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存控制的基本方法
库存控制的基本模型和库存控制的方法

库存控制的基本模型和库存控制的方法库存控制是指企业为了实现最佳运转效果而对库存进行的调整和管理。
一个有效的库存控制系统可以确保企业持有适量的库存,避免过量或过少的库存,并最大程度地降低库存持有成本。
本文将介绍库存控制的基本模型和库存控制的方法。
一、库存控制的基本模型1.EOQ模型(经济订货量模型)EOQ模型是库存控制中最经典和常用的模型之一,它根据固定需求和固定订货成本来确定最佳的经济订货量。
EOQ模型的基本假设包括需求恒定、订货成本固定、存货费用固定等。
根据这些假设,可以通过计算库存持有成本和订货成本的总和来确定最佳的经济订货量,从而实现最低的库存成本。
2.ABC分类法3.JIT模型(即时制造模型)JIT模型是一种零库存控制模型,它通过准确预测需求、精确安排生产和快速供应来实现“即时”制造。
JIT模型的基本假设包括需求可预测、供应稳定、质量过程控制等。
JIT模型通过减少库存水平、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库存持有成本来实现效益最大化。
1.调整供应链供应链管理是库存控制的重要方法之一、通过加强与供应商和客户的合作,实现及时快速的供应和需求响应,可以缩短供应链周期,减少库存持有时间,降低库存成本。
2.优化订货策略根据不同的物料特性和需求变化,采取合适的订货策略可以有效控制库存。
例如,对于季节性需求的物料,可以采用季节性订货策略来控制库存水平;对于快速周转的物料,可以采用定期订货策略来实现库存的定期补充。
3.制定安全库存安全库存是为了应对不可预见的需求波动或供应延迟而保留的库存量。
制定合理的安全库存水平可以确保库存可靠供应,避免售罄和延迟交货等问题。
4.制定库存监控机制建立有效的库存监控机制可以及时发现和解决库存异常问题。
通过定期盘点、库存周转率和平均库存周期等指标的监控,可以及时调整库存控制策略,避免库存积压或库存缺货的问题。
5.采用信息技术支持采用信息化系统可以更加高效地管理和控制库存。
例如,采用ERP系统可以实现库存的自动跟踪和监控,及时生成库存报表和预警信息,提高库存控制的效率和准确性。
库存控制的常用四种方法

库存控制的常用四种方法库存控制是企业供应链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直接关系到企业的运营成本、服务水平以及资金周转等方面。
为了更有效地控制库存,提高企业的运营效率和竞争力,以下是常用的四种库存控制方法。
1.ABC分析法ABC分析法是一种按照库存价值或销售额的排名来划分产品重要性的方法。
根据产品的销售额或库存价值将产品分为A、B、C类三个类别。
A类产品一般销售额或库存价值占总销售额或库存的比例较高,但数量较少;B类产品销售额或库存价值较A类产品低,数量适中;C类产品销售额或库存价值最低,但数量较大。
通过ABC分析法,企业可以重点管理和控制A类产品,因为这些产品对企业的利润和资金周转具有重要影响,同时对C类产品的管理可以相对较少,因为它们对企业的利润影响较小。
2.定期盘点法定期盘点法是一种通过定期对库存进行盘点的方法。
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经营情况和需求制定合适的盘点周期,并按照规定时间对库存进行逐一核对、清点和整理。
通过定期盘点,企业可以了解实际库存情况,并及时调整进货、销售和库存水平,以减少过多或过少的库存。
定期盘点法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管理库存,防止库存盗窃和损耗,提高库存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定量模型方法定量模型方法是一种基于数学模型来预测和控制库存的方法。
常见的定量模型方法包括EOQ(经济订货量)模型和ROP(再订货点)模型。
EOQ模型是一种通过计算最佳订货量来控制库存的方法。
它考虑了企业的需求、订货成本和存储成本等因素,计算出最经济的订货量,从而达到总成本最小的目标。
