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应用心理专硕考研心得体会
北师大心理专硕考研经验

北师大心理专硕考研经验北师大心理专硕总共招生200人,在网上公布的人名单吓了我一跳,当初上凯程辅导班的竟然考上了51人,很开心我也是其中的一员。
我认为不存在所谓”考研经验”一说,我们所能给出的只是”考研经历”。
一个人的天堂可能就是另一个人的地狱。
找到匹配自己的学习方法和时间安排才是每个考研人应该做的。
下面就简单陈述我的个人经历和观点。
一.合理规划自己的时间很多人认为时间是唯一的问题,而事实上时间是你手里唯一的砝码。
清楚自己手里的砝码,才能制定适合的计划。
我的砝码只有两个月。
由于无心理学接触史,在考研过程中我选择了凯程作为辅助工具。
凯程的课程分为基础精讲班、强化班、习题班、串讲冲刺班、主观提高班,以每个视频长度30min来算,每阶段课程分别为42h、25h、14h、15h、11h。
总共107h。
我每天上午11点开始学习,晚上2点以后睡觉,总共学习时间为8-9h。
约2-3h为一个阶段,每个阶段精力完全集中。
如果每天看3h视频,大概需要39天来完成。
我在考研前一周才看完所有视频,而我不认为这是拖慢了自己的进程。
因为这完全符合自己的规划。
所以在时间规划上有两点很重要:1、适合自己的作息;2、适合自己的计划。
所谓适合就是只有自己清楚怎样做才能带来最大的收益,而不与其他人比较。
在时间安排上我并没有制定长达两个月的计划,而是每天十点起床的时候,一边做早餐一边在脑袋里制定好。
每天3-4个阶段,每个阶段一个内容,连续两阶段无重复。
我是在最后一周开始看英语和政治的,上午做一套肖四,下午做一套英语二真题,睡前看一套肖四和一篇作文。
所以无过多可借鉴之处。
二、找到合适自己的学习方法能让手里有限的砝码起到最高效用的是合适的学习方法。
我从来不用“合理”,因为合理的都太死板。
而方法最好是可随时可以调整的。
基本也就是根据凯程的课程进度调整的。
首先是基础精讲阶段,这时候就要竭尽所能“记录”所有的知识点,记录而非记住。
因为我奉行“病无重点,学无疏漏”的原则,但是要初学就记住所有的知识点确实有点困难,而且有一些还和医学基础相冲突。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研究生(学术型)复试经验分享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研究生(学术型)复试经验:离我参加复试已经差不多有三个月了,现在回想起来,在复试的前前后后,我得到了很多人的帮助,有本科老师和同学的鼓励支持,有原本几乎是陌生人的师兄师姐的热情答疑,现在想想,如果很多事情没有事先得到他们的提醒,我可能会犯很多错误,最后的结果也就很难说了。
现在,我好好整理了一番思路,把自己复试的经验尽量详细地写出来,希望能够对志在进入北师心理学院读硕的师弟师妹们带来一些帮助和启发。
(一)复试的日程安排和内容北师心理学院的复试一共需要一天的时间,我们当时的安排是,第一天下午在科技楼的电脑房进行上机的笔试,要进行整整一下午,从两点一直延续到五点。
大致的内容会在复试通知时贴在心理学院的网站上,每年的题型是一样的,有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心理学英文研究报告(ppt呈现),英文文献翻译,心理学中文文献评述和心理学研究方案设计。
看上去是不是显得很专业很吓人?其实真实的内容没有你想得那么夸张。
