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上册《我们的母亲河》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我们的母亲河教学设计

我们的母亲河教学设计

我们的母亲河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通过《我们的母亲河》教学设计,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和责任感。

让学生了解河流的生态系统和重要性,培养他们对环境保护的关注和行动。

教学准备
1. 教材准备:
- 《我们的母亲河》读物
- 课堂练习题
2. 辅助工具:
- 投影仪
- 讲解板书
教学步骤
1. 引入《我们的母亲河》:
- 使用投影仪展示《我们的母亲河》的封面,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

- 讲解故事的背景和主要内容,激发学生对环境保护的思考。

2. 阅读与讨论:
- 让学生阅读《我们的母亲河》的相关章节,并进行讲解和解读。

- 提问学生关于故事的问题,引导他们思考和回答。

- 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环境保护的理解和想法。

3. 环境保护行动:
- 引导学生思考自己能够为环境保护做些什么,讨论环境保护的具体行动。

- 分组活动,让学生设计并展示自己的环境保护行动方案。

教学总结
通过《我们的母亲河》教学设计,学生可以通过阅读故事了解河流的生态系统和重要性。

同时,通过讨论和活动,学生可以培养对环境保护的关注和行动。

这个教学设计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和责任感,还可以培养他们的合作能力和创造力,让他们成为有爱心和责任感的人。

我们的母亲河教学设计

我们的母亲河教学设计

我们的母亲河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了解母亲河(如黄河、长江)的地理位置、流经区域和主要特点。

掌握母亲河对中华民族的重要意义,包括经济、文化、生态等方面。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料的展示,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组织小组讨论,提高学生的合作交流和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母亲河的热爱和保护之情。

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感。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母亲河的重要特点和作用。

理解母亲河与中华民族的紧密联系。

2、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深刻体会母亲河的文化内涵和生态价值。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保护母亲河的意识和行动。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母亲河的相关知识,使学生对其有初步的认识。

2、直观演示法通过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料,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母亲河的壮观和魅力。

3、小组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促进学生之间的思想交流和合作学习。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播放一段母亲河的视频,展示其波澜壮阔的景象,提问学生:“你们知道这是哪条河流吗?”从而引出课题“我们的母亲河”。

2、知识讲解利用地图展示母亲河的地理位置和流经区域,介绍其长度、流量等基本信息。

讲述母亲河在农业灌溉、水利发电、交通运输等方面对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

讲解母亲河孕育的悠久文化,如诗词、传说、民俗等,让学生感受其文化底蕴。

3、小组讨论分组讨论以下问题:“母亲河面临哪些问题?我们应该如何保护母亲河?”每组推选一名代表进行发言,教师进行总结和点评。

4、案例分析展示一些由于人类活动导致母亲河生态破坏的案例,如水土流失、水污染等。

引导学生分析案例产生的原因和后果,思考解决办法。

5、情感升华组织学生进行诗歌朗诵或演讲,表达对母亲河的赞美和热爱之情。

鼓励学生在课后采取实际行动,如参与环保志愿活动,宣传保护母亲河的重要性。

6、课堂总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母亲河的重要性和保护的紧迫性。

7、布置作业让学生写一篇关于保护母亲河的倡议书。

小学道德与法治_我们的母亲河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小学道德与法治_我们的母亲河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我的母亲河》教学设计一、教学设计背景我的母亲河一课,是在学生认识祖国大地的基础上对祖国山川河流的进一步了解,知道母亲河的状况以及称长江黄河母亲河的原因,通过歌颂母亲河与保护母亲河等环节让学生参与其中并成为学生的日常行为,对学生来说将终生受益。

二、教学目标通过收集、交流有关长江、黄河的诗文、歌曲,培养学生热爱母亲河的情感加深对母亲河的了解,能在生活中用实际行动保护母亲河。

,知道这两条河流是我们的母亲河;并通过调查了解母亲河的现状以及人们保护母亲河的措施,且能在生活中用实际行动保护母亲河。

三、教学重难点如何上出“情味”,使学生既能在“知”上有所扩展,又能在“情”上得到提升,这是建构课堂的重点,也是难点。

我在设计教学时,就在这方面做了一点思考。

四、教法学法采用情趣激励法,利用观看景点视频等方式,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等方法打造高效有活动的课堂。