ROP模型是一种通过计算再订货点来控制库存的方法。
它考虑了供应链的延迟、需求变化和安全库存等因素,计算出再订货点,以确保在需求发生时能够及时补货,避免库存短缺和丧失销售机会。
4.公共物流管理方法公共物流管理方法是一种通过和供应商、经销商、物流服务提供商等合作来共同管理库存的方法。
通过建立供应链合作关系,共享信息和资源,企业可以更好地协调供应链各个环节,提高库存周转率和服务水平。
库存控制的基本方法

库存控制的基本方法库存控制是指对企业的存货进行合理的计划、管理和控制,以有效地实现企业的运营目标。
它是企业生产运营的重要环节,涉及到供应链管理、成本控制、资金管理等多个方面。
1.ABC分类法:ABC分类法是根据存货的销售额和重要性将存货分为A、B、C三类。
A类存货销售额高、重要性大,B类次之,C类最低。
通过对不同类别存货设定不同的管理策略,合理安排资金和仓储空间,从而达到最佳的库存控制效果。
2.计划和预测:企业应该制定合理的销售计划和库存预测,根据市场需求和销售趋势合理安排存货的采购和进货时间。
利用市场分析、历史数据和销售预测等方法,准确预测销售量和产品需求,以指导采购计划和库存管理。
3.定时盘点:定时盘点是库存管理的基本手段,通过定期对存货进行盘点,了解存货的实际数量和质量情况。
定时盘点有助于发现存货盗窃、损耗、过期等问题,并及时采取措施进行调整和补充。
同时,也可以及时发现库存积压和滞销产品,及时采取促销或降价等策略处理。
4.合理的订货和补货策略:根据销售计划和库存情况制定合理的订货和补货策略。
比如,可以采取定量定期订货、定期固定订货等方式,避免库存过多或不足。
同时,也可以采用先进先出(FIFO)或后进先出(LIFO)等策略,控制存货的周转率和质量。
5.供应链合作:与供应商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通过共享信息和资源,降低库存风险和成本,提高交货速度和供应链的整体效率。
可以采取与供应商签订长期合作协议、共同开发新产品、共享需求和库存信息等方式,实现供需的匹配和库存控制的最优化。
6.库存管理系统:使用先进的库存管理系统,通过计算机软件或互联网平台实现库存的自动化管理和控制。
可以对存货进行实时监控、记录和跟踪,自动生成报表和分析数据,提高管理效率和决策准确性。
在实际运用中,库存控制方法需要根据企业的具体情况和需求进行调整和改进。
不同行业、不同阶段的企业都有不同的库存特点和管理要求,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制定适合自身的库存控制策略。
基本库存控制方法

基本库存控制方法
基本库存控制方法包括以下几点:
1. 定期库存盘点:按照一定的时间间隔,对库存进行全面盘点,确保实际库存数量与系统记录的库存数量一致。
2. 定量补充库存:根据业务需求和销售预测,设定合理的库存预警值和最低库存限制,当库存数量达到预警值时,及时采购或生产补充库存,以避免库存断货或过多的库存积压。
3. 先进先出原则(FIFO):对于具有保质期的物品,优先销售最先进入库存的物品,以确保库存物品的新鲜度和质量。
4. 周转率控制:通过分析库存周转率,及时调整进货量和销售策略,减少库存积压和过期件风险。
5. ABC分类法:将库存根据价值和销售频率进行分类,重点关注A类(高价值、高销售频率)的物品,合理控制库存数量和定期进行库存盘点。
6. 定期清理过期库存:定期检查库存中是否有过期物品,及时清理和处理,以防止过期物品对库存造成浪费和财务损失。
7. 销售预测和需求计划:通过分析历史销售数据、市场趋势和客户需求,进行销售预测和需求计划,以合理安排库存补充和减少库存风险。
8. 供应链管理:与供应商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实施供应链管理,以确保及时供应和减少库存积压。
9. JIT(Just-In-Time)原则:根据生产和销售的实际需求,精细控制物料的进货和生产,减少库存和库存成本。
10. 库存记录和系统管理:通过建立有效的库存管理系统,准确记录和跟踪库存数量、交易和流动情况,及时掌握库存情况,帮助做出准确的库存控制决策。
