碳,C错误。
D.细胞①红细胞和③血小板都不能用来做DNA亲子鉴定,因为都无细胞核,②白细胞有细胞核可用来做DNA亲子鉴定,D错误。
故选B。
精选《人体内废物的排出》练习题

(一)、选择题1、血液从心脏流出,流经肾脏后血浆成分发生的主要变化是()A.氧、尿酸、尿素减少,CO2增多B.氧、尿酸、尿素增多,CO2减少C.氧、尿酸、尿素含量减少,CO2含量不变D.氧、尿酸、尿素减少,CO2也减少2、血液流经下列哪些器官时,血浆中的代谢废物会减少()①肝脏②小肠③大肠④肾脏⑤胰腺⑥肺⑦膀胱A.④⑥ B.③④ C.⑥⑦ D.③⑦3、正常的尿液中含有( )A、水和蛋白质B、水和大量的葡萄糖C、尿素和蛋白质D、尿素和水4、原尿与血液相比较,原尿中不含()A.葡萄糖 B.水 C.无机盐D.血C和大分子蛋白质5、血浆、原尿和尿液中都含有的物质是()①大分之蛋白质②葡萄糖③水④无机盐⑤尿素A.③④⑤ B.①②④⑤ C.②③④D. ①②③④6、肾脏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A.肾小球B.肾小囊C.肾小管D.肾单位7、肾小球内流动的液体是()A. 动脉血B.尿C. 原尿D.静脉血8、健康成年人每天排出的尿约有()A.150升B.15升C.1.5升D.0.5升9、下列四种血管中,所流血液含代谢废物最少,且为静脉血的是()A.肾静脉 B.肾动脉C.肺静脉D.上、下腔静脉10、从一个健康人体内取出下列四种液体,其中不会有葡萄糖的是()A.尿液 B.血清 C.原尿D.血浆11、某病人的尿液比正常人量多而且稀薄,其最可能的病变部位是()A.肾小球 B.肾小管C.肾盂 D.膀胱12、下列血管中两端均为毛细血管网的是( )A .入球小动脉B .肺动脉C .出球小动脉D .肺静脉13、血液经肾小球的作用形成原尿,其原理是( ) A .滤过作用 B .重吸收 C .扩散作用 D .虹吸作用14、研究被测试者的血浆、肾小管以及输尿管中液体的P 、Q 两种物质的浓度,结果如下表所示。
请判断P 、Q 各是什么物质?( A .P 为尿素,Q 为葡萄糖 B .P 为葡萄糖,Q 为尿素 C .P 是尿素,Q 为蛋白质 D .P 是葡萄糖,Q 为蛋白质(二)填空题 1 、肾单位是由 、 和组成的。
第五章 人体内废物的排出测试题

第五章人体内废物的排出测试题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小题,每题2分,共24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请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1、与尿的形成无关的结构是()A、肾小球B肾小囊C肾小管D、尿道2、从尿的生成过程判断,能被过滤又被完全重吸收的物质是()A、葡萄糖B尿素C水D无机盐主要成分患者尿液(克/100毫升)正常人尿液(克/100毫升)水97 97蛋白质0.10 0.00葡萄糖0.00 0.00无机盐 1.20 1.20尿素 1.70 1.80A、肾小球B、肾小囊C、肾小管D、膀胱4、下表是检测正常人血浆、肾小管上段以及输尿管内液体中两种物质的浓度变化。
据表中数据判断,甲、乙分别是()血浆/% 肾小管上段/% 输尿管/%甲0.03 0.03 2乙0.1 0.1 0 A、甲是葡萄糖,乙是蛋白质B、甲是葡萄糖,乙是尿素C、甲是尿素,乙是葡萄糖D、甲是尿素,乙是蛋白质5、临床上医生可根据经验初步判断病人的病变部位。
若两个病人分别出现“尿血”“尿糖”的症状,请根据所学知识判断,他们的病变部位分别可能是()A、肾小球、肾小管B、肾小球、肾小囊C、肾小管、肾小球D、肾小管、肾小囊6、下图表示原尿流经肾小管时某些物质的变化,甲、乙分别是()A、无机盐、尿素B、尿素、葡萄糖C、蛋白质、葡萄糖D、血细胞、无机盐7、1924年科学家用微穿刺技术检测了肾单位内的葡萄糖含量变化情况(单位:克/100毫升)。
下图A、B、C分别代表肾单位中的不同结构,C的结构名称和生理过程分别是()A、肾小球、过滤作用B、肾小管、过滤作用C、肾小球、重吸收作用D、肾小管、重吸收作用8、右图中X表示人体某内脏器官,a代表流入该器官的血液,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若b中氧气含量增加,则X为肺B、若b中尿素含量增加,则X为肾脏C、若b中葡萄糖含量增加,则X可能为小肠D、若b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加,则X可能为小肠9、以下生理过程能使原尿中的葡萄糖重新返回血液的是()A、排汗B、重吸收作用C、过滤作用D、呼气10、人体的奶噢耶是通过泌尿系统形成和排出的。
4.5 人体内废物的排出(解析版)

