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系统检查方法

合集下载

神经系统检查法

神经系统检查法
动不安,定向力丧失,不能与周围环境建立正常的接触关系。
2、 智能检查 对没有意识障碍的患者应检查其智力情况,包括以下方面:
(1)定向力(Drientation) 对时间、地点、人物定向能力的检查。可问今天是几号,星期几?你现在在什么地方?你的名字叫什么,旁边站着的人是谁?
(2)记忆力(memory) 通常检查近记忆、远记忆和立即回忆。 检查近记忆:说出4个不相关的词,如背包、教室、苹果、排球场,让患者重复2~3次,几分钟后正常能记住3个词以上。远记忆检查:可让患者说出小学时班主任老师的名字。什么时候中学毕业?立即回忆测验:检查者说出一串数字如电话号码,令患者复述。能说出5个以上为正常,低于5个为注意力不集中。
4 共济运动
(1)指鼻试验 嘱患者先将手臂伸直外展,然后用食指尖触鼻尖,以不同方向、速度、睁眼、闭眼重复进行,并双侧比较。小脑半球病变可看到同侧指鼻不准,接近鼻尖时动作变慢,或出现动作性震颤(意向性震颤)或手指常超过或未见目标即停止(辨距不良)。感觉性共济失调时睁眼做指鼻无困难,闭眼时则发生障碍。
(3)角膜反射 以捻成细束的棉花轻触角膜外缘,正常可引起两侧迅速闭眼,同侧的称为直接角膜反射,对侧的称为间接角膜反射。
(4)下颌反射 患者轻轻张口,用叩诊锤叩击下颌中央的检查者的拇指,便引起下颌上提。此反射正常成人不易叩出,当双侧脑干以上的上运动神经元病变时,反射增强。
5 面神经
(1) 外观 观察额纹及鼻唇沟是否变浅, 睑裂是否增宽,口唇是否低垂或歪向一侧。
(2)前庭神经 损害时有眩晕、呕吐、眼球震颤和平衡失调等症状。平衡失调主要表现为步态不稳,向患侧倾倒。
7 舌咽、迷走神经 这两对脑神经在解剖及功能上关系密切,常同时受损,需同时检查。

神经系统查体8个病理征检查方法

神经系统查体8个病理征检查方法

神经系统查体8个病理征检查方法神经系统是人体最为复杂的系统之一,其病理变化往往会引起严重的健康问题。

因此,对神经系统的检查十分重要。

下面将介绍神经系统查体的8个病理征检查方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首先,我们来介绍神经系统的感觉检查。

感觉检查是通过对患者的触觉、痛觉、温度感觉等进行检查,以了解神经系统的感觉功能是否正常。

常见的检查方法包括皮肤触觉、深反射和温度感觉等。

其次,神经系统的运动检查也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对患者的肌肉力量、肌张力、肌肉协调性等进行检查,可以了解神经系统的运动功能是否正常。

常见的检查方法包括肌力检查、肌张力检查和共济失调检查等。

接着,我们来介绍神经系统的脑神经检查。

脑神经是指从脑部发出的12对神经,其功能涉及到头部的感觉、运动和自主神经功能。

通过对脑神经的检查,可以了解头部神经功能是否正常。

常见的检查方法包括眼球运动检查、面部表情检查和听力检查等。

此外,神经系统的脊髓检查也是十分重要的。

脊髓是连接脑部和身体各部位的神经通道,其功能对人体的运动和感觉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对脊髓的检查,可以了解脊髓功能是否正常。

常见的检查方法包括腰椎压痛检查、下肢反射检查和腰椎神经压迫试验等。

此外,神经系统的自主神经检查也是必不可少的。

自主神经系统负责调节人体的内脏功能,包括心脏、血管、消化系统和泌尿系统等。

通过对自主神经的检查,可以了解内脏功能是否正常。

常见的检查方法包括心率变异性检查、动脉压力反射检查和呼吸深度检查等。

最后,我们来介绍神经系统的神经肌肉传导检查。

神经肌肉传导是指神经冲动传导到肌肉的过程,其功能对人体的运动和感觉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对神经肌肉传导的检查,可以了解神经冲动传导是否正常。

