蛔虫病
蛔虫病症状及治疗方法

蛔虫病症状及治疗方法
蛔虫病是由人体内寄生的蛔虫引起的一种疾病,主要症状包括:
1. 腹部不适:蛔虫在肠道内活动会刺激肠壁,导致腹痛、腹胀等不适感。
2. 消化不良:蛔虫影响消化道吸收功能,可导致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消化不良症状。
3. 皮肤症状:重度感染可导致皮肤瘙痒、皮疹等症状。
4. 呼吸道症状:蛔虫在肺部游走时,可引起咳嗽、气喘等呼吸道症状。
治疗方法包括:
1. 药物治疗:选用驱虫药物如吡喹酮、甲苯硫氧嘧啶、丙硫异烟嗪等,可以有效杀灭寄生在肠道内的蛔虫。
2. 腹部按摩法:采用腹部按摩法可促进肠壁蠕动,使蛔虫排出体外。
3. 饮食调整:减少或避免摄入寄生虫常见宿主的食物,如生肉、生鱼等。
4. 个人卫生:勤洗手、多饮开水、定期洗澡等可以减少感染蛔虫的风险。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蛔虫病症状严重,应及时就医,以免延误治疗。
蛔虫病的预防PPT

在哪里进行预防?
在哪里进行预防? 家庭环境
保持家庭环境的清洁,定期消毒卫生设施。
教育家庭成员特别是儿童养成良好的卫生习 惯。
在哪里进行预防? 学校
在学校中开展健康教育,普及蛔虫病的预防 知识。
可以组织健康讲座和手卫生活动。
在哪里进行预防?
社区
社区卫生工作者可以提供相关的预防信息和 健康服务。
他们的免疫系统相对较弱,容易被感染。
谁容易感染蛔虫病?
农村居民
生活在农村和卫生设施不足的地区的居民更 容易感染蛔虫。
由于接触污染的土壤和水源,感染风险增加 。
谁容易感染蛔虫病?
旅行者
前往卫生条件较差国家的旅行者也面临感染 防。
何时采取预防措施?
何时采取预防措施?
如何实施预防措施? 建立监测系统
建立健康监测系统,及时发现和处理疫情。
通过定期的健康检查和数据收集,评估预防措施 的效果。
谢谢观看
通过社区活动,提高公众对蛔虫病的认识和 预防意识。
如何实施预防措施?
如何实施预防措施?
宣传教育
利用海报、宣传册等多种方式传播蛔虫病的预防 知识。
鼓励公众参与预防活动,从而提升整体健康意识 。
如何实施预防措施? 提供资源
为社区提供清洁饮水和卫生设施的资源。
确保每个人都能获得安全的饮水和卫生条件。
日常生活中
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如勤洗手、保持个人卫 生。
特别是在处理食物和使用卫生间后,务必清洗双 手。
何时采取预防措施? 饮食注意
食用经过清洗和烹饪的食物,避免生吃未加工的 蔬果。
确保饮用水的安全,使用经过处理的水源。
何时采取预防措施? 定期体检
蛔虫病症状及治疗方法

蛔虫病症状及治疗方法蛔虫病是一种寄生虫病,主要由蛔虫寄生在人体消化道内引起。
蛔虫病的主要症状包括腹痛、腹泻、恶心、呕吐、厌食、营养不良等。
蛔虫病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
下面将详细介绍蛔虫病的症状及治疗方法。
蛔虫病的症状主要包括腹痛、腹泻、恶心、呕吐、厌食、营养不良等。
腹痛是蛔虫病最常见的症状,主要是由于蛔虫寄生在肠道内引起的。
腹泻也是蛔虫病的常见症状,由于蛔虫引起肠道炎症和黏膜损伤所致。
恶心、呕吐、厌食是由于蛔虫寄生在胃肠道内刺激引起的,严重时还会出现营养不良的症状。
除此之外,蛔虫病还可能引起肠梗阻、肠套叠等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健康。
蛔虫病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
药物治疗是治疗蛔虫病的首选方法,常用的药物包括吡喹酮、阿苯达唑等,这些药物能够有效杀灭体内的蛔虫,并且对患者的身体损害较小。
