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电工与电子基础(交流电)

合集下载

汽车电工电子技术基础(第2版)

汽车电工电子技术基础(第2版)
汽车电工电子技术基础(第 2 版)
第 1 章 电子流动的基础 1.1 原子的构造 1.2 导体和绝缘体 本章小结 思考与练习
第 2 章 电的定义 2.1 电流 2.2 电位、电压、电动势 2.3 电阻 2.4 欧姆定律 2.5 瓦特定律 2.6 焦耳-楞次定律 2.7 克希荷夫定律 本章小结 思考与练习
第 3 章 直流电路 3.1 串联电路 3.2 并联电路 3.3 串-并联电路 3.4 戴维南定理
3.5 电容器 3.5.1 电容器和电容量 3.5.2 电容器的串联和并联 3.5.3 电容器的充电和放电
本章小结 思考与练习 第 4 章 磁与电磁 4.1 磁场的基本物理量 4.2 电流的磁效应
4.2.1 电流的磁场 4.2.2 安培定则 4.3 磁路欧姆定律 4.4 磁场对电流的作用 4.4.1 磁场对通电直导体的作用 4.4.2 磁场对通电线圈的作用 4.4.3 磁场对通电半导体的作用(霍尔效应) 4.5 电磁感应 4.5.1 电磁感应现象及其产生的条件 4.5.2 电磁感应定律 4.5.3 自感现象 4.5.4 互感现象 4.5.5 电磁干扰抑制
7.5.3 二极管三相桥式整流电路 7.6 滤波电路
7.6.1 电容滤波电路 7.6.2 电感滤波电路 7.6.3 复式滤波电路 本章小结 思考与练习 第 8 章 稳压管及其应用 8.1 稳压二极管 8.2 稳压二极管的特性 8.3 稳压管的主要参数 8.4 稳压管稳压电路 本章小结 思考与练习 第 9 章 晶体三极管 9.1 三极管的结构和类型 9.2 三极管的电流放大作用 9.3 三极管的特性曲线 9.3.1 输入特性曲线 9.3.2 输出特性曲线 9.4 三极管的主要参数 9.5 三极管的简易判别
11.2.4 反相器 11.3 基本逻辑电路

(完整版)汽车电工电子基础课件 (1)

(完整版)汽车电工电子基础课件 (1)

前一
目录
1)串联电路的特点 (1)电流处处相等。 (2)总电压等于各段分电压之和。 (3)总电阻等于串联电路中各个电阻之和。 (4)串联电路中各个电阻两端的电压与该阻值成正比。 (5)串联电路的总功率等于各电阻消耗的功率之和, 且各电阻消耗的功率与该阻值成正比。
前一
目录
2)串联电路的应用 (1)电阻串联可获得较大的电阻。 (2)电阻串联可用来限制、调节电路中的电流大小。 (3)用于降压。 (4)用电阻调压器来改变输出电压。
前一
目录
• 1.电流 • 电路中带电粒子在电源作用下有规则地定向移动而形 成电流。
• 电流方向
前一
目录
• 2.电位 • 电路中某点的电位,通常选定某一点作为参考点,把 正电荷从某点移动到参考点所作的功称为该点的电位。
• 电位与电压
前一
目录
• 小提示
在同一电路中,当选定不同的参考点时,同一 点的电位是不同的,那么,参考点应该如何确定呢? 原则上可以任意选定,但在研究实际电场时,通常选 搭铁点为参考点,必须注意,在研究同一问题时,参 考点一经确定,各点电位也就确定了。参考点也就不 可更改了。
前一
目录
2)电功率
电功率就是电流在单位时间内所作的功,简称 功率,用符号P表示。
前一
目录
• 想一想
电气设备上通常都标有电压、电流、功率 等数值(如电灯泡上标有220V/100W),标明这 些数值有何意义?
前一
目录
四、电阻元件与欧姆定律
• 1.电阻与电阻元件 • 2.欧姆定律
前一
目录
• 1.电阻与电阻元件 1)导体电阻 2)电阻元件
电阻元件分为线性电阻和非线性电阻两种。

汽车电工与电子技术基础

汽车电工与电子技术基础

波形图
两个正弦信号的相位关系

若φ
φu
φi
u,i
π, 2

u与i 正交。来自u iot
φ
波形图
二、正弦交流电的相量表示
▪ 解析式 i Im sint i
i
▪ 波形图
t
▪ 相量
重点
因前两种不便于运算,所以引出相量表示法。
所谓相量表示法就是用模值等于正弦量的最大 值(或有效值),辐角等于正弦量的初相的复数对 应地表示相应的正弦量。
无功功率单位 乏尔(Var)
2.4 RLC 串联电路
一、电压与电流关系
i
相量关系式:
U [R j( X L X C )]I
R uR
电阻
u
L
uL
复阻抗:
U I
Z
R
j( X L
XC)
R
jX
C
阻抗的单位为欧姆()
uC
电抗 X X L X C
因此:
相量形式的欧姆定律
U [R j( X L X C )] I Z I
提高功率因数,常用的方法是与感性负载并 联电容器。
IC
+ I U
I1
R IC
C
L
-
U
1 I
I1
并联电容C的计算公式
C
P
U
2
(tg1
tg )
2.6 三相交流电路
一、三相电动势的产生
三个绕
组空间
U1
位置互