常见的检查方法包括神经电图检查、肌电图检查和运动单位检查等。

综上所述,神经系统的检查对于诊断神经系统疾病和评估神经系统功能至关重要。

通过对神经系统的感觉检查、运动检查、脑神经检查、脊髓检查、自主神经检查和神经肌肉传导检查等8个病理征检查方法的综合应用,可以全面了解神经系统的功能状态,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参考。

神经系统查体8个病理征检查方法

神经系统查体8个病理征检查方法

神经系统查体8个病理征检查方法神经系统是人体最为复杂的系统之一,它控制着我们的感知、运动和认知功能。

因此,对神经系统的检查至关重要。

在临床工作中,医生们需要掌握一些神经系统检查方法,以便及时发现和诊断神经系统疾病。

下面我们将介绍8个常用的神经系统病理征检查方法。

1. 视力检查。

视力检查是神经系统检查中的重要一环。

通过检查患者的视力,可以初步判断是否存在视觉神经受损的情况。

常见的视力检查方法包括眼底检查、视野检查和视力表检查等。

2. 眼球运动检查。

眼球运动检查可以评估眼球的协调性和运动范围,从而初步判断是否存在神经肌肉疾病或神经系统病变。

医生可以通过观察患者的眼球运动情况来进行初步判断。

3. 感觉检查。

感觉检查是神经系统检查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通过对患者的触觉、痛觉、温度感觉和位置感觉等进行检查,可以初步了解是否存在感觉神经受损的情况。

4. 肌力检查。

肌力检查是评估患者肌肉功能的重要方法。

通过对患者的肌肉力量进行检查,可以初步了解是否存在肌肉疾病或神经系统病变。

5. 肌张力检查。

肌张力检查是评估患者肌肉张力的重要方法。

通过对患者的肌肉张力进行检查,可以初步了解是否存在肌肉痉挛或神经系统病变。

6. 腱反射检查。

腱反射检查是评估患者神经肌肉反射的重要方法。

通过对患者的腱反射进行检查,可以初步了解是否存在神经系统病变。

7. 平衡和协调检查。

平衡和协调检查是评估患者神经系统功能的重要方法。

通过对患者的平衡和协调能力进行检查,可以初步了解是否存在小脑或脑干病变。

8. 头颅CT或MRI检查。

头颅CT或MRI检查是评估患者神经系统结构的重要方法。

通过头颅CT或MRI检查,可以初步了解是否存在颅内病变,如肿瘤、出血或脑梗死等。

总结。

以上就是神经系统检查中的8个常用病理征检查方法。

在临床工作中,医生们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结合多种检查方法,全面评估患者的神经系统功能,以便及时发现和诊断神经系统疾病。

希望本文对大家有所帮助。

神经系统查体8个病理征检查方法

神经系统查体8个病理征检查方法

神经系统查体8个病理征检查方法一、神经系统查体的重要性。

神经系统是人体最为复杂和精密的系统之一,它控制着人体的各种生理活动和行为。

因此,对神经系统进行定期的检查显得十分重要。

神经系统的病理征检查方法可以帮助医生及时发现和诊断各种神经系统疾病,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疗和护理。

二、视觉检查。

视觉检查是神经系统查体中的重要一环。

医生通过观察患者的瞳孔大小、对光反射、眼球运动等情况,可以初步判断患者的视觉神经是否受损,以及可能存在的其他神经系统问题。

三、感觉检查。

感觉检查是通过刺激患者的皮肤、肌肉等组织,观察患者对于不同刺激的感觉反应情况。

这可以帮助医生判断患者的感觉神经是否正常,是否存在感觉异常的病理征象。

四、运动检查。

运动检查是通过观察患者的肌肉力量、协调性和运动范围等情况,来判断患者的运动神经是否受损,以及是否存在其他神经系统问题。

五、脑神经检查。

脑神经检查是通过观察和检测患者的脑神经功能,包括面部表情、咀嚼、吞咽、视力、听力等方面,来判断患者是否存在脑神经病理征象。

六、反射检查。

反射检查是通过刺激患者的肌腱和皮肤,观察患者的肌肉反射情况,以及腱反射、病理反射等情况,来判断患者的神经系统是否存在异常。

七、平衡和协调检查。

平衡和协调检查是通过观察患者的站立、行走、转身等动作,来判断患者的平衡和协调功能是否正常,以及是否存在神经系统问题。

八、精神状态检查。

精神状态检查是通过观察患者的意识、注意力、记忆、情绪等方面,来判断患者的神经系统是否存在精神状态异常,以及可能存在的其他神经系统问题。

综上所述,神经系统查体中的8个病理征检查方法是非常重要的,它们可以帮助医生全面了解患者的神经系统状况,及时发现和诊断各种神经系统疾病,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疗和护理。