下面我一一简要介绍四部分的内容:第一部分心理学英文研究报告,你会得到一篇心理学的英文文献,不会很复杂,是本科生能力范围内的一篇文献,然后,你需要根据这篇文献做一个简要的报告(如果你在本科时没有做过类似的训练也不用着急,因为根本没几个人曾经做过),你需要的就是让自己冷静下来,把文章分部分总结中心思想就可以了,每个文章的结构都是差不多的,一般都是introduction,methods,results,discussion之类的,注意看看每个部分的开头结尾,一般作者为了使自己的文章简洁明了都会自己总结,你要做的就是快速把它们找出来,再用自己的话表述出来。
建议在复试前自己找几篇英文文献看看,让自己大致熟悉一番,时间充裕的话也可以自己试试做个研究报告。
第二部分是英文文献翻译,就是在刚才的那篇英文文献中截取一段,让你翻译成中文,这个没什么技巧可言,老老实实地翻译就好,对于经历过考研英语洗礼的同学们,应该问题不大。
2014年跨专业考上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专硕考研经验

2014年跨专业考上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专硕考研经验亲爱的学弟学妹们,你们好,我是凯程教育的学员孙美宇,在2014年考入了北京师范大学应用心理学EAP方向(专硕)。
很高兴能够在这里跟大家分享我的考研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
我是2012年的暑假决定考研的,本科是在青岛农大学读的生物科学专业,在一个求职节目中看到心理学专业的人才收到了不错的offer,于是对心理学的热爱再次涌上心头,因为个人感觉自己不是那种适合做学术的学生,于是选择了心理学专硕。
下面具体讲一下我的复习过程吧。
12年10月份之后,我就开始搜索心理学考研的相关信息了,也是在这个时候,找到了考研路上的依托——凯程。
12月份,通过凯程的客服老师给我的介绍,我报了VIP1全程保过班(网授)。
之后就是买书准备复习,虽然准备工作做得挺早,但是真正开始复习时已经是寒假了,大概13年1月份中旬,并且整个寒假也没学多少,只是看了一遍赠送的基础班。
开学后开始看普心、发心、社会和统计测量。
在3到5月份完成了第一遍复习,之后的两个月由于本科专业要有一些实习,所以基本没有多少复习。
暑假开始后就正式进入第二轮复习了,普心、统计和测量是我的复习重点,因为发心和社会更偏文一些,理解记忆更容易些。
前面三本书是在8月底看完的,时间挺紧,所以这个暑假是我大学里最充实的暑假。
9月份到了,各院校的招生简章和大纲相继公布,北师大的EAP方向,正是我期待的专业和方向,而校方的指定参考书又恰恰是我复习到的,我就毫不犹豫的选择了北师大,虽然风险很大。
(在这里我要感谢一下凯程的杨老师,在下定这个决心的过程中是杨老师给了我不少的鼓励。
)接下来的两个多月就是进行发心和社会的二轮复习,并穿插着各科的习题训练。
到了11月下旬,凯程辅导班的串讲冲刺和主观提高课程就录制完了,这时候就是冲刺的阶段了。
我留了半个月时间来查漏补缺,这个过程是必须要有的。
3——5月第一轮复习掌握参考书的知识脉络7——8月第二轮复习(上)主要针对普心、统计和测量细细地研读9——11月中旬第二轮复习(下)主要针对发心和社会并穿插着习题训练12月中旬前第三轮复习全面冲刺考前半月第四轮复习查漏补缺接下来讲一下我的经验和教训。
北京师范大学应用心理学BAC方向学长考研经验帖

https://北京师范大学应用心理学BAC方向学长考研经验帖这篇文章是郑恩玉同学为各位考生提供的考研经验贴,该同学初试分数为370分,顺利考上北京师范大学应用心理学——BAC方向。
接下来,跟着文都比邻考研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基本信息本人是三跨心理学考生,本科是一个四线城市不入流的二本,专业是旅游管理,跨考的是北京师范大学的心理学专硕(MAP),所学习的方向是品牌、广告与消费心理(BAC)没错,就是去年才加入北师大MAP豪华午餐的新成员。