但是,药物治疗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因为药物的使用剂量和疗程需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另外,对于一些严重感染蛔虫的患者,可能需要进行手术治疗,手术治疗主要是在药物治疗无效或者并发症严重时采用的方法,手术能够迅速清除体内的蛔虫,缓解患者的症状。
除了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外,预防蛔虫病也是非常重要的。
预防蛔虫病的方法主要包括加强个人卫生、定期进行驱虫治疗等。
加强个人卫生是预防蛔虫病的基本方法,保持环境清洁,饮食卫生等都能有效预防蛔虫病的发生。
定期进行驱虫治疗也是预防蛔虫病的重要措施,特别是在疫区或者高发地区的人群,需要定期进行驱虫治疗,有效预防蛔虫病的发生。
总之,蛔虫病是一种常见的寄生虫病,其症状包括腹痛、腹泻、恶心、呕吐、厌食、营养不良等。
蛔虫病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预防蛔虫病也是非常重要的。
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能够增加大家对蛔虫病的了解,提高对蛔虫病的防范意识,减少蛔虫病的发生。
大人蛔虫病有哪些症状

大人蛔虫病有哪些症状在我们的一般认知中大家都认为蛔虫病是发生在孩子身上的一类疾病,患上疾病的孩子在饮食上会出现异常情况,殊不知,其实成年人也会患上蛔虫病,只不过缺乏对疾病知识的了解,我们很容易忽视,那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这类型疾病,文章内容就围绕大人蛔虫病有哪些症状来说说,希望对大家有一定的帮助!★1.蛔幼性肺炎少量蛔虫幼虫在肺部移行时,可无任何症状。
如短期内进食含大量感染期蛔虫卵的蔬菜或其他食品,经7~10 天潜伏期后,可出现全身与肺部症状。
表现为咳嗽、咳痰、咯血、发热、畏寒,乏力,伴胸闷、气促等类似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症状。
重症者可出现哮喘样发作,表现为胸疼、咽部异物感,吼喘、端坐呼吸,少数可出现痰中带血,鼻出血、声嘶、腹痛及腹泻等。
体检可闻及双肺干湿性啰音,偶有局部肺实变征。
X 线胸片检查可见双肺门阴影加深及肺纹增多,常于1 ~ 2 周内消失。
痰可查见嗜性粒细胞和夏科-莱登晶体(Charcot-Leyden crystals),偶可发现幼虫。
血嗜酸性粒细胞可明显增高。
病程持续7~10 天后,上述症状逐渐消失。
急性蛔幼性肺炎、哮喘和嗜酸性细胞增多等,临床上称为肺蛔虫症,即单纯性肺嗜酸性粒细胞浸润症。
★2.肠蛔虫病成人肠蛔虫病多无特殊表现,也可出现情绪不稳定、易怒、头昏、工作能力下降等。
肠内大量蛔虫者可出现不同程度的消化道症状,如多食或厌食、偏食,甚至异食癖等。
儿童患者常有食欲减退与恶心;多有突然发生的脐周一过性隐痛或绞痛,常不定时反复发作,不伴腹肌紧张与压痛。
少数儿童患者可出现类似消化性溃疡症状,但驱虫治疗后症状即消失。
婴幼儿患者多有消化不良表现。
少数患儿可因高热或其他原因而呕吐出蛔虫,或自肛门排出蛔虫。
严重感染的小儿可引起营养不良、发育迟钝、智能低下、皮肤瘙痒、磨牙或惊厥等表现。
极个别患者可出现神经性呕吐,顽固性皮疹,视力障碍,听力减退,肌肉麻痹,皮肤血管神经性水肿及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
★3.过敏反应蛔虫的变应原可引起宿主皮肤、结膜、肠黏膜的过敏反应,表现为荨麻疹、腹胀痛及结膜炎等。
蛔虫病健康教育

为什么了解蛔虫病很重要?
