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限空间作业常见有毒气体浓度判定限值
有限空间作业检测标准

有限空间有毒、有害气体检测标准1、有限空间的作业场所空气中的含氧量应为19."5%~21%,若空气中含氧量低于19."5%,应采取通风措施。
2、有限空间空气中可燃气体浓度:氢气小于0."4%、柴油小于0."2%。
3、有限空间粉尘浓度小于20g/m³。
4、有限空间硫化氢最高容许浓度10mg/m³。
5、一氧化碳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20mg/ m³、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30mg/ m³。
6、二氧化碳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9000mg/ m³、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18000mg/ m³。
7、氨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20mg/ m³、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30mg/m³。
8、氯最高容许浓度1mg/ m³。
9、"氰化氢(按CN计)最高容许浓度1mg/ m³。
10、"氰化物(按CN计)最高容许浓度1mg/ m³。
11、"溴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0."6mg/ m³、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2mg/m³。
12、"溴化氢最高容许浓度10mg/ m³。
13、"液化石油气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1000mg/ m³、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1500mg/m³。
14、"一氧化氮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15mg/ m³。
15、"乙醚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300mg/ m³、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500mg/m³。
16、"乙醛最高容许浓度45mg/ m³。
17、"苯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6mg/ m³、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10mg/m³。
18、"二氧化氮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5mg/ m³、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10mg/m³。
03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指导手册(应急管理部编印)

1.1 有限空间定义和分类....................................................................................................................................1 1.1.1 有限空间的定义和特点........................................................................................................................ 1 1.1.2 有限空间的分类.................................................................................................................................... 2
关于有限空间的各项问题答复

关于有限空间的各项问题答复近日,对关于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监管有关问题进行答复:明确市场监管部门对特种设备有限空间安全监管缺乏法律法规依据,不具有对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等特种设备领域有限空间作业安全实施监管的职责。
那么今后此类特种设备领域作业发生的事故,是否意味着都是应急部门处理关于有限空间的各项问题答复汇总1、不进入有限空间内部作业,只是站在有限空间的上方,请问是否需要办理作业许可证?咨询:我司已将雨污水井,隔油池,沉淀池均为地下有限空间辨识为有限空间,纳入有限空间管理。
目前我司需要对上述有限空间进行捞污作业,工作内容为清理漂浮垃圾,作业时人员站在池井上方,不进入有限空间内部,请问是否属于有限空间作业?是否需要办理有限空间作业许可证?咨询时间:2021-11-29回复:感谢您的留言。
因为有限空间内部存在的有毒有害和易燃易爆气体具有扩散性,目前已经发生多起未进入有限空间内部、在有限空间周边作业仍然出现中毒导致人员伤亡的事故。
因此,当分析有限空间存在有毒有害和易燃易爆气体时,不论是否进入有限空间,在周边进行作业时,都属于有限空间作业,应执行审批制度,办理审批手续。
回复单位: 安全执法和工贸监管局回复时间: 2021-12-062、咨询:地下消防水池,人不会进入;地下化粪池,在地面下1米,人也不会进入;3m³空气储罐,有人孔,但里面是空气,而且人也不会进入;像这样的属于有限空间吗咨询时间: 2021-12-09回复:感谢您的留言。
工贸企业应依据《工贸企业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与监督暂行规定》(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令第59号)第二条第二款规定并结合现场实际情况来判断。
一般情况下,化粪池存在有毒有害和易燃易爆物质,且需要开展清理和检维修作业,应纳入有限空间进行管理。
消防水池和空气储罐,如果企业确认在作业过程中,该空间不存在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物质积聚或者氧含量不足的情况,则可以不纳入有限空间进行管理。
回复单位: 安全执法和工贸监管局回复时间: 2021-12-163、咨询:你好,咨询一个问题,在工作中,经常遇到各类检查,关于受限空间的定义,存在疑问。
1有限空间作业主要安全风险及安全风险辨识