2017年暑假正式开始考研复习,因为准备晚又是跨专业,所以我在学姐的介绍下报了比邻的院校辅导班,不得不说,辅导班的作用的确很大,在备考和后期学习中给了我很多方法,让我少走了很多弯路,也让我坚持走完了这考研的漫长道路。
详细科目复习如下:公共课——英语(二)2017年暑假我才正式开始准备考研,但是在2017年的上半年由于我报名参加了BEC剑桥国际商务英语的考试,所以一直就没有准备考研相关的事情,但是正是因为参加了这个英语考试,我也并没有完全荒废掉,虽然考试内容偏向商务英语,但是有些词句是考研大纲词汇所必需掌握的,阅读难度也比考研难一点,写作是图表作文,与英语(二)基本一致,可以说这个英语考试与考研英语有异曲同工之妙,这也使我后续复习变得游刃有余。
但是我还是建议想考研的同学早点准备,英语一定要早开始,勤背单词这是基础!可以在吃饭、睡前休息的时候通过一些英语背单词APP来进行背诵,后期做真题时文章中出现的生词也要将他们都记录在一个本子上,运用好艾宾浩斯记忆曲线进行单词的背诵和复习。
话说回来,即时之前考了BEC考试,貌似有了基础,但是暑假我还是从考研单词开始复习的,只是与考研准备早的同学不同的是,我是边复习单词边做考研真题阅读的,毕竟整个复习计划准备晚,所以如果还不开始做阅读,后面买的考研真题就做不完了(当然不是)。
我考研半年全程只做了考研真题,对,什么模拟题都没买,除了最后冲刺的时候,比邻辅导班给我发了谭剑波老师《全真模拟六套题》,我没有做过别的模拟题,很多同学会问,考研真题市面上所卖的也就是不到20年的真题,一个月就做完了,以后做什么呢?我的方法是,一套题至少做3遍,把每一套题的单词、阅读、语法句型都吃透,这个工程量还是很大的。
北京大学应用心理硕士考研经验分享

北京大学应用心理硕士考研经验分享(转载)2011年研究生入学考试的初始和复试已经基本落下帷幕,而随着北大心理系拟录取名单的公布,我悬了将近两个月的心也算放下了,于是就有了今天我提起笔写下这份考研经验分享,希望能给后继者们提供参考和借鉴。
我今年报考的北京大学的应用心理硕士,今年第一年招生。
由于是二战,于是奢望着吃螃蟹的勇气和第一年招生的不确定性能给我带来一份幸运,但是事实却告诉我,第一年招生不一定出题会简单,而且347心理学综合是北大自主命题,题目的难度比起学术硕士没有降低,反而更注重考察对于心理学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考研初试过后,我也看到有网友在论坛上发表帖子说北大心理学347应用心理硕士是留给那些有心理学实践经验和有扎实的心理学基础的人考的,需要有一定的专业素养。
虽然我不完全赞同他们的观点,但是假如认为专业硕士比学术硕士好考、难度相对较低,特别是抱着侥幸心理报考名校的专业硕士,是很不可取的做法。
前面说过,北大的应用心理硕士是自主命题,考英语二,并且复试的笔试和面试是和学术硕士在一起的,没有太大区别。
2010年报考的是南京大学的学术硕士,但是由于南大心理学招生数很少和自己准备不充分,并没有进入复试。
虽然我最后没有调剂成功而且选择了二战,在此我还是想分享一些心理学调剂的经验。
由于心理学是考验比较热门的专业,每年报考的人数众多,招生人数较少,并且跨专业考生占了很大一部分,因而相对于其他专业来说,心理学专业的考验调剂是十分困难的。
我记得勤思的老师曾经给大家讲过一些调剂的注意问题。
首先,不管是心理学专业还是其他任何专业,如果你确信自己不能上线,并且不打算二战,一定要做到两字:主动。
机会都是留给哪些有准备的人的,考验调剂的机会也一样。
根据往年的经验,很多学校都有招不满的情况,这时候我们不能自暴自弃和等待调剂系统的开通,而是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和调剂学校取得联系,并且以电话联系为宜。
