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接种安全注射

合集下载

预防接种安全注射

预防接种安全注射

预防接种安全注射目的:1、了解安全注射的概念;2、掌握预防接种不安全注射行为的危害;3、掌握实现预防接种安全注射的措施和要求;4、掌握自毁式注射的使用方法。

内容1、安全注射的概念(1)概念:对疫苗和药物应用灭菌的注射器和规范的操作进行注射,并对使用过的注射器进行安全处理即称为安全注射。

(2)安全注射的三大要素:①对接受注射者无害;②对实施注射者无危险;③注射后的物品(废物)不会给公众带来危害。

2、预防接种安全注射的概念目前,预防接种安全注射包括以下含义:(1)预防接种要使用合格的注射器(包括注射器要无菌包装,接种前才能打开包装,使用后放入指定的安全盒或防刺容器中,不允许再次使用,在有效期内使用);(2)实施预防接种的人员要持合格的资格证上岗;(3)预防接种的操作要规范化;(4)预防接种的环境要符合工作要求;(5)接种后的接种器材及其废弃物品要安全回收、销毁。

3、预防接种不安全注射的危害:预防接种不安全注射↓↓↓传染性非传染病↓↓↓↓↓↓血源性疾病不灭菌器材不正确技术注射物内含有其它的传播导致的感染造成的伤害物质引起的伤害↓↓↓↓乙型肝炎脓肿败血症注射性麻痹毒性反应丙型肝炎结核性淋巴过敏性休克艾滋病炎疟疾等预防接种不安全注射可造成以下几种危害:(1)传播血源性疾病。

预防接种不安全注射可造成疾病的医源性传播,如乙型肝炎、丙型肝炎、艾滋病等血源性疾病的主要传播途径之一。

我国的免疫程序规定,1岁以内的儿童需要接种多种生物制品,如果预防接种不安全,儿童感染乙肝病毒后成为病毒携带者,将来可能发展成肝硬化、原发性肝癌,也可把乙肝病毒传播给他人;如果预防接种人员在接种时被污染的注射器针头刺伤,也可能被传染。

根据WHO的统计,全球每年由于使用不安全注射器而新增的乙肝感染者为800万到1600万,新增的丙肝感染者人数为230万到470万,新增的HIV 感染者人数为8万到16万。

都安估算为为乙肝感染380-760人、丙肝感染110-230人。

预防接种安全注射制度

预防接种安全注射制度

防备接种安全注射制度防备接种是一项特别有效的防备疾病的手段,可以有效地保护人类免受疾病的侵袭。

同时,为了确保防备接种的安全性,注射制度也特别紧要。

在本篇文章中,我们将谈论防备接种安全注射制度的紧要性以及如何确保该制度的有效性。

1.防备接种安全注射制度的紧要性防备接种的重要目的是为了防备疾病,在防备接种中,注射就是最常用的方法。

然而,不正确的注射方式可能会导致很多问题,包括发炎、感染和其他不良反应。

防备接种安全注射制度的紧要性在于确保注射时的安全和有效性,从而削减不良反应和相关风险。

2.防备接种安全注射制度的实施为了确保防备接种安全注射制度的实施,我们可以实行以下措施:(1)专业医护人员进行注射防备接种应由专业医护人员进行,他们应当经过专业的培训和认证,并且对其他相关安全措施有深入的了解。

在接种时,医务人员应当正确把握注射技巧,包括定位、注射角度和注射深度等方面。

(2)使用一次性注射器一次性注射器应当是防备接种注射的标准工具,确保每次注射都是干净的、不被重复使用的。

一次性注射器应当在注射后立刻处理并且不会接触到其他非干净的器材或物品。

有些机构在注射前可能会对注射点进行消毒,以避开微生物的感染。

(3)依照规定注射量给药为了确保注射量的正确性,医务人员应当在注射前核对规定的注射量,避开过量或者不足。

注射前应当对药品进行检查,确保药品品质符合标准。

对于药物用量较大的病人,应当对注射部位进行合理的选择,以免注射部位过于局部化造成苦痛等不良反应。

(4)记录注射过程和疫苗情况在注射前和注射后都应当记录注射的过程和注射后的疫苗情况,包括疾病类型和注射时间。

这些记录可以为疫苗或接种的实在情况供给基础信息,以便随后的跟踪或者推出特定的流程。

3.防备接种安全注射制度的注意事项在实际操作中应特别注意以下事项:(1)注射点选择应当科学氧气气泡、淋巴通道、静脉平行等情况,都是不宜做为注射点的。

注射点的选择应具有局限性,而且随着不同的防备接种而有所不同。

预防接种安全注射制度

预防接种安全注射制度

预防接种安全注射制度
是指为了确保接种疫苗过程中安全有效,制定的一系列规定和措施。

以下是预防接种安全注射制度的一些常见要点:
1. 注射器和针头:选择符合标准的注射器和针头,并确保在注射前进行消毒。

2. 接种疫苗储存和运输:疫苗应储存在恰当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下,并避免暴露在阳光或其他有害条件下。

