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洪湖市市长夏锡璠日前晒工资

合集下载

总结牟其中

总结牟其中

总结牟其中作者:蔡恩泽来源:《智富时代·时代财富》 2016年第11期文_蔡恩泽编辑_曾文广9月27日,几乎已被人们遗忘的南德集团前董事长牟其中刑满出狱了。

评说当代民营企业界风云人物,牟其中这个人是一个绕不开的可圈可点的历史过客,他是那个秩序混乱又极具魅力的时代的符号之一。

2000年5月30日,新华社一则电讯石破天惊:南德经济集团总裁牟其中因诈骗罪被判处无期徒刑。

牟其中称得上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奇葩”人物,他那海阔天空的神侃、惊世骇俗的创意、天马行空的壮举,着实曾让人们敬仰过、礼赞过。

然而,早在他案发多年前,就曾有人预言过:牟其中早晚要出事。

一语成谶,不幸而言中,牟其中东窗事发,以花甲之龄在牢狱中度过16年,现已垂垂老矣。

并非说胜者为王,败者为寇,客观公正地总结牟其中,使后来的创业者、企业家哀之而鉴之,还是很有裨益的。

传奇人生从小商贩到倒卖飞机,从“大陆首富”到“首骗”,从北京被捕到武汉庭审,20年间,牟其中走过了一段极富传奇色彩的人生历程。

牟其中,生于1941年,四川万县人,据称其父曾是当地一位银行家。

1980年2月,牟其中借了300元钱在家乡成立了“江北信托服务部”,做点当时被称为“投机倒把”的生意,从重庆一家半停产状态的军工厂弄到一批座钟卖到上海,又为万县一家皮鞋厂在外地销出大量积压的皮鞋,赚了不少钱。

他从贸易中体会到:通过把生产、市场、金融、运输等条块分割的领域进行某种组合,可以释放出巨大的能量。

从1984年开始,牟其中弄到1000万元搞了6个工厂,结果经营失败,陷入了“三角债”。

牟其中经过反思,感到搞实业太苦太累,风险也大,于是又转回到搞贸易,玩“空手套白狼”的把戏。

倒卖飞机应是牟其中一生的一个亮点。

1988~1992年,牟其中利用苏联解体的机遇,从我驻原苏联商务参赞等老同志处获悉俄罗斯的贸易情报,他用了300多家工厂的积压产品,从俄罗斯换回4架图-154飞机给四川。

美国哈佛大学把牟其中这一轰天壮举列为哈佛教学案例。

放纵娇妻,金融高官入囹圄

放纵娇妻,金融高官入囹圄

放纵娇妻,金融高官入囹圄作者:丁一鹤来源:《党员文摘》2010年第12期2010年2月2日,秦城监狱第四会议室。

面对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前来宣判的法官,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原总经理唐若昕,颤抖着手签收了一审判决书后,突然大吼一声:“判我多少年我都认了,为什么判刘志宏11年?”说完扭头对律师说,“一定要让刘志宏上诉,哪怕减刑一年也要不遗余力。

请律师再努力一次!”刘志宏是唐若昕的再婚妻子。

身为名门之后的唐若昕,是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首任党委书记兼总经理。

他执掌巨额国资毫不动心,却为了满足妻子的虚荣心,不惜伸出了贪婪之手,不仅让自己深陷囹圄,也让妻子进了铁窗……天降红颜知己,老总发乎情止乎礼2000年秋季,担任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副总经理的唐若昕,在经过多方权衡之后,拍板将公司所有办公电脑的维护工作,外包给一家电脑公司。

该电脑公司负责此项工作的副总经理刘志宏,由此认识了唐若昕。

唐若昕出身名门,父亲是著名作家、文学理论家和鲁迅研究专家唐弢。

1978年,唐若昕从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毕业后,考上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学专业研究生,获得硕士学位后,到英国牛津大学做访问学者。