如果时间和金钱上允许的话,最好在和相关人员取得联系之后将你的相关资料邮寄过去。
北京大学学姐应用心理硕士考研经验分享

北京大学学姐应用心理硕士考研经验分享学科背景:我本科是北师大数科应用数学专业,一战考入北大心理系应用心理硕士临床心理学方向。
初试分数:政治71,英语二77,心理综合182,总分330,初试排名第三,复试排名第一,综合排名第一。
关于考研复习历程一.初试复习(北大不提供官方参考书目,主要看的是勤思推荐的书单,比较全面)整体复习思路:我自己看书的顺序是普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人格心理学--心理统计—心理测量--实验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管理心理学--变态心理学--心理咨询,复习的过程是首先照着基础班讲义看勤思基础班的课程,勤思的课程老师们都讲得比较细致重点也很突出,可以根据老师讲课的ppt适当地做笔记,形成对心理学整体框架的建构,这一阶段大约用一个月的时间。
然后开始第一遍看书,这一遍看书要通读全书,要关注到书中的每一细节,可以不用做笔记,但要形成对书本的整体的印象,大约一本书用一周的时间,普心和人格这种内容比较多的科目可以用两周的时间。
接着就到了7月,这时勤思强化班的课程开始了,可以通过强化班的课程再次巩固书本知识,并加入自己的体会。
之后就要开始第二遍看书了,第二遍看书就要参照勤思强化班的讲义,自己总结笔记,进一步加深理解,把知识总结成模块,以方便后来的背诵,同时也要对历年真题进行分析。
在把各科总结出笔记后,这一轮复习就要开始正式的理解加背诵了,这时已经不再需要看书了,结合勤思的冲刺班课程只需要对笔记和讲义继续进行总结和背诵,在头脑中形成知识框架和各科的理论逻辑,到最后应对论述题自然信手拈来。
当然这几个阶段是可以穿插进行的,同时也是因人而异的,可以在复习的过程中根据自己的进度不断进行调整。
二.心理学分科介绍1.普通心理学(重要的一科,也是对心理学其他科目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用彭老师的教材足够,书后的习题是需要好好掌握的,以往有考到过。
开始可以结合心理学与生活一起看,能够加深理解,然后到最后几章的时候比如发心可以并入到发展心理学中去看,人格也可以并到人格心理学中看,但是普心当中的发心和人格这两章涉及的知识点是很重要的,经常会考到。
心理学北师大考研心得

心理学北师大考研心得考研之前看了一些学姐学长的考研心得,记下了一句让我感触很深的话:“只有走到最后的考研人才知道什么叫考研,只有经历过对自己目标的坚定才知道什么叫不放弃。
”正是这句鼓话励我一直坚持到了最后。
还记得考研时无数次的心里波动,曾近迷惘,不知道路在何方;也曾失落,因为害怕结果;还曾彷徨,一切都难以把握。
但我终于坚持到了最后。
多亏了考研时和我一起奋斗的研友,和他们在一起,考研生活变得不再枯燥,反而充实快乐;还有那些一直在支持我的朋友,他们的信任和支持让我在快放弃的时候重拾信心;父母的默默支持也让我能够踏踏实实地坚持自己的选择而没有后顾之忧。
是爱,让我走到了最后……考研的时候,从第一堂的政治开始,到最后一堂的专业课结束,参加考试的人越来越少,最后我们那个教室只剩下了一半多一点儿。
有很多人因为第一门没考好就放弃了,大半年的心血也就付诸东流了。
和我一起复习的朋友都坚持考完了,我们大家在考试之前就相互鼓励,一定要坚持到最后,决不放弃!就算考得不好,也要给自己一个交代,才对得起自己大半年的努力。
不知道是不是走过考研的人都会有这样一中想法,考研的结果固然重要,但考研的历程未必不是一种财富。
