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铸造工艺图与设计实例
铸造工艺方案及工艺图示例

方案Ⅱ 从基准面D分型,铸件绝大部分位于下箱。此时,凸台A不妨碍起模,但凸台E和槽C妨碍起模,也需用活块或型芯来克服。其缺点是轴孔难以直接铸出。若铸出轴孔,因无法制出型芯头,必须加大型芯与型壁的间隙,使飞翅的清理工作量加大。
方案Ⅲ 从B面分型,即铸件全部置于下箱。其优点是铸件不会产生错型缺陷。同时,铸件最薄处在铸型下部,金属液易于填充。缺点是凸台E、A和槽C都需采用活块或型芯,而内腔型芯上大下小、稳定性差;若铸出轴孔,则其缺点与方案Ⅱ同。
1
上
2
下
3
由于轴孔直径较小、勿需铸出,而手工造型便于进行挖砂和活块造型,此时依靠方案Ⅱ分型较为经济合理。
4
但在不同生产批量下,具体方案可选择如下:
5
单件、小批生产
上
下
但在不同生产批量下,具体方案可选择如下:
(2)大批量生产
机器造型难以使用活块,故应采用型芯制出轴孔内凸台。 采用方案Ⅲ从110㎜凹槽底面分型,以降低模板制造费用。 方型芯的宽度大于底板,以便使上箱压住该型芯,防止浇注时上浮。若轴孔需要铸出,采用组合型芯即可实现。
分型面确定之后,便可依据有关资料绘制铸造工艺图。图2—42为采用分型方案Ⅰ时的铸造工艺图。由于本书省略了其它视图,故组装而成的型腔大型芯的细节图中未能示出。
铸造工艺设计实例4
图示是支承轮铸造工艺图。材料HT200,铸件质量约19 kg,轮廓尺寸φ300 mm×100 mm,生产批量为单件。 从图纸上可以看出,该铸件外形结构为旋转体,辐板下有三根加强肋并与φ40孔形成六等分均布,外形较为简单。主要壁厚为35 mm。虽然轮缘略厚些,但主要热节处是轮毂。另外轮毂部位φ40的孔加工精度高,轮毂孔需下一个型芯。该铸件应注意防止轮毂部位产生缩孔和气孔。
第五章 铸造工艺图与设计实例

因此,决定用此法进行生产。
(6)冒口计算
条件:单个铸件质量为22kg,每箱4件,每箱放置4个 冒口。ZG230-450的体收缩率为3%,密度7.8g/cm3,主 、侧法兰根部热节圆直径T=36mm。 计算铸件从浇注到凝固以后需要补缩的钢液的体积。 把此体积视为球形,求出其直径 d0。
3 22 10 d0 3 0.03 cm 3 164cm 5.5cm 55mm 7.8
23.样板(专门绘制样板图时,应在检验位置注明样板标记)
用蓝色线 画出样板 轮廓及木 材剖面纹 理,写出 “样板” 字样。 用红色线 描出工艺 夹头的轮 廓,写出 “工艺夹 头”字样。
用细实线 画出样板 轮廓及木 材剖面纹 理,写出 “样板” 字样。 24.反变形量 用双点画 线画出工 艺夹头轮 廓,写出 “工艺夹 头”字样。
补缩肋方式
第一种补缩肋方式:如图5 - 4,补缩肋设在侧法兰和 内部热节之间。由于在清整时要割去这两条肋,故仍 然有较大的切割工作量,影响外观。
第二种补缩肋方式: 如图5 - 5, 增加4mm×30mm的两条扁肋。 内部左右增加10mm厚度的月 牙形补贴两条,不影响使用, 对铸件强度、刚度有利,因此, 割去。这样,既保证了外观, 又节约了钢液,还减少了切割 工作量。
6
冒口直径D:D d0 T 55 36 mm 91mm,取95mm。
冒口高度按经验取: H=1.7D;H=1.7×95mm=161.5mm,取160mm。
冒口全部放在上箱内,
