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剖指导:耻骨的结构与解剖简述
人体骨骼解剖结构(创伤)

上颌 下颌 锁骨 肩胛骨 肋骨
头颅
颅骨 面骨
肱骨
胸骨
脊柱 桡骨 尺骨 骶骨
髋骨 髂骨、坐骨和耻骨 股骨
腕骨、掌骨和指骨
髌骨
胫骨 腓骨
人体骨骼的组成
跗骨、掌骨和指骨
全身骨的分布概况 人体共有骨206块,以骨连接互相结合成骨骼。 按其所在部位可分为颅骨,躯干骨,四肢骨。分布如下: 颅骨 (29) 1.脑颅骨(8) 2.面颅骨(15) 3.听小骨(6) 1.脊柱(26) 2.胸骨(1) 3.肋骨(24) 1.上肢骨(64) 2.下肢骨(62)
躯干骨 (51) 四肢骨 (126)
上肢 带骨
锁骨:呈“~”形弯曲。内侧端粗大,与胸骨柄相关节;外侧端扁
平,与肩胛骨的肩峰相关节。
肩胛骨:位于背部上方脊柱的两侧,为一不规则的三角形扁骨,
有三缘、三角及前、后两面。上缘外侧有与向前弯曲的指状突起, 称喙突。上角对第二肋;下角与第七肋同高;外侧角肥厚,有与卵 圆形的关节盂,与肱骨头相关节。肩胛骨的前面凹陷,称夹胛下窝; 后面被隆起的肩胛冈分为冈上窝和冈下窝。冈的外侧端成一扁突, 称肩峰。
足骨
外侧髁
腓骨头
内侧髁
胫骨粗隆 前嵴
腓骨
胫骨
胫骨和腓骨
内踝 外踝
膝部
髌骨上缘上方两横指到胫骨粗隆高度的范 围。 小腿部
上缘为平胫骨粗隆的环行线,下界为内外 踝基部的环形连线
谢谢大家的聆听,请提宝贵意见!
髋臼 耻骨联合
坐骨
臼 坐骨棘
闭孔肌孔
髋骨
坐骨粗隆
下肢带骨(髋骨) 股骨:分上、下两端和一体。上端弯向内上,末端膨大呈
球状,称股骨头。头下方狭细部分称股骨颈,股骨颈以下为 股骨体。股骨颈和股骨体交接处有两个隆突:外上方的称大 转子;内后的称小转子。股骨体稍向前凸,其后面有纵行的 粗线。股骨下端膨大形成内侧髁和外侧髁,二髁的下面及后 面都是关节面,与胫骨相关节。二关节面的前方连成髌面, 与髌骨相关节。
女性生殖系统解剖

3.会阴浅横肌:从两侧坐骨结节内侧面中线向中心腱汇合。
(二)中层:即泌尿生殖膈。
由上、下两层坚韧的筋膜及其间的一对会阴深横肌及 尿道括约肌组成。覆盖于由耻骨弓、两侧坐骨结节形 成的骨盆出口前部三角形平面上的泌尿生殖隔上,又 称三角韧带,其中有尿道与阴道穿过。
1、会阴深横肌: 自坐骨结节的内侧面 伸展至中心腱处。 2、尿道括约肌: 控制排尿。
(三)骨盆的类型
1、女型:入口呈横椭圆形,入口横径较前后径稍长,耻 骨弓较宽,两侧坐骨棘间径≥10cm。 最常见,占52%-58.9%。 2、扁平型:入口呈扁椭圆形,入口横径大于前后径,耻 骨弓宽,骶骨失去正常弯度,骨盆浅。 较常见,占23.2%-29%。 3、类人猿型:入口呈长椭圆形,入口前后径大于横径。 坐骨切迹较宽,耻骨弓较窄,骶骨向后倾斜,故骨盆前 部较窄而后部较宽,骨盆较其他类型深。占14.2%-18%。 4、男型:入口略呈三角形,两侧壁内聚,坐骨棘突出, 耻骨弓较窄,坐骨切迹窄呈高弓形,骨盆腔呈漏斗形。 较少见,占1%-3.7%。
肪组织丰富。青春期该部开始生长呈倒三角形分布 的阴毛。
2、大阴唇:为两股内侧一对纵长隆起的皮肤皱
襞。起自阴阜,止于会阴。外伤后容易形成血肿!