五、教学准备教学课件、地图,方案卡六、教学过程一、歌曲导入。

1、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首优美的歌曲,请欣赏!【多媒体】播放《龙的传人》2、从歌中你听出了什么?(生:长江,黄河,龙的传人。

)中国自古有两条重要的河流,一条是“长江”,另一条是“黄河”。

今天就让我们开始我们的寻根之旅,走近长江,走近黄河。

(板书:长江黄河)二、走进母亲河(一)了解相关景观1、课前老师整理了很多长江黄河的秀美图片,在这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

【多媒体出示图片】看到这些图片你有什么感受?(生:壮美,雄伟,自豪,)2、长江黄河如此美丽,那你想不想再走进她们了解一下呢?(生:想)那接下来我们就一起走进母亲河吧!【多媒体我们的母亲河】看来同学们对这个称谓有疑问啊,为什么我们要称长江黄河为母亲河呢?通过本节课相信你们一定会找到答案。

课前同学们分小组收集了相关资料,那接下来就由她们来展示一下吧。

3、【多媒体出示图片】(虎跳峡)生:介绍补充相关资料。

师:同学们听完介绍后,能告诉老师这是哪一条河流上的景观吗?(板书:长江景观虎跳峡)4、【多媒体出示图片】(黄河壶口瀑布)生:介绍补充相关资料。

我们的母亲河教学设计

我们的母亲河教学设计

我们的母亲河教学设计《我们的母亲河》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了解黄河和长江的基本情况,包括发源地、流经地区、长度、流域面积等。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引导学生感受黄河和长江的伟大,激发学生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感。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了解黄河和长江的基本情况,感受黄河和长江的伟大。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黄河和长江的基本情况。

演示法:通过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源,展示黄河和长江的风光。

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黄河和长江的伟大之处。

实践法:让学生通过绘画、写作等方式,表达对黄河和长江的热爱之情。

四、教学过程导入新课 (1)播放一段关于黄河和长江的视频,让学生观察黄河和长江的风光。

(2)提问学生:你们知道这两条河流的名字吗? (3)引出课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我们的母亲河》。

讲授新课 (1)介绍黄河的基本情况发源地:青藏高原巴颜喀拉山北麓。

流经地区: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山东等 9个省区。

长度:约 5464 千米。

流域面积:约 75 万平方千米。

(2)介绍长江的基本情况发源地:青藏高原唐古拉山脉主峰各拉丹冬峰。

流经地区:青海、西藏、四川、云南、重庆、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上海等 11 个省区市。

长度:约 6300 千米。

流域面积:约 180 万平方千米。

(3)感受黄河和长江的伟大播放一段关于黄河和长江的视频,让学生感受黄河和长江的气势磅礴。

提问学生:你们觉得黄河和长江伟大吗?为什么?1. 2. 3. 1. 2. 1. 2. 3. 4. 1. 2. ◦ ◦ ◦ ◦ ◦ ◦ ◦ ◦ ◦ ◦学生回答:黄河和长江是中国的两条大河,它们孕育了中华民族,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

(4)讨论黄河和长江的伟大之处组织学生讨论黄河和长江的伟大之处。

人教版小学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上册《我们的母亲河》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上册《我们的母亲河》教学设计

《我们的母亲河》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母亲河的基本情况,明白母亲河的含义,激发学生热爱母亲河的情感与增强保护母亲河的意识。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

3.情感目标:形成热爱母亲河的情感与保护母亲河的意识。

教学重点:通过各种渠道了解母亲河,以多种形式感谢母亲河。

教学难点:关注母亲河,并能用实际行动积极参与保护母亲河的行动。

课前准备:1.查阅黄河、长江的相关资料,想一想黄河长江为什么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

2.收集黄河长江的美景图片及被污染图片。

3.收集关于黄河长江的故事、歌曲、诗词、民谣等。

活动过程:活动一:走近母亲河1.导语: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段视频,请欣赏黄河壶口视频。