用Φ18mm大气压力砂芯,砂芯插入冒口深度为50mm。 补贴厚度:1.2 T=1.2×36mm=42mm,(按经验取)。 补贴高度:0.4H=0.4×160mm=64mm,(按冒口高 度的0.4倍计算取65mm。 按第二种补缩肋方式增设两条补缩肋,其大小根据 热节圆滚圆法确定。 内腔过小,阀座处装配不便,所以,补缩肋未全部 加在内部,向阀体外部移出4mm。 经过生产验证,每箱金属总质量为143kg,浇冒口 质量为55kg。
铸造工艺图及设计实例

铸件图( 毛坯图) 铸件图( 毛坯图)
铸件图的画法及尺寸标注: 铸件图的画法及尺寸标注: 细实线画出分型面在铸件上的痕迹, 画出分型面在铸件上的痕迹 (7)用细实线画出分型面在铸件上的痕迹, 并注明“ ”“下 字样, 以说明浇注位置。 并注明 “ 上 ”“ 下 ” 字样 , 以说明浇注位置 。 浇冒口残余的表示方法为 的表示方法为, (8)浇冒口残余的表示方法为,用细双点划 线画出内浇道、 冒口根的位置和形状, 线画出内浇道 、 冒口根的位置和形状 , 再用 引出线引出加以文字说明, 引出线引出加以文字说明 , 如 “ 内浇道残余 不应大于x毫米” 不应大于x毫米”等。 铸件上特殊部位允许,并加以文字说明。 图形上相应部位示清,并加以文字说明。
铸件图( 毛坯图) 铸件图( 毛坯图)
铸件图的画法及尺寸标注: 铸件图的画法及尺寸标注: 尺寸标注方法。 (6)尺寸标注方法。生产中有两种尺寸标注 第一种方法是以零件尺寸为基础, 法:第一种方法是以零件尺寸为基础,即标注 零件尺寸, 加工余量( 拔模斜度的尺寸界限) 零件尺寸 , 加工余量 ( 拔模斜度的尺寸界限 ) 等则在零件尺寸线上向外标注( 如图例所示) 等则在零件尺寸线上向外标注 ( 如图例所示 ) 。 第二种方法是以铸件尺寸为基础, 第二种方法是以铸件尺寸为基础 , 即标注铸 件尺寸, 件尺寸 , 加工余量等则由铸件外廓尺寸线向 内标注尺寸。 内标注尺寸 。 这种方法在个别大量生产工厂 应用, 而大多数工厂应用前种方法。 应用 , 而大多数工厂应用前种方法 。 无论种 方法,不铸孔和沟槽等均不标注尺寸。 方法,不铸孔和沟槽等均不标注尺寸。
铸件图( 毛坯图) 铸件图( 毛坯图)
铸件图的用途: 铸件图的用途: (1)是铸件验收的依据。 )是铸件验收的依据。 (2)是冷加工车间进行铸件加工工装设计的 ) 重要依据
铸造工艺图及设计实例33页PPT

45、不 容忽视 的。— —爱献 生
41、学问是异常珍贵的东西,从任何源泉吸 收都不可耻。——阿卜·日·法拉兹
42、只有在人群中间,才能认识自 己。——德国
43、重复别人所说的话,只需要教育; 而要挑战别人所说的话,则需要头脑。—— 玛丽·佩蒂博恩·普尔
铸造工艺图及设计实例
36、如果我们国家的法律中只有某种 神灵, 而不是 殚精竭 虑将神 灵揉进 宪法, 总体上 来说, 法律就 会更好 。—— 马克·吐 温 37、纲纪废弃之日,便是暴政兴起之 时。— —威·皮 物特
38、若是没有公众舆论的支持,法律 是丝毫 没有力 量的。 ——菲 力普斯 39、一个判例造出另一个判例,它们 迅速累 聚,进 而变成 法律。 ——朱 尼厄斯
第五章铸造工艺图与设计实例

用蓝色线 表示,圆 钢冷铁涂 淡蓝色, 成型冷铁 打叉。
18.拉肋、收
用细实线 表示,注 明各部尺 寸并写出 “拉肋” 或“收缩 肋”字样。
19.