4.5人体内废物的排出同步习题精选一、选择题1、某人尿检时发现尿液中含有大量血细胞,最可能的原因是()A.肾小管病变B.生长激素分泌不足C.肾小球病变D.肾上腺素不足【答案】C【解析】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其他的如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等会滤过到肾小囊内形成原尿;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和全部的葡萄糖被重新吸收回血液,而剩下的如尿素、一部分无机盐和水等由肾小管流出形成尿液。
若肾小球出现病变,其通透性变大,原来不能滤过的血细胞就会通过肾小球滤过到原尿中,而肾小管不能重吸收血细胞,因此,血细胞会进入尿液,导致尿检时发现尿液成分中出现血细胞。
2、如图为人体内流经某器官或结构的血流情况模式图。
H代表某种器官或结构,M、N代表血管,箭头代表血流方向。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若H为左心室,则M中流静脉血,N中流动脉血B.若H为肺泡,则N内血液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增多,氧气含量减少C.若H为肾小球,则M中流动脉血,N中流静脉血D.若H为脑,则N内血液中的葡萄糖和氧气的含量都下降【答案】D【解析】A.若H为左心室,则M中流动脉血,N中流动脉血,A错误。
B.血液流经肺泡时,血液中的二氧化碳扩散到肺泡中,肺泡中的氧气扩散到血液中。
因此若H为肺泡,则N内血液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减少,氧气含量增多,B错误。
C.肾小球是一个毛细血管球,由入球小动脉分出的数十条毛细血管包绕而成,这些毛细血管的另一端汇集成出球小动脉。
因此若H为肾小球,则M、N均为动脉,都流动脉血,C错误。
D.当血液流经脑时,血液中的氧气扩散到脑细胞中,而细胞中的二氧化碳扩散到血液中,同时血液中的葡萄糖被脑细胞利用。
因此若H为脑,则N内血液中的葡萄糖和氧气的含量都下降,D正确。
3、体检时,小王和小张两人的尿液出现问题,小王尿液中含有蛋白质,小张尿液中含有葡萄糖。
他们可能病变的部位分别是()A.肾小囊和肾小球B.肾小管和肾小囊C.肾小球和肾小体D.肾小球和肾小管【答案】D【解析】尿液的形成包括: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过滤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中考生物 2016-18年真题汇总6 人体内物质的运输及废物的排出 百度文库