大半年的全心全意的努力,学到了大学三年都没有学到的东西,这是知识上的收获;你要克服浮躁的心理,你要想办法学地更好,所以你在不断地调整自己,这是心理的调节,也是一种进步;研友们一起努力,互相鼓励,彼此帮助,找回了高中时代的朋友的感觉。
这一切,都是宝贵的。
一路走来,每一步都是我们自己认认真真地走过的,一切的一切都将永远刻入我们的回忆之中。
我会永远珍藏。
其实,考研之后才发现,考研并没有我们当初想象得那么难,只要你用心去复习了,并且注意方法,基本上不会有太大的问题。
不出意外的话,考研的结果基本上和你的付出是成正比的。
当然,也有很多意外的情况使我们难以控制的,比如,考试前的心理状态、考试中的意外情况等。
英语我的英语考了63分,今年的题比去年的难一些,所以这个分数不是很高也不是很低,我只想谈谈自己对英语复习的一点看法。
应用心理学专硕没费力就考上的经验

首先自我介绍一下,我考的是应用心理专业硕士,专硕,就是347,和312的心理学学硕是有区别的,347的政治英语参加全国统考,英语考得是英语二,专业课代码347心理学专业综合,有全国大纲,但是是各校自主命题。
我是传说中的三跨考生,本科是旅游管理,和心理学八竿子打不着边,考心理学完全是凭着自己的一腔热血。
想顺便说一句,三跨,没有什么了不起,也没有什么特别,十个考研人里面至少有五个三跨。
所以三跨应该是你更加努力的动力,而不是你懒惰松懈或看不进书的借口。
我说自己的考研经历“并不光彩”,因为我不是什么高分考生,准确的说,我算考上的里面分数偏低的,我也没有非常非常用功,平时也不是个爱读书的孩纸,我的分数今年刚刚碰到学校的复试线,能够录取,真的运气占了很大比重。
废话不多说了,开始说说我的考研经历,首先申明,每个人学习的方式都不同,不能说谁对或谁错,我的经验写出来,仅供大家参考。
我会写的方面比较多,考其他专业的童鞋可以随便看看,主要还是供考347的童鞋们参考。
考研学校选择关于学校的选择,很多人会很头疼,也有很多人的标准是“好考”,在此,我给大家的经验是,在你的专业已经确定以后,你最好先考虑好你未来想往哪边发展。
研究生阶段说能学到什么真的说不上,你获得的最大财富将是人脉,这个社会就是个人情社会,并且,不管怎么样你还是需要工作的。
打个比方,如果你研究生毕业后想在江苏发展,但是你在西部某大学读了研究生,那你的人脉你导师的人脉以及你同学的人脉,普遍还是集中在西部,你到了江苏找工作时你除了一纸文凭,其他还是零。
所以,学校的选择最好以你未来发展为方向。
我的班主任是川大的研究生毕业,这些也是他告诉我的经验。
第二点,选名校,我指的名校是指最起码211学校,大家可以去了解下硕士的招聘,好的公司都会明确指出硕士只要211或985高校,一个普通学校的研究生和一个好学校的本科生价值差别真的不大,所以,既然千辛万苦的考研,何不考个好点的学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师大应用心理专硕考研心得体会
因网上很难找到北师大心理专硕的帖子,而且网上很多有关英语和政治的经验贴,我在这里只讲我如何复习应用心理专硕这一块,希望给备考的同学一点参考。
本人考研分数分别是:政治62英语71应用心理专业综合240总分373
(一)初试经验
我是从八月份开始决定从本专业(机械工程及其自动化)凯程应用心理的,所以我的经验不一定适合从3月份开始备考的同学,至少时间安排可以稍微宽松一些。
8月--9月:两三天看一本书,大致的看一下,了解下心理学的内容。
偶尔画画重点。
一个月的话可以看完7本书。
那时候买了一本《心理学专业综合考试大纲解析》看了看,觉得内容也不错,虽然北师大应用心理专硕(以后简称“应心”)是自主命题,侧重点不一样,但是为了对复习内容有个整体的认识,多看看解析的内容还是有好处的。