回国后,他步入政界,先后担任河北省邯郸市市长和河北省计委副主任等要职,官至正厅级。

1995年12月,唐若昕调任中国人民保险公司中保财产保险公司副总经理。

当然,刘志宏并不了解的是,在事业顺风顺水、职务步步高升之际,唐若昕的婚姻却亮起了红灯。

他的妻子出身艺术世家,是一名成绩卓著的导演、制片人。

可夫妻俩都忙于工作,聚少离多下感情日渐淡漠。

外表上看起来无限风光的唐若昕,感情上已经处在沙漠地带……刘志宏时年36岁,名校毕业的她品貌出色,但她心高气傲,一直没有遇到心仪的男人。

如今,认识了唐若昕这样一位出身名门的学者型高官,她的心不禁泛起涟漪……两人在工作往来中,渐渐萌生了好感。

但唐若昕生性谨慎,他虽然喜欢刘志宏,却没有越雷池一步,还主动帮刘志宏介绍对象。

但刘志宏谢绝了他的好意,称自己愿意一直等下去。

夫妻搭档卖官日挣13万

夫妻搭档卖官日挣13万

官员们买官的花费,只有少数人是动用家中积蓄,多数人是向他人借钱,或直接利用公款行贿。

记者统计发现,总共42名官员中,有13人利用公款行贿买官,占总人数的三成。

动用公款行贿者,8人是乡镇负责人,他们安排镇上的财政所给他们埋单,财政所全部照办,事后找发票冲账报销。

另外4人是县财政局局长这样的县级干部,他们也同样拥有财政大权,可以用公款为自己买官行为埋单。

据《法制晚报》巡视组查出山东巨野特大卖官案——时任巨野县党委书记刘贞坚,主政5年间收受42名当地官员财物114次共739万余元。

2014年12月,中组部通报的四起买官卖官案件中,刘贞坚案排第一个。

更恶劣的是,其中13名官员是利用公款买官,事后让财务人员找发票报销冲账。

刘贞坚也与其他贪官不同,逢事和老婆商量,多数贿款都是通过老婆间接收取的,于是坊间有了“要升官找大嫂”的传言。

在即将调离巨野县的2011年,刘贞坚共受贿473.9万元,平均每天1.3万元,可谓“日进万金”。

最终,山东省高级法院以受贿罪判处刘贞坚无期徒刑,部分公款买官者也被追究了刑事责任。

记者发现,几乎每笔受贿记录中,都有这样的语句:“刘贞坚……收受某某通过江某所送人民币××万元”。

判决书中的“江某”,正是刘贞坚的妻子江英娟,原任巨野县公安局副局长。

向刘贞坚买官的干部共42人。

在这些干部当中,有26名官员为乡镇街道领导,占到六成多。

这恰恰和江英娟有关。

作为公安局副局长的她经常接触乡镇一把手,她会在酒桌上暗示,充当了买卖双方之间的纽带。

判决书显示的情节,证实“要升官,找大嫂”的坊间传言不是空穴来风——巨野县官员们114次买官的钱,有96次是通过江英娟送出去的。

江英娟从来不以家人的名义将赃款存入银行,而是以现金的形式放在朋友或企业老板那里。

2007年开始,刘贞坚夫妇夫唱妇随,“生意”越做越红火,特别是在巨野的最后两年,每年都有几百万元“进账”。

刘贞坚收受贿赂有个所谓的原则——主要收党政干部的钱,尽量不收企业老板的钱。

2015广东公务员工资改革:四县试点公务员不升职可升级 工资可比局长高

2015广东公务员工资改革:四县试点公务员不升职可升级 工资可比局长高

2015广东公务员工资改革:四县试点公务员不升职可升级工资可比局长高2014年7月,云南红河州公务员考试中为“村官”设置的专场。

成为公务员是很多大学生的梦想,但基层公务员却一直在抱怨收入偏低。

(CFP/图)九江县是试点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的4个地方之一。

按照试点,一般科员要升到正科级待遇,需要工作27年。

虽然承认公务员基础工资偏低,但在各地进行过公务员薪酬调查的吴木銮也发现,用大数据调研的结果,公务员的支出并不低,“他们账面上的工资很难解释这个现象。