用细实线 表示,圆 钢冷铁涂 淡黑色, 成型冷锣 打叉。
20.浇注系统
用红色线或红色双线表示, 用细实线或细实双线表示并
并注明各部尺寸。
注明各部尺寸。
补贴 用红色线 表示并注 明各部尺 寸。
9.冒口切割
用虚线表 示,注明 切割余量 数值。
10.
用细实线 表示并注 明各部尺 寸。
11. 出气孔
用红色线表示,注明各部 用细实线表示,注明各部
尺寸。
尺寸。
11.砂芯编号、边界符号及芯头边界
芯头边界用细实线表示、砂芯编 芯头边界用蓝色线表示、砂芯编 号用阿拉伯数字1#、2#等标注。边 号用阿拉伯数字1#、2#等标注。边 界符号一般只在芯头及砂芯交界 界符号一般只在芯头及砂芯交界 处用与砂芯编号相同的小号数字 处用与砂芯编号相同的小号数字 表示。铁芯须写出“铁芯”字样。 表示。铁芯须写出“铁芯”字样。
附近注明加工余量数值。
示零件形状,并注明加工余量数
b.在工艺说明中写出上、侧、 值。
下字样,注明加工余量数值。b.粗实线表示零件轮廓,在工艺说明特Fra bibliotek要求的加工余量可将
中写出上、侧、下字样,注明加
数
工
值标在加工符号附近。
余量数值。(凡带斜度的加工余
量
应注明斜度)。
用红色 线打叉
6.不铸出的孔和槽
不铸出的 孔和槽在 铸件图中 不画出
⑩模样的分型负数,分模面及活块形状,反变形量 的大小和位置、形状及非加工壁厚的负余量,工 艺补正量的加设位置和尺寸等。
铸造工艺方案及工艺图示例(PPT37页)

但在不同生产批量下,具体方案可选择如下: (1)单件、小批生产
由于轴孔直径较小、
勿需铸出,而手工造
型便于进行挖砂和活
块造型,此时依靠方
下
案Ⅱ分型较为经济合
上
理。
12
但在不同生产批量下,具体方案可选择如下:
(2)大批量生产
机器造型难以使用活 块,故应采用型芯制 出轴孔内凸台。
采用方案Ⅲ从110㎜凹 槽底面分型,以降低 模板制造费用。
2
3
上 下
收缩率 1%
Φ150 Φ70
全部 M15×4均布
110
Φ50
Φ100
4
Φ80
收缩率1%
Φ50
Φ200
25 8
120
其余
Φ15×4均布
下 上
5
工艺设计实例2
材料:HT200
②
收缩率:1.0 %
③
下
上
①
6
一、 铸造工艺方案示例
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分析: ① 分型面和分模面; ② 浇注位置、浇冒口的位置、形状、尺寸 和数量; ③ 工艺参数; ④ 型芯的形状、位置和数目,型芯头的定 位方式和安装方式; ⑤冷铁的形状、位置、尺寸和数量; ⑥ 其他。
留待钻削加工成形。
从对轴座结 构的总体分析来 看,该件适于采 用水平位置的造 型、浇注方案, 此时Φ40 mm内孔 处只要加大加工 余量仍可保证该 处的质量。
14
(1)单件小批生产工艺方案
方案(1)所示采用两个分型面、三箱造型,浇注 位置为底板朝下。这样做可使底 板上的长方形凹槽 用下型的砂垛形成。
属液易于填充。缺点是凸台E、A和槽C都需采用活块或型
芯,而内腔型芯上大下小、稳定性差;若铸出轴孔,则
铸造工艺学课程设计案例

铸造工艺学课程设计题目:分工:学院:专业:班级:学号:姓名:前言铸造工艺学课程是培养学生熟悉对零件及产品工艺设计的基本内容、原则、方法和步骤以及掌握铸造工艺和工装设计的基本技能的一门主要专业课。
课程设计则是铸造工艺学课程的实践性教学环节,同时也是我们铸造专业迎来的第一次全面的自主进行工艺和工装设计能力的训练。