有限空间作业主要安全风险及安全风险辨识一、有限空间作业主要安全风险类别有限空间作业存在的主要安全风险包括中毒、缺氧窒息、燃爆以及淹溺、高处坠落、触电、物体打击、机械伤害、灼烫、坍塌、掩埋、高温高湿等。
在某些环境下,上述风险可能共存,并具有隐蔽性和突发性。
(一)中毒有限空间内存在或积聚有毒气体,作业人员吸入后会引起化学性中毒,甚至死亡。
有限空间中有毒气体可能的来源包括:有限空间内存储的有毒物质的挥发,有机物分解产生的有毒气体,进行焊接、涂装等作业时产生的有毒气体,相连或相近设备、管道中有毒物质的泄漏等。
有毒气体主要通过呼吸道进入人体,再经血液循环,对人体的呼吸、神经、血液等系统及肝脏、肺、肾脏等脏器造成严重损伤。
引发有限空间作业中毒风险的典型物质有:硫化氢、一氧化碳、苯和苯系物、氰化氢、磷化氢等。
1.硫化氢(H2S)硫化氢是一种无色、剧毒气体,比空气重,易积聚在低洼处。
硫化氢易燃,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气体,遇明火、高热等点火源将引发燃烧爆炸。
硫化氢易存在于污水管道、污水池、炼油池、纸浆池、发酵池、酱腌菜池、化粪池等富含有机物并易于发酵的场所。
低浓度的硫化氢有明显的臭鸡蛋气味,可被人敏感地发觉;浓度增高时,人会产生嗅觉疲劳或嗅神经麻痹而不能觉察硫化氢的存在;当浓度超过 1000mg/m3时,数秒内即可致人闪电型死亡。
2.一氧化碳(CO)一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比重与空气相当。
一氧化碳与血红蛋白的亲和力比氧与血红蛋白的亲和力高200~300倍,因此一氧化碳极易与血红蛋白结合,形成碳氧血红蛋白,使血红蛋白丧失携氧的能力和作用,造成组织窒息,甚至导致人员死亡。
一氧化碳易燃,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气体,遇明火、高热等点火源将引发燃烧爆炸。
含碳燃料的不完全燃烧和焊接作业是一氧化碳的主要来源。
3.苯和苯系物【苯(C6H6)、甲苯(C7H8)、二甲苯(C8H10)】苯、甲苯、二甲苯都是无色透明、有芬芳气味、易挥发的有机溶剂;易燃,其蒸气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有限空间气体检测制度

有限空间气体检测制度一、总则进行有限空间作业前,施工单位应严格执行“先检测、后作业”的原则,未经检测合格,严禁作业人员进入有限空间。
二、检验程序(一)实施检测时,检测人员应处于安全环境,检测时要做好检测记录,包括检测时间、地点、气体种类和检测浓度等。
(二)在取样分析要有代表性、全面性。
有限空间容积较大时,要对上、中、下各部位分别取样分析。
应保证有限空间内部任何部位的可燃气含量不超过该介质与空气混合物的爆炸下限的10%(体积)。
有毒有害物质含量不超过国家规定的部门空气中有害物质最高容许浓度指标。
氧气浓度在19.5%—23.5%(体积)之间,容器内温度宜在常温左右。
作业期间应每隔2小时取样复查一次(特殊情况下,根据实际确定检测频率),如有一项不合格时,应立即停止作业。
(三)检测指标包括氧浓度值、易燃易爆物质(可燃性气体、爆炸性粉尘)浓度值、有毒气体浓度值等。
最低限度应检测下列三项:氧浓度(应在19.5-23.5%范围内),易燃/可燃气体浓度(应< 最低爆炸极限的10%),一氧化碳浓度(应<20mg/m3 )。
(四)有限空间内盛装或者残留的物料对作业存在危害时,作业人员应当在作业前对物料进行清洗、清空或者置换。
经检测,有限空间的危险有害因素符合《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一部分化学有害因素》(GBZ2.1)的要求后,方可进入有限空间作业。
(五)在作业环境条件可能发生变化时,应对作业场所中危害因素进行持续或定时检测。
(六)实施检测时,检测人员应处于安全环境,检测时要做好检测记录,包括检测时间、地点、气体种类和检测浓度等。
(七)连续检测作业2天后,作业环境条件无变化时,可以不用检测。
三、通风(一)生产经营单位实施有限空间作业前和作业过程中,可采取强制性持续通风措施降低危险,保持空气流通;(二)严禁用纯氧进行通风换气。
有限空间一氧化碳浓度标准(一)