库存控制的基本方法

6.28 79.14 A
3. 2.5 170 4.97 15.1 420
5.28 84.42 B
4. 1.2 352 10.30 25.4 410
5.15 89.57 B
5. 3.6 95 2.78 28.18 340
4.27 93.84 B
6. 4.5 55 1.61 29.79 250
3.14 96.98 B
(2)在需求和订货提前期都不确定的情况下,安全 库存的设置是非常必要的。公式如下: 订货点= 订货提前期的平均需求量+安全库存
=(单位时间的平均需求量×最大订货提前期) +安全库存
第三节 库存控制的基本方法(一)
——定量订货法
在这里,安全库存需要用概率统计的方法求出,公式如 下:
安全库存=安全系数× 最大订货提前期×需求变动值
第一节 库存与库存合理化
(二)库存的分类
❖ 基本库存:补给过程中产生的库存。这种库存随每 日的销售不断减少,当库存降到某一水平时(如采 购点)就要进行订货来补充库存,这种库存补充是 按一定的规则反复地进行。
❖ 安全库存:因需求不稳定,防止由不确定因素的作 用而使订货需求加大而准备的缓冲库存。
❖ 中转库存:即运输过程库存。是指正在转移(处于 运输状态在途)或装在运输工具上待运的存货。
式中:安全系数可根据缺货概率查安全系数表得到;
最大订货提前期根据以往数据得到;需求变动值可用下列 方法求得:
需求变动值=
∑(yi-yA)2
n
第三节 库存控制的基本方法(一)
——定量订货法
安全系数表
缺货概率(%) 30.0 27.4 25.0 20.0 16.0 15.0 13.6 安全系数值 0.54 0.60 0.68 0.84 1.00 1.04 1.10
库存控制的常用四种方法

库存控制方法很多,有物资卡片控制法、物资预算控制法、定期控制法、定量控制法、ABC分类法、“双堆”法及物资需求计划(MRP)法。
这里重点介绍定期控制法、定量控制法、ABC分类法和“双堆”法。
1、定期控制法。
定期控制法就是首先确定一个订货间隔期M,每当经过一个M后,就对存储状况进行检查,并预测未来一段时间内需求情况,据此计算订货量并发出订单。
新的供货于订货周期L时间后到达。
定期控制法下的存储变化规律见下图所示。
定期控制法需解决两个问题,一个是确定订货间隔期,一个是计算订货数量。
一般来讲,订货间隔期越短,库存检查的频率就越高,对库存的控制精度也就越高。
但另一方面,库存管理的工作量也就越大,尤其在库存项目很多而订货间隔期又不同的情况下更是如此。
因此,可以区分不同存储项目,对少数重要的存储项目,比如缺货损失大或存储费用高的项目,制定较短的订货间隔期。
对相对不太重要的存储项目则可适当延长订货间隔期。
同时,可以将订货间隔期分为几个标准值,以简化库存管理工作。
另外需注意,订货间隔期的缩短不是无限度的,它受订货周期及其他一些因素的影响。
对于订货数量,可以采用下面公式计算求得:订货数量 = 平均日需求登 ×(M+L)- 现有存储 + 保险储备定额2、定量控制法。
定量控制法是事先确定一个具体的订货点R,每当存储水平降低到订货点时,就立即发出一个订货量为Q的订单。
订单发出后,经过订货周期L,货物到达。
L称为订货提前期。
定量控制法需要确定两个数量参数,即订货点和订购批量。
订货点是指订货时的库存量。
它应满足这样的条件:在新的订货没有到达之前,现有库存能够保证对需求的供应。
因此,订货点存储量就是订货提前期内预计需求数量。
一般用以下公式来计算订货点:订货点存储量 = 平均日需求量 × 提前期日数提前期天数可以根据运输距离和供货厂家的生产周期等条件,加上适当的保险时间来确定。
订购批量可用经济订购批量的公式求得。
库存控制的基本方法

库存控制的基本方法库存控制是企业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涉及到物流、采购、销售等多个方面,对企业的运营效率、成本控制和客户满意度都具有重要影响。
下面我将介绍库存控制的基本方法。
库存控制的基本目标是在满足客户需求的前提下,尽可能地降低库存成本和风险。