6 人体内物质的运输及废物的排出血液循环1.(2018湖南衡阳,11,2分)关于血细胞的说法,错误的是()A.血细胞都有细胞核B.如果体内的白细胞数量高于正常值,很可能是身体有了炎症C.血红蛋白在含氧量高的地方容易与氧结合,在含氧量低的地方容易与氧分离D.血小板有止血和凝血功能2.(2018山东德州,10,2分)下面是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情况示意图,箭头表示血流方向,其中箭头处血管表示动脉的是()3.(2018山东济宁,9,2分)今年“世界献血者日”的主题是“捐献热血,分享生命”。
全国无偿献血金奖获得者赵少军,18年时间近乎把全身血液献了两遍。
献血时针头刺入的血管是()A.桡动脉B.毛细血管C.浅表静脉D.肱动脉4.(2018广东,21,2分)如图是人体血液循环示意图。
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肺循环和体循环同时进行B.a、e中流的是动脉血C.体循环的起点为dD.肺循环的终点为b5.(2018山东青岛,19,1分)下列关于血液的叙述,正确的是()A.甲是B型血的人,可以给乙输血,则乙的血型一定是B型B.正常人的血浆是一种淡黄色液体,约占血液总量的55%C.人体出现炎症时,血液中血小板的数量会大量增加D.血液中的二氧化碳主要是由红细胞运输的6.(2017湖北武汉,13,3分)人们到医院看病时,有时需要做血常规化验。
医生判断患者是否贫血,是根据下列哪项的数值低于正常值而作出的()A.血浆B.白细胞C.血小板D.红细胞和血红蛋白7.(2017山东临沂,12,2分)在“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的实验中,用显微镜观察到的视野如图所示,下列对血管类型判断正确的是()A.①是静脉B.②是毛细血管C.③是动脉D.全是毛细血管8.(2017湖南益阳,9,2分)如表所列出的输血关系中,正确的是()A.①B.②C.③D.④9.(2016山东青岛,23,1分)如图是显微镜下观察到的人血涂片图像,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①含有细胞核,能吞噬入侵的病菌B.②主要成分是水,能运输养料和废物C.③数量最多,具有运输氧的功能D.输血时血型不合,④会凝集成团10.(2016江苏连云港,10,1分)如图是人体血液循环和气体交换示意图。
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第五章《人体内废物的排出》测试卷(含答案)

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第五章《人体内废物的排出》测试卷一、单选题1.下列有关排尿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排尿可以排出人体废物B.排尿可以调节水和无机盐平衡C.排尿和排遗合称为排泄D.排尿有利于维持组织细胞的正常生理功能2.如图表示有关概念之间的关系,下列选项中与甲、乙、丙、丁依次对应的是()A.呼吸道、气管、支气管、肺泡B.肾单位、肾小管、肾动脉、肾静脉C.血液、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D.血管、动脉、静脉、毛细血管3.血液透析是为肾衰竭的人进行排泄活动的一种治疗方式,透析相当于人体生理活动中的()A.肾单位形成尿液B.肾小管的重要吸收作用C.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滤过作用D.汗腺排汗4.下图是血液透析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泵能为来自患者血管②的血液循环提供动力B.半透膜管道系统与肾小球的滤过作用相似C.流出的透析液成分与尿液成分完全相同D.患者进行血液透析能及时排出体内的代谢废物5.2021年3月11日是第十六个世界肾脏日。
专家呼吁:早防早治是避免尿毒症的关键。
如图是肾单位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图中②②②②构成肾单位B.②中含有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C.②中出现大分子蛋白质是②发生病变引起的D.与②相比,②内流动的血液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6.人体形成尿液的主要结构是()A.尿道B.输尿管C.肾脏D.膀胱7.尿的形成是连续的,而尿的排出是间歇的,这是由于()A.肾小球的分泌作用B.肾小球的重吸收作用C.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D.膀胱的暂时储存作用8.形成尿液的器官是()18.人体将二氧化碳、_______,以及多余的水和无机盐等排出体外的过程,叫做排泄。
血液流经肾单位时,肾小球和紧贴它的肾小囊内壁起________作用;正常情况下,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全部葡萄糖、大部分水和无机盐等被肾小管__________,这就是尿液形成的过程。
19.人体将二氧化碳等代谢废物、多余的水和无机盐等物质排出体外的过程,叫做_____。
人体内物质的运输及废物的排出-会考复习

胞吞和胞吐是指细胞通过膜的变形和囊泡的形成,将大分 子物质或颗粒物质摄入细胞内或排出细胞外的方式。
PART 03
废物的排出
REPORTING
WENKU DESIGN
肾脏的功能与结构
功能
肾脏是人体主要的排泄器官,主要负责过滤血液,排除多余的水分和代谢废物, 形成尿液。
结构
肾脏由肾小球、肾小囊和肾小管等结构组成,其中肾小球是过滤血液的主要场 所,肾小囊负责收集过滤后的尿液,肾小管则负责重新吸收尿液中的有用物质。
人体内物质运输的主要方式是 通过________和________。
答案
血液、淋巴
填空题2
人体内废物排出的主要途径是 通过________和________。
答案
呼吸、排泄
简答题
简答题1
答案
简答题2
答案
简述人体内物质运输的重要性 。
人体内物质运输是维持生命活 动的重要过程,它确保了细胞 获得所需的营养物质和氧气, 同时将代谢废物排出体外,保 持身体各系统的正常运作。
感谢观看
REPORTING
https://
时还有防御和免疫功能。
血液的循环
血液通过心脏的收缩和舒张,将 氧气和营养物质输送到全身各组 织,并将代谢废物和二氧化碳带 回心脏,再通过肺和肾脏等器官
排出体外。
淋巴系统
淋巴系统的组成
淋巴系统由淋巴管、淋巴结、脾脏等 组成,是人体内的重要免疫系统之一。
淋巴循环
淋巴循环是指淋巴液在淋巴管中的流动,将 组织液中的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运输到淋巴 结和脾脏等器官,再通过淋巴管返回心脏。
掌握人体内物质运输及废物排出的基本概念、 原理和过程,注重理解与记忆。
七年级生物下册 第四单元 第五章 人体内废物的排出(参考答案)