(出示视频和幻灯片)2.看了这段视频,你想说些什么?学生自由说一说。

师小结:古老的中国有两条重要的河流,一条是“长江”,另一条是“黄河”。

正是有了这两条河,才有了中国上下五千年的悠久历史,也正是有了这两条河,古老的神州大地才生机盎然。

今天我们就来一个寻根之旅,走近长江,走近黄河。

(板书:长江黄河)活动二:了解母亲河1.找母亲河,从地图上找一找黄河、长江。

(出示幻灯片)2.请同学们打开课本P32-37,浏览有关长江、黄河的介绍。

说说你获取了哪些信息?学生交流。

3.想想为什么长江、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学生交流搜集的资料,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相关的资料(出示幻灯片)进行解说。

揭题板书:我们的母亲河4.师:黄河、长江用它们那博大的胸怀孕育了五千年的华夏文明,它们灌溉了花的国土,推动了新的时代,它们是我们伟大的母亲,是祖国心脏的动脉。

从古至今,当人们面对着母亲河壮丽的景色、悠久的历史时,都无不发出了由衷的赞叹。

现在让我们也来歌唱母亲河吧!活动三:歌唱母亲河1.学生根据课前收集的内容,分组交流,准备节目。

①风光图片:上台展示后,贴图片到宣传板上,制作成宣传栏。

②讲长江、黄河的传说故事。

③唱歌颂母亲河的歌曲,朗诵诗词美文。

我们的母亲河教学设计

我们的母亲河教学设计

我们的母亲河教学设计教学目标通过《我们的母亲河》的教学,学生能够:了解《我们的母亲河》的主题和意义学习并理解诗歌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培养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和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创造力和情感表达能力教学准备为了有效地进行《我们的母亲河》的教学,教师需要准备以下材料:《我们的母亲河》的诗歌文本和解读资料相关的诗歌鉴赏和表达的活动安排教学步骤步骤一:《我们的母亲河》的主题和意义介绍教师通过讲解《我们的母亲河》的主题和意义,向学生介绍诗歌的背景和主要意义。

教师可以通过阅读和解读资料的展示,帮助学生理解诗歌的主题和意义,引导学生对诗歌的感受和理解。

步骤二:学习并理解诗歌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学生进行诗歌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的学习和理解活动,通过阅读和分析,学习并理解诗歌中蕴含的意象和修辞手法。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析诗歌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帮助学生深入体验诗歌所传达的情感和意义。

步骤三:诗歌鉴赏能力和表达能力的培养学生进行诗歌鉴赏能力和表达能力的培养活动,通过阅读和表达,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和表达能力。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诗歌的朗读和讨论,引导学生分析诗歌的意境、意象和修辞手法,同时提供指导和反馈,帮助学生提高诗歌鉴赏能力和表达能力。

步骤四:创造力和情感表达能力的提高学生进行创造力和情感表达能力的提高活动,通过创作和表达,提高学生的创造力和情感表达能力。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诗歌的创作和表达,同时组织学生进行作品的展示和分享,帮助学生提高创造力和情感表达能力。

教学评价教师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观察学生对《我们的母亲河》的主题和意义的理解和运用能力评估学生对诗歌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的理解和表达能力观察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和表达能力的展示评估学生的创造力和情感表达能力的展示教学延伸为了进一步拓展学生的学习,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学习其他优秀的诗歌作品,拓宽他们的文学视野组织学生进行诗歌创作和分享,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引导学生进行诗歌鉴赏和表达的实践和体验,提高他们的诗歌素养。

我们的母亲河教案

我们的母亲河教案

我们的母亲河教学内容:人教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二课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通过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运用中国政区图了解母亲河的基本情况。

2、通过开展有关母亲河的学习活动,使学生明白母亲河的含义。

3、通过结合生活实际,了解母亲河的保护措施。

过程与方法:1、通过了解母亲河的概况,培养学生的指图、识图、认图的能力。

2、通过结合生活实际了解母亲河的含义,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结合生活实际,使学生形成热爱母亲河的情感与树立保护母亲河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通过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了解母亲河的基本情况,使学生明白母亲河的含义。

三、教学难点:通过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培养学生热爱母亲河的情感与保护母亲河的意识。

四、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祖国就像一幅画,我们伟大的祖国不仅有巍峨的高山、秀美的湖泊,还有蜿蜒的河流。