为什么了解蛔虫病很重要?
健康影响
蛔虫病不仅影响身体健康,还可能导致营养不良 和生长迟缓。
特别是在儿童中,可能对学习和发展产生负面影 响。
为什么了解蛔虫病很重要?
社会经济影响
蛔虫病会影响工作和学习效率,从而对经济造成 负担。
提高公众对蛔虫病的认识,有助虫药物进行治疗。
如何预防蛔虫病?
如何预防蛔虫病?
良好的卫生习惯
勤洗手,特别是在用餐前和如厕后。 保持个人及环境卫生是预防感染的关键。
如何预防蛔虫病?
饮食安全
确保食物和水源的清洁,不食用生或未煮熟的食 物。
避免直接接触土壤或不洁的水源。
如何预防蛔虫病?
定期驱虫
在高风险地区定期进行驱虫治疗,尤其是儿童。 通过公共卫生项目和教育提高社区意识。
高风险人群
儿童是蛔虫病的高风险人群,尤其是在卫生条件 差的地区。
由于免疫系统尚未完全发育,他们更容易感染。
谁容易感染蛔虫病?
生活环境
居住在贫困地区、缺乏卫生设施的社区的人群更 容易受到感染。
农田工人和接触土壤的人也易感染。
谁容易感染蛔虫病?
旅行者
前往流行蛔虫病地区的旅行者需提高警惕。 建议旅行者注意饮食与饮水安全。
何时寻求医疗帮助?
何时寻求医疗帮助?
症状表现
蛔虫感染可能表现为腹痛、恶心、呕吐、腹泻等 消化道症状。
严重感染可能导致肠梗阻等并发症。
何时寻求医疗帮助?
定期检查
建议高风险人群定期进行粪便检查,以尽早发现 感染。
早期发现和治疗能有效减轻症状和避免并发症。
何时寻求医疗帮助?
医疗咨询
如出现上述症状,及时咨询医生进行诊断和治疗 。
蛔虫病

槟榔杀虫下虫;
甘草调和诸药。
10
加减:腹痛明显加川楝子、玄胡索、木香行气 止痛;
虫积日久,脾虚胃热,用肥儿丸杀虫消 积,调理脾胃,缓以收功。 发热咳嗽,哮喘属蛔虫蚴虫移行症者, 按咳喘论治,并予驱虫。
11
[辨证论治]
3.证治分类 (1)肠虫证:本证为蛔虫病最常见证型。 患儿多有饮食卫生习惯不良史,以脐腹疼痛, 饮食异常,大便下虫或粪检见蛔虫卵为特征。 湿热内蕴,面部常见白斑,睡眠不宁,齘齿; 脾胃虚弱,见不同程度形体消瘦,面色无华; 若反复染虫,迁延不愈,形体消瘦,肚腹胀大,可发 展成“蛔疳”,此时宜参照“疳证”辨证论治。
2
[概述]
二、发病情况: 3、特点: ①农村感染率高于城市,与粪便污染和卫生习惯不良有关。 ②小儿脾胃薄弱,未养成良好卫生习惯,故感染率高于成人。 ③蛔虫寄生肠道可有不同表现,轻者可无症状,或脐周疼痛; ④重者可出现并发症,以蛔厥证、虫瘕证多见,应积极救治。 ⑤蛔虫病的发生,主要是吞入了感染性蛔虫卵所致。 ⑥小儿缺乏卫生常识,双手易接触不洁之物,又喜吮手指,以 手抓取食物,或食用未洗尽的生冷瓜果,或饮用不洁之水,以 致食入虫卵,进入胃肠,形成蛔虫病。 ⑦饮食不节,过食生冷油腻,损伤脾胃,积湿成热或素体脾胃 虚弱,可为蛔虫滋生创造有利条件。 3
[辨证论治]
3.证治分类
(1)肠虫证
(2)蛔厥证 (3)虫瘕证
9
[辨证论治]
3.证治分类
⑴肠虫证:脐腹疼痛,乍作乍止;不思食或嗜异食; 大便不调,或泻或秘,或便下蛔虫; 面色多黄滞, 面部白斑,白睛蓝斑,唇内粟状白点,夜寐齘齿。 腹部扪及条索状物,时聚时散,形体消瘦,肚腹胀大, 青筋显露。 舌苔花剥,舌尖红赤,脉弦滑。 治法:驱蛔杀虫,调理脾胃。方药:使君子散加减。 常用使君子、芜荑、苦楝皮杀虫驱蛔,调理脾胃;