3. 接种点的设施和设备:确保接种点具备合理的设施和设备,包括洗手设施、注射台、废弃物处理等。

4. 注射操作规范:进行接种的医务人员应遵循严格的操作规范,包括正确注射部位、注射深度和注射角度等。

5. 注射现场卫生控制:保持注射现场的清洁和卫生,避免交叉感染的发生。

6. 不良反应监测和处理:在接种后监测接种者是否出现任何不良反应,并根据情况及时处理。

7. 注射事件的报告和调查:发生任何不良事件时,应及时报告,并进行严肃的调查和处理。

8. 培训和评估:对接种医务人员进行系统培训,定期进行评估,以确保他们具备合格的注射技能和知识。

以上是预防接种安全注射制度的一些基本要点,但实际实施中可能会有更多的具体要求和细节。

因此,重要的是在接种点建
立一套完善的制度,并监督执行,以确保预防接种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预防接种安全注射的概念及其三要素

预防接种安全注射的概念及其三要素

预防接种安全注射的概念及其三要素
预防接种安全注射是指在接种疫苗时采取的一系列措施,以确保接种过程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其三要素包括:
1. 注射设备的选择与消毒:应选择合适的注射器和针头,保证其质量符合标准,并且在使用前进行彻底的消毒。

注射设备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确保无损坏、无锈蚀和无污染。

2. 注射操作的规范:注射人员应经过专业培训,掌握正确的注射技巧和规范操作流程。

在注射前,应仔细核对疫苗的名称、剂量和有效期,并对接种者进行相关询问,以确认接种者的适宜性和良好的健康状况。

3. 接种后的监测与处理:接种后应进行观察和监测,对于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及时处理和记录。

同时,要定期做好接种记录与监测报告,及时反馈接种情况,并对不良反应进行汇总和分析,以提高接种安全性和疫苗质量。

通过遵循以上三要素,可以有效预防接种安全注射中可能出现的意外和风险,保障接种者的身体健康和疫苗接种的有效性。

预防接种安全注射

预防接种安全注射

预防接种安全注射目的:1、了解安全注射的概念;2、掌握预防接种不安全注射行为的危害;3、掌握实现预防接种安全注射的措施和要求;4、掌握自毁式注射的使用方法。

内容1、安全注射的概念(1)概念:对疫苗和药物应用灭菌的注射器和规范的操作进行注射,并对使用过的注射器进行安全处理即称为安全注射。

(2)安全注射的三大要素:①对接受注射者无害;②对实施注射者无危(wei)险;③注射后的物品(废物)不会给公众带来危害。

2、预防接种安全注射的概念目前,预防接种安全注射包括以下含义:(1)预防接种要使用合格的注射器(包括注射器要无菌包装,接种前才干打开包装,使用后放入指定的安全盒或者防刺容器中,不允许再次使用,在有效期内使用);(2)实施预防接种的人员要持合格的资格证上岗;(3)预防接种的操作要规范化;(4)预防接种的环境要符合工作要求;(5)接种后的接种器材及其废弃物品要安全回收、销毁。

3、预防接种不安全注射的危害:预防接种不安全注射↓↓↓传染性↓↓血源性疾病的传播↓乙型肝炎丙型肝炎艾滋病疟疾等↓不灭菌器材导致的感染↓脓肿败血症非传染病↓↓ ↓不正确技术造成的伤害↓注射性麻痹结核性淋巴炎注射物内含有其它物质引起的伤害↓毒性反应过敏性休克预防接种不安全注射可造成以下几种危害:(1)传播血源性疾病。

预防接种不安全注射可造成疾病的医源性传播,如乙型肝炎、丙型肝炎、艾滋病等血源性疾病的主要传播途径之一。

我国的免疫程序规定,1 岁以内的儿童需要接种多种生物制品,如果预防接种不安全,儿童感染乙肝病毒后成为病毒携带者,将来可能发展成肝硬化、原发性肝癌,也可把乙肝病毒传播给他人;如果预防接种人员在接种时被污染的注射器针头刺伤,也可能被传染。