有限空间一氧化碳浓度标准(一)有限空间一氧化碳浓度标准介绍•一氧化碳(CO)是一种无色、无臭的有毒气体,对人体健康危害极大。
•有限空间是指具有封闭或半封闭性质的工作场所,例如潜水艇、储罐、锅炉房等。
•为了保护工作人员的安全健康,有必要制定一定的一氧化碳浓度标准。
国际通用标准•欧盟标准:一氧化碳浓度不得高于30ppm(每百万分之30)。
•美国标准:一氧化碳浓度不得高于50ppm。
•日本标准:一氧化碳浓度不得高于35ppm。
中国标准•《职业暴露限值》规定:8小时接触限值不得超过35ppm,短时间(15分钟)接触限值不得超过200ppm。
•《有限空间作业安全规程》规定:一氧化碳浓度不得超过200ppm。
一氧化碳危害及控制措施•一氧化碳与血红蛋白结合,阻止氧气进入血液,导致组织缺氧。
•长时间高浓度接触可引发中毒甚至死亡。
•控制措施包括:加强通风换气、佩戴防护面具、提高设备安全性等。
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注意事项•对于有限空间的作业,必须充分了解一氧化碳的危害性,并严格遵守相关安全规程。
•进入有限空间前,必须进行空气检测,确保一氧化碳浓度在安全范围内。
•注意通风换气,保持空气流通,减少一氧化碳积聚。
•配备合适的个人防护装备,如防护面具、化学防护服等。
•严禁单独作业,必须有专门的监护人员在外部提供支持和监控。
结语•有限空间一氧化碳浓度标准对于维护工作人员的安全至关重要。
•工作现场的一氧化碳浓度应遵循国际和中国的标准。
•在有限空间作业中,必须加强安全意识,严格按照安全规程执行,确保作业人员的生命安全。
1.受限空间作业管理制度

受限空间作业管理制度1目的规范进入受限空间作业的安全管理,管控和降低进入受限空间作业风险,防止事故发生,保证员工生命和财产安全。
2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范围内所属各单位及承包商进入或探入受限空间的作业管理。
3术语与定义3.1受限空间:进出口受限,通风不良,可能存在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物质或缺氧,对进入人员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构成威胁的封闭、半封闭设施及场所,如反应器、塔、釜、槽、罐、炉膛、锅筒、管道以及地下室、窨井、坑(池)、下水道或其他封闭、半封闭场所。
如果受限空间存在下列四个条件中的任何一个,进入前必须得到受限空间安全作业票:存在或有潜在的有害气体;存在有可能使进入者失去知觉或受伤的物料;受限空间的内部结构可能将进入者陷入或滑入更狭窄的空间;存在任何其他已识别的严重安全或健康危害。
如果上述条件均不存在,那么该空间就可视为一个例外,该例外应由属地主管确认。
3.2受限空间作业:指作业人员进入或探入受限空间实施的作业活动。
3.3缺氧环境:空气中氧含量(体积百分比)低于19.5%。
3.4富氧环境:空气中氧含量(体积百分比)高于23.5%。
3.5隔离:通过封闭、切断、阻断等措施,完全阻止有害物质和能源(水、电、气)进入受限空间。
4 职责4.1健康安全环保部4.1.1是受限空间作业归口管理部门,负责本标准的编制、修订、运行监督及优化改进;组织评估作业基本安全管理条件;4.1.2对受限空间作业进行安全监督检查并考核;4.1.3组织开展受限空间识别,建立公司受限空间清单;4.1.4组织对受限空间作业审批人、监护人、作业人、救援人员和承包商人员的受限空间作业安全培训。
4.2作业单位4.2.1参与作业前的风险识别与评价。
4.2.2编制受限空间作业方案并进行初步审核。
4.2.3安排符合要求的作业人员,并接受受限空间作业安全知识培训和作业过程监督。
4.2.4配备符合安全要求的施工用工器具。
4.3属地子/分公司(厂)、部门4.3.1负责进入受限空间安全作业票的申请,办理《作业票》,负责组织作业前的风险识别与评价。
有限空间作业有毒有害气体浓度标准

有限空间作业中有毒有害气体浓度标准通常依赖于国家、地区和行业的法规、标准和指南。
以下是一些通用的参考标准,但请注意,具体的标准可能因地点和情况而异:
1. 美国标准:美国职业安全与健康管理局(OSHA)制定了有限空间作业的相关标准,如29 CFR 1910.146。
这个标准规定了有害气体的浓度限制以及必须采取的控制措施。
2. 欧洲标准:欧洲有限空间作业的标准可以参考欧洲标准EN 13306,其中包括了有毒有害气体的浓度限制和必要的安全措施。
3. 国际标准:国际劳工组织(ILO)也发布了与有限空间有关的指南和标准,这些标准通常会提供有害气体的浓度限制和安全操作建议。
4. 行业标准:不同行业可能有自己的特定标准和指南,这些标准通常会更加详细地规定了有毒有害气体的浓度限制和控制措施。
要确保有限空间作业的安全,应该首先查阅适用的法规和标准,然后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风险评估,并采取必要的控制措施,以确保工作人员不受有毒有害气体的危害。
此外,有必要进行定期的气体监测和检查,以确保气体浓度在安全范围内,并且必须提供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和应急响应计划。
安全是有限空间作业的首要任务,应该严格遵守相关标准和法规以保障工作人员的健康和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