”对于江西九江县的一部分正科级公务员来说,他们没有想到,自己原本微薄的工资条,能在今年扬眉吐气起来,由于职级从主任科员升到副处级,“工资比正科级局长还高”。

这一切源自2013年7 月起,江西九江县低调试点的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

按照试点方案,“ 晋升副处级需任乡科级正职或主任科员满15年,级别达到十九级”,这些在正科岗位上蹉跎十多年的大龄公务员们正好符合条件,成为试点改革的首批受益者。

一个更极端的凸显幸运的例子,是县旅游局的一位公务员,刚好在退休这年享受到了涨工资的乐趣,搭上的“既是首班车也是末班车”。

据南方周末记者了解,除九江外,全国还有三个试点,其中包括广东佛山的南海区和甘肃陇南的礼县,另一个县则在东北。

早在2007年,湖北远安已经悄悄试点过三年,但关于这一制度的具体细则从未对外公布,本轮职务与职级并行试点也是低调进行。

直到2014年12月3 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七次会议审议了《关于县以下机关建立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的意见》,在全国推广这一改革的日子,骤然临近了。

打破天花板在九江县委工作的副科级干部周萍按照试点方案计算了一下自己的职级晋升时间,她最多还需要在副科级的职务上工作十年,级别达到二十级才能享受正科级待遇。

一条看得见的工资增长之路,呈现在她的面前,只要工作的时间够长,工资就能逐级上涨。

以前可不是这样的。

在通行的公务员工资体系中,职务决定职级,只有职务上升,职级才能得到相应的提升。

朱光里的妈妈

朱光里的妈妈

朱光里的妈妈13● 曹洪蔚朱光里的妈妈赵月娥走进儿子朱光里的房间,见儿子在床上趴着,睡得正香。

她轻手轻脚走过去,掀开覆在儿子身上的小被子,看到儿子粉嫩嫩的小屁股上泛起好几道血印子,渗出的血,一粒粒凝结在那里。

肯定是儿子上半夜疼得就没怎么睡觉,这会儿才睡得这么死,这么香。

这样想的时候,赵月娥心疼得泪一颗一颗往下掉,像滴漏的水龙头。

害怕哭出声,惊着儿子,她把两只手叠合着捂住嘴,脖子却一伸一缩地扭曲着,上半身,剧烈地抖动不止。

“儿子,对不起,是妈没控制住,下手太重了。

是妈不好,是妈对不起你。

好儿子,乖儿子,原谅妈妈,好吗?”她在心里一遍一遍地默念着,乞诉着。

昨晚,例行检查儿子的功课,在家庭作业上签字,她发现儿子朱光里这次的期中考试数学才考了62分,勉强及格。

翻查儿子的书包,在一个夹层里竟找到一部半新的手机,打开,手机页面是一款游戏。

赵月娥的头先是嗡地一声大了,接着就腾窜起熊熊的火苗。

啪,手机被摔碎。

赵月娥问:“说,手机啥时间买的?哪儿来的钱买的?”这时,朱光里小脸煞白,他被妈妈的震怒吓傻了。

他说:“过罢春节,买的,用,用的压岁钱。

”赵月娥正准备包饺子,转身,拿了擀面杖过来,把儿子朱光里按压在椅子上,对着儿子的屁股夯起来,一下一下,搥布一样。

朱光里是个执拗的孩子,趴在那儿,不哭喊,不求饶,好像挨打的是别人。

这更激起了赵月娥的怒火,蹭蹭的,压不住。

打孩子,打屁股,其他地方不兴打,赵月娥从小受到过这样的教育。

在这座城市里,她和儿子相依为命。

这间屋子,出来进去,只有他们娘俩,连个劝解的人都没有,又碰上个挨死打的主儿,赵月娥终是住了手。

就势,一屁股蹲坐到地板上,号啕起来。

两年前,离开朱屯镇,赵月娥带着儿子朱光里,定居在了距家60里外的汴梁城,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要让儿子在城里读最好的小学,接受最优质的教育。