3、小阴唇:位于大阴唇内侧的一对薄皮肤皱襞。
4、阴蒂:位于两小阴唇顶端下方,具有勃起性。
5、阴道前庭:为一菱形区域。
前为阴蒂,后为阴唇系带,两侧为小阴唇。阴 道口与阴唇系带间有一舟状窝。 此区域内结构有: (1)前庭球(球海绵体) (2)前庭大腺(巴多林腺):分泌粘液 若此腺口闭塞,可形成囊肿或脓肿! (3) 尿道外口 (4) 阴道口及处女膜
(2)阔韧带:
位置:位于子宫两侧呈翼状的双层腹膜皱襞,由覆盖子宫前 后壁的腹膜自子宫侧缘向两侧延伸达盆壁而成。 分前后叶,其上缘游离,内2/3包裹输卵管,外1/3部移行 为骨盆漏斗韧带(卵巢悬韧带)——内含卵巢动静脉。
解剖名词解释

解剖名词解释翼点:是额骨、顶骨、颞骨和蝶骨大翼4骨相交处所形成的“H”形骨缝,位于颞窝内,颧弓中点上方两横指(或3.5~4cm)处,此处骨质菲薄,内有脑膜中动脉前支通过,此处受暴力打击易骨折,骨折易损伤血管形成硬膜外血肿。
尺神经沟:尺神经沟位于肱骨内上髁后方,尺神经在其内通过,此处表浅贴近骨面,隔皮肤可触到。
界线:是指由骶骨的岬及其两侧的骶骨翼、髂骨的弓状线、耻骨梳、耻骨嵴和耻骨联合上缘构成的环状线,是大、小骨盆的分界线,也是盆腔的入口。
颅囟:新生儿颅顶各骨尚未完全发育,骨缝间充满纤维组织膜,在多骨交接处,间隙的膜较大,称颅囟。
颅囟主要有前囟(额囟)、后囟(枕囟)、蝶囟和乳突囟。
椎间盘:分为中央部的髓核,富于弹性的胶状物质;周围部的纤维环,由多层纤维软骨环按同心圆排列。
颈腰部纤维环前厚后薄,髓核易向后外侧脱出,突入椎管或椎间孔,压迫脊髓或脊神经——椎间盘脱出症。
Chopart 关节:又称跗横关节transverse tarsal joint.Chopart关节是距跟舟关节和跟骰关节的联合构成,其关节线横过跗骨中份,呈横位的"S" 内侧部凸向前,外侧部凸向后.但关节腔并不相通,在解剖学中为独立的关节.临床上常沿此线进行足的截断。
半月板:半月板是2个月牙形的纤维软骨,位于胫骨平台内侧和外侧的关节面。
其横断面呈三角形,外厚内薄,上面稍呈凹形,以便与股骨髁相吻合,下面为平的,与胫骨平台相接。
这样的结构恰好使股骨髁在胫骨平台上形成一较深的凹陷,从而使球形的股骨髁与胫骨平台的稳定性增加。
半月板的前后端分别附着在胫骨平台中间部非关节面的部位,在髁间棘前方和后方。
这个部位又可称做半月板的前角和后角。
斜角肌间隙:前、中斜角肌与第一肋之间形成一呈三角形的间隙,称为斜角肌间隙,内有锁骨下动脉和臂丛通过,故临床上可将麻药注入此间隙,进行臂丛神经组织麻醉。
当前斜角肌肥厚或痉挛可压迫臂丛,致使患肢麻木、疼痛或运动障碍等,称“前斜角肌综合症”。
解剖名词解释

解剖名词解释翼点:是额骨、顶骨、颞骨和蝶骨大翼4骨相交处所形成的“H”形骨缝,位于颞窝内,颧弓中点上方两横指(或3.5~4cm)处,此处骨质菲薄,内有脑膜中动脉前支通过,此处受暴力打击易骨折,骨折易损伤血管形成硬膜外血肿。
尺神经沟:尺神经沟位于肱骨内上髁后方,尺神经在其内通过,此处表浅贴近骨面,隔皮肤可触到。
界线:是指由骶骨的岬及其两侧的骶骨翼、髂骨的弓状线、耻骨梳、耻骨嵴和耻骨联合上缘构成的环状线,是大、小骨盆的分界线,也是盆腔的入口。
颅囟:新生儿颅顶各骨尚未完全发育,骨缝间充满纤维组织膜,在多骨交接处,间隙的膜较大,称颅囟。