2、教师出示课件歌曲《龙的传人》。

(配长江、黄河流域图片)3、师:这首歌表达了远在他乡的中华儿女和黄河的感怀,以及对祖国的向往和思念之情。

为什么横贯祖国大地的长江、黄河被誉为中华的母亲河呢?今天这节课。

我们就一起来探讨这个问题。

)4、板书课题:我们的母亲河。

二、学习新课(走进母亲河)1、教师出示课件【中国政区图】。

2、师提问:请同学们把书翻到第52页,找一找长江和黄河在地图的什么位置?(学生读图)3、教师引导学生观察中国政区图,归纳总结:★长江发源于青海省;流经青海、西藏自治区、四川、云南、重庆、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上海11个省区;流入东海;全长6300千米。

★黄河发源于青海省;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山西、河南和山东9个省区;最后注入渤海;全长5500千米。

4、出示【长江、黄河概况图表】:河流名称长度(千米)流经省、自治区、直辖市流域面积(万平方千米)流域内人口占全国比重(%)流域内耕地占全国的比重(%)年入海水量(亿立方米)居全国名次长江6300 11 180 34.8 24 10000 第一长河黄河5500 9 75 802 12.7 592 第二长河5、出示问题:仔细观察图表,从表中的数字你们发现了什么?6、师:小组讨论,根据老师出示的材料探讨长江、黄河为什么被誉为我们的母亲河?7、教师引导学生通过交流总结:长江、黄河流经的省区多,说明流域广。

我们的母亲河

我们的母亲河

《我们的母亲河》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我们的母亲河》是义务教育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江山多娇》内容之一。

教材通过图片展示了长江、黄河的风采,用资料卡的形式介绍了母亲河的基本情况与意义,用歌曲表达了对母亲河的赞美、用塑像强化了“母亲河”的象征意义。

选材的多角度和形式的多样化,意在提示学生可以通过各种渠道来了解母亲河,可以有多种理由来热爱母亲河,可以用多种形式感谢母亲河。

教材还呈现了人们对待母亲河的错误行为及其恶果,意在引出该怎样对待母亲河的思考。

从课程的综合性来看,意在通过教材这个载体,要让学生对家乡的母亲河也有一定的了解,并由此唤起保护母亲河的意识。

情感目标:通过各种方式表达对母亲河的热爱和赞美。

能力目标:1、学习收集、整理、筛选资料,能够运用资料说明问题。

2、学习从各种渠道来了解母亲河。

3、能够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见解。

4、通过对母亲河的了解,能在生活中用实际行动保护母亲河。

知识目标:1、能认识母亲河并能从地图上找出母亲河。

2、能根据收集的资料,说出关于母亲河多方面的信息。

3、简单了解母亲河的现状以及人们保护母亲河的措施,且能在生活中用实际行动保护母亲河。

4、能认识家乡母亲河并简单了解其现状,并能积极参与保护母亲河的行动。

教学重点:通过各种渠道来了解母亲河,以多种形式感谢母亲河。

教学难点:能关注母亲河,并能用实际行动积极参与保护母亲河的行动。

学生课前准备:1、查一查黄河长江的相关资料,想一想黄河长江为什么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

2、收集黄河长江的美景图片及被污染图片。

3、收集关于黄河长江的故事、歌曲、诗词、民谣等。

4、向家长了解家乡的母亲河。

活动过程一、引入课题:我们先来一起欣赏一首歌曲,(播放课件《龙的传人》)。

这优美的歌声和雄壮的旋律,表达了远在他乡的中华儿女对祖国的依恋和赞美以及向往和思念之情。

古老的中国有两条重要的河流,一条是“长江”,另一条是“黄河”。

正是有了这两条河,才有了中国上下五千年的悠久历史,也正是有了这两条河,古老的神州大地才生机盎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们的母亲河”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江山多娇》--《我们的母亲河》。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能认识母亲河并能从地图上找出母亲河。

2、能根据收集的资料,说出关于母亲河多方面的信息。

3、简单了解母亲河的现状以及人们保护母亲河的措施,且能在生活中用实际行
动保护母亲河。

4、能认识家乡母亲河并简单了解其现状,并能积极参与保护母亲河的行动。

能力目标:
1、学习收集、整理、筛选资料,能够运用资料说明问题。

2、学习从各种渠道来了解母亲河。

3、能够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见解。

4、通过对母亲河的了解,能在生活中用实际行动保护母亲河。

情感目标: 通过各种方式表达对母亲河的热爱和赞美。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活动一、走近母亲河
1、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首优美的歌曲,请欣赏歌曲:《龙的传人》
2、从歌中你听出了什么?学生自由说一说。