就像人家说的,不能输在人生的起跑线上,不再重蹈父母悲催命运的覆辙,将来奔个好运程。

赵月娥原来是镇小学的代课教师,每天带领拖着鼻涕的孩子唱读“鹅鹅鹅,曲项向天歌”,从20岁教到30岁,也没弄到一个转正指标,活得蔫头耷脑的。

巴菲特接班人队列添新丁

巴菲特接班人队列添新丁

谁制造了“最短命市长”因三任市委书记腐败落马而出名的河南漯河,继续以腐败而扬名。

这回,出了个“最短命市长”吕清海。

从7月9日“全票当选”到被省纪委双规,他在市长位置只干了49天。

“廉洁行政、清白做人……”倘若重听吕清海的履新承诺,恐怕给他投票的人心中五味杂陈。

不过,咱们怨不得这些投票人。

如果知道选出的是个“最短命市长”,谁会投下这神圣一票?问题是,有谁能有这份先知先觉?想想这几年,出了多少“短命书记”、“短命市长”、“短命局长”?王昆山,出任河北保定市委书记仅54天就被双规;胡友建,当选湖南湘潭副市长仅1天就被双规;还有一个胡方瑜,当选贵州长顺县政协副主席仅一小时就被双规!这一个个不断刷新的“短命记录”,传递给公众的信息是多维的,甚至可能是相反的。

从吕清海到胡方瑜,这些人履新不久即被拿下,足以说明党和政府反腐决心之坚决。

无论是谁,不管何时,一旦违反党纪国法,都会受到应有惩处。

这,让人对于反腐败的未来充满信心。

不过,吕清海们的问题,往往经过多年的发酵、累积,他们在曾经迈过的一个个台阶前,不知经历多少关口:离任审计、民意测评、组织考察……为什么偏偏就查不出问题呢?这,又让人对于反腐败的现实充满担忧。

至少,在第一时间发现官员身上腐败问题的能力,恐怕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小病不察必成大病,小贪不治必成巨贪。

每个“短命官员”的身后,都站着一群失职的把关人。

他们该为选人用人失察承担怎样的责任,社会期待出台更具操作性的制度。

□孙巡2011年9月17日星期六责编:张鹏版式美编:秦茂群校对:郑建玲1-8一错再错的疯狂李阳说起李阳,相信很多人都不会陌生,他的疯狂英语曾经风靡全国,让无数中小学生为之倾倒,以其夸张表情为封面的各种图书和音像制品,更是铺天盖地地充斥大小书店和卖场。

据说,他每年要上700场英语课,20年来,听过他演讲的学生至少达到5000万。

他还打出了一句响当当的口号:“让3亿中国人讲一口流利的英语,让3亿外国人讲一口流利的汉语”,成功地通过煽动“民族情绪”推广了自己的品牌,可见李阳的商业天赋丝毫不亚于他的演讲口才。

“梅市长”的政商之变

“梅市长”的政商之变

“梅市长”的政商之变作者:来源:《齐鲁周刊》2015年第36期2014年以来,一波新的官员下海潮流开始出现。

从中央到地方,在这一年多的时间里,官员辞去公职下海从商的报道从未间断。

国家质检总局新闻发言人陈熙同出任360主管市场的副总裁,广州市萝岗区政府副区长王建新辞职从商,湖南益阳市政协副主席陈延武辞职从医,合肥前市委副秘书长、市委办公厅主任周大跃辞职下海……如今,这股潮流也来到了山东。