在这个为期两周的过程里,我们有过紧张,有过茫然,有过喜悦,从中感受到了学习的艰辛,也收获到了学有所获的喜悦,回顾一下,我觉得进行铸造工艺学课程设计的目的有如下几点:通过课程设计实践,树立正确的设计思想,增强创新意识,培养综合运用铸造工艺学课程和其他先修课程的的理论与实际知识去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通过制定和合理选择工艺方案,正确计算零件结构的工作能力,确定尺寸,掌握了浇冒口的作用及其原理,具有正确设计浇冒口系统的初步能力;掌握铸造工艺和工装设计的基本技能。
熟悉型砂必须具备的性能要求,原材料的基本规格及作用,并初步具备分析和解决型砂有关问题的能力。
熟悉涂料的作用、基本组成及质量的控制;了解提高铸件表面质量和尺寸精度的途径。
了解合金在铸造过程中容易产生的铸造缺陷以及采取相关的防止途径,并初步具备分析、解决这类缺陷的基本解决途径学习进行设计基础技能的训练,例如:计算、绘图、查阅设计资料和手册等。
目录第一章零件铸造工艺分析 (4)1.1零件基本信息 (4)1.2材料成分要求 (4)1.3铸造工艺参数的确定 (4)1.3.1铸造尺寸公差和重量公差 (5)1.3.2机械加工余量 (5)1.3.3铸造收缩率 (5)1.3.4拔模斜度 (5)1.4其他工艺参数的确定 (5)1.4.1工艺补正量 (5)1.4.2分型负数 (5)1.4.3非加工壁厚的负余量 (5)1.4.4反变形量 (5)1.4.5分芯负数 (6)第二章铸造三维实体造型 (6)2.1上冠件图纸技术要求 (6)2.2上冠件结构工艺分析 (6)2.3基于UG零件的三维造型 (6)2.3.1软件简介 (6)2.3.2零件的三维造型图 (6)第三章铸造工艺方案设计 (7)3.1工艺方案的确定 (7)3.1.1铸造方法 (7)3.1.2型(芯)砂配比 (8)3.1.3混砂工艺 (8)3.1.4铸造用涂料、分型剂及修补材料 (8)3.2铸造熔炼 (8)3.2.1熔炼设备 (9)3.2.2熔炼工艺 (9)3.3分型面的选择 (9)3.4砂箱大小及砂箱中铸件数目的确定 (10)3.5砂芯设计及排气 (11)3.5.1芯头的基本尺寸 (11)3.5.2芯撑、芯骨的设计 (12)3.5.3砂芯的排气 (12)第四章浇冒系统的设计及计算 (12)4.1浇注系统的类型及选择 (12)4.2浇注位置的选择 (12)4.3浇注系统各部分尺寸的计算 (13)4.3.1合金铸造性能分析 (13)4.3.2铁液在型内的上升速度 (13)4.3.3浇注系统截面尺寸设计 (14)4.4冒口设计计算 (14)4.4.1铸件工艺出品率 (14)4.4.2出气孔 (15)4.4.3冒口的作用及位置确定 (15)4.5冷铁设计及尺寸计算 (15)4.5.1冷铁的选用及作用 (15)4.5.2冷铁的尺寸及放置位置的选择 (15)总结 (17)参考文献 (18)附图第一章零件铸造工艺分析1.1零件基本信息零件名称:上冠铸件。
铸造工艺图实例

铸造工艺图实例
分型面的选取至关重要
衬套的零件图、铸造工艺图、铸件图内腔设计少用芯,安芯排气与清理,事先考虑想仔细
改进前→改进后
结构应使工艺简化
思考题:
为防止铸件缺陷产生,试修改图示铸钢机架的
结构。
(孔的尺寸、形状不能变)
便于起模实例
凸肋设计避活块
焊缝的布置
焊缝分散布置的设计焊缝对称布置的设计
焊缝避开最大应力集中位置的设计焊缝远离机械加工表面的的设计
焊缝位置便于手弧焊的设计便于自动焊的设计
便于点焊及缝隙焊的设计
铣削零件结构工艺性
减少走刀次数
加工面在同一高度上
改进前改进后
键槽同
向,减少
二次装夹
定位
问题:材料为碳素钢的圆柱销轴如图所示,试将Φ35、Φ55圆柱面及键槽的最终加工方法及设备?