班级姓名学号分数第5章人体内物质的运输知识通关练(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正常情况下,在尿的形成过程中,既能被滤出又能被全吸收的是()A.水B.葡萄糖C.无机盐D.二氧化碳【答案】B【详解】试题分析:尿的形成要经过肾小球的滤过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其他的如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会滤过到肾小囊腔形成原尿;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和全部的葡萄糖被重新吸收回血液,而剩下的如尿素、一部分无机盐和水等由肾小管流出形成尿液。
考点:尿的形成过程。
2.在尿的形成过程中,通常血液中含有而原尿中没有的物质是()A.水B.葡萄糖C.无机盐D.蛋白质【答案】D【详解】血液通过肾小球的滤过作用,除了大分子的蛋白质和血细胞外,其他的如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会滤过到肾小囊腔形成原尿。
因此通常血液中含有而原尿中没有的物质是蛋白质和血细胞。
故选D。
3.下列各项叙述错误的是()A.肾脏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细胞B.能暂时储存尿液的器官是膀胱C.人体皮肤排出汗液属于排泄 D.肾小囊中的液体是原尿【答案】A【详解】试题分析:肾单位是肾脏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A错误;肾中形成的尿液,能暂时储存尿液的器官是膀胱,B正确;人体皮肤排出汗液属于排泄,C正确;肾小囊中的液体是原尿,D正确。
考点:肾脏的结构和功能。
4.尿液的形成是连续的,而排尿是间歇的,与什么器官有关()A.肾脏 B.输尿管C.膀胱 D.尿道【答案】C【详解】试题分析:肾、输尿管、膀胱、尿道共同组成了人体的泌尿系统。
肾脏中形成的尿液,经过肾盂流入输尿管,再流入膀胱,在膀胱内暂时储存.膀胱内储存了一定的尿液后,膀胱就会绷紧,产生尿意,在大脑的支配下,尿经尿道排出体外。
所以尿液的形成是连续的,而排出却是间歇的,这是因为膀胱有贮尿的作用。
考点:尿液的形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中学初三生物
《人体内物质的运输及废物的排出》练习题
1.)
A.①和③正处于舒张状态
B.②和④泵出来的血液量相等
C.②和④中流的都是动脉血
D.从②流出的血液首先参与肺循环
2.
D.剧烈运动时,尿液减少,汗液分泌增多,通过汗腺也能排出部分尿素
7.如图是生物体内的生理活动示意图。
其中a、b 表示某物质或血液,M表示相应的结构。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若a表示脂肪,b表示脂肪酸和甘油,则M表示胃
B.若a表示蛋白质,b表示氨基酸,则M表示口腔
C.若a、b均表示动脉血,则M可表示肾小球
D.若a、b均表示静脉血,则M可表示小肠
人体是一个协调配合、和谐统一的整体。
图中①②代表相关气体,③-⑥代表生理过程,据图回答问题:
(1)肺泡与血液之间进行气体①②的交换,这个过程是通过实现的。
经过气体交换,血液由血变成了血。
(2)若李大爷吃的某食物中含有糖类、蛋白质、水、无机盐、维生素这5种营养成分,其中蛋白质的初步消化部位在,最终被分解成,经小肠吸收进入血液。
(3)人体的代谢终产物排出体外的途径,能够排出无机盐和尿素途径图中共呈现出条。
(4)图中表示尿液形成和排出的过程中,③表示过程,④表示过程。
(5)当血液流经小肠后血液成分变化:增多(至少两种物质),当血液流经肾脏后血液成分变化:减少(至少两种物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