颅囟主要有前囟(额囟)、后囟(枕囟)、蝶囟和乳突囟。
椎间盘:分为中央部的髓核,富于弹性的胶状物质;周围部的纤维环,由多层纤维软骨环按同心圆排列。
颈腰部纤维环前厚后薄,髓核易向后外侧脱出,突入椎管或椎间孔,压迫脊髓或脊神经——椎间盘脱出症。
Chopart 关节:又称跗横关节transverse tarsal joint.Chopart关节是距跟舟关节和跟骰关节的联合构成,其关节线横过跗骨中份,呈横位的"S" 内侧部凸向前,外侧部凸向后.但关节腔并不相通,在解剖学中为独立的关节.临床上常沿此线进行足的截断。
半月板:半月板是2个月牙形的纤维软骨,位于胫骨平台内侧和外侧的关节面。
其横断面呈三角形,外厚内薄,上面稍呈凹形,以便与股骨髁相吻合,下面为平的,与胫骨平台相接。
这样的结构恰好使股骨髁在胫骨平台上形成一较深的凹陷,从而使球形的股骨髁与胫骨平台的稳定性增加。
半月板的前后端分别附着在胫骨平台中间部非关节面的部位,在髁间棘前方和后方。
这个部位又可称做半月板的前角和后角。
斜角肌间隙:前、中斜角肌与第一肋之间形成一呈三角形的间隙,称为斜角肌间隙,内有锁骨下动脉和臂丛通过,故临床上可将麻药注入此间隙,进行臂丛神经组织麻醉。
当前斜角肌肥厚或痉挛可压迫臂丛,致使患肢麻木、疼痛或运动障碍等,称“前斜角肌综合症”。
人体解剖实验报告骨学(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了解人体骨骼系统的基本组成和结构特点。
2. 掌握骨骼的命名、形态和功能。
3. 熟悉骨骼的连结方式及其临床意义。
二、实验材料与用具1. 实验材料:人体骨骼标本、骨骼模型、骨骼图谱。
2. 实验用具:解剖刀、解剖剪、镊子、解剖盘、解剖针、解剖镜等。
三、实验内容1. 骨骼系统的基本组成(1)骨骼系统由骨骼和骨连结两部分组成。
(2)骨骼系统分为中轴骨骼和四肢骨骼。
2. 中轴骨骼(1)头骨:包括颅骨和面骨,颅骨由8块骨组成,面骨由14块骨组成。
(2)脊柱:包括颈椎、胸椎、腰椎、骶椎和尾椎,共有26块椎骨。
(3)胸廓:由12块胸椎、12对肋骨和1块胸骨组成。
(4)骨盆:由2块髋骨、1块骶骨和1块尾骨组成。
3. 四肢骨骼(1)上肢骨骼:包括肩胛骨、锁骨、肱骨、桡骨、尺骨、腕骨、掌骨和指骨。
(2)下肢骨骼:包括髋骨、股骨、髌骨、胫骨、腓骨、跖骨和趾骨。
4. 骨的命名与形态(1)骨的命名:根据骨的形态、位置、大小和功能等因素命名。
(2)骨的形态:骨可分为长骨、短骨、扁骨和不规则骨。
(3)骨的结构:骨由骨膜、骨质和骨髓组成。
5. 骨的连结方式(1)直接连结:骨与骨之间直接相连,如颅骨之间的缝连结。
(2)间接连结:骨与骨之间通过骨连结器官相连,如关节、半关节、纤维连结等。
6. 骨的临床意义(1)支撑身体:骨骼系统为身体提供支撑,保持身体形态。
(2)保护内脏:骨骼系统保护内脏器官,如颅骨保护大脑。
(3)运动功能:骨骼与肌肉协同工作,实现人体运动。
(4)造血功能:骨髓具有造血功能,产生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
四、实验步骤1. 观察骨骼标本,了解骨骼系统的基本组成和结构特点。
2. 观察骨骼模型,掌握骨骼的命名、形态和功能。