Φ35圆柱面:磨
削,磨床;
Φ55圆柱面:车
削,车床;
键槽:铣削,铣
床
减少换刀次数和内孔沟槽的加工
改进前:加
工退刀槽、
过渡圆弧、
锥面和键槽
时需要多把
刀具,并增
加了换刀和
对刀次数。
改进后:即
可减少刀具
的种类,又
可节省换刀
和对刀等的
辅助时间。
同类结构参数尽量统一留有足够的退刀槽、空刀槽和越程槽
避免砂轮与工件相碰
磨孔的越程槽
为了避免刀具或砂轮与工
件的某个部分相碰,有时
要留出退刀槽、空刀槽和
越程槽等。
尽量减少加工余量
减少加工面积
即可减少加工面积,又能保证装配时零件间很好地接合。
减少加工面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补缩肋方式
第一种补缩肋方式:如图5 - 4,补缩肋设在侧法兰和 内部热节之间。由于在清整时要割去这两条肋,故仍 然有较大的切割工作量,影响外观。
第二种补缩肋方式: 如图5 - 5, 增加4mm×30mm的两条扁肋。 内部左右增加10mm厚度的月 牙形补贴两条,不影响使用, 对铸件强度、刚度有利,因此, 割去。这样,既保证了外观, 又节约了钢液,还减少了切割 工作量。
6
冒口直径D:D d0 T 55 36 mm 91mm,取95mm。
冒口高度按经验取: H=1.7D;H=1.7×95mm=161.5mm,取160mm。
冒口全部放在上箱内,
用Φ18mm大气压力砂芯,砂芯插入冒口深度为50mm。 补贴厚度:1.2 T=1.2×36mm=42mm,(按经验取)。 补贴高度:0.4H=0.4×160mm=64mm,(按冒口高 度的0.4倍计算取65mm。 按第二种补缩肋方式增设两条补缩肋,其大小根据 热节圆滚圆法确定。 内腔过小,阀座处装配不便,所以,补缩肋未全部 加在内部,向阀体外部移出4mm。 经过生产验证,每箱金属总质量为143kg,浇冒口 质量为55kg。
用红虚线 表示,注 明切割余 量数值。
9.冒口切割余量 用虚线表 示,注明 切割余量 数值。
10.补贴 用红色线 表示并注 明各部尺 寸。 用细实线 表示并注 明各部尺 寸。
11. 出气孔 用红色线表示,注明各部 用细实线表示,注明各部 尺寸。 尺寸。
11.砂芯编号、边界符号及芯头边界
芯头边界用细实线表示、砂芯编 号用阿拉伯数字1#、2#等标注。边 界符号一般只在芯头及砂芯交界 处用与砂芯编号相同的小号数字 表示。铁芯须写出“铁芯”字样。 芯头边界用蓝色线表示、砂芯编 号用阿拉伯数字1#、2#等标注。边 界符号一般只在芯头及砂芯交界 处用与砂芯编号相同的小号数字 表示。铁芯须写出“铁芯”字样。
23.样板(专门绘制样板图时,应在检验位置注明样板标记)
用蓝色线 画出样板 轮廓及木 材剖面纹 理,写出 “样板” 字样。 用红色线 描出工艺 夹头的轮 廓,写出 “工艺夹 头”字样。
用细实线 画出样板 轮廓及木 材剖面纹 理,写出 “样板” 字样。 24.反变形量 用双点画 线画出工 艺夹头轮 廓,写出 “工艺夹 头”字样。
用蓝色线表示,箭头表示方 向,箭尾画出不同符号。
16.芯撑
用红色线 画出“I” 符号表示, 特殊结构 的芯撑写 出“芯撑” 字样。 用粗实线 画出“I” 符号表示, 特殊结构 的芯撑写 出“芯撑” 字样。
17.模样活块 用红色线表示,并在此线 上画出两条平行短线。 用细实线表示,并在此线 上画出两条平行短线。
因此,决定用此法进行生产。
(6)冒口计算