值得一提的是,北师大今年的大纲只考五部分内容:普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测量心理学、现代心理与教育统计学。
所以看《大纲解析》时可以不看实验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的内容,有时间可以了解。
9月--10月:这个时候已经对应心的内容有了大致的了解,然后在此基础上准备一个比较大的笔记本,把五部分内容的重点按照自己习惯的方式编写在笔记本上,我那时候背各个心理学派对应什么人物以及该任务所倡导的思想时就是用表格记在本子上的,这样可以和其他学派进行比较加以记忆。
10月--11月:笔记写的差不多的时候每天看看笔记,然后在网上买一本《1000题》,主要是做选择题,培养题感,最好用铅笔做,因为做错的题可以擦掉,等做完一遍以后重新做错的题,查漏补缺,做题的过程中碰见好的思路等要及时的记录在笔记本上。
11月--12月:这时候就开始背重点了,除非自己很有把握,千万不可自己猜重点,我就犯了这样的错误,把心理学统考的重点反复背了好几遍,而且根据网上买的北师大应心的回忆版真题侥幸似的背,考试的时候完全懵了。
比如我看回忆版真题社会心理学考的内容比较少,而且《大纲解析》上社会心理学的内容也很少,所以我也不怎么在乎社会心理学,基本没背,考试竟然考了60分左右的社会心理学,最后一道大题就是根据时事来出的社心的题(一个外国人在中国坐地铁晕倒后周围的人立刻逃开的那个新闻)。
所以复习的时候万不可猜重点,还是老老实实把要背的都背熟,不要求一字不漏,但是一定要写出专业的句子。
12月--考前:我在背知识点的同时下载了北师大心理学历年考试选择题来做,主要是查漏补缺,当然不能陷入偏题怪题当中去,因为应心专硕注重实践,而学硕注重理论,所以在做题的时候也要有意识的把内容与实际相结合起来。
最后十几天感觉到时间特别短,所以经常把自己要背的知识点写在自己制作的小卡片上,闲暇时间拿出来看一看。
卡片制作很简单,就是把A4剪成长条,把长条对折几下就可以成一个小小的卡片,可以写下蛮多字的,而且我当时把题目写在正面,答案写在反面。
初试要诀:心态要好,效率要高,侥幸不可,坚持就是胜利!
特别强调一下“效率要高”这一点,很多同学常常忽略锻炼、不重视小憩,甚至熬夜,如果把书都看进去了就算了,但是脑袋昏昏沉沉一点没看进去,那还不如回宿舍休息,等自己清醒了再战斗也不迟。
初试题型:50道选择题(100分),5道左右的简答题,5道左右的分析题,最后一道大题是根据时事出的大题(35分)
(二)复试经验
复试其实很简单,个人认为不会起到拉分的作用,所以初试分一定要高,今年北师大应心专硕招200人,推免30个,招全日制50个,非全日制120个。
今年分数线是300分,上线的有283个,最后只要163个,所以竞争还是挺激烈的,所以初试分数不高的同学很有可能被刷,但是有一点值得我们高兴的是,全日制可以调剂到非全日制。
复试内容:
第一天:
上机测评:综合能力测评和心理素质测评,前者包含推理、阅读理解、排序等题目,后者有迫选题和等级题,都不难,但是面对电脑3个小时确实很难受啊!!!!所以眼睛不太好的同学最好自备眼药水。
第二天:
面试:我面试时没有被问到专业课的内容,主要问了一下几个问题:
1.请用两分钟做一下自我介绍(中文)
2.说下你对MAP的了解(因为我当时选的细分方向是MAP)
3.你生活当中有没有发生过和心理学相关的现象
4.你生活中有没有一个一直过不去的坎
5.请你用词语连续不间断的形容别人(我觉得这个是测个人素质和性格的,尽量说好的词汇)
6.如果你不能去你现在所选的方向,你会接受调剂吗?还是非这个方向不可?
7.听力测试:which is more important to you,family or jo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