今年6月份,菏泽市副市长张毓华辞去公职,9月6日,官至正厅的济宁市市长梅永红辞去市长职务,加盟深圳华大基因。

官员下海潮流,最广为人知的一波始于上世纪九十年代,92派企业家因此诞生。

如今,二十多年过去了,下海的官员们已由当初孤单的个例,变成了一个庞大的不能被忽视的群体。

他们的出现折射着时代的变迁,展现了政商关系的新格局,而他们自身的命运也随着商海的风浪起伏跌宕。

(本专题12-23页)每次“潮”涌的背后,都是市场的力量得以强化的结果在中国,官员下海一直是一个相对敏感的话题。

因为,在人们看来,含混暧昧的政商关系使得下海后的官员仍握有不可小觑的“剩余权力”,他们依靠此前在官场中积累下的关系网和人脉资源等,一旦驰骋于商界后,仍可借助其剩余影响力在竞争中获取不正当利益,甚至沦为洗白贪腐所得的暗道。

应当说,十多年前,这种对“官员下海”可能引发负面效应的警示,时至今日仍不显过时。

但是,今天当我们再回头来看,当初的预警或许也被人为“放大”了。

一个明显的例证是,多年过去了,在我国查处的数以万计的贪腐案件中,有大量的在职或退任官员和企业家涉贪被查,但涉及下海官员的案例并不多见。

为何会出现这种与当初预想相偏离的情况呢?通过梳理案例,或可帮我们厘清其中原因。

首先,那些下海的官员,部分是自信在廉政和能力上较为出众的人,他们并非是在官场上混不下去了,而是怀着“换一种人生(活法)”的想法而主动投身于商海的挑战。

比如,2000年底辞职下海的福建省信息产业厅原厅长游宪生,他当时年仅46岁,又是当时福建省厅级干部中仅有的两名博士之一,能力和仕途均被外界看好。

【免费下载】债城鄂尔多斯政府向企业借15亿给公务员发工资

【免费下载】债城鄂尔多斯政府向企业借15亿给公务员发工资

债城鄂尔多斯:政府向企业借15亿给公务员发工资旧债难化,新债叠加,鄂尔多斯市正面临着严重的政府债务压力。

近期相关公司股票走势∙中国银行2.61-0.03-1.14%∙建设银行4.40-0.06-1.35%∙鄂尔多斯6.29-0.26-3.97%,《财经国家周刊》记者到该市进行调查,了解到在房地产业和煤炭业两大主力引擎熄火之后,该市经济增速由内蒙古自治区的榜首位置跌至垫底。

同时,一直潜伏着的“三角债”矛盾也凸显出来。

政府欠企业债,企业欠民间融资公司债,民间融资公司欠放贷老百姓的债,“三角债”的死结似乎有越缠越紧的状况。

在一些鄂尔多斯业内人士看来,只有政府将拖欠企业的债务还上,这个死结才有可能被渐次解开。

当地的经济形势让政府偿债变得不轻松。

非但旧债难化,且更添新债。

据知情者透露,自2012年冬开始,当地有的区政府需要靠向大企业伸手借钱才能给公务员发工资。

目前,民间对鄂尔多斯市地方债总量的估算有多个版本,外界高的估计为3000亿乃至4000亿元。

而一位接近鄂尔多斯市政府的人士告诉《财经国家周刊》记者:“2400亿元,这是最标准的数字。

”同时受访的一些鄂尔多斯业内人士也将政府的债务总规模,界定在2000多亿元。

数据显示,2012年,鄂尔多斯市财政收入为375亿元。

如果上述估算的债务规模接近真实,政府的偿债压力之大便不难想象。

据记者了解,在这些政府债务中,企业欠款占据较大比例,包括工程欠款、各种保证金欠款以及向企业的借款等等。

现在,鄂尔多斯市房地产业尚无回暖迹象。

作为经济支柱、财税之源的煤炭行业亦陷入大幅停产境况(参见《财经国家周刊》2013年第13期报道《鄂尔多斯:失灵的煤计划》),鄂尔多斯市政府该拿什么偿债? 政府四处举债 杨亮(化名)是鄂尔多斯市东胜区一家房地产企业的负责人。

在其手上4个房地产项目全部处于停工的当下,无事可做的他干脆选择在家带孩子。

“政府欠我的有1000多万元。

我这是少的,欠1亿、2亿元的都有,甚至还有欠10个亿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