蛔虫病怎么治

蛔虫病怎么治
一、蛔虫病怎么治二、蛔虫病的临床表现三、蛔虫病的危害
蛔虫病怎么治1、蛔虫病怎么治
驱虫治疗,苯咪唑类药:阿苯达唑,剂量为400mg,一次顿服。
可于驱蛔虫后10d重复给药1次。
丙硫苯咪唑(亦称丙硫咪唑,扑尔虫):用法:成人400mg,一次顿服,转阴率100%。
12岁以下儿童用量减半,服法同成人,本品为高效广谱驱虫新药,能够与虫体微管蛋白结合,阻碍微管蛋白聚合;抑制虫体对葡萄糖的吸收,导致糖元耗竭;抑制延胡索酸还原酶系统,阻止三磷酸腺苷的产生,致使虫体无法生存和繁殖。
甲苯咪唑(亦称甲苯哒唑):用量:成人一日100~200mg,儿童一日2~3mg/kg,饭后一小时顿服。
副作用轻微,但妊娠早期,肝功能异常及肾功能减退者慎用,肝炎活动期忌用,本品为一广谱驱肠线虫药,能直接抑制线虫对葡萄糖的摄入,使线虫无法生存,具有抑制线虫胚胎和杀灭成虫作用。
2、什么是蛔虫病
蛔虫病(ascariasis)是由似蚓蛔线虫(简称蛔虫Ascaris lumbricoides)寄生于人体小肠或其他器官所引起的最常见寄生虫病,国内流行广泛,儿童发病为多。
临床表现依寄生或侵入部位,感染程度不同而有很大差异,仅限于肠道时称肠蛔虫病。
多数肠蛔虫病无自觉症状,儿童患者常有不同程度的消化道症状。
蛔虫进入胆管、胰腺,阑尾及肝脏等脏器,或蚴虫移行至肺部、眼,脑、甲状腺及脊髓等器官时,可导致相应的异位性病变,严重时可引起胆管炎、胰腺炎、阑尾炎,肠梗阻,肠穿孔及腹。
成人蛔虫病症状

成人蛔虫病症状
一、概述
说到蛔虫病,很多人都认为这种疾病只有儿童才会得,其实很多成人也会患这种疾病,这种疾病对于人体的伤害是非常大的。
蛔虫病是大家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听到的一种疾病,成人有蛔虫病是比较多件的,病症也是很明显的,会时常的有恶心想吐的情况出现的,尤其是吃饭之后,那么,成人蛔虫病的症状都有哪些呢?大家跟随专家一起去了解一下这方面的知识吧。
二、步骤/方法:
1、腹痛是蛔虫病最为常见的症状了,疼痛的部位常位于剑突下的中上腹,一般会呈阵发性剧烈绞痛,因而会使得患者坐卧不安,这种疼痛通常会持续数分钟或者是十余分钟后缓解,这是因为虫体退出或是进入了胆管,再或者是暂时安静不扭动而出现的,
2、黄疸也是蛔虫中的一个主要特点,这是因为虫体通常是圆滑活动,不会完全的堵塞胆道,因而在后期继发感染以及炎症后就会引起胆管梗阻,从而导致黄疸的发生,这种现象也是蛔虫病的一个重要特征。
3、蛔虫病在发病的早期患者的右上腹可能只会有轻微的固定压痛,随着病情的加重,腹部的疼痛感会越来越明显,而且皮肤巩膜上还会有轻度黄染,随着压痛范围的扩大,可能还会出现一些并发症。
三、注意事项:
专家给出的成人蛔虫病的一些常见症状表现,大家在日常生活中对于这种疾病一定要引起注意了,一旦发现自身出现了上述症状一定要尽早检查就医,以免错过了治疗的最佳时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3.常见并发症: • (1).胆道蛔虫病(biliary ascariasis) 肠道 内环境或宿主全身状况变化时,蛔虫受到 刺激可钻入胆道而引起胆道蛔虫病。 (2).蛔虫性肠梗阻(ascaris intestinal obstruction) 肠内蛔虫超过十条即可在小肠 内缠结成团而引起机械性肠梗阻。
处理要点:
• 本病分为驱虫治疗和并发症的处理,最基 本的是驱虫治疗 • 1.驱虫治疗 目前常选用下列驱虫药物治疗 。 • (1)阿苯达唑:是广谱、高效、低毒的苯咪 唑类抗虫药物之一 • ( 2)甲苯达唑:本品为广谱驱虫剂,对蛔虫 有较好疗效
• 2.并发症的处理 • (1)胆道蛔虫病:可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 以解痉、止痛、驱虫或纤维内镜取虫为主 。解痉止痛常用阿托品1mg,异丙嗪25~ 50mg,肌内注射;必要时可用哌替啶50mg ,肌内注射。 • (2)蛔虫性肠梗阻:按照一般肠梗阻治疗原 则处理,包括禁食、胃肠减压、解痉止痛 、静脉补液、纠正脱水与代谢性酸中毒。
蛔虫病
主讲内容
流行病学
传染源 传播途径 人群易感性 流行病学资料 临床表现 驱虫治疗 并发症治疗
诊断要点 处理要点
概述:
• 蛔虫病(ascariasis)是由似蚓蛔线虫(简称蛔 虫Ascaris lumbricoides)寄生于人体小肠或 其他器官所引起的最常见寄生虫病。国内 流行广泛,儿童发病为多。
病从口入
流行病学资料:
• 1.传染源:蛔虫病人 • 2.传播途径:生食未洗净的瓜果蔬菜 • 3.人群易感性:3~10岁的儿童
诊断要点:
• 1.流行病学资料;生食未洗净的蔬菜瓜果
• 2.临床表现:(1).幼虫期致病:可出现发热
、咳嗽、哮喘、血痰以及血中嗜酸性粒细 胞比例增高等临床症象。 • (2).成虫期致病:a.患者常有食欲不振、恶 心、呕吐、以及间歇性脐周疼痛等表现。b. 可出现荨麻疹、皮肤瘙痒、血管神经性水 肿,以及结膜炎等症状。c.突发性右上腹绞 痛,并向右肩、背部及下腹部放射。疼痛 呈间歇性加剧,伴有恶心、呕吐等
蛔虫病如何预防?
• 1.控制传染源 驱除人体肠道内的蛔虫是控 制传染源的重要措施 • 2.注意个人卫生 养成良好个人卫生习惯, 饭前便后洗手;不饮生水,不食不清洁的瓜 果;勤剪指甲;不随地大便等。对餐馆及饮食 店等,应定期进行卫生标准化检查,禁止 生水制作饮料等。 • 3.加强粪便管理 搞好环境卫生,对粪便进 行无害化处理,不用生粪便施肥,不放牧 猪等
实验室检查:
• 病原检查 大便直接涂片方法简单,蛔虫卵 检出率高,是目前诊断肠道蛔虫病的主要 方法
鉴别诊断:
• 蛔虫病鉴别:
• 1.胆道蛔虫症需与急性胆囊炎和急性胰腺炎相鉴 别。 • 2.蛔虫性肠梗阻时须与肠套叠等急腹症相鉴别。 自患者粪便中检查出虫卵,即可确诊。对粪便中 查不到虫卵,而临床表现疑似蛔虫病者,可用驱 虫治疗性诊断,根据患者排出虫体的形态进行鉴 别。疑为肺蛔症或蛔虫幼虫引起的过敏性肺炎的 患者,可检查痰中蛔蚴确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