师:是呀,这优美的歌声,表达了远在他乡的中华儿女对祖国的思念之情。

古老
的中国有两条重要的河流,一条是“长江” 另一条是“黄河” 正是有了这两条
河,才有了中国上下五千年的悠久历史,也正是有了这两条河,古老的神州大地
才生机盎然。

今天我们就来一个寻根之旅,走近长江,走近黄河。

(板书:长江 黄河 )
活动二、了解母亲河
1、找母亲河。

(从地图上找一找黄河、长江)
2、请同学们打开课本 P54-55,浏览有关长江、黄河的介绍。

说说你获取了哪些信息?学生交流 3、想想为什么长江、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
学生根据搜集的资料回答,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相关的资料进行解说。

二、歌唱母亲河
1、风光图片:上台展示后,贴图片到宣传板上,制作成宣传栏。

讲长江、黄河的传说故事,
唱歌颂母亲河的歌曲,朗诵诗词美文。

(分组选代表上台讲故事,唱歌,朗诵)
2、集体诵读
黄河魂·中国梦
九曲奔腾入海流,母亲血液活神州
功如太岱千秋在,名与中华万古留。

天地沧桑情未老,月星盈昃劲方遒。

钟灵毓秀龙孙健,恰似摇篮梦里头。

神州大地百花开,山明水秀乐神仙。

黄河魂系中华梦,月因中国梦常圆。

三、保护母亲河
师:风雨沧桑,岁月流逝,母亲河仍将支撑中华民族的灿烂辉煌。

母亲河养育了我们,但我们在开发和利用母亲河的时候,却忽略了对母亲河的保护。

母亲河脏了,浑了,丑了!比如曾有这样的一首顺口溜来描述黄河流域的污染状况:50年代淘米洗菜,60年代洗衣灌溉,70年代水质变坏,80年代鱼虾绝代,90年代人畜受害。

这说明我国水污染太严重了。

课前同学们收集了一些图片,请几个同学上台给大家介绍一下。

1、学生展示自己收集的母亲河被破坏的图片:被污染、断流、洪水等。

展示后贴到宣传栏上。

老师也带来了一些图片,请同学们看看,看看这些,真是让人触目惊心哪!
2、面对母亲河如此现状,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3、生交流:植树种草、节约用水、不乱倒垃圾等。

4、是呀,保护母亲河就是保护我们自己,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建设美好未来。

现在人们已开始反思自己的行为,为母亲河重新梳妆了。

比如开展"保护母亲河行动”,把植树节作为"保护母亲河行动周",将国际地球日、环保日等作为"保护母
亲河行动日",开展多种实践活动。

看,经过精心治理,青海省段的黄河水逐渐变清,黄土地重披绿装了。

(图片展示)
5、现在也让我们来了解一下家乡的母亲河吧。

学生交流
6、心动不如行动,我们有理由相信母亲河的未来是美好的。

请同学们设计几句保护母亲河的宣传标语吧!(用便签纸写上,贴上宣传板)
是呀,保护母亲河人人有责,保护母亲河从我做起,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吧!(之前贴图片的宣传板揭开纸条,出现宣传语)
四、总结谈话
母亲河养育了中华儿女,孕育了中华文明。

今天,她依然以博大的胸怀与祖国一齐走向未来。

愿我们的母亲河永远奔腾不息。

五、书面作业设计:
填空题。

1、横贯祖国大地的()、()是我们的母亲河。

2、家乡的母亲河是()。

2、()是中国第二长河,全长5500千米;()是中国第一长河,全长6300千米。

3、我能写出与母亲河有关的诗或词:,。

判断题。

1、奶奶总是把垃圾往家门口前的小河里倒,说是图个方便。

()

2、村里的河道变脏了,我们在岸边立个“保护河道”的警示牌吧!(
3、保护母亲河是大人的事,我们小孩子不用在意。

()
简答题。

说说我们能为保护母亲河做些什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