根据 WHO 的统计,全球每年由于使用不安全注射器而新增的乙肝感染者为 800 万到 1600 万,新增的丙肝感染者人数为 230 万到 470 万,新增的 HIV 感染者人数为 8 万到 16 万。

安全注射和异常反应处理

安全注射和异常反应处理

概念
预防接种不良反应: 定义:预防接种后发生的,可能与预防接种有关的
健康损害。 群体性AEFI:是指两个以上相同或类似反应在时间、
地区和/或接种的疫苗方面相关。
概念
疫苗接种不良事件
(WHO,关于疫苗安全的补充信息,2000) 对不久前接种疫苗者的健康造成不良影响的事 件。
非由疫苗引起、但错误地与之联系起来的并发 事件。
预防接种安全注射
定义: 涵盖从疫苗到接种操作整个过程 疫苗质量、疫苗储存与运输管理–— 原性和反应原性 疫苗接种 — 规范化 注射器材的使用及用后处理
免疫
安全注射三要素
对接受注射的人不产生危害 对实施预防接种无危险 注射后的废弃物(针头、针管等)不会
给公众带来危害。
预防接种安全注射概念
✓ 预防接种要使用合格的注射器; ✓ 实施预防接种的人员要持合格的资格证书上岗; ✓ 预防接种的操作要规范化; ✓ 预防接种的环境要符合工作要求; ✓ 接种后的接种器材及其废弃物品要安全的回收、销
常见的预防接种不安全注射行为
● 一次性注射器材用后处理不规范
- 使用后将针头拔下 - 使用后随意丢弃(接种台上、垃
圾箱内及农田、河流、道路旁等) - 使用后作为普通废品卖掉
- 焚烧但污染环境,未烧尽的与垃圾 一起仍可造成危害。
常见的预防接种不安全注射行为
疫苗管理不规范 进货渠道不正规、使用劣质疫苗(价低) 疫苗不按冷链储运、疫苗接种对象掌握不严
五)稀释、抽取疫苗
1. 检查和开启稀释液,方法同上。注意疫苗必 须用其特定的稀释液稀释,不同的稀释液不 能混用;
2. 用注射器抽取稀释液,沿安瓿壁缓缓注入, 轻轻摇荡,使疫苗充分溶解;
3. 抽取疫苗。针尖应始终在液面以下;