因此,我们应该重视神经系统的定期检查,以保障自身的健康和安全。

神经系统定位诊断

神经系统定位诊断

神经系统定位诊断是一种医学诊断方法,通过对神经系统病变的症状、体征、影像学检查等进行分析和综合判断,确定病变部位和性质,以便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常用的神经系统定位诊断方法包括:
1. 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分析:通过对患者的症状和体征进行详细的分析,如感觉障碍、肌力减退、反射异常等,可以初步确定病变部位和性质。

2. 神经系统影像学检查:包括CT、MRI、PET等影像学检查,可以直接显示神经系统病变的部位和形态,对于脑卒中、脑肿瘤、脊髓损伤等疾病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3. 神经系统电生理检查:包括脑电图、神经肌肉电图、脑干听觉诱发电位等检查,可以评估神经系统功能状态,对于癫痫、多发性硬化等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4. 神经系统病理学检查:包括脑组织活检、脑脊液检查等,可以直接观察和分析病变组织的形态和结构,对于神经系统炎症、肿瘤等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综合应用以上方法,可以准确地确定神经系统病变的部位和性质,为临床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神经系统检查

神经系统检查

神经系统检查神经系统检查是一种常见的医学检查方法,用于评估和诊断患者的神经系统功能。

神经系统是人体的控制中枢,包括大脑、脊髓和周围神经。

通过神经系统检查,医生可以了解患者的神经系统是否正常工作,是否存在异常或疾病。

神经系统检查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神经系统病史询问、神经系统体格检查、神经系统功能检查和相关辅助检查。

1. 神经系统病史询问:医生会详细询问患者的病史,包括症状的起始时间、症状的性质、发展过程、是否有家族病史等。

这些信息有助于医生初步判断患者可能存在的神经系统问题。

2. 神经系统体格检查:医生会对患者进行全面的神经系统体格检查,包括观察患者的姿势、步态、面部表情等。

医生还会检查患者的神经反射、肌力、感觉、协调性和平衡等方面。

3. 神经系统功能检查:医生会进行一系列的神经系统功能检查,以评估患者的神经系统功能。

例如,医生会测试患者的视力、听力、语言能力、记忆力、注意力等。

医生还可能进行一些特殊的功能检查,如神经系统电生理检查、脑电图、磁共振成像等。

4. 相关辅助检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医生可能会要求进行一些辅助检查,以进一步评估患者的神经系统功能。

例如,医生可能会要求患者进行血液检查、脑脊液检查、神经影像学检查等。

总结:神经系统检查是一种重要的医学检查方法,可以帮助医生评估和诊断患者的神经系统功能。

通过神经系统检查,医生可以了解患者的神经系统是否正常工作,是否存在异常或疾病。

神经系统检查通常包括神经系统病史询问、神经系统体格检查、神经系统功能检查和相关辅助检查。

这些检查方法的综合应用可以提供全面的神经系统评估,为患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准确的依据。

神经系统体征检查

神经系统体征检查

神经系统体征检查神经系统体征检查是临床神经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部份,通过检查可以匡助医生判断患者的神经系统功能是否正常。