隔120°
S
定子
V2 •
• W2
相头 相尾 定子中的 U1 U2 三个绕组: V1 V2

中职教育-《汽车电工与电子基础》第二版课件:单元二 正弦交流电路(任成尧 主编 人民交通出版社).ppt

中职教育-《汽车电工与电子基础》第二版课件:单元二 正弦交流电路(任成尧  主编  人民交通出版社).ppt

t
dt
Im 2
同理: U Um 2
E Em 2
注意: 交流电压、电流表测量数据为有效值
交流设备铭牌标注的电压、电流均为有效值
三、初相位与相位差 i i Imsin( ωt ψ)
相位:t ψ
反映正弦量变化的进程。 O
ωt
初相位: 表示正弦量在 t =0时的相角。
:给出了观察正弦波的起点或参考点。
相量图: 把相量表示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上的图形
Im
Um 最大值相量
I
U 有效值相量
可不画坐标轴
最大值相量表示用符号Im:Um Em 实际应用中多采用有效值相量,符号: I U E
注意:
①相量只是表示正弦量,而不等于正弦量。
②只有正弦量才能用相量表示,非正弦量不能用相量表 示。
③只有同频率的正弦量才能画在同一相量图上。
Um Im 2
sin2 ω t
UI
sin 2 ω t
(2) 平均功率 P
C是非耗
1T
P T 0 p dt
能元件
大 写
1
T
UI sin (2ω t)dt 0
T0
(3) 无功功率 Q
由 u 2Usinω t
i 2Uω C sin( ω t 90)
p i u Um Im sinω t sin( ω t 90)
U2
U
解: 画出 U1 U2 相量图
从相量图上看
φ U1
U
U12
U
2 2
32 42 5V
φ≈53.1°
于是可得u的三要素为
Um 5 2V ω=100πrad/s φ=53.1
u 5 2 sin(100 πt 53.10 )V

《汽车电工电子基础》课程标准

《汽车电工电子基础》课程标准

《汽车电工电子基础》课程标准一、概述(一)课程性质本课程是三年制中职汽车运用与维修所配置的一门专业技术基础课程,其功能在于培养学生具备从事汽车维修各专门化方向共同的电学方面的基本职业能力。

(二)课程基本理念为了适应汽车专业教学改革的需要,本课程将电工技术、电子技术的基本知识,结合汽车电气设备等部分教学内容进行了适当地整合,加强实用性和可操作性,以完成工作任务为目标,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实施项目教学法。

(三)课程设计思路本课程的设计思路是:以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学生的就业为导向,按照“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项目课程为主体的专业课程体系”的总体设计要求,分析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所涵盖的岗位任务和职业能力,并以此为依据确定本课程的工作任务和课程内容,与职业资格证书中的汽车相关工种考证紧密结合,根据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相关汽车电气设备等课程所涉及到的电工电子基础知识为目标,整个课程内容以够用为度并适当加以拓展,从而设定本课程的标准。

本课程建议课时为48课时。

二、课程目标(一)总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达到本专业应用性人才对汽车电工电子技术的基本的知识和技能要求,并为后续各专门化方向课程的学习作前期准备,同时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逻辑思维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并培养学生具有诚实守信、善于沟通和合作的品质,树立环保、节能、安全等意识。

(二)具体目标1.素质教学目标通过任务引领的项目教学活动,培养学生具有诚实守信、善于沟通和合作的品质,树立环保、节能、安全等意识,形成初步的学习能力和课程实践能力,为提高学生职业能力奠定良好的基础。

2.知识教学目标1)具备实用的电学基础知识,并具有一定拓展能力;2)能正确使用常用汽车电工电子仪器、仪表;3)会识读汽车单元电路图,并能对汽车单元电路进行实验论证和分析;4)掌握安全用电常识;5)会制作一些汽车晶体管电路,并能进行简单故障诊断与排除;6)了解传感器在汽车上的应用;7)了解集成电路和微电脑在汽车上的应用。

《汽车电工电子基础》课程标准

《汽车电工电子基础》课程标准

汽车电工电子基础《汽车电工电子基础》课程标准课程名称:汽车电工电子基础适用专业:汽车运用技术开设学期:第一学年第二学期学时:64学分:4一、课程性质及作用《汽车电工电子基础》是汽车运用技术专业学生一门必修的专业基础课,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课程。

《汽车电工电子基础》内容上包含了电工、模拟电路、数字电路三部分。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了解电工、电子技术发展的概况,为学习后续课:《汽车电气设备检修》、《汽车发动机检修》、《汽车底盘检修》、《汽车性能与检测技术》等课程,以及毕业后从事有关的工程技术工作和科学研究工作打下一定的基础。