为了达到这个目标,企业可以采取以下几种基本方法:1. ABC分析法:ABC分析是基于帕累托法则,将库存商品按照销售额、销售数量或利润率的高低进行分类,然后对不同类别的商品采取不同的库存控制策略。
例如,对于销售额占比较高的A类商品,应该维持较高的库存,以满足客户需求;而对于销售额较低的C类商品,可以适度降低库存水平。
2. 定期盘点法:定期盘点是一种常用的库存控制方法,它通过定期对库存进行盘点,及时了解库存状况,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
定期盘点可以帮助企业及时补充库存、减少过剩库存或避免缺货情况的发生,提高库存周转率。
3. 安全库存法:安全库存是指为应对意外事件、供应链延迟或需求波动等因素而保留的额外库存量。
企业可以通过对历史销售数据的分析,确定合理的安全库存水平,以保证在紧急情况下依然能够满足客户需求。
4. 订货点法:订货点是指库存数量下降到一定水平时需要触发补货操作的点位。
通过对历史销售数据和供应链的分析,企业可以确定合理的订货点,以避免库存耗尽或缺货的情况发生。
5. 出入库管理:出入库管理是库存控制的重要环节,通过合理管理出入库操作,可以及时和准确地记录库存变动,掌握库存情况并及时采取补货或调货措施。
同时,严格的出入库管理可以避免盗窃、损毁等风险,保障库存安全。
6. 跨部门协作:库存控制涉及到物流、采购、销售等多个部门,需要跨部门协作才能实现有效的库存管理。
各个部门之间应该建立良好的沟通和协调机制,共同制定库存控制策略,并及时通报和解决问题。
7. 企业资源计划(ERP)系统:ERP系统可以帮助企业集中管理和控制各项资源,包括库存。
通过ERP系统可以实现库存的实时监控、自动化采购和销售订单的处理,提高库存管理的精确度和效率。
库存控制方法

库存控制方法
库存控制方法
一、需求预测
1、使用统计预测法:根据历史销售数据,运用史密斯指数移动平均法、趋势预测法、回归分析法和时间序列分析法等统计方法,对未来的需求量作出预测。
2、使用层次分析法:根据不同物料的历史需求量、指导价格体系、市场价格构成的影响因素,采用层次分析法和灰色预测法等来对未来的需求量作出预测。
3、使用工程模型:根据设计工程的要求对某一物料需求量进行预测,如积累效应分析法、线性成本估值法等。
二、库存控制法
1、定量控制法:采用定期复盘、定额更新法以及现存量控制法等技术,将库存水平控制在设定的数量范围内;
2、定价控制法:根据物料的价值,制定一定的储存价格,然后以一定的价格来购买和销售物料;
3、任务目标控制法:根据订货量和库存量,以期达到把物料及时补充到规定数量的目标;
4、双因素控制法:即在定量控制和定价控制的结合,既要要控制库存的数量,又要控制库存的价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绘制ABC分类管理表 ABC分类管理表由9栏构成,如 表所示。制表的步骤如下:
•ABC分类表
•物 品 名 称
•品 目数 累计
•品目累 计百分 数(%
)
•物 品 单 价
•平 均库 存
库存控制的基本方法
2020年4月26日星期日
第一节 库存及库存控制
l 一、库存的含义和功能 (一)库存的含义
库存,指为了使生产正常而不间断地进行或为了及时满足客户的 订货需求,必须在各个生产阶段或流通环节之间设置的必要的物 品储备。
(二)库存的功能
1.调节供需矛盾、消除生产与消费之间时间差的功能 2.创造商品的“时间效用”功能 3.降低物流成本的功能
l 1.需求的性质
(1)需求确定或不确定 (2)需求有规律变化或随机变动 (3)独立性需求或相关性需求 (4)需求的可替代性
l 2.提前期 l 3.自制或外购 l 4.服务水平
四、与库存管理有关的费用
l (一)订货费 l (二)保管费 l (三)购置费 l (四)缺货费
①由于赶工处理这些误期任务而追加的生产与采购费用; ②由于丧失用户而对企业的销售与信誉所造成的损失; ③误期的赔偿费用
二、库存分类
l (一)经营库存 l (二)安全库存 l (三)生产加工和运输过程库存 l (四)季节性库存 l (五)投机性库存
三、库存管理的基本决策
l (一)库存管理决策的内容
①何时提出采购或生产? ②每次应采购或生产多少? ③应采用什么类型的库存控制系统来维护预期的库存决策?