本文将介绍神经系统体征检查的内容和方法。

一、视觉检查1.1 视力检查:通过让患者看远处和近处的物体,医生可以初步判断患者的视力是否正常。

1.2 瞳孔检查:观察瞳孔的大小、形状和对光反应,可以了解患者的瞳孔功能是否正常。

1.3 眼球运动检查:观察患者的眼球运动范围和协调性,可以判断患者的眼球运动功能是否正常。

二、感觉检查2.1 皮肤感觉检查:通过触摸不同部位的皮肤,医生可以了解患者的触觉、温度和疼痛感觉是否正常。

2.2 运动感觉检查:通过让患者闭眼、伸展四肢等动作,医生可以判断患者的运动感觉是否正常。

2.3 深部感觉检查:通过检查患者的位置觉、振动觉等深部感觉,可以了解患者的深部感觉功能是否正常。

三、运动检查3.1 肌力检查:通过让患者做不同的肌肉收缩动作,医生可以判断患者的肌肉力量是否正常。

3.2 肌张力检查:通过触摸患者的肌肉,医生可以了解患者的肌张力是否正常。

3.3 运动协调性检查:通过让患者做一系列协调性动作,医生可以判断患者的运动协调性是否正常。

四、腱反射检查4.1 肱二头肌腱反射:通过敲击肘部的肱二头肌腱,可以了解患者的肱二头肌腱反射是否正常。

4.2 膝腱反射:通过敲击膝盖的膝腱,可以判断患者的膝腱反射是否正常。

4.3 踝腱反射:通过敲击踝部的踝腱,可以了解患者的踝腱反射是否正常。

五、神经系统特殊检查5.1 巴宾斯基征检查:通过刺激患者的脚底,可以判断患者是否存在巴宾斯基征阳性。

5.2 勒伯特征检查:通过让患者做不同的动作,可以了解患者是否存在勒伯特征阳性。

5.3 其他特殊检查:根据患者的病史和症状,医生还可以进行其他特殊的神经系统检查,以匡助诊断疾病。

综上所述,神经系统体征检查是神经学诊断中的重要一环,通过子细的检查可以匡助医生了解患者的神经系统功能是否正常,为正确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神经系统查体8个病理征检查方法

神经系统查体8个病理征检查方法

神经系统查体8个病理征检查方法一、神经系统查体的重要性。

神经系统是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控制着人体的各种生理活动,包括运动、感觉、思维等。

因此,对神经系统的检查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及早发现和诊断一些神经系统疾病,为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下面将介绍一些神经系统查体的常用方法。

二、神经系统查体的常用方法。

1. 神经系统观察法。

通过观察患者的面色、表情、肢体姿势等,可以初步判断患者的神经系统状态。

例如,面色苍白可能提示贫血或休克,面部表情呆滞可能提示帕金森病,肢体姿势不协调可能提示运动障碍等。

2. 神经系统感觉检查法。

通过对患者进行触觉、疼痛、温度、位置感觉等方面的检查,可以了解患者的感觉功能是否正常。

例如,可以用尖锐物或冰冷物轻轻触碰患者的皮肤,观察患者的反应情况,以此来判断患者的感觉功能是否正常。

3. 神经系统运动检查法。

通过对患者进行肌张力、肌力、肌肉协调性等方面的检查,可以了解患者的运动功能是否正常。

例如,可以让患者做一些简单的肢体运动,观察其运动是否协调、肌力是否正常,以此来判断患者的运动功能是否正常。

4. 神经系统脑神经检查法。

通过对患者进行脑神经的检查,可以了解患者的脑神经功能是否正常。

例如,可以检查患者的视力、听力、嗅觉、味觉、面部肌肉活动等,以此来判断患者的脑神经功能是否正常。

5. 神经系统反射检查法。

通过对患者进行膝腱反射、跟腱反射、腹壁反射、足底反射等方面的检查,可以了解患者的反射功能是否正常。

例如,可以用橡皮榔头敲击患者的膝腱,观察其膝腱反射情况,以此来判断患者的反射功能是否正常。

6. 神经系统步态检查法。

通过观察患者的步态,可以初步判断患者的神经系统状态。

例如,可以观察患者的步态是否稳健、是否对称、是否有异常摆动等,以此来判断患者的神经系统状态。

7. 神经系统病理征检查法。

通过对患者进行巴比特试验、震颤试验、共济失调试验等方面的检查,可以了解患者是否存在一些特殊的神经系统病理征。

例如,可以让患者做一些特殊的动作,观察其反应情况,以此来判断患者是否存在一些特殊的神经系统病理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神经系统检查方法文件管理序列号:[K8UY-K9IO69-O6M243-OL889-F88688]教案(课时计划)第八节神经功能评估神经功能评估主要包括脑神经、运动功能、感觉功能、神经反射以及自主神经功能评估。