预防接种安全注射制度

预防接种安全注射制度

预防接种安全注射制度
1、预防接种安全注射符合《基层医疗机构医院感染管理基本要求》(国卫办医发〔2013〕40号)等有关规定。

2、预防接种全部使用一次性注射器。

使用后的自毁型注射器、一次性普通注射器及其它医疗废物要按照《医疗废物处理条例》等规定处理。

3、预防接种前方可打开或取出注射器材,使用后的注射器不得双手回套针帽,或用手分离注射器针头。

4、在注射过程中防止被针头误伤。

如被污染的注射针头刺伤,应按照有关要求处置。

5、无菌干棉球和棉签使用前须经高温、高压消毒,用前应检查小包装的密封性、灭菌日期及失效日期;灭菌物品一经打开,使用时间不得超过24小时。

6、盛放用于皮肤消毒的非一次性使用的75%乙醇的容器应密闭保存,每周更换2次,同时更换灭菌容器;一次性小包装的瓶装75%乙醇,启封后使用时间不超过7天。

7、安瓿启开后,未用完的疫苗盖上无菌干棉球冷藏。

除液体bOPV外,活疫苗超过半小时、灭活疫苗超过1小时未用完,应将疫苗废弃;液体bOPV未能立即用完,应在2~8℃温度下保存,并于当天内用完,如有剩余应废弃。

8、接种现场应备有足够体检器材和急救药品。

9、每次运转前或运转后要对物品和环境进行消毒,并做好消毒记录。

浅谈预防接种与安全注射

浅谈预防接种与安全注射
1 预 防接种不安全注射的主要表现
职业道德教育 , 讲解安全注射 和消毒知识 、 技能和方法 , 高医 提 护人员的责任心和安全注射意识 , 深刻认识不安全注射 的危 害 性 。做到一人 一针一管 , 并让儿童远离废弃的注射器。
23 制定 注射器材使用管理细则 . 使 用合格 的一次性 注 射器 , 推广使用 自毁 型注 射器 。 自毁型注射器和普通 的一次性 注射器 由上级单位随疫苗一并下发 , 领取时做好登记 。使用前
注射部位 、 途径 、 剂量掌握 不正确也是 造成不 安全接种 的关键 1 选择 的疫 苗质量不 是安全有效 的 疫苗保存不 当: . 4 疫 苗 的保 存不按规定温度 的要求 , : 长时 间暴 露于高温 环 如 疫苗
不 得使用 ; ③冻结过的百 白破疫苗 、 乙肝疫苗一律不得使用 。 2 严格掌握疫苗 的品种、 . 5 作用 、 禁忌证 、 接种对 象 、 接种 途径 、 接种剂量 、 良反应 以及注意事 项 不 避免 在 阳光直射 下
的安全 、 医务人员的安全 、 环境的安全。 为防止在预防一种疾病
成人常规接种和应急接种 、 免疫血清类制品 的临床治疗和免疫 预 防、 体内用诊 断用 品等 。 现用的疫苗由于具有生物学特性 , 除
极少数是 口服给药 以外 ,绝大 多数疫 苗都是通过肌 肉注射 、 皮
时造 成另一种疾病的传播 , 必须保 证预防接种 的安全性 , 在实 际操作 中我们应做好以下几点 :
21 加 强安全注射 的法制 化管理 . 我 国专家 主张建 立安
下注射或皮 内注射途径给药。 由于消灭 的病种和应用的疫苗不
断增 多 , 们接受注射 的次 数 日益增 多 , 人 加上儿 童从 出生 到学 龄期至少要接受 十余 次计 划免疫注射 , 以实施 安全注射就显 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8/18
14
2020/8/18
疫苗的储存
➢ 疫苗的存储要求
– 疫苗应按品种、批号分类摆放 – 大容量冰箱存放疫苗时,底部应留有一
定空间 – 疫苗要摆放整齐,疫苗与箱壁、疫苗与
疫苗之间应留有1~2cm的空隙 – 疫苗不应放置冰箱门内搁架上 – 使用冰衬冰箱储存疫苗时,应将可冷冻
保存的疫苗存放在底部,将冷藏保存的 疫苗放在接近冰箱顶部,避免冻结
各种疫苗接种的技术要点
2020/8/18
10
2020/8/18
各种疫苗接种的技术要点