(二)影响库存管理决策的因素
A类:品目累计百分数为5%~15%,平均资 金占用额累计百分数为60%~80%;
B类:品目累计百分数为20%~30%,平均 资金占用额累计百分数为20%~30%;
C类:品目累计百分数为60%~80%,平均 资金占用额累计百分数为5%~15%。
l 5.绘制ABC分类管理图 以品目累计百分数为横坐标, 以平均资金占用额累计百分数为纵坐标,按ABC分类 表第3栏和第8栏提供的数据,在直角坐标图上取对应 点,联结各点的曲线,即为ABC分类曲线。
ABC分类法来自于将“微不足道的多数”和“重要
的少数”分开的帕累托定律 :占人口比重不大(20% )的少数人的收入占收入的大部分(80%),而大多 数人(80%)的收入只占收入的很小部分(20%)。
很多情况都由少数几个关键的因素所主宰,占总数 相对很少的一部分却在总的影响力或价值上占很大一 部分比重的原理,被称之为“80-20法则”。1951年 管理学者戴克将该法则用于库存管理。
l 3.定期订货法
定期订货法也称为周期性检查控制方式或订货间隔期法。
第二节 ABC分析法
•一、ABC分类的基本思想 • •二、ABC分类的实施 • •三、ABC分类管理的措施
一、ABC分类的基本思想
l (一)帕累托定律(80-20法则) l (二)ABC货物的分类方法
(一)帕累托定律(80-20法则)
为5%~15%。
二、ABC分类的实施
ABC分类法的一般步骤 1.收集数据 2.处理数据 3.绘制ABC分类管理表 4.分类 5.绘制ABC分类管理图
1.收集数据:根据分析要求、分析内容,收集分 析对象的有关数据。例如要对库存商品占用资 金的情况进行分析,则可以收集各类库存商品 的进库单位、数量、在库平均时间等等,以便 了解哪几类商品占用的资金较多,进行分类重 点管理。
•100
•平均资金占用额累计百分 数
•80
•60
•40
•20
•0 •0
•20 •40 •60 •80 •100
•品目累计百分数
l 例:某公司仓库的库存商品共有26种商品,
现要对库存商品进行ABC分类法管理,具体操 作如下:
•①收集26种库存商品的名称、单价、平均库存量等 • 资料。
•②计算26种库存商品的平均资金占用额。
(二)ABC货物的分类方法
ABC管理法就是将库存货物根据消耗的品种和金额 按一定的标准进行分类,对不同类别的货物采用不同 的管理方法。
A类:品目累计百分数为5%~15%,平均资金占用额累计百
分数为70%;
B类:品目累计百分数为20%~30%,平均资金占用额累计
百分数为20%~30%;
C类:品目累计百分数为70%,平均资金占用额累计百分数
•660
•1.4
•560
•1.5
•580
•2.1
•250
•2.5
l (五)补货费
五、库存管理方式
l 1.ABC管理法
ABC管理法又称重点管理法,就是将库存货物根据消耗的品种和金额按 一定的标准进行分类,对不同类别的货物采用不同的管理方法。
l 2.定量定货法
定量定货法也称连续检查控制方式或订货点法。其工作原理是:连续不 断地监视库存余量的变化,当库存余量下降到某个预定数值时,就向供 应商发出固定批量的订货请求,经过一段订货时间,订货到达后补充库 存。
•库存商品统计表 •
•物品单价(百元/件) •平均库存(件)
•0.1
•2620
•0.1
•200
•0.2
•150
•0.3
•920
•0.3
•550
•0.3
•210
•0.4
•530
•0.5
•150
•0.6
•552
•0.6
•180
•0.7
•215
•0.8
•840
•0.8
•120
•0.9
•80
•1
•200
•1.1
•物品名 •XX •XX •XX •XX •XX •XX •XX •XX •XX •XX •XX •XX •XX •XX •XX •XX •XX •XX •XX •XX •XX •XX •XX •XX •XX •XX
•品目数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物品平 均资金 占用额
•平均 资金 占用 额累 计
•平均资 金占用累 计百分数
(%)
•分 类结 果
•①
•②
•⑥=④
•③
•④ •⑤
×⑤
•⑦
•⑧
•⑨
•:
•
•
•
•B
•B
•C
•B
•B
• •A
•D
•
•
•E
4.分类 根据ABC分类表中第3栏中品目累计 百分数(%)和第8栏平均资金占用额累计百分数 (%),进行A、B、C三类商品的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