评估时注意不能忽视意识状态和精神状态的评估。

一、脑神经二、感觉功能感觉包括浅感觉、深感觉和复合感觉。

(一)浅感觉浅感觉感受器位于皮肤和黏膜。

包括痛觉、触觉、温度觉。

1.痛觉用大头针轻刺评估对象皮肤,来判断痛觉是否异常。

2.触觉用棉絮或软纸片轻触评估对象皮肤或黏膜,判断触觉是否异常。

3.温度觉用盛有热水(40 ~50℃)与冷水(5~10℃)的试管,分别触及评估对象皮肤,来判断温度觉是否异常。

(二)深感觉深感觉是来自肌肉、肌腱和关节等深部组织的感觉。

1.位置觉嘱评估对象闭目,评估者将其肢体放于某一位置,嘱病人说出所放位置,或用另一肢体模仿。

2.运动觉嘱评估对象闭目,评估者轻夹病人的手指或脚趾向上、下作伸屈动作,让其说出手指或脚趾活动方向。

3.震动觉将C128震动音叉柄端,放于评估对象肢体的骨隆起处(如内踝或外踝及桡骨茎突等),询问病人有无震动感觉,并注意感受时间,同时作好两侧对比。

(三)复合感觉复合感觉又称皮层感觉,是经过大脑皮层的分析和综合来完成的感觉。

评估时必须嘱评估对象闭目。

常用方法有:1.体表图形觉用钝物在评估对象皮肤上画出简单的图形(如圆形、方形及三角形),让其辨别并回答,左、右对称部位对比。

2.实体觉将熟悉的某种物品(如硬币、纽扣、钥匙等),置于评估对象的手中,让其辨别回答物品的大小、形状、名称及质地等。

3.两点辨别觉用分开的双脚规同时放置于评估对象皮肤上,如评估对象有两点感觉,再将双脚规距离缩小,直至其感觉到一点为止。

身体各部位对两点辨别感觉灵敏度不同,以鼻尖、舌尖、手指最敏感,四肢近端和躯干最差。

4.皮肤定位觉评估者用手指轻触评估对象皮肤某处,让其指出被触部位,皮肤定位觉障碍见于皮质病变。

三、运动功能运动包括随意运动和不随意运动,随意运动受大脑皮层运动区支配,由锥体束司理,不随意运动由锥体外系和小脑司理。

(一)肌力l.肌力肌力是评估对象主动运动时肌肉的收缩力。

嘱评估对象做肢体运动,观察肢体肌肉的收缩力量、运动幅度及速度,也可从相反的方向测试评估对象对阻力的克服力量。

注意两侧肢体的对比,两侧力量显着差异时有重要意义。

肌力的记录采用0~5级分级法。

0级:完全瘫痪。

1级:肌肉可收缩,但无肢体活动。

2级:肢体能在床面上移动,但不能抬起。

3级:肢体能抬离床面,但不能对抗阻力。

4级:能做对抗阻力动作,但较正常人差。

5级:肌力正常。

2.临床意义随意运动是指意识支配下的动作,随意运动功能的丧失称为瘫痪。

依程度不同,瘫痪可分为完全性和不完全性。

依形式可分为:①单瘫:为单一肢体瘫痪,见于脊髓灰质炎;②偏瘫:为一侧肢体瘫痪,伴有同侧颅神经损害,见于急性脑血管疾病及脑肿瘤;③截瘫:为双下肢瘫痪:见于脊髓外伤、炎症、结核及肿瘤所致的脊髓横贯性损伤;④交叉瘫:为一侧颅神经周围性麻痹及对侧肢体中枢性瘫,见于脑干损害。