3. 观察骨骼图谱,了解骨骼的连结方式及其临床意义。
4. 利用解剖刀、解剖剪等工具,进行骨骼的解剖实验。
5. 在解剖过程中,注意观察骨骼的形态、结构和连结方式。
6. 记录实验结果,撰写实验报告。
《女性盆底解剖》课件

强生(中国)医疗器材有限公司 妇女健康部
《女性盆底解剖》
骨盆结构
《女性盆底解剖》
骨骨盆:前面观
髂骨
耻骨
坐骨
髂骨
《女性坐盆骨底解剖》 耻骨
骨骨盆:前面观
耻骨上支
耻骨体
髂骨
《女性坐盆骨底解剖》 耻骨
耻骨下支
骨骨盆:截石位观
耻骨上支
耻骨体
耻骨下支
截石位观
髂骨
《女性坐盆骨底解剖》 耻骨
骨骨盆:前面观
上面观
《女性盆底解剖》
梨状肌
骨盆肌:
尾骨肌
上面观 闭孔内肌
《女性盆底解剖》
闭孔内肌
坐骨结节
肛提肌
《女性盆底解剖》
耻尾肌
尾骨肌
髂尾肌
《女性盆底解剖》
骶结节韧带
肛提肌腱弓
耻尾肌
尾骨肌
《女性盆底解剖》
髂尾肌 梨状肌
骨盆侧壁肌肉层次
《女性盆底解剖》
盆腔内脏和腹膜
《女性盆底解剖》
盆腔内脏
• 前方:膀胱、尿道 • 中部:卵巢、输卵管、子宫和阴道 • 后方:直肠
《女性盆底解剖》
直肠 阴道
膀胱
耻骨联合
尿道
尿道口 盆膈
《女性盆底解剖》
筋膜和筋膜间隙
• 盆部筋膜: 形成腱弓,是肛提肌的主要起始部
• 盆膈: 盆膈上筋膜、肛提肌、盆膈下筋膜
• 盆筋膜:支持作用 膀胱周围筋膜、阴道和子宫颈周围筋膜、直肠周围筋膜
《女性盆底解剖》
Retzius间隙:耻骨尿道韧带-耻骨子宫颈筋膜
坐骨棘
坐骨支
髂骨
《女性坐盆骨底解剖》 耻骨
坐骨结节
骨盆的解剖结构图

骨盆的解剖结构图骨盆是人体骨骼的一部分,位于脊柱和下肢之间。
它由多个骨骼组成,包括髂骨、坐骨、耻骨和尾骨。
骨盆的解剖结构图详细描述了这些骨骼之间的关系和连接方式。
本文将通过完成解剖结构图的描述,对骨盆的构造和功能进行深入讨论。
首先,让我们从髋骨开始说起。
髋骨是组成骨盆的主要骨骼之一,它由耻骨、髂骨和坐骨三个部分组成。
髂骨分为上、下两翼,上翼与脊柱骨质相连,形成了骶髂关节。
髂嵴是髂骨上翼的一条凸起的骨脊,可用于感触韧带的附着。
下翼与耻骨和坐骨相连。
坐骨是另外两块骨骼的延续部分,共同形成了骨盆的底部。
接下来,我们将关注耻骨,它是骨盆的前部组成部分。
耻骨分为两块,它们通过联接处组成耻骨联合,这是一种强有力的软骨结合。
耻骨的上部延伸与髂骨连接,形成耻髂关节。
耻骨的下部形成了恶阻,是产妇在分娩过程中通过的窄通道。
骶尾部分包括骶骨和尾骨。
骶骨由5块骨头组成,通过附着在脊椎的韧带和软骨连接在一起。
这种连接方式允许骶骨在发育和分娩期间发生一定的运动。
尾骨位于骶骨的末端,是一块小而三角形状的骨头。
这些骨骼通过不同的关节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个强大而稳定的结构。
髋关节位于髂骨和大腿骨之间,具有很大的运动范围。
骶髂关节连接髂骨和骶骨,这是一个稳定而有限的关节。
耻髂关节连接耻骨和髂骨,也是一个稳定的关节。
在骶尾骨区域,骶尾关节连接了骶骨和尾骨,这种连接方式可以在坐姿时发挥一定的运动作用。
此外,骨盆还包括一些重要的解剖结构,如髂腔、骨盆腔和骶尾骶尾隙。
髂腔是位于髂骨内的三角形空腔,其内部包含盆腔器官,如肠道、膀胱和生殖器官。