《汽车电工电子基础》实践性较强,要求学生既要掌握基础理论知识,又要结合工作实际,提高学生实践应用能力。

在教学中要根据高职学生的知识基础及就业岗位需求组织教学内容,同时采取适宜的教学方法,教、学、做一体化,注重理论与实践的融合,从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设计思路《汽车电工电子基础》的总体设计思路:以汽车运用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为依据,以岗位需求为基本出发点,以汽车修理工职业技能鉴定要求为导向,以学生发展为本位来设计课程内容。

《汽车电工电子基础》是一门理论性、实践性、应用性较强的课程。

为体现其特点,本课程采用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分模块教学方法,每一模块安排其对应的教学内容,由浅入深、逐步递进。

每一模块紧密关联汽车专业课程的相关内容,将学科知识渗透到职业能力的培养之中,采用案例教学、现场教学、实物教学、多媒体教学、启发与互动教学、精品课程网站等多种教学形式和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学习兴趣。

教学中侧重于各种电路的应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只有通过实用电子电路的设计、制作等环节才能转化为能力。

三、课程目标《汽车电工电子基础》是汽车运用技术专业学生学习其它专业课程的电学基础,其教学目标主汽车电工电子基础要是使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掌握电工与电子电路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学会运用本课程的相关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汽车电工电子第二章交流电PPT

汽车电工电子第二章交流电PPT
电网运行
通过调度中心对电网进行实时监控和调度,确保 电网安全、稳定和经济运行。
智能电网
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和通信技术对传统电网进行 智能化改造,提高电网的可靠性和效率。
04 交流电机与设备
交流电机的工作原理
交流电机利用磁场和电流的相互作用 产生旋转力矩,从而实现电机的旋转。
当交流电机的转子在磁场中旋转时, 转子上的导体切割磁力线,产生感应 电动势,从而产生电流。
交流电的特点
交流电与直流电的区别
交流电和直流电是两种不同的电流形 式,它们在产生、传输和应用等方面 存在明显的差异。
交流电具有周期性、频率和相位等特 性,这些特性决定了交流电的应用范 围和效果。
学习目标
掌握交流电的基本概 念和特点;
能够在实际应用中正 确选用和使用交流电 设备。
了解交流发电机和电 动机的工作原理;
交流电的传
高压输电
通过升高电压等级进行远距离传 输,以减小线路损耗和降低线路
成本。
变压器
用于升高或降低电压以满足不同 设备的需求,变压器由变压器绕
组和铁芯组成。
配电系统
将高压输电线路中的电能分配给 用户,包括变电站、配电线路和
低压配电设备等。
交流电网
电网组成
由发电厂、输电线路、变电站和配电系统等组成, 实现电能的集中生产、传输和分配。
介绍汽车传感器的基本原理、分类及其在汽车中的应用。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详细阐述了变压器的工作原理 、变比计算以及在汽车中的应 用。
三相交流电机
介绍了三相交流电机的结构、 工作原理及其在汽车中的应用

下章预告
直流电机与步进电机

汽车电工与电子技术基础知识

汽车电工与电子技术基础知识

第二节三相电动机的基本控制电路
一、 起动、停止控制电路
1.点动控制
结构图 组合开关Q
熔断器FU 交流接触器KM
按扭SB SB 13 SB2 5
UV
热继电器FR W
M 3~
第五章 电气控制电路及其在汽车中的应用
第二节三相电动机的基本控制电路
一、 起动、停止控制电路
保险丝 Q
1.点动控制 热继电器
开关
第一节 常用低压电器
2、热继电器
~
用于电动机的
过载保护。
四、 中间继电器
常闭触头 双金属片
发热元件
杠杆
工作原理:
结构原理图
发热元件接入电机主电路,若长时间过载,双金
属片被加热。因双金属片的下层膨胀系数大,使其
向上弯曲,杠杆被弹簧拉回,常闭触点断开。
第五章 电气控制电路及其在汽车中的应用
第一节 常用低压电器
第五章 电气控制电路及其在汽车中的应用
常闭 延时闭合
常闭 延时断开
常开触头 常闭触头
空气式时间继电 器的延时范围大 (有 0.4 ~ 60 s 和 0.4 ~180s两种)。 结构简单,但准 确度较低。
第五章 电气控制电路及其在汽车中的应用
第一节 常用低压电器 二、汽车点火开关
第五章 电气控制电路及其在汽车中的应用
第一节 常用低压电器 三、交流接触器
第五章 电气控制电路及其在汽车中的应用
第一节 常用低压电器 三、交流接触器
第五章 电气控制电路及其在汽车中的应用
符号 线圈
由于主电路流 过的大电流 (需 加灭弧装置)
(b) 符号
(a) 外形
第五章 电气控制电路及其在汽车中的应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