(二)肌张力肌张力是指静息状态下肌肉的紧张度。

可通过触诊肌肉的硬度及根据肌肉完全松弛时关节被动运动时的阻力来判断。

肌张力异常有:l.肌张力增强触诊肌肉有坚实感,被动运动时阻力增加。

见于锥体束或锥体外系损害。

2.肌张力减弱触诊肌肉松软,被动运动时阻力减弱或消失,关节过伸。

见于周围神经病变。

(三)不随意运动常见的不随意运动有以下几种:l.震颤为两组拮抗肌交替收缩所引起的一种肢体摆动动作。

(1)静止性震颤:在静止时震颤明显,做意向动作时可减轻,动作如同“搓丸”样,可有肌张力增高,见于帕金森病。

(2)动作性震颤:在随意运动时出现,在动作终末愈接近目标愈明显,静止时可缓解,见于小脑疾病。

(3)扑翼样震颤:病人双臂平举向前,手和腕部悬空,出现两手快落慢抬的动作,与飞鸟扑翼相似,见于肝性脑病。

(4)手震颤:是指上肢平伸时手指的细微震颤,见于甲状腺功能亢进。

2.舞蹈样动作是肢体的一种快速、不规则、无目的的运动,貌似舞蹈,见于急性风湿热。

(四)共济失调共济失调主要评估小脑功能。

正常的随意运动有赖于主动肌、对抗肌、协同肌、固定肌在速度、幅度及力量等方面的协调一致,主要依靠小脑的功能。

此外,前庭神经、深感觉及锥体外系均参与作用。

当上述结构发生病变时,协调动作出现障碍,称共济失调。

常用的评估方法有:1.指鼻试验嘱评估对象手臂伸直外展,以手指触鼻尖,先慢后快,先睁眼后闭眼,重复进行。

正常人动作准确,共济失调者多指鼻有误。

2.跟-膝-胫试验评估对象仰卧,抬起一侧下肢将足置于另一侧膝部下端,沿胫骨直线下移。

共济失调者动作不稳或失误。

3.轮替运动嘱评估对象伸直手掌作快速旋前旋后动作。

共济失调者动作缓慢、不协调。

4. Romberg征(闭目难立征) 嘱评估对象闭目双足并拢直立,两臂向前平伸,出现摇晃或倾斜即为阳性。

仅闭目不稳者提示两下肢有感觉障碍;闭目睁目皆不稳者提示小脑病变。

四、神经反射神经反射包括生理反射、病理反射和脑膜刺激征。

(一)生理反射1.浅反射为刺激皮肤或黏膜引起的反射。

(1)角膜反射:嘱评估对象眼睛向内上方注视,评估者用棉絮轻触角膜外缘。

被刺激侧眼睑立即闭合,称直接角膜反射;刺激一侧角膜,对侧眼睑也闭合,称间接角膜反射。

正常人直接角膜反射、间接角膜反射均存在。

一侧直接与间接角膜反射均消失,见于三叉神经病变;直接角膜反射消失而间接角膜反射存在,见于患侧面神经麻痹;角膜反射完全消失见于深昏迷病人。

(2)腹壁反射:评估对象仰卧,双下肢略屈曲使腹壁松弛,用钝头竹签按上、中、下三个部位轻划腹壁皮肤,正常可见受刺激部位腹肌收缩。

上部反射消失见于胸髓7~8节段病损;中部反射消失见于胸髓9~10节段病损;下部反射消失见于胸髓11~12节段病损。

一侧腹壁反射减弱或消失见于同侧锥体束病损;双侧腹壁反射完全消失见于昏迷及急腹症(图4-x6)。

(3)提睾反射:用钝头竹签沿大腿内侧上方从下往上轻划大腿皮肤,正常反应为同侧提睾肌收缩,睾丸上提。

一侧反射减弱或消失见于同侧锥体束受损、老年人或腹股沟疝、阴囊水肿及睾丸炎等局部病变者。

双侧反射消失见于腰髓1~2节段病损(图4-x6)。

(4)跖反射:病人取仰卧位,髋及膝关节伸直。

评估者手持评估对象踝部,用钝头竹签沿足底外侧划至小趾根部足掌时转向内侧,正常反应为足趾跖屈。

反射消失见于骶髓1~2节段病损。

2.深反射为刺激骨膜或肌腱引起的反射。

(1)肱二头肌腱反射 (颈髓5~6节段):评估者用左手扶托评估对象肘部使前臂屈曲90°,将拇指置于肱二头肌腱上,右手持叩诊锤叩击拇指指甲。

正常反应为肱二头肌收缩,肘关节快速屈曲(图4-x7)(2)肱三头肌腱反射 (颈髓7~8节段):评估者用左手托起被检者肘部,嘱其前臂略屈曲,用叩诊锤叩击尺骨鹰嘴上方的肱三头肌肌腱,正常反应为肱三头肌收缩致前臂稍伸展(图4-x8)。