骨盆腔是一个扇形腔,位于骨盆底部和骨盆膈之间,其内部也包含重要的器官。
骶尾隙是骶骨和尾骨之间的间隙,这个区域内有一些关键的神经血管。
骨盆作为人体的重要部位,具有多种功能。
首先,它提供了对躯干和上身重量的支持,保证了身体的平衡和稳定。
其次,骨盆还起到了保护内部脏器的作用,如膀胱、直肠和生殖器官。
此外,骨盆还发挥了和肌肉、关节等协同工作的作用,保持了人体正常运动和姿势的能力。
解剖学简答题

解剖学简答题;一,简述骨的形态分类及各类骨的结构特点,答;骨的外形不同。
一般分为长骨,短骨,扁骨,不规则骨。
长骨呈管状。
中部稍细称骨干,内有空腔称骨髓腔,骨的两端膨大称骨骺,表面有关节面,关节面上有关节软骨,短骨呈立方体,扁骨呈管状,不规则骨呈不规则状二,简述关节的基本结构和辅助结构答;关节的基本结构包括关节面,关节囊,关节腔,关节的辅助结构是,韧带,关节盘,半月板。
三,简述椎骨的一班形态和各部位椎骨的特点答:椎骨是有椎体,锥弓,和突起构成。
椎体呈短圆柱状,位于椎骨的前部,锥弓呈半环状连与后部,二者共同完成锥孔,全部锥孔连成椎管。
锥弓连接椎体较细的部分称为椎弓根。
椎弓根上下的切记围成椎间孔。
椎骨的突起共有七个:向两侧伸出一对横突,向上下各伸出一对上下关节突。
向后伸出一个棘突,各椎体的特点,颈椎椎体较小,横突部有横突孔,棘突短末端分叉。
胸椎椎体侧面和横突末端前面有肋凹,棘突较长斜向后下,腰椎椎体粗大,棘突为矢状位的骨板,水平后伸。
四.简述椎间盘的位置,结构及临床意义。
答:椎间盘位于相邻的两椎体之间,有纤维环和髓核构成,纤维环是呈环形排列的纤维软骨,据椎间盘的周围部,中央是富有弹性的髓核。
当脊柱运动时髓核在纤维环内轻微移动,纤维环的后外侧较薄弱,破裂时髓核易由此突出,五.简述颞下颌关节的组成及其结构特点颞下颌关节是有下颌骨的髁突和颞骨的下颌窝和关节结节组成,关节囊松弛,囊内有关节盘,两侧颞下颌关节必须同时运动,可做张口,闭口,侧方运动。
六.简述肩关节的的组成及其构造的特点答:肩关节是有肩胛骨的关节盂和肱骨头构成,肱骨头大关节盂小而浅,两关节面差别较大,关节囊薄而松弛,囊内有肱二头肌长头腱通过,肩关节周围有众多的肌肉附着,在关节囊的上,前,后都有一些肌腱加强,而下壁较薄弱,是肩关节脱位的好发部位。
七.简述骨盆的组成及小骨盆上下口的组成答:骨盆是由骶骨,尾骨,左右髂骨及其联合构成,以界限为界分大小两骨盆,小骨盆伤口即是界限,由骶骨岬,弓状线,耻骨疏,耻骨联合上缘围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耻骨pubis位于髋骨的前下部,可分为耻骨体及耻骨支两部分。
耻骨体构成髋臼的前下部和小骨盆的侧壁。
由体向前下内方伸出的骨条叫做耻骨上支,继而以锐角转折向下外方叫做耻骨下支。
耻骨上、下支移行处的内侧面为一卵圆形粗糙面,叫做耻骨联合面,与对侧同名面之间以纤维软骨连接,构成耻骨联合。
耻骨上支的上缘有一锐利的骨嵴,叫做耻骨梳,其后端起于髂耻隆起,前端终于耻骨结节。
耻骨结节内侧的骨嵴称为耻骨嵴。
由坐骨和耻骨围成的孔,叫做闭孔,在活体闭孔有闭孔膜封闭。
孔的上缘有浅沟叫做闭孔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