条件:单个铸件质量为22kg,每箱4件,每箱放置4个 冒口。ZG230-450的体收缩率为3%,密度7.8g/cm3,主 、侧法兰根部热节圆直径T=36mm。 计算铸件从浇注到凝固以后需要补缩的钢液的体积。 把此体积视为球形,求出其直径 d0。
3 22 10 d0 3 0.03 cm 3 164cm 5.5cm 55mm 7.8
第五章 铸造工艺图与设计实例 第一节 铸造工艺图与铸造工艺卡 一、铸造工艺图 集中表现铸造工艺设计内容的铸造工作蓝图。 铸造工艺图的内容:在零件结构图中表示。 ①确定铸件的浇注位置和铸型分型面; ②确定和标注机械加工余量、铸造斜度(起模斜度)、 铸造圆角半径、工艺余量(包括工艺凸台和工艺肋) 和工艺补正量等; ③芯头、芯座尺寸与间隙、浇注系统、冒口和出气孔 的位置、形状及尺寸等; ④在技术要求附注栏中还应说明铸件精度等级、铸造 线收缩率、铸件热处理类别、硬度检查位置和某些 特殊要求等铸件验收技术条件。
⑦画出分盒面,填砂(射砂)方向,砂芯出气方向, 起吊方向等符号。 ⑧绘出浇注系统和冒口的位置、形状、尺寸及数量, 同铸试样的形状、位置和尺寸。 ⑨冷铁和铸肋的位置、形状、尺寸和数量,固定组 合方法及冷铁留缝大小等。 ⑩模样的分型负数,分模面及活块形状,反变形量 的大小和位置、形状及非加工壁厚的负余量,工 艺补正量的加设位置和尺寸等。
(1)凝固原则 确定使用顺序凝固原则进行铸造,为此要加设冒口。 采用水玻璃砂造型,热芯盒法制芯。 (2)铸造工艺方案
方案一:垂直浇注。 将ø180mm法兰向上,采用顶冒口进行补缩。 优点:冒口位置比阀体高,补缩有利。分型面通过 三个法兰中心线,最容易起模。 缺点:平造立浇方案要求多件串联浇注,操作复杂, 因而未选用此方案。
(4)芯头设计 每铸件有一个砂芯,砂芯具有3个水平芯头,长度 均取30mm。只在芯头端部留芯头间隙,上下方向不留 间隙,以免砂芯浮起,影响铸件壁厚均匀性。
(5)缺陷防止 防止阀体产生收缩缺陷措施: ① 缺陷位置: 法兰和本体相交处,存在Φ36mm的3个环形热节; 阀体中心部位还存在Φ20mm的2个近似环形的热节。 ②措施: 3个法兰热节用侧冒口实现顺序凝固。冒口直接对 热节补缩。 2个中心热节侧冒口无法直接补缩(薄壁与冒口隔 开)。防止该处产生缩孔、缩松,可用不同方法解决。 a.另增顶冒口,增加造型和去冒口工作量,损害外观。 b.增设补缩肋,在薄壁部分增加工艺肋,使侧冒口和 内部热节区之间行成补缩通道,减少冒口数目,节 约钢液,改善铸件外观。
不选用此方案。
方案二:水平浇注(图5-2)。 分型通过三个法兰中心线的平面。采用侧暗冒口进 行补缩。 工艺:平造、平浇方案 用 800mm×800mm的 砂箱,放置 4 件,并放 置 4 个大小相同的大气 压力侧暗冒口,每个冒 口同时补缩两个相邻铸 件,冒口的补缩颈与两 个厚法兰边相连。 模板布置简图如图5-3。
二、铸造工艺符号及其表示方法
铸造工艺符号:在铸造工艺设计时,为表达设计意图与 要求,在铸件图、铸造工艺图及有关工艺文件中,需要 标明代表铸造工艺要求的标准符号。 三、铸造工艺卡 铸造工艺卡:体现铸造工艺设计及操作要求的重要技术 文件,以表格形式表示,必要时附以简图。 内容:各工序的重要工艺参数、操作要点和所使用的主 要设备、工装以及工时消耗等。 它既是工人操作的指导书,又是生产管理及其他技 术文件的重要依据。
3.分型分模线
用红色 线表示
用细实 线表示
4.分型负数
用红色线表示,并注明减 用细实线表示,并注明减 量数值。 量数值。