(3)膝腱反射(腰髓2~4节段):坐位时小腿完全松弛下垂与大腿成直角。

仰卧时评估者用左手在腘窝处托起评估对象双下肢使与小腿成120°,右手持叩诊锤叩击股四头肌肌腱,正常反应为小腿伸展(图4-x9)。

(4)跟腱反射 (骶髓1~2节段):仰卧位时使评估对象屈膝近90°,下肢外展外旋,评估者用左手握住评估对象足掌使足呈过伸位,叩击跟腱。

正常反应为腓肠肌收缩,足跖屈(图4-x10)。

深反射减弱或消失多为器质性病变,可见于:①末梢神经炎、神经根炎及脊髓灰质炎等所致反射弧受损;②周期性麻痹、重症肌无力、下运动神经元瘫痪、深昏迷及脑或脊髓急性损伤休克期;③骨关节病和肌营养不良。

深反射亢进为上运动神经元瘫痪的重要体征。

(二)病理反射病理反射是指当锥体束受损时因大脑失去对脑干和脊髓的抑制作用而出现的异常反射。

一岁半以内的婴儿因锥体束尚未发育完善,可出现上述反射;成人如出现上述反射时则为病理性。

1.Babinski征评估方法同跖反射。

阳性反应为拇趾缓慢背伸,其余四趾呈扇形展开(图4-x11)。

2.Oppenheim征评估者以拇指和示指沿评估对象胫前自上而下加压移动,阳性表现同Babinski征(图4-x12)。

上述2征测试方法不同,但阳性表现形式与临床意义相同,所以最常用,也最容易在锥体束损害时引出。

(三)脑膜刺激征脑膜刺激征是脑膜受激惹的表现,见于各种脑膜炎、蛛网膜下腔出血及颅内压增高等。

1.颈强直评估对象取仰卧位,评估者用手扶托评估对象枕部作屈颈动作。

颈强直表现为颈部僵直,被动屈颈时阻力增强。

颈强直也可见于颈椎关节炎、肌肉损伤、颈椎骨析及脱位等。

2.Kernig征评估对象取仰卧位,评估者先将其髋、膝关节屈成直角,再用手抬高小腿,正常人膝关节伸可达135°以上。

阳性表现为伸膝受限,伴疼痛。

(图4-x13)3.Brudzinski征评估对象取仰卧位,下肢自然伸直,评估者一手托评估对象枕部,一手置于评估对象胸前,然后使头前屈,阳性表现为两侧膝关节和髋关节屈曲。

(图4-x14)五、自主神经功能评估自主神经的主要功能是调节内脏、血管、竖毛肌及汗腺等活动,常用的评估方法为观察和测试自主神经反射。

(一)一般观察l.皮肤及黏膜皮肤及黏膜是反映自主神经功能的重要部位。

应注意有无下列改变:①色泽:苍白、潮红、红斑及发绀等;②质地:光滑、变硬、增厚、脱屑、潮湿及干燥;③水肿;④溃疡等。

2.毛发及指甲有无多毛,毛发稀疏及指甲变形、变脆等。

3.出汗有无全身或局部出汗过多、出汗过少及无汗。

(二)自主神经反射l.眼心反射压迫眼球可致心率轻度减慢,称眼心反射。

嘱评估对象卧床休息片刻,计数1min脉搏次数,然后以手压迫双侧眼球20~30s 再计数1min脉搏次数。

正常人脉搏每min可减少10~20次。

迷走神经功能亢进者减少次数增加,交感神经功能亢进者脉搏不减少甚至增加。

2.卧立试验平卧位后起立,计数1min脉搏,如增加超过10~12次,为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强;由立位到卧位,计数1min脉搏如减少超过10~12次,为副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强。

3.皮肤划痕试验用钝头竹签适当加力在皮肤上划一条线,数秒后先出现白色划痕,持续1~5min自行消失,为正常反应;如持续时间较长,说明交感神经兴奋性增高;划线后很快出现红色条纹,持续时间较长,且增宽甚至隆起,说明副交感神经兴奋性增高。

4.竖毛反射竖毛肌由交感神感经支配。

将冰块置于病人颈后或腋窝,数秒钟后可见竖毛肌收缩,毛囊处隆起如鸡皮。

根据竖毛反射障碍的部位可判断交感神经功能障碍的范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