内 注 射 法
口 服 法
11
上臂三角肌注射
上臂外侧, 肩峰下2-3横指处
2020/8/18
12
2020/8/18
13
[1] The Australian Immunization Handbook 9th Edition, 2008 : 52
预防接种技术规范 与安全注射
2020/8/18
预防接种中不安全因素
预防接种技术操作不规范 – 接种疫苗禁忌症掌握不正确 – 接种途径错误 – 接种疫苗超剂量 – 疫苗稀释液用错 – 疫苗或稀释液被污染 – 接种人员患传染病、不遵守无菌注射原 则,造成交叉感染 – 疫苗贮运不当或用已启封过且已超过开 启时限的疫苗(活苗不超30分钟,灭活苗 不超60分钟) – 出现异常反应的处理不当,如抢救人力、 设备和物品不足或人群分流不当等
7
2020/8/18
安全注射要点
注射完毕后不得回套针帽。应将注射器具 直接投入安全盒或防刺穿的容器内,或者 用截针器毁型后,统一回收销毁。
接种完毕后在注射凭证及接种证上签名确 认(接种记录书写工整,不得用其它符号 代替)
告知注意事项 – 在接种现场休息15~30分钟无不适方 可离开 – 近两天多喝开水等
5
安全注射要点
➢ 确定接种部位 – 接种部位要避开疤痕、炎症、硬结和皮 肤病变处 – 用无菌棉签蘸75%乙醇,由内向外螺旋 式对接种部位皮肤进行消毒,涂擦直径 ≥5cm,禁用2%碘酊进行消毒。
2020/8/18
6
2020/8/18
安全注射要点
➢ 待消毒皮肤干后,绷紧皮肤,右手 持注射器,食指固定针柄,快速刺 入针头,放松皮肤,左手固定针管, 回抽无血,注入疫苗,快速拔出针 头,用无菌干棉枝按压针眼部位。 如有回血,应更换注射部位,重新 注射
4
2020/8/18
安全注射要点
消毒疫苗安瓿(或小瓶) 检查注射器
– 批准文号、有效期、包装是否漏气;开 启后检查注射器是否漏气,针头有没弯 曲等等
稀释及吸取疫苗 启开安瓿或小瓶时,切勿使消毒剂接触疫
苗 多人份疫苗开启后要注明开启时间,并盖
上无菌方纱 – 活疫苗复溶后应在30分钟用完 – 灭活疫苗60分钟内用完,用不完应废弃
2
预防接种中不安全因素
非专业人员从事预防接种工作;无 专业知识和技能,无证上岗
预防接种环境卫生状况差:面积不 足,尘土飞扬,接种操作台、地面 及空气不消毒,消毒物品放置及存 放疫苗的冰箱不清洁等
使用过的注射器材及其废弃物品不 安全回收、销毁
2020/8/18
3
2020/8/18
安全注射要点
确认是否为本次受种对象、接种疫苗的品 种。
协助家长安置儿童体位 – 如果儿童左上臂接种,家长取坐位,儿 童应坐于家长腿上;家长左臂抱紧儿童, 使儿童头部靠在家长左肩部;将儿童右 臂置于家长身后;家长用右臂固定儿童 双腿,右手握住儿童左手,防止在接种 过程中乱动
认真核对疫苗并在注射凭证、接种证上记 录疫苗批号,并请家长确认后在注射凭证 上签名
– 每天上午和下午各1次观察冰箱内的温度 及其运转情况,填写冷链设备温度记录 表
17
卡介苗的使用
➢接种对象
出生3个月内以内的婴儿或5IUPPD 试验阴性儿童。(3岁内)
➢免疫程序
出生时接种1剂
2020/8/18
更换注射部位,重新注射。
口服脊灰疫苗、 霍乱、兰菌净、
用凉开水送服咽下。2月龄小的儿童,喂服脊灰疫苗时可将糖 丸疫苗放在消毒的小药袋中,用手碾碎后,放入药匙内,加
口服法 口服轮状病毒
-
少许凉开水溶解成糊状服用,或将糖丸疫苗溶于5ml凉开水中,
使其完全溶化,口服咽下。口服疫苗时要看服下肚,如儿童
疫苗
服苗后吐出应先饮少量凉开水,休息片刻后再服。
脑多糖苗、甲
针刺处,快速拔出针头。若有回血,应更换注射部位,重新
肝减毒等等
注射。
百白破、白破、 乙肝、结合类 肌内注射法七疫价苗肺(炎HI、B、流 脑AC结合)、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流感等等
上臂三角肌
皮肤常规消毒,左手将三角肌绷紧,右手以执毛笔式持注射 器,与皮肤呈90°角,用前臂带动腕部的力量,将针头快速 垂直刺入肌肉,进针长度约为针头的2/3,放左手,回抽无血, 固定针管,缓慢推注疫苗,注射毕,用消毒干棉球或干棉签 轻压针刺处,快速拔出针头,观察有无渗血或药液渗出,若 有渗出,应将消毒干棉球或干棉签按压片刻。若有回血,应
15
疫苗的储存
➢ 疫苗存储的温度要求
– 乙肝疫苗、卡介苗在2℃~8℃条件下避 光保存和运输
– 疫苗稀释液在常温或冷藏条件下保存和 运输,防止冻结
2020/8/18
16
2020/8/18
疫苗的储存
➢ 冷链温度监测
– 每台冰箱均应配有温度计,双温冰箱配 备2支温度计,要求使用合格的温度计
– 温度计分别放置在低温冰箱、冰柜的中 间位置,普通冰箱冷藏室及冷冻室的中 间位置,冰衬冰箱的底部及接近顶盖处
8
接种方法 适用疫苗 注射部位
操作要点
皮肤常规消毒,左手绷紧注射部位皮肤,右手以平执式持注
皮内注射法 卡介苗
上臂三角肌 中部略下处
射器,食指固定针管,针头斜面向上,与皮肤呈10°~15° 角刺入皮内。再用左手拇指固定针栓,然后注入疫苗,使注 射部位形成一个圆形隆起的皮丘,皮肤变白,毛孔变大,注
射完毕,针管顺时针方向旋转180°角后,迅速拔出针头
麻疹、麻风、
皮肤常规消毒,左手绷紧皮肤,右手以平执式持注射器,食
麻腮、麻腮风、
指固定针栓,针头斜面向上,与皮肤成30°~40°角,快速
皮下注射法 乙脑、A群流 上臂外侧三角肌 刺入皮下,进针长度约1/2~2/3,松左手,固定针栓,回抽 脑、A+C群流 下缘附着处 无血,缓慢推注疫苗,注射毕,用消毒干棉球或干棉签轻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