5.机械加工余量(分两种方法表示,可任选其一)
a.用红色线表示,在加工符号 a.粗实线表示毛坯轮廓,双点画线表 附近注明加工余量数值。 示零件形状,并注明加工余量数值。 b.在工艺说明中写出上、侧、 b.粗实线表示零件轮廓,在工艺说明 下字样,注明加工余量数值。 中写出上、侧、下字样,注明加工 特殊要求的加工余量可将数 余量数值。(凡带斜度的加工余量 值标在加工符号附近。 应注明斜度)。
⑤在剖面图中砂芯线和加工余量线的相互关系处理: 砂芯 “透明”,砂芯遮住的加工余量线应绘出; 砂芯 “非透明”,砂芯遮住的加工余量线无需绘出。
⑥单件小批产品,铸造工艺图绘再产品图上,直接用于 指导生产;大批生产,首先 绘制出铸造工艺图,并 按图制造试制用的模样、芯盒 等。根据试制情况, 把铸造方案、加工余量、收缩率 等所有工艺因素进 行必要的变更和调整,最后依试制 修改后的铸造工 艺图进行金属模具的设计。
12.芯头斜度与芯头间隙
用蓝色线表示并注明斜度及 问隙数值。
用细实线表示并注明斜度及 间隙数值。
14.砂芯增减量与砂芯的间隙
用细实线表示,注明增减量 与间隙数值,或在工艺说明 中注明。
用蓝色线表示,注明增减量 与问隙数值,或在工艺说明 中注明。
15.捣砂方向、出气方向、紧固方向
用粗实线表示,箭头表示方 向,箭尾画出不同符号。
用红色线 表示,注 明各部尺 寸并写出 “拉肋” 或 “收缩 肋”字样。
18.拉肋、收缩肋 用细实线 表示,注 明各部尺 寸并写出 “拉肋” 或“收缩 肋”字样。 19.冷铁
用蓝色线 表示,圆 钢冷铁涂 淡蓝色, 成型冷铁 打叉。
用细实线 表示,圆 钢冷铁涂 淡黑色, 成型冷锣 打叉。
20.浇注系统
方案操作简便,故确定 采用这种方案。
(3)主要工艺参数 ①加工余量确定:大多数加工面均取3~4mm,最厚 处增至7mm(考虑起模斜度)。
a.一般尺寸均按2%考虑(实际经验); b.两侧法兰间距按1%考虑(收缩受阻 碍,实际收缩率较小)。 c.两个侧法兰尺寸按1%考虑(保证厚 度和加工尺寸)。
②铸钢收缩 率确定:
用红色 线打叉
6.不铸出的孔和槽 不铸出的 孔和槽在 铸件图中 不画出
用红色线 表示,注 明工艺补轮 廓、双点 画线表示 零件形状, 注明工艺 补正量的 数值。
8.冒口 各种冒口均用红色线表示,各种冒口均用细实线表示, 注明斜度和各部尺寸、并 注明斜度和各部尺寸、并 用序号1#、2#区分。 用序号1#、2#区分。
大型铸件要画出的吊柄,某些零件上所加的机 械加工用夹头或加工基准台面等。
2.注意事项
①工艺内容尽量在某一视图或剖视图上表示清楚。对 于主要工艺内容中浇注位置、分型面、芯头、芯座 的尺寸与间隙、浇注系统组元与尺寸、冒口形状与 尺寸、内外冷铁等,仍应分别表示在相关视图中。 ②加工余量的尺寸。如果顶面、内孔和底、侧面数值 相同,图面上不标注尺寸,可填写在图纸背面的“ 模样工艺卡”中,也可写在技术条件中。 ③相同尺寸的铸造圆角、等角度的起模斜度,图形上 可不标注,只写在技术条件中。 ④砂芯边界线如果和零件线或加工余量线、冷铁线等 重合时,则可省去砂芯边界线。
表5-1铸造工艺符号及表示方法(JB/T 2435—1978)
铸造工艺符号及表示方法 铸造工艺图(甲) 铸造工艺图(乙)
1.分型线
用红色线表示,并用红色 用细实线表示,并写出 写出“上、中、下”字样 “上、中、下”字样
用红色线 表示,在 任一端画 出“<”号
2.分模线 用细实线 表示,在